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乐律全书 » 乐律全书全文在线阅读

《乐律全书》卷十三

关灯直达底部

欽定四庫全書

樂律全書卷十三

明 朱載堉 撰

律呂精義外篇三

古今樂律雜說并附錄

辨李文察劉濓之失第三

序曰李文察據隔八相生劉濓據五音切韻所撰皆非故辨之

李文察撰譜據隔八相生其建議曰古先聖王之樂無他其始隔八以生律呂然後隔八而成五音已耳隔八而成律呂者隂陽進退之義也隔八以成五音者娶妻生子之道也故曰黄鍾娶林鍾以生太簇是矣由是奏黄鍾歌大呂以祀天神由是奏太簇歌應鍾以祭地由是奏夷則以享先妣由是奏無射以享先祖皆隔八之音以貫之而無遺矣漢唐宋以來律呂不全而五音之奏不由於隔八惟取相近之律以成調殊不知五音即五行也五行之位有相得之數焉有相合之數焉相得者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之謂也相合者天一生水地六化成之故一與六合地二生火天七變成之故二與七合天三生木地八化成之故三與八合地四生金天九變成之故四與九合天五生土地十化成之故五與十合是五行猶有合而後能相得也隔八之音乃有合之道是故黄鍾合於林鍾而得太簇也太簇合於南呂而得姑洗也姑洗合於應鍾而得蕤賓也以後諸律皆然今太常協音亦仍近代之法以相得之律而成調大槩順合四一尺工六之序習成腔調純熟而難變一旦遽試以隔八之音未免有扞格不勝之嫌若習之慣則亦成自然矣夫隔八之音為近世所嫌者其亦有說蓋隔八之音規圓矩方之音也連近相得之音取便捷徑之音也猶之行禮焉隔八之音端冕以行禮也連近相得之音便服以行禮也猶之作字焉隔八之音真楷以為文也連近相得之音行書以為文也猶之攝生焉隔八之音真人之息也以踵連近相得之音凡人之息也以喉古人步趨重規矩古人行禮重端冕古人作書重真楷古人攝生重踵息故於樂也亦重夫隔八之音後人步趨樂捷徑後人行禮樂便服後人作字樂行書後人攝生樂喉息故於樂也亦樂習夫連近相得之音望洗唐宋以後之陋必習隔八相生之音則樂真可比隆於虞舜矣天下萬世之大幸也臣謹按文察本不知音而乃強作解事故其建議如此蓋孔子所謂巧言孟子所謂詖辭也臣恐後世學者苟非有超卓之見不為其所惑者鮮矣故不得不辨也文察杜撰樂書以進所謂青宫樂章并譜鄙俚繆妄識者無不笑之今錄為撰譜戒

第一章第一句黄鍾為宫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三

萬 堊 夷 宫   第二章第一句夷則為宫年 □ 夾 徵

功 □ 無 商

業 上 仲 羽

垂 六 黄 角

賢 尺 林 宫   第二章第二句林鍾為宫子 四 太 徵

賢 工 南 商

孫 一 姑 羽

培 凡 應 角

勉 勾 蕤 宫   第二章第三句蕤賓為宫勉 □ 大 徵

帝 堊 夷 商

王 □ 夾 羽

學 □ 無 角

培 上 仲 宫   第二章第四句仲呂為宫培 六 黄 徵

頂 尺 林 商

山 四 太 羽

嵬 工 南 角

帝 一 姑 宫   第三章第一句姑洗為宫王 凡 應 徵

學 勾 蕤 商

法 □ 大 羽

天 □ 夷 角

天 □ 夾 宫   第三章第二句夾鍾為宫理 □ 無 徵

備 上 仲 商

宫 六 黄 羽

縣 尺 林 角

元 四 太 宫   第三章第三句太簇為宫子 工 南 徵

臣謹按旋宫者每篇各為一宫非每句各為一宫也文察不曉此理其所撰譜每句各為一宫遂致宫商角徵羽五者皆錯亂正古人所謂迭相陵者也樂記曰五者皆亂迭相陵謂之慢如此則國之滅亡無日矣此之謂也或曰信如樂記之說果有吉凶之感應乎曰不然也何瑭嘗辨之曰若此者以其象言之也蓋樂之有宫商角徵羽猶國之有君臣民事物宫商角徵羽亂則不可以為樂猶君臣民事物亂則不可以為國其道相似故以為比非謂君臣民事物之失道真由於宫商角徵羽之亂也曰然則何以為聲音之道與政通曰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所謂聲音之道與政通者此也非宫商角徵羽之謂也

已上辨李文察據隔八相生撰譜之非

樂經元義劉濓所撰其論五音曰宫如牛之鳴商若羊之離羣角若雉之鳴木徵若豕之負駭羽若馬之鳴野言一物具一音也惟人禀中和之性而備聲氣之全古人制五音必本之人聲又必以中原之人為凖宫本喉商本牙角本舌徵本齒羽本唇此五音之原也凡人之言說歌唱必會通五音而成聲若統論音聲之大致則沉鬱重濁者為宫商飄揚輕清者為徵羽宫商洪遠而悠長徵羽高厲而剽疾以器數論則宫商役徵羽以聲響論則徵羽軋宫商如歌宫商濁曲亦必會徵羽而成聲其大致則宫商也如歌徵羽清曲亦必會宫商而成聲其大致則徵羽也五音之妙盡於此矣世儒謂氣呼而聲出必自宫而徵自徵而商自商而羽自羽而角愚大不然五音之出皆本於喉四者待喉而有聲無喉焉四者無聲矣無四者喉能自為聲宫者元聲之所出也喉會於牙為商喉會於舌為角喉會於齒為徵喉會於唇為羽未有一字出而周流於五音者也惟詩章能備五音如鹿鳴文王二曲一篇數章一章數句一句數音故能會五音之全而大致則黄鍾太簇調也以此論音豈不易簡乎

其論樂調曰五音不可以為調至六律始有調一律為主而衆律從之如聽調然故謂之調如以黄鍾為宫則太簇姑洗林鍾南呂以次相從此宫音黄鍾調也觀一調餘調可知矣蓋六律六呂又濟以四清故能盡五音之變而為調若五音止於五耳何能為調也愚定調必先審五音次定十二律次四清然後用旋宫之法衍為六大調樂調之說盡於此矣王氏家藏集謂聲收聲始終會於喉之分者宫調也始終會於舌齒之交際者徵調也始終會於舌齶之際而口張者商調也始終會於唇脗之際者羽調也故詩章七首一周可以識調王氏認音以為調故遺律呂而專求人聲果若此說聖人何不直以人聲為樂調而乃設十二律四清不幾於贅乎既謂之詩章即屬之人聲既謂之樂調即屬之律呂雖一貫之物其實有分辨也何氏管見集謂樂雖備五音而起調畢曲則恒以一音為主如作宫調則起調畢曲皆主於宫作商調則起調畢曲皆主於商何氏亦認音以為調故遺聲音之大致而惟求之起調畢曲設使起調畢曲為宫矣而其中或雜以他音亦可以宫論乎斷不然矣

其論樂章曰三百篇古樂章也以聲音大致論之皆宫商也如周南之麟趾大雅之文王宫音黄鍾調秦之蒹葭王之黍離商音太簇調觀四詩餘可知矣王氏謂五音在人聲氣有定而詩章之字則無定如宫字本宫音也使在第四聲則亦可以協羽商字本商音也使在第二聲則亦可以為徵何也為人聲氣節度所奪雖本音平仄素定而亦不能拘矣愚大不然如思齊之篇曰雍雍在宫則宫字在第四聲矣歌之則仍為宫必不能變而為羽文王之篇曰有商孫子則商字在第二聲矣歌之則仍為商必不能變而為徵二詩之大致則皆宫音黄鍾調也又謂詩之一字即人之一聲人之一聲即律之一管愚又不然一字一聲是矣一聲一管於理不通如一句數宫字皆統於一宫律數商字皆統於一商律一句有五音則散為五律豈可謂一律一管也何氏謂詩之詞句有短長則其音自有清濁高下之異審其音之宜宫宜商一也句之韻脚字各不同審其音之為宫為商一也荆卿易水之歌初為商聲士皆流涕則商調也繼為羽聲士皆裂眦則羽調也夫易水之歌一也其調可以為商可以為羽古之樂調亦可以變通而用之矣此又大不然詩樂之道重濁者為宫商輕清者為徵羽不論一篇大致而求之一字一句然一詩數句一句數字未有不備五音者將以何者為調主乎自今觀之易水之歌其濁少次於宫乃商音太簇調曲也實不能為清聲乃謂可以商可以羽誣矣至於始為商音士皆流涕繼為羽聲士皆裂眦此世儒講文義而不識聲音曲為異說以附會者也盖以商者傷也故流涕羽者清而激也故裂眦果士之哀與怒由於商羽則再變而為宫為角徵將嬉笑乎和平乎將復流涕裂眦也荆卿之行為何行其哀與怒有不待感者矣

臣謹按濓所論音調大率認切韻之法為撰譜之法夫切韻之喉牙齒舌唇雖取象於宫商角徵羽實與樂調非一途也蓋人之五音有定而樂之五音無定以其無定是故可以為宫可以為商瑭論易水誠為得之矣濓蓋未達妄以為不然臣聞國初冷謙深知撰譜之理至今神樂觀人人皆能之惟攻儒業者未暇考耳今摘劉氏所撰樂譜數句以見其失復摘冷氏所撰樂譜數句以見其得初學撰譜者知所取舍云

劉氏所撰樂譜之失【錄其大略不必全載】

文王在上 文王陟降亹亹文王 侯文王孫子 文王孫子林南姑姑 林南黄太 黄黄林南 姑林南黄黄林南黄黄文王以寧 穆穆文王 儀刑文王

林南黄林 太太林南 黄林林南

已上八句文字王字譜同

有周不顯 帝命不時 令聞不已 不顯亦世 世之不顯太黄黄太 黄太黄黄 太黄黄黄 黄太太黄 黄黄黄太其麗不億 駿命不易 命之不易

林姑黄太 黄黄黄太 黄黄黄太

已上八句不字譜同

凡周之士 世之不顯 維周之楨 商之孫子 王之藎臣姑黄黄黄 黄黄黄太 林黄黄太 太黄黄黄 林黄黄林殷之未喪師 命之不易 上天之載

黄黄太姑黄 黄黄黄太 姑姑黄姑

已上八句之字譜同

亹亹文王 厥猷翼翼 濟濟多士 穆穆文王黄黄林南 黄南姑姑 黄黄太黄 太太林南已上四句重字譜同

依喉牙齒舌唇定譜者其弊率類此學者當以為戒【右辨劉氏之失】冷氏所撰樂譜之得【錄其大略不必全載】

追遠其光 其氣昭明 如見其形 如聞其聲 欲報其德潢林南林 南林姑太 林姑潢林 汰潢南林 姑林南林神其燕娭 安其所適 其靈在天 其主在室林太南黄 姑太南黄 潢南姑林 姑黄太姑已上九箇其字兩箇如字兩箇在字譜皆不同

來格來從 顯兮幽兮 子子孫孫

林姑潢林 林南姑黄 姑林姑黄

已上三句字重而譜不同

不依喉牙齒舌唇其譜故無弊學者當以此為法也【右論冷氏之得】

擬冷氏旋宫譜

臣謹按朱熹語錄曰或問周禮大司樂說宫角徵羽與七聲不合如何曰此是降神之樂如黄鍾為宫大呂為角太蔟為徵應鍾為羽自是四樂各舉其一者而言之大呂為角則南呂為宫太蔟為徵則林鍾為宫應鍾為羽則太蔟為宫以七聲推之合如此又曰所謂黄鍾宫大呂角這便是調如頭一聲是宫聲尾後一聲亦是宫聲這便是宫調若是其中按拍處那五音依舊都用不只是全用宫今依冷氏舊譜推衍三譜如左

慶源祥 世德惟崇 致我祖宗 開基建功 京都之内

親廟在東 惟我子孫 永懷祖宗 氣體則同 呼吸相通

來格來從 皇靈顯融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三

親廟在東 惟我子孫 永懷祖宗 氣體則同 呼吸相通

來格來從 皇靈顯融

已上一曲羽調曲也太蔟之宫應鍾為羽故以應鍾起調畢曲

五音譜類放對類之書作【初學對者須看對類初學譜者須看譜類】

宫調韻脚 徵調韻脚 商調韻脚 羽調韻脚 角調韻脚合四一合 合四合尺 合四一四 合四合工 合四合一合四尺合 合四一尺 合四尺四 合四一工 合四尺一合四工合 合四工尺 合四工四 合四尺工 合四工一合一四合 合一合尺 合一合四 合一合工 合一四一合一尺合 合一四尺 合一尺四 合一四工 合一尺一合一工合 合一工尺 合一工四 合一尺工 合一工一合尺四合 合尺四尺 合尺合四 合尺合工 合尺合一合尺一合 合尺一尺 合尺一四 合尺四工 合尺四一合尺工合 合尺工尺 合尺工四 合尺一工 合尺工一合工四合 合工合尺 合工合四 合工四工 合工合一合工一合 合工四尺 合工一四 合工一工 合工四一合工尺合 合工一尺 合工尺四 合工尺工 合工尺一四合一合 四合四尺 四合一四 四合四工 四合四一四合尺合 四合一尺 四合尺四 四合一工 四合尺一四合工合 四合工尺 四合工四 四合尺工 四合工一四一四合 四一合尺 四一合四 四一合工 四一合一四一尺合 四一四尺 四一尺四 四一四工 四一尺一四一工合 四一工尺 四一工四 四一尺工 四一工一四尺四合 四尺合尺 四尺合四 四尺合工 四尺合一四尺一合 四尺一尺 四尺一四 四尺四工 四尺四一四尺工合 四尺工尺 四尺工四 四尺一工 四尺工一四工四合 四工合尺 四工合四 四工合工 四工合一四工一合 四工四尺 四工一四 四工一工 四工四一四工尺合 四工一尺 四工尺四 四工尺工 四工尺一一合四合 一合四尺 一合一四 一合四工 一合四一一合尺合 一合一尺 一合尺四 一合一工 一合尺一一合工合 一合工尺 一合工四 一合尺工 一合工一一四一合 一四合尺 一四合四 一四合工 一四合一一四尺合 一四一尺 一四尺四 一四一工 一四尺一一四工合 一四工尺 一四工四 一四尺工 一四工一一尺四合 一尺合尺 一尺合四 一尺合工 一尺合一一尺一合 一尺四尺 一尺一四 一尺四工 一尺四一一尺工合 一尺工尺 一尺工四 一尺一工 一尺工一一工四合 一工合尺 一工合四 一工合工 一工合一一工一合 一工四尺 一工一四 一工四工 一工四一一工尺合 一尺一尺 一工尺四 一工尺工 一尺尺一尺合四合 尺合四尺 尺合一四 尺合四工 尺合四一尺合一合 尺合一尺 尺合尺四 尺合一工 尺合尺一尺合工合 尺合工尺 尺合工四 尺合尺工 尺合工一尺四一合 尺四合尺 尺四合四 尺四合工 尺四合一尺四尺合 尺四一尺 尺四一四 尺四一工 尺四尺一尺四工合 尺四工尺 尺四工四 尺四尺工 尺四工一尺一四合 尺一合尺 尺一合四 尺一合工 尺一合一尺一尺合 尺一四尺 尺一尺四 尺一四工 尺一四一尺一工合 尺一工尺 尺一工四 尺一尺工 尺一工一尺工四合 尺工合尺 尺工合四 尺工合工 尺工合一尺工一合 尺工四尺 尺工一四 尺工四工 尺工四一尺工尺合 尺工一尺 尺工尺四 尺工一工 尺工尺一工合四合 工合四尺 工合一四 工合四工 工合四一工合一合 工合一尺 工合尺四 工合一工 工合尺一工合尺合 工合工尺 工合工四 工合尺工 工合工一工四一合 工四合尺 工四合四 工四合工 工四合一工四尺合 工四一尺 工四一四 工四一工 工四尺一工四工合 工四工尺 工四尺四 工四尺工 工四工一工一四合 工一合尺 工一合四 工一合工 工一合一工一尺合 工一四尺 工一尺四 工一四工 工一四一工一工合 工一工尺 工一工四 工一尺工 工一尺一工尺四合 工尺合尺 工尺合四 工尺合工 工尺合一工尺一合 工尺四尺 工尺一四 工尺四工 工尺四一工尺工合 工尺一尺 工尺工四 工尺一工 工尺工一係宫調者 起調畢曲皆宫 韻脚或宫或徵【宫徵相生】係徵調者 起調畢曲皆徵 韻脚或徵或宫或商【徵商相生】係商調者 起調畢曲皆商 韻脚或商或徵或羽【商羽相生】係羽調者 起調畢曲皆羽 韻脚或羽或商或角【羽角相生】係角調者 起調畢曲皆角 韻脚或角或羽【角羽相生】古人有言聲不過五五聲之變至不可窮也在人摘而用之耳但樂章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亦有長短句者譜類不能盡載各舉數章以為定式庶幾放此而推之也

世宗肅皇帝御製樂章譜

大祈穀獻香樂奏達馨之曲【黄鍾之徵用林鍾起調林鍾畢曲】 四言恭祈寶穡 爇獻真香 青煙結篆 紫穗凝祥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三>飭子誠兮再觴 歌洞章兮瑶範 願神歆兮樂康南林姑太黄 黄太姑太潢南 南潢林姑太黄洪應殿送神樂奏敷祥之曲【仲呂之羽用太蔟起調太蔟】 七言雷車殷兮雲旗張 戒萬乘兮騰九光 迂大漠兮陟青蒼黄仲林潢仲林 南林仲太黄仲太 黄太仲太潢潢林瓊闕窈兮銀漢長 回慧鑒兮睠八方 寅拜送兮佇遐想林仲太黄仲太 太黄仲林潢南林 南林仲太潢南林錫簡福兮祚閎昌

南林仲太黄仲太

大祈穀獻玉帛樂奏通真之曲【畢曲黄鍾之宫用黄鍾起調黄】 八言植蒼璧兮文幣肆陳   耀七襄兮光映百純黄太姑太林姑潢林   潢南林姑林姑太黄儼帝鑒兮顧此華珍   熙歲事兮佑我天民太黄蕤太潢林南林   潢南林姑林黄太黄大祈穀送神樂奏敷祥之曲【鍾畢曲黄鍾之宫用黄鍾起】 九言龍輿載駕兮雲旗肅張  慶煙塞路兮非霧流祥黄太姑太林潢林南林 潢南林姑林姑黄太黄千真萬聖兮回返帝鄉  高上太虚兮璚宫紫房太黄蕤太林潢林南林  潢南姑林姑林黄太黄丹靈顯著兮保國寜邦  標名金籙兮享夀無疆太黄太姑林潢林南林  潢南林姑林姑黄太黄臣謹按孟子曰今之樂由古之樂也今之樂章則可以為譜古人之詩則不能為譜孟子豈欺我哉抑學者自畫耳臣愚建議以為該部考選協律郎及典學等官之時取太常知音人赴部出題試之其題四言則取毛詩五言七言則取文選文粹等書長短句取楚騷或古樂府各一二篇以為題目務要創新譜不許雷同就令歌之以協笙笛其譜宜以世宗肅皇帝御製樂章譜及存心錄太常總覽二書所載本朝雅樂譜為式不許如劉濓李文察之所杜撰本寺堂上官知音者充考官品定等第頭等選協律郎次等選典樂三等者仍習學以俟再考夫如是則人人留心音律不惟雅樂不致失傳又免後世有樂官不知樂之誚其於聖政未必無小補也擬撰譜格式為初學筌蹄附錄如左

釋奠大成樂章新舊譜同異考

常中和樂譜及釋奠大成樂譜最為近之觀其大哉宣聖之聖於昭聖容之聖度越前聖之聖此三聖字於律或為仲呂或為黄鍾或為太蔟神其來格之神神其寜止之神神馭還復之神此三神字於律亦各不同維持王化之王惟王神明之王大哉聖王之王百王宗師之王此四王字律皆異焉瞻之洋洋威儀雍雍二句雖係疊字而律不重用黄鍾之後或繼以太蔟或繼以姑洗不拘定法但取美聽以此觀之為是譜者亦可謂知音矣其次則僧家宣偈道家步虚船家棹歌之類尚存古法於萬一焉夫禮失求諸野言相去不遠也嘗怪世之不知音者或以律呂上下相生之音循序更迭而奏若李文察所定之譜是也或以平上去入及牙齒舌喉唇審定音調若劉濓所擬之譜是也如文察所定則篇篇相似而雅頌無别如濓之所擬則字字重複而曲折不分其於古法相去遠矣殊不思善歌者一一字中五音具焉隨調宛轉變動不居豈可以平上去入牙齒舌喉唇拘之哉近世有書名志樂古樂筌蹄樂經元義樂律管見等項其所杜撰歌詩之譜蓋皆不知而作者也文獻通考曰樂者器也聲也非徒以資議論而已今訂正雖詳而鏗鏘不韻辨析雖可聽而考擊不成聲則亦何取焉觀諸家所著樂書凡數十萬言其辭非不富也然於樂之本旨猶昧其論歌譜舍腔韻之抑揚而取五行之生克其論舞譜舍功德之形容而取曰之方位傅會穿鑿不亦甚乎

已上辨劉濓據五音切韻撰譜之非【黄佐樂典之類凡以切韻之法為樂譜者皆非惟季本謂樂譜與切韻雖各有五音自是兩途不可牽合詳見下文起調畢曲新說】

樂律全書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