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吕正操回忆录 » 吕正操回忆录全文在线阅读

《吕正操回忆录》第86节:地雷战和地道战(2)

关灯直达底部

民兵利用爆炸的口号是:“来不让来,走不让走!”“你一定要来,我就一定打你;你不打我,我也一定打你!”“多时大打,少时小打,没有时准备打!”气派得很!而敌人在汽车行动之前,先用牛拉耙,人在后边赶,牛在耙前很远,人在耙后很远,汽车更远远地在后边随行。有时用长竿向前边地上碰,有时用长绳拴上铁球或秤锤,先向正前方远掷,然后再拉回来,以试探爆炸物的有无。真是洋相百出。

民兵对于地雷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因此也就创造出来一些特殊的方式。有的用乡村里送礼用的食盒,装上爆炸物,拉火线系在盒盖上,送到敌人岗楼附近。敌人出来像得到宝贝一样,高兴地抱回去,在揭开盒盖时,地雷爆炸了。还有“仙人脱衣”的地雷,是两层皮,外层皮的导火管,不起作用,揭开外层衣,就要爆炸。民兵就把这样的地雷放在公路上,敌人发觉,便拿到据点里去研究,正在“脱衣”时,“仙人”就爆炸了。地雷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所以敌人出来总是心惊胆战。一次民兵破路,偶然丢掉一条破腰带,埋在土里还露出一个头,敌人到来,认为里面埋着地雷,一齐趴在路上,叫伪军用铁丝系住,再退后老远用力拉,结果拉出一条四尺长的破腰带。可见敌人是多么害怕地雷了。

随着反“蚕食”斗争的日趋尖锐、残酷,冀中人民继地雷战之后,又创造了一种新的斗争形式,这就是地道战。地道,一般高四尺,人可以躬身而行;宽三尺,两人对面可侧身而过;距地面五尺左右,可以不妨碍耕种和交通。在猪圈、茅厕、水井、锅灶、柜下、墙边等隐蔽的地方,设有出入口和通气孔。地道的出现,发展了平原游击战争,它使人民群众有了退避依托之所,地方工作人员可以大胆地在近敌区坚持工作,而民兵更可依靠它打击敌人,保存自己。安国伍仁桥附近一个村庄,突然被敌人包围了,人们镇静地进入地道隐蔽,民兵在外边沉着地打击敌人。从拂晓一直打到上午十点,敌人死伤了十几个,才冲进村去,村子里杳无一人。敌人弄不清是怎么回事,后来发现了一个洞口,日军逼着伪军在前面下去搜索。敌人乍进地道,两眼漆黑,而民兵却看得清清楚楚,突然开枪,伪军应声倒地,日军不及回缩就被活捉。外面的敌人向洞内打了一阵枪,烧了些房子,无可奈何地走了。

地道的形成是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的。开始地方干部和人民群众为了防敌抓捕,在不得已时就藏入菜窖、山药窖内。继而挖掘了隐蔽洞,也只是挖在家中或院落里,叫“地窨子”,也叫“口袋洞”、“蛤蟆蹲”。在这种洞里不能活动,不能作战,只能消极隐蔽,敌人一旦发现,很难逃脱。在斗争实践中,逐步把孤立的隐蔽洞发展成了地道,由一个口发展到两三个口,由一户发展为多户相通。这种初级的地道,最早出现在蠡县。蠡县离保定很近,环境又残酷,所以地道先从那里发展起来。开始,有的领导同志对蠡县一带发展地道很不满,说这是逃跑主义,既然抗战就不怕牺牲,不让发展地道。后来子华同志亲自带着工作组前往调查,才肯定了这个新事物,认为这是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有利形式之一,是进一步改造平原地形的创举,对于坚持平原游击战争有巨大意义。并在全冀中区进行推广,由单纯防御的“蛤蟆蹲”,逐步发展为村通村、户连户,既能隐蔽又能作战的地道。如果早一点开展地道战,敌人的“五一扫荡”就会好对付些。后来杨成武同志来到冀中,对地道更进一步总结提高,把地道发展为可以大量杀伤敌人的战斗阵地,解决了如何对付敌人的水攻、火攻、烟攻、毒攻、挖掘,以致吃饭、喝水、大小便、照明等许多问题。没有电池,油灯点不着,老百姓创造了好办法,把绳子用蜡煮了点着,你不用它也不灭,用时一摇晃就亮了,氧气损失又小。吃饭、喝水,也是依靠群众想的办法,就是将萝卜、白菜当饭吃,这样既顶饿又解渴。为了大小便有地方,地道里又专门增挖了叉道。许多地区把发展地道与改造地形、村落结合起来,形成了“天地阴”三通,构成了房顶、地面、地道和沿村、街道、院内纵横各三层的交叉火网;再以野外地道为纽带,把村庄、野外、地道组成一个连环的立体的作战阵地。既可打村落战,又可野外出击,形成了对付敌人的地下长城,保证了党政群干部的安全,使我军在敌碉林立、路沟如网的平原上,到处都有巩固的后方。它既利于小分队活动打击敌人,也利于较大部队集结隐蔽突然地消灭敌人;既利于防御,也利于进攻;还可以依托四通八达的野外地道,封锁敌人的岗楼和据点。

由于村庄与村庄之间,地道是贯通的,纵横交错,构成了惊人的地道系统,在地下创造了新的阵地,攻不下的堡垒,使得在地面上被敌人占领与分割的上千上百个村庄,在地下又连在一起。蠡县的三区,敌人就说有两个:一个是地上三区,一个是地下三区。敌人对此一筹莫展,束手无策。

清苑县冉庄的地道,曾经发挥过巨大的威力。一九四三年二月七日,在冉庄曾进行过一次地道街巷战斗,结果以日伪军伤亡二百多人而宣告结束。冉庄是平原上开展地道战的一颗明珠,直到几十?后的今天,还经常有人到那里去参观,其中不少是远道而来的外国友人。冉庄地道遗迹,已经成为冀中平原上的一种历史名胜。

在无险可据的平原上,在极端残酷的环境中,地道斗争的广泛开展,在对敌斗争中,起过重大的作用。

从地雷战和地道战,可以看出冀中人民的无比智慧和创造。群众是真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