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李彦宏:百度与智能时代的畅想 » 李彦宏:百度与智能时代的畅想全文在线阅读

《李彦宏:百度与智能时代的畅想》4 突围,寒冬中崛起

关灯直达底部

股市崩溃,坚持希望

迷茫中的探索是一种坚持,永远不要停止前行的脚步,无论处境如何艰难,要相信,一切都只是暂时的。

2000年,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神速,网民数量暴增,每天都在刷新互联网业的各项历史纪录。国内各大网络公司纷纷崛起,市价翻倍增长。

中华网在纳斯达克上市仅6个月的时间,就募得了3亿美元。这不仅加快了国内各大互联网公司向纳斯达克迈进的速度,也让世界各地的风投公司看到了中国互联网公司,意识到了中国概念股巨大的利益空间。

在电影《大腕》中有这样一段经典台词:“做网站是在做什么啊?网站就得砸钱,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网站靠什么?点击率啊!点击率上去了,下家就跟着来了。你砸了多少钱进去,后面加个零直接就卖给下家。”这描述的就是中国当年互联网行业最真实的形态。

这是一个惊人的时期,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时期。大把大把的钞票轻而易举地就被装进口袋里,所有人都瞄准了IT行业,希望能在短期内从中牟获暴利,因为,那时候的互联网行业,就是个让人一夜暴富的行业。

然而,此时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危机正一步步靠近,IT业的寒冬即将到来。

2000年3月,春回大地,全世界都显得生机勃勃,到处是繁荣兴旺的景象,可就在这时,美国传来噩耗,股市开始崩溃了。

此前一路飙升的纳斯达克股市,毫无预兆地疯狂下跌,到了年底,已跌破2 000点。其中,李彦宏曾经效力过的道·琼斯工业,其股票指数竟然在一个交易日内大跌627.78,创造了历史新低。由此,IPO陷入停滞状态,股市专家纷纷表示,这是一个永不翻盘的股市。

刚上市不久的中国各大网络公司也都在劫难逃,无一幸免。其中,网易损失巨大,纳斯达克股价最低的时候跌到了0.4美元。

投资者们曾疯狂追逐的宠儿,现在却变成了烫手山芋。在此期间,原定于在华尔街同期上市的11家网络公司,此时只剩两家,而正筹备上市的互联网公司,也不得不将上市计划无限期延后。

一时间,互联网产业的“末日”来了。

来自美国西海岸的互联网业初登中国时,曾给中国IT产业带来了雨后甘露一般的清爽。而此刻,另一股来自美国的经济风暴,正用其灾难本性摧残着中国网络市场,硬是将刚刚崛起的中国互联网产业拖落马下,一拳打倒。

中国互联网的美好未来,仿佛在一夜间都化作泡沫。国内网络公司无一幸免,不少刚刚起步的小网站以及与网络相关的科技公司相继倒闭、破产,一些经营不到一周的新公司也都随即失去了继续走下去的信心,中国互联网市场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冰河时代。

就在中关村乱作一团之时,“百度”却异常平静:市场运作正常,员工专心开发新产品。其实,李彦宏也没有锦囊妙计,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他心里很清楚,百度现在只是处于崩溃前夕,一切都是暂时的,麻烦早晚会找上门来。只是,纵然前途堪忧,他也没打算放弃。在那个网络达人们无比纠结的岁月里,他和徐勇每天在办公室里密谋“大事”。

彼时,百度不断成长,市场越做越大,成本也随之不断增加。创业之初那120万美元的风投资金几乎消耗殆尽。李彦宏知道,有备无患胜过坐以待毙,虽说风投们在这个非常时期个个神经紧绷,可就百度现状来看,若不想死,二次融资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所谓无米难为炊,李彦宏创业的秘诀之一就是:在资金还没用完的时候再去找新的资金。多年之后,当百度成功跻身纳斯达克,他说:“永远不要在你的钱花完的时候去融资,因为这个时候,你急需用钱救命,很难与投资者站在平等的位置上。”

当时,行业环境非常不好,没有任何一家与金钱相关的单位愿意进来搅这滩浑水。经济萧条导致的现金断流问题,成了各大互联网公司的通病。很多网站,不是久久不更新,就是完全无法登录,中国互联网如一潭死水,就算还有活着的网站,也都是“半死”状态。

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资人都谨慎起来,最安全的办法就是远离互联网行业。他们都觉得,此时的互联网行业已是“无底洞”,投钱越多,损失就越多。

互联网行业瞬间从天堂坠入地狱,那个曾经被人们争先恐后想要进入的潜力行业,眼下只能是大家无奈之余的一声叹息。

李彦宏和徐勇有些迷茫,当下的局势,想要在二次融资上获得成功,难度不亚于让互联网行业起死回生。在此生死存亡之秋,李彦宏反思,如果转换思路会怎样呢?他和徐勇一番商量后,在融资方面有了新方向——把融资的重点从金额转移到资金质量上。

此时,李彦宏认为,百度处于非常时期,不能病急乱投医,在投资商上也要仔细选择。钱投进来之后,必然会出现股份,这样会影响到公司未来的发展。如果彼此间出现不限人的问题,金钱的动力就会变成阻力,而且在上市后,投资商是否能有足够的资金来继续支持也是问题。

其实,他们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在当时的情况下说服风投商,也许只有李彦宏能做到。精明的风投商们需要百度证明自己的实力,如此他们才愿意从口袋里往外拿钱。这就像卖掉水缸里的金鱼,整缸金鱼都已死掉翻浮在水面上,只有一条还在缓慢地游着,现在要让人买走这条金鱼,谁敢买?

李彦宏的辛苦常人难以承受,有时他甚至想过放弃,直接把公司卖掉,幸运的是,他选择了坚持。

诚实合伙投资公司的名字与其行事作风一般无二,他们对李彦宏和百度的信任成了百度未来发展的最强动力。不久,诚实风投为百度带来了第二轮的融资带头人——德丰杰全球创业投资基金(DFJ)。

出于对中国网络市场现状的考量,德丰杰对百度进行了慎重调查。当时的负责人是刚从新加坡国家科技局转来德丰杰的符绩勋。在进行调查的那段时间里,他每天都要在资源宾馆及附近出入,时不时地还要拍照做记录,如特工一般。

符绩勋对百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最深刻的即是,百度办公室的灯总是亮着的,大家每天都在拼命工作,通宵达旦,这让他没有任何理由不认为,这是一家有潜力、有希望的公司,日后必将成为行业内的明星。

他回到德丰杰后,把情况反馈回总部,风投商们经过磋商,敲定了对百度的投资意向。这一消息是振奋人心的,只是李彦宏仍对风云突变的互联网市场随时可能出现的变数忧心忡忡,生怕投资者会反悔。直到资金到账,他纠结着的心才终于放松了。

好事成双。在德杰丰决定投资百度后,投资商IDG也决定加入。这是一种连锁效应,就如最初为百度搜索引擎选择客户时,李彦宏就表示过,要选择正确的客户,因为他能变相地拓展市场。

在“互联网行业”这只猛虎使人谈而色变的时候,两大世界顶尖风投公司都选择了百度,这也被业内人士称之为“始作俑者的投资之一”,因为在那时候,没有任何一个人会觉得百度可攀至无人触及的高度。

两家风投公司在经过几个月的详细商议之后,于2000年9月共为百度注入1 000万美元的赞助资金。

冲动不一定是魔鬼,也可以是天使。当年主持签约仪式的IDGVC杨飞回忆,他对李彦宏的“一见钟情”,完全依托于李彦宏的人格魅力。

其实,在决定投资百度的前一夜,杨飞整晚没睡,他清楚对百度的投资需格外谨慎。不过,他看到了李彦宏对搜索引擎的执着,他相信百度的技术实力,所以最终在互联网的寒冬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百度。

事实证明,杨飞的冲动没有让他损失半毛钱,反而在百度上市后得到了数以百倍的投资回报。2005年,百度成功上市纳斯达克后,为IDG基金创造了数额高达1亿美元的回报,这笔曾经被业内视为最“风险”的投资,却成了风险投资界的一段佳话。

2000年9月的一个下午,李彦宏召集了公司全体员工,他想把公司融资成功的好消息告诉给大家,但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平复了一下情绪,才安静地宣布了融资成功的消息。此时,李彦宏再度激动起来,兴奋地对员工说:“大家可以算算,每个人值多少钱。”

话音未落,在场员工已欢呼雀跃了,公司拥有1 000万美元,当时只有27名员工,这些员工自然是身价大增的。随后,公司全部员工工资上调5%!

在互联网行业大萧条的时代,让所有IT人都不敢去想象的事情,此时却如此奢侈地正在百度公司的内部激情上演。是时,百度算是中国互联网行业未来的希望之一,当其能继续前行的时候,整个行业都为之高兴。因为这可以证明,互联网有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