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经: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 诗经: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全文在线阅读

桑柔

关灯直达底部

【题解】

这是西周卿士芮良夫(芮伯)哀伤周厉王暴虐昏庸,任用非人,终于灭亡而作的诗。《毛诗序》说:“《桑柔》,芮良伯刺厉王也。”这个说法比较可信。郑玄说:“芮伯,畿内诸侯,王卿士也,字良夫。”《左传·文公元年》引用《桑柔》第十三章时,即称此为“周芮良夫之诗”。王符《潜夫论·遏利篇》也说:“昔周厉王好专利,芮良夫谏而不入,退赋《桑柔》之诗以讽。”此诗写作时间大约在周厉王被流放到彘以后,当时大乱未已,百姓流亡,而朝臣仍然为非作歹。作者沉痛而剀切地陈辞,指出王朝必然倾覆的原因,忠愤之情溢于言表。在诗中,诗人既叹百姓之困穷,又伤国事之昏乱;既探祸乱之根,又言救乱之道;既叹生不逢时,又伤救世无力;既指斥国君之昏庸,又斥群僚不敢进言;既斥责小人乱国之行,又指斥王之不能用贤。最后说明作诗之缘由。全诗呈现在沉郁与忧伤的情调中。沈守正《诗经说通》云:“芮伯世臣,忠愤郁积,又值监谤之世,欲抑则不欲,欲直则不能,故情旨沉绵,不自知其凄婉;文词详娓,不自厌其重复。读者当得其言外之感,不可分章摘句以求之。”此诗对后代诗人也产生很大影响,屈原的《哀郢》、《怀沙》诸篇,情调和此诗就极为相近。

菀彼桑柔[1], 其下侯旬[2]。 捋采其刘[3], 瘼此下民[4]。 不殄心忧[5], 仓兄填兮[6]! 倬彼昊天[7], 宁不我矜[8]。

【译文】

繁茂桑树枝叶柔, 树下一片好绿荫。 叶被捋尽枝条稀, 穷困百姓难遮身。 心中忧愁难断绝, 悲怆长使我郁闷! 无比光明的上苍, 竟然对我不怜悯。

【注释】

[1]菀(wǎn)彼:即“菀菀”,茂盛貌。桑柔:即“柔桑”,指柔嫩的桑枝。

[2]其下:指桑树之下。侯:维,是。旬:树荫遍布。《毛传》:“旬,言阴均也。”此句是说因桑叶浓密,桑下满布树荫。

[3]捋(luō):用手撸下树叶。刘:指桑叶被采光,枝条稀疏之状。

[4]瘼(mò):病,疾苦。下民:下层百姓。

[5]不殄:不绝。《郑笺》:“民心之忧无绝已。”

[6]仓兄:通“怆怳”,凄凉纷乱貌。填:通“陈”,长久。

[7]倬(zhuō)彼:即“倬倬”,光明而广大貌。

[8]宁:何。矜:怜悯。


四牡骙骙[9], 旟旐有翩[10], 乱生不夷, 靡国不泯[11]。 民靡有黎[12], 具祸以烬[13]。 於乎有哀[14], 国步斯频[15]!

【译文】

四匹雄马不停奔, 彩绘大旗迎风扬, 祸乱爆发没平息, 没有一国不遭殃。 百姓死亡无少壮, 全部遭难尽死光。 呜呼长叹心悲哀, 国势危急令人伤!

【注释】

[9]骙骙(kuí):马奔驰不停貌。

[10]旟旐:画有鹰隼龟蛇图像的旗子。有翩:即“翩翩”,旌旗翻飞貌。

[11]泯:灭。一说乱。

[12]黎:众。姚际恒《诗经通论》曰:“民靡有黎,犹‘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之意,以八字缩为四字,简妙。”

[13]具:同“俱”。烬:本指火烧后的灰烬,这里是指人民遭遇战祸,剩余无几。

[14]於乎:呜呼,哀痛之声。

[15]国步:国家命运。频:危急。


国步蔑资[16], 天不我将[17]。 靡所止疑[18], 云徂何往? 君子实维[19], 秉心无竞[20]。 谁生厉阶[21]? 至今为梗[22]!

【译文】

国家混乱资财尽, 上天不再扶周邦。 没有地方可安身, 不知将要向何方? 君子扪心想一想, 存心为国要互让。 是谁制造此祸端? 至今还在遭灾殃!

【注释】

[16]蔑:轻,轻蔑。资:资用,资财。

[17]将:养。《郑笺》:“国家为政,行此轻蔑民之资用,是天不养我也。”

[18]疑:通“凝”,定,安靖。

[19]维:为。一说通“惟”,训“思”。

[20]秉心:存心。无竞:无争。言不同人争权夺利。一说通“竟”,言无穷竟。

[21]厉阶:祸端。

[22]梗:病,灾害。


忧心慇慇[23], 念我土宇[24]。 我生不辰[25], 逢天僤怒[26]。 自西徂东, 靡所定处[27]。 多我觏[28], 孔棘我圉[29]!

【译文】

忧心忡忡心悲伤, 思念故土我家乡。 生不逢时实可悲, 赶上老天怒发狂。 人们从西逃到东, 没有安身的地方。 遭遇苦难实在多, 边境告急将怎样!

【注释】

[23]慇慇(yīn):心痛貌。

[24]土宇:土地房屋。

[25]不辰:不时,指出生不是时候。

[26]僤(dàn)怒:疾怒。

[27]定处:安身之处。

[28]觏(mín):遇到灾难。觏,遇到。,病,病困。

[29]孔棘:甚急。圉:边疆。


为谋为毖[30], 乱况斯削[31]。 告尔忧恤[32], 诲尔序爵[33]。 谁能执热, 逝不以濯[34]? 其何能淑, 载胥及溺[35]。

【译文】

制定策略要审慎, 动乱局面能减轻。 劝你尽力忧国事, 劝你合理用贤能。 谁能炎炎酷暑下, 不去水下冲个凉? 国事如果没好转, 大家接连都丧亡。

【注释】

[30]谋:谋划。毖:谨慎。

[31]乱况:祸乱状况。斯:则,乃。削:减少。

[32]忧恤:忧虑,指忧虑国事。

[33]序爵:予爵,即给予爵位。指治国当用贤者。

[34]逝不:何不。濯:当指沐浴冲凉。《毛传》:“濯,所以救热也。”

[35]载:则。胥:相,相率。溺:淹死。


如彼溯风[36], 亦孔之僾[37]。 民有肃心[38], 荓云不逮[39]。 好是稼穑[40], 力民代食[41]。 稼穑维宝, 代食维好。

【译文】

如同对着劲风行, 呼吸自然不顺畅。 人们都有进取心, 但他有力用不上。 应该重视农耕事, 百姓劳作官有粮。 农业生产是个宝, 官家有粮国兴旺。

【注释】

[36]溯风:迎着风,指逆风而行。

[37]僾(ài):呼吸困难貌。

[38]肃心:进取心。一说肃慎之心。

[39]荓(pīng):使。不逮:不及。指不能实现。

[40]好:喜爱。稼穑:指农业劳动。

[41]力民:指尽人之力耕作。代食:代替做官食禄。


天降丧乱, 灭我立王[42]。 降此蟊贼[43], 稼穑卒痒。 哀恫中国, 具赘卒荒[44]。 靡有旅力[45], 以念穹苍[46]。

【译文】

动乱丧亡从天降, 要灭我们的君王。 降下无数的害虫, 庄稼禾苗全吃光。 可哀可痛我中国, 接连不断闹灾荒。 我们已经没精力, 只能呼告那上苍。

【注释】

[42]立王:即在位之王。此指周厉王。立,同“位”。

[43]蟊贼:吃苗根的害虫。这里当泛指天灾。

[44]具:俱,都。赘:通“缀”,接连。荒:灾荒。

[45]旅力:体力。

[46]念:当读为“谂”,告也。穹苍:苍天。


维此惠君[47], 民人所瞻。 秉心宣犹[48], 考慎其相[49]。 维彼不顺[50], 自独俾臧[51], 自有肺肠[52], 俾民卒狂[53]。

【译文】

只有贤惠的君王, 人民对他才敬仰。 心地光明善治国, 认真选用良卿相。 惟有无道的昏君, 快活只知自己享。 别有一副坏心肠, 使民迷惑而疯狂。

【注释】

[47]惠君:通情达理的君主。

[48]秉心:持心,存心。宣犹:光明之道。

[49]考:察看。慎:谨慎。相:相辅。

[50]不顺:悖理,指无道之君。

[51]臧:善。

[52]自有肺肠:想法与众不同,别具一副心肝。实指坏心肠。

[53]卒狂:全都狂惑迷乱。


瞻彼中林, 甡甡其鹿[54]。 朋友已谮[55], 不胥以穀[56]。 人亦有言: 进退维谷[57]。

【译文】

看那茂密的树林, 众多野鹿结成群。 朋友之间却欺诈, 不以善意相接近。 人们常说这样话: 进退两难真苦闷。

【注释】

[54]甡甡(shēn):众多貌。

[55]谮:不信任。一说:谮,谗也。

[56]胥:相。以:与。穀:善。

[57]进退维谷:言进退两难。谷,”鞠“的假借,穷,困窘。


维此圣人, 瞻言百里[58]。 维彼愚人, 覆狂以喜。 匪言不能, 胡斯畏忌?

【译文】

唯有圣人有远见, 百里以外能看清。 只有愚人蠢透顶, 眼前微利喜发疯。 并非有口不能言, 为何如此多忌惮?

【注释】

[58]瞻:远望。言:语助词。百里:指有远见。《毛传》:“瞻言百里,远虑也。”


维此良人, 弗求弗迪[59]; 维彼忍心[60], 是顾是复[61]。 民之贪乱[62], 宁为荼毒[63]。

【译文】

那些心地善良人, 不去奢求不钻营; 那些残忍狠心人, 官爵利禄不放松。 人们惟恐天不乱, 宁受荼毒同完蛋。

【注释】

[59]求:奢求。迪:干进。

[60]忍心:即有残忍之心的人。

[61]顾:顾念,瞻前顾后。是:这个,指利禄官爵。复:反复。陈奂《诗毛氏传疏》:“彼忍心之人,惟是瞻顾反复无常德也。”

[62]贪乱:贪欲作乱。

[63]宁:宁愿。荼毒:苦难,残害。


大风有隧[64], 有空大谷[65]。 维此良人, 作为式穀[66]; 维彼不顺, 征以中垢[67]。

【译文】

狂风必然有道隧, 空旷山谷是出处。 那些心地善良人, 皆行善道人称颂; 那些不懂道理人, 好像陷入污泥坑。

【注释】

[64]隧:道。大风必有来道。

[65]有空:即“空空”。大。《郑笺》:“大风之行,有所从而来,必从大空谷之中,喻贤愚之所行各由其性。”

[66]式穀:用善。陈奂《诗毛氏传疏》:“言良人之作为,皆用以善道也。”

[67]征:行。中垢:《毛传》:“中垢,言暗冥也。”《孔疏》:“垢者,土处地中而有垢,故以中垢言暗冥也。”朱熹《诗集传》:“征,行也。中,隐暗也。垢,污秽也。大风之行有隧,盖多出于空谷之中,以兴下文君子小人所行亦各有道耳。”此句指小人作阴暗之事。


大风有隧, 贪人败类[68]。 听言则对[69], 诵言如醉[70]。 匪用其良[71], 覆俾我悖[72]。

【译文】

狂风必然有道隧, 贪赃枉法害善类。 听到途言相应答, 听到谏言就装醉。 忠告良言不采用, 反而说我是理悖。

【注释】

[68]贪人:贪赃枉法之人。败类:残害善类。《毛传》:“类,善也。”

[69]听言:道听途说之言。对:答。

[70]诵言:指讽谏之言。诵,《说文》:“诵,讽也。”醉:假作醉态。

[71]良:指善人。一说“良言”。

[72]覆:反。俾:使。悖:悖逆。


嗟尔朋友[73], 予岂不知而作? 如彼飞虫[74], 时亦弋获[75]。 既之阴女[76], 反予来赫[77]。

【译文】

我的同僚朋友们, 我岂不知你作为? 就像乱飞的小鸟, 有时被射从天坠。 我来忠告救助你, 反而恐吓又示威。

【注释】

[73]嗟尔:犹“嗟乎”,叹呼声。

[74]飞虫:指飞鸟。古鸟兽皆可称虫。

[75]弋获:射中捕获。《郑笺》:“我岂不知所行者恶与?女所行如是,犹鸟飞行,自恣东西南北,时也为弋射者所得。”马瑞辰云:“诗以飞鸟之难射,时亦以弋射获之;喻贪人之难知,时亦以窥测得之耳。”

[76]既:已经。之:往。阴:复阴。荫庇、救助之意。女:汝。

[77]反予来赫:你反来威吓我。赫,字亦作“嚇”,吓。


民之罔极[78], 职涼善背[79]。 为民不利, 如云不克。 民之回遹[80], 职竞用力[81]。

【译文】

民众行为没定准, 只因官吏善骗人。 他们专干害民事, 不害好人心不宁。 民众行为不端正, 只因官府施暴政。

【注释】

[78]罔极:无准则。此句说百姓不守正道,犯上作乱。

[79]职:指当政者,官吏。涼:薄,不讲信用。善背:互相欺违。

[80]回遹(yù):邪僻。

[81]竞:逐,争。用力:任用暴力。《郑笺》:“言民之行维邪者,主由为政者逐用彊力相尚故也。”


民之未戾[82], 职盗为寇[83]。 涼曰不可[84], 覆背善詈[85]。 虽曰匪予[86], 既作尔歌[87]。

【译文】

民众至今不安宁, 只因官府盗寇行。 诚劝此法行不通, 背地大骂不听从。 你说恶事非你为, 已经作歌让你听。

【注释】

[82]未戾:没有安定。

[83]职盗为寇:为政者像盗贼般对百姓抢掠。

[84]涼:“谅”的假借,确实。

[85]覆:反而。背:背后。詈(lì):骂。

[86]匪予:意为恶事非自己所为。予,我。指王。

[87]既作尔歌:已为你们作歌。既,已,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