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圣东方朔焔故事:汉武帝即位初年,即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征召天下贤良方正和有文学才能的人。各地士人、儒生纷纷上书应聘。东方朔也给汉武帝上书,《史记?滑稽列传》中这样记载:“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也就是说,东方朔给汉武帝的上书,竟然用了三千片竹简,两个人才扛得起,汉武帝读了两个月才读完。
在这份篇幅之长可谓空前绝后的自我推荐书中,东方朔大言不惭地说:“我东方朔少年时就失去了父母,依靠兄嫂的抚养长大成人。我十三岁才读书,勤学刻苦,三个冬天读的文史书籍已够用了。十五岁学击剑,十六岁学《诗》、《书》,读了二十二万字。十九岁学孙吴兵法和战阵的摆布,懂得各种兵器的用法,以及作战时士兵进退的钲鼓。这方面的书也读了二十二万字,总共四十四万字。我钦佩子路的豪言。如今我已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寸。双目炯炯有神,像明亮的珠子,牙齿洁白整齐得像编排的贝壳,勇敢像孟贲,敏捷像庆忌,廉俭像鲍叔,信义像尾生。我就是这样文武兼备、才貌双全的人,够得上做天子的大臣吧!……”
东方朔的这番个人简介,《史记》评之为“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但汉武帝还是被东方朔深深吸引,视之为奇才。这次人才“海选”活动,汉武帝大浪淘沙地淘到两大宝贝:一个是董仲舒,另一个是东方朔。不过,汉武帝虽然很喜欢东方朔,但对他的使用还是很有分寸的,毕竟这只是“高自称誉”的小打小闹,没有提出像样的治国之道。比起董仲舒,东方朔当然不在同一个重量级上。汉武帝对董仲舒是连发三策,而对东方朔只给了一个待诏“公车”署(就是在“公车署”这个衙门里等待皇上的诏令,实际上就是一个下级顾问)的待遇。比起同年级的董仲舒,东方朔地位低,待遇差,平常也难得一见汉武帝。
东方朔刚刚待诏“公车”时非常兴奋。可是,时间一长,东方朔觉得自己无权无利,跟天庭里的弼马温一样,不过是个摆设,东方朔下决心自己提拔自己!这时,正好有一班宫中乐人侏儒们从他身边经过,东方朔便声色俱厉地对他们说:皇上说你们一点用处也没有,准备把你们这些白吃白喝的人通通杀掉!侏儒们吓得号啕大哭,求他出手相救。东方朔想了一想,说:假如皇上路过这里,你们就跪下来求饶,或许会有点作用。过了一会儿,汉武帝从这儿路过,侏儒们齐刷刷、黑压压地跪了一大片,哭哭啼啼,高呼“皇上饶命”。汉武帝莫名其妙。侏儒们说:东方朔说皇上要把我们这些人全杀了!汉武帝一听,知道是东方朔捣鬼,便质问他:你把侏儒们吓得半死,到底为什么?
东方朔理直气壮地说:那些侏儒们不过三尺,俸禄却是一袋米和二百四十钱。我身高九尺三,俸禄也是一袋米和二百四十钱。他们吃得肚皮都要撑破,我却饿得前心贴后背。如果陛下觉得我的口才还有用,就先让我吃饱饭。要觉得咱没用,就让咱滚蛋,别糟蹋京城的粮食了。汉武帝一听,乐不可支,立即让东方朔从“公车”待诏转到金马门待诏,这样,东方朔待遇提高了,和武帝接触的机会也明显多了。这就是着名的东方朔“长安索米”的故事,很能代表东方朔滑稽的风格。
东方朔(前154年~前93年),字曼倩,平原羌次(今山东陵县神头镇)人。西汉辞赋家。《史记》和《汉书》中对东方朔都有记载。他在武帝朝中,只做过侍郎、太中大夫一类的小官。他的行为不羁,例如饭后把吃剩下来的肉拿去,弄脏衣服,以所赐钱帛娶少女,过了一年又娶他妇。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面前谈笑取乐,“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汉书?东方朔传》)。武帝好奢侈,起上林苑,东方朔直言进谏,认为这是“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弃成功,就败事”(《汉书?东方朔传》)。他曾言政治得失,陈农战强国之计,但武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未予重用。《史记?滑稽列传》、《汉书?东方朔传》记载了他滑稽幽默、正言直谏、诙谐劝谕的独特风格。由于坊间长久以来敬佩东方朔的人格,崇拜他渊博的学识,就把他誉为智圣,捧为岁星、桃仙子、滑稽大师、知识之星,后人推崇他为笑话、相声、谜语、占卜、俗文学的祖师爷。
东方朔是当时有名的无敌辩才。据说其时君山上有美酒数斗,如能喝到,可以不死为神仙。武帝得知后,就斋居七天,派了栾巴带童男童女数十人到山上求之。他们果然得到了仙酒,就带回来给武帝喝。武帝未喝之前,东方朔就偷偷地喝光了。于是武帝大怒,下令推东方朔出去斩首。东方朔就说:“假如酒有灵验,你杀我,我也不死;要是没有灵验,这酒有什么用呢?”武帝想了一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才笑着把他放了。
东方朔敢于向皇上秉义直言,曾多次巧妙地进谏。东方朔在当太中大夫时,昭平君娶了武帝的女儿夷安公主为妻。这昭平君是武帝妹妹隆虑公主的儿子,平日飞扬跋扈,经常犯事儿,所以隆虑公主很不放心。在病重临终前,她拿出金千斤钱千万,为儿子预赎死罪,武帝答应了。
果然,昭平君自母亲死后,更加骄横,竟然醉杀了夷安公主的傅母(古时负责辅导、保育贵族子女的老年妇人)。按汉代法律,应是杀人偿命,但朝中大臣都不敢问斩,因为隆虑公主曾为他预赎过死罪,而且皇上也是同意了的。于是将此事奏请武帝,由他亲自裁夺。武帝说:“我妹妹已故,只有这么个儿子,死前,又嘱托过我。”讲到这里,他泪流满面,叹息良久。又说:“但法令是先帝制定的,我不能因妹妹而违反先帝的法令,否则,我有什么面孔进高庙见祖先?何况还要辜负天下万民。”于是下令廷尉斩了昭平君。斩了昭平君后,武帝十分悲痛,左右大臣也为之伤心。
此时,只有东方朔没有哀伤的表情,反而拿了一杯酒,为武帝祝寿。他说:“我听说圣明的君王治理国政,赏赐不避仇人,杀戮不择骨肉。这就是古书上所说的‘不偏不党,王道荡荡’。这两件事,是五帝所推重的,也是三皇所难以办到的。现在陛下却做到了,这样,天下的老百姓都能各得其所。这是值得庆幸的事。我手捧酒杯,冒死再拜,祝皇上万岁。”武帝没说什么,就起身进入宫内。
到了傍晚,武帝召见东方朔说:“《传》曰:看准时机后再说话,别人不讨厌。今天先生给我祝寿,认为是看准时机了吗?”东方朔马上脱下帽子,磕头请罪道:“我听说快乐过分就阳溢,哀伤过分就阴损。阴阳变化就心气动荡,心气动荡就精神分散。精神一散,就邪气侵入,消除愁闷最好的是酒。我之所以用酒向皇上祝寿,是表明陛下刚正不阿,是用它来替皇上止哀的。我不知忌讳,罪该死。”武帝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以前,东方朔曾喝醉了酒,闯入宫殿,而且在宫殿中小便,宫中值巡发现了,弹劾他大不敬。武帝就下诏免去了他的官职。现在,通过这件事,武帝又恢复了他的中郎官职,并且还赏给他一百匹帛。
东方朔还是讲故事的高手,而且能寓教于乐。在朝廷里,总有些既贪利又贪色的官吏,于是东方朔就讲了个故事嘲讽他们。他说:“世上万事万物极其微小的,莫过于蝼蚁蚊虫这一类东西了,然而听它们互相辩论,所言也很有道理。有一天,蚂蚁炫耀说:‘我们虽微小,但我们出入有群臣之仪,发现死了的可食的虫子,又能一块儿分享,有忠孝的美德。”苍蝇不服气,争辩说:“你们不如我们享福,不管公家、私家,只要开筵摆席,我们都能登堂入室,光临他们的饭桌,品尝他们的美味,饮用他们的酒水,这是我们的长处。”蚊子听了他们的话,十分不以为然,说:“你们都不如我活得潇洒快活。那些美人居住的香阁兰房,到了深夜烛灭的时候,我们就飞到她的纱帐之内,停在美人的玉体上,聚集在美人的酥胸上,选择香软美嫩的地方叮咬。如此美事,你们可曾享受?”蚂蚁和苍蝇听后都自愧不及,双双不服气地说:“看你嘴巴细细尖尖,却如此好色。”
东方朔颇有文学才华,代表作是赋体散文《答客难》。这是一篇自嘲之作,作者虚设了以为“客”的诘难:你好学乐道,博闻辩智,可为官几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是否道德行为方面有什么不足呢?东方朔回答客人的诘难,用历史上贤能之士怀才不遇的事实,说明位卑职微,并不是因为没有才能或者道德有缺陷,而事实是德才兼备的人不被重用。因此,自己位置卑微,恰恰是道德完备的表现。《答客难》直抒胸臆,说理透彻,富有文采,是散文赋一篇佳作。它还开了赋体文学的新领域,扬雄有《解嘲》,班固有《答客戏》,都是由《答客难》的形式发展来的。
东方朔一生着述甚丰,写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封泰山》、《责和氏璧》、《试子诗》等,后人汇为《东方太中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他为“滑稽之雄”。晋人夏侯湛写有《东方朔画赞》,对东方朔的高风亮节以及他的睿智诙谐,倍加称颂。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将此文书写刻碑,此碑至今仍保存在山东德州近郊的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