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极端的年代:1914—1991 » 极端的年代:1914—1991全文在线阅读

《极端的年代:1914—1991》第十七章 先锋派已死1950年后的艺术

关灯直达底部

艺术可以作为一项投资,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才兴起的一种新观念。

——《品位经济学》

(G.Reitlinger,1982,vol.2,p.14)

白色系列的大件商品,例如电冰箱、电炉,以及过去那一切雪白的磁制器具,那些在以往推动着我们经济运行的白色玩意儿,如今都上了淡彩了。这是一种新现象。而且市面上也有很多普通艺术品跟它们搭配。非常好的东西。你打开冰箱取橘子汁,就有魔花曼德拉(Mandrake the Magician)从墙上走下来看着你。

———《分隔的大街:美国》

(Studs Terkel,1967,p.217)

1

历史学家总喜欢将艺术和人文科学的发展单独处理,与其所在的背景分离开来——包括作者本人在内——却不管事实上的根源与社会联结得有多扎实、有多深刻。我们总将艺术人文,当作一支拥有自身特定规则的人类活动,因此也可以在这种隔离的条件下加以评价。然而在革命为人类生活面貌带来重大改变的时代里,这种对某层面的历史进行单独研究的老法子,虽然现成,虽然方便,却显得越来越不合实际了。其一,这不只是因为“艺术创造”与“人工巧制”之间的分野越来越趋模糊——有时甚至完全消失。或许是因为在20世纪末的时刻,那群颇具影响力的文学批评家们认为,若硬要决定莎士比亚的《麦克白》(Macbeth)与《蝙蝠侠》(Batman)孰优孰劣,不但是不可能也是没有意义的做法,而且有反民主的嫌疑。其二,同时也由于种种决定艺术事件产生的力量,也越来越起于艺术本身之外。在这个科技革命高度发展的时代,许多因素更属于科技性的一面。

科技为艺术带来的革命,最明显的一项就是使艺术变得无所不在。无线电广播已将音波——音乐与字词——传送到发达世界的家家户户,同时也正继续向世界的落后地区渗透。可是真正让无线电广播普及全球的却是晶体管及长时效电池的发明。前者不但缩小了收音机的体积,也使其更便于携带;而后者则使收音机摆脱了官方正式电力网的限制(即以都市为主的限制)。至于留声机及电唱机都是老发明了,虽然在技术上经过改进,可是使用起来,却仍然显得笨重不便。1948年发明的LP唱片(long-playing record),在50年代很快便受到市场欢迎(Guiness,1984,p.193)。它对古典音乐的爱好者来说,乐趣良多,因为这类乐曲的长度往往很长——与流行乐曲不同——很少在旧式78转的35分钟限制之内结束。可是真正使得人们走到哪里,都可以欣赏自己爱好的音乐的发明,却是盒式录音带,可以放在体积日趋缩小、随处携带并用电池供电的录放机内播放。盒式录音带于是在70年代风靡全球,而且还附带有便于复制的好处。到了80年代,音乐便可以处处飘送处处闻了。不管进行什么活动,人人都可以戴着耳机,连接到一个其尺寸可以放进口袋的装置,静静地私下享受由日本人首先发明(经常如此)的这项玩意儿了。或者正好相反,从装有大功率喇叭的手提式大型收音录音机(ghetto-blasters)——因为厂商还未成功地设计出小型喇叭——向所有人的耳朵强迫传送。这个科技上的革命,有着政治和文化两方面的影响。1961年,戴高乐总统成功地呼吁法国士兵,起来反对他们司令官策动的政变。到了70年代,流亡在外的未来伊朗革命领袖霍梅尼的演说,也以此传进伊朗,广为流传。

电视机则始终未曾发展成收音机那么便于携带——也许是因为一旦体积缩小,电视机所损失的东西远比声音为多——可是电视却将动态的音像带入家庭。更有甚者,虽然电视远比收音机昂贵笨重,却很快就变成了无边无界、随时可看的必要家电,甚至连某些落后国家的穷人,只要都市里有这份设备网络,也都可以享受。80年代时,例如巴西就有八成人口可以看到电视。这种现象,远比美国50年代、英国60年代,分别以电视新媒体取代电影和无线电收音机作为标准大众娱乐方式的情况更为惊人。大众对电视的要求简直难以招架。在先进国家里(通过当时仍算比较昂贵的录像机),电视更开始将全套电影视听带入家庭。为大银幕制作的影像效果,虽然在家中的小屏幕上打了一点折扣,可是录像机却有一项优点,那就是观者几乎有着无穷无尽的选择(至少在理论上如此),包括什么片子以及什么时候观看。随着家用电脑的日趋普及,这方小屏幕似乎更变成了个人与外界在视觉上的连接点。

然而科技不但使得艺术无所不在,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艺术的印象。这是一个以流行乐的标准制作方式制作电子合成音乐的时代;这是一个随便哪个儿童都会摁下按钮定格、倒带重放的时代(而过去唯一可以倒退重读的东西,只有书本上的文字);这也是一个科技出神入化,可以在30秒电视广告时间之中,就尽述一则生动故事,使传统舞台效果相形见绌的时代。对于在这样一个时代中长大的现代视听大众来说,现代高科技可以让他在数秒之内转遍全部频道,怎么可能再叫他捕捉这类高科技出现之前的那种按部就班、直线式的感受方式?科技使得艺术世界完全改观,不过受其影响最大最早者,首推流行艺术与娱乐界,远胜于“高雅艺术”,尤其是较为传统的某些艺术形式。

2

可是,艺术界到底发生了什么?

乍看之下,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变化,恐怕要数以下两项:一是大灾难时期过后,世界高雅艺术的发展发生了地理上的变化,由精粹文化的传统中心地带(欧洲)向外移出;二是基于当时全球空前繁荣的景象,支持高雅艺术活动的财源也大为增加。但是若再仔细研究,却可发现,其实情况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值得欢欣鼓舞。

“欧洲”不再是高雅艺术的大本营(对1947—1989年间的多数西方人而言,所谓欧洲即指“西欧”),已是众所周知的共同认识。纽约,以它取代了巴黎艺术之都的地位而骄傲。这一转变,表示如今纽约才是艺术市场的中心,换句话说,艺术家们在这里成为高价商品。意义更为重大的变化,则在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们——其政治意味,似乎比其文学鉴赏的品位更令人寻味——从60年代起,开始认真考虑非欧洲作家的作品。在此之前,这方面的作品几乎完全被他们忽略——只有北美地区例外,自1930年辛克莱·刘易斯首次得到这项桂冠以来,便陆续有其他得主出现。到70年代,凡是严肃的小说读者,都应该接触过拉丁美洲作家的作品。而严肃的电影欣赏者,也一定都会对自50年代起由黑泽明(Akira Kurosawa,1910—1998)领衔,先后征服世界影坛的多位日本大导演,或印度孟加拉的导演萨耶吉雷(Satyadjit Ray,1921—1992)崇敬不已,至少也得在嘴上赞不绝口。1986年,第一位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人士,尼日利亚的索因卡(Wole Soyinka,1934—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更没有人感到大惊小怪了。

艺术重心由欧洲远移,在另一项绝对视觉艺术上,也就是建筑上,表现更为显著。我们在前面已经看见,现代派建筑艺术于两次大战之间甚少建树;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国际派”才声名大噪,在美国达到巅峰,在这里出现的作品最大又最多,而且还更上一层楼,主要是通过美国于70年代在世界各地密如蛛网般的连锁酒店,向全球输出它仿佛梦幻宫殿的奇特形式,为仆仆风尘的高级经理及络绎于途的游客提供服务。通常这种典型的美式设计,一眼即可认出,因为它入门处一定有一间大厅,或宛如一处大温室的通道,里面花木扶疏,流水潺潺,并有室内或室外型的透明电梯上下载客,只见随处都是玻璃,满眼都是剧院式的照明。这样的设计,是为20世纪后期的资产阶级所建;正如传统的标准歌剧院建筑,是为19世纪的资产阶级而造一般。可是现代派流风所及,不止美国一地,在别处也可见到其知名的建筑:柯比西耶在印度建起了一整座都城昌迪加尔(Chandigarh);巴西的尼迈耶尔(Oscar Niemeyer,1907— )也有类似伟业——新首都巴西利亚(Brasilia)。至于现代派潮流中最美丽的艺术品(也是由公家委托而非私人投资兴建),大概首推墨西哥城内的国立人类学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Anthropology,1964)。

而原有的艺术中心欧洲,显然在战火煎熬下露出疲态。只有意大利一地,在反法西斯自我解放的精神鼓舞下(多由共产党领导),掀起一股文化上的复兴,持续了10年左右,并通过意大利“新写实”(neo-realism)电影,在国际上留下其冲击的印痕。至于法国视觉艺术,此时已不复具有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巴黎派的盛名,其实就连两次世界大战间的光彩,也不过是1914年前霞光的余晖罢了。法国小说家的名气,也多建立在理性而非文采本身上:不是徒然玩弄技巧,例如50年代和60年代的新小说(nouveau roman),就是像萨特那种非小说性质的作者,以其丰富的创造性作品闻名。1945年之后法国从事纯文学的“严肃”小说家们,一直到70年代,有哪一位在国际文坛上获得声名?大概一位也没有吧。相形之下,英国的艺术界就活跃多了,其最大的成就可能要属伦敦于1950年后转型为世界乐坛及舞台的主要表演场地之一。此外,英国也出了几名前卫建筑家,他们凭着大胆创新的作品,在海外,例如巴黎、德国斯图加特(Stuttgart),闯出比在国内更大的名气。然而,虽说战后英国在西欧艺坛所占的地位比战前高几分,可是它向来最擅长的文学成就却不甚突出。即以诗而论,小小的爱尔兰在战后的表现,就可胜过英国而有余。至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以其丰富的资源与其艺术成就相比,或者说,拿它辉煌的魏玛时代,与今天的波恩相比,反差可谓惊人。这种令人失望的表现,不能只用希特勒12年统治留下的创伤一味搪塞。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战后50年的岁月里,联邦德国文坛上最活跃的几名才子[策兰(Celan)、格拉斯(Grass),以及由民主德国来的众多新秀],都不是联邦德国本地出生,却来自更向东去的几处地方。

众所周知,德国,在1945—1990年间陷于分裂状态。两德之间的强烈对比,却反映出高雅文化流向的奇特一面——一边是积极实行民主自由、市场经济、西方性格的联邦德国;另一方则是教科书上的标准实例,典型的共产党中央集权。但是在共产党政权之下,它反而花叶繁茂(至少在某些时期如此)。不过这种现象,显然并不能应用于所有艺术项目,当然也不会出现在某些国家。

更有甚者,艺术既然由官方赞助,可供艺术家选择发挥的空间自然因而缩小。空旷的广场,矗立着一排又一排“新维多利亚式”的建筑物——一提及此,莫斯科的斯摩棱斯克广场(Smolensk Square)便马上映入我们脑海中——这种50年代的标准风格,有一天也许会有人欣赏,可是对建筑这门艺术究竟有何贡献,恐怕只有留待将来评定吧。不过另一方面,我们也得承认,在某些国家里,当地共产党政府对文化活动的补助极多,出手甚为大方,显然对艺术恩惠良多。80年代西方的前卫歌剧导演,便是自东柏林罗致的人才,这应该不是没有缘故吧。

而苏联呢,则一直保持着化外之地的状态,与1917年以前的那段辉煌岁月相比,实在今非昔比,甚至连1920年前后的动乱时代也不如。只有诗坛例外,因为唯有诗,是最可以在私下进行的一项艺术;而且也唯有靠诗,伟大的俄罗斯传统,才能在1917年后继续保持——阿赫玛托娃(Akhmatova,1889—1966)、茨维塔耶娃(Tsvetayeva,1892—1941)、帕斯捷尔纳克(Pasternak,1890—1960)、勃洛克(Blok,1890—1921)、马雅可夫斯基(Mayakovsky,1893—1930)、布罗斯基(Brodsky,1940— )、沃兹涅先斯基(Voznesensky,1933— )、阿赫玛杜琳娜(Akhmadulina,1937— )。而苏联的视觉艺术,却因受意识形态、美学、制度等多方面的严格限制,再加上长期与外隔绝,受到极大伤害。狂热的文化民族主义之风,于勃列日涅夫时期在苏联部分地区开始兴起,例如索尔仁尼琴所表现的正统及崇尚斯拉夫风格,以及帕拉加诺夫(Sergei Paradjanov,1924— )电影中所传达的亚美尼亚中古神秘主义气息等。其中原因,即在艺术家无路可走,他们既然反对政府及党标榜的一切事物(正如许多知识分子一样),便只有向本土的保守风格吸取传统。更有甚者,苏联的知识阶层,不但完全隔离于政府体系之外,与苏联一般平民大众也格格不入。后者接受了共产党统治的合法地位,并调整自己,默默配合这个他们唯一所知的生活方式;而事实上在60年代和70年代,他们的生活可以说有着长足进步。知识分子憎恨统治者,鄙视被统治者,即使在他们讴歌农民,将理想化的俄罗斯精神寄寓在苏联农民形象上时也不例外(例如那些“新尚斯拉夫派”)。其实,他们理想中的农民化身早就不存在了。对于富有创意的艺术工作者而言,这实在不是理想的创作氛围;矛盾的是,一旦加诸知识活动的高压禁锢销蚀崩散,却反使种种创作才情萌动。极可能以20世纪伟大文学家盛名传世的索尔仁尼琴,却还得写小说来谆谆教诲——《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A Dayin the Life of Ivan Denisovich )、《癌病房》(The Cancer Ward )等等——正因为他还不能自由说教、随意批判历史与现实。

至于共产党中国,10年动乱,中国的中等和高等教育等于完全停滞,西洋古典音乐及其他各类音乐活动也全面停止(有时甚至将乐器破坏殆尽)。全国的影剧剧目,也削减得只剩下数部政治意识“正确”的样板戏,一再重复上演(由伟大舵手的妻子,曾是上海二流明星的江青亲自挑选编排)。

但是在另外一面,创作力的光辉却在共产党政权下的东欧大放光彩,至少在强调正统的禁锢稍有放松之际便立即光芒四射。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的电影界,在此之前,即使在本国也默默无闻,自50年代末期开始,却出人意料突然遍地开花,有段时期甚至成为奇片的重要来源之一。一个如电影这般依赖政府资金的艺术,竟然能在共产党政权之下卓有成就,实在比文学创作的表现更让人惊讶。因为文学作品,可以私下写就“藏之柜底”,或写给圈中密友传阅。[18] 事实上,多名共产党国家的作家即在国际上享有殊荣——尽管当初他们执笔之初,设定的读者群也许甚小——包括民主德国,以及60年代的匈牙利。民主德国产生的文学人才,远比富庶的联邦德国为多;匈牙利的作品直到1968年后,才通过国内外的移民流动而传到西方。

这些人才有一项共同条件,是发达市场经济的作家及电影人少有的,更是西方戏剧工作者梦寐以求的理想,即一种被公众需要的感觉(美英两国的戏剧工作者,从30年代开始,就染有政治激进主义的癖好)。事实上,在没有真正的政治民主及新闻自由的情况下,也唯有从事艺术工作的人,才能为老百姓——至少为其中受过教育者——表达心声。这一类感受,并不限于共产党国家的艺术家,同样也出现于那些知识分子也与当前政治制度不和,虽然并非毫无限制却多少可以公开畅所欲言的国家里面。以南非为例,便因种族隔离制度的刺激,使得反对者当中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是这块土地上前所未有的现象。50年代中,墨西哥以南拉丁美洲的多数知识分子,一生中恐怕也都曾经历过某段时期成为政治难民的日子。他们对西半球这一地区的文化贡献,自是不容忽略;土耳其知识分子的情况亦然。

然而,某些艺术在东欧开花吐蕊,其中意义,并不仅限于在政府的容忍下扮演反对角色。年轻的艺术家们,事实上是受到希望之火的激扬;他们希望在战争的恐怖岁月终于过去之后,自己的国家能够步入一个新纪元。他们当中某些人——虽然如今再不愿提起——当初甚至真正感觉到青春之帆,正在理想国的清风下饱满颤动,至少战后初年如此。少数几位,甚至一直受到所处时代的激励,例如第一位引起外面世界注意的阿尔巴尼亚作家卡达瑞(Ismail Kadaré,1930— ),与其说他是霍查(Enver Hoxha)治下强硬派政权的传声筒,不如说是这个小小山国的代言人,为它在世界上第一次赢得一席之地(卡达瑞后于1990年移居外国)。但是大多数人,却很快走上程度不一的反对之路。不过反对归反对,在这个政治系统二元相对的世界,他们却也常常拒绝了眼前唯一的另一条路——不论是穿过联邦德国边界出奔,或是通过“自由欧洲电台”(Radio Free Europe)的广播,都非他们所愿。即使在如波兰之类的国家,纵使当前政权已经遭到全面反对,但是除了年轻人外,一般人对本国自1945年来的一段历史清楚至极,所以他们知道在宣传家不是黑便是白的两极对比中,还有那深浅浓淡不同的灰色地带。这份对现实无奈的辨识能力,使得捷克导演瓦伊达(Andrzej Wajda,1926— )的影片增添了一份悲剧色彩。60年代30余岁的捷克导演,以及民主德国作家沃尔夫(Christa Wolf,1929— )、穆勒(Hein er Mül l er,1929— )等人的作品,那种暧昧难明的气氛,便是因为他们的梦虽已碎,却始终不能忘却。

一个奇怪的现象却是,在社会主义第二世界及第三世界的某些地区,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往往享有极大的尊荣,并比一般民众拥有较好的生活条件及某些特殊权利。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他们甚至可能位列国中最富裕的一群,并享有出国的权利,有时甚至有机会接触国外文学。在各个第三世界国家里,身为知识分子,甚或艺术家,却是国家的代表。拉丁美洲首屈一指的优秀作家们,不论其政治立场如何,几乎一律有外放出使的机会,尤以巴黎为最理想的地点,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UNESCO)的总部在此,但凡有意的国家,都可以派驻好几名人员,来到这人文风流的“左岸”(Left Bank)咖啡胜地。而大学教授,也有加入政府组阁的指望,其中又以经济部门为首选。80年代艺术界人士纷纷艺而优则仕,摇身一变成为总统候选人,真的登上总统宝座的现象似乎最近才有(例如秘鲁某位小说家即出马竞选;而共产党下台后的捷克和立陶宛总统大位,则真的由文人出任),事实上早在几代以前,在欧洲、非洲两洲某些新生国家即已有过先例。它们往往将尊位荣衔,授予本国少数几位能在国外享有大名的杰出公民——多半是钢琴演奏家,例如1918年的波兰;或法文诗人,例如塞内加尔;或舞蹈家,例如几内亚。但是反过来,大多数发达西方国家的小说家、戏剧家、诗人、音乐家等艺术人士,则往往与政治完全扯不上关系,甚至连他们当中具有理性倾向者亦然。唯一的例外,可能只有文化部门的职位,例如法国、西班牙两国文化部长一职,即由作家马尔罗(André Malraux)和森普隆(Jorge Semprún)分别出任。

在这个空前繁荣富裕的时代,投注于艺术的公私资金自然远胜以往。甚至过去从来不甚积极照顾艺术的英国政府,80年代后期也以极大手笔,在艺术项目上足足花去10亿多英镑,相形之下,它在1939年却只有90万英镑的艺术类支出(BritainAn Official Handbook ,1961,p.222;1990,p.426)。至于私人赞助的比重则较低,只有美国例外。在财务优惠的鼓励下,美国的亿万富豪热心捐助教育、学术、文化,出手比世上任何一处都为大方。这一方面是出于对生活中更高层次事物的真心喜爱,尤其是那些白手起家,第一代的企业大亨,另一方面,也因为美国社会缺乏正式的社会等级,能够有一点文化世家贵族的地位,总是聊胜于无了。于是这些大手笔的艺术豪客们,不但纷纷将自己的收藏品捐献给国家或市立艺术馆(这是过去的老做法),更竞相成立以自己命名的展览场地,至少也在已有的博物馆内,拥有一处自己的画廊。而其中的艺术品,则根据拥有者或捐献者规定的形式展出。

至于艺术市场,从50年代起,更发现将近半世纪之久的不景气已经解套。艺术品的价格,尤其是法国印象派、后期印象派以及近世最出名的早期巴黎现代画派(modernism)的作品,开始暴涨直达天价。直到70年代时,国际艺术品市场的重心,首次由伦敦转至纽约。此时国际艺术品市场的价位,已与《帝国的年代》一书中记录的时代的最高纪录相等,进入80年代疯狂暴涨的市场,更屡破纪录一路狂升。印象派和后期印象派作品的价格,于1975—1989年15年之间,暴涨了23倍(Sotheby,1992)。不过从此开始,艺术品市场的面貌已经再不能与过去等同。不错,有钱人依然继续收藏——一般来说,世禄旧家的银子,偏爱老一辈大师的珍品;而新出炉的富贵人,则追逐新奇的名作。不过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是为了投资而购买艺术品,与过去竞购金矿股份是同一动机。“英国铁路养老基金”(the British Rail Pensions Fund),就在艺术品上大赚几笔(听从了最佳的建议)。像这样一个出购对象,当然不能视为艺术品的爱好者。而最能凸显80年代末期艺术品交易特色的一宗买卖,则首推澳大利亚西部一名暴富的大亨,以3100万英镑的价钱,购得一张梵高(Van Gogh)作品。购买艺术品的一大部分资金是由拍卖单位借贷,双方自然都希望价钱可以继续上涨,这样,不但作为银行贷款抵押品时的身价可以更高,经纪人也可从中获得更丰厚的利润。结果,两方都大失所望:珀斯(Perth)的邦德先生(Bond)落得破产下场,投机风造成的艺术品市场景气,也于90年代初期全面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