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马云:路有多远就能走多远 » 马云:路有多远就能走多远全文在线阅读

《马云:路有多远就能走多远》3 下海

关灯直达底部

创立中国黄页

在比尔女婿的热情帮助下,马云小心翼翼地在键盘上用英语打了“啤酒”这样一个单词。然后,他又点下了雅虎搜索引擎。不一会儿,显示器上出现了5个公司,有美国的,有德国的,就是没有中国的。马云感到很奇怪,在他的印象里青岛啤酒、燕京啤酒都是很有名的,怎么这上面没有它们呢?马云想了一下,又打了一个“中国啤酒”,结果,雅虎显示没有相关结果。于是,他又敲了一组单词“中国历史”,这一次在雅虎页面上出现了50多个字的简单介绍。

马云兴趣大增,他认真地向比尔女婿的朋友请教互联网的知识,这个网站就是这位朋友开的。那位朋友很耐心地向他介绍说:目前的中国,没有网站,也没有人来做网页。你必须做一个网页,将你们公司或者是某个单位的情况放上去,然后加在搜索引擎里。这样,有人用相关词组一搜就会出现。而且,那个朋友还建议马云做个网页,将某一个公司的状况放进去,加入搜索引擎,看一看效果。

马云被吸引住了,他就势委托这位朋友将他的海博翻译社做成一个网页发到了互联网上。当然,这个匆忙做出的网页很丑陋,很一般,连个像样的图片都没有,有的仅是文字说明,内容是海博的员工和业务,充其量就是一个简单至极的文字广告。

于是,在互联网上就有了第一个中国网页,这网页的名字就叫海博。这是中国公司的网页第一次登录互联网。

这是漫不经意的一招,就如太极中似乎随随便便的一拳击出。可就是这随随便便的一拳,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成效。网站上午9点登陆,中午12点朋友就给马云打来电话:快来看看吧,已经有5封邮件。马云正在逛街,听到消息急忙跑回,果然是5封邮件。有来自美国本土的,也有来自日本和欧洲的,有公司也有留学生。信上说道:你们是我发现的第一家中国网站,你们在哪儿,我们要和你们谈生意。

马云的心中如浪潮在撞击,他能感受到胸口激烈的撞击声。虽然看上去是漫不经意,实则从比尔和他讲述互联网开始,互联网就如同他脑海上空的一只鹰一样始终在盘旋。今天,经过实地接触和运作,这只鹰落在了他的臂弯。他能看到它闪亮的羽毛、灵活的眼睛,他甚至可以听到那只鹰在和他说:来吧,马云,我会驼起你飞过浩瀚的大洋,在这世界的上空盘旋。

据说马云最崇拜的是金庸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的人物风清扬,喜欢出手无形实有形。也许,当时他这看似无形的一招,实则是岁月的积累,是敏感的凝聚,是他对于事物敏锐嗅觉的一次飞跃。总之,他立刻就感受到了这一简单的事件所蕴藏的无限商机。

做一个商业网站,收集国内所有企业的资料放到网上,向全世界发布,从中收取中介费用。马云迅速地作出了这个决定,并且,他立即投入了行动。

他对美国的朋友说:我们合作,你们负责技术,我回国内组建公司。

美国朋友热情地回应:OK!

于是,在那一瞬间,一个全球首创的B2B电子商务模式就有了其最初的创意。

说干就干,他先用兜里靠玩老虎机挣来的钱买了一台386电脑,然后飞越重洋回到杭州。到了杭州,他立即召集了一次会议。

什么会议呢?

这是次实际上不算什么会议的会议,参加的人员除了妻子张瑛之外,全是他的朋友和他的学生。参会者共24名,这些都是马云多年积累的朋友。有人说,友情也是一种储蓄,这种储蓄一样会让你充实,会让你像阳光一样温暖。

看到集聚于家中的24位朋友,马云的心中如阳光一样灿烂。这灿烂的阳光使他充满激情,充满信心,于是,他手舞足蹈地开始了对于互联网的讲解。他再一次发挥他的演说才能,将这24位朋友当成他的学生,他要把一个崭新的、可能会给整个世界带来变化的东西讲给他们听,希望他们像以往一样陶醉其中,为他所征服,为他的教诲而踊跃投身于这一伟大陌生却富有希望的互联网行业,建立一个中国最早的网络公司。

他讲得绘声绘色,声情并茂,也许在电子工业学院6年,这一次是他最精彩的一堂课。起码,他自己是这样认为。

讲得口干舌燥之时,他接过张瑛递上的一杯水,借机他扫了一下24名听众。这一扫让他大吃一惊,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在自己讲完课之后,台下会有如此茫然的眼神、如此涣散的注意力。有几个人甚至心不在焉地将目光投向了窗外,这让马老师情何以堪?

“怎么样,大家觉得如何?”既然如此,马云图穷匕见,直接问道。

24个人,包括张瑛,全部是面面相觑。好半天,有一个人问道:“马云,你说的不错,可这事是不是太早?政府这边还没有动作呢!出头的椽子先烂。”

“对呀!整个中国都没有,你搞得了什么呢?”

看来他自己觉得非常精彩的一课并没有人接受,这么好的东西人家不认。马云不服,他采取了最后的办法:投票表决。结果,24个与会者,23票反对,只有一个人说:“可以试试,不行再退呗。”

马云的这次关于互联网的讨论、关于建立一个中国人自己网站的建议就这样被他的朋友否决了。会议也就在这一片反对声中终结,人们纷纷散去。

马云留住了一个人,那就是唯一的没有投反对票的何一冰。

那一夜,马云是长夜无眠。张瑛什么也没说,她虽然也是反对者中的一人,可她此刻不想影响丈夫的思考。

第二天,东方的太阳照常升起,可马云早就晨练归来。张瑛发现他神清气爽,她明白这件事他已经决定要做了。

随后,他找到学校领导递上了他的辞职报告。

当时的电子工业学院,根本没有想到马云会有此想法,学校甚至已经给马云安排了驻外办事处主任的工作,这报告让他们措手不及。

校领导对他的举动很不解,问他:“怎么了,学校委屈你了?”

马云回答:“不是,学校对我很好,我就是想趁着年轻出去闯一闯。”

那一天,在学校的领导办公室里马云整整解释了一个上午。校领导一再挽留,这让马云十分感动,可他的决心已定,最后还是坚持了自己的请求。

1995年9月,马云辞去了公职,当时他正好是而立之年。岁月风尘的积淀,他不仅有了一定的商场经验,也有了充足的人脉。于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股激情让马云义无反顾地走出了象牙塔,前面当然是波翻浪涌之商海。从此,没有人来保障他的收入,能掌握这艘航船的只有他自己。

马云倾囊所出,凑了6000元,从亲友处借了几万元,拆卖了部分海博翻译社的办公用具,加上两个股东,一共筹集了10万元,开始创办第一家商业网站——“中国黄页”,其公司的名字叫作:浙江海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共有3名员工:经理马云,副经理何一冰,工作人员张瑛。公司的分工是,马、何两位经理跑业务拉客户,张瑛坐摊。

这家公司带有明显的股份制色彩,马云夫妇出资8万,何一冰1万,还有一个股东宋卫星出资1万,各按出资比例占有公司股份。

在一阵鞭炮声中,这家中国最早的网络公司在美丽的杭州开张营业了。整个公司唯一的办公工具就是马云从美国捎回的一台386电脑,这在现在看来简直是寒酸至极,可在当时,可是个稀罕玩意儿。马云让张瑛迅速学习电脑知识,亲自操控,主要工作就是发电子邮件。他与何一冰出去跑市场,宣传网络营销,推广电子商务。

这是一桩陌生的生意,所有人都不理解甚至还不知道什么是电子商务营销,公司像一只风雨飘摇的小舟,就这样,任瘦小的马云两臂轻轻一摇,橹槁一点驶进了无边的商海。

事后想起来,马云没有为他敏锐的商业嗅觉而自得,而是赞扬了自己的勇气。他这样说道:“因为我知道我看见了这个东西,我太想做一样东西了。很多年轻人是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中国人的创业,关键不是你有出色的想法,而是你愿不愿意为此付出代价,全力以赴地去做它,证明它是对的。”

“其实最大的决心并不是我对互联网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觉得做一件事,经历就是一种成功。你去闯一闯,不行你还可以掉头。但是如果你不做,就像天天晚上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一样的道理。”

他说的话到底有几分道理呢?首先可以肯定,马云不是哲学家,他不能高屋建瓴地去总结人生经验并指导人类。但他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的话是自己经验的总结,是实践出真知的典范。这些话的意思很清楚:有了好的主意,必须还得有好的行动。看到还要做到,这才叫创业。创业是实践,是潜进商海的游泳,绝对不是存在于幻想中的观望。

在1995年,接触互联网的人绝对不止马云一个,即使在中国,接触互联网、认识互联网的也大有人在,可是,一接触到互联网立即行动的大概只有马云一个。特别是发现互联网所蕴含的商机,认识到电子商务的无限发展远景并付诸行动的,只有马云。

于是,“中国黄页”享有了这份荣誉:中国第一家电子商务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