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朱载堉 撰
二至晷景考
説者皆云汉历有四太初最密唐历有八大衍最密宋历十六纪元最密元历有二授时最密今大统历与囘囘历相校大统最密然新率与之校所得尤多视太初等历大不侔矣自鲁僖公五年丙寅嵗正月至洪武十六年癸亥嵗十一月二千三十八年之间传志所载二至晷景凡六十事用前代所谓密者四历及大统历并新法考之所得开列于后
鲁僖公五年丙寅嵗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见春秋左传】
汉太初历辛亥二十五刻 唐大衍历辛亥九十四刻宋纪元历壬子八十四刻 元授时历辛亥十四刻本朝大统历甲寅八十二刻新法推得辛亥五十五刻右纪元后天一日大统后天三日余与天合
昭公二十年己卯嵗春王二月己丑日南至【见春秋左传】
太初己丑五十刻大衍己丑四十五刻纪元庚寅二十五刻 授时戊子八十三刻
大綂壬辰七刻 新法己丑二十三刻右纪元后天一日授时先天一日大綂后天三日余与天合按南至晷景见于经传者惟此二条而已余或见于谶纬等书若春秋命历序之类即汉志隋志所引者今未敢以为据授时历议据前汉志鲁献公十五年戊寅嵗正月甲寅朔旦冬至引用此条为首盖献公乃隠公五世祖其十五年戊寅嵗下距隠公元年己未嵗百六十一年其非春秋时明矣而元志乃云自春秋献公以来者许郭诸儒多闻博古岂不知献公在春秋前百余年哉第以所推昭公己丑冬至而得戊子既不能合偶与献公相合故援此以饰非而为之説云曲变历法以従昭公则与献公不合遂谓春秋所书昭公冬至乃日度失行之验然则大衍宣明诸历推之皆得己丑岂皆误耶夫献公甲寅冬至别无所据惟刘歆三綂历是据也若左传不足信而歆独可信乎太初元年冬至在辛酉歆乃以为甲子差天三日尚不能知而能逆知上下数百载乎然则献公十五年冬至当在何日曰三统授时之甲寅失之先纪元大定之丁巳失之后大衍所推丙辰宣明所推乙卯庶或近之然别无所考据阙其疑可也以要言之凡春秋前后千载之间气朔交食长历大衍所推近是刘歆班固所説全非杜预一行已有定论详载别卷矣
刘宋元嘉十二年乙亥嵗十一月十五日戊辰景长【见隋志】
太初癸酉七十五刻 大衍戊辰三十五刻纪元戊辰三十九刻 授时戊辰四十七刻
大綂己巳十四刻新法戊辰五十二刻右太初后天五日大綂后天一日余与天合
元嘉十三年丙子嵗十一月二十六日甲戌景长【见隋志】
太初己卯空刻 大衍癸酉五十九刻纪元癸酉六十三刻 授时癸酉七十一刻大綂甲戌三十九刻 新法癸酉七十六刻右太初后天五日大綂与天合余皆先天一日唐志大衍历议曰较前代史官注记惟元嘉十三年十一月甲戌景长皇极麟德开元历皆得癸酉盖日度变常尔元授时历所议亦同今按前人考古景长之验或不相合则云日度失行窃谓此言过矣茍日度失行当如嵗差渐渐而移今嵗既已不合来嵗岂能复合耶盖系前人所测或未密耳非日度变行也夫冬至之景一丈有余表髙晷长则景虚而淡欲就虚景之中考其真实或设望筒或置副表景符之类以求实景然望筒或一低昻副表景符或一前却兼以测景之人工拙不同用意详略亦异所据之表或稍有倾欹圭面或稍有斜侧二至前后数日之景进退只在毫厘之间僾俙之际要亦难辨若夫阳城岳台略分南北尚有不同况于四海九服之逺相去千有余里委托之人未知当否既非目击其实所报晷景宁足信乎
元嘉十五年戊寅嵗十一月十八日甲申景长【见隋志】
太初己丑五十刻大衍甲申八刻
纪元甲申十二刻授时甲申二十刻大綂甲申八十七刻 新法甲申二十五刻右太初后天五日余与天合
元嘉十六年己卯嵗十一月二十九日己丑景长【见隋志】
太初甲午七十五刻 大衍己丑三十三刻纪元己丑二十七刻 授时己丑四十四刻
大綂庚寅十一刻新法己丑五十刻右太初后天五日大綂后天一日余与天合
元嘉十七年庚辰嵗十一月初十日甲午景长【见隋志】
太初庚子空刻 大衍甲午五十七刻纪元甲午六十一刻 授时甲午六十八刻大綂乙未三十六刻 新法甲午七十四刻右太初后天六日大綂后天一日余与天合
元嘉十八年辛巳嵗十一月二十一日己亥景长【见隋志】太初乙巳二十五刻 大衍己亥八十二刻纪元己亥八十五刻 授时己亥九十三刻
大綂庚子六十刻新法己亥九十八刻右太初后天六日大綂后天一日余与天合
元嘉十九年壬午嵗十一月初三日乙巳景长【见隋志】
太初庚戌五十刻大衍乙巳六刻
纪元乙巳十刻 授时乙巳十七刻大綂乙巳八十四刻 新法乙巳二十三刻右太初后天五日余与天合
大明五年辛丑嵗十一月初三日乙酉冬至【见前宋志】太初庚寅二十五刻 大衍甲申七十刻纪元甲申七十三刻 授时甲申七十九刻大统乙酉四十五刻 新法甲申八十六刻右太初后天五日大綂与天合余皆先天一日宋书元嘉历推是年冬至在甲申日八十刻祖冲之以为历误乃上议曰臣测景历纪躬辨分寸铜表坚刚暴润不动光晷明洁纤毫防然据大明五年十月十日景一丈七寸七分半十一月二十五日一丈八寸一分太二十六日一丈七寸五分彊折取其中则中天冬至应在十一月三日求其蚤晚令后二日景相减则一日差率也倍之为法前二日相减百刻乗之为实以法除实得冬至加时在夜半后三十一刻在元嘉历后一日天数之正也按元儒筭晷景其法不同今附载于此是年十月初十日壬戌景长一丈七寸七分五厘十一月二十五日丁未景长一丈八寸一分七厘五毫二十六日戊申景长一丈七寸五分依元儒法当置壬戌戊申二日之景相减余二分五厘以百刻乗之得二百五十刻为实却以丁未戊申二日之景相减余六分七厘五毫为法除之得三十七刻乃置壬戌戊申相距四十六日百刻乗之得四千六百刻凡冬至景前多后少为减减去三十七刻折半得二千二百八十一刻加日中五十刻为二十三日三十一刻命起前距壬戌筭外得十一月初三日乙酉三十一刻即所求冬至也欲使初学易晓故详载之唐志大衍历议曰祖冲之既失元嘉十三年甲戌冬至以为加时太早增小余以附防之而十二年戊辰景长得己巳十七年甲午景长得乙未十八年己亥景长得庚子合一失三其失愈多刘孝孙张胄因之小余益彊又以十六年己丑景长为庚寅矣治历者纠合众同以稽其所异茍独异焉则失行可知今曲就其一而少者失三多者失五是舎常数而从失行也夫以唐志此説证之则冲之所测景盖假托而非真虽其筭术有可取焉要之其説则是景则非也一行讥胄之谬所谓就一失五者即已上六条而元綂所造大綂历其失乃与冲之胄相类推今虽密考古颇疎李德芳辈盖不无遗憾云
周天和二年丁亥嵗十一月初三日庚子景长【见隋志】太初丙午七十五刻 大衍庚子六十一刻纪元庚子五十五刻 授时庚子六十五刻
大綂辛丑十五刻新法庚子七十一刻右太初后天六日大綂后天一日余与天合
天和三年戊子嵗十一月十四日乙巳景长【见隋志】
太初壬子空刻 大衍乙巳八十六刻纪元乙巳七十九刻 授时乙巳九十刻
大綂丙午四十刻新法乙巳九十五刻右太初后天七日大綂后天一日余与天合
建德元年壬辰嵗十一月二十九日丁卯景长【见隋志】
太初癸酉空刻 大衍丙寅八十三刻纪元丙寅七十七刻 授时丙寅八十七刻大綂丁卯三十七刻 新法丙寅九十三刻右太初后天六日大綂与天合余皆先天一日
建德二年癸巳嵗五月初三日戊辰景短【见隋志】太初乙亥六十二刻 大衍己巳四十六刻纪元己巳三十九刻 授时己巳四十九刻大綂己巳九十九刻 新法己巳五十五刻右按历法凡冬夏二至相距一百八十二日六十二刻有竒是嵗嵗前天正冬至在丁卯丁卯距戊辰不足一百八十二日必无戊辰夏至之理若就戊辰夏至则失丁卯冬至此盖隋志之误无疑诸历推己巳者为是惟太初后天六日
建德三年甲午嵗十一月二十日丁丑景长【见隋志】
太初癸未五十刻大衍丁丑三十二刻纪元丁丑二十五刻 授时丁丑三十六刻大綂丁丑八十五刻 新法丁丑四十二刻右太初后天六日余与天合
建德六年丁酉嵗十一月二十三日壬辰景长【见隋志】太初己亥二十五刻 大衍癸巳五刻
纪元壬辰九十九刻 授时癸巳九刻
大綂癸巳五十八刻 新法癸巳十五刻右太初后天七日纪元与天合余皆后天一日唐志大衍历议云建德六年以壬辰景长而麟德开元历皆得癸巳开皇七年以癸未景短而麟德开元历皆得壬午先后相戾不可叶也皆日行盈缩使然凡历术在于常数而不在于变行既叶中行之率则可以两齐先后之变矣
宣政元年戊戌嵗十一月初五日戊戌景长【见隋志】太初甲辰五十刻 大衍戊戌三十刻
纪元戊戌二十三刻 授时戊戌三十三刻大綂戊戌八十二刻 新法戊戌三十九刻右太初后天六日余与天合
隋开皇四年甲辰嵗十一月十一日己巳景长【见隋志】
太初丙子空刻 大衍己巳七十七刻纪元己巳六十九刻 授时己巳八十六刻大綂庚午二十八刻 新法己巳八十五刻右太初后天七日大綂后天一日余与天合
开皇五年乙巳嵗十一月二十二日乙亥景长【见隋志】太初辛巳二十五刻 大衍乙亥一刻
纪元甲戌九十三刻 授时乙亥十刻
大綂乙亥五十二刻 新法乙亥十刻
右太初后天六日纪元先天一日余与天合
开皇六年丙午嵗十一月初三日庚辰景长【见隋志】
太初丙戌五十刻大衍庚辰二十五刻
纪元庚辰十八刻授时庚辰三十四刻大綂庚辰七十六刻 新法庚辰三十四刻右太初后天六日余与天合
开皇七年丁未嵗五月初九日癸未景短【见隋志】
太初己丑十二刻大衍壬午八十八刻
纪元壬午八十刻授时壬午九十六刻大綂癸未三十八刻 新法壬午九十六刻右太初后天六日大綂与天合余皆先天一日
是年十一月十四日乙酉景长【见隋志】
太初辛卯七十五刻 太衍乙酉五十刻纪元乙酉四十二刻 授时乙酉五十九刻
大綂丙戌初刻 新法乙酉五十八刻右太初后天六日大綂后天一日余与天合
开皇十一年辛亥嵗十一月二十八日丙午景长【见隋志】太初壬子七十五刻 大衍丙午四十八刻
纪元丙午四十刻授时丙午五十六刻大綂丙午九十七刻 新法丙午五十六刻右太初后天六日余与天合
开皇十四年甲寅嵗十一月辛酉朔旦冬至【见隋志】
太初戊辰五十刻大衍壬戌二十一刻
纪元壬戌十三刻授时壬戌二十九刻
大綂壬戌七十刻新法壬戌二十九刻右按隋书萧吉传云甲寅之年以辛酉冬至来年乙卯以甲子夏至冬至阳始郊天之日即是至尊本命夏至隂始祀地之辰即是皇后本命至尊德竝干之覆育皇后仁同地之载养所以二仪元气竝防本辰此盖时历傅防以媚其上非实测晷景所得也诸历推壬戌者为是惟太初后天六日
唐贞观十八年甲辰嵗十一月乙酉景长【见元志】
太初辛卯空刻 大衍甲申四十三刻纪元甲申三十一刻 授时甲申四十四刻大綂甲申八十三刻 新法甲申四十七刻右太初后天六日余皆先天一日
贞观二十三年己酉嵗十一月辛亥景长【见元志】太初丁巳二十五刻 大衍庚戌六十五刻纪元庚戌五十三刻 授时庚戌六十六刻
大綂辛亥四刻 新法庚戌六十九刻右太初后天六日大綂与天合余皆先天一日元志授时历议云唐贞观十八年甲辰嵗十一月乙酉景长诸历得甲申二十三年己酉嵗十一月辛亥景长诸历皆得庚戌大衍历议以永淳开元冬至推之知前二冬至乃史官依时历以书必非候景所得所以不合耳
龙朔二年壬戌嵗十一月戊午景长【见元志】
太初乙丑五十刻大衍戊午八十三刻纪元戊午六十九刻 授时戊午八十二刻
大綂己未十九刻新法戊午八十六刻右太初后天七日大綂后天一日余与天合
仪凤元年丙子嵗十一月壬申景长【见元志】
太初己卯空刻 大衍壬申二十五刻
纪元壬申十刻 授时壬申二十二刻大綂壬申五十九刻 新法壬申二十七刻右太初后天七日余与天合
永淳元年壬午嵗十一月癸卯景长【见元志】
太初庚戌五十刻大衍癸卯七十二刻纪元癸卯五十七刻 授时癸卯七十四刻
大綂甲辰四刻 新法癸卯七十三刻右太初后天七日大綂后天一日余与天合
开元十年壬戌嵗十一月癸酉景长【见元志】
太初庚辰五十刻大衍癸酉四十九刻纪元癸酉三十一刻 授时癸酉四十六刻大綂癸酉七十四刻 新法癸酉四十七刻右太初后天七日余与天合
开元十一年癸亥嵗十一月戊寅景长【见元志】
太初乙酉七十五刻 大衍戊寅七十四刻纪元戊寅五十五刻 授时戊寅七十刻大綂戊寅九十八刻 新法戊寅七十一刻右太初后天七日余与天合
开元十二年甲子嵗十一月癸未景长【见元志】
太初辛卯空刻 大衍癸未九十八刻
纪元癸未八十刻授时癸未九十五刻大綂甲申二十三刻 新法癸未九十六刻右太初后天八日大綂后天一日余与天合
宋景德四年丁未嵗十一月戊辰日冬至【见元志】太初丙子七十五刻 大衍戊辰十五刻纪元丁卯七十四刻 授时丁卯八十刻大綂丁卯八十五刻 新法丁卯七十九刻右太初后天八日大衍与天合余皆先天一日元志授时历议云自宋以来测景验气者凡十七事其景德丁未嵗戊辰日南至綂天授时皆得丁卯是先一日嘉泰癸亥嵗甲戌日南至綂天授时皆得乙亥是后一日一失之先一失之后若曲变其率以従景德则其余十六事多后天若从嘉泰则其余十六事多先天以此理推之非历不合也盖类其同则知其中辨其异则知其变已下二条放此
皇祐元年己丑嵗十一月十九日戊申景长【见宋志】太初丁巳二十五刻 大衍戊申四十二刻纪元丁未九十七刻 授时丁未九十九刻
大綂戊申四刻 新法丁未九十九刻右太初后天九日大衍大綂与天合余皆先天一日
皇祐二年庚寅嵗五月二十五日辛亥景短【见宋志】太初乙未八十七刻 大衍辛亥四刻
纪元庚戌六十刻授时庚戌六十一刻大綂庚戌六十六刻 新法庚戌六十一刻右太初后天八日大衍与天合余皆先天一日
是年十一月三十日癸丑景长【见宋志】
太初壬戌五十刻大衍癸丑六十六刻纪元癸丑二十二刻 授时癸丑二十三刻大綂癸丑二十八刻 新法癸丑二十三刻右太初后天九日余与天合
皇祐四年壬辰嵗五月十七日辛酉景短【见宋志】太初庚午三十七刻 大衍辛酉五十三刻
纪元辛酉八刻 授时辛酉十刻
大綂辛酉十四刻新法辛酉十刻
右太初后天九日余与天合
元丰六年癸亥嵗十一月丙午景长【见元志】
太初乙卯七十五刻 大衍丙午七十三刻纪元丙午二十六刻 授时丙午二十六刻大綂丙午二十八刻 新法丙午二十五刻右太初后天九日余与天合
元丰七年甲子嵗十一月辛亥景长【见元志】
太初辛酉空刻 大衍辛亥九十七刻
纪元辛亥五十刻授时辛亥五十一刻大綂辛亥五十三刻 新法辛亥四十九刻右太初后天十日余与天合
元祐三年戊辰嵗十一月壬申景长【见元志】
太初壬午空刻 大衍壬申九十五刻纪元壬申四十八刻 授时壬申四十八刻
大綂壬申五十刻新法壬申四十六刻右太初后天十日余与天合
元祐四年己巳嵗十一月丁丑景长【见元志】
太初丁亥二十五刻 太衍戊寅十九刻纪元丁丑七十二刻 授时丁丑七十二刻大綂丁丑七十四刻 新法丁丑七十一刻右太初后天十日大衍后天一日余与天合
元祐五年庚午嵗十一月壬午冬至
太初壬辰五十刻大衍癸未四十四刻纪元壬午九十六刻 授时壬午九十六刻大綂壬午九十八刻 新法壬午九十五刻右太初后天十日大衍后天一日余与天合
元祐七年壬申嵗十一月癸巳冬至【见元志】
太初癸卯空刻 大衍癸巳九十二刻纪元癸巳四十五刻 授时癸巳四十五刻大綂癸巳四十七刻 新法癸巳四十三刻右太初后天十日余与天合
元符元年戊寅嵗十一月甲子冬至【见元志】
太初甲戌五十刻大衍乙丑三十九刻纪元甲子九十一刻 授时甲子九十刻大綂甲子九十二刻 新法甲子八十九刻右太初后天十日大衍后天一日余与天合
崇宁三年甲申嵗十一月丙申冬至【见元志】
太初丙午空刻 大衍丙申八十六刻纪元丙申三十七刻 授时丙申三十六刻大綂丙申三十八刻 新法丙申三十五刻右太初后天十日余与天合
崇宁四年乙酉嵗十一月辛丑冬至【见元志】
太初辛亥二十五刻 大衍壬寅十刻
纪元辛丑六十二刻 授时辛丑六十刻大綂辛丑六十二刻 新法辛丑五十九刻右太初后天十日大衍后天一日余与天合
绍熙二年辛亥嵗十一月壬申冬至【见元志】
太初壬午七十五刻 大衍癸酉十二刻纪元壬申五十七刻 授时壬申四十七刻大綂壬申四十七刻 新法壬申四十七刻右太初后天十日大衍后天一日余与天合
绍熙四年癸丑嵗十一月十九日壬午景长【见宋志】太初癸巳二十五刻 大衍癸未六十一刻
纪元癸未六刻 授时壬午九十六刻大綂壬午九十六刻 新法壬午九十五刻右太初后天十一日大衍纪元后天一日余与天合
庆元三年丁巳嵗十一月癸卯日南至【见元志】
太初甲寅二十五刻 大衍甲辰五十九刻
纪元甲辰三刻 授时癸卯九十三刻大綂癸卯九十三刻 新法癸卯九十二刻右大初后天十一日大衍纪元后天一日余与天合
嘉泰三年癸亥嵗十一月甲戌日南至【见元志】
太初乙酉七十五刻 大衍丙子五刻
纪元乙亥四十九刻 授时乙亥三十八刻大綂乙亥三十八刻 新法乙亥三十八刻右太初后天十一日大衍后天二日余皆后天一日
嘉定五年壬申嵗十一月壬戌日南至【见元志】
太初癸酉空刻 大衍癸亥二十五刻纪元壬戌六十八刻 授时壬戌五十七刻大綂壬戌五十七刻 新法壬戌五十六刻右太初后天十一日大衍后天一日余与天合
绍定三年庚寅嵗十一月丙申日南至【见元志】
太初丁未五十刻大衍丁酉六十五刻
纪元丁酉七刻 授时丙申九十三刻大綂丙申九十三刻 新法丙申九十三刻右太初后天十一日大衍纪元后天一日余与天合
淳祐十年庚戌嵗十一月辛巳日南至【见元志】
太初壬辰五十刻大衍壬午五十四刻纪元辛巳九十四刻 授时辛巳七十八刻大綂辛巳七十八刻 新法辛巳七十八刻右太初后天十一日大衍后天一日余与天合
元至元十四年丁丑嵗十一月癸卯日辰初三刻冬至【见元志】
太初甲寅二十五刻 大衍甲辰十四刻纪元癸卯五十二刻 授时癸卯三十三刻大綂癸卯三十三刻 新法癸卯三十三刻右太初后天十一日大衍后天一日余与天合
至元十五年戊寅嵗五月乙巳日亥正三刻夏至【见元志】
太初丙辰八十七刻 大衍丙午七十六刻
纪元丙午十四刻授时乙巳九十五刻大綂乙巳九十五刻 新法乙巳九十五刻右太初后天十一日大衍纪元后天一日余与天合
是年十一月戊申日未初三刻冬至【见元志】
太初己未五十刻大衍己酉三十八刻纪元戊申七十六刻 授时戊申五十七刻大綂戊申五十七刻 新法戊申五十七刻右太初后天十一日大衍后天一日余与天合
至元十六年己卯嵗五月辛亥日寅正二刻夏至【见元志】
太初壬戌十二刻大衍壬子一刻
纪元辛亥三十九刻 授时辛亥十九刻
大綂辛亥十九刻新法辛亥十九刻右太初后天十一日大衍后天一日余与天合
是年十一月癸丑日戌初二刻冬至【见元志】
太初甲子七十五刻 大衍甲寅六十三刻
纪元甲寅一刻 授时癸丑八十一刻大綂癸丑八十一刻 新法癸丑八十一刻右太初后天十一日大衍纪元后天一日余与天合
至元十七年庚辰嵗十一月己未日丑初一刻冬至【见元志】
太初庚午空刻 大衍己未八十七刻纪元己未二十五刻 授时己未六刻
大綂已未六刻 新法己未六刻
右太初后天十一日余与天合
圣朝洪武十六年癸亥嵗十一月己未日冬至【见大学衍义补】
太初庚午七十五刻 大衍庚申五刻
纪元己未三十四刻 授时己未二刻
大綂己未三刻 新法己未二刻
右太初后天十一日大衍后天一日余与天合史官所记二至晷景凡六十条以太初等五历及新法考之太初合者仅二后天五日至十一日者凡五十八大衍合者三十六先一日者六后一日者十七后二日者一纪元合者四十二先一日者十后一日者八授时合者四十八先一日者十后一日者二大綂合者四十二先一日者三后一日者十三后三日者二新法合者比授时多一事其不合者比授时少一事夫以此观之则太初最疎固无足取大衍纪元非见用者亦不必论其授时历不合者十二而先者多至于十后者仅二盖减分太多未得其宜也将来气朔皆失之先矣大綂历不合者十八而先一日者仅三后一日者多至十三后三日者二盖由嵗余一定而无加减故也夫后者多而先者少今虽未觉其失恐将来气朔浸失之后矣新法不合者十一比授时时为少合者四十九视授时为多盖密于授时矣其不与天合者非不合也前人有云类其同则知其中辨其异则知其变先后相戾者不可得兼也若曲变其法以改先者则后者愈后以改后者则先者益先徒令合者皆不合矣今乃折取中数不执一偏则先后二者虽不尽合而其相去亦皆不远凡相合者各得中平之率矣
附录二十条
万历二十四年丙申嵗五月夏至
大綂癸巳六刻 新法壬辰九十八刻授时壬辰九十七刻
二十八年庚子嵗五月夏至
大綂甲寅三刻新法癸丑九十四刻授时癸丑九十四刻
三十二年甲辰嵗五月夏至
大綂乙亥初刻新法甲戌九十一刻授时甲戌九十一刻
三十八年庚戌嵗十一月冬至
大綂己酉八刻新法戊申九十八刻授时戊申九十八刻
四十二年甲寅嵗十一月冬至
大綂庚午五刻 新法己巳九十五刻授时己巳九十五刻
四十六年戊午嵗十一月冬至
大綂辛卯二刻 新法庚寅九十二刻授时庚寅九十二刻
五十三年乙丑嵗五月夏至
大綂乙丑十刻 新法甲子九十九刻授时甲子九十九刻
五十七年己巳嵗五月夏至
大綂丙戌七刻 新法乙酉九十六刻授时乙酉九十六刻
六十一年癸酉嵗五月夏至
大綂丁未四刻 新法丙午九十三刻授时丙午九十三刻
六十五年丁丑嵗五月夏至
大綂戊辰一刻 新法丁卯八十九刻授时丁卯九十刻
七十一年癸未嵗十一月冬至
大綂壬寅八刻 新法辛丑九十七刻授时辛丑九十七刻
七十五年丁亥嵗十一月冬至
大綂癸亥五刻 新法壬戌九十三刻授时壬戌九十四刻
七十九年辛卯嵗十一月冬至
大綂甲申二刻 新法癸未九十刻授时癸未九十一刻
八十六年戊戌嵗五月夏至
大綂戊午十刻 新法丁巳九十七刻授时丁巳九十九刻
九十年壬寅嵗五月夏至
大綂己卯七刻 新法戊寅九十四刻授时戊寅九十五刻
九十四年丙午嵗五月夏至
大綂庚子四刻 新法己亥九十一刻授时己亥九十二刻
九十八年庚戌嵗五月夏至
大綂辛酉一刻 新法庚申八十八刻授时庚申八十九刻
百年壬子嵗十一月冬至
大綂甲戌十二刻新法癸酉九十八刻授时甲戌初刻
千年壬子嵗十一月冬至
大綂壬子三十七刻 新法庚戌九十刻授时庚戌八十一刻
万年壬子嵗十一月冬至
大綂甲戌八十七刻 新法壬寅十六刻授时己丑八十九刻【先大綂百五日先新法十三日】
已上预推未来二至新旧三家各有异同宜于其时测验晷景以证新旧历孰为疎密也谨述大槩以发其端附于此卷之末自万历元年已来百年之间大綂授时二历相差不过十余刻及至千年则差二日万年则差百有余日所差非不多也新率恒处二历强弱之间得中平之数云
圣夀万年历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