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飚》二一
谷寒香尚未开口,钟一豪突然举步一跨,沉声道:“你讲话应该多多斟酌,猖狂二字岂可轻用!”
阴手一魔冷冷地道:“老夫爱用即用,这黑风峡内,没有尔等开口的余地。”
钟一豪怒喝道:“你好大的口气!”
声甫落,倏地欺身上步,挥手一掌击去。
阴手一魔见他竟敢动手,不由眉端微蹙,移目向谷寒香望去。
这峡中形势险恶异常,他那洞府之内,更不知是何等情况,因而霍元伽与钟一豪等人俱不愿深入涉险,而想就在当地挑起战端,与阴手一魔决一雌雄。
谷寒香心中另有计较,此时眼看钟一豪出手,并不出声制止,仅只秀目凝光,冷眼望着阴手一魔,瞧他如何还手。
阴手一魔看她嘴角噙着冷笑,不言不动,一无表示,猜测不透她的心意,不禁暗暗忖道:怎么这女人冷酷寡情,与传闻中大异其趣。
这念头在他心中一闪而过,劲风盈耳,钟一豪的手掌,离他胸时已不过咫尺之遥。
阴手一魔冷哼一声,举掌一挥,硬接钟一豪一掌。
双掌一接,“砰”地一声脆响,两人之间,陡然涌起一阵旋风,吹得四个碧灯高举的绿衣美婢衣袂乱飘。
只见钟一豪双足交替,连退两步,阴手一魔则站立原处,凝然未动。
忽见钟一豪纵身一扑,一招“直叩天门”,当胸一拳击去。
同时间,麦小明飞身一剑,直袭阴手一魔头顶,口中大喝道:“你也接我一剑看看!”
但听岩壁之上,喝叱纷起,十余缕蓝光,带来破空声响,直向麦小明疾射而到,来势劲猛,一闪而至。
谷寒香眼看情势即将混乱,霍地双肩微晃,直欺钟一豪与阴手一魔两人之间,长袖一挥,劈出一阵阴柔暗劲。
阴手一魔与钟一豪拳掌即将接实,忽见谷寒香出手相隔,顿时各自收势,飘身退出数尺。
但听一阵叮咚之声响过,十余柄四寸长短,蓝芒闪闪的柳叶淬毒飞刀,被麦小明剑光击飞,撞得两边岩壁火花乱溅。
谷寒香冷冷扫视阴手一魔一眼,伸手一指霍元伽说道:“这一位姓霍名元伽,江湖道上,称作罗浮一叟。”接着一指岭南二奇,道:“这两位是巴天义,宋天铎兄弟,人称岭南二奇。”
阴手一魔两眼上翻,鼻中冷哼一声。
搜魂手巴天义见阴手一魔公然无礼,显然是目中无人,不将一叟二奇看在眼中,勃然大怒之下,连冲数步,劈面一拳击去。
这一拳含怒而发,猛恶至极,拳出未半,一股凶猛绝伦的拳力,轰轰有声地向阴手一魔冲击而去。
阴手一魔冷笑一声,道:“你也不过如此。”右掌平胸推去,一股暗劲应手而出。
拳风掌力一接,但闻砰然一震,搜魂手巴天义蹬蹬连退两步,阴手一魔静如山岳耸峙,依然凝立原地。
北岳大会之上,搜魂手巴天义与钟一豪一场硬拚,结果势均力敌,两败俱伤,自此以后,二人各怀心病,一有机会,便明争暗斗,钟一豪刚刚在阴手一魔掌下输了一招,巴天义上来,仍是依样葫芦,不觉心病复发,不顾胸中血气翻腾,踏上一步,左掌迅发,右掌回收,又极快地击了出去。
他 那之间,一连三四拳连环击出,每一拳发出的力道,汇合成一股如山狂飙,风起云涌一般,直往阴手一魔怀中呼啸撞去。
阴手一魔连劈两掌,怒喝道:“你当真找死不成!”饶他目无余子,也不禁凛然心惊。
谷寒香卓立一旁,玉容之上,倏地掠过一丝飘忽诡异的笑意,皓腕一舒,道:“巴兄先行退下。”
搜魂手巴天义所击出的拳力,与阴手一魔劈出的掌力一触,已感到胸腹中震痛不已,闻言之下,立即借着反震之力,飘身退至原处。
谷寒香秀目一垂,一扫阴手一魔脚下,道:“老英雄名下不虚,功力的确不凡。”
原来阴手一魔与钟一豪,巴天义二人接手几招,业已双足深陷,入地将及两寸,这山峡内未见冰雪,岩石坚硬,足陷两寸,其劲力可想而知,谷寒香言外之意,便是阴手一魔的功力不凡,钟一豪与巴天义二人,亦非等闲可比。
阴手一魔岂不识她弦外之音,冷笑一声,道:“谷盟主来至黑风峡内,杀人挑衅,究竟所为何事?”
谷寒香微微一哂,一指钟一豪道:“这一位姓钟名一豪,领袖江北绿林多年,另一位名叫麦小明,乃是亡夫的师弟。”
阴手一魔见她顾左右而言他,心中有气,冷声道:“这几人老朽已见识过,谷盟主能以统御群豪,武功造诣,谅必更高一筹。”
谷寒香淡淡一笑,道:“有劳老英雄带路,且容谷寒香一瞻仙居风采。”
阴手一魔暗暗忖道:这女人行事奇特,迥异常人,看将起来,较胡柏龄更为厉害!转念之间,双手一拱,转身当先领路。
四个手举碧绿纱灯的婢女见阴手一魔举步,立即转身紧随两侧,朝峡谷深处走去。
谷寒香目光流转,在霍元伽与宋天铎脸上一掠而过,心头冷笑道:“你们暗怀鬼胎,我将你们置于死地,且看你们卖不卖命。”
阴手一魔当先领路,谷寒香紧紧相随,钟一豪与罗浮一叟等跟随在后,直往幽暗深邃的峡底走去。
这黑风峡全长三百余丈,最宽之处,不过八九尺阔,愈至峡底,愈为漆黑阴沉,伸手不辨五指。
众人就着四盏碧灯,打量沿途的形势,只见两边岩壁之上,散布着许多蜂房鸟巢似的洞穴,漆黑一团,深浅难测。
谷寒香暗忖道:“这些洞穴之内,十有八九有人藏着,居高临下,以暗器伤敌,谁想以武功强出强入,倒是不大容易。”
阴手一魔干笑一声,转身朝前走去,倏地碧光一闪,但见右面岩壁上现出一座高约丈许,宽八尺的洞门,四名背插长剑的青衣少年分立两旁,每人手中高举着一盏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