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蜥蜴脑法则 » 蜥蜴脑法则全文在线阅读

《蜥蜴脑法则》行为与态度,哪个更容易改变?

关灯直达底部

事实上,行为比态度更易改变。

人们总认为行为源自内心深处的某些品质,但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往往有迥然不同的解释。我们会觉得我们的行为是环境促成的,如果环境变了,我们就会改变自己的行为,但我们依然会保留着原有的态度。

人们的行为是态度与环境双重影响的结果。环境对我们行为的影响比我们认为的更强烈。态度会抗拒改变,而环境则是多变的。如果你能改变人们所处的环境,你就能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

为了让你推荐的选项更有说服力,请尽力想想家中、工作场所、学校或商店的环境可以做出哪些改变。

一个从事销售的说服者可以通过改变商店中物品的价格、销售方式或货物位置等环境因素来改变我们的购买选择,同时又不触及我们的态度。尽管我们可能更喜欢玉米片,但脆谷乐(Cheerios)买一赠一的活动也许会使我们选择购买后者。通过改变销售方式,销售者避免了触动我们的“智力抗体”。

比起凯马特超市(Kmart),我也许更愿意去沃尔玛购物。但如果我的附近有一家凯马特超市开张的话,我很可能会经常光顾凯马特,但这并不能改变我更喜欢沃尔玛的态度。环境改变了我的行为,但我的态度依然未变。

改变环境比买一赠一或建一个超市要容易得多。平时你可能更爱吃曲奇饼干,而不是梨子。但当你饿了,梨子就放在手边,曲奇却没有,那么你选择梨子的可能性要高得多。你的行为变了,但对曲奇的偏爱没变。

我们的许多行为并不涉及有意识的态度。我们的内在蜥蜴,即我们的自动式思维系统,主宰着我们大部分的行为。我们常常在没有仔细考虑的情况下就开始行动,也不会细想我们的行为是否符合我们的态度。

著名的美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早在1899年就说过,我们99%的活动都是纯粹自发式的活动。最新的心理学研究也证实了他的这一见解,我们的多数行为都是环境影响而非深思熟虑的结果。

如果超市收银台旁边的架子上放着一篮苹果,作为回家路上的零食,我可能会买一个苹果而不是一支棒棒糖。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苹果或棒棒糖的态度。

当你说服别人的时候,不要从问“我该怎么改变人们的想法”开始,从问“我该如何改变他们的行为”开始吧。改变人们的行为可能与改变他们的想法有关,但也同样可能无关。

泰勒和桑斯坦合著的畅销书《助推》提供了大量机构和政府通过改变人们的决策环境来帮助人们更好地决策的例子。更好的决策并不要求先转变态度,但它们可能会使态度跟着自己的决策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