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字元子,是宣城太守桓彝的儿子。未满周岁时太原人温峤见了他说:“此儿骨骼不凡,请再让他哭一下。”等到听了他的哭声,又说:“真是英才降世!”桓彝因为此儿为温峤所赏识,所以给他取名叫温。温峤笑着说:“果然如此,将来也要改作和我一姓。”桓彝被韩晁害死,泾县县令江播参与了此事。当时桓温十五岁,头枕戈矛,眼流血泪,立志报仇。到十八岁,碰上江播已死,他的儿子江彪兄弟三人居丧,把刀放进手杖,用来防备桓温。桓温谎称吊丧客人,得以进入,在守墓的庐屋里杀了江彪,然后又追杀了他的两个弟弟。时人为之称叹。
桓温为人豪迈爽朗,有雄风高节,姿貌奇伟,脸上有七颗星印。年少时同沛国刘忄炎友善,刘忄炎曾称赞他说:“桓温眼睛像紫石棱,须发如刺猬毛,是仅次于孙仲谋、晋宣王一类的人物。”被选为南康长公主的夫婿,拜为附马都尉,袭万宁男爵位,授琅王牙太守,屡迁至徐州刺史。
桓温同庾翼友善,经常在一起相约要安定天下,匡国济民。庾翼曾经对晋明帝推荐说:“桓温从小就有雄才大略,希望陛下不要把他当作平常人看待,也不要当作平常的女婿,应当像周宣王对方叔、召伯那样,委以复兴重任,让他弘扬大道、匡济时局,完成艰难事业。”庾翼死后,明帝便提拔桓温为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假节。
当时蜀主李势已经衰微,桓温立志灭蜀建立功勋。永和二年(346),率军西征。当时康献太后临朝听政,桓温准备完毕后,呈上奏疏就出发了。朝廷因为蜀地险远,而桓温的兵马又少,加之深入敌境,都很担忧。从前,诸葛亮在鱼腹平沙上造有八阵图,把石头垒成八行,每行之间距离二丈。桓温看见后,说:“这是常山蛇的形状。”军中文武百官全都认不出来。等到大军驻扎彭模后,便命参军周楚、孙盛守辎重,自己带领步兵直逼成都。李势派叔父李福和从兄李权等进攻彭模,周楚等人抵御他们,李福败退逃走。桓温再次进攻李权,三战三捷,贼众溃散,从小路逃回成都。李势于是全军出动同桓温在笮桥决战,参军龚护战死,军心恐惧,打算后退,可是鼓吏却把撤退鼓敲成了进攻鼓,于是又进攻,李势全军大败。桓温乘胜追击,火烧了小城,李势连夜后退九十里,到了晋寿葭萌城。李势的部将邓嵩、昝坚劝他投降,于是李势就双手反绑,抬着棺材前来投降请罪。桓温在蜀地停留一月,推举贤才,奖励善行,伪尚书仆射王誓、中书监王瑜、镇东将军邓定、散骑常侍常琚等,都是蜀地的良才,一起任命他们为参军,百姓都心悦诚服。大军还未撤回,王誓、邓定、隗文等又反叛,桓温又讨伐平定了他们。整军旅回到江陵,晋升为征西大将军、开府,封为临贺郡公。
石季龙死后,桓温想率军北征,首先上书提请朝廷讨论水路、陆路谁更宜适,很久没有回音。桓温当时已知道朝廷倚仗着殷浩等人与自己抗衡,他很气愤,但素来又与殷浩相知,所以并不害怕他们。因为国家没有其他祸乱,他们之间才僵持了一年多,虽然有君臣之礼,实际上也只不过是相互敷衍羁绊而已,八州士众财物赋税,几乎不为朝廷所用。桓温申明要北伐,上表刚奏朝廷,大军就出发了。顺流而下,进到武昌,军队有四、五万之多。殷浩担心被桓温废除,准备谋划回避,却又想打着驺虞幡让桓温停止进军。一时间朝廷内外议论纷纷,人情震惊。简文帝当时做抚军,写信给桓温申明社稷大计,解释互相怀疑的原因,桓温当即回军还镇,向皇帝上疏说:
“我近期亲自率领所统辖的部队,想北上扫平赵魏,军队到达武昌,得到了抚军大将军、会稽王司马昱的书信,说是目前社会上是非纷纭,疑惑丛生,信中谈到形势危急,令人忧及社稷的安危。静心思索,让人惊愕不已,不解怀疑产生的原因。孤独无助,如沉深渊。我以鲁钝之材,肩负重任,虽然无与此相称的才能,但职责是平定祸乱。如今,国耻未雪,寇仇未灭,幸好遇上开明泰世,敌人又有机可乘,就是有志匹夫,尚且心怀愤慨,我又如何忍心而坐观国家的祸败呢!所以,挥戈奔驰,不敢安歇,先后上表陈情,到今天已一年多了。坦荡忠诚,公私可察,哪里又有丝毫差错,竟招来如此猜忌?这不正是奸佞之徒心怀恐惧、搬弄是非、惑乱朝政的伎俩吗?
“从前乐毅竭诚事燕,结果垂涕出奔;霍光尽忠于汉,结果受上官桀的诬告。谄言诋毁高行,奸邪败坏美德,这是历代关系社稷存亡的祸患。如今天子年轻,太后陛下以圣明贤淑之德,谦恭任贤,将国家大事托付给群臣,朝中群贤毕集,德信布于远方。再说,我家世代蒙受殊恩,服侍三朝,既不是来自异邦的客卿,又不像韩信、彭越有称王裂土的野心,可是,离间谗毁我们的流言却流布人口,传遍四方,这就是古代圣贤蒙冤悲叹于从前、而我也忧惧于眼前的原因。如今寇贼冰消云散,大事接近完成,晋朝的北方遗民正鹄立南望,效忠王室的人都慷慨奔赴道路,元凶的末日近在旦夕,而一些人横加指责,无中生有,罗织罪名,使行将灭亡的贼寇得以苏生喘息,这是最让人痛心疾首、悲伤感叹的。我虽然心中所想的只有公众,所尽忠的是国家,可是外敌还未消灭,内弊却接连产生,这便是我原本想致力国家、有所抱负的真正原因。”
朝廷升迁他做太尉,执意推让不受。
当时殷浩到洛陽修复皇室陵园,时过数年,屡战屡败,器械都耗费殆尽。桓温又进督司州,借着朝野怨情,奏请废除殷浩。从此,内外大权集于桓温一身。桓温于是统领步兵骑兵四万,从江陵出发,水军从襄陽进入均口,到南乡,步行到淅川,再向关中征讨,命令梁州刺史司马勋从子午道出兵。另一支军队进攻上洛,俘获了苻健、荆州刺史郭敬,又攻破了青泥。苻健派儿子苻生、兄弟苻雄率属下数万人,屯兵..柳、愁思土追抵抗桓温,不久就发生大战,苻生亲自冲锋陷阵,杀死桓温部将应诞、刘泓,士卒死伤数千。桓温军奋力作战,苻生军才溃败。苻雄又同将军桓冲在白鹿原交战,又被桓冲打败。苻雄于是奔袭司马勋,司马勋退驻女娲堡。桓温进军到霸上,苻雄率五千人挖深沟自卫。当地居民都安居如常不停作业,拿着牛肉和酒在大路上迎接桓温的十有八九,年迈的老人感动得流着热泪说:“没料到今日又见到了官军!”起初,桓温想依靠麦子成熟,取来作为军粮,可苻健邦除麦苗,实行清野,军粮没有着落,便带着三千多名百姓撤回。明帝派侍中黄门在襄陽慰劳了大军。
起初,桓温以为自己的雄姿气概和宣帝、刘琨属于一类,有人拿他同王敦相比,他很是愤愤不平。等到这次北征回来,在北方寻到了一个手脚灵巧的老婢女,走访她,说是刘琨的婢女,一见到桓温,便潸然流泪。桓温问她缘故,回答说:“主公很像刘司空。”桓温大喜。到外面整理衣冠后,又叫来老婢女问,老婢女说:“脸很像,可惜太薄;眼睛很像,可惜太小;胡须很像,可惜太红;形体很像,可惜太短;声音很像,可惜太柔弱。”桓温于是取帽解带,酣然昏睡,不高兴了好几天。
母亲孔氏死了,他上疏请求解除官职,想到宛陵送葬,诏令不准。朝廷赠他母亲为临贺太夫人印绶,谥号敬,并派侍中吊祭,让谒者监护丧事,不到一月时间,使者到达八次,华丽的官车在路上前后相望。桓温葬罢母亲后开始视事,想修复园陵,移都到洛陽,奏表上了十余次,朝廷不许。晋升桓温为征讨大将军,都督司、冀二州诸军事,专门负责征讨事宜。
桓温派督护高武占据鲁陽,辅国将军戴施屯兵黄河上,率领水军逼近洛陽许昌,认为谯梁水道已通,请徐、豫二州兵马顺着淮水、泗水进入黄河。桓温从江陵北伐,行经金城,看见自己年轻时栽种的柳树都已十围了,感叹地说:“树尚且如此,人哪能不老!”手握枝条,泪流满面。于是渡过淮河、泗水,踏入北方境内。同诸僚属登上平乘楼,放眼远眺中原,感慨地说:“致使神州沦陷,百年间变成废墟,王夷甫等人不能不负责任!”袁宏说:“天运有兴有废,哪里就是诸人的过失!”桓温变色动容对四座说:“听说刘景升有条千斤重的大牛,咀嚼豆子多于常牛十倍,可负重行远,却不如一条瘦牛,魏武帝进入荆州后,把它杀了犒劳军士。”话的意思是以大牛比况袁宏的,座中诸人听了都大惊失色。大军驻扎伊水,姚襄在伊水北屯兵,据水而战。桓温让军队结队向前,亲自披甲,督促其弟桓冲和诸将奋勇进击,姚襄大败,自相残杀,死者数千人,越过北芒向西逃走,没被追上,这才得以逃奔到平陽。桓温大军驻扎在过去的太极殿前,不久又转移到金墉城,并拜祭了诸先帝陵墓,修复了被毁坏的陵墓,同时设置了陵园令。随即班师回朝,带着降贼周城,并把归附的三千户人家安置在长江汉水之间。派遣西陽太守黄..从黄城出击,讨伐蛮贼文庐等部,又派遣江夏相刘岵、义陽太守胡骥讨伐妖贼李弘,都大获全胜,把敌贼的首级传到了京都。桓温回师之后,司、豫、青、兖各州又陷入敌手。升平年间(357~362),改封为南郡公,降临贺郡公为县公,把临贺郡公封给次子桓济。
隆和初年(362),敌寇进逼河南,太守戴施出奔,冠军将军陈..告急,桓温派竟陵太守邓遐率三千人援助陈..,并想还都洛陽,向皇帝上疏请求(疏文略),朝廷诏令说:“从前的丧乱,恍惚间已经历了六十余年,如今戎狄蛮族继续肆意施暴,眷恋西望,满怀悲叹!得知你想亲率三军,扫荡敌寇,收回中原,光复旧京,假若不是舍身忘我报国,谁能这样作呢!镑方面的指挥谋划,一并托付给你了。只是北方一处荒芜破败,处处都得辛苦经营,尤其在开始时,更是举步维艰,这都是值得忧虑的。”于是改授桓温都督司、并、冀三州,因为交州、广州辽远,撤消了都督,桓温上表推辞。朝廷又加封他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和假黄钺。
桓温以已经都督朝廷内外,不宜远出为理由,又上疏陈请应该立即执行的七件事:其一,当前朋党兴盛、私议沸腾,应该杜绝抑制浮言谗语,铲除它得以滋生的土壤。其二,人口稀少,赶不上汉朝的一郡,应该并官减职,使官吏长期稳定。其三,国家的行政机制不能停止和废除,常务文书案件的落实,要限制时日。其四,应该明确长幼之礼,奖励忠实、公正的官吏。其五,褒奖惩罚,应该和事实相称。其六,应该继承遵守古制,弘扬学业。其七,应该选拔设置官吏,编纂。有司都一一奏报并分头施行。不久,又加封温桓羽葆鼓吹,并替他设置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四人。他接受了羽葆鼓吹,其余的都推辞了。不久,又率水军进驻合肥。朝中又加封他扬州牧、录尚书事,派侍中颜旄去宣读圣旨,召他回京参与政事。桓温上疏陈说,以四方未定为理由,不愿回京,请求容他在外镇守,积储力量,待机北伐,成就光复大事(疏文略)。朝廷诏令不许,并再次征召他。桓温到了赭圻,朝廷下诏让尚书车灌制止他,桓温于是驻军赭圻,执意推让朝廷任职,遥领扬州牧。时值鲜卑进攻洛陽,陈..出奔,当时简文帝辅政,到洌州同桓温相会,商议征讨事宜,桓温移兵镇守姑孰。碰上哀帝驾崩,事情便不了了之。
桓温生性俭朴,每顿只吃七枚干茶果而已。可是却凭恃雄豪在朝廷专权,窥伺皇位,有非分之想。有一次他躺着对亲信说:“这样寂寞无为,将被文帝司马昭、景帝司马师所笑。”众人都不敢对答。一会儿又抚着枕头坐起来说:“既然不能流芳后世,难道就不能遗臭万年吗?”一次经过王敦的墓边,他望着墓说:“真是能干的人!真是能干的人!”他的心迹就是这样。当时有个远道而来的比丘尼,传说很有道术,她在另外的房间洗澡,桓温偷看她。只见比丘尼全身赤裸,先用刀剖腹,再砍断双脚。洗罢出来,桓温向她问吉凶,比丘尼说:“主公如果作天子,也像刚看到的一样。”
太和四年(370),又上疏请求举国北伐。平北将军郗忄音因为疾病免官,又派桓温以平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的身份,率领兄弟南中郎桓冲、西中郎袁真和步兵、骑兵五万人,再次北伐。文武百官都到南州饯行,京师倾城而出。北伐大军进驻湖陆,进攻并活捉了慕容日韦的部将慕容忠,再进驻到金乡。当时天大旱,水道不通,就在钜野开凿三百余里的水道来通船运输,船程从清水通到黄河。慕容日韦的部将慕容垂、傅末波等率军八万抵抗桓温,在林渚大战。桓温打败了他们,随之到达枋头。先派袁真讨伐谯、梁,并开通石门来通船运输。袁真讨伐谯、梁都成功了,但不能开通石门,于是军粮竭尽。桓温烧船徒步撤退,从东燕出仓垣,经过陈留,途中凿井而饮,行军七百余里。慕容垂带八千骑兵追击,在襄邑大战,桓温军被打败,战死三万余人。桓温深以为耻,归罪于袁真,并上表废袁真为庶人。袁真怨恨桓温诬陷自己,便占据寿陽以求自保,并暗地里与苻坚、慕容日韦勾结。
简文帝派侍中罗含在山陽拿牛肉和酒犒劳桓温将士,派会稽王司马昱在涂中与桓温相会,下诏封桓温世子给事桓熙为征虏将军、豫州刺史、假节。南康公主死时,又下诏赠布千匹、钱百万,桓温推谢不受。桓温又陈请让桓熙停官三年,而且桓熙年少不宜使他任副职,朝廷下诏不许。征调扬州人筑广陵城,然后移镇广陵。当时,桓温大兴徭役为时已久,加之疾疫流行,死人几乎过半,百姓怨叹不已。袁真病死,部将朱辅拥立他的儿子袁瑾袭位。慕容日韦、苻坚都派军支援袁瑾,桓温派督护竺瑶、矫陽之等联合水军,一齐迎击他们。当时,慕容日韦的援军已到,竺瑶等在武丘同他接战,打败了援军。桓温率二万人又从广陵到达,袁瑾环城固守,桓温筑长围墙实施包围。苻坚便派部将王鉴、张蚝等率军来援救,屯兵在洛涧,先派出五千精锐骑兵驻军在淝水北岸。桓温派兄弟桓伊以及弟子石虔等迎击,大败王鉴等,袁瑾部队也随之崩溃。桓温活捉了袁瑾和他宗族数十人以及朱辅,一起送往京师斩首,袁瑾所侍养的数百流民全被活埋,并把他的妻子儿女赏给了将士。桓温因为有战功,诏令加班剑十人。在路旁驻地犒劳三军,文武官员论功行赏,各有差别。
桓温自负才力超群,早就心怀不轨,企图先在北方立功,归来后再受九锡之赏。不料遭受挫折,名声实力陡然大减,于是参军郗超进献废立之计,桓温便废掉哀帝拥立简文帝。简文帝诏令桓温依诸葛亮的例子,带着百人仪仗队入殿,赏钱五千万、绢两万匹、布十万匹。桓温大肆废除、改调朝官,杀了庾倩、殷涓、曹秀等。当时,桓温威势显赫,侍中谢安见了老远就拜揖。桓温吃惊地说:“安石,你何苦这样?”谢安说:“从来没有君拜于前,臣拜于后的。”当时桓温生有脚疾,简文帝诏令乘车上朝,见面之后,想陈述自己进行废立的本意,简文帝泪流满面,桓温惊恐得没说成一句话就出来了。
起初,元、明二帝时期,郭璞预言说:“国君不是没有后代,而是兄弟禅位。”说是成帝有儿子,却将把皇位传给弟弟。又说:“有人姓李,儿专征战。譬如车轴,脱在一面。”“儿”者,“子”也;“李”字去掉“子”便是“木”字;“车”字去轴“|”便是“亘”字,这两个字相合就是“桓”字。又说:“尔来,尔来,河内大县。”“尔来”说是自尔以来为元始之意,桓温的字便是元子;“河内大县”是指“温”。成、康二帝驾崩之后,桓姓势力开始扩大,所以连作两次预言。又说:“赖子之薨,延我国祚。痛子之损,皇运其暮。”这里的二子,指的便是元子、司马道子。桓温志在篡位,大事未成就死了,这是国家的幸运。会稽王司马道子虽然是首先扰乱晋国,但是他的死是晋国衰亡的根由之一,所以说让人哀痛。
桓温又回到白石,上疏请求归姑孰。诏令说:“天地结合,生成万物;二人同心,便无需考虑各自的利益。古代圣王全仰仗忠臣辅佐,姬旦德布四方,周朝便因此兴隆;伊尹师法皇天,商朝便得到文明教化。大司马贤德圣明,光大深远,上合天意,才华横溢,肩负国家重任,忠心辅助我一人,功德超过霍光,道德永存后世。现在晋封你做丞相,保留原大司马一职,请你留在京都,镇守社稷。”桓温决意推辞,仍然请求回归姑孰。简文帝又派侍中王坦之征召桓温入朝为相,并增封邑万户,又被拒辞。下诏因西府经袁真军败事故,军用不足,拨给世子桓熙布三万匹、米六万斛,再封桓弟为给事中。
后来简文帝病重,诏令桓温说:“我将不久于人世,足下速来,希望能够相见。快来,快来!”于是一天一夜,连发四道诏书。桓温上疏说:“圣上身体不和,已经有多日了,我得知以后诚惶诚恐,无所寄托衷情。生死盛衰是人生常理,提前防备才不会产生遗害,因此,汉高祖卧床后,吕后便前去探问谁可作相,孝武帝病重,霍光便去询问谁可继位。不顾伤心呜咽去询问身后大事,这是不顾小节、心存大局的表现。现在皇子幼稚,可是朝贤们赏识赞叹的只是谢安、王坦之,他们的才识智能也都为圣上赏识。内辅幼君,外御强寇,这是当前面临的严峻的问题,也是群臣所忧惧的,然而事情也只能这样。陛下应该明确授意,让群臣知道自己寄望何人,这样,谢安等人就会奉命竭力效忠,于公于私都有好处,至于老臣桓温,身兼大将军和宰相,更蒙受圣上垂恩,但老迈疾病,怕也不会长久,值不得您托以重任。”疏表还未等到奏上,简文帝便驾崩了,遗诏把家事、国事一并转托给桓温,依诸葛武侯、王丞相辅佐幼主的旧制。桓温起初希望简文帝临终把帝位禅让给自己,不日就能像周公旦一样临朝摄政。事情不符合他的愿望,因此很是怨愤,给兄弟桓冲写信说:“遗诏只不过让我依武侯、王公辅佐幼主的旧例罢了。王、谢二家身居要位,每天让人愤愤难平。”
到孝武帝继位时,下诏说:“先帝敕命说,‘侍大将军如侍吾’,在下命令答表时,用语要恭敬。”又诏令说:“大司马是社稷的希望所在,先帝把家事、国事托付给他,以后内外大事就由桓公决断。”又派谢安征召桓温入朝辅国,加赐前部羽葆鼓吹,带剑武士六十人,桓温执意不受。等到桓温入朝拜祭先帝陵时,又下诏说:“桓公功高望重,教诲保护朕身,因身染风寒疾病,在陵墓不必行敬拜之礼。”又命令尚书谢安等人在新亭迎接,朝中百官在大道两侧拜迎。当时已享有声望的人都恐惧失色,有人说桓温要乘此机会杀王、谢二家,因此朝廷内外恐惧。桓温到后,带着卢悚入宫,把尚书陆始逮捕后交给廷尉,责罚他怠慢的罪过。于是,去拜祭高平陵,左右亲信发觉他神色异常,上车之后,他对随从说:“先帝刚才显灵了。”却不说先帝说过什么,所以众人无人知道究竟,只见到他将要拜揖时连说“臣不敢”而已。又向左右问起殷涓的形状,回答的人说身体肥短,桓温说:“刚才也看见他在先帝身边。”起初,殷浩被桓温废除而死,殷涓很有骨气节操,再不拜访攀附桓温,却同武陵王司马..交游,因此引起了桓温疑心而被杀,但桓温始终不认识其人。至此,也见殷涓变成鬼祟,一惊而病。总共在京停留十四天,然后回到姑孰,随之卧病不起。暗示朝廷给自己加九锡,并多次催促。谢安、王坦之听说他病加重了,便秘密拖延这事。九锡诏书还未写成,人已死去,终年六十二岁。皇太后和皇帝亲临朝堂三天,下诏赐九命兖冕之服,又赐一套朝服,衣一袭,还有:东园秘器,钱二百万,布二千匹,蜡五百斤,以供丧事之用。等到下葬时,又以太宰安平献王司马孚、汉大将军霍光当年的旧制,赐九旒鸾辂,黄屋左毒县,鍂车京车,挽歌二部,羽葆鼓吹,带剑武士百人,又在前郡公封邑的基础上增封七千五百户,土地方圆三百里,赐钱五千万,绢两万匹,布十万匹,并追赠丞相。
起初,桓冲询问桓温拿谢安、王坦之怎么办,桓温说:“你们处理不了他们。”桓温知道自己在时他们不敢乱来,杀害他们又于桓冲等人无益,同时更失民望,所以停止了谋害谢、王的事。
桓温有六个儿子:桓熙、桓济、桓歆、桓..、桓伟、桓玄。桓熙字伯道,初为世子,后来因为才能低下,便让叔父桓冲领导众人。等到桓温病重,桓熙与叔父桓礻必陰谋杀死桓冲,桓冲知道后,将他们迁徙到长沙。桓济字仲道,与桓熙是同党,一起迁往长沙。桓歆字叔道,赐爵临贺公。桓..最愚蠢,分不清小麦、大豆。桓伟字幼道,平厚笃实,居守藩镇时深受人民爱戴怀念。多次持节出使,督秦、益、荆、宁、梁五州诸军事,安西将军,领南蛮校尉、荆州刺史、西昌侯,赠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桓玄继承了桓温的爵位,另外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