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路(我的官样年华) » 官路(我的官样年华)全文在线阅读

《官路(我的官样年华)》第九章 “市长经济”与官员的灰色收入

关灯直达底部

“市长经济”也叫“拍脑袋经济”,简而言之,市场经济不由“市场”说了算,而由“市长”说了算,万一市长拍板拍出了问题,板子通常会落到别人身上。官员除合法收入外,节礼、办红白喜事、住医院、上党校等,都可为官员们带来数量不等的灰色收入。

●书记做不了人事安排的主?

我刚到江南时,发现江南的人事安排很诡异,看不懂。有一个派出所所长居然兼任江南市政法委副书记。当时我就想,市政法委是公检法的领导机关,派出所长兼市政法委副书记,是派出所长听公安局长的,还是公安局长听派出所长的呢?

还有更让人看不懂的。这里的官场很近亲,父子官员、夫妻官员、兄弟官员、妯娌连襟等屡见不鲜;这里的官员很怪异,其他地方的民政局长、交通局长都是“肥缺”,拿老百姓的话来说是“花钱都买不到”的位置,可在江南,这两个局的局长居然当不下去,主动要求辞职;这里的组织很温暖,调离江南送待遇:普通干部调出江南解决副科级,是副科级的则送你一个正科级;这里的老人把政“干”,说的是江南退休的老领导,喜欢干预人事安排,常常让书记左右为难……

听当地人讲,江南的人事看不懂由来已久。早些年市委换届,选出了新的统战部长,可老部长不肯退,只好设了个第一部长,一直维持到老部长到龄。老部长开了个头,从此江南的人事书记说了也不见得能作数。坊间流传的两则故事甚为经典。一则名为“‘屙尿变’的故事”,讲的是江南市委常委开会研究人事,会上初拟某局局长由某某某担任。期间,市委书记上厕所屙尿,正屙时,突然接到省委组织部一位重量级领导的电话,尿毕,返回会场,决定某局局长不再由某某某担任,改为屙尿时省里领导打招呼的那位。另外一则名为“‘砸牌子’的故事”,讲的是某局一位老资格副职领导,临退线时符合解决正科级待遇的条件,结果市委组织部给另外一个不符合条件的副职解决了待遇,而没有解决他,他冲进组织部取下牌子就砸。这一砸还真砸出了效果,没过多久,他的待遇还真给解决了……

“人事安排上我也做不了主。”老柳的确亲口对我说过这话。那一次,我和他两个人在食堂里吃早餐,老农办主任老于闯进来,手里拿着根牙签,边剔牙边对老柳开炮:“柳书记,你什么都好,但是在人事安排上好多人对你有意见。就拿我来说,尽管你给我解决了副处级待遇,但我不感激你。哪里有你这么安排的呢?让农办的下属单位畜牧局局长去搞政协副主席,却让我这个农办主任解决待遇退二线?对于这一点,我是有想法的。”

老柳没吭声,他忍性好。老于见书记不搭讪,便退了出去,刚出门,老柳便对我说了那句话。

老柳说的的确是实话。老百姓都以为书记权力大,随便卖几顶官帽雪花银子便哗哗地来了,实际上没那么简单。书记的权力的确很大,但还有比他权力更大的,许多时候县委书记不过是舞台上的木偶,真正操纵木偶的是那背后的提线人。前几年,云梦每年都要从每个县里面选拔一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进市直机关任副职。那年江南“被定”的是长江镇的党委书记。还在公示期间,长江镇长江村便爆发了腐败案,老百姓闹事。老柳在食堂就餐时接到“特情”电话,气得他一顿乱骂,然后拨通长江镇党委书记的电话,给他下了通牒:“你先把这件事摆平了再走。”可说是这么说,人家都已经公示了,走与不走,由得了你?

的确由不了他。江南地盘虽小,但庙小妖风大,许多人为争一个股级干部都要找关系找到北京去。有一段时间网上骂得凶,说是哪个哪个县有11个县长助理,还有哪个哪个县财政局配了正副局长18个等等,骂得县委书记们个个心惊肉跳,生怕骂到自己头上来。超职数配备干部是县里的通病,哪个都经不起查。县委书记们都知道这么配备干部很荒唐,也不排除有些人是为了卖官敛财,但更多的是身不由己。就拿那个政协副主席的人选来说,老柳也觉得不妥,但有什么办法呢,省里有人给他撑着呢,老柳得为江南的前途着想,更得为自己的前途着想啊。唉,领导说定谁就定谁吧,反正用谁都是用。可是哪曾想,那副主席不争气,干了不到半年就被告下来了。老百姓议论纷纷:“你看你看,这都是老柳用的好人!”老柳听了好不尴尬。

平心而论,在云梦六县五区几个县市委书记中,老柳算是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特别谨小慎微的一个。不像河西原来的书记,刚由市长转任书记,就迫不及待地调整干部,一次异动好几百个,文件都印了好几十页。最可笑的是,居然将不是党员的干部任命成了党组成员,如此荒唐,能不翻船?老柳调整干部就吸取了他的教训,每次异动分期分批,不打眼。尽管也出现了某个乡镇一年换两个书记、公选的某局副局长没有干部身份等瑕疵,但基本上做到了风平浪静。

要做到风平浪静是很不容易的,不掌握许多政治技巧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第一个技巧是“重视”你,更“忽悠”死你。会当书记的人,要让所有能够接近你的人都觉得你很“重视”他,让他们时刻感受到他们在你心目中的位置,仿佛随时都会被你重用。但是,当机会一旦真正来临组织部门征求意见时,千万不要偏向于任何人,回答一句:“以组织考察的结果为准”即可。

第二个技巧是“一个老婆可许12个老公”。某省属示范性高中是个副处级单位。其书记位置一直空缺。会当书记的人会先去征求诸如农办主任这样重要岗位一把手的意见:“安排你去某某中学当书记,解决副处级待遇。但有个前提条件,解决待遇以后,不去管事,不去上班,不在学校拿工资,你去不去?”农办主任听说给他解决副处级还蛮高兴,可听了后面的“前提”,自然而然会选择主动放弃:“一个空衔要它何用?”农办主任不去,书记又会马上去征求政协秘书长的意见,同样附加了那个“三不”条件。政协秘书长说:“您还不如把我调到教育局当个副局长算了。”书记一听此要求不过分,甚至还有些委屈,会立马应承下来,一转身就将那个副处级空头书记的位置许给了统计局长……

第三个技巧是“善于总结”。在如何提拔干部方面老柳总结了一句经典名言:“相同政绩看资历,相同资历看政绩。”表面看上去,觉得特别合理,既重了政绩,又比了资历,细细一分析,才发现缺了很重要的一条:“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