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知识 » 国学知识全文在线阅读

《国学知识》马一龙的文学诗词

关灯直达底部

马一龙一生游历过许多地方,饱览美好河山,他的诗多描写自己在漫游 中看到的自然景色和内心感觉。在《玉华子游艺集》中,写景纪游诗是数量最 多、最精彩的部分。他写景状物细腻入微,不落俗套,将自己真实的内心情 怀融入其中,喜怒哀乐尽在诗中。

江云拖雨带斜阳,江阁开尊傍晚凉。呼酒渡船登彼岸,趁潮 海月生东方。偶逢僧话禅初定,转听商歌兴欲狂。明发龙门过梅 水,好风一日到平乡。

——《江上有淮》

这首 《江上有怀》首联点明时间、地点,“拖”、“带”二字活泼可爱; 颔联登船上路,连用一系列动词: 呼、渡、登、趁、生,既交代了从岸上登 船驶入江面的情节,又于海月同辉的夜景中点染出无比快意; 颈联写人,一 是僧人,二是歌女,世俗的丰富多彩带给诗人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而重点 落在末尾 “兴欲狂”三字,说明心情十分舒畅;末联是联想,乘醉而归,待 一觉醒来眼前该是另一番景色了。这首 《江上有怀》虽为短制,却极有层次、 章法,交代行动清晰明了又情神兼备,有疏有密,有张有弛,一气呵成。

只疑蜂蝶逐春归,犹带余香傍我飞。五斗宿酲闻市粕,一花 新雨见蔷薇。深深竹径迷芳草,寂寂柴门掩落晖。何处雪花飞不 尽,山风吹上野人衣。

这首《初夏步出南郊》诗的视线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由围绕身边的蜂 蝶到盛开的蔷薇,由幽静的小路到贫寒而温暖的茅屋,而最后的两句最为精 彩,以雪花喻落花,散步归来回到家中,却意外地带回了一两朵吹落在衣服 上的小花,惹人怜爱,诗人心头一缕小小的惊喜亦在其中。再看他的《和落 花》诗:

九十春光尽草莱,忘情对景自深杯。随风片片穿帘幙,夹雨 纷纷点径苔。色比朱颜人老去,香随芹去燕衔来。洛阳别有长春 树,嫩萼柔枝尚未开。

——其四

《和落花》是六首组诗,分属惜春、恋春、叹春、伤春之作。春风春雨过 后,遍地红英,引得诗人无限伤感,任绿色爬上台阶,柳絮满天。一句 “色 比朱颜人老去”点明了伤春的另一重含义,伤时伤己,岁月无情啊! 于是有 了 “血满枝头犹自鸣”的杜鹃,有了 “欲向东君买春色”的畅想。句句融情 于景,叹时感伤的情绪处处可见。正如另一首《春日》所说: “日出花开好颜 色,日暮花落又惨伤。春光如此不长久,富贵繁华空自忙。”

《荆溪再用前韵》也是一首情景交融的好诗,本是 “闻鸟荆溪下,轻舟破 浪行”,尽览湖光山色,却蓦然地在一片明媚景色中生出一腔愁思,“翻思 多往事,愁绪满怀生”。波澜起伏,真实可感。七律《多景楼》亦是如此,敏 感而细腻的诗人在别人享受大好春光的时刻,低头默然,无论是怎样的 “多 景楼中三月天,桃花竹叶满吾前”,他的心中仍涌出无法遏制的伤感。“还 知有物皆非相,看到无名一惘然。”莫名而生的愁绪自此挥之不去,善感的 心灵最是在春去秋来的时节驿动起伏。再看这首《耽溪》:

坐对清溪意自悠,看惊红树不知秋。依回岸曲欣蘋芷,谈笑 尊前狎鹭鸥。倚槛清风来短棹,闻歌明月满西洲。但将心事随流 水,旧日朱颜已白头。

这首诗没有拘囿于触景而生的愁苦之中,尽管又勾起许多对往事的 回忆,但诗人豁达地 “但将心事随流水”,暂且抛却种种烦恼,听任时光 飞逝。

马一龙的写景诗往往于细微处见高超,他善于观察,善于捕捉。再如 《秋怀》: “花色白蓼花红,飞尽黑云山雨空。江南八月多黄草,秋在林梢 落木中。”五彩斑斓的秋色在花花草草中,在天空中,更在一片飘落的叶子 上,在一截干枯的树枝上。他善于在寻常的事物中发现别样的韵味,哪怕是 一场雨,也能令他诗性大发,连连吟咏。他曾作《一雨得微凉》十二首组诗, “前四首喜所遇,中四首感所见,后四首有所思”。这十二首诗皆以 “一雨得 微凉”为首句,但首首有新意,句句不落俗。如 “酒家隔溪水,人语在斜 阳” (其一),“林空下鸟语,情景各相忘” (其二),“一雨得微凉,薰风 穿我裳” (其六),“西河歌吹起,日暮下横塘” (其十二),等等,诗人置 身雨后的清凉之中,“陶然在醉乡”。再看这首《小池》:

小谢池塘生意多,喜看日日长莲荷。幽人自足三江兴,勺水 犹含万里波。莫讶蛟龙未云雨,且欢鹅鸭近滂沱。平生最爱西窗 月,欲借秋风再一过。

小池虽是身边旧物,但在诗人的眼中它的每一天都是新鲜而富于生机 的。白天和夜晚的小池也各有情趣。末句 “平生最爱西窗月,欲借秋风再一 过”点出心态,平生最爱的就是这份平静和自足。仿佛自己就是小池,小池 就是我,看似平淡无奇,却自有情意天地。

马一龙的抒怀言志诗也往往有精彩的景物描摹,为情景所触发,或直言 胸襟,或借物咏怀,坦荡直白,怡然自足。有《门无显者》四首,以平直近乎 口语的舒缓语气写就,虽生活贫寒、清淡,但充盈的内心世界中,恬淡自 适,怡然自乐的生活才是最惬意的。

门无显者车,童子终日扫。尔食不待人,罗雀可充饱。

门无显者车,荒径满青草。文人自何来,入门天未晓。

门无显者车,一水四屋绕。开门见青山,疑是蓬莱岛。

门无显者车,睡起不须早。清风北窗人,高卧以终老。

在《次韵》三首中亦有 “爱此竹石居,溪泉日湲湲。富贵不可求,所志山 水间。萧然敞茅庐,清风满堵环”等句,都体现了诗人清贫自守、陶醉山水 的高雅志趣。《次韵》的另两首:

宝剑蔽神室,鸣驺入空山。丈夫志四方,不顾此身闲。

谁无百岁谋,倏忽萎朱颜。世道殊险崎,虎豹据九关。

少时气盖世,长年嗟鬓斑。惟恐不富贵,此身堕尘菅。

穷通自有命,宁知造物悭。万想忽然定,一念空宇寰。

第一首诗中字里行间都可以感受到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曾是 “少时气 盖世”,却总是坎坷难行,空怀凌云之志。不知不觉之间,华发早生,力不 从心了。诗人抚今追昔,自悲身世,读后给人抑郁难平之感。然而在后首 中,诗人冷静、理智地分析并面对无情的现实,“穷通自有命,宁知造物 悭”,穷达之间又岂是个人才能够决定的,“有山可樵水可渔,人生知足又 知止”(《田中期石屏不至》)。于是,内心豁然开朗,挥去种种不快,“一念 空宇寰”,宽广博大的胸怀容得下整个宇宙。读罢该诗,不禁为诗人自守清 苦的高洁情操而钦佩,更被他的坚强和豁达所深深感动。

《和东桥顾公六十山居独吟》也是一组抒怀言志诗,集中袒露了马一龙晚 年的心志。“此翁好结山水盟”,“悠然物外成高隐”是他的理想追求。 “野老清幽不着巾,布衣蔬食自甘贫”,他已彻底与喧嚣的世俗纷争远离,隐 居在幽静的山中。从他对乡村生活和景物的描画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 源自其内心深处的喜爱和适意。他还作有一首古体《夜泊沙河歌以写怀》,写 月夜泛舟沙河,仿佛置身仙境,而对月当歌的潇洒放旷又有几人能体会?

云霭霭兮风萧萧,风萧萧兮月皎皎。舟荡荡兮星辰摇,水光 晶晶兮溪渺渺。溪渺渺兮路迢迢,路迢迢兮夜寥寥。万籁寂兮意 嚣嚣,何所求兮徒自劳。禽飞兽走兮草木夭乔,物名自足兮人日 营而扰扰。富贵来兮岂待招,贫贱不去兮安可逃?对此清风明月 兮聊狂歌而解嘲。

马一龙曾作《梅轩诗》,“不作无恒艳,甘为有道癯。雪粘香上几,月载 影横渠”,咏梅言志。梅花的孤傲和冰清玉洁正是他理想的人生境界。还有 《松石歌》赞颂了松树的高洁品质: “亭亭为有岁寒心,表表应如丈人杰。宁 随高士异醉醒,不受严霜改柯叶。”

马一龙的诗中感叹时光易逝,岁月蹉跎,珍惜光阴的诗句非常多,如在 《读陶诗感慨》《悲时》《惜日》等诗中都有令人警醒、发人深思的佳句。“日去 还复来,花落还续开。少年人未老,日见老来催。此日莫轻放,喟然竭吾 才。”(《惜》)意味深长的规劝中也夹杂着诗人感时伤事的隐隐悲切。

在前文的介绍中我们提到过,马一龙是位亲身指导并从事农业生产的农 学家。在其家境窘迫的时候,他亲自耕种,养家糊口,一方面积累了相当的 农事经验,另一方面对农业、农民的感情也日渐深厚。他曾作《志农》一诗:

莫厌身居畎亩中,古来治道本于农。欲成尧舜君民志,须尽 艰难稼穑功。出作入休总帝力,五风十雨愿年丰。太平无事人人 乐,击壤讴歌处处同。

他希望年年风调雨顺,农业丰收,人民安居乐业,同时也有规劝为官者 注重农业生产的用意在其中。当然,他也十分体恤农民的艰辛,如这首《忧 旱》: “山田望秋雨,阴云生四林。锄禾莫休歇,天无绝人心。西家不举火, 东邻米如金。但得年岁丰,何愁湖海深。”遭遇自然灾害,农民颗粒无收, 生活极其穷苦,而当气候适宜的年份,农民所担忧的则是繁重又急迫的赋 税。“六月雨正好,秋禾青满田。昔时忧旱魃,今日兆丰年。远水鸣鱼□, 荒村起暮烟。莫嫌征税急,借债了官钱。”(《田父》)

马一龙长期与民众生活在一起,对他们的生活状况非常了解也非常关 心,在他的笔下有许多鲜活的普通民众的形象,他用笔赞赏单纯快乐的樵 夫,如《樵咏》,同情织布妇女的辛劳,如《童谣》:

织机重织机,手理机上丝。织成双线布,只恐输官迟。

朔风起重阴,御之无完衣。一身不足惜,儿女良可悲。

今日复何日,县令相公谁?叫嚣绝夜吏,灯火安杼机。

轻徭薄赋□,生息聊可资。都云今有袴,不道昔无襦。

马一龙一生朋友非常多,常与他们游览山水、饮酒吟诗,酬唱赠答之作 数量很大,作品往往相互就同一诗题往来相和,切磋技艺,交流情感。一些 组诗精彩异常,亦可从中窥见马一龙高超的作诗水平和平易谦和的待人态 度,尤其是许多送别诗,融情于景,情真意切。

凉月下庭树,我醉君且去。幽人有遐思,何必重延佇。

岂无良日夕,杯酒重相至。相对各忘言,知君在心契。

知君在心契,饮酒不知味。但得饮时兴,莫论酒中趣。

古人倾一斗,清风两腋至。动此天地怀,陶然弃身世。

陶然弃身世,落日在天际。日没还复生,人老吾终矣。

莫言二待将,贵知终始意。百岁能几时,天地有良剂。

——《赠海鹤道人》

这三首诗首尾顶真,看似语言平淡无奇,细细品味,却自有一番志趣相 投、超凡避俗的自足自乐。知己之间流动的酒杯中溢满 “知君在心契”的默 契和信赖,这三首诗既是送给朋友的诗,也可看作马一龙对知己倾吐心声。 而在《访林屋山人》中,诗人寻友未得,深深的惋惜和殷殷期盼汇成一诗:

风吹石林山磴斜,侧足上山鸟啄花。茅屋来时常闭户,道人 採药未归家。剡溪一夜子猷棹,卢仝七碗缘羡茶。欲与此人同此 兴,更通银汉泛吾槎。

这首《春怀》叙写对朋友的思念和眷恋:

二月开桃花,三月结花实。花落有余春,愁向东风别。

风歙红芍药,当阶好颜色。颜色虽可怜,赠君远行役。

思君花开时,各在天一涯。中肠不可说,恩情谁得知。

以桃花为线索,花开花落如朋友相聚相离,将落花赠给远行人,希望桃 花再开的时候能够重逢。全诗贯以 “花”,实则以情感贯穿始终,虽未言一 字别离之苦,而暗藏心中的深情仍是感人至深。

桃花春水逐江流,长江路遥不尽头。花前有酒且为别,江上 无风莫放舟。孤舟一别人千里,两地相思春复秋。回首五云天漠 漠,不知何处是皇州。

——《送友人 》

这首送别诗仿佛是临别的叮咛,感情细腻。在桃花飞落的时节送别挚 友,且尽杯中酒,莫言放舟行,依依惜别的深情是真挚无华的。尾联的 “回 首五云天”又是何等的孤独!

马一龙的诗多以景物描摹见长,以真情实感动人。如这首《九日思亲》, 又逢佳节,倍加思亲,光阴苦短,思亲路长,恨不能插翅而飞,空寥的天际 怎么就没有一只传递音讯的大雁啊!

木林红叶几秋霜,野菊花开满地黄。迁客家贫无长物,邻翁 酒熟过东墙。十年学古光阴短,万里思亲道路长。西望白云天杳 杳,雁飞不得到衡阳。

《中秋》一诗更显孤独冷清。本该是全家团圆时分,却只有自己独坐中庭, 尽管没有 “伤悲”二字,尽管弹琴赏月,可是丝丝寂寥却始终萦绕其间。

中庭月色好,桂树有芳阴。独坐三秋客,相看万里心。

临池明照,和露敞鸣琴。缱绻东家宴, 笙歌入夜凉。

马一龙还写有许多咏史诗,阐发了对古人古事的观点,有些评价独到新 颖,如《尝闻》十二首组诗,点评杜甫、李白、王维、韩愈、柳宗元、欧阳修、 苏轼、诸葛亮、陶渊明、岳飞、张良等人,精练准确,评价一语中的。

马一龙不仅诗作得好,文章也写得漂亮。他善于写赋,运作自如,层理 分明而言辞优美。他擅长议论文,作品也很多。论说如《论蒙师》《立四科说》 《论水旱为备》《说贫》《仕学异共论》《论月受日光史汝贤》等等,所涉范围广泛, 从古至今,从修身立世到治国方略,从伦理道德到自然科学,无所不说,无 所不论,不但数量很大,而且成就很高。他的论说文观点鲜明,论述详备, 层次井然,很有说服力,在语言的运用上句式灵活多变,富于变化起伏,力 避平庸俗套。他还写有多篇读书笔记,如《读礼》《读纲目》《读性理书》等等,谈 及许多求学、读书做学问的道理,很有启发意义。《学说》十篇则是集中论述学 习方法和原则的优秀作品。他的记叙文往往篇幅短小,以叙事为引导,阐发 其中的问题。例如《救溺》一文叙述了搭救一名投河的老妇人的始末,然后就 老人无人赡养的问题,抨击了世风日下,人无恻隐之心,“世道不古良可慨” 的现实。叙事、议论相得益彰,叙事简短,议论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