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余秋雨散文集 » 余秋雨散文集全文在线阅读

《余秋雨散文集》家住龙华

关灯直达底部
  1988年12月15日。
  我家住在上海西南角龙华。这是一个古老的地名,一闭眼睛,就能引出不少远
年遐想。但在今天上海市民心目中,龙华主要成了一个殡仪馆的代名词。记得两年
前学院宿舍初搬来时,许多朋友深感地处僻远,不便之处甚多。一位最达观的教师
笑着说:“毕竟有一点方便,到时候觉得自己不行了,用不着向殡仪馆叫车,自己
慢慢走去就是。”蒋星煜先生立即安慰道:“它不至于只会就地取材。”
  我素来是乐天派,相信可以把这样的笑话轻松地说它几十年。最近竟然病了,
而且不轻,说笑话稍稍有点勉强。请了病假,把学院的杂事推给几位朋友,又有点
空闲读文学作品了。昨夜读的是霍达的《国殇》,才读两页,纸页就被泪水浸湿。
他们也是中年,他们也是教授,全死了。
  返观自身,我有权利说一点他们的死因。单为一项工作奋斗,再累也累不死人。
最痛楚的是生命的分裂。已经被书籍和学问铸就了一大半生命,又要分匀出去一大
半来应付无穷的烦人事。每件事都是紧迫的,无可奈何的,甚至是堂皇庄严的。于
是,只好在敲门声和电话铃不会再响起的半夜,用凉水抹一把脸,开始翻开书籍、
铺展文稿、拆阅来信。这又是一个世界,自己正与各国同行征战。从来没有在这种
征战中认输的习惯,那就捂住呵欠,用杯杯浓茶来呐喊助威。天色*微明,过几个小
时又得去开会、谈话。累?当然,但想想在军垦农场拼命的当年,对自己身体忍耐
力的自信又悄悄回来。闹钟响了,立即起床,全不理会病魔早已在屋角等待。
  我今天不用上班,睡足了起身,提个篮子去买菜。菜场很远,要走过古塔和古
寺。身体不好,走得慢一点,多看看古塔和古寺吧。这地方实在是有年代了,连唐
朝的皮日休过龙华时都有一种怀古感:
  
  今寺犹存古刹名,
  草桥霜滑有人行。
  尚嫌残月清光少,
  不见波心塔影横。

  想着这么漫长的历史,心气又立即浮动起来,真想动笔。这一年我一直在《收
获》杂志上连载《文化苦旅》,想借山水古迹探寻中国文人艰辛跋涉的脚印。这项
写作被一个坚拒日久的行政任命阻断了,但龙华真需要补一篇。那么苍老的目光通
视着一座近代都市的兴衰,其中很有一些可说的话。哪怕是最浮滑的近代上海文人,
他们的精神幅度也不能不往来于古老的历史和现代的潮流之间。对这个课题研究得
特别出色*的是历史学家陈旭麓教授,应该把他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人格结构和海派
特征的文章,再找出来读一读。
  买菜回来,赶快走进书房,陈旭麓教授的文章怎么也找不到,电话铃响了,接
来一听,脸色*大变。我又不能不相信神秘的超自然力量了。电话中分明说的是:
“陈旭麓教授的遗体告别仪式,今天下午2时在龙华殡仪馆举行!”
  打电话的朋友特别叮咛:“你家在龙华,很近,一定要去。”
  在我的抽屉里还有陈旭麓教授的来信:“近来偶有空闲,到长风公园走走,自
诩长风居士。”
  但是,遗体告别仪式上的悼词证明,陈先生根本没有这般优闲。他刚刚到外地
参加5个学术讨论会回来,去世前几小时还在给研究生讲课,就在他长眠之后的今天,
他案头求他审阅的青年人的文稿和自己未完成的书稿,还堆积如山。
  我自认是他少有的忘年交,但在吊唁大厅里,六七百人都痛哭失声,连以前从
未听到过他名字的汽车司机们也都在这个气氛下不能自持。他是一个在19年前死了
妻子,亲手把一大群孩子带大的辛劳父亲;同时,他又是100多位研究生的指导教师。
他不断地从家庭生活费中抽出三五十元接济贫困学生,自己却承受着许多中国知识
分子都遇到过的磨难、折腾和倾轧。他对谁也不说这一切,包括对自己的子女和学
生,只是咬着牙,一天又一天,把近代史的研究推到了万人瞩目的第一流水平。
  他走了,平平静静。他的大女儿向来宾致谢,并低声向父亲最后道别:“爸爸,
今天你的行装又是我打点的,你走好,我不能搀扶你了……”




  仪式结束了。我默默看看大厅里的种种挽联,擦不完的眼泪,堵不住的哽咽。
突然,就在大厅的西门里侧,我看到了我的另一位朋友献给陈旭麓先生的挽联,他
的名字叫王守稼。但是,他的名字上,竟打着一个怪异的黑框!
  连忙拉人询问,一位陌生人告诉我:“这是我们上海历史学界的不幸,接连去
世两位!王守稼在给陈旭麓先生送挽联后,接受手术,没有成功。”那人见我痴呆,
加了一句:“明天下午也在这里,举行王守稼副教授的遗体告别仪式。”
  我实在忍不住了。站在王守稼书写的挽联前,为他痛哭。就在刚才,我还在厅
堂里到处找他。他,今年46岁,也是一个少见的好人。早在复旦大学读书时,因家
贫买不起车票,每星期从市西的家里出发,长途步行去学校,却又慷慨地一再把饭
菜票支援更贫困的外地同学。我忘不了他坦诚、忧郁、想向一切人倾诉又不愿意倾
诉的目光。人越来越瘦,学术论文越发越多。脸色*越来越难看,文章越写越漂亮。
论明清时期的经济、政治、外交乃至倭寇,精彩备至。他经常用宁波话讲着自己的
写作计划,“还有一篇,还有一篇……”像是急着要在历史上找到身受苦难的病根。
陈旭麓教授就曾对我说,王守稼是他最欣赏的中年历史学家之一。直到去世,王守
稼依然是极端繁忙,又极端贫困。他的遗嘱非常简单:恳求同学好友帮忙,让他年
幼的儿子今后能读上大学。这也许是我们这一代最典型的遗嘱。
  是的,家住殡仪馆很近,明天,再去与守稼告别。
  朋友们走了,我还在。不管怎么样,先得把陈旭麓先生的几篇文章找出来,好
好读读,再把我关于龙华的那篇《文化苦旅》写完。今夜就不写了,病着,又流了
那么多泪,早点睡。
   
篇后附记

  以上这篇匆匆写于病中的日记或随笔,被江曾培兄拿到他主编的《小说界》杂
志发表了,没想到竞在文化界引起反响,并不知不觉地在一次颇具规模的“上海人
一日”征文中获得首奖。我想这大概是由于评委都是文人,对我笔底流露的某种苦
涩味也有一点切身感受的缘故。我在文中提到要在《文化苦旅》中加一篇以龙华为
题材的文章,致使不少读者经常问起,但我一直未能写出,真是抱歉。
  龙华是不好写的。它长久默默地审视着上海的历史,而历史对它本身却没有过
多的垂爱,就像我上文写到的两位历史学家。是的,龙华就是一位年迈、潦落而昧
于自己生平的历史学家。
  至今无法考定龙华寺和龙华塔究竟建于何时,几种可能性*之间的时距竞相隔70
0多年之遥。放达一点,我们可以接受一般传说中的说法,龙华塔由三国时代的孙权
建于公元247年;谨慎一点,考察现存的塔砖和塔基只是公元977年(北宋年间)的
遗物。我反正不以严谨的历史科学为专业,向来对一切以实物证据为唯一依凭的主
张不以为然,反而怀疑某种传说和感悟中或许存在着比实物证据更大的真实。传说
有不真实的外貌,但既然能与不同时空间无数传说者的感悟对应起来,也就有了某
种深层真实;实物证据有真实的外貌,但世界万事行化为各种实物形态的过程实在
隐伏着大量的随机和错位。靠龙华塔中北宋年间的砖料当然不能确证塔的初建年代,
但倘若依据孙权建塔的传说,那时龙华地区应还是海水漫漫,间或有一些零星渔户、
芦获荒滩。也许吧,在一个无法敲实的年代,一位远行的高僧登岸了,他要去的是
建业(今南京)或其他比较著名的地方,先在这海边茅棚中歇歇脚。渔民由于成天
与灾难周旋,凶吉难卜,特别容易接受高僧口中善恶报应的布道,于是天长日久,
渔会间渐渐有了僧寮,也开始产生了建造比较简陋的镇海之塔的可能。我在上文中
了!述了唐代诗人皮日休的诗,想以此说明龙华寺和龙华塔在唐代诗人眼中已是一
种古迹,但皮日休的诗本身也并不是确证无疑的。拙文被收到一个集子中时资深的
责任编辑左泥先生还曾为此诗向我查问,我告诉他,此诗未见诸《皮子文薮》,而
见于康熙年间的《上海县志》,1936年柳亚子等编的《上海研究资料》也有引述。
我们姑且相信了吧,相信康熙年间史志编纂者们起码的负责精神,相信应该有比较
著名的诗人到过这个地方并留下声音。在一定的时候,历史常常得求助于诗人。历
史在明明暗暗地搭建着过程,把过程中的愁苦和感叹留给诗人,但正由于此,诗人
的感叹也就成了历史的旁证。
  皮日休曾参加过黄巢起义,但据说龙华正是在这次起义中遭到过不小的破坏,
致使他来的时候已一片寥落。大概在皮日休来后又过了100年左右,景象更是不济了,
公元978年,北宋吴越忠懿王钱俶常夜泊海上,风雨骤至,但在朦胧中只见岸边草莽
间有一种奇怪的光在闪耀,而且还隐隐听到了钟梵声,钱俶常忙问这是什么地方,
随从人员告诉他,这是古龙华寺的地基,早成废墟。钱椒常觉得这天晚上上天对他
投下了启示和期待,立即下令重建,这就是至今塔砖塔基上能找出那个年代印记的
原因吧。不管怎么说,从那时开始,龙华塔就像奠基标杆一样一直挺拔地插上在这
块土地上了。如果要我们站在今天的方位像星象学家一样来破译钱俶常那夜看到的
奇光和钟梵,那么不妨说,这种异相所预示的内容要大得多,或许已在预示着多少
年后这儿将出现普天之下最密集的人群海潮般的聚合呢。
  但是,历史之神并没有因为龙华是终将出现的世界级大都市上海的奠基标杆而
对它有特殊的估护。谁也不知道它的宿命,只得听任兵燹、倭寇一次次将它破坏,
然后又有一批苦行僧含辛茹苦一次次把它修建。几大佛教名山一直香烟缭绕地堂皇
在那里,而可怜的龙华寺却历来没有受到各代佛教界的重视,甚至连住持或驻锡龙
华寺的著名僧人也几乎都进不了高僧传记和佛教史籍,尽管他们经常要承担募款重
修的任务,对佛教事业的贡献并不比名山僧人少。今天,我们可以勉强从历朝上海
县志中找见龙华寺众多住持的名字,但往往什么材料也没有留下,而如所周知,名
字也仅止于法名。
  一个又一个,一代接一代,飘然而来,溘然而逝,终于留下了塔寺,留下了钟
梵,留下了衣钵;而对文化学者们来说,则是留下了一个特定方域的远年标仅,一
个长江下游民众精神皈依的佐证,一个长久的属于海边的希望,一个不息地析祷昌
盛的记忆。
  是无数的历史寂寞,铸就了强悍的历史承传。在此,存在着一种超越宗教的文
化启悟。孤标独立的龙华塔只想舐风蘸雨,在悠悠蓝天上默然划过,而不想在《高
僧传》上记下一笔。且把现代的繁盛看成可以对之拈花一笑的大法会吧,承受过历
史之神诏喻的文化灵魂,最终还要归于冷清和沉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