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部艺文二
《天对》唐·柳宗元
蒋之翘曰:《天问》者,乃屈原之所作也。汉王逸序云: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嗟号旻昊,仰天叹息。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僪佹及古圣贤怪物行事,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渫愤懑,舒写愁思,乃假天以为言焉,故作天问。此子厚取天问所言,随而释之,遂作天对云。
问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对曰:本始之茫,诞者传焉。鸿灵幽纷,曷可言焉。曶黑晰眇,往来屯屯。
曶黑,微昧也。晰,明也。屯,难也。
庞昧革化,惟元气存,而何为焉。
易天造草昧注:造物之始,始于冥昧。
问:明明闇闇,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对:合焉者三,一以统同。
《柳自注·谷梁传》: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独天不生,三合然后生。王逸以为天地人,非也。
吁炎吹泠,交错而功。
吴人谓水曰泠泽。
问: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对:无营以成,沓阳而九。
沓,积也。九,阳数之极。所谓九,天也。
转輠浑沦,蒙以圜号。冥凝元釐,无功无作。
輠,车盛膏器也。古者车行,常载脂膏以涂轴。故轴滑易行,即其器也。或云:輠,车毂转貌。
问:斡维焉系,天极焉加。
对:乌徯系维,乃縻身位。
徯,待也。《淮南子·帝维》曰:维运之以斗,东北为报德之维,西南为背阳之维,东南为常羊之维,西北为号通之维。注四角为维也。
无极之极,漭瀰非垠。
《张衡灵宪》:八极之极,径二亿三万二千三百里。漭瀰,水大貌。垠,岸也。
或形之加,孰取大焉。
天极谓南北极,天之枢纽,常不动处。譬则车之轴也。故对言其如为有形之加,则物孰有大于此者。正谓无极之极,故耳。
问: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对:皇熙亹亹,胡栋胡宇,完离不属,焉恃夫八柱。
《素问》: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注:中原地形,西北高,东南下。今百川满凑东之沧海,则四方之高下可知。《河图》言昆崙者,地之中也。地下有八柱,柱广十万里,有三千六百轴互相牵制。名山大川孔穴相通。
问: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对:无青无黄,无赤无黑,无中无旁,乌际乎天则。
则,法也。即所谓圜则九重者。
问: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对:巧欺淫诳,幽阳以别。无隈无隅,曷譬厥列。
《淮南子》:天有九野,九千九百九十九隅,故对言之。谓天地至大,何方何隅,不可以数穷也。
问: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对:折篿剡筳,午施旁竖。
折,断也。楚人名结草折竹以卜曰篿。剡,削也。《离骚》索藑茅以筳篿兮,命灵氛为余占之。
鞠明究曛,自取十二,非余之为,焉以告汝。
曛,日入馀光。一岁日月凡十二会,所会为辰。
问: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对:规燬魄渊,太虚是属。
规魄,谓日月也。
棋布万荧,咸是焉托。
言列星如棋形之布置也。荧,明也。
问:出自旸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对:轴旋南画,轴奠于北。
浑天之法,天地之形如鸡子,北耸而南下,故北极常不没,南极常不见。其转如车轴,日月星辰常下回也。
孰彼有出次,惟汝方之侧。平施旁运,恶有谷汜。
次,舍也。谷,旸谷。《书宅·嵎夷》曰:旸谷汜蒙汜。《尔雅》:西至日所,入为大蒙。
当焉为明,不逮为晦,度引久穷,不可以里。
《淮南子》: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沦于蒙谷,入于虞渊之汜,曙于蒙谷之浦,行九州七舍,有五亿万七千三百九里。历家以为周天赤道一百七万四千里,日一昼夜而一周。春秋二分,昼夜各行其半,而夏长冬短,一进一退,又各以其什之一焉。
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惟何,而顾兔在腹。对:燬炎莫俪,渊迫而魄,遐违乃专,何以死育。
俪,偶也。燬炎,谓日。魄,月也。死,晦。育,生也。此对之意如历家旧说,云月朔则去日渐远,故魄死而明生。既望则去日渐近,故魄生而明死。至晦而朔,则又远日而明复生,所谓死而复育也。
元阴多缺,爰感厥兔。不形之形,惟神是类。
谓月中有兔,元阴之所感也。
问:女岐无合夫,焉取九子。
对:阳健阴淫,降施蒸摩,岐灵而子,焉以夫为。
女岐,神女,无夫而生九子。
问:伯彊何处。惠气安在。
对:怪沴冥更,伯彊乃阳,顺和调度,惠气出行,时届时缩,何有处乡。
伯彊,大厉疫鬼,所至伤人。
问:何阖而晦。何开而明。
对:明焉非辟,晦焉非藏。
问:角宿未旦,曜灵安藏。
对:孰旦孰幽,缪躔于经。苍龙之寓,而廷彼角亢。
躔,日月行次也。亢,星名。《尔雅》:寿星,角亢也。《国语》:辰角见而雨毕。注:辰角,大辰,苍龙之角。见者,朝见东方建戌之初,寒露节也。问言角宿未旦者,指东方苍龙之位耳。谓东方苍龙角亢之宿,虽日出之方而其晦明,固自有经度也。
问:不任汨鸿,师何以尚之。佥曰何忧。何不课而行之。对:惟鲧譊譊,邻圣而孽。
《王子年·拾遗记》云:夏鲧治水无功,沉于羽川,化为元鱼,大千尺。后遂死,横于河海之间。
恒师厖蒙,乃尚其圮。
师,众也。尚,举也。圮,毁也。此谓鲧之不任治洪水,众论不明,不察其方,命圮族而举用之也。
后惟师之,难頞使试。
,恨张目也。頞,鼻茎蹙頞也。此谓四岳举鲧,尧曰:吁咈哉。佥曰:试可乃已,非乐于用之也。
问:鸱龟曳衔,鲧何听焉。顺欲成功,帝何刑焉。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
对:盗堙息壤,招帝震怒,赋刑在下,而投弃于羽方。陟元子以引功定地。
堙,塞也。招,举也。引,嗣也。《山海经》: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书·洪范》:鲧堙洪水汨陈其五行,帝乃震怒,鲧则殛死。禹乃嗣兴。《淮南子》:凡鸿水渊薮,自三百仞以上,二亿三万三千五百五十里,有九渊,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为名山。注:息土不耗减,掘之益多,故以填洪水也。羽山在东海中。
胡离厥考,而鸱龟肆喙。
考,谓禹之父鲧也。喙,口也。鸱、龟事无考。旧说谓鲧死为鸱龟所食也。
问:伯禹腹鲧,夫何以变化。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
对:气孽宜害而嗣续,得圣污涂而芙蕖,夫固不可以类。
芙蕖,荷总名,谓荷之生于淤泥中,以喻禹之生于
鲧也。
胝躬躄步。
《列子·杨朱篇》:身体偏枯,手足胼胝。注:胝,皮厚也。又足茧也。扬子巫步多。《禹注》谓:姒氏治水土,涉山川,病足,故行跛也。
桥楯勚踣。
桥,谓以铁如椎,头长半寸,施之履下,以上山不蹉跌也。楯,形如箕,擿行泥上。勚,劳。踣,僵也。勚踣谓劳剧而顿仆也。
厥十有三载,乃盖考丑宜仪刑,九畴受是,元宝昏成。厥孽昭生于德,惟氏之继,夫孰谋之式。
《史记》:禹伤父鲧功之不成,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洪范》: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
问:洪泉极深,何以寘之。
对:行鸿下隤,厥丘乃降焉。填绝渊然后夷于土。问:地方九则,何以坟之。
对:从民之宜乃九于野,坟厥贡艺而有上中下。
九,则九州之界也。坟,土之高者也。此言坟厥,贡艺
又似有区别之义焉。
问:应龙何画。河海何历。
对:胡圣为不足,反谋龙智,畚锸究勤而欺画厥尾。
《山海经》云:禹治水有应龙以尾画地,即水泉流通。禹因而治之。子厚谓不然也。
问:鲧何所营。禹何所成。康回冯怒,地何故以东南倾。对:圜焘廓大,厥立不植。地之东南亦已西北,彼回小子胡颠陨尔力。夫谁骇汝为此而以慁天极。
圜,天体也。焘,溥覆照也。陨,从高下也。慁,辱也,扰也。《列子》:共工氏子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百川水潦归焉。康回,共工名也。
问:九州安错。川谷何洿。
对:州错富媪,爰定于趾。
坤为母,故称媪也。
躁川静谷,形有高庳。
水注海曰川,注川曰溪,注溪曰谷。庳,短也。
问:东流不溢,孰知其故。
对:东穷归墟,又环西盈,脉穴土区而浊浊清清。
《列子》: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名曰归墟。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
坟垆疏,渗渴而升,充融有馀,泄漏复行。
《说文》:垆,黑刚土也。书下土坟垆注下者。垆,垆疏也。渗下漉也。《庄子》:天下之水莫大于海,百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器运浟浟,又何溢为。
朱熹曰:柳子明归墟之泄,非出之天地之外也。但水入于东而复归于西,又渗缩而升,乃复出于高原,而下流于东耳。此其说亦近似矣。然以理验之,则天地之化,往者消而来者息,非以往者之消复为来者之息也。水流东极,气尽而散,如沃焦釜无有遗馀,故归墟尾闾亦有沃焦之号,非如未尽之水,山泽通而流注不穷也。
问:东西南北,其脩孰多。
对:东西南北,其极无方。夫何鸿洞而课校脩长。
鸿,大也。洞,通也。《淮南子》:合四海之内,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注:子午为经,卯酉为纬。言经短纬长也。禹乃使太章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使竖亥步,自北极至于南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注:海内有长短,极内等也。其他诸说不同。
问:南北顺椭,其衍几何。
对:茫忽不准,孰衍孰穷。
问:昆崙县圃,其居安在。对:积高于乾,昆崙攸居。
《水经》:昆崙山在西北,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其高万一千里。河水出其东北。陬又昆崙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中曰元圃,上曰层城。
蓬首虎齿,爰处爰都。
《山海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昆崙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神蓬首戴胜虎齿而善啸者,名西王母也。
问:增城九重,其高几里。
对:增城之高,万有三千。
《淮南子》:昆崙虚中有增城九重,其高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东方朔·十洲记》:昆崙山有三角,一角正东名曰昆崙宫,其处有积金为墉城,面方千里,城上安金台五所,玉楼十二。此云万有三千,其说不同,诞实未详。
问:四方之门,其谁从焉。
对:凊温燠寒,迭出于时,时之丕革,由是而门。
《黄帝·素问》: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凉。地不满东南,右热而左温。《淮南子》:昆崙虚旁有四百四十门。
问:西北辟启,何气通焉。
对:辟启之通,玆气之元。
《淮南子》:昆崙虚玉横维,其西北隅北门开,以纳不周之风。
问:日安不到,烛龙何照。
对:脩龙口燎,爰北其首。九阴极冥,厥朔以炳。
《旧说》:天地之西北有幽冥无日之国,有龙衔烛而留照之。《山海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而蛇身面赤,其瞑乃晦,其视乃明。是谓烛龙。
问: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
对:惟若之华,禀羲以耀。
《广雅》:日御曰羲和。月御曰望舒。《山海经》:东南海外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是生十日,常浴日于甘渊。又灰野之山有树,赤叶赤华,名曰若木。日所入处,生昆崙西附西极也。又《淮南子》:若木在建木西,未有十日其华照下。《地注》:若木端有十日,状
如莲珠,华光光照其下也。
问:何所冬暖。何所夏寒。
对:狂山凝凝,冰于北至,爰有炎洲,司寒不得以试。
《山海经》:狂山无草木,冬夏有雪,狂水出焉。《东方朔·十洲记》:南方有炎洲,在南海中,其地方二千里。《淮南子》:南至委火炎风之时,北方之极,有冻寒积冰、雪霰霜露,漂润群水之野。
问:焉有石林。何兽能言。
对:石胡不林,往视西极。
《左思·吴都赋》:虽有石林之岝崿,请攘臂而靡之。虽有雄虺之九首,将抗足而之。按:赋以石林与雄虺同称,则石林当在南方矣。然子厚云:石胡不林,往视西极。《淮南子》又云:西方之极,石城金室。其说未知孰是。
兽言嘐嘐,人名是达。
《说文》:嘐,誇语也。《山海经》:鹊山有兽,类猕猴。被发垂地,名曰猩猩,知人名,其为兽如豕而人面。
问:焉有龙虬。负熊以游。
对:有虬蜲蛇,不角不鳞,嬉夫元熊,相待以神。
有角曰龙,无角曰虬翘。按龙虬负熊之说,子厚之对既无所据,而朱子亦以未详。然考之古文,能熊二字互相为用。如《左传》: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水。《国语》又作黄能。释文以熊兽属,非入水之物,故是鳖也。《尔雅》:鳖三足曰能,况俗所传能为龙,使龙行能,必先之。又《酉阳杂俎》云:龙头上有一物,如博山形,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兹天问龙虬负熊,直此说耳。
问:雄虺九首,倏忽焉在。
对:南有怪虺,罗首以噬,倏忽之居,帝南北海。
虺:蛇属。《尔雅》:博三尺,首大如擘。《招魂》:南方雄虺九首,往来倏忽。注:倏忽,疾急貌。考之文义两处正同。王逸乃以倏忽为电光,既失其旨矣。而子厚之对又直取《庄子》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而言。又自注。倏忽在《庄子》甚明,王逸以为电,非也。则不第缪误特甚,而又使雄虺一句为无所訢问,岂亦屈原之本意乎。
问:何所不死。长人是守。
对:员丘之国,身民后死。
《山海经》:不死民在交胫国东,其人黑色,寿不死。注:圆丘上有不死树,食之乃寿。有赤水,饮之不老。
封嵎之守,其横九里。
封嵎二山在吴越之间,汪芒氏之国。《鲁国语》:吴隳会稽获巨骨焉,问之仲尼,仲尼曰:昔禹致群臣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专车。客曰:敢问谁守为神。仲尼曰:山川之灵,足以纪纲天下者,其守为神。客曰:防风氏何守也。仲尼曰:汪芒氏之君也,守封嵎之山者也。为漆姓,在虞夏商为汪芒氏,于周为长翟,今为大人,长之极。几何。仲尼曰:长者不过十数之极也。注:今之湖州武康县东有防风山,山东二百步有禺山,防风氏庙在封嵎二山之间。《春秋谷梁传》:文公十一年,叔孙得臣败狄于咸。长狄也,射其目,身横九亩。
问:靡蓱九衢,枲华安居。
对:有蓱九岐,厥图以诡。
《说文》:蓱,无根浮水上而生者。《山海经》:宣山上有桑焉。其枝四衢。注:枝交互四出。又少室山有木,名帝休,其枝五衢。注:树枝交错相重互出,有象路衢,故柳自注云:逸以为生九衢中,谬矣。
浮山孰产,赤华伊枲。
《山海经》:浮山有草焉,其叶如麻。赤华即枲华也。《尔雅·释草》:有枲麻,麻有子曰枲疏,麻一名枲。
问:灵蛇吞象,厥骨何如。
对:巴蛇腹象,足觌厥大,三岁遗骨,其脩已号。
《山海经》:南海内有巴蛇,身长百寻,其色青黄赤黑,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疾。
问:黑水元趾,三危安在。
对:黑水淫淫,穷于不姜。元趾则北,三危则南。
《尚书》:禹贡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按:黑水出张掖鸡山,自三危山南流至文单国,谓之扶南江。至奔陀国,入于南海。元趾未详。
问:延年不死,寿何所止。
对:仙者幽幽,寿焉孰慕。短长不齐,咸各有止。胡纷华漫汗而僭,谓不死。
《黄帝·素问》:上古有真人,寿蔽天地,无有终时。中古有至人,益共寿命而强者也。其次有圣人者,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也。《淮南子》:吾与漫汗期于九垓之外。注:漫汗不可知也。
问:鲮鱼何所。鬿堆焉处。
对:鲮鱼人貌,迩列姑射。
鲮鱼,鲤也,一云陵鲤也。有四足,形若鼍而短小,出南方。《山海经》:西海中近列姑射山,有陵鱼,人面人
手鱼身,见则风涛起。《风土记》:鲮鱼腹背皆有刺如五角菱。
鬿雀峙北号,惟人是食。
《山海经》:北号山有鸟,状如鸡,而白首鼠足虎爪,名曰鬿雀。食人。故《柳自注》谓:堆当为雀。王逸以为奇兽,非也。
问:羿焉日。乌焉解羽。对:焉有十日,其火百物。羿宜炭赫厥体,胡庸以枝屈。
《山海经》:黑齿之北曰汤谷,居水中有扶木,九日居下,枝皆戴乌。《淮南子》: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大泽千里,群鸟自解。
《柳自注》:《山海经》:大泽千里,群鸟之所生及所解。又《穆天子传》:北至旷原之野,飞鸟之解其羽。问作乌字当为鸟。后人不知,因配上句,改为乌也。今按旧说为日中之乌,而借解羽二字,于义亦通。如柳说则别是一事,详其句法,亦非大乖。误者并存之。
问: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方,焉得彼嵞山女,而通之于台桑,闵妃匹合,厥身是继,胡为嗜欲不同味,而快晁饱。对:禹惩于续,嵞妇亟合,离厥肤,三门以不视,呱呱之不衋,而孰图厥味,卒燥中野民,攸宇攸暨。
此谓禹娶嵞山氏之女,虽念继嗣之重,而勤劳不顾其家,非徒欲饱快一朝之情。盖欲民安其居也。
问:启代益作,后卒然离。对:彼呱克臧俾姒作夏献,后益于帝,谆谆以不命,复为叟者,曷戚曷孽。
旧说《书甘誓》:启作后,有扈不服,启遂与大战于甘。
问:何启惟忧,而能拘是达,皆归射,而无害厥躬。〈按朱
注,此章之义未详
〉
对:呱勤于德,民以乳活。扈仇厥正,帝授柄以挞凶,穷圣庸夫孰克害。
问:何后益作革,而禹播降。
对:益革民艰,咸粲厥粒,惟禹授以土,爰稼万亿,违溺践垍,休居以康食。姑不失圣天,胡往不道。问:启棘宾商,九辩九歌。
对:启达厥声,堪舆以呻辨同容之序,帝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