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寰宇记 » 太平寰宇记全文在线阅读

《太平寰宇记》太平寰宇记卷十五

关灯直达底部

河南道十五

徐州

利国监

徐州

徐州彭城郡今理彭城县古大彭氏国地则青兖之域星分房宿四度按周礼之九州青得羽山及泗淮二水兖州得大野无复徐州矣今州即宋之分也左氏传为郑楚取宋彭城是为宋邑六国时属楚秦并天下以彭城属泗水郡项羽自号为西楚霸王建都于此汉改泗水为沛郡又分沛郡立楚国复置徐州宣帝地节元年更为彭城郡后汉及晋为彭城国宋元嘉中王谟上表以六郡人民三十万户获安于东南实以此为重镇后陷后魏复置徐州无立东南道行台又舆地记云郡城由来非攻所能按言其险固也按十道志云自南北朝彭城为要害之地隋凿御河已来南控埇桥以扼梁泗厯古名镇莫重于斯后因立总管府以大将王轨破陈军于吕梁桥呉明彻悉虏其众隋初罢总管大业三年改为彭城郡唐武徳四年平王世充复置州总管府管徐邳泗鄫沂仁六州徐州领彭城萧沛丰滕符离诸阳七县贞观元年废诸阳入符离二年鲁鄫邳二州仍以谯州来属七年以沂州属海州都督八年废仁州入谯州其余都督徐泗谯三州十七年罢都督府以废谯州之蕲县来属天宝元年改徐州为彭郡乾元元年复为徐州皇朝为武宁军节度

元领县七

彭城 沛县 滕县 萧县 丰县

二县割出

下邳置淮阳军 宿迁入淮阳郡

州境

东西二百八十里 南北二百二十五里

四至八到

西至东京七百里 西至西京一千二百二十里西至长安二千八十里 东至海州三百六十一里南至宿州一百四十里 西至宋州三百六十里北至兖州三百里 东南至泗州六十里 西至亳州三百九十里 西北至单州三百七十里 东北至沂州三百五十里 东北至宋州三百五十五里

唐开元户四万六千七百皇朝管户主一万六千八百四十六客一万七千五百八十

风俗

风俗好尚与邹鲁同无林泽之饶俗广义爱亲趋礼乐好敦行地理志谓沛楚之言多楚音又云沛楚之朴直舒徐

姓氏

彭城郡三姓 刘 袁 曹

沛郡三姓 朱 张 周

兰陵郡一姓 萧

人物

前汉夏侯婴 叔孙通 周昌 周勃子亚夫萧何 曹参 王陵 刘昭 两龚彭城亷里人胜字君賔舍字君倩二人相并著名节世号楚两龚后汉桓谭 姜肱 呉有张昭宋有朱龄石到彦之土产

禹贡浮磬孤桐蠙蛛暨鱼今蠙蛛已絶浮磬时有嵗贡五色土各一斗

彭城县旧十八乡今六乡古之彭国地楚懐王自旴徙都此后项羽徙懐王于郴自都之汉为县属楚国寻立徐州焉有铁宫今为彭城县按彭门记云殷之贤臣彭祖颛顼之孙至殷末夀及七百六十七嵗今墓犹存故邑号大彭焉 百里蒿字景公为徐州刺史境内旱嵩行部甘雨随车惟东海两县辟在山间嵩不到无雨父老请嵩入界即雨至今有祠存焉 九里山中记云彭城北有九里山有穴潜通琅琊又通王屋俗呼为黄池穴郡国志云曽参井 泗水在县东十步周显王四十三年九鼎沦没于泗水秦始皇时鼎气浮于泗始皇自以徳合三代大喜使数千人投水求不获谓之鼎伏 吕梁在县东南五十七里左氏楚子辛侵宋留吕杜注彭城吕县也汉为吕县宋武北征改为夀张县又十道志云泗水吕县积石为梁庄子云吕梁悬水三十仞鱼鳖所不能过今则不然又陈书云将军呉明彻以舟师北破下邳进屯吕梁堰泗水灌徐州周乌九轨达奚长儒率兵来援轨取车轮数百连锁贯之横断水路然后募壮士夜决堰至明陈兵始觉溃乱争归至连锁之处生擒明彻 定国山在县东四里东魏武帝五年慕容绍宗欲击梁梁贞阳侯萧明营于此 州里城唐贞观五年筑其外城即古大彭国汉高祖定天下以为楚国封弟交为王东晋封刘裕为宋公至宋武帝以皇子义康为彭城王并都于此后宋平北将军徐州刺史薛安都乃以城归魏也 竹邑续汉书郡国志云沛郡有竹邑县 亷里汉书龚胜居彭城之亷里 戯马台在县南三里项羽筑戯马台于此宋武北征至彭城遣长史王虞等立第舍于项羽戯马台作阁桥渡池重九日公引宾佐登此台防将佐百僚赋诗以观志作者百余人独谢灵运诗最工曰季秋边朔苦旅鴈绕霜雪凄凄阳卉腓皎皎寒潭洁良辰感圣心云旗兴暮节鸣笳戾朱宫兰巵献诗哲饯宴光有孚和乐隆所缺云云宋于台上置寺 赭土山在县北三十五里尚书禹贡徐州厥贡惟土五色汉郊祀志曰王莽使徐州嵗贡五色土即此山也 彭城山在县东北六十里上有黄石公庙汉书张良得圯上老父书曰后十三年济北谷城山黄石即我也 茱茰山在县东北八十五里俗谓采药山魏地形志曰吕县有茱萸山出茱茰麦门冬本草云茱萸出海承县此山昔承县 垞城在县北三十里北面临泗水舆地志云垞城古崇国兖州人为实中城曰垞直加切城西南有崇侯虎庙 吕梁城在县东五十里按左氏传曰楚子辛侵宋留吕杜预注云吕留二县今属彭城郡临泗水高百四十丈十七里此城东二里有三城一在水南一在水中单一在水北并高济所筑立镇以防陈冦 寒山堰在县东南一十八里梁萧明伐魏决水以灌彭城 吕布城在县东南五十里按魏地形志吕布自下邳与曹公相持筑城于此 雍门城在县东南五十里按桓谭新论云雍门周弹琴见孟甞君 石佛井在县南四里石佛山顶方一丈二尺深三里自然液水虽雨旱无増减或云饮之愈疾时有云气出其中去地七百余丈 王仲徳墓在县北四十一里符坚乱兄弟同起兵闗中为慕容垂所攻水暴至不知所往忽有白狼来向仲徳号因往从之获免又为丁零翟所困单马南归夜行丘泽常有炬火照路后为宋高祖佐命位至徐州刺史因主白狼祠于彭城祀之桓魋墓在县北二十七里水经云泗水南经宋大夫桓魋冢西枕泗水凿石为冢郭縁生述征记椁隠镂金为龟凤之像石门扇石墓堂犹存 龚胜墓在县东南三里按前汉书龚胜楚人居彭城王莽簒位遣玺书安车奉迎胜称疾不起闭目十四日而死魏地形志云彭城有龚胜墓石碣犹存至今禁刍牧 樊哙墓在县北五十九里按汉书樊哙沛人封舞阳侯 汉高祖庙在县东南六里临泗水 彭祖庙魏神龟二年刺史延明移于子城东北楼下俗呼楼为彭祖楼

沛县西一百十里旧十六乡今六乡郡国志古云偪阳地汉为县属泗水郡葢取史记齐景公畋于沛又许由隠于沛泽皆其地因名立邑名汉又改泗水为沛郡理相承以此为小沛魏分立谯郡又以沛为王国晋不改宋为沛郡改属徐州隋又罢郡县属仍旧唐武徳四年天下平宁复移沛邑于此正汉邑名也 泗水西北流入东去县五十歩 泡水在县西一百五十步即丰水也县理城即秦沛县城初陈涉起兵沛令欲以沛应之

乃令樊哙召高祖沛令后悔闭城拒守高祖书帛射城上曰诸侯并起今屠沛父老乃杀沛令迎高祖立为沛公十二年高祖破黥布还过沛谓沛父老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闗中万嵗后吾魂魄犹思乐沛且朕自沛公以诛暴乱其以沛为朕汤沐邑 防山在县东南上有防子冢山下有故沛城存焉 枌榆社汉书云高祖祷丰沛之枌榆即高祖之乡社名也 沛宫在县东南一里汉书高祖置酒宴乡中父老今在广戚城中 合乡故城古互乡之地按刘芳徐州记云古之互乡葢孔子云难与言者 泗水亭在县东南一里高祖昔为亭长今有庙焉 留城在县东南二里昔张良遇高祖之处后平天下高祖欲封之良曰昔遇陛下于彭城东南略地愿陛下封臣于此高祖许之遂封留侯今有张良庙存焉 歌风台在县城东南一百八十歩古老传云汉祖征英布囘归沛于此台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因为名张良墓在县东南六十里有庙 仲虺庙汤左相邑

滕县北一百九十四里旧十八乡今四乡古小邾之国汉为蕃昌虑二县地属鲁国应劭注曰蕃县即小邾国也为鲁附庸邑有邾国滥邑故城在今县东南即汉之昌虑县隋开皇六年于此置滕城是也 桃山即华莱山也郡国志云一名义珠山山有井不可窥窥者不盈嵗輙死有鸟巢于井中金喙黒色见则大水 抱犊山抱朴子云出芝草 奚公山在县东南六十里阳晔徐州记云奚仲造车处上有轨辙见存后魏书薛县有奚仲庙 滥城在县东南五十九里左氏谓邾黒肱以滥来奔即此地后汉建安中鲁于此立昌虑郡隋大业二年省今名昌虑城是也 古薛城汉为县古城在今县东南五十里史记云靖郭君田婴齐威王少子宣王弟湣王封婴于薛即此地也又郡国志云薛城高厚无比多英杰子弟葢有孟甞君之遗风也 公邱故城在县东南十里夏侯婴初为滕令故号滕公按此时高祖未立郡县故滕为秦县至武帝改为公邱县属沛国 孟甞君冢在县南五十里水经注云孟甞君墓结石为椁制作甚丽今薛城南犹有迹也 奚仲墓在县东南六十里古青邱村

萧县西北六十里旧十七乡今六乡古之萧国春秋时为宋邑周以封子姓之国别为附庸左氏谓宋郡公子奔萧是也汉书旧为县属沛郡北齐天宝七年改为承高县彭城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属徐州改为龙城县寻复为萧县 丁公山在县东南三十里楚汉相攻高祖败薛人丁固追之即此也号曰丁公山 缓舆山在县东三十五里宋高祖缓舆里人葢因山为里名也古汴河在县南十步 杼秋城在县西七十五里汉书郡国志云杼秋属梁国阚骃十三州记杼秋光武封刘般为杼秋侯明帝以属沛 龙城在县东三十里后魏属彭城郡郦元注水经云获水东经萧县厯龙城是此扶阳城在县西南六十五里汉丞相韦贤之后世封侯

此地 眢井在县北二百歩古萧城内左传云楚庄王伐萧萧溃还无社与司马卯言隠于眢井中即此 红亭左传昭八年秋搜于红是也注萧县西有红亭丰县西北一百四十里旧十八乡今八乡战国时其地属梁汉高祖乃丰沛邑中阳里人后得天下沛为郡丰为县宋改济阴郡北齐改郡为永昌县仍焉隋复属徐州 丰西泽即高祖斩白蛇之所 厌气台在县城中汉书秦皇以东南有天子气故东游厌之因筑此台 大泽在县北六里前汉书高祖母常息大泽夣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上已有脤遂诞高祖隆凖龙顔 古宅在城内即高祖故宅也丁公坟在县东北六里前汉书季布母弟为项羽窘高祖于彭城高祖急顾丁公曰两贤岂相厄哉公遂缓追之及髙祖得天下公谒见髙祖狥众曰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遂斩之以励人臣塟于此

利国监

利国监本徐州之秋邱冶务烹鐡之所皇朝升为利国监以董其事

太平寰宇记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