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记
残雪
我从10岁就开始记日记,但记了没多久就停止了,中间断断续续又重操过旧业,但终于还是没能坚持下来。我在日记本上面写的字工工整整,我下决心要把心里所想的事全记下来。可是过了不久,我就发觉记下的东西没什么大的意思,还有点做作。因为一些模糊的念头自己也是很没把握的,而用当时那种水平不高的、多少有点夸张的文字将其固定下来之后,过一段时间来看,就觉得幼稚,没有意义。
我读到小学时写的那本日记,那里面大部分都是流水帐,像是为了应付老师而写的作文。这同那个时候的小孩没什么大的区别。只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我对自己是有要求的,并且这种要求是持之以恒的。某一天,我写下这个句子:“早上一定要锻炼半小时,以跑步为主,下雨跳绳。”我又写道:“每星期做一件好事。”这些要求都是我痛下决心之后写下的,日后便一定会照着去做。写日记,我没有对自己撒谎的习惯。但是我却没有感到那是一种心灵的需要,所以我整个青少年时代只有一本日记,里面起先是老师布置的作文,后来就自己写,总共写了半年的时间。其中稍许有点意思的就是记录了大弟的死,记录了我养猫的事。
我想,大概因为我是那种晚熟的类型,对自己写下的东西完全没把握,也没很大兴趣吧。我是混混噩噩的,我也不自觉地有过很多冥思,但在那种年龄,完全不知道要如何样将它们记下来,也没有产生记这些东西的念头。
青年时代我又尝试过几次记日记。一般是记录我所读过的书,我交的朋友,我的情感上的困惑等等。不知怎么,现在回忆起来觉得很浅薄。也许那个时候我正充分发挥着自己浅薄的那一面吧。另一个我还没有成形,还没有出来,它被保护得很好,几乎完全在我的文字里不露痕迹。也许是对自己不满,更多的是没感到心灵倾诉的需要,每次我都是没写多久(一两个月?)就放弃了。那个时代,如果一个人不记日记,是没有别的地方去倾诉的。我就这样一直没有倾诉地生活着。为什么呢?应该说是没有找到开启心灵的钥匙吧。传统的记日记的方式显然是无法开启我的心灵的,这个方式同自己拉不开距离,人就老是站在表层的自我的立场上说话,那种立场是不能让魔鬼现身的,充其量也只能记下某些痕迹,而且是无意识地记下,所以也就不可能有一贯性。我没有用文字记下我的心灵变化,但是我还是时常进入冥思状态,并且时常感到某种古老的情绪的冲击,并因了这冲击而产生伤感、惊悸……
有一天,我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记日记的方式——写小说。的确,我的小说就是心灵日记,这个日记记下的东西同表面的时间没有多大关系,那里头的时间是属于心灵的。一旦开始小说的创作,我就停不下来了。我写下的东西对于意识到的这个我有种强烈的反作用,我里面的东西拉动着一切,而这个意识到的我也仿佛就是为里面那些东西而存在的。开始时我不太知道自己写的到底是什么,只是感到强烈的倾诉的需要,远远超出了一般人记日记的热情。我每天都写,一天不写就心里不安,除非有重大的事情岔开我的写作。啊,这种活动是多么的幸福啊。从此我活在我的写作中,我就是我的写作,再也不是别的!我的开拓向着我的冥思,我的古老的领地挺进着,所有那些在生活中不时显露出凤毛麟角的“好的故事”,全都在这奇异的活动中现身了,随着每一次力的爆发,越开拓,就越有广阔的前景!我感到自己在进行一种难以言说的事业,我没有任何东西可依仗——只除了心的律动。这是怎样的一颗心?我不知道。我不知疲倦地写啊,写啊。我正在画出它的图案,这个图案是独一无二的,它通过我的有意识的劳动正在渐渐变得丰满、灵动。
2.深
残雪
凡是我的读者都知道,我的小说是属于深奥难懂的那一类,如果要将这种文风追溯到童年时代去的话,我便会记起我儿时生活中那些朦胧的,充满了莫名情绪的挨时间的片断,还有无时无刻不在的虚构故事,充当主人公的冲动。在一块如此贫瘠的土地上,在所有的务实几乎都成为泡影的时代,我自然而然地走向了务虚的寻求之路。起源的具体时间是很难断定的,也许从有生命的那一天这种倾向就存在了。我的小小身躯的最里面有一块虚空,它的不确定的扩张表现为我外在性格的暴烈。对于少年时代的我来说,有个东西是不能碰的,这就是个人的尊严。但那是一个最不要尊严的时代,所以我就总是暴烈地发作。在这种发作的不断作用之下,内在的虚空便渐渐成形了。没有人看出我和别人有什么不同。我,青年时代在底层劳动,结婚,生子,抚养小孩,找工作……也许,我本来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有什么理由不呢?我的意思是说,普通人,他也是可以保留他内在的那块虚空,并使之成形的。那是他的尊严得以成立的根基。如果这个人在意识到了被称之为自我的那块虚空的存在之后,还能自觉地对其加以研究、叩问和开拓,这个人就有可能是个艺术家。
由于天生的敏感气质,我一直是有朦胧的自我意识的,这体现在我的害羞,我同伙伴同外界的格格不入,我的不由自主的孤独的冥思上面。长年累月,这种东西一直在不知不觉地发展着,她竭力要在我的内部凝聚成形。在外人看来,也许我只不过过着平淡的生活,我的生活中也缺少冒险,缺少奇迹。而实际上,在我内面,在那个黑暗的地方,我是经历过情感的惊涛骇浪的。这类颠覆性的冲击在开始也许连处在表层的我自己都不曾清晰地意识到过,但却深深地触及到了我的自我,一次次地对那块虚空进行形式上的塑造。
有两个刻骨的记忆都与死亡相关。外婆临死的那几天一直发高烧说胡话。有一天,我在她面前时她要我做一件什么事,我没做好,她就气愤地责骂了我。我怀恨在心,晚上同她睡在被窝里,我睡另一头。我越想越气,就踢了她一脚。我听到外婆在说:“你还踢我啊?!”那苍老的声音让我既迷惑又惶恐,一直到今天都记得清清楚楚。我还没经历过死,我不知道死是什么,当然更料不到被我踢过的外婆会死。然而两三天之后她就真的死了,再也回不来了。我没有为她的死哭过,我眼里头没有泪,然而我永远记得,临死前的外婆被任性记仇的我踢过一脚。我是一个不知好歹,做事不记后果的莽撞的小姑娘,小时被外婆溺爱,所以一点都不知道为别人着想。
第二件事同大弟的死相关。我同两个弟弟在家里总是闹别扭,他们一同我闹翻,我就不理他们了。于是“分家”,共同收集的糖纸或冰棒棍子全分开,各收各的。大弟死之前我同他们两个就正处于这样一个冷战期。如果有事情了,我只同小弟说话,不同大弟说——既因为心里对他们有气,又因为自己不好意思。然而我还没来得及同他和好,他就独自一人走了——一种深不可测的永别,一件想都没法去想清的事。绵绵无尽的悔恨伴随了我的一生。我无数地在梦中改写历史。我说:“你回来了啊?这些年,他们都说你死了,我就不相信!”弟说:“其实啊,我是到那边工作。现在回来还需要上户口吗?我想回来念书呢。”“没有问题啊。你出去得太久了。”几乎每一次都是这类似的、无声的对话。四十年过去了,我还在改写这段无法挽回的历史。对话是那么的生动,鲜明,虽然我隐约知道我是在梦中,我还是几乎就要相信改写已经成功了!我盼望自己不要醒来。
这两件事便是我的死亡体验,我在梦里执着于它们,它们的意象永远那么鲜明。白天里,我透过窗户凝视窗外那一片阳光,然后返身回到书桌旁,记下那些几乎是来自祖先的回忆。通过这种不懈的劳动,我终于看出了,我内面那个不断扩张的王国是一个矛盾的王国。一方面,我知道铁板钉钉似的历史无法改写,另一方面,出于活的冲动我仍然要将改写的行动进行到底。
3.最害怕的事
残雪
我最怕别人放爆竹。如果是在我没注意的情况之下鸣响了一大串的爆竹,那还可以忍受。但如果有一个人正在点燃爆竹的引线,却又还没响起来,我就会吓得魂飞魄丧,捂了耳朵就跑,跑得越远越好。小的时候是这样,一直到今天也没多大改变。只不过现在自制力强些了而已。现在春节人们仍然放爆竹,所以好久以来我在春节都不上街了。还有一种更大的“爆竹”就是爆米花的机器。那时没有多少副食品,隔一段时间就有人推着爆米花的机器来了。小孩们围着看,为了好玩,也为了闻那香气。炉火熊熊,铁罐子随着风箱转动,而我,一看到这个场面就心惊肉跳,连忙回家。即使在家中,为了那无法预测的一声巨响,我也是忐忑不安的。我恨发明爆米花机器的人,有什么好吃的啊,搞得人心惶惶!如果街边有人在爆米花,我就狂奔到街道的另一侧去,像有人在后面追杀一样。最大的“爆竹”是夏天的雷电。江南的雨季,雷电是很吓人的,像要将房子都劈开一样。一道雪亮的闪电之后雷就来了,在等待的那两秒钟里头我总是屏住呼吸,似乎血管里的血都凝住了。那种天气当然不敢到外头去走。万一哪一回迫不得已到了外面,闪电一起来,就吓得全身如筛糠!有一回,我连雨伞都丢了,打得一身透湿。
其实最可怕的不是那一声响本身,而是期待中的想象。也许对于我,爆炸就相当于死亡,在那个东西欲来未来之际,我的想象就进入了疯狂状态。这种生理反应从儿时一直延续到今天,治是治不好的了。对于死亡的超出常人的恐惧是我与生俱来的。从小我就恐惧“死”,而且越来越恐惧。我怕看亲人的尸体,远远超出怕听爆竹声。
我的大弟是陷在工人挖河沙挖出的洞里淹死的,那一天,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周围的空气似乎是现出了黄黄的颜色,所有的景物都变成了旧照片。走廊里人来人往的,什么人在低声讲话。弟弟的尸体穿戴好了,来到了大门口,家里人都出去看他。我不敢去,我迈不动脚步,再说也没人注意我,我就呆在家里了。世界停滞了,景物无比虚幻。然而死了弟弟的夏天仍然是夏天,只不过是有点发黄的夏天,树枝还是轻轻地在摇摆,小鸟仍然在啄食红果。我没法理解这种事,我感到彻底的无助,因为一切都要独自承担。听母亲说,弟弟的鼻孔里有血,是呛死的。多少年都过去了,在梦里,我仍然拒绝接受这个事实,仍然要反驳,找出他还活着的种种理由。那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负罪感,也不光是因为害怕,可能起作用的还有倔强的,不肯认同死亡的生命力吧。
有我的作品里头,是没有消极,颓废和死亡的位置的。我自认为我的作品是生命之歌。由于与生俱来的极度的恐惧,我才选择了这种死亡演习的写作。我的每篇作品里头都有死神,也有那些决不放弃,决不低头的怪人或奇异的小动物,他们身上凝聚着千年不死的东西。这两方面的争斗一直在花样翻新。我不要听那爆竹的一声巨响,我也不要看亲人的残骸,即使听到了,看到了,我也要将它们排除出我的记忆。我决不让它们来主宰我的生活。时间一长,不要看不要听的东西便被对象化了,以越来越狰狞的面貌出现。所以我的每一篇小说都是危机四伏,它们那催命的鼓点越敲越紧,但表演的,不是死神的战胜,而是生的希望和生的光荣。
我的眼前有一个捂着双耳飞奔的长腿的小姑娘,她的步伐那么急促而野性。那个时候,她一点也没有料到她会要将这种行为艺术一直扮演到死,她只是出于强烈的本能一次次地演出,在她后面追赶的,是她永远都不能接受的东西。
4.平民的艺术
残雪
同我的书卷气相比,我的读者更能感到我作品中那种浓厚的生活气息,那甚至是来自社会底层的生活气息。我想,这大概是因为30岁以前,我一直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吧。所以现在,尽管我探索的问题非常艰深,尽管我的所有小说都可以归结到人的本质或抽象的人性上去,我的故事和叙说依然带有浓郁的社会底层的气味。这,恐怕永远都改不了了。30岁,性格已成形,世界观也已基本确定,这些铸就了我的基本的文风。和某些人的看法相反,我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入世的人,而且从未哪怕一刻有过出世的念头。我同世俗、同社会的矛盾是一个永恒的矛盾,一种从迷惑、痛苦、徘徊到冷静、坚定的争斗过程。我的作品大部分描写的就是这个矛盾,这个过程。所以,我又怎么能够出家,怎么能抛弃这令我魂牵梦萦的一切呢?
从小我就是个矛盾体,既孤独又不孤独,我同这世俗的世界有着很深的计较——所谓的恩怨情仇。老师在讲台上指着几个捣乱鬼的鼻子说:“你们这些人,家里祖祖辈辈都没有受过苦。”我便将这句话记在日记本上,后来还记了一辈子。一般来说,家庭关系也好,玩伴之间也好,都不喜欢“较真”。说过的话就说过了,过一会儿就忘记了。所以虽然吵吵闹闹不断,却很少看到有真正的决裂。可我却不是这样,我常常同人决裂,动不动就较真,而自己的行为举止又并非无可挑剔。这能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我乖张,并且是极端入世的乖张。对于我来说,最大的快乐就是同自己喜欢的伙伴一起玩耍,可我又动不动与他们闹翻,闹翻了又难以和好,于是我就长期处于交流的饥渴之中。
我的青年时代深深地卷入世俗的矛盾,大部分日子都是在人际关系的焦虑中度过。我也曾反省过自己,企图扭曲自己的个性,挽回一些败局。但最终还是败下阵来,成为了社会所不容的人。后来成了作家,又一次卷进社会生活的乱旋涡,又一次为社会所不容。回忆我同我们那里的作家协会十多年的不友好关系,我常常问自己:为什么不辞去这个官方给的职位呢?值得为此惹这么多麻烦吗?当然,他们发工资是一个原因,我需要钱。还有一个最大的原因则是,这种关系正好是我创作激情产生的根源。同世俗中人的明争暗斗越频繁,不由自主的自我反省就越深入,越有力度。很少有人能知道这其中的奥妙的。那时,我听说作家协会的领导说不想要我了(因为我不参加协会任何活动,难管理),也曾有过脱离的想法,但我从未打算主动回家,而是准备让他们来“开除”。回想起来,那几次差点被开除的遭遇所引起的心灵动荡,的确产生了我最重要的作品。什么叫社会磨练人呢?这就是吧,虽然有点黑色幽默。
我的艺术感觉渗透于我在世俗中的每一件小事,所以唯一的出路便是全盘否定世俗,“把生活变成艺术”。这种行为艺术导致了我的实验小说的诞生。我的出世和超脱则是在于我的批判力——对自我的批判和否定。从童年时代起我就生活在平民阶层,所以我的思维也具有强烈的平民特征。士大夫那种飘逸文风同我是格格不入的,可以说我的每一触角都是“界入”的。我在世俗的内面,千丝万缕的联系使我无法动弹。这样,如果我要起飞,就只能依仗纯粹的灵魂的力量了。这也是我的小说为什么特别纯粹,不带一丝世俗杂质的原因。为了飞升,我将肉体抵押给世俗了。这同世外桃源似的飘逸正好相反。我关心什么?我每天关心的是世俗中的那些事和人,我对他们有无穷的兴趣和斩不断的牵挂,我永远是“他们”中的。我的小说也属于他们中那些想要有另外的一种生活的人。同时我在“他们”当中又很难受,很压抑,对自己的行为也很鄙视。就是这种种的情绪便积累了我在创作上要用到的潜意识吧。
5.性格
残雪
我性格暴烈,容易冲动发火,这个特征大概从婴儿时代就已经显露出来了。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尽管阴郁的日子居多,内心的烈火一点都没有减弱,只要被点燃,就会“嘭”地一下烧起来。我的发作总是异常猛烈而持久的,和伙伴的争吵可以持续几个小时,同家里人闹翻则常常持续几天。如果受了冤枉或背了黑锅,满心都是恨;如果被人欺负了,则总想着报仇。总之是属于那种“放不下”的类型,所谓的“问题儿童”。有一次,弟弟看见我冲上楼梯,一把死死抓住一个比我胖大得多的小姑娘的双臂,那骂不绝口的小姑娘居然被我的气势吓坏了,“哇哇”大哭起来。我这才鄙夷地松开她走下楼去。弟弟对我佩服极了,想想我那时是什么样子啊,苍白,奇瘦,绰号叫“香棍子”!
童年的理智还没有健全起来,发作大多是盲目的。当然其间还是有一定的道德标准,即所谓的“认死理”。我认为自己是诚实的,家人却认为我在某件事上“撒谎”,由对骂而导致挨打,情感就如水库里的水倾泻而下,一定要闹出个真相来。但你又如何证实真相呢?真相不能证实,家人当然不相信,也不会去调查,家务太多,他们太忙。这个我是不想的,闹了再说。最后当然是没有结果,自己惨败。课堂上,后排男同学调戏我,乱吵,老师过来后,不说他反说我这个一贯守纪律的学生,就因那男同学出身好,是她的红人。我气急败坏,一顿乱辩,还哭起来。老师沉下脸来,训了我几句就走开了。大概她既有点看不起“出身”有问题的我,又觉得我难缠。事后我记恨了好几天。
一旦爆发,我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的,因为里头有疯狂的成份,就如被刺激发疯的奔马,必得要跑累才会停下脚步。我想,这种暴烈应该是来自血液里头的遗传吧。据说我的老外公是个疯狂的暴君,一发疯就用刀砍我外婆,我亲爱的外婆被他砍得遍体鳞伤。我继承了这种非理性的暴烈,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之下,我没有变成外公那样的疯子,而是让自己的理性监控着体内的那个狂人,在文学的王国里肆意发挥,创造了奇迹。我的理性和逻辑能力来自父辈的遗传,我曾是我父亲的得意的作品,他手把手地教过我哲学——野马皈依了强大的理性,两方面的合力构成了我的才能。
青年时代,在街道工厂做事的时候,因为受到那个厂长的欺负,无计可施,我就和另一位女同事在车间里破口大骂,整整骂了一个晚班,后来还赌气旷工,又到厂部门口当着厂长的面挑衅了一下。其结果是不了了之,并没有扣我的工资。像这一类的大爆发就远远不是盲目的了,那里面是有谋略的。当然也是对于压迫的反抗。踏入社会之后我一直为社会所排斥,也一直没有停止过我的反抗。
我的性情是改不了也不想改了,它就这样慢慢转化成了我的写作的方式。我每天都要在写作中爆发,叛乱,和起义,然而,这种爆发,叛乱和起义却又是于朦胧中朝着某个方向的皈依。所以不论我写下什么,都可以从那里头看到多年前那个哭声响亮持久,异常躁动的婴儿的影子。这个婴儿长大起来之后,竟成了最善于用铁的逻辑来约束自己的人。我就这样在自我囚禁中得心应手地发挥着。毁掉老外公的暴戾也就这样成全了一名艺术工作者。但我并不能预测会不会有那么一天,我的逻辑崩溃,就像我父亲老年的情形一样。
6.记忆的复仇
残雪
魔鬼名叫记忆,住在深不见底的地方。我们在每个人身上看见它的痕迹。然而我们看到的那些,都是表层的、外在的记忆,比如儿子长得像父亲啦,几代人有同样的嗜好啦,父债子还啦,癌症基因啦之类。然而这记忆还有另外一种,它在人无法探测到的处所兴风作浪,到最后关头才会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人。这种记忆是超出常识的预测的。认识这种记忆,则是文学和艺术工作者的毕生工作。
我身上装着一个火药桶,这实在有些不相称。因为我内向,瘦弱,害羞,多愁善感,又爱冥思遐想。据说我出生不久,就以夜间爱哭闹为最大特征。哭一通夜不消停的情况是常有的(从我后来养育儿子的经验判断,很可能是缺钙引起的神经方面的痛苦,但那个年代缺乏医学常识,所以不知道原因)。哭并不说明我就没有忍耐力(我的忍耐力很强),只不过是我要将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外界。我在身体变化之际死命地啼哭,我是一个有传达能力的婴儿。但我相信,我从来不无缘无故地哭,我应该是一个爱笑的婴儿,有一张照片纪录了我灿烂的笑容,那可是我唯一的一张婴儿照片。然而我因为爱哭在某种程度上不受欢迎——这个世界不欢迎有传达能力的婴儿,人们喜欢那种静悄悄的,不劳动大人的婴儿——这是我们文明古国的风俗。
再大一点,表达自己给就我带来灾难,受到大人们的制裁。虽然挨了打,还是要反抗,要表达,欲望是如此的强烈,愤怒可说是刻骨铭心。我身上的那股“要说话的”冲力,必定是经过了无数代人的积累而发展出来的。中国的社会应该是一个制裁的社会,但魔鬼是不会死亡的,无论经过多少代。就文学艺术在本土的命运来说,棍子底下出天才应该是一个规律。当然这棍子,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无形的情感的压迫。似乎我一直初衷不改,压而不服,是属于乖张,“难养”的那一类孩子。也许是因为时候快到了,我身上所负的使命已显露出基本的风范?在后来,“说”,终于成了我生存的方式。
我身上被镇压的冲动一旦爆发,就达到疯狂的地步,欲望或愤怒往往是以“反弹“的形式发挥出来。即,如果不去刺激它,它就潜伏在那里,一旦被刺激起来,它就如决堤的洪水。我想,既然它是存在的,而又被以凶残的方式镇压在深渊,那么,要伸张自己,表明自己,就只能是以疯狂反扑的形式了。从儿童到少年时代,周围人总觉得我有那么些不可理喻。这个模式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运用,终于有一天进入了我的创作。每天,我都在导演着镇压与反弹的好戏;每天,我都要以此来测试我的理性的张力和欲望的强度。我在硝烟弥漫中去获取最高的享受。
至今我仍记得我在某些阴惨的夜晚,口中发出的那些诅咒。我愿自己变成蛇蝎,变成狼,对压迫我的一切施以可怕的报复。我要说,吐出我胸中埋藏了千年的污秽之气。那不就是孩童自发进行的演习吗?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不由自主地演习一次,如同某种致命疾病的发作。当发作越来越疯狂之际,自制力也随之越来越强。当然,其结果总是爆发,而不是湮灭。
7.意义与虚无
残雪
我感到幼儿园就像一个鸡笼子,当然那时的我还未见过鸡笼子,这是现在回忆起来的感觉。我惶恐地站在那里,周围是那么的嘈杂,我无处可呆,也不知道该干什么。幸亏外婆来了,外婆在栅栏那里叫我呢。我奔向外婆,口里高喊:“外婆!!”外婆俯下身凑在我耳边说,她将一个饼子放在X老师那里了。她要我过一会儿去向X老师要了来吃。她说完后就匆匆离去。我重又陷入鸡笼子似的地狱。这些人,我不认识,也不喜欢,为什么要将我放在这个地方啊。中午睡午觉时,我睡不着,烦躁又情绪低落。X老师过来了,用手按着我的眼睛强迫我入睡。我心里惴惴地想,我的饼子呢?她为什么不给我吃?我不要睡觉,我不要睡!那几天宛如梦中,我对周围的一切都分辨不清。似乎是,大家唱了歌,排了节目,做了游戏。但那一切都同我无关,我只想外婆快来,我还想着那个没吃到的饼子。我不知道老师会要我干什么,我害怕。也许是由于由外婆建立起来的情感世界突然从我周围消失的缘故,那么小的我的确感到了茫然和虚无。就连唯一的情感象征物——那个饼子,也从未出现在这个陌生之地,我感到它神秘地、永远地消失了。后来的日子昏昏噩噩,没有在记忆中留下任何印象,可见我情绪是多么低落。也许,我体内的时钟完全停止了。这就是我三岁时在幼儿园的短暂生活。看来那时我的世界是由情感维持的,没有了情感,世界也就不存在了。也许那是我的初次堕入虚无?
第二次发生在我生儿子后的那段时间里。我是一个完全没经验的母亲,而且没人指导我如何带孩子。我紧张、神经质、日夜不安。儿子的一点点小毛病就可以将我吓个半死。很快我就失眠了,到后来完全不能睡觉,一睡着就看见恶鬼来抓我,他就站在屋角那里,怎么也不离开。所以我就宁愿不睡,也不敢睡。几个月下来,儿子长得白白胖胖,我瘦得像个骷髅,走路轻飘飘的。即使儿子长得那么好,我还是担心得不得了,一点都轻松不下来。同时,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茫然,我不知道这种日子何时是个尽头。哪怕让我睡一个完整的觉也好啊,再不要让我这样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挨了。每天,我神情恍惚地干那些琐事,一件又一件,一件又一件。只要儿子一发出哭声,我就变得失魂落魄。我担心灾祸降临,就仿佛逼真地看到了毁灭。也许,那是轻度的产后抑郁症。由于体质的急剧下降,那段时间的确有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两年后,是文学救了我。当然我自己也从未放弃过挣扎,未放弃过东山再起的念头——那才是我的本性。
第三次堕入虚无的深渊发生于父亲去世期间。由于我对他的死有深深的负罪感,我便被自己的制裁彻底打垮了。只要我睁开眼,我就在推理——本来可以如何如何,之所以发生这事,是因为如何如何。在那些瞬间,就连写作也变得暗淡了。写,是生命的勃发,但当时我感到在死神的铁腕下,生变得无能为力了。只要我入梦,我便在反驳父亲已死这个无法变更的事实。不变更这个事实,我就失去了活下去的根基。父亲啊,你为什么要死呢?何况并不是寿终正寝?你一死,我的心也随你死去了一大半!那段时间里,我告别了文学,因为不再感到生命的涌动,心底充满的,是生的茫然,生的屈辱。然而时间一天天挨过去,反弹的契机终于出现。不记得从哪一天开始,我又拿起了笔。在我的笔下,死神出现了,但他不是真的死神,是一个扮演者。是的,那个扮演者就是我,我终于战胜自己了。复仇的浪涛在笔尖涌动,一个又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出现,我又恢复了写作的能力!我要写,因为我仍要活下去,我改变不了死亡的事实,但我可以活在我的故事里,而且那是我唯一的、真正的活!就这样,在我坚定的、对他的丝丝入扣的描绘之中,死神隐退了。谁能挡得住艺术家那不顾一切的正面进攻呢?
8.三维画的境界
残雪
直到好久好久之后,我才知道,我眼里的世界是三维画般的,也就是说,我一直就是用三维的方式在看世界。这个世界,不仅包括表层的,日常的存在,也包括深层的,人们往往看不到的存在。
由于缺乏模仿能力,我对表面事物的观察从来就不是细致的,有逻辑性的。在我眼里,人也好,事也好,往往都是混沌的,边缘不清晰的。我最做不好的事就是那些手工活,技术活。我脑子里面完全没有先后的次序(时间),也没有具体的安排(空间)。我拥有的,只是一腔盲目的热情,和不切实际的预期。
我记得有一次我目睹了父亲修理一把油布伞的全过程,当时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暗暗下决心要自己来实践一次。后来趁家里人出去了时我大干了一场。结果呢,一败涂地。不是布剪得太小了,就是铁丝断了,线太细了。所有的事都没有做出充分的估计,临场发挥时都反对我。最后只好放弃,其沮丧感刻骨铭心。不错,我是观察了父亲那种有节奏,有逻辑性的劳动,我也将那种节奏和逻辑吸收进去了,可是细节呢?那些细节我全部忽略了,我根本就没看清。漫长的岁月里,我在家务,手工活等等工作上反复训练自己,也取得过一些成绩,但同那些能干人比起来还是有本质的区别。那时我不明白,这个短处正好是我搞创作的长处。由于我看不清事物的表面构成,不能将逻辑推理运用到它们上面去,我的另外一种能力便大大地发展起来了。这就是冥想。
冥想使我能够在感知事物之际更深入事物的本质,也使我能够始终保持一颗童心,对生活中的谜充满了好奇。比如我在五六岁时同外婆的交流,我倾听她的故事的方式,就是这种冥想的产物。具体的故事情节,通常包含的意义之类被我记下来的极少,而某些特殊的语气、暗示(连讲述人自己也不知道的)之类则铭刻心底。我所进入的意境非常接近于文学的意境。
冥想还赋与了我整体把握事物的能力。逻辑性并没有丧失,反面在“去伪存真”的观察中成为了更高级的东西。是的,我终于能够轻易地“发现”本质了。我发现的是语言、文学、人性的深层结构。我的小说表面看上去混沌、陌生、怪异,没有结构,这个表面正是我平时所感知的事物的表面。只要读者定睛凝视,很可能某种结构就会逐渐凸现在眼前。那种深层的逻辑,远远高于表层的逻辑,因为它是立体的,向着未来无限延伸的。长久以来我养成的习惯是,听人说话总是倾听“弦外之音”,因为这是我们这个民族表达自己的普遍风度,也只有这样听才能弄明白对方的真正意思,否则往往一头雾水。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在表达自己时能达到我们这样曲里拐弯的程度。你盯住对方的嘴,你领悟的不是对方吐出的词语句子的表面意思,而是通过想象捕获的别的意境。我的这种有意识的训练使我在人群中越来越孤立,但我自己的情感积累却越来越丰厚。谁愿意自己的隐秘心思被别人所洞悉呢?那种常常是模糊的、连自己也无法确定,仅凭本能冲动发挥的情绪,往往是见不得人的,谁要将它们挑明,谁就是恶人!我就是这样一个生活中的恶人,我的训练有素的深层思维的逻辑性,使得我不但能分析自己,也能分析别人。这种超常的发挥让我在日常生活中一次次惨败,最终却使我能在写作中战无不胜。
我小说中的人物的面孔都不清晰,那里面所发生的事物在时间上暧昧不明,但一切都遵循某种强大的规律,方向性非常明确。这就是我所体会到的真实,我的写作直奔真实的主题,将表面的种种愚蠢、无逻辑的规定撇开,切入事物的内核,并将其一一展示。
9.有逻辑的梦境
残雪
我的梦有一个很有趣的特点,那就是梦与梦之间往往都有某种联系,有时候,甚至到了一个梦连续做十几年的地步,只不过里面的人物场景有所变化而已。熟悉的场景——某种样式的街道,房屋,车站,山路等等反复在各种梦里头出现,但这些场景绝对不能同现实对上号,它们是梦的符号。当我遇到似曾相识的场景时,我便想到,啊,这个地方在上次那个梦里已经来过了的。“上次那个梦”是什么样的梦呢?醒来之后无论如何想不起来了。只有在梦里,以前的梦才像连环套一样一个套住一个,那么鲜明,那么生动!
有一个地方,铁路如蛛网一样密布,铁路边有密友的简陋小屋。“我”来到这里,友人不在,我去找她,横穿无数铁轨跳来跳去。我还没有找到她就必须离开了,在心里计划着:“下次再来。”下次是哪个下次?醒来后这个下次不存在,只有再次做梦时才有可能到达那个奇异的地方。但第二次的梦也许不是关于铁路的,却是关于护照签证的梦了。没完没了的奔波啊,被官僚部门弄得筋疲力尽,终于起飞了,在高空,心中的目的地却是铁路旁的木板小屋……毫无疑问,梦是有逻辑的,然而醒来之后,逻辑的密码就破译不了了。
人在梦中的能量难以估量。比如我想飞,就可以飞。有时候我用一张凳子翻过来做道具,坐在上面像滑冰一样起飞;有时候,我什么道具都不要,张开双臂纯凭意念上升。当然,不论哪种方式,我都不能随心所欲,不能飞得很高。地心的强大引力总是制约着我。隔一段时间,我就会在新梦境中想出新的办法来对付引力。那种微妙的,难以描述的方法有时很成功,使我在盖着瓦片的屋顶上方得意地翱翔;有时候,我的方法却很失败,我不断下降,越飞越低,只好放弃。我曾在梦里返回到儿童时代,当时“我”和一些小友在一个黑糊糊的,氛围很暧昧的院落里造一架飞船,我们打算坐上它到月球上去。我,还有那些小友认为这件事是理所当然的。飞船的轮廓很模糊,似乎是铁制的,又似乎是木制的。这一切都无关紧要,只有上天的欲望在我胸膛里扑扑跳动。最后到底坐没坐飞船?结局也很不重要,也就不了了之。
梦里的“我”是一个模糊的主体,只有视觉,没有听觉。或者说,这个“我”是一双眼睛,一双会思索,会感觉的眼睛。我总是在城市里匆匆行走,在郊区某些有固定标志的路上跋涉,在树林里穿梭。到处都有熟悉的标志——在从前的梦里出现过的标志。“哦,又到了这里!”这双眼睛说。然而目的地是不清晰的——去哪里?去干什么?去会见谁?眼睛是不会提这些问题的,眼睛只会疑惑,焦虑,不会追寻答案。眼睛看见了夹杂在陌生背景中的熟悉之物,那东西一闪而过,并不能给焦虑的眼睛带来缓解,眼睛还要焦虑下去。虚无化了的身体走啊走啊,旅途的风光不断以其意外刺激着眼睛。梦里的风景同这乏味的,可以预料的现实中的风景完全是两码事,那里头确实充满了猎奇,充满了危险,也深深隐含着希望和惊喜。有时候,站在大门口的传达室老头会突然露出衣襟下面的尖刀;有时候,林子里的一堆枯枝下面居然长着一大堆食用菌;更有那种时候,我在大路上奔跑着逃避追捕,我在敌人快要临近之际用力闭上眼,于一瞬间变出一间地下室,将自己闩在里头。睁大的眼睛在多数时候是迷惘而紧张的,看不完的风景探不完的险,只有在绝境(死神?)赫然出现之际,眼睛才会紧紧闭上,同虚构的身体一道策划致命的场景转换。这种策划有时成功,有时全盘失败,失败的结果是彻底梦醒——因为真正的绝境是不可能持续的,只能是一些瞬间。在我的梦里,大弟的死和父亲的死就是这样一些瞬间。那是天崩地裂的瞬间,眼睛停止了看的功能,也就是停止了存在。有人用无声的语言暗示我:他们死了。
我上小学的时候,班上有一位白面秀气的男孩是我暗恋的对象。当然,那种暗恋是绝对不可以表露出来的,必须深深地埋在心底。我居然被安排与他同桌了,这种安排使我产生那么多隐秘的激动,也使得我在课堂上正襟危坐,决不朝他那边转过脸去。然而墨水瓶滚到他那边的地下去了,他弯下身去将其拾起,大方地对我说:“给你。”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红脸。同桌的时间是那么的短暂,我们很快分开了。多年以后,被我小心翼翼地深埋的幽灵出来活动了。那时,在我的大多数梦里,他都是我的情人,一个影子情人,有着模糊的男孩的形体。那是激情高涨的恋爱的梦,一幕又一幕,整整上演了十几年,却没有肉欲的冲动,只有心的渴求。也许那个孩子就是我自己,是童年的,被埋葬的我。而埋葬,正是为了梦中的复活。灰色而压抑的童年和青少年是老天给予我的馈赠,外界的现实越无味,越绝望,深渊里的王国越灿烂辉煌。只不过,那个王国我当时没法目睹,要等待好多年以后,她才会轮廓初现。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便是,从儿时起,我在大多数的梦境里头都“知道”自己是在做梦。小时候不懂得延长自己的好梦的技巧,只知道要逃避噩梦。如果老虎在后面追,我就要往悬崖上跑,跑到了就闭眼往下一跳,以便及时梦醒。如果没有悬崖,大树也行,爬上树(我爬树的速度不错),选定一根树枝,然后也是闭眼一跳。似乎是,这种应急的手段没有一次失败过。我不知道别人什么样,反正我的自我在梦中是可以分裂的,因为我在某种程度上居然可以操纵自己的梦。后来又发展到不仅仅逃避恶魔猛兽,也逃避令自己难堪的处境。什么是难堪的处境呢?就是同世俗中的我所处的相类似的那种处境,比如人际关系的困境。走投无路之际便在梦里头去找一座悬崖,哪怕是一座废弃的建筑也行,到了那上面就闭眼往下一跳,于是醒来。成年以后,只要条件许可(比如休息日,比如夏日午睡),我总是尽量设法延长那些“好梦”。为了将一个那样的梦做下去,即使已在梦醒的边缘也用力闭眼坠入黑暗。这样做的结果是,梦的翻版出现了,后一个梦同前一个梦虽场景不一样,但内在的情绪是一致的。就这么一版又一版地翻下去,直到不无遗憾地清醒过来。
是好久以后我才慢慢知道的,我的梦境同一般人的确有点不同。也许,从一开始我就隐藏着把梦境变成现实的野心,从一开始我就想如同掌握梦境那样去掌握自己的命运,只是我没有完全意识到而已。是写作,激发了我在这方面的巨大能量,将我一次次带到悬崖上去体验永生的境界。
10.内心生活的三个层次
残雪
一般人,哪怕是一些高等文化人,是很少注意到,自己的内部的精神活动也是有层次的。可以说,越是关注这一点的人,他的层次就越分明,精神的世界也就越复杂,这个人也越具有自我反省的能力。反之,那些越是忽略这一点、混混沌沌得过且过的人,他的层次就越浅,越缺乏对自我的观照。一个人,平时的所思所想,对于世俗事物的情感反应等,我将其归纳为内心生活的第一个层次。这类精神产物还是比较初级的,粗糙的,未经过滤的,里面有很多杂质。夜晚的梦境则是第二个层次。在那里头,本质现身,让人换一双眼睛来重新看世界内部的模样,而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对象,一个“他者”。所以人的梦境里头具有无限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作为暗示弥漫在风景里头,敦促人向自己的本质回归。但夜晚的梦还只是提供了反省观照的可能性,还并没有将这种可能性来付诸实践——因为做梦是不由自主的被动行为。只有人类的精神创造活动,才是内心生活的第三个层次。人在从事创造(音乐、哲学、艺术表演、文学等等)之际,进入到完全陌生的精神维度,在那里头,死人开口说话,完全意想不到的画面或事件层出不穷,一切世俗的常规全部作废,代之以神秘的、无法把握的逻辑所主宰的冲动。而且人只有在这类创造中,才能将黑夜梦境中的可能性加以实现,达到深层次的反省。否则梦永远是梦,同人的精神生活是脱节的。
从童年时代起,我的生活中就有两种梦,即,夜晚的梦和白天的梦。童年时代的白日梦是很纯真的,总是一个人悄悄地想那些好的,美丽的,带有理想色彩的事。一般是凭空想象,也有的时候以故事,电影和图书做媒介。白日梦中的“我”是比较模糊的,似乎是一个善感的、具有同情心的影子人。而白日梦的材料,则可以是生活中的任何小事。想象的目的,则是为了满足自己各种各样的欲望。或许下意识里,有很强的要使自己变得完美的倾向。比如我极为喜欢养小动物,在寒冷的冬天,我就设想自己在结冰的路面上捡到一只冻坏了的蝙蝠。我将它带回家,把它放在一大团暖和的棉花里头,再将棉花团放到火炉旁,然后看着它慢慢苏醒。这样就救活了它。冬天没有蚊虫,给它吃什么呢?我要训练它吃饭。它长啊,长啊,长得很大很大,翅膀一张开像一把油纸伞一样。那时我就要带着这只巨大的蝙蝠到处走,让大家看稀奇。我还设想过自己救父亲的英雄举动,设想过从地面钻洞,一直钻到泉水冒出来的那种美事。
儿时的白日梦接近于创造,但还不是真正的创造。因为梦中的角色还未分裂,所以还不会自省。如我在很多文章里谈到的那样,我认为真正的创造是需要强大的理性的。只有理性可以使人潜入到意识的黑暗底层,从那里掀起万丈波澜;也只有理性可以通过压制人的欲望使其产生反弹,从而去进行前所未有的表演,让人性这个矛盾通过表演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可是,由年复一年的白日梦自然而然地转到文学创作上来,在我似乎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当然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不记得是哪一天,我坐在桌旁信手写下一些文字时,一股陌生的情绪从我内部喷涌而出,我的笔突然就获得了神力。也许是几十年的向内凝视的习惯突然启动了我内面的某个机制,地狱之门被打开,幽灵们蜂涌而出?
通过艺术、哲学、音乐、表演等等高层次的媒介来养成向内凝视的习惯,是作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并不一定人人都要写哲学,搞艺术,通过阅读和欣赏,我们可以过一种准艺术家的生活。因为哲学和现代艺术,是需要创造性的阅读和欣赏的。如果每个人都善于反省自己,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一个善于反省的民族,有理想、有生气的民族。这样的民族,必然拥有深层的精神生活,并且会产生大批艺术家和哲学家。
11.状态
残雪
我对写作的外部条件是最不讲究的。一般来说,不但可以没书房,甚至可以连桌子都不要,将笔记本放在膝头上,坐在小板凳上写,而且我的抗干扰的能力特强,哪怕楼上在搞装修,我也可以听着电锯切瓷砖的噪声工作。能否有作品,并不取决于这些外部条件,仅仅只是取决于我内部的能量是否发动得起来,也就是取决于一种状态或姿态。也许我在作家里头是最容易进入状态或以某种姿态做自由运动的人吧,我很少感到过在这方面有大的障碍。
很久很久以前,我五六岁时,我们有一只勤下蛋的黑母鸡,外婆告诉我们如何用手探鸡屁眼,以确定里头有不有蛋,这样就不会让它生野蛋。我最爱做的一件事就是隔一阵又去探黑母鸡的屁眼。那是一只很乖的鸡,我一唤它它就来了。哈,有一个硬硬的!过一会它就进鸡窝了,我就在外面耐心耐烦地等,遐想,还用手伸进窝里去摸它,爱抚它。那时鸡蛋是多么珍贵的东西啊,在孩子的想象中无异于金子!终于,它在里头叫出了声,接着就摇摇晃晃地出来。我俯下身去看鸡窝,在那稻草的阴影里头躺着圆圆白白的小东西!唉,还有什么事比得上那种狂喜啊!回想起来,那种等待是最为纯净的等待。稍微有点焦虑,再就是那种有快乐预期的冥想。能够日复一日,像我那样耐烦去等一个蛋的小孩恐怕不多,我却感到那桩事有无穷的乐趣。具体想了些什么是不记得了,然而鸡窝的形状,鸡身上的气味,白天的强烈光线,鸡窝里面的幽暗,神秘,这些已成了永恒的记忆。那就是我后来的创作状态或姿态,排除了一切杂念的,在冥想中实现的最纯净的等待。
在课堂上,我是少有的绝对守纪律的学生,我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我是否一直在听课?没有。我在东想西想,时常,我进入了冥想之中。教室里头吵吵闹闹,老师的声音有时清晰有时模糊,一些学生昏昏欲睡。但我是清醒而亢奋的,我脑子里常有匪夷所思的画面。我的秘密从未有人发现,所以我一直被认为是最有自制力,最遵守纪律的学生。也许人的耐力是下意识里慢慢练出来的,从鸡窝边的守候,到课堂上的置身于两个世界,那都是同一种姿态。慢慢地,我就适应了身边的嘈杂,建立起了我自己的密封舱,只不过是由于心中的朦胧的渴求。当然课堂还不是最好的场地,我的冥想常被打断。我的最爱是长途步行,当身体走得舒展起来,新鲜空气进到肺部之际,就会有属于我一个人的奇思异想到来。故事里面的人物嘛,有时是小说电影里面的,但大部分时候是我凭空杜撰的。还有个别时候,是我暗恋的男孩和我。一段时期我喜欢用第三人称来想,另外的时候我又喜欢故事里有一个“我”。那是些亲切温暖的故事,往往同男女之间的交往有关,有种幼稚的对于色情的想象。我走啊走啊,脚步那么轻快,好像就要走进蓝天里头去了!
后来,终于正式开始写作了。我发现自己特别容易进入“状态”。哪怕只有一点点时间,哪怕周围十分嘈杂,只要让我拿起笔,我就会自动地进入“状态”。那是一种说不清的能力,有如神助。但谁又能说这同小时候在鸡窝边等蛋的经历没有关系呢?我在做缝纫,家里顾客来来往往,儿子才两岁多离不开妈妈。可是只要给我一个小时,我就在饭厅的桌子上奋笔疾书起来,那些奇奇怪怪的情节啊,人物啊,好像已经在我里面呆了一辈子了,迫不及待地要涌出来。那么美,那么有力量,那么纯净!这就是我从前在鸡窝边的企盼吗?难道不是?!只要一发动起来进入状态,我就感到了自己能同时置身于两个世界的优势,我对自己这种天生的转化能力惊异无比!有时,创作被打断了,但没关系,会有更好的想象的情节来将它补上,那么自然,那么得心应手,仿佛我从来就是干这个的老手。我几乎每天都可以进入状态。有人认为我是一个心很静的人,不太容易动感情,实际并非如此。我不再直接同社会接触,但仍然每天都有事情让我激动,让我愤怒。我在激动和愤怒之后,马上又可以写。这种分身术,可以追溯到儿时课堂上的冥想训练。
12.“一心二用”
残雪
我是最不能一心二用的孩子。大人在灶上烧着一瓦壶水,可是大人要出去有事去了,他们嘱咐我过一会儿将烧开的水灌到热水瓶里。我守着那一壶水,煤炉子烧水很慢。隔壁小妹来叫我过去,我去到她家。本来只打算呆一会儿,可是我们谈养小鸡的事,谈得很投入,于是将那一瓦壶水忘得一干二净了。过了一个多小时我才返回家中。啊,水就要熬干了,煤火也快灭了。见鬼,我的记性怎么这么不好啊。这样的事一次又一次地发生,我简直怀疑自己有健忘症!当然,我并没有健忘症,我只是不擅长于一心二用。我做事总是专心致志的,投入的。我不能在做一件事的同时顾及另外一件事。
在工厂里的时候,我特别羡慕一个灵敏的女孩子。她能一边同我聊天,一边在高速旋转的车床上车出漂亮的活儿。她那种“两不误”的技巧让我羡慕不已。而且她做事有内在节奏,谈话如唱歌,车齿轮如跳舞,协调得那么轻松美妙。
我总是专注于一点,其它的呢,当然就忽略过去了。我缺乏将精力分散于几件事上面、并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的能力。上学的时候,我的考试成绩总是比较好,就是因为能够高度集中,一鼓作气地做题。我的思维并不是敏捷、善于跳跃的那种,但那些复杂的算术题经过我长久的专注的思考后,总能解出来。那个时候的老师很喜欢搞些这类题目来启发我们的思维。我是比较笨的,因为我过于执著于某一点。在5岁时就能一个多小时一动不动地守在鸡窝边等蛋的人,当然具有一种非同寻常的执著。也许就因为这种执著才造就了我的一贯性和逻辑性吧,我从小就不是那种随风倒,合潮流的孩子,我一直自发地坚持着某种说不清的东西。大人们说我偏执。
然而,我的这种专注的个性在我开始写作之际却发生了质的飞跃。在我创作的早期我便发现了,我这种特殊的写作用不着一般人所体会到的那种专注,我反倒要在写作中追求一心二用,才能写出高级的作品来。越专注,便越像钻进了死胡同,难以获得令我满意的效果。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坐在家里写啊写,但我最好不要一直写下去,而要写一个小时就停止,到第二天再来继续。甚至在写的中间,也最好中断自己的思路,去搞点别的小动作,然后再来继续。起先我只是自发地顺应我体内的某种渴求,以这种方式来不断刷新我自己的感觉。日子一长,我就归纳出来了——我这种疏离,这种“一心二用”,其实是一种另外的的专注。我所关注的,是深层的精神,这种关注需要极为税利的、能够直插本质的那种感觉,而那种感觉又不是想有就有的。所以为了保持感觉的新鲜敏锐,我就得不断疏离又不断返回。只有这样,才能将世俗的羁绊踩在脚下,让灵魂出窍。从表面上看,我的写作行为就像一心二用似的。我并不很怕外界的干扰――噪声啦,电话啦,甚至时间上的中断啦,位置的小小改变啦(从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等等,都不能打乱我的作品的内在的逻辑。这是看不见的专注。
我这种新型的专注是将个人生活同艺术连接起来的实验。我虽不要求绝对安静的创作环境,虽然在写作之际为了刷新感觉使自己显得“轻松散漫”,但这种写作本身却有一个硬性要求。她要求我要过一种同所写的东西沟通的生活。这就是说,我必须切断或尽量减少同外界的交际,制造一个相对孤独的空间,长年累月将自己封闭在里头,像蚕儿吐丝一样自然而然地吐出我的作品。也许这种方法在某种意义上有点类似宗教的“感悟”,然而我知道,一切约束,一切隔离,最终的目标却是原始欲望的释放,人与人之间的真正沟通。我是凭本能感到这一点的。在这种日复一日的,“一心二用”却又是超级专注的操练灵魂的工作中,我是何等地渴望着那种真正的交流啊!
13.地底的图案
残雪
生命的图案到很晚很晚的时候才呈现出来,但那种暗地里的绘制一定是早就开始了。在早年的混沌中,谁也不会看清了之后再去做,再说那时我们又能看得清什么呢?即使人到中年,图案也未必会清晰地呈现。因为,其实,绘制的主动权是在我们自己手中,而我们总是无法意识到。
在我的图案里,一切的冲突最后均定格成胶着状态。那是花样剑术在空中划出的痕,也是矛和盾的交锋。当然,不是抵消,而是演进。
要等到你的眼力够了的时候,属于你的图案才会从无数其他图案里头脱颖而出。在那之前,它潜伏不出,偶尔露峥嵘。然而它一定是具有某种吸引力,我才会在那一大堆掩盖着它的图形面前出神。那是严冬,我第一次注意到了窗花,那些对称的结晶体的磁力是难以抵御的诱惑。我很快从伙伴那里学到了制造冰花的方法,我将树枝草茎放在破脸盆里,放一点水进去,然后将盆子留在外面过夜。第二天早上,我收获了微型雪景——天堂般的美景。那么多的对称,那么强烈的形式感,那么难以穷尽的变幻。
人为什么要叛逆呢?是因为本能中那强烈的对于最高和谐的渴望吧。叛逆越彻底,你越能真切地体验和谐理念的崇高。反之就只能是混混噩噩,没有冲动,弥漫着死亡与虚无的图案,即使华美,用指尖一点便成灰。我一直在反叛——对父母,对老师,对社会上的人。从前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我常常为此而受煎熬。要过好多好多年,我才会看到深藏于地下的图案,花形,我才会认出那只绘制的手。那些人啊,他们都只是镜子,他们为衬托你的欲望而存在;你所反叛的,是你自己。这样的图案的确有点深奥。
细细回忆一下,我的叛逆的确是不顾一切的,无论是孩童时代遭打时的反抗,还是后来在社会上的一意孤行,我都从未有过屈从的念头。区别只在于开端是盲目的,然后逐渐获得意识,也逐渐获得越来越大的自由。那只手,一直在绘制一幅最大的最后的图案,我觉得自己就快要看穿图案的走向了。然而这是错觉,我还隔着许多屏障,离核心部分还十分遥远。最为明智的办法是分段认识,不去理会终极之谜——那最后的图形会自然而然在你的挺进中逐步显现。
可是分段认识谈何容易,你不可能对每件事想好了再做,即使事后,也不会很快意识得到。屏障上面还有屏障,你以为是这个图形,可它已经旧了,在那下面,有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结构隐约呈现……很久很久以前,我在屋子里头哭喊,跺脚,我要惊动世界——而实际上,我是在画出那个决定性的草图。那是致命性的一笔,如果你不拼死抗争的话,图案就消失了。
我的图案没有消失,它正遵循对称的法则完成着自己。我不可能见到最后的图案,但我能感到它的存在。屏障正在被冲破。反叛吧,反叛到最后。
你见过带血的矛尖吗?还有那暗绿色的花纹复杂的铜盾?
14.认识
残雪
很多读者认为残雪的小说深奥难懂,由此便推论这个人在生活中也必定有很多神秘之处,性格难以捉摸。熟悉我的人却知道正好相反。
仿佛是出于朴素的本能,我们家的姊妹从来不信鬼神。而我自己,更是“不信邪”。我认定事物是可以认识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可以由自己创造的,如果你想达到某个梦想,你就去努力。当然在那个时代,实践的范围很窄。我从小形成的性格特点其实是“认死理”,即,不信命,不将成功寄托于某种奇迹,只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调整自己的行动计划。这种朴素的认识论贯穿了我的整个一生和我的创作。
我的童年和少年确实比一般人更为混沌,也就是说,我比一般人更感到大人的世界是神秘而不可思议的。然而,作为边缘人,我又对大人的中心世界有着超出常人的兴趣。我总在琢磨和思索,企图弄清那个辐射之谜,因为我敏锐的感觉感到了那辐射的威力。
有一天,我到邻居家去玩,邻居家的阿姨对我和我的小朋友说,我的爸爸妈妈是“有问题”的,党和国家对我们家其实已经很“优待了”,这是因为我爸爸在战争年代里头立过大功。关于“有问题”这个说法我早有耳闻,虽然家人从未在我面前提起过,我也从周围人的眼光中猜出了几分。由于周围环境的暗示,我原来内向的性格更内向了。我们姊妹都知道不应该“闯祸”,应该让父母少操心。我并不认为我的父母有什么问题,对于我来说,那套观念是非常遥远的,出自某个至高无上的神秘处所。后来学校的老师也将我归于“出身不好”的学生一类了,我才开始来想一想这类事。我在日记上写道:“父亲躺在荣誉上睡大觉,所以导致后来犯错误。”不过那种日记是写给老师看的,并不表明我的真实情感。父亲,不就是酷爱读书,喜欢同我们小孩一道养猫养鸡的这个人吗?他居然犯过错误,好可怕(我当时想的其实是社会好可怕,我的爸爸好可怜,但我并未清晰地意识到)!在我的记忆里,我从未想过要与父母划清界限,而是一直出于自然的天性非常同情他们。也许这就是我的认识论最初得以建立的基础。所以我只要一听到有人骂我父亲“右派”,我就气得发抖,想去找那人论理。我的本能对于外界的抵触是那么剧烈,我刻骨地体验到外界的高深莫测。
后来文革来了,父亲在家中大讲他的冤案,以及他对时局的看法。那段时间我特别兴奋,以为他要翻身了。我想即使他翻不了身,我也要永远站在他一边,因为真理在他一边。但他和母亲很快又被镇压了。家境每况愈下,我却一点都不消沉,我认为我们是在坚持真理。然而到了1979年他的右派“改正”,他被安排工作时,我却一点兴奋的感觉都没有了,因为我早已不再相信那种表面的“真理”,我想通过搞文学来让自己的认识深化,解开我心中长期以来存在的那些谜。当然那个时候我的这种想法还是朦胧的,我也不能像现在这样说出来。但从我一系列的行动来分析,那时我认定的“死理”就是搞文学,我的个人生活全部以此为中心。
回顾我这五十多年的生活,我清晰地看到我一直在努力解谜。开始是自发的,后来渐渐转为了自觉的。我是解外界的谜,更是解我自己的谜,解人性之谜。我的信条是,认识是可能的,也是能够不断深化的。当读者在我的作品中看到那些深奥神秘之处时,那其实是事物深层的模样,也是自我的显现。如果读者是一个不满足于对事物、对自我进行常规解释的人,如果他很想深化自己的认识,以此来丰富精神生活,那么他就有可能成为残雪的同谋者。这并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知识,只需要朴素的认识的热情,和某种程度的敏感性。所谓才能,说到底,不就是将人性中的那些本能坚持到底吗?很多人都是有才能的,可是能正常发挥的人却是那么少。人抵挡不了物质的诱惑,便放弃了自己的本性,也放弃了天赋的认识权利,落入灵魂蒙灰的悲惨境地。我的书,是写给那些善于自我分析,谋求掌握自身命运的人读的。
15.脑海空空与深渊开掘
残雪
我记得我在“创作谈”中好几次写到,我的写作状态是“脑海空空”。然而这种说法并不全面。所谓的脑海空空只是指记忆的表层,即,写作之际,我必须消灭与白天活动有关的一切记忆,不让它来干扰我的“自动写作”。那么自动写作是什么呢?是深层记忆的自动喷发。当然,这种喷发是由于我的主动开掘所致。只要我能够提起精神,用强大的理性将白天层面上的记忆扫除干净,我内部某种微妙的机制就会启动。那种瞬间,我感到自己下沉,进入物质涌动的深渊。我越探索,那种变形的欲望就越喷发到表层,我便能从容地使之凝聚成语言。这样看来,我的“脑海空空”并不是气功或佛教的那种空,而是正好相反。
一个有着火药一样性情的孩子,却不得不日日压抑,包藏,扭曲自己的个性,将大部分应在白天得以发挥的欲望死死地压制,让它们沉下去。这个延续了几千年的压制模式,似乎是自然而然地应当产生文学或艺术。当然还有机遇,我的最大的机遇是西风东渐。很显然,我的深渊里的矿层,我对创造模式自发的熟练运用都非一般人所能比。
那是我三岁的时候的事。我在幼儿园,幼儿园的小孩是要午睡的,可我是一个精神亢奋的小孩,无论如何也睡不着。于是老师就来捂眼睛。第一次我感觉捂了有半小时以上,反正很久,后来我假装入睡了她才走开。第二次她又来捂,我实在是无法忍受,又万分害怕得罪老师。不知不觉地,我就设想自己正走进一个又深又黑的隧道,那时头空空的,什么都看不见,我每走一步都听到自己的脚步。我在那种地方走了又走,走了又走,我想“下去”,为什么还不掉下去呢?我还在上面。哈,我又出来了,外婆给我送桔饼来了。这时我意识到我还得进去,在那里头走,直至掉下某个深渊。于是我又一次进去,走了又走,走了又走,为什么还不掉下去啊?我终于又留在上面了。大概时间不够长,老师不够严厉?我总是滞留在那个层面,有时眼看就要滑下去了,但总有什么发亮的东西将我唤回来。不过我还是到过了那种地方的边缘,我知道了有那样一个地方。它就在那里,一用力,就到了它边上。这可是捂我眼睛的老师没有料到的。她坐在我床头,捂住我的双眼,一直到我不动不挪了,她才满意地离开。有时候,她已经离开了,我还闭着眼,滞留在那个有一点点光线的隧道里头。莫非在那个时候,我就迷上了那种地方?
我日后的创作便沿用了在幼儿园午睡时的模式。实际上,我们在童年时代有很多事例遵循的都是那个模式,可是我们要经过几十年的磨难,才会逐渐对那种模式有所意识。当然,大部分人一辈子也不会产生意识。自然界里到处都是我们的镜子,我们却不认识它里面的图象。我们不认识,就等于镜子不存在。而艺术的诞生,是由于人在某个机缘中突发的认识。我就是那偶然发现深渊的探索者,我通过深渊中的开掘活动,使自己的双眼越来越明亮。我要感谢那位负责任的老师,如今,我每天自己充当了自己的老师,而我的亢奋顽强的本性丝毫未改。
16.文字的森林
残雪
自从我懂得文字能够给我带来无限的、难以言传的快乐后,我就再也离不开它们了。这些密密麻麻的奇怪的符号,深含着勾魂的力量。
我家门外的街道旁有一个很大的私人图书铺,在不落雨的日子里,老板将放在木架上的插画图书(连环画)一架一架地搬到人行道上,还搬出十几张条凳,让我们坐在凳子上面阅读。一本薄图书一分至两分钱,一本厚图书或分上下集的那种则要三分钱。当然,只有少数时候我能获得这种消魂的享受。大部分时候,我只能绕着那些木架打量书的封面,猜测里头会有些什么样的故事情节。我记得图书里头有“黛玉葬花”,“小人国的故事”,“宝葫芦的秘密”等等。回忆起来,那时的图书解说应该是相当不错的,至少比现在的好。我常想,如果那一屋子图书全归了我,夜里我就睡在它们当中,会发生什么呢?
年纪稍大后,我便越来越摆不脱语言文字的魔力了。我感到的确有那样一片巨大的森林,人类的情感记忆就在那种幽深的地方储存着。那个时候,我说不出我的感觉,我只是不断地产生那种欲望,要回到那个地方去。“啊,多么深啊,什么样的奇异的力量啊!”我每每从心里发出这样的感叹。我去过一次图书馆,我站在木架与木架之间不知所措,纸张微酸的气味弥漫于空间,从那些年代悠久的、厚厚的书籍里散发出强大的威慑力,我完全被镇住了。好友问我要借什么书,我胡乱说了一个书名,拿了书就逃出来了。我常想,那种无名的震慑力是什么呢?我从未见过那么多的书,也许是我的身体对于无数文字发射出来的信息产生了感应?假如一个人独自在原始森林中穿行,看不到出口,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在我少年时代的阅读中,每一本书单独来看都是有出口的,书读完了,情感就宣泄了。我同大多数读者一样,仅仅只是站在语言的表层。要经历情感的深渊,文字对于我才会变成真正的原始森林。同样,要过好多年,阅读对于我来说才不是在短时间内宣泄的手段,而直接就是生存本身。
发现语言文字底下的层次是40岁左右发生的事。有一天,我于无所事事中坐下来,随手拿起一本心爱的读物。我翻开它,读了一小段又放下,突然产生了一种隐隐不安的感觉。我站起来,在房里走动了一会儿,重又坐下。外面有小贩在叫卖,隔壁邻居搓麻将的声音阵阵传来,我再次翻开书。我看到的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火车头冒出的白烟会总是在空中不散呢?为什么这位女性要全身穿黑?我凝视着,凝视着,终于,某种模糊的通道在我眼皮底下出现了。说它模糊,是因为不能断定其有无。
那些通道从来就在那里,它们通向幽暗的原始森林!而我,在阅读的挺进中不断地返回儿时的奇境,就像从前的我那样坐在街边虔诚而热切地翻看小人书,阳光则慈爱地抚摸着我的全身。有一个夜晚,我果然进入了蓝色的森林,但它们并不是普通的树,它们像巨大的蝴蝶翅膀那样一张一合。啊,那些数不清的斑点啊,叫我如何样去辨认呢?也许不是斑点,是环形花纹?
我的阅读运动,已经成了一种持续不断的运动。我滞留在文字的原始森林里,身与心的动作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喜悦,并使那些幽远的记忆在我眼前一层一层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