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与项羽:汉高祖刘邦与楚霸王项羽,他们之间到底谁强谁弱,可能没有几个人能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接下来就让小编来分析一下吧。
一比出生。
项羽出身于楚国贵族家庭,世世代代做楚国的将军,封地在项这个地方,所以以项为姓氏。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名将项燕,曾与秦国大将王翦鏖战,最后自杀。而刘邦则出身卑微,并非名门大族。《高祖本纪》中刘邦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太公就是老头子的意思,刘媪就是刘家老太太的意思,这是没有办法知道其姓名却又非得写出个姓名来的办法。由此也可见,刘家的社会地位低下。
二比理想。
项羽少年时期读书不成,去学剑术,又不成。他的叔父项梁很气愤。但项羽却说:“读书只能记记名姓而已,学剑也只能对付一个人,我都不愿学。我要学对待上万敌人的本领。”于是,项梁教项羽兵法。项羽略知其意,不能全部掌握。(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於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羽要学万人敌,人生目标非同凡人,但又缺乏实现目标的具体行动。秦始皇出巡,项梁与项羽都去观看。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项梁忙掩其口,说:“不能乱说,是要被杀头的!”项梁认为侄子是个奇才。一个书不学,剑不学,兵法又不好好学的人,要做皇帝,不免有几分狂妄和无知。此时的项羽才是一个毛孩子,也许他的贵族血统和满腔的仇恨使然。再看刘邦,身为亭长,有一次带百姓到首都咸阳去服徭役,适逢秦始皇外出巡游。刘邦见到了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皇帝,不由得发出一声感叹:“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这一慨叹揭示了刘邦郁积于心多年的激愤与欲望。是啊,我今天才明白了,我的人生目标原来是这样的啊,人活在世上就得要像秦始皇那样!刘邦仅仅是认识了什么叫威风凛凛而已,给他这个闭塞的乡下亭长开启了一扇很大的窗户,但并不能说,他就想取代秦始皇。
三比对亡秦的态度。
汉元年十月,刘邦已先于各诸侯到达霸上。此时,赵高已杀秦二世,立子婴。子婴素车白马,颈系丝带,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欲杀秦王,刘邦制止,说:“开始怀王派遣我来咸阳,就是因为我能宽容人;况且人家已经投降,又杀之,不祥。”项羽在救赵以后入咸阳,即对咸阳全城实施大屠杀,“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这个麻木和无知的青年自以为救赵有功,以杀人和放火为最大的乐趣。他知道杀已降,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吗?不知道。他知道秦朝宫殿,是人民创造的财富吗?不知道。他知道,这些财富既可以为秦朝所用,也可为自己所用吗?不知道。他萦回在心中的只有两个字:“报仇!”并不是为人民而报仇,而是为六国旧贵族报仇。但是这个青年并没有忘记享受,“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他要的是货宝和妇女。从这一享乐观看,他与秦二世相差无几。可以肯定,这个人的上台,其残酷性不会比秦始皇差。
四比对谋士的态度。
刘邦的最大特点是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作为一个最高领导人或最高统治者,有了这个品质,就是具有了最好的品质。还军霸上,刘邦是听从的樊哙、张良计。鸿门宴上刘邦与项羽相会,虽是一着险棋,其实工作已被张良做在前面了。项伯夜驰之沛公军,要拉张良去投项羽,因为项羽四十万军驻鸿门,就要按范增的方略办,对驻在霸上的刘邦“急击勿失”。张良没有背叛刘邦离去,而是拉来刘邦对项伯说:“我入函谷关,没有为自己取得一丝一毫的利益,将吏民登记造册,封闭仓库,是为了等待项将军回来。所以派兵守关,只是为了防备盗贼进入,出现非常事故。我是日夜盼望将军到来啊,哪里敢有半点反叛之心!希望你向项将军说明臣下我不敢背叛项将军的崇高德行。”(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归,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回到军营对项羽说:“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羽许诺。如此的前奏曲,刘邦才逃过一劫。
汉,四年,楚急围刘邦于荥阳,形势非常危急。可是就在这时,韩信使者至,要求刘邦立他为“假齐王”。汉王大怒,骂道:“我困于荥阳,日夜盼望你来救我,你却想着要立自己为王的事。”张良、陈平踩汉王的脚,对他耳语说:“你作战不利,能禁止韩信称王么?不如趁这个机会,就立他为王,并善待他,使他守土有责。不这样,恐怕生变。”汉王醒悟,令张良往立韩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定都长安,是听从娄敬的。汉六年,有人上书言韩信反。刘邦考虑,举兵攻打吧,自己的部下恐不是韩信的敌手;不打吧,事态发展会不可收拾。刘邦又发出“如之奈何?”的慨叹。这时,陈平说:“古时候天子外出巡猎,总是会盟诸侯。现在南方有一好去处叫云梦,陛下假装出游云梦,到陈这个地方会盟诸侯。陈,楚的边界。韩信听到天子出游巡猎,必定若无其事地到郊外迎接。就在迎接之时,陛下趁机将他捉拿归案,只需要一个力士就行。(古之天子巡狞,会诸侯。南方有云梦,陛下弟出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陈,楚之西界,信闻天子以好出游,其势必无事而郊迎谒。谒,而陛下因禽之,此特一力士之事耳。)刘邦听从陈平的计策,轻易地把韩信捉起来了。对谋士的态度,项羽与刘邦相反,鸿门宴上,范增数目项羽,要他斩杀刘邦,不留隐患,但项羽根本不听,从而坐失击败对手的良机。岂止不听范增的,在楚军把汉王围于荥阳的有利形势下,项羽还中了反间计。陈平以重金收买楚军,使多人散布谣言: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大,但不得封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王而分其地。项王果然不信钟离昧等。楚使使者至汉,汉王假意摆上丰盛宴席,见到使者,却装着惊呀,说:“吾以为亚父派的使者,原来是项王的使者!”随即撤去上等的佳肴,而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报,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急欲攻下荥阳,项王不肯听。亚父闻项王怀疑自己,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未至彭城,范增疽发背而死。重要谋臣离开项羽,刘邦消除了夺天下的一大隐患。
五比建立国家制度。
项羽毫不犹豫地实行分封制,基本上全用旧贵族,一下子封了18个王。可以说他的国家是依靠旧贵族拼凑起来的大杂烩。秦始皇实行的郡县制,有没有可取之处,他可能想都没有想。这个倒行逆施的青年,学书不成,只有力气而已,恢复起旧制度来却毫不犹豫。刘邦实行的国家制度是郡、国并行。远在楚汉战争中,刘邦为了打败项羽,曾分封了韩信、英布、彭越这些重要将领。汉初被封的异姓王有8个。此外,他还封了功臣萧何等140多人为列侯。从公元前202年到前195年,7年之间,汉高祖借口他们谋反,先后将几个诸侯王杀去,并同时分封了一批刘姓子弟为王,想依靠宗族的力量作为皇权的羽翼。汉景帝时发生七国之乱,经过三个月就平定了。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把大王国分成几个小诸侯国,大大削弱诸侯王的势力。直至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借口诸侯王所献酎金的成色不好,夺爵者一百多人,才基本上解决了诸侯王割剧的局面。也就是说,至此郡县制才得以巩固。由郡、国并行到到基本实行郡县制,汉朝走了一条革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