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全文在线阅读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正文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三十二

关灯直达底部

暑门

医门法律 【 清?喻昌】

中暑

暍者中暑之称。《左传》荫暍人于樾下,其名久矣。后世以动而得之为中热,静而得之为中暑。然则道途中暍之人,可谓静而得之耶?动静二字,只可分外感内伤。动而得之,为外感天日之暑热;静而得之,因避天日之暑热而反受阴湿风露瓜果生冷所伤,则有之矣。时令小寒大寒,而人受之者为伤寒;时令小暑大暑,而人受之者即为伤暑。劳苦之人,凌寒触暑,故多病寒暑。赡养之人,非有饮食房劳,为之招寒引暑,则寒暑无由入也。所以膏粱藜藿,东南西北,治不同也。

体中多湿之人,最易中暑,两相感召故也。外暑蒸动内湿,二气交通,因而中暑。所以肥人湿多,夏月百计避暑,反为暑所中者,不能避身之湿,即不能避天之暑也。益元散驱湿从小便出,夏月服之解暑,有自来矣。然体盛湿多则宜之。清癯无湿之人,津液为时令所耗,当用生脉散充其津液。若用益元,妄利小水,竭其下泉,枯槁立至。况暑热蒸动之湿,即肥人多有内夹虚寒,因至霍乱吐泻,冷汗四逆,动关性命者,徒恃益元散解暑驱湿,反促其脏腑气绝者比比,可不辨而轻用之欤?不特此也,凡见汗多之体,即不可利其小便,盖胃中只此津液。夫既外泄,又复下行,所谓立匮之术也,仲景名曰无阳,其脉见短促结代,则去生远矣。

中暑卒倒无知,名曰暑风。大率有虚实两途:实者,痰之实也。平素积痰,充满经络,一旦感召盛暑,痰阻其气,卒倒流涎,此湿暍合病之最剧者也。宜先吐其痰,后清其暑,犹易为也。虚者,阳之虚也。平素阳气衰微不振,阴寒久已用事,一旦感召盛暑,邪凑其虚,此湿暍病之得自虚寒者也。宜回阳药中兼清其暑,最难为也。丹溪谓:火令流金铄石,何阴冷之有?立言未免偏执,十中不无二三之误也。夫峨眉积雪,终古未消,岂以他山不然,遂谓夏月旷剎皆热火乎?人身之有积阴,乃至汤火不能温者,何以异此?《内经》谓:无者求之,虚者责之。可见不但有者实者之当求责矣。管见谓大黄龙丸,有中暍昏死灌之立苏者,非一征乎?间亦有中气者,为七情所伤,气厥无痰,宜用苏合香丸灌之。许学士云:此气暴厥逆而然,气复即已,虽不药亦愈,然苏后暑则宜清也。

夏月人身之阳以汗而外泄,人身之阴以热而内耗,阴阳两俱不足。仲景于中暍病禁用汗下温针,汗则伤其阳,下则伤其阴,温针则引火热内攻,故禁之也。而其用药,但取甘寒,生津保肺,固阳益阴为治。此等关系最巨,今特挈出。《灵枢》有云: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亡。盖谓阳以阴为宅,补阳须不伤其阴;阴以阳为根,泻阴须不动其阳。夫既阴阳俱不足,则补泻不可轻言,才有补泻必造其偏,如重阴重阳之属,其初不过差之毫厘耳。所以过用甘温,恐犯补阳之戒;过用苦寒,恐犯泻阴之戒。但用一甘一寒,阴阳两无偏胜之药,清解暑热而平治之,所以为百代之宗也。

夏月卒倒,不省人事,名曰暑风。乃心火暴甚,暑热乘之,令人噎闷,昏不知人。然亦有他脏素虚,暑得深中者,但不似心脏之笃耳。如入肝则眩运顽痹,入脾则昏睡不觉,入肺则喘满痿躄,入肾则消渴。虽当补益与清解兼行,然必审其属于何脏,用药乃得相当也。日中劳役而触冒其暑者,此宜清凉解其暑毒,如白虎汤、益元散、黄连香薷饮、三黄石膏汤之类,皆可取用也。

深居广厦,袭风凉,餐生冷,遏抑其阳而病暑者,一切治暑清凉之方,即不得径情直施。如无汗仍须透表以宣其阳,如吐利急须和解以安其中,甚者少用温药以从治之。故冒暑之霍乱吐泻,以治暑为主;避暑之霍乱吐泻以和中温中为主,不可不辨也。

元丰朝立和剂局,萃集医家经验之方,于中暑一门独详。以夏月暑证,五方历试,见闻广耳。其取用小半夏茯苓汤,不治其暑,颛治其湿;又以半夏、茯苓少加甘草,名消暑丸,见消暑在消其湿,名正言顺矣。其香薷饮,用香薷、扁豆、厚朴为主方,热盛则去扁豆加黄连为君,治其心火;湿盛则去黄连加茯苓、甘草,治其脾湿。其缩脾饮,则以脾为湿所浸淫而重滞,于扁豆、葛根、甘草中,佐以乌梅、砂仁、草果,以快脾而去脾所恶之湿;甚则用大顺散、来复丹,以治暑证之多泻利者,又即缩脾之意而推之也。其枇杷叶散,则以胃为湿所窃据而浊秽,故用香薷、枇杷叶、丁香、白茅香之辛香,以安胃而去胃所恶之臭;甚则用冷香饮子,以治暑证之多呕吐者,又即枇杷叶散而推之也。医者于热湿虚寒浅、深缓急间酌而用之,其利溥矣。而后来诸贤,以益虚继之。河间之桂苓甘露饮、五苓、三石,意在生津液以益胃之虚。子和之桂苓甘露散,用人参、葛根、甘草、藿香、木香,益虚之中,又兼去浊;或用十味香薷饮,于《局方》五味中增人参、黄芪、白朮、陈皮、木瓜,益虚以去湿热。乃至东垣之清暑益气汤、人参黄芪汤,又补中实卫以去其湿热,肥白内虚之人,勿论中暑与否,所宜频服者也。中暑必显躁烦热闷,东垣仿仲景竹叶石膏汤之制,方名清燥汤,仍以去湿为首务。夫燥与湿相反者也,而清燥亦务除湿,非东垣具过人之识不及此矣。又如益元散之去湿,而加辰砂则并去热;五苓散之去湿,而加人参则益虚,加辰砂减桂则去热;白虎汤加人参则益虚,加苍朮则胜湿;合之《局方》则大备矣,然尚有未备焉。昌观暑风一证,其卒倒类乎中风,而不可从风门索治。《百一选方》虽有大黄龙丸,初不为暑风立法。管见从而赞之曰:有中暍昏死,灌之立苏,则其方亦可得治暑风之一斑矣。倘或其人阴血素亏,暑毒深入血分,进以此丸,宁不立至危殆乎?《良方》复有地榆散,治中暑昏迷不省人事而欲死者,但用平常凉血之药,清解深入血分之暑风,良莫良于此矣。后有用之屡效,而美其名为泼火散者,知言哉!夫中天火运,流金烁石,而此能泼之,益见暑风为心火暴甚,煎熬阴血,舍清心凉血之外,无可扑灭矣。综羣方而论列之,以其详,故益加详焉。

论金匮治暍用白虎加人参汤瓜蒂汤二方

《金匮》治暍病,止出二方:一者,白虎加人参汤,颛治其热。以夏月之热淫,必僭而犯上,伤其肺金,耗其津液,用之以救肺金存津液也。孙思邈之生脉散,李东垣之清暑益气汤,亦既祖之矣。一者,瓜蒂汤,颛治其湿。以夏月之湿淫,上甚为热,亦先伤其肺金,故外渍之水,得以聚于皮间。皮者肺之合也,用以(口畜)其胷中之水,或吐或泻而出,则肺气得以不壅,而皮间之水得以下趋也,何后人但宗仲景五苓散为例?如河间之通苓散,子和之桂苓甘露饮,非不得导湿消暑之意,求其引伸瓜蒂汤之制,以治上焦湿热而清夫肺金,则绝无一方矣。故特举二方,合论其义,见无形之热伤其肺金则用白虎加人参汤救之,有形之湿伤其肺金则用瓜蒂汤救之,各有所主也。二方《伤寒》痉湿暍篇中不载,《金匮》痉湿暍篇中复出之。金针暗度,宜识之矣。

白虎加人参汤。本文云:太阳中热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盖夏月汗出恶寒者,卫气虚也。身热而渴者,肺金受火克而燥渴也。《内经》曰: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消亦渴也。心火适王,肺金受制,证属太阳,然与冬月感寒之治不同,用此汤以救肺金,是为第一义矣。

瓜蒂汤。本文云: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一物瓜蒂汤主之。变散为汤,而去赤小豆、酸浆水,独用瓜蒂一味煎服,(口畜)去胷中之水,则皮中之水得以俱出也。(口畜)中有宣泄之义,汗如其故,不复水渍皮间矣。此即《内经》以水灌汗,乃至不复汗之证。仲景会其意,言中暍者,兼乎中湿,有所祖也。然水行皮中,何以脉见微弱耶?盖中暍脉本虚弱,而湿居皮肤,内合于肺,阻碍荣卫之运行,其脉更见微弱也。暍脉虚弱,按之无力;湿脉微弱,举之不利;湿与暍合之脉,则举按皆不利也。(口畜)去其水而荣卫通,肺气行,举指流利即湿去之征,按之有力即暍解之征。一物之微,其功效之神且捷者有如此矣。水行皮中,乃夏月偶伤之水,或过饮冷水,或以冷水灌汗,因致水渍皮中,遏郁其外出之阳,以故身热疼重,用瓜蒂一物驱逐其水,则阳气行而遏郁之病解矣。凡形寒饮冷则伤肺,乃积渐使然。此偶伤之水,不过伤肺所合之皮毛,故一(口畜)即通,并无借赤小豆、酸浆水之羣力也。即是推之,久伤取冷,如风寒雨露,从天气而得之者,皆足遏郁其上焦之阳,又与地气之湿从足先受,宜利其小便者异治矣。可无辨欤!

辨脉

伤暑之脉,《内经》曰:脉虚身热,得之伤暑。《甲乙经》曰:热伤气而不伤形,所以脉虚者是也。若《难经》曰:其脉浮大而散,殊有未然。夫浮大而散,乃心之本脉,非病脉也。仲景不言,但补其偏,曰弦细芤迟。芤即虚豁也,弦细迟,即热伤气之应也。其水行皮中之脉则曰微弱,见脉为水湿所持,阳气不行也。统而言之曰虚,分而言之曰弦细芤迟微弱。其不以浮大之脉,混入虚脉之中,称为病暑之脉,虑何周耶!

律五条

凡治中暑病,不辨外感内伤,动静劳逸,一概袭用成方者,医之罪也。

伤寒夹阴,误用阳旦汤,得之便厥。伤暑夹阴,误用香薷饮,入喉便暗。后贤于香薷饮加人参、黄芪、白朮、陈皮、木瓜,兼治内伤,诚有见也。而不辨证者之贻误,宁止此乎?

凡治中暑病,不兼治其湿者,医之过也。

热蒸其湿是为暑,无湿则但为干热而已,非暑也。故肥人湿多,即病暑者多;瘦人火多,即病热者多。

凡治中暑病,遇无汗者,必以得汗为正。若但清其内,不解其外,医之罪也。

中暑必至多汗,反无汗者,非因水湿所持,即为风寒所闭,此宜先散外邪,得汗已方清其内。若不先从外解,则清之不胜清,究成疟痢等患,贻累无穷。

凡治中暑病,无故妄行温补,致令暑邪深入,逼血妄行,医之罪也。

暑伤气,才中即厌厌短息,有似乎虚,故清暑益气,兼而行之。不知者妄行温补,致令暑邪深入血分,而成衄痢,即遇隆冬大寒,漫无解期。故热邪误以温治,其害无穷也。

湿温即暑与湿交合之温病。素伤于湿,召暑而入其中也。两胫逆冷,腹满,湿得暑而彰其寒;入胸,头目痛苦,妄言,暑得湿而彰其热。此但当分解热湿之邪,而息其焰。宁可发汗,令两邪混合为一邪。发汗则口不能言,耳不能闻,心不知苦,但身青面色变,显露于肌肉之外耳。暍病而至重暍,又非虚虚实实之比,真为医之所杀矣。

景岳全书 【 明?张介宾】

论证

暑本夏月之热病。然有中暑而病者,有因暑而致病者,此其病有不同,而总由于暑。故其为病,则有阴阳二证,曰阴暑,曰阳暑,治犹冰炭,不可不辨也。除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凡人之畏暑贪凉,不避寒气,则或于深堂大厦,或于风地树阴,或以乍热乍寒之时,不谨衣被,以致寒邪袭于肌表,而病为发热头痛,无汗恶寒,身形拘急,肢体酸疼等证。此以暑月受寒,故名阴暑,即伤寒也。惟宜温散为主,当以伤寒法治之。

又有不慎口腹,过食生冷,以致寒凉伤脏,而为呕吐泻利腹痛等证。此亦因暑受寒,但以寒邪在内,治宜温中为主,是亦阴暑之属也。

阳暑者,乃因暑而受热者也。在仲景即谓之中暍。凡以盛暑烈日之时,或于长途,或于田野,不辞劳苦,以致热毒伤阴,而病为头痛烦躁,肌体大热,大渴大汗,脉浮气喘,或无气以动等证。此以暑月受热,故名阳暑。治宜察气之虚实,火之微甚,或补或清,以固其气,此与阴暑之治大有不同。若或因暑之名,而不分表里,不察阴阳,则误人不浅矣。

阴暑证,或在表,或在里,惟富贵安逸之人多有之,总由恣情任性,不慎风寒所致。阳暑证惟辛苦劳役之人多有之,由乎触冒暑热,有势所不容已者。然暑热逼人者,畏而可避,可避则犯之者少。除寒袭人者,快而莫知,莫知则犯之者多。故凡有病暑者,阳暑不多见,而阴暑居其八九。今之人治暑,但见发热头痛等证,则必曰此中暑也,而所用无非寒凉,其不达也亦甚矣。

伤寒之病,虽同为寒邪,而名有不同也。伤暑之名,虽同为暑邪,而病有不同也。伤寒之名有不同者:在冬之寒,即谓之正伤寒;在春之温,即谓之温病;在夏之暑,即谓之暑病。是温病暑病,亦皆伤寒之别名耳。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又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即此谓也。伤暑之病有不同者:其因暑而感寒者,寒则伤形,即伤寒也。因暑而受热者,热则伤气,即伤暑也。是内伤外感,但有暑病之不同耳。经曰: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即此谓也。盖气盛身寒者,谓身受寒邪而气无恙也,故曰伤寒。气虚身热者,谓冒暑热而热伤气也,故曰伤暑。此义人多不解,而谓伤寒者必身寒,则于理不通,而大昧经旨矣。

夏月盛暑之时,必令身有微汗,此养身之道,最得时宜者也。若必使快然无汗,则未免阴盛于阳,多致疾矣。观之经曰:暑当与汗皆出,勿止。是言暑汗之勿宜止也。又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是言暑汗不出之为病也。此夏月之汗宜否,盖可知矣。

暑有八证:脉虚、自汗、身热、背寒、面垢、烦渴、手足微冷、体重是也。凡治此者,宜调理元气为主,清利次之。

中暑死者,不可使得冷,得冷便死。只宜以温暖之物,护其脐中,徐徐治之。

阴暑论治

凡暑月外感风寒,以致阴邪抑遏阳气,而病为发热头痛,肢体拘急,酸疼无汗,恶寒脉紧等证,此即伤寒之属,治以解散为主,宜正柴胡饮、小柴胡汤,或一二三四柴胡饮之类,酌其寒热虚实,随宜用之。若脉见微细,气体虚弱,不可发汗者,但宜补中气,使元气渐充,则寒邪自散,不必攻邪也,或用补中益气汤主之。若邪感于外而火盛于内,或阳明热甚者,宜柴胡白虎煎之类主之。若寒邪在表未解,而六脉微细,背冷恶寒,或呕恶泄泻,内无热证者,此正伏阴在内,而邪不易解,虽在暑月,亦速宜温中,如理阴煎、理中汤、大温中饮、麻桂饮之类皆宜速用,不可疑亦不可迟。若邪盛于外,而中不甚虚者,或以五积散。以上诸证有不能尽者,俱宜以伤寒门诸法察而治之。

凡内伤生冷,致损胃气,而病为腹痛泄泻呕吐者,宜治以温中散寒为主。若初受寒邪,停积未散,而脾气未虚者,先宜以抑扶煎、五德丸之类主之。若胃气微虚者,宜佐关煎、五德丸主之。若胃气甚虚者,宜温胃饮、理中汤主之。若吐泻已甚,脾肾兼伤,而痛连小腹二阴,或成痢者,宜胃关煎、理阴煎或九气丹之类主之。若表中寒邪,内伤生冷,表里俱病者,宜兼治之,以和胃饮加柴胡,或温胃饮加柴胡,或新方诸柴胡饮,察虚实而用之。若古方用大顺散为温中之总治,亦何足以尽之也。

阳暑论治

酷热伤人,本为热证,然阳中又有阴阳,此不可不辨也。凡暑热中人者,其气必虚,以火能克金,而热伤气也。而热者不可不清,虚者不可不补。但阳中之阳者,宜兼乎清,如身热头痛,烦躁大渴,大汗脉洪滑,喜冷水,大便干结,小水痛赤之类,皆阳证也。若气不甚虚,而但有火证者,宜白虎汤或益元散主之;或火盛之甚者,惟玉泉散更妙。若汗出脉虚浮,烦渴,有火而少气者,宜白虎加人参汤,或仲景竹叶石膏汤,《宣明》桂苓甘露饮之类主之。若眩运少气,虽烦渴而火不甚者,宜生脉散主之。以上诸法,用治阳中之阳,皆古法之善者。若虽壮热口渴,而脉虚无力,或重按全无,及神困气促者,此脾胃气虚,元阳不足,假火之证,若误用白虎等剂,其危立至。

伏阴论治

凡中暑热者,人皆知为阳证,而不知阳中有阴也。盖外中热邪而内亦热者,此表里俱热,方是阳证,治宜清补如前。若内本无热,而因热伤气,但气虚于中者,便有伏阴之象。故凡治暑热之证,最当辨其阴阳虚实。若脉虚无力,或为恶寒背寒,或为呕恶,或为腹痛泄泻,或四肢鼻尖微冷,或不喜凉茶冷水,或息短气促无力以动之类,皆阳中之阴证也。凡见此类,但当专顾元气,惟宜独参汤徐徐与之为最妙。若兼微呕恶寒者,宜加煨姜与人参等分主之。再其甚者,宜养中煎、理中汤、五君子煎或五福饮、理阴煎之类,皆当随宜用之。若虚寒之甚,则舍时从证,桂附皆所必用。切不可因暑热之名,而执用寒凉解暑等剂,再伐阳气,则变有不可测也。若夏月于盛暑中过于劳倦,因而中暑者,其劳倦既已伤脾,暑热又以伤气,此本内伤大虚之候,当专以调补为先,然后察其有火无火,或有邪无邪,而兼治如前可也。

夏月因暑致病,而医有不知伏阴,误投寒剂,以致吐泻腹痛,或外热内寒,烦躁多渴,状若伤寒,但察其脉微神困,便是阴盛格阳之证,速宜温药以救其内。

夏月既伤暑热,复伤生冷,外热内寒者,当专以内寒为主,有滞者清其滞,无滞者益其气。但温中理脾,脾气既复而暑无不退也。

夏月伏阴续论

夏月伏阴在内,此本天地间阴阳消长之正理。顾丹溪特为此论,而反乖其义,因以致疑于人,其谓何也?观其所论曰:人与天地同一橐钥。子月一阳生,阳初动也;寅月三阳生,阳初出于地也。此气之升也。巳月六阳生,阳尽出于上矣,此气之浮也。人之腹属地气,于此时浮于肌表,散于皮毛,腹中虚矣。世言夏月伏阴在内,此阴字有虚之义,若作阴凉看,其误甚矣。且其时阳浮地上,燔灼焚燎,流金烁石,何阴冷之有?若于夏月火令之时,妄投温热,宁免实实虚虚之患乎。此丹溪之言虚,是固然矣。若以阴冷二字为误,而夏且禁用温热,此则余所不服也。何以见之?夫天地之道,惟此阴阳。阴阳之变,惟此消长。故一来则一往,一升则一降,而造化之机,正互藏为用者也。经曰:阴主寒,阳主热。又曰: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此本阴阳之常性也。今既云夏月之阳尽浮于外,则阴伏于内矣。阴盛则阳衰也,非寒而何?阳浮于外则气虚于中矣。气虚即阳虚也,非寒而何?此固不易之理也。然而尤有显然者,则在井泉之水,当三冬之寒冽而井泉则温,盛夏之炎蒸而泉源则冷,此非外寒内热、外热内寒之明验乎?此又岁岁皆然,主气之常候也。至若主气之外,又有客气,而天以五周,地以六备,寒暄递迁,气更应异。如伏明之纪寒清数举;卑监之纪风寒并兴;坚成之纪阳气随阴治化;流衍之纪寒司物化,天地严凝;太阳司天,寒气下临,寒清时举;太阴司天,地乃藏阴,大寒且至等义,是无论冬夏皆有非时之气以动为民病者也。又岂因夏月之火令,遂可谓之无寒,而禁用温热乎?且伏阴之义,本以阴阳对待寒热为言,若但以寒字为虚,则夏月伏阴,宜多虚证,冬月伏阳,即无虚矣,岂其然乎?又若夏月宜禁温热,则冬月宜禁寒凉,无待言也。今见四时之病,盛夏每多吐泻,深冬偏见疮疹,诸如此类,岂非冬多内热夏多中寒乎?总之夏有热证,亦有寒证;冬有实证,亦有虚证。虽从时从证,贵乎因病制宜。然夏月伏阴之义,此实天人之同气,疾病之元机,有必不可不察而忽之者也。今若丹溪之论,则于理反悖,而何切于用?即无此论,亦何不可!近见徐东皋亦述丹溪之说云:夏月无寒,世人不察而用温热,为世通弊。若谓夏伏阴宜服温热,则冬月伏阳宜服寒凉,然则孟子冬日饮汤夏日饮水,亦不足信欤?噫!此公都子之言也,不过借喻内外,原非用析阴阳。而徐氏曲引为证,独不思经文易义,傥相背乎!《内经》曰: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曰: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曰: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曰:相火之下,水气承之;君火之下,yin精承之。曰: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又如《周易》之两仪,有阴必有阳,两仪而四象,阴阳之中复有阴阳也。在泰之义,则曰内阳而外阴,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在否之义,则曰内阴而外阳,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由此观之,则丹溪之论,东皋之引证,皆吾之所不信也,故复为此续论。

论香薷饮

香薷饮,乃夏月通用之药饵,常见富贵之家,多有备此,老少时常服之,用以防暑,而不知人之宜此者少,不宜此者多也。若误用之,必反致疾。何也?香薷一物,气香窜而性沉寒。惟其气窜,所以能通达上下,而去菀蒸之湿热;惟其性寒所以能解渴除烦,而清抟结之火邪。然必果属阳脏,果有火邪,果脾胃气强,肥甘过度,而宜寒畏热者,乃足以当之,且赖其清凉,未必无益。若气本不充而服之,最能损气;火本非实而服之,乃以败阳。凡素禀阴柔,及年质将半,饮食不健,躯体素弱之辈,不知利害,而效尤妄用者,未有不反助伏阴,损伤胃气,而致为吐泻腹痛及阴寒危败等证。若加黄连,其寒尤甚,厚朴破气均非所宜,用者不可不审!


清中汤 【 《中藏经》】   治中暑口渴。

甘草一两,蜜炙黄脆可折  干姜半两,湿纸裹煨  陈皮二两

右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八分,温冷吃汤,点水调皆可。

冷香饮子《济生方》  治老人虚人伏暑烦躁,引饮无度,恶心疲倦,服凉药不得者。

草果仁三两  附子炮,去皮脐  橘红各一两  甘草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一两,水二碗,生姜十片,煎至半碗,去滓沉冷,旋旋服,不拘时候。

五苓散 【 仲景】   治暑。

白朮炒  猪苓  茯苓各一两半  桂一两  泽泻二两半

右加辰砂,名辰砂五苓散。

黄连解毒汤 【 《丹溪心法》】   治中暍。

黄连  黄蘗  黄芩  栀子等分

右(口父)咀,水煎。

黄连香薷汤 【 《卫生宝鉴》】   治伏暑引饮,口燥咽干,或吐或泻。

黄连四两  香薷一斤  厚朴去皮,姜汁炙熟  白扁豆微炒,各半斤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水二盏,入酒少许,煎至一盏,沉冷,不拘时服。

橘皮汤 【 《医学纲目》】   治中暑痰逆恶寒。

橘皮去白,二两  生姜一两  枣子去核,五枚  甘草炙,半两  人参一钱  竹茹半升

右分五服,每服水一盏二分,煮取八分,去渣热服。

消暑丸  治头痛恶心,烦躁消渴,霍乱。

菉豆粉  石膏各四两  白矾枯  硫黄各一两

水浸,蒸饼为丸弹子大,辰砂为衣。用姜汁酢点新汲水化开服之。

缩脾饮 【 《和剂局方》】   消暑气,除烦渴。

缩砂仁  乌梅肉  草果煨  甘草各四两,炙  干葛  白扁豆去皮炒,各二两

每服四钱,水一碗,煎七分,水沉冷服以解烦,或欲热欲温任意服,代熟水饮之,极效。

香薷剉饮 【 《奇效良方,下同》】   解暑毒,止霍乱。

香薷  厚朴姜制,各二钱  白茯苓一钱半  甘草半钱  陈皮  良姜各一钱

右作一服,水二钟,入盐些少,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竹叶石膏汤  治热暑内外皆热,烦躁大渴。

石膏半两  麦门冬  人参各二钱  甘草牛钱  半夏汤洗七次,一钱半

右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青竹叶十四片,粳米一撮,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御爱姜苏丸  治中暑恶心,头疼烦躁,生津止渴。

紫苏叶一两  乌梅肉炒,二两  甘草生三分  桂心去粗皮  香薷各半两  生姜切焙干,一分  木瓜干者二两,如生去皮穰切焙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每服一丸,细嚼,熟水送下。

水瓢丸  治冒暑,解烦渴。

乌梅肉四两  甘草  青盐  干木瓜  白茯苓  檀香各一两  麝香二钱半

右,除麝香别研,余并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三十丸。每服一丸,含化或新汲水、温水嚼下,不拘时候。一方有人参。

泼火散  一名地榆散,治伤暑,烦躁发渴,口苦舌干,头痛恶心,不思饮食,昏迷不省人事,欲死者。

青皮去白  赤芍药  黄连去须  地榆各等分

右为细末,每服三钱,冷水调下。如蓄热而气血妄行,如甘草等分。一方浆水调服,如无,只以新汲水亦得。若血痢,水一盏煎服。

大黄龙丸 【 《百一选方》】   治中暑身热头痛,状如脾寒,或烦渴,呕吐不食。

舶上硫黄  硝石各一两  白矾生  雄黄  滑石各半两  白面四两

右五味,研末,入面和匀,滴水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新井水下。管见云:有中暍昏死,灌之立苏。

檀香丸  解暑毒。

檀香一钱  杏仁去皮,二钱半  乌梅肉三两  紫苏叶二两  小茴香三钱半  百药煎二钱  甘草一两半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不时含化。

五圣汤  治暑病呕恶,每遇夏月,不进饮食,疲倦少力,见日色则头目昏痛,恶心多睡。

贯众  黄连去须  甘草炙  吴茱萸汤洗七次  白茯苓去皮

以上五味并生用各半两,(口父)咀,平分二服,每服用水一碗半,煎至一碗,去滓放冷,候日午时,先取香熟甜瓜一枚,切去皮作十二片,先嚼瓜一片,呷药一二呷送下了,再如前嚼瓜一片,呷药一二呷,看吃得几片,以药汁尽为度,不损脾胃,不动脏腑,须是觉大烦时服之。

蜡梅丸  解暑止渴生津。

蜡梅花末  干姜末  枇杷叶末  百药煎末  乌梅肉末,各一两  蜡五两

右先镕蜡开,投蜜二两和上件药末,捣二三百下,丸如鸡头实大,夏月长途,一日含化一丸妙。

广顺散  治中暑烦渴。

甘草三两半,炙  肉桂去粗皮  干姜炮,各一两  紫苏叶半两  乌梅肉焙干,一两半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冷水调下,沸汤调服亦得。

一柴胡饮 【 《景岳全书》,下同】   一为水数,从寒散也。凡暑月外感风寒,以致阴邪抑遏阳气,而病为发热头痛,肢体拘急,酸痛无汗,恶寒脉紧等证,此即伤寒之属,治以解散为主,宜正柴胡饮、小柴胡汤,或一二三四柴胡饮之类,酌其寒热虚实,随宜用之。但外有邪而内兼火者,须从凉散,宜此主之。

柴胡一二钱  芍药二钱  黄芩  陈皮留白  生地各一钱半  甘草八分

水一钟半,煎七八分,温服。如内热甚者,加连翘一二钱,随宜。如外邪甚者,加防风一钱佐之。如邪结在胸而痞满者,去生地加枳实一二钱。如热在阳明而兼渴者,加天花粉或葛根一二钱。热甚者加知母、石膏亦可。

二柴胡饮  二为火数,从温散也。治暑月外感风寒,其人元气充实,脏气素平,无火不宜妄用凉药,以致寒滞不散,则为害非浅,宜此主之。

厚朴  陈皮留白,各一钱半  北细辛一二钱  柴胡一钱半或二三钱  甘草八分  半夏二钱  生姜片三五七片

水一钟半,煎七八分,温服。如多湿者加苍朮。

三柴胡饮  三为木数,从肝经血分也。治暑月外感风寒,其人素禀阴分不足,或肝经血少,可兼补而散之。但血气虚弱不能外达者,宜此主之。

柴胡二三钱  炙甘草  陈皮留白,各一钱  芍药一钱半  生姜三五片  当归二钱,溏泻者易以熟地

水一钟半,煎七八分,温服。

四柴胡饮  四为金数,从气分也。凡人元气不足,或忍饥劳倦,而暑月外感风寒,或六脉紧数微细,正不胜邪等证,必须培助元气,兼之解散,庶可保全,宜此主之。若但知散邪,不顾根本,未有不元气先败者。

柴胡一二三钱  炙甘草一钱  生姜三五七片  当归二三钱,泻者少用  人参二三钱或五七钱

水二钟,煎七八分,温服。

五柴胡饮  五为土数,从脾胃也。脾土为五脏之本,凡中气不足而外邪有不散者,非此不可。此与四柴胡饮相表里,但四柴胡饮专调气分,此则兼培血气以逐寒邪,尤切于时用也,神效不可尽述。

柴胡一二三钱  白朮炒  当归各二三钱  熟地三五钱  芍药钱半,炒炙甘草一钱  陈皮酌用,不用亦可

水一钟半,煎七分,食远热服。

正柴胡饮  凡暑月外感风寒,头疼身痛等证,但血气平和,宜从平散者,此方主之。

柴胡一二三钱  陈皮一钱半  芍药二钱  防风  甘草各一钱  生姜三五片

水一钟半,煎七八分,热服。

柴胡白虎煎  治暑月阳明温热,表邪不解等证。

柴胡  石膏  黄芩  麦冬各二钱  细甘草七分

水一钟半,加竹叶二十片,煎服。

玉泉散  一名六一甘露散,治暑月阳明内热,烦渴头痛,二便闭结,温疫斑黄等证,此益元散之变方也。

石膏六两,生用  粉甘草一两

右为极细末,每服一二三钱,新汲水或热汤,或人参汤调下。此方加朱砂三钱亦妙。

理阴煎  此理中汤之变方也。凡脾肾中虚等证,宜刚燥者,当用理中、六君之类;宜温润者,当用理阴、大营之类。欲知调补,当先察此。此方通治暑月伏阴在内,邪不易解,一切热证,但脉见无力者,悉假热之证,若用寒凉攻之必死,宜速用此汤。

熟地三五七钱或一二两  当归二三五七钱  炙甘草一二钱  干姜炒黄色,一二三钱  或加肉桂一二钱

水二钟,煎七八分,热服。此方加附子即名附子理阴煎,再加人参即名六味回阳饮,治命门火衰,阴中无阳等证。

人参益气汤 【 《东垣十书》】   治暑热伤气,四肢倦怠嗜卧,手指麻木。

人参一钱二分  黄芪二钱  白芍药七分  甘草一钱  五味子三十粒  柴胡六分  升麻五分

右,水煎服。

通苓散 【 《医门法律》】   治伤暑潮热烦渴,小便不利。

麦门冬  淡竹叶  车前穗  灯心

右,各等分,水煎服。

薷藿汤 【 《医学入门》,下同】   治夏月感冒暑邪。

香薷一钱半  厚朴  扁豆  黄连各七分  藿香  紫苏  白芷  大腹皮  茯苓各六分  白朮  陈皮  桔梗  半夏曲各四分  甘草二分

右(口父)咀,姜枣煎服。

香葛汤  治前证。

香薷一钱半  厚朴  扁豆  黄连各七分  升麻三分  葛根  芍药各二钱  甘草炙,一钱

右(口父)咀,加姜煎。

诱行丸  治夏月口渴,免致饮冷水腹胀,兼止吐泻。

百药煎  麦门冬  乌梅  葛根  人参  甘草

右为细末,蜜丸,噙化一丸。

姜朴汤 【 《集成》】   治夏秋暑热,过食冷物茶水以伤其内,过乘凉风以伤其外,致恶寒发热,胸膈饱闷,饮食不进或吐泻,此内外俱寒冷也。

干姜炮  厚朴  人参  白朮  白茯苓各一钱  陈皮  枳实  羌活  炙甘草各五分

右,水二盏,姜三片,煎服。

白虎加人参汤 【 仲景】   治中暑热。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  甘草二两  粳米六合,此白虎汤也  加人参六钱

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

白虎加苍朮汤

前方内去人参加苍朮二两

右,增水作四服。

消暑丸 【 《和剂》】   治伏暑引饮,脾胃不利。

半夏一斤,酢五升煮干  甘草生  茯苓各半斤

右为末,姜汁煮糊丸,无见生水,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不拘时,热汤送下。中暑为患,药下即苏;伤暑发热头痛,服之尤妙。夏月常服,止渴利小便,虽饮水多亦不为害,应是暑药皆不及此。若痰饮停节,并用生姜汤下。入夏之后,不可缺此药也。

益元散  一名天水散,治伤寒表里俱热,烦渴口干,小便不通,及霍乱吐泻,下利肠澼。

桂府滑石腻白者,六两  粉草一两,研烂

右为极细末,每服三钱,白汤调下,新水亦得。加辰砂三钱名辰砂益元散,加薄荷少许名鸡苏散,加青黛末少许名碧玉散,治疗并同,但以回避世俗之轻侮耳。

十味香薷饮 【 《百一方》,下同】   消暑气,和脾胃。

香薷一两  人参  陈皮去白  白朮  白茯苓  白扁豆炒去壳  黄芪  木瓜  厚朴姜汁炒黑  炙甘草各半两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热汤或冷水调下。

三黄石膏汤  治前证。

黄连二钱  黄蘗  山栀  元参各一钱  黄芩  知母各一钱五分  石膏三钱  甘草七分

右,水煎服。

黄芪人参汤  治前证。

黄芪一钱,自汗过多,倍之  陈皮  人参  白朮各五分  苍朮半钱,无汗倍之  甘草炙  当归身酒洗焙  麦门冬各二分  黄蘗酒洗  神曲炒,各三分  升麻六分  五味子九粒

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热、食远或空心服之。忌酒湿面大料物之类,及过食冷物。

一物瓜蒂汤 【 《金匮要略》】   治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而脉微弱者。

瓜蒂二七个

右剉,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顿服。

清燥汤 【 东垣】   治前证。

黄芪炙,一钱半  黄连  苍朮  白朮炒,各一钱  五味子九粒  人参  白茯苓  升麻各三分  当归一钱二分  陈皮  泽泻各五分  柴胡  麦门冬  生地黄  神曲炒  猪苓  黄蘗酒制  甘草炙,各二分

每服半两,水二盏,煎一盏,去滓,稍热,空心服。

水壶卢丸  治冒暑毒,解烦渴。

川百药煎三两  人参二钱  麦门冬  乌梅肉  白梅肉   干葛  甘草各半两

右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鸡头实大。每服一丸,夏月出行,可度一日。

香薷丸 【 《和剂》】   治大人小儿伤暑伏热,烦渴瞀闷,头目昏眩,胸膈烦满,呕哕恶心,口苦舌干,肢体困倦,不思饮食,或发霍乱吐利转筋。

香薷一两  紫苏  木瓜  藿香  茯神各五钱  甘草炙赤色  檀香剉  丁香各二钱半

右为细末,炼蜜和丸,每两作三十丸。每服一丸至二丸,细嚼,温汤下。

生脉散 【 《医学入门》】   治前证。

麦门冬二钱  人参  五味子各一钱

水煎,夏月代茶饮之。或加黄芪、甘草各一钱,或加黄蘗二分服之,则令人气力涌出生用。

参归益元汤 【 《万病回春》】   治注夏病,其证头眩眼花,腿酸脚弱,五心烦热,口苦舌干,精神困倦,好睡,饮食减少,脉数无力。

当归  白芍  熟地  白茯苓  麦门冬各一钱  陈皮  知母  黄蘗并酒炒,各七分  人参五分  甘草三分  五味子十粒

右剉,作一贴,入枣一枚,米一撮,水煎服。

清气饮 【 《必用方》,下同】   治暑伤元气,发热汗大泄,无气力,脉虚细而迟。

白朮一钱二分  人参  黄芪  麦门冬  白芍  陈皮  白茯苓各一钱  知母  香薷各七分  黄连炒  甘草各五分  黄蘗三分

右剉,入姜三片,水煎服。

参薷饮  一名却暑清健汤,驱暑清热,壮元气,治霍症吐利。

白朮一钱半  人参一钱二分  麦冬  白芍药  白茯苓各一钱  知母炒  陈皮  香薷各七分  甘草各五分   黄芩炒,三分五味子十粒

右剉,入姜三片,水煎服。

黄芪汤海藏  治暑渴,脉虚弱。

人参  白朮土炒  白茯苓  甘草  黄芪蜜炙  白芍药各一钱

右剉,入姜三片,水煎服。

清暑益气汤 【 《东垣十书》】   治长夏湿热蒸人,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懒于动作,身热烦渴,小便黄而数,大便溏而频,或泄或痢,不思饮食,气促自汗。

苍朮一钱半  黄芪  升麻各一钱  人参  白朮  陈皮  神曲  泽泻各五分  酒黄蘗  当归  青皮  麦门冬  干葛  甘草各三分  五味子九粒

右剉,作一贴,水煎服。此药参、尤、黄芪、升麻、甘草、麦门冬、当归、五味子、黄蘗、干葛,是清暑补气也;苍朮、神曲、陈皮、青皮、泽泻,理脾也。

二香散 【 《古今医鉴》】   治感冒暑风,身热头痛,或泄泻呕吐。

香附子  香薷各二钱  紫苏叶  陈皮留白  苍朮各一钱  厚朴  白扁豆  甘草各五分

右剉,作一贴,入姜三片,木瓜二片,葱白二茎,水煎服。凡暑月伤风伤寒,悉以此药解表发散。

玉露散 【 《丹溪心法》,下同】   治暑渴。

寒水石  滑石  石膏  花粉各一两  甘草五钱

右为细末,每三钱,井水调下。

黄连香薷饮  治中暑热渴。

香薷三钱  厚朴一钱半  黄连七分半

右剉,作一贴,入酒少许,水煎,沉冷服。

清肺生脉饮 【 《医学入门》】   治暑伤肺,欬喘烦渴气促。

黄芪二钱  当归  生地  人参  麦冬各一钱  五味子十粒

右剉,水煎服。

通苓散 【 《得效方》】   治伤暑烦渴,泄泻尿濇。

木通  车前子  茵陈  瞿麦各一钱

右剉,入灯心二十茎,麦门冬各二十个,水煎服。

桂苓甘露饮 【 《医学正传》】   治伏暑烦渴引饮。

滑石二两  茯苓  泽泻  石膏  寒水石  甘草各一两  白朮  猪苓  肉桂各五钱

右为末,每二钱,姜汤调下。

醍醐汤 【 《局方》】   解暑热,止烦渴。

乌梅肉另焙研末,一斤  草果一两  缩砂仁  白檀香各五钱  炼蜜五斤

右细末,入蜜,微煎沸搅匀,磁器盛,冷水调服。

春泽汤 【 《得效方》】   治暑热燥渴,引饮无度,或水入即吐。

即五苓散去桂加人参也。

濯热散 【 《医学正传》】   一名龙须散,治暑热烦渴,及霍乱后渴最妙。

白矾  五倍子  乌梅肉  甘草各一两

右为末,入白面四两,拌匀,每二钱,新汲水调下。

消暑十全饮 【 《局方》下同】   治伤暑吐泻。

香薷一钱半  白扁豆  厚朴  紫苏叶  白朮  赤茯苓  藿香叶  木瓜  白檀香各一钱  甘草五分

右剉,作一贴,水煎服。

解暑三白散  治暑热引饮过多,致吐泻。

泽泻  白茯苓  白朮各二钱

右剉,作一贴,入姜三片,灯心二十茎,水煎服。

香薷汤 【 《直指方》】   治暑病吐泻。

香薷三钱  白扁豆  厚朴  赤茯苓各一钱半  甘草五分

右剉,作一贴,水煎服;或为末,汤点二钱服。他暑药皆不及此。一方无茯苓,有茯神。一方无茯苓、甘草。

香朴饮子 【 《丹溪心法》】   治伤暑吐泻烦乱。

香薷一钱半  厚朴  白扁豆  泽泻  赤茯苓  陈皮留白  木瓜  半夏  人参  紫苏叶  乌梅肉各七分  甘草五分

右剉,作一贴,入姜三片,枣二枚,煎服。一方无陈皮。

大顺散 【 《局方》,下同】   治暑月烦渴,引饮过多,脾胃停冷,湿作吐泻。

甘草二两,剉长一寸  干姜  杏仁  肉桂各四钱

先将甘草以白沙同炒黄熟,次入姜同炒令熟,次入杏仁同炒黄,用筛下去沙净,乃入桂为末。每二钱,水煎温服。如烦躁,井华水调下。

清暑和中散 【 《古今医鉴》】   治中暑伤暑诸证,霜降后勿用。

香薷二两  猪苓  泽泻  滑石  草果各两半  黄连酒炒  厚朴  木通  车前子炒  枳壳  缩砂各一两  白朮  赤茯苓  陈皮各七钱  茴香五钱  白扁豆四钱  木香  甘草各三钱

右为细末,每二钱冷水调下,或剉一两煎服亦佳。

酒蒸黄连丸 【 《得效方》】   一名小黄龙丸,治伏暑呕渴恶心,及年深暑毒不瘥者。

黄连四两,清酒七合浸之,蒸干,以酒尽为度

右为末,面糊和丸梧子大。每三十丸,熟水吞下,以胸膈凉不渴为验。

桂苓甘露散 【 《儒门事亲》】   治伏暑引饮,泄利。

滑石一两  石膏  寒水石  泽泻  干葛  白朮  赤茯苓  甘草各五钱  人参  桂皮  藿香各二钱半  木香一钱二分半

右为末,每二钱,白汤调下。

却暑散 【 《得效方》】   治伤暑。

赤茯苓  甘草生,各四两  寒食面  生姜各一斤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不拘时,新汲水或白汤调服。

枇杷叶散 【 《和剂局方》】   治中暑伏热,烦渴引饮,呕哕恶心,头目昏眩。

香薷七钱半  枇杷叶去毛炙  陈皮焙  丁香  厚朴姜汁炙,各半两  白茅根  麦门冬去心  干木瓜  甘草炙,各一两

右捣罗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七分,温服,温汤调服亦得。如烦躁用井华水调下。小儿三岁以下,可服半钱。更量大小加减。

单方

凡暑月暍死,以热汤徐徐灌之,小举其头,令汤入腹,即苏。 【 《千金方》,下同】

凡热暍烦闷,地浆一琖饮之;霍乱及中暍卒死者,饮一升妙。

又方:行人暍死,车轮土五钱,水调澄清,服一碗即苏。

中暑发昏:小青叶井水浸,去泥控干,入沙糖擂汁,急灌之。 【 《寿域方》】

夏月中暑渴死:浓煮蓼汁二琖服之。 【 《外台秘要》】

中暑毒死:救生散,用新胡麻一升,微炒令黑,摊冷为末,新汲水调服三钱,或丸弹子大,水下。 【 《经验后方》】

中暍卒死:井水和面一大抄服之。 【 《千金方》】

暑月解毒:桂苓丸,肉桂去粗皮不见火,茯苓等分为细末,炼蜜丸龙眼大,每新汲水化服一丸。 【 《和剂局方》】

桂浆止渴水:夏月饮之,解烦渴,益气消痰。桂末一大两,白蜜一升,以水二斗,先煎取一斗,入新磁瓶中,乃下二物,打二三百转,先以油纸一重复上,如二重封之,每日去纸一重,七日开之,气香味美,格韵绝高,今人多作之。 【 《图经本草》】

中暑不省:皂荚一两,烧存性,甘草一两,微炒为末,温水调一钱灌之。 【 《澹寮方》】

中暍昏闷:夏月人在途中热死,急移阴处,就掏道上热土拥脐上作窝,令人溺满,暖气透脐即苏,乃服地浆、蒜水等药。林亿云:此法出自张仲景,其意殊绝,非常情所能及,实救急之大术也。盖脐乃命蒂,暑暍伤气,温脐所以接其元气之意。

凡中暍死,不可使得冷,得冷便死。疗之方:屈草带绕暍人脐,使两三人溺其中,令温。亦可用热泥和屈草,亦可扣瓦碗底,按及车缸以着暍人,取令溺,须得流去。此谓道路穷卒无汤,当令溺其中,欲使多人溺,取令温。若汤,便可与之,不可泥及车缸,恐此物冷。暍既在夏月,得热泥土,暖车缸亦可用也。 【 《金匮要略》】

热暍昏沉:地黄汁一盏服之。

小儿中暑,吐泄烦渴:谷精草烧存性,用器覆之,放冷为末,每冷米饮服半钱。 【 《保幼大全》】

太阳中暍,身热头痛,而脉微弱,此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瓜蒂二七个,水一升,煮五合,顿服即吐。 【 《金匮要略》】

伏暑水泄:白龙丸,滑石火煅过一两,硫黄四钱为末,面糊丸菉豆大,每用淡姜汤,随大小服。 【 《普济方》】

暑月吐泻:滑石炒二两,藿香二钱半,丁香五分为末,每服一二钱,淅米泔调服。 【 《经验方》】

中暑发昏:以新汲水滴入鼻孔,用扇扇之,重者地浆水灌则醒。若与冷水饮,即死。 【 《古今医统》】

导引

《保生秘要》曰:夏月调摄法:呵以泄其火,吸以和其心。诸心切勿食,秽气触我灵。夏至夜半后,地气一阴生。大热勿食冷,受寒霍乱侵。更忌房中事,元气离命门。大抵甚暑天善于养心,则无秋患,时当饮六一灯心汤、豆蔻香薷水,饱醉勿顶风前,慎此则无患矣。

中暑先饮热茶或热汤,项要直,舌卷托之上腭,两手作拳状,两足指亦缩紧,自然汗发而病愈。

医案

《儒门事亲》曰:小郑年十五,田中中暑,头痛困卧不起。戴人以双解散汗之,又以米酢汤投之,未解;薄晚,又以三花神佑丸大下之,遂愈。

张叟年七十一,暑月田中,因饥困伤暑,食饮不进,时时呕吐,口中常流痰水,腹胁作痛。医者概用平胃散、理中丸、导气丸不效,又加针灸。皆云胃冷,乃问戴人。戴人曰:痰属胃,胃热不收,故流痰水。以公年高,不敢上涌。乃使一箸探之,不药而吐去痰涎一升。次用黄连清心散、导引丸、玉露散以调之,饮食加进。惟大便秘,以生姜大枣煎调胃承气汤一两夺之,遂愈。

《医学纲目》曰:有人头痛身热,心烦躁渴,诊其脉大而虚。予授以白虎汤数服,愈。仲景云:脉虚身热,得之伤暑。又云:其脉弦细芤迟。何也?《素问》曰:寒伤形,热伤气。盖伤气不伤形,则气消而脉虚弱。所谓弦细芤迟者,皆虚脉也。仲景以弦为阴,朱庞亦云中暑脉微弱,则虚可知。

癸丑年故人王彦龙作(箆去竹)陵仓官,季夏时病胷项多汗,两足逆冷,讝语。医者不晓,杂进药已经旬日。予诊之,其脉关前濡,关后数。予曰:当作湿温治之。盖受暑后受湿,暑湿相搏,是名湿温。先以白虎加人参汤,次以白虎加苍朮汤,头痛渐退,足渐温,汗渐止,三日愈。此名贼邪,悞用药,有死之理。

保庆门外有酒家姓姜者善歌唱,孙爱之。忽数日不见,使人问之。则曰:病久将命绝。孙诊之,遍身皆润,两足冷至膝下,腹满不省人事,六脉皆小弱而急。问其所服药,取而视之,皆阴病药也。孙曰:此非受病重,药能重病耳。遂用五苓散、白虎汤十余贴,病少苏;更服,全愈。姜氏既安,诣孙谢,因请问曰:某得病剧,向蒙药一治而苏,愿闻治法。孙曰:汝病伤暑也,始则阳微厥而脉小无力。众医谓阴病,遂用阴药,其病愈厥。予用五苓散,大利小便则腹满减,白虎解利邪热则病愈。凡阴病胫冷则臂亦冷,汝今胫冷臂不冷,则非下厥上行,所以知是阳微厥也。

《奇效良方》曰:崇宁二年,自太府出为发运,夏及秋患痢两月,一日一夜三四十次,然血多白少,名医皆曰此痢也。闻青阳镇李中和助教善医,即遣人召之。中和至,看脉,即曰:此非痢也。始甚怒之,徐叩之。李曰:血多白少,小便濇少,即非痢。其言中余之病,心已神之。乃是旧因伏暑,小便转导入大腑,由心经而过,遂化为血,于大小便下,故其状似痢而非痢也。但令大小便各归本脏即安。以通草散剉如大米粒或为细末。剉末即每服称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温服;细末即每服抄二钱,依前法煎,食后并夜卧各一服便住。信知天下有如此妙医。余家一婢久痢,服之皆安,故记传之。

《薛己医案》曰:文选姚海山中暑,头痛发热,气高而喘,肢体倦怠,两手麻木。余谓热伤元气,用人参益气汤顿安,又用补中益气汤加麦门、五味而痊。

一男子元气素弱,或头目眩运,或肢体倦热。仲夏因劳役饮食不时,两手麻木,肢体倦怠。余以为暑热伤元气,用人参益气汤而愈。

一儒者每春夏口干发热,劳则头痛。服清凉化痰药,泻喘烦躁;用香薷饮,神思昏惰,脉大而虚。此因闭藏之际,不远帏幕为患,名曰注夏。用补中益气汤去柴胡、升麻,加五味、麦门、炮姜,一剂脉益甚;仍用前药加肉桂五分,服之即苏;更用六味丸而痊。

一男子盛暑发热,胷背作痛,饮汤自汗。用发表之药,昏愦谵语,大便不实,吐痰甚多。用十全大补,一剂顿退;又用补中益气加炮姜,二剂全愈。

赵氏《医贯》曰:一小儿患呕吐泻利,烦躁搐搦。或以为惊,或以为风。余见其口燥,手指茶壶,腹中鸣。出对诸医曰:易治也。借药笼中三味药足矣。用人参、黄连各五分,甘草三分,水煎冷服,下咽顷刻即睡而安。或问曰:黄连、甘草解毒善矣,又加人参五分谓何?余日:若不用参,此儿当病气弱数日,得参明后日复如无病人矣。次日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