首页 » 雍正 » 雍正全文在线阅读

《雍正》雍正皇帝上台后为什么要首先打曹家这只老虎?

关灯直达底部

从清兵入关到民国成立,满清总共统治中国268年。若算上入关前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雍正算是大清朝的第五代皇帝。雍正登基的时候,正值45岁的盛年;雍正的父皇康熙在位61年,是个长寿的君王;接雍正皇位的乾隆活了八十八岁,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但年富力强的雍正却仅仅当了十三年的皇帝,在57岁时暴病而亡。处在康乾盛世中间的雍正,按理说他所接管的大清帝国应该是国富民丰、有数不尽的金银财宝才对,但是雍正新登基,财政却捉襟见肘。康熙大帝在缔造了庞大帝国之后,竟然没有为雍正留下巨额财产,雍正接管的清朝面对的可以说是什么都不缺就缺钱的尴尬局面。作为一个推崇严刑峻法的皇帝,又亟待树立新皇权威,雍正上台后出手自然很猛,大小老虎、新老老虎说打就打,但是雍正上台后打的第一只大老虎居然是:曹雪芹家!

虽然曹雪芹家被打的结局比较悲惨,但是能成为雍正上台后打的第一只大老虎也着实不易,背后原因复杂。其实曹雪芹家与清皇室的关系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从曹雪芹的高祖曹振彦开始就与皇室有着紧密的联系。用“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所倚”来形容曹雪芹家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曹振彦是明朝的军官,明朝末年驻守辽东,但是在天命六年(1621年)努尔哈赤统领的八旗大军攻占沈阳,曹振彦一家被俘,沦为后金国四贝勒皇太极府上的“包衣阿哈(家庭佣人。类似现在的贴身侍卫)”。但经此剧变,曹振彦一举打进了皇宫贵族的圈内,为曹家一百多年的辉煌基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背靠大树好乘凉,曹振彦随后的职业生涯一路高歌猛进,从家奴、教官、旗鼓牛录章京,到佐领、山西平阳府吉州知州、山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阳和府知府,最终官至两浙都转运盐使司盐法道。曹家正式在清朝的历史上登台亮相。

有其父必有其子,曹振彦的长子、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也是能征善战的大将,在镇压山西叛乱上建有战功,颇得康熙宠信。从康熙二年(1663年)开始到去世,曹玺一直执掌着江宁织造,前后干了28年,一手打造了曹雪芹家族半个多世纪的富贵荣华。要知道从康熙开始,浩浩荡荡的清朝帝国再一次威震四海,作为千古一帝,康熙自然不会亏待自己。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九九八十一个大小老婆,更有后宫三千佳丽,以及自己穿的龙袍、赏赐给文武百官的黄马褂等等,这些绫罗绸缎的采购都是由江宁织造一手操办,类似我们现在的中枢机关事务管理局,其实就是帮皇帝花钱的美差,是大清朝的第一肥缺。

给皇帝买东西是最能捞油水的,可以随便报价,自己再从中收取暴利。有一个故事说的就是这一现象:“有一天,道光皇帝问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曹振庸早餐吃了什么,曹振庸回答说吃了四个煮鸡蛋,皇帝顿时发怒,他说内务府采买的鸡蛋五两银子一枚,我每天早上才吃一个鸡蛋,你竟然吃了四个鸡蛋,每天吃鸡蛋花二十两银子,一年吃早饭要花7300两银子,你哪来那么多钱?曹振庸十分惶恐的辩解道,皇上吃的是万里挑一的柴鸡蛋,我吃的只不过是路边摊破损的鸡蛋而已。”一个鸡蛋都可以报五两银子,何况价格不菲的绫罗绸缎。如此重要的职位,康熙如何放心的交给一个只有小小军功的无名小卒?其实这里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因为曹家以前是皇室的家奴,也算是一家人,自己人好说话,而且曹玺的妻子孙氏还是康熙的奶妈,关系硬感情深,给个照顾是应该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曹玺有军人背景,可以完成皇帝交代的差事还不至于泄密,同时因为当时清朝刚建立不久,汉人对满人的统治颇有意见,皇帝需要耳目及时汇报情况,所以曹玺还充当着皇帝耳目的角色,监视着江南士子的一举一动。

曹玺作为曹家大业的奠基人,在他这代实现了从军功之家到豪绅之族的转变。到曹寅这代身份就开始变得复杂起来,在当官的同时还是文学家和收藏家,为曹雪芹的文学修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这样复杂的身份导致了曹寅矛盾的性格,最终为后来曹家的衰败埋下了伏笔。曹玺死后,他的儿子、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的接班可谓是顺理成章。曹寅和康熙是异母同奶,从小一块长大,深受康熙的宠爱,做过康熙的伴读和御前侍卫。曹氏家族中只有曹寅与康熙的关系最近,在曹寅任职江宁织造的26年里,曹家的辉煌达到了顶峰。康熙六下江南,有四次住在曹家,这四次全部是在曹寅这一代实现的,可见这时的曹寅是多么的受康熙宠信。作为一起长大的同伴,康熙与曹寅之间可以说是没有代沟的,康熙有什么话也可以直接对曹寅说,家事国事兄弟情可以一并办了。

而且曹寅不仅一手把持着最能花钱的职位江宁织造,康熙还让他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盐是关乎民生大计的产品,历代以来都是由朝廷垄断,是个暴利行业,康熙把这两个最为重要的职位都给了曹寅,纵观古今也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此时的曹寅,一边花钱,一边敛财,风光无限。但是否极泰来,曹寅死后曹家就不可避免的由盛转衰。曹雪芹父亲的父亲曹颙只干了3年的江宁织造,年仅26岁就死了。此时的曹雪芹还没有出生,是个遗腹子,眼看曹家没人接班了,康熙却做出了个惊人的决定,将曹寅的弟弟曹宣的四子曹頫过继给曹寅,并让曹頫直接接管江宁织造,这时的曹頫才9岁,根本无力掌管庞大的江宁织造,康熙用心良苦。

这时的曹家已经危机四伏,全靠康熙罩着。康熙死后,雍正上台,曹家以前的问题暴露无遗,再没有人为曹家做后盾,曹家这只骆驼就差最后一根稻草。在康熙在位时,就有不少弹劾曹寅的奏折。等到雍正时期,弹劾的奏折越来越多,雍正爷不替曹家挡着,反倒是在雍正六年,以曹家骚扰驿站为由把曹家给抄了,荣华富贵只在一夜之间。雍正为什么要打曹家这只大老虎?按理说曹家与康熙有着莫大的渊源,作为康熙的儿子,雍正应该对曹家更加宠信才对。但是雍正却以骚扰驿站为由就对曹家大动干戈,主要是因为曹家经营的江宁织造亏空太多,从曹寅开始,江宁织造的亏空数额越来越大。曹寅的“寅”字暗含了一个意思——寅吃卯粮,明年的钱今年花,明年就接着花后年的钱,就这样拆东墙补西墙,洞越捅越大。

在这60多年过程中,举报曹家的密折从未间断,纷纷指责曹家贪污腐化。但是康熙皇帝一直在为曹家辩护说:干这买卖不容易,是得罪人的事,你们想干还不一定干得来。但是纸终究包不住火,康熙看到日益加剧的亏空也按耐不住了,在康熙四十九年九月,康熙在曹寅的奏折上写道:“你们的亏空太多,要千方百计补上,不可疏忽大意,千万小心,小心,小心,小心!”一连用了四个“小心”,足见事态的严重性。更深层的原因是因为雍正跟康熙不是一个路数,曹家可以为康熙办很多事,但是到了雍正这就没有多少价值了,而且曹家世代都没有经商才能,只能抄家了。江宁织造是花钱的地方,也是很能捞油水的地方,何况曹寅还做过四年的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没抄出个几百万是很难让人信服的,但是曹家的家底并不厚,抄家的时候并没有抄出多少钱。曹家在光鲜亮丽的身份背后,其实也一直扮演着皇室的家奴,曹寅的心思并不在钱上,作为文学家他更标榜自己的修养。曹家三代四人60多年世袭江宁织造,却没有任何财富沉淀,钱都去哪了?

其实纯粹置办绫罗绸缎并不需要花太多钱,江宁织造表面上是为皇室购物的地方,其实它还扮演着众多角色。首先是作为康熙的寝宫,康熙下江南住的地方自然要符合皇家的身份,所以曹府的建造也是按照皇宫的规格来建造的,每年还要进行维护,府里上上下下的家丁奴仆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曹寅身兼要职,应酬送礼、日用排场等的费用也不是小数目;最重要的是康熙四次南巡的接驾耗资巨大,又不能动用国库,都只能算在江宁织造的灰色账本里。康熙是南巡的始作俑者,皇帝所到之处要修建行宫,举行盛大的夹道欢迎仪式,银子像淌海水一样花花的流走。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曹家明里是江宁织造办事处,暗里却是康熙潜伏在江南的耳目,专门监视江南士子。曹家在世袭江宁织造的同时,也世袭了这项任务,负责搜集当地的政治、经济情报,还有这些知识分子的思想动态,曹家有一个直接秘奏权,可以直接秘报给皇上。说白了曹家就是康熙皇帝的“白手套”。江宁织造还充当着康熙的小金库。改朝换代都是社会最为动荡的时期,清朝建立初期也不可避免的出现社会动荡。边境的侵扰、国内反清复明势力的斗争、朝廷内乱等等都极大的威胁到清朝的统治。清朝是在马背上征服天下的,但是管理天下却不能在马背上。要想征服庞大的汉民族,康熙需要在文化上下工夫,以理服人、以德治国。所以康熙下江南除了体察民情、树立威望之外,还有笼络汉族大地主、知识分子、大儒等人的意思。

清朝还是属于金字塔社会,站在塔尖的人总是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来影响整个社会。康熙知道自己不可能说服每一个人,所以寻找到舆论领袖征服这些大V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大V很多都是明朝的遗老遗少,作为一个文人,他们更看重自己的铮铮铁骨而不愿再参加科举考试,成为流落民间的“公知”。顾炎武和黄宗羲是这些“公知”的代表,有着强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如何取得这些舆论领袖的支持是康熙日思夜想的事情。作为历史上著名的康熙大帝,除了拥有远大的抱负外,他也是一个十分专制的人。在他统治的时期,对思想上的专制是十分严酷的,一大表现就是大兴文字狱。清王朝最著名的文字狱案莫过于时任翰林(相当于当今的科学院士)的徐骏的那句“清风不识字,何须乱翻书”。这本不过是徐骏在晒书时,看到风刮翻书页时的即兴而作,但是在专案组的人眼里,“清”却成了大清帝国,而“不识字”则是嘲讽满人没文化;“书”被看成是《四库全书》,整句话的意思是说满人没文化,何必要编撰《四库全书》。无心之言却惨遭灭族,文字狱弄得人心惶惶。

康熙希望通过镇压这些知识分子来控制人们的思想,但却始终不得人心,没能实现对汉民族思想的控制。硬的不行来软的,从此以后康熙每到一处,除了接见当地的地方官员,体察民情之外,还积极的结交当地的鸿儒、大知识分子。当然,康熙不可能认识每一个大V,因此为了更快的收拢人心,康熙还专门开了博学宏词科。康熙知道很多人不愿意参加科举,不参加也就算了,很多大V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发表言说诗文来反对清政府。逐渐地康熙对此表示理解,毕竟占领的是别人的土地,他的意思是你不参加科举可以,只要你想加入我的团队,只要写篇博客文章歌颂一下当朝圣上就可以做官了,这就是设立博学宏词科的初衷。但是文人总是清高自傲,很不给面子,还是要发表不合时宜的言论。康熙再一次降低自己的身份,用白花花看得见的银子来收买这些大儒。无利不起早,文人也是人,康熙就是想用钱来收买人心,堵住这些文人的嘴。但是国库的钱不能动,内务府的钱也不能动,皇帝又没有自己藏私房钱,而且赏给文人的这些钱还不能见光,所以这个重任就落到了江宁织造上了。

在康熙那个时代,江宁织造的作用纵横交错,有着说不清的黑白面,所以康熙只能听之任之,充当曹家的保护伞让曹家世袭江宁织造,除非万不得已是万万不会去动这个大火坑的。但是到了雍正这一代国泰民安,政局基本稳定,内外朝政也归于平静,雍正已经不再需要江宁织造了,曹家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曹家第一次抄家的时候曹雪芹才12岁,这个年龄在那个时候正是人们从懵懂之际向成人转变的关键时期,他亲眼目睹了曹家从天上人间到举目无亲的瞬间崩盘,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痕。曹雪芹的先辈们曾经陪伴在皇帝左右,每一个足迹在史册上赫然在目,说的每一句话都足以引起一场地震。但是到了曹雪芹这一代呼喇喇大厦将倾,从金枝玉叶到命若蝼蚁似乎是转瞬之间的事。甚至于到今天人们连曹雪芹的具体出生日期和去世时间都无法确定,以至于有人怀疑历史上是不是真有曹雪芹其人,《红楼梦》是不是真为曹雪芹所著。

毫无疑问曹雪芹是存在的,其实整部《红楼梦》不过是曹雪芹的自传罢了。这么一部让鲁迅不禁赞叹“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淫,才子看到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的奇书,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是不可能写出来的,比如对大观园细致入微的描写、对女性装扮的详细描述,已经不是靠想象力就能完成的事情。贾宝玉出众的才华和清高的性格也是曹雪芹对自我的描写,不愿流于世俗让曹雪芹远离官场政治,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最终落得个举家食粥的地步,《红楼梦》最后的结局是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也是曹雪芹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借《红楼梦》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说出了自己的无奈。

其实,雍正打曹家这只打老虎并不是针对曹家,正所谓“我毁灭你,但与你无关”。当时他接管的政府不仅财政亏空巨大,管理也十分混乱,对于一个卧薪尝胆几十年之后终于登基的皇帝来说,他太需要树立自己的威信了,而曹家正好可以帮他达到这个目的。雍正不可能不知道事情的真相,曹家可以说是新旧政治交替之间的牺牲品。乾隆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曹家平反,还发还了他们家的一些财物。但是历史已经成为历史,悲剧也已经造成,曹家这只打老虎彻底的倒下了,曹雪芹无力重塑曹家的兴盛,唯有借《红楼梦》再一次登顶中国的文坛,在历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