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何平的这个集子和看陈村文章的感受有点相似。首先是惊叹作者的兴致高,眼神儿好,什么东西都不放过,看了一眼就有一番议论。二是觉得奢侈,这么多聪明就这么大方地平均使了。第三觉得幸亏有这样的人,拿无聊的生活做菜,那些没意思的事才在他们笔下显出几分意思。看得高兴,好像大家都没白活似的。
给报纸写专栏没必要受制于人。事关正义,可以请一些热血笨人没头没脑地发火;事关风月,可以派一些多情女子顾影自怜;其他无关紧要的,全归何平他们了。也不知天生就是这么一支笔还是千锤百炼出深山,何平似乎很适合给报上写这样的专栏,就是说光气人不打架。这也高明。咱们国家还是礼仪之邦,许你牛不许你抬杠。可惜天下的人和事没一个配大家照死了夸一点不觉得寒碜的。多好看的姑娘,切开了也是一肚子拿不出手的下水。“文化大革命”中国登峰造极了两大恶文,两害相权,大字报比颂歌还要好点,大字报无理得可笑;颂歌,什么时候听,还是那句话:太麻人了。一定要写差文章,千万别再去夸谁了——双倍恶心。
夸人,我所不愿;骂人,国情民俗大面儿又拘着,我亦不愿;饭要吃,报上的空儿必须填,只好冷嘲。若画漫画,就是跷着腿,一杯茶,独坐高楼,面带冷笑,对楼下行人指指点点。看状不恭,真被问上门来,也可以不慌不忙反问一句:我说你什么了?也许是上海楼高楼多吧,这一路写家就属他们的好。
小宝文章丛中五分之二好玩,五分之二可看,余下五分之一由两大没劲组成。一是“餐桌日记”那一辑,抄了一些外国段子,我以为这是作文的一个定律:别人的东西再好,抄进自己文章两败俱伤。另一是几篇也谈不上夸、很谨慎很克制地流露出倾慕的小文。董桥是好,那也不过是介于周作人徐志摩之间的一种东西,拆开了一对一还谁也比不上。村上春树也好,当得起日本的佛郎索瓦·萨冈吧,但要论堕落之美,村上龙更好,如同我国亦舒和棉棉的作品区别。至于倾慕吴倩莲,那还不如倾慕三毛呢。
看来夸人真是要小心,一不留神就要授人以柄。那些美好的情感咱们还是深藏心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