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至谊”还是“常谊”,都让人感到温暖。但是,正如本文开头所说,友谊之道,还是充满了沼泽和陷阱。甚至可以说,人的一生中最伤心、最郁闷的经历,至少有一大半,与友谊有关。
因此,向来被认为是“安全地带”的友谊,其实也是“危险地带”。
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因为,世间除了高雅的至谊、广阔的常谊之外,还有一种友谊,既不高,也不广,却有点甜,有点黏,有点稠。借用庄子的说法,可称之为“甘谊”。
处于“甘谊”之中的朋友,既可以称之为“蜜友”,也可以称之为“密友”。两个差不多的字,道出了其间的特性。
这种朋友,范围不大,交往很多,并不在大庭广众中搂肩拍背,而是带有一点心照不宣、微微一笑的“隐享满足”。他们彼此信任,遇事相商,无事聊天,经常愿意愉快合作,一起做一点事情。
然而,问题恰恰出在这种朋友之间。
这种朋友常常遇到几个陷阱。
(一)体己的陷阱。
既然是密友,一见面就把门关起来,泡好两杯茶,亲切地看看对方,说一些“体己话”。体己,也就是知心、私密、不为人道。于是,这里就出现了与“他人”和“众人”相脱离的话语系统和价值系统。这种话语系统和价值系统,既确证着亲切,又埋下了危险。
与“他人”和“众人”相脱离,很可能同时也脱离了公道。小事脱离公道倒也罢了,如果事情比较大,就会引起人们的怀疑。
如果怀疑的目光很有韧性,那么,情况就很难乐观。外面的怀疑,很可能向内渗透。结果如何,无法预计。
(二)功用的陷阱。
上文说过,“至谊”不具有实用性,“常谊”具有实用性。而人们对于“甘谊”的期望,就不止于寻常的实用性了。
“甘谊”直通一种无所不能的心理逻辑:“这么好的朋友,什么事不好办?”“有任何麻烦都说一声!”“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们谁跟谁啊?”……
不切实际的互许,埋下了不切实际的互盼。
事实上,这种互盼多数落空,而落空的结果,总让人伤心。
亲密朋友之间,可能还存在着一起分享权力、财富、名声的潜在心理。一旦发现无法分享,便心生怨隙。条条怨隙的积累,很可能产生悲剧的结果。
西哲有言:“何为真友?各无所求。”
这话说得有点过头,但其中也蕴藏着一番深意:友谊的最珍贵本性,与实用无关。可惜在很多人心目中,如果剥除一切实际功用,友谊就不存在了。
(三)暗箱的陷阱。
“甘谊”之中,又存在着另一个重大误会。总觉得朋友之间一切都能互相理解,因此不必清楚说明,一说就见外,一说就生分。结果,友谊就成了一只“温暖的暗箱”。
但是,朋友是知己,却不是自己。两片树叶贴得再紧也并不完全相同,而是各有经络系统。麻烦的是,“甘谊”中的朋友明明产生了差异也要互相掩饰,而掩饰中的差异又特别让对方敏感。因为是好朋友,敏感也就变成了过敏,甚至是超常过敏。
我见过一些著名的文学前辈,早年都是莫逆之交,到了垂垂暮年却产生严重龃龉,而一问起因却琐小得不值一提。万里沙丘他们都容忍得了,却容不下贴身肌肤的一粒沙子。他们都把对方看成了自己,因此容不下一丝一毫的误解、委屈、冷漠、传言。为此,我曾写道:
最兴奋的相晤,总是昔日敌手;
最愤恨的切割,总是早年好友。
这便是陷阱,由“暗箱”转化成的陷阱。一陷,竟然跌进了比仇恨更加无救的深渊。
上述这些陷阱加在一起,就有可能进入更大的陷阱,甚至踩踏到善恶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