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色三步曲3:毛泽东与蒋介石 » 红色三步曲3:毛泽东与蒋介石全文在线阅读

《红色三步曲3:毛泽东与蒋介石》病危的毛泽东给华国锋写了“你办事,我放心”

关灯直达底部

对于蒋介石之死,毛泽东反应冷淡,远不及当年他在保安时听说张学良拘捕了蒋介石时那么兴奋。因为在西安事变时,蒋介石是毛泽东的头号大敌;而此时此际,在毛泽东的眼里,蒋介石只不过是“滚到一群海岛上”的“穷寇”罢了。所以,毛泽东只是轻轻说了一句:“哦,他死了。”

在蒋介石死后半年多,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在北京病逝。

周恩来在人民中间享有极高声望。这样,在1976年清明节到来的时候,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花圈堆积似山。

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下令连夜运走花圈,激怒了北京群众,由此爆发了“天安门事件”。江青在镇压那些怀念周恩来的群众时,有一荒唐的借口。江青说,那些花圈不是悼念周恩来,而是悼念蒋介石的——因为这年清明节正是蒋介石逝世一周年的日子!

这时的毛泽东,已是重病缠身。他说话含糊不清,写字手已发抖。

在1975年10月21日,基辛格又一次在北京受到毛泽东接见。当时中美尚未建交,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布什当时担任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布什陪同基辛格一起来到毛泽东的书房,毛泽东一见面,就向他们说了一句惊人的话:“我不久要归天了,我已经接到了上帝的请柬。”

布什在他的《布什自传》中,写道:“世界上最大的共产党国家的领袖说出这种话,真使人大吃一惊。”

其实,毛泽东说的是真话。

两个多月后,即1975年除夕,毛泽东接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女儿朱莉。朱莉这么写道:“毛主席被疾病折磨得眉蹙嘴歪,而且是筋疲力尽了。”

1976年2月,因“水门事件”而下台的尼克松再访北京,又晤毛泽东。尼克松写道:

毛泽东的健康状况已严重恶化了。他的话语听起来就像是一些单音字组成的嘟哝声。但是,他的思想依然那样敏捷、深邃。我说的话他全能听懂,但当他想回答时,就说不出话来了。他以为翻译听不懂他的话,就不耐烦地抓起笔记本,写出他的论点。看到他的这种情况,我感到十分难受。无论别人怎样看待他,谁也不能否认他已经战斗到最后一患了。

尼克松还写及病中毛泽东的倔强细节:

由于帕金森氏病的侵袭,毛泽东的行动当时已很困难。他不再是体魄健壮的人了。这位八十三岁的、步履蹒跚的农民,现在变成了一个拖着步子的老人。毛泽东像晚年丘吉尔那样,仍旧非常自尊。我们谈话结束时,他的秘书们把他从椅子上扶起来,让他和我一起朝门口走去。但是,当电视镜头和聚光灯对着我们,要录下我和他最后握手的镜头时,毛泽东推开他的助手,独自站在门口和我们告别。

在1976年5月27日,毛泽东最后一次会见外宾——巴基斯坦总理布托。电视中出现的毛泽东,面容憔悴,甚至还出现一闪而过取纸头揩口角垂下的口水的镜头。从那以后,毛泽东再也没有接待外宾,再也没有在电视中出现。

6月初,毛泽东突然心肌梗塞,经全力抢救,这才保住了生命。

7月6日,朱德在北京去世。毛泽东叹道:“朱毛、朱毛,朱已不在,毛将焉附?”

毛泽东在病榻上吟哦南北朝瘐信的《枯树赋》:

“此树婆婆,垂意尽矣……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自比枯树,毛泽东不胜感慨。

毛泽东虽知余日不多,却未写遗嘱之类。他只是给他最后指定的接班人华国锋写了歪歪扭扭的六个字:“你办事,我放心。”

他没有签名,没有署明日子,虽说那字仍可看出是“毛体”。

9月2日,毛泽东病情恶化。

9月5日,毛泽东病情转重。

9月8日,毛泽东已病危。

9月8日晚7时10分,毛泽东呼吸变得急促。他低声地对身边的护士说:“我很难受,叫医生来。”

这句话,成为他毕生的最后一句话。

医生赶紧给毛泽东的鼻孔里插输氧管。毛泽东的呼吸开始平静,但却昏迷过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们全部赶到,在毛泽东住处的过道里,观看电视荧屏显示的毛泽东心电波曲线。

9月9日零时10分,那曲线在颤动了几下之后,变成了一根直线。毛泽东的一生,从此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