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散花女侠 » 散花女侠全文在线阅读

《散花女侠》69

关灯直达底部

  于承珠这几句话说得诚挚非常,真情毕露,有如自己也是石惊涛的女儿一样,石文纨耸然动容,对于承珠再无半点怀疑。她思念老父,心中如焚,接过宝剑,道声:“多谢!”

  急急忙忙与成海山策马飞驰,并辔而去。

  于承珠目送马蹄扬尘,人影消逝,幽幽叹了口气,心道:“这小姐倒有眼光,成海山的质朴实胜过他的师兄!”

  成海山的样子看来笨头笨脑,与铁镜心的潇洒聪明相比,不啻天渊之别,于承珠以前曾对石文纨之选择成海山大惑不解,如今想来,不禁黯然自伤。但觉过去与铁镜心相处的几个月有如一场梦境。

  猛一抬头,只见红日东升,海波如镜,是一个大好的晴天,大海极目无边,海上的天空,也显得特别蔚蓝,令人心胸开阔明净,蓝天白云之上,海燕飞翔,于承珠抖落身上的泥尘,猛然间心情轻快,似冲波穿云的海燕,头也不回地向前走了。

  数日之后,她渡过长江,船到中流,仍不自禁地想起与铁镜心初会的情景,但这些前尘往事,也只是一闪即过,好像随着大江东逝了。

  于承珠的“照夜狮子马”当日因为渡江不便,寄养在长江岸边的张黑家中。于承珠渡江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到张黑家中去取回自己的宝马,张黑的家人对这匹马照料得非常周到,养息几月,比前更加神骏了,见着主人,欢嘶不已,于承珠又不禁暗生感慨,想起自己,自离开师门之后,虽然认识了不少人,但最要好的朋友,还是这匹白马。

  张黑的家人纷纷探问抗倭的消息,听得于承珠说倭寇已被驱逐下海,张黑不日也将回来,欢声雷动,纷纷夸赞抗倭的英雄,对于承珠更是赞扬备至。于承珠又是惭愧,又是兴奋,想起这几个月火热的生活,想起那些激动心弦,永不能忘的战斗,虽然这一次在她心上留下的创痕也永不能磨灭,但她却绝不后悔此行。

  于承珠在张黑家住了一天,第二日便策马西行,离开了江南的山明水秀之乡,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旅程,进入了西南的丘陵山区,风景迥然不同,若把江南比做明媚动人的少女,则西南应是质朴豪旷的男儿。于承珠心中忽然有一个奇怪的联想:铁镜心似是江南园林中的牡丹,而叶宗留等义军的首领则似云贵高原上的松杉。

  于承珠取道贵州前往云南,到了贵州,山岭更多,到处都是绵亘峻峭的峰峦,到处都是葱郁茂密的松林,山岭上随处可闻苗族妇女的山歌,健硕的苗族姑娘像男人一样在山间操作,与江南足不出门的闺秀,大不相类。于承珠年来女扮男装,总有拘束之感,到了贵州之后,见男女都是一样操作,便索性回复了女儿身份,收起了男子的衣装。

  苗人最为喜客,山路边的凉亭常常放着从山下挑来的泉水,还放着草鞋,让过路的旅人口渴了可饮清凉的泉水,鞋破了可换合适的草鞋。纵是最穷的人家,有陌生的旅人投宿,他们也奉如贵宾,悉心照料,家中没有吃的也会到外面张罗,务必令到客人称心满意为止,所以于承珠以一个孤身少女,通过山峦重迭的苗区,却也没有感到什么不便。

  在苗区走了半月,到了贵州西部的野马川,大约还有六七日路程,就可以穿过苗区,进入云南边境了。这一晚于承珠在山边一家苗家投宿,这一家苗家本有母子二人,儿子到土司家执役去了。家中只剩下老大娘一人,对于承珠殷勤招待,为她杀了家中仅有的一只老母鸡,于承珠过意不去,帮她淘米煮饭。

  黔西汉苗杂处,苗人多懂得汉语,这位老大娘说得虽然不大流畅,彼此却也能够交谈。吃过晚饭之后,两人坐在门外的大树下闲话家常,这位老大娘非常欢喜于承珠,拉着她的手不住地赞叹:“我也曾见过许多汉人姑娘,只有你比我们苗族最美的姑娘还美,这双手怎么长得这样白又这样嫩,就像鼓儿词里面所歌唱的公主一般。”

  于承珠被她一赞,反而觉得有些惭愧,笑道:“我那儿比得上你们苗族的姑娘,你们的姑娘那双手才真是能干呢,又会做饭,又会种地,还会绣花,我才真是羡慕得不得了。”

  老大娘笑了一笑,道:“你不笑话我们命苦,真是难得。”

  拉着于承珠的手问道:“你今年几岁啦?”

  于承珠道:“十六岁啦。”

  老大娘道:“有婆家没有?”

  于承珠面上一红,道:“没有。”

  老大娘道:“我们这里的姑娘七八岁,很少没有婆家的,尤其像你这样长得美丽的姑娘,求亲的早就挤破门啦!”

  于承珠道:“这么小的年纪就结婚?”

  其实在那个时候,汉人也是盛行早婚,十六七岁做新嫁娘是很普通的事,不过于承珠一心学文练武,没有留意到这上头罢了。

  谈笑间忽听得山坡那边飘来一阵阵的乐声,非常好听,乐声中杂有苗族姑娘的歌声,于承珠虽然听不懂歌词,但也感到歌声中的欢愉情调,老大娘笑道:“你没有看过咱们苗族的婚礼吧?”

  于承珠还未脱少女心情,喜欢新奇热闹,一听说有人结婚,非常高兴,立刻央求那老大娘带她去看。

  老大娘带于承珠转过山坡,只见前面一个大草坪,草坪中有几棵花树,小伙子和姑娘们都绕着花树跳舞,有的弹奏古瓢琴,琴如瓢形,乐声柔和;有的吹着长长的芦笙,这是用六根竹子做成的乐器,吹出来的声音雄浑粗犷,热情洋溢,于承珠听得入迷,忽然有两个苗族青年走到她的面前。

  于承珠一愕,只见那两个苗族青年弯下了腰,面上堆着笑容,张开两条臂膊,两个人你挤我我挤你地急着要挤到于承珠面前。于承珠道:“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那老大娘连忙说了几句苗语,两个青年显出极其失望的样子,怏怏不乐地走了。

  那老大娘随手摘下两朵白花,给于承珠簪在鬓边,微笑说道:“谁叫你长得这么漂亮,小伙子们都急着请你跳花啦!”

  于承珠道:“什么叫做跳花?”

  老大娘道:“喏,这不就是跳花?”

  场中的小伙子各持芦笙,边吹边绕树而行,古瓢琴的乐音也弹得更其悦耳,少女们边唱边跳,不久就各自配成了对儿,绕着场中花树,翩翩起舞。于承珠笑道:“真好看,可惜我既不会唱歌,又不会跳舞。”

  老大娘笑道:“我知道你们汉人的姑娘多害羞,所以我给你簪上两朵白花啦。”

  于承珠道:“簪上白花,别人就不会来邀请了,是么?”

  老大娘道:“不错。那是表示你已有了心上人,但心上人不在这儿,你只是来看热闹的罢了。你不要怪我,不这样,任你怎样推辞,小伙子们都不放过你的。喏,说真的,你有了心上人没有?”

  于承珠杏脸泛红,不知怎的,忽然觉得一阵怆凉,但草坪上歌舞正欢,芦笙吹散了她淡淡的哀愁,转瞬之间,她又转为欢乐了。

  月亮渐渐升高,到草坪来唱歌跳舞的小伙子和姑娘们更多了,时不时有一对对的青年男女携手走入林中,他们的位置迅即被后来的补上。老大娘笑道:“我们这里的风俗,有一对结婚,就可以撮合好多对姻缘。”

  于承珠羞不可抑,急忙转掩话题道:“新娘子呢?还没有出来么?”

  老大娘道:“快啦!”

  过了一会儿,忽见两个穿着彩衣的壮汉,牵着一头牛出来,绕场行了一匝,草坪上欢声雷动,人们纷纷上去帮忙,把牛的四脚捆好,有一个巫师模样的人走出来,用斧头在牛的脑袋上击了三下,那头牛昏倒地上,场中的小伙子们立刻动手开膛剥皮,生火烤肉,原来这是苗族的婚宴,称为“打牛”。老大娘道:“打牛之后,新郎新娘就要出来了。”

  于承珠道:“是谁家结婚,场面真热闹!”

  老大娘笑道:“若是穷人家,那舍得用这条肥牛?这是我们土司女儿的婚礼!”

  她留到现在才说,欲令于承珠意外欢喜,于承珠果然甚感兴趣,目不转睛地注视场心,等候新人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