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知道你不知道的自己在想什么 » 我知道你不知道的自己在想什么全文在线阅读

《我知道你不知道的自己在想什么》你的错误,手指知道

关灯直达底部

By 赵紫凌

经验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实验说:人的视觉纠错系统在可靠性上比不上触觉纠错系统,你的手脚比眼睛更值得相信!

笔误不容易看出来,因为视觉和注意力常常和你开玩笑。但是,当眼睛不管事的时候,手指却可以司其职。实验表明,笔误时,打字速度会下意识放慢,如果你的手指在飞快地敲击当中不自觉地停顿了一下,那么请你的眼睛也稍微停顿看一下屏幕。那一刻,没准就发现自己的错误了。

交流误会

人们说话的时候常常会有口误,想的是“话都不会说了”,一出口却成了“说都不会话了”。在全民网聊的时代,笔误更是数不胜数,你想写的明明是“像我吗”,可用拼音输入法输出来的却成了“想我吗”,由此引发无穷无尽的误会和麻烦……

一个外星人肯定想不通地球人为何如此愚蠢,而认知机械工程师也不会接受这种智能机器如此差劲的纠错能力。

在你还没陷入“语言交流是否可能”的哲学思考之前,我必须告诉你一个听起来难以置信的事实:其实你的手指也许可以感受到这些错误。

“纠错系统”的研究

范德堡大学的戈登·洛根(Gordon D.Logan)与马修·克伦普(Matthew J.C.Crump)在一项实验中发现,以往被人们的经验所确定的认知纠错系统似乎并非那么单一化。对于交流活动当中的语言认知和拼写检查这项任务,人类大脑中至少有两套相互独立的系统在运作。

首先,需要了解人在打字时到底是依靠什么来确定自己是否有拼写错误。实验找来了100名打字速度为40词每分钟(每个单词平均长度在5个字母以上)的大学生。在实验室等待这群打字高手的,除了两个心理学家,还有为他们精心设计的一个“字符插入系统”。这个系统就像木马一样,在参与者打字时,会选择性地纠正他们45%的输入错误,同时又会在原本正确的句子里神不知鬼不觉地插入6%的输入错误,比如把单词当中相邻的两个字母颠倒一下。

同时,打字键盘还与一个信号检测器相连接,它能够记录下打字者在什么时间键入了哪些字母。

有趣的现象发生在“检测”阶段。测试者打出的文字会显示在大屏幕上,戈登一面数着文字里出错的地方,一面提示测试者表现的不足之处。此时,测试者会无一例外地相信屏幕:凡是大屏幕上显示出错的词,他们都会认为是自己打错了,而那些原本打错,却被自动修正的单词都被他们看做是自己正确的输入。显然,这些参与者的判断依据都是自己的双眼。

戈登的这个小把戏揭示出,眼睛是靠不住的,它们轻信了屏幕,背叛了自己的主人。不过,真正的关键部分却是键盘连接的信号检测器给出的答案:当人出现打字错误时,手指的停顿时间更长。这个现象在整个测试中没有任何一次例外。也就是说,我们的手指对错误的反应是百分之百正确。

以上发现不禁让人感叹,难道我们的手指,也就是最低层次的触觉系统,才是认知活动中最权威的裁判?

“认知机制”的差异

从认知系统的差别上看,这两套机制各自的特点应该不难理解。85%的信息输入依靠视觉,这一最主要的认知系统在打字和写字的时候,能通过视网膜上生成的影像来和大脑里的命令相比对。假如看到的和想看到的一致,那么就是写对了,反之则写错。

然而对于触觉而言,手指里的迷走神经却是通过空间定位的方式来比对印刻在脑海中的键盘字母方位和手指敲击的具体位置。假如空间位置能够匹配,就说明打对了,反之则错。而且一旦感觉错误,大脑会下意识地根据手指反馈补上一道修改命令。这样一来,从成功率上讲,你的手显然更值得相信。所谓“眼见为实”是真的吗?看到这里,我想你应该有答案了。

所以以后,请跟着感觉走,如果你的手指在飞快敲击当中不自觉地停顿了一下,那么你的眼睛也不妨稍微停顿一下,那一刻,错误也许就从屏幕上跳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