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知识 » 国学知识全文在线阅读

《国学知识》古代中医名人简录

关灯直达底部

华 佗

  华佗(约公元2世纪~3世纪初),字元化,沛国谯(即今安徽省毫县)人。他在年轻时,曾到徐州一带访师求学,“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沛相陈圭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请他去做官,都被他一一谢绝,遂专志于医药学和养生保健术。他行医四方,足迹与声誉遍及安徽、江苏、山东、河南等省。曹操闻听华佗医术精湛,征召他到许昌作自已的侍医。曹操常犯头风眩晕病,经华佗针刺治疗而痊愈。但华佗为人耿直,不愿侍奉在曹操身边,甚至认为作侍医是可耻的职业,于是就托词妻子有病,以及回家取方药为由,一去不再返回。曹操多次写信催促华佗,又令当地郡县把华佗遣还,最后派人偷偷察看,才知华佗不愿为侍医,遂将华佗逮入狱中。有人向曾操请求宽恕华佗,曹操不听劝说,竟残酷地杀害了华佗。

  华佗生前著有医书,临死时拿出一卷交给狱吏,狱吏不敢接受,华佗将书焚毁。此乃千古之憾事,历代托华佗之名而出的医书有数种,旧题华佗所著的《中藏经》中,相传记载有华佗的一些学术经验与方术及药剂。

  曹操杀害了华佗后,常感到内疚后悔,特别是他的爱子仓舒(曹冲)病重时,更是非常后悔杀了华佗,令儿子的病得不到治疗。早在三国时,华佗就被魏国列为著名医家,后世誉称他是“外科学鼻祖”。

  华佗在医药学术上兼通各科,尤以外科为最负盛名。《后汉书 ·华佗传》记载,华佗“精于方药,处剂不过数种,心识分铢,不假称量,针灸不过数处,若疾发结于内,针灸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聚积,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既而缝合,傅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皆平复。”记载华佗的医案有数十则,皆具体地反映了华佗高明的诊疗医术,涉及到内、外、妇、产、儿、五官、针灸等科。他因病制宜,采用各种不同的疗法。他以手术治愈了肠痈、脾半腐的病,使病人转危为安。当华佗成功地应用麻沸散麻醉病人而进行腹部手术时,世界其它国家的外科麻醉术尚处于摸索阶段。就是在其它各科疾病的防治方面,华佗善辩证施治,他用刺血疗法治愈了头晕目眩、视物不清(类似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患者的病症。

  华佗对养生和预防保健尤为注重,并身体力行,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华佗“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他对弟子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后汉书·华佗传》)他总结并创造“五禽之戏”,仿鹿、熊、虎、猿、鸟的动作,时常操练,可强身除病。身体若有不适,做一禽之戏,汗出,即感轻松。华佗还重视节欲保健,他创制了一种具有抗衰老作用,久服可利五脏、轻身、乌发的药物。

  华佗的弟子李当之,著有《李当之药录》。吴普常练五禽之戏,年高九十多仍耳聪目明,牙齿完坚,著作有《吴普本草》6卷。樊阿,彭城人,擅长针灸,善深刺要穴,他遵循华佗教授的养生法,享寿百余岁。

张仲景

  张仲景(约150~219年),名机,东汉末年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一说涅阳故城在今南阳市与邓县之间的稂东镇,地属邓县)人。(按《水经注》:“涅阳,汉初置县,属南阳郡,因在涅水(今赵诃)之阳,故名。”张仲景的里籍自来众说纷云,陈邦贤氏定为南阳郡涅阳,范行准氏定为南阳蔡阳,嗣后廖国王、张炎二氏考涅阳故城在今邓县稂东镇。尚启东考为南阳郡棘阳(故城在今河南新野东北)),《后汉书》无传,其事迹始见于唐代甘伯宗《名医录》:“张仲景,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

  张仲景生活于东汉末。当时,除连年战乱外,疫疠流行,曹植曾有记述,“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曹集诠评》第九卷),张仲景称其宗族原有人丁二百余口,自建安以后的不到十年间,死亡者有三分之二,而死于伤寒的竟占十分之七。张仲景有感于宗族的衰落和人口的死亡,加之世浴之弊,医家之弊,医道日衰,伤往昔之莫救,促使他悉心研究医学,“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前代医籍如《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又结合个人临证之经验,编成了《伤寒杂病论》。原书十六卷,经汉末战乱兵火而散佚,复得后世医家整理,成为今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前者专门讨论伤寒病。后者主要论述内伤杂病。

  伤寒是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张仲景基于此说而发展,他以六经为纲,剖析了伤寒病各个阶段的病机病位病性,创立了伤寒病的六经辨证体系。对于各科杂病,张仲景以脏腑经络为枢机,缕析条辨,开后世脏腑辩证之先河。《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二书共载方剂269首,用药214种,对药物的加工与使用,方剂的配伍与变化都有很细致的要求。张仲景对外感热病与杂病的认识和临证治疗的指导思想与方法,被后世概括为辨证论治体系,其在药剂学方面的成就,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宋代之后的医学家多尊称其为“亚圣”、“医圣”。

葛 洪

  “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焉;心虽勤而无获矣”。这是晋代科学家葛洪在治学上的一句名言。

  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人称“葛仙翁”,丹阳句容县(今江苏省句容县)人。约生于晋太康四年(公元283年),卒于东晋兴宁元年(公元363年)。晚年,他隐居在广东罗浮山中,既炼丹、采药,又从事著述,直至去世。对他的一生,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引用了《历代名医像赞》的一首诗来概括:“陷居罗浮,优游养导,世号仙翁,方传肘后”。但这只说出了他炼丹采药,隐逸求仙的一面。而他另外的一面却被忽略了。其实,他是古代一位鼎鼎有名科学家,在医学和制药化学上有许多重要的发现和创造,在文学上也有许多卓越的见解。他的著作,约有五百三十卷。不过,大多已经散佚,流传至今的,主要有《抱朴子》和《肘后救卒方》。《抱朴子》是一部综合性的著作,分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内篇说的是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病等事,属于道教的著作。但其中《金丹》、《仙药》、《黄白》等部分是总结我国古代炼丹术的名篇;外篇说的是人间得失,世道好坏等事。其中《钧世》、《尚博》、《辞义》等篇,是著名的文论著作。《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是他在广东编著的一部简便切用的方书。收录的方药大部分行之有效,采药容易,价钱便宜。而且,篇帙不大,可挂在肘后随行(即今天所说的袖珍本),即使在缺医少药的山村、旅途,也可随时用来救急。所以,受到历代群众的欢迎。葛洪的医学著作,据史籍记载,尚有《金匮药方》一百卷,《神仙服食方》十卷,《服食方》四卷,《玉函煎方》五卷。

陶弘景

  陶弘景(456~536)为南朝齐梁时著名道士、医药学家、炼丹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卒后溢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生于江东名门。陶氏为世医出身,祖陶隆,于南朝宋时侍从孝武帝征战有功,封晋安侯。父陶贞宝,深解药术,博涉子史,官至江夏孝昌相。陶弘景历经南朝时期宋、齐、梁三朝,是当时一个有相当影响的人物,博物学家,对本草学贡献尤大。

  他自幼聪慧,约十岁时即读葛洪《神仙传》,深受影响,三十六岁辞官隐居句容茅山,并遍历诸有名大山,访求仙药。当时,他深受梁武帝萧衍的信任,虽则他时梁武帝多次赠官不受,但梁武帝有关国家大事都要向他谘询,所以时人对他有“山中宰相”的称号。

  陶氏思想是释、道、儒三家融于一体的代表人物。

  就医学而言,是我国本草学发展史上贡献最大的早期人物之一。在他生活的年代,本草著作有10余家之多,但无统一标准,特别古本草由失效年代欠远,内容散乱,草石不分,虫兽无辨,临床运用颇为不便,他担负起“苞综诸经,研括烦省”的重任,将当时所有的本草著作分别整理成《神农本草经》及《名医别录》,并进而把两者合而为一,加上个人在这方面的心得体会,著成《本草经集注》,共收药物730种。成为我国本草学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该书的主要特点是开创了使我国本草学成为一门包罗万象的博物学。他还创立了一些具有独创性的发明,例如创立按药物治疗性质分类的“诸病通用药”分类法,在体例上,又开创本草著作分总论、分论叙述的先河,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他又应用朱书、墨书的方法来区别《本经》和《别录》的原文的方法等等。他在我国本草学发展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陶弘景具有科学的探索精神。在当时的条件下,他敢于提出新的本草分类法,而不囿于原来那种三品分类法。他本人原来是个道教徒,但他却能从实际出发,打破三品分类法,足以证明他在科学道路上实事求是的态度。他有着“一事不知,深以为耻”的探索精神,这又是他在科学上得以有所成就的动力。如他多次亲验细腰蜂(即嬴)的蜂窠,终于得出正确的结论,认为《诗经》的说法“斯为谬矣,选诗者未审,而夫子何为因其僻也?圣人有缺,多皆类此。”直率地批评古圣人的谬误。

  据记载,陶弘景一生著作很多,宋·贾嵩《华阳隐居内传》记有陶氏著作三十二种二百三十三卷之多。在养生方面,有《养性延命录》、《养生经》,在本草学方面,除上述者外,还有《药总诀》等。

  陶弘景在医学上也是有突出成就的。古代医药并不分家,是本草学家,在医理上也必然精通其道,陶弘景正是如此。他首先整理了葛洪的《肘后方》为《补阙肘后百一方》,并著有《效验方》。

  此外,陶弘景在其他学科如天文历算、养生学方面,也都有所研究,据称还制有“浑无仪”,可惜已无可考。

许胤宗

  许胤宗,一作引宗,约生于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年),卒于唐武德九年(626年),享年九十余岁。许氏乃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人,曾事南朝陈,初为新蔡王外兵参军、义兴太守;陈亡后入仕隋,历尚药奉御,唐武德元年(618)授散骑侍郎。

  许氏以医术著名,精通脉诊,用药灵活变通,不拘一法。公元六世纪中,他曾用药物薰蒸法为陈国柳太后治病,时太后病风不能言,口噤不能服药,他以黄芪防风汤置于床下,薰蒸令药气如烟雾,入病人腠理而奏效,当晚太后能言,胤宗因此授义兴太守。

  许氏诊病问疾,重视切脉,以探求病原,主张病药相当,不宜杂药乱投,唯须单用一味,直攻病所。一生诊脉用药,独具特色。

甄 权

  甄权,约生于南朝梁大同七年(541年),卒于唐贞观十七年(643年)许州扶沟(今河南扶沟)人,因母病,与弟甄立言,精究医术,专习方书,遂为名医。甄权于针灸术造诣尤深,兼通药治。一生行医,活人众多:隋开皇初(581)曾为秘书省正字,后称病辞职。甄权通颐养之术,提出吐故纳新可使肺气清肃,是健身延年的有效方法;并主张饮食不必甘美。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李世民亲临其家,访以药性及养生之道。授其朝散大夫,并赐寿杖衣物。当年寿终。

甄立言

  甄立言,甄权之弟,生于南朝梁大同十一年(545),卒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唐武德年间(618~626)升太常丞,与兄甄权同以医术享誉当时。立言医术娴熟,精通本草,善治寄生虫病。著有《本草音义》七卷、《本草药性》三卷、《本草集录》二卷、《古今录验方》五十卷,均己散佚,部分佚文尚可在《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中见到。他的《古今录验方》如《外台秘要》所引进“消渴小便至甜”是我国有类糖尿病的最早记载。

孙思邈

  孙思邈,世称孙真人,后世尊之为药王,唐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孙家塬人。约生于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卒于唐高宗水淳元年(682年),享年101岁(关于孙思邈的生年说法很多,主要有三种,一般较公认的是生于隋开皇元年(581年)之说:另有生于是西魏帝太统七年月日(541年);还有生于染天得篮十四年(515年)之说,这里取公认的说法)。

  孙氏少时体弱多病,从青年时代就立志以医为业,刻苦研习岐黄之术。成年以后,他曾隐居在太白山(今陕西境内)从事医学及炼丹活动。永徽三年(652年)著成《备急千金要方》三十卷。咸亨四年(673年)曾担任尚药局承务郎,上元元年(674)即称病辞归。永淳元年(682),著成《千金翼方》三十卷。同年孙思邈去世,遗命薄葬。子名行,天授中(690年~692年)曾任风图侍郎,孙名溥,曾为萧县(今安徽萧县)县丞。

  孙思邈历经隋唐两代,是一位知识渊博、医术精湛的医家。他诊病治疗,不拘古法,兼采众家之长,用药不受本草经书限制,根据临床需要,验方、单方通用,所用方剂,灵活多变,疗效显著。他对民间医疗经验极为重视,经常不辞辛劳地跋山涉水,不远千里访询,为得一方一法,不惜千金,以求真传。他不仅精于内科,而且兼擅外科、妇科、小儿科、五官科、眼科,并对摄生、食疗、针灸、预防、炼丹等都有研究,同时具有广博的药物学知识和精湛的针灸技术。

  孙氏一生以济世活人为己任,对病人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他提出“大医稿诚”,要求医生对技术要精,对病人要诚。他认为医生在临症时应,认真负责,不得问其贵贱贫富,一样看待;治疗中要全心赴救、不得自炫其能,贪图名利(见《备急千金要方》·序例·太医精诚,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影宋本)。这也正是他身体力行,躬身实践的写照。他曾亲自治疗护理麻风病人达六百余人,他的高尚医德足为百世师范。

  孙思邈积八十余年医学经验,著成《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较全面地总结了自上古至唐代的医疗经验和药物学知识,丰富了我国医学内容。他的医学思想和学术成就主要反映在:发展了张仲景的伤寒论学说,并集唐以前医方之大成。诊断学上把对疾病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治疗学上创用了新的医疗技术;药物学上,重视地道药材以及药物的种植采集、炮制和贮藏;在妇幼保健方面,强调妇幼设立专科的意义,为小儿、妇产建立专科创立了条件;在针灸方面绘制彩色三人明堂图,创孔穴主对法,提倡阿是穴及同身寸法,对针灸发展有促进作用,并且,丰富了养生长寿理论,讲求卫生,反对服石。

  孙氏的著作,除上述外,史志见载的颇多,大多已散佚无存。主要有:《千金养生方》一卷、《千金髓方》等18种,此外,现尚存世之眼科专著《银海稍微》乃托名孙氏之著。

  孙思邈在中国医学史上有崇高地位,受到历代人民的热爱和拥戴。他死后,人民为他修庙立碑,直至今日他的家乡陕西耀县孙家塬还有孙氏祠堂,内有孙氏塑像。耀县药王山有药王庙、拜真台、洗药池、太玄洞等孙氏活动遗迹。

李 珣

  李珣,字德润,五代时前蜀梓州(今四川三台)人,生活于九、十世纪。李珣祖藉波斯,其先祖隋时来华,唐初隋国姓改姓李,安史之乱时入蜀定居梓州,人称蜀中土生波斯。李珣兄妹可考者三人,珣为长兄。其妹李舜絃为蜀主王衍昭仪。其弟李玹,字延仪,人称李四郎,喜游历,好摄生,尤以炼制丹药为趣,倾家之产不计,以鬻香药为业,曾为王衍的太子率官。

  李珣对药学颇有研究,他曾游历岭南,饱览南国风光,认识了许多从海外传入的药物。著有《海药本草》六卷,以引述海药文献为特点,据现存佚文统计,全书收录药物124种,其中96种标注外国产地。如:安息香、诃梨勒出波斯,龙脑香出律因,金屑出大食国。此外书中记述了药物形态、真伪、优劣、性味、主治、附方、服法、制药法、禁忌、畏恶等。有些条文兼载药名解释。书中收载的海桐皮、天竺桂、没药等为当时其它本草著作所未载。惜原书至南宋已佚,其内容散见于《政类本草》和《本草纲目》等著作中。

崔知悌

  崔知悌,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约生于隋,大业十一年(615年),座于唐垂拱元年(685年),享年70岁,崔氏出身宦族,历任洛州(今河南)司马、度支郎中、户部员外郎,唐高宗时升殿中少监,后任中书侍郎,唐咸亨中(670年~674年)为尚书右丞。调露元年(679年)官至户部尚书。

  崔氏素好岐黄之术,于政事之暇,喜从事医疗活动。擅长针灸,临床诊治,审病制方颇多新意,其著述以《骨蒸病灸方》最为著名,被收入《外台秘要》名为“灸骨蒸法图”,即世传崔丞相灸法。他的著述、文献可考的主要有《纂要方》十卷、《骨蒸病灸方》一卷、《产图》一卷,均已亡佚,可于《外台秘要》中见其梗概。另有《崔知悌集》五卷,《法例》二卷。

张文仲

  张文仲,约生于唐·武德三年,(620年),卒于唐·圣历三年(700年)。唐御洛州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武则天光宅元年(684)为侍御医、后至尚药奉御。文仲通医理,尤功风与气之研究。他认

为风有一百二十四种,气有八十种,若不能区分,会延误病机而致死亡;治疗气病与风疾,医药虽然大抵相同,然而人性各异。脚气、头风、上气,常须服药不断,其余则隋病情发动,临时治之。患风气之人,春末夏初及秋暮时节,要得通泄、即可不患重症,(《旧唐书·张文仲传第141,卷191,中华书局1975年月日第一版》,时武则天令其集当时名医共同编撰风气诸方,并诏麟台监王方庆监其修撰。文仲撰四时常服及轻重大小诸方十八首,以表奏上。另撰《随身备急方》三卷和《法象论》一卷,均佚。《外台秘要》中可见其部分内容。

张宝藏

  张宝藏,字澹,唐栎阳(今陕西临潼)人,约生活于公元六世纪。唐贞观年间(627年~649年),宝藏年已七十,任金吾长,时太京李世民患气痢,诸医屡治无效,于是下诏征医方,宝藏曾患此疾,服乳煎毕拨方而愈,他具疏此方以。太宗服药后,痢即全愈。宝藏因此授三品文官为鸿胪卿,是我国医学史上官爵最高者。

韦 讯

  韦讯,道号慈藏,约生于唐贞观十八年(644年),卒于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唐京兆府(今陕西关中)人,曾为道士,精医术,则天时(684年~690年)为侍御医,与当时名医张文仲、李虔纵齐名,曾奉诏与张文仲为苏良嗣诊疾。中宗景龙年间(707年~710年)任光禄卿,掌御膳食,时年已古稀,不久告老还乡。他施药济人,巡医于民间,常带一条黑犬随行。玄宗重其术,召其入官,擢官不受,回归故里,世仰为药王。玄宗赐号药王,死后配祀药王庙。

王 焘

  王焘,约生于唐总章三年(670年),卒于天宝十四年(755年),(今陕西县)人,其曾祖父王珪为太宗朝宰相。祖父祟基,父茂时,王焘为次子,其兄光大,司勋郎中。焘有二子,长子遂,曾为大理寺卿,次子遘,曾为苏州刺史。

  王焘幼年多病,年长喜好医术,其母疾病弥年,有感于不明医者,不得为孝子,遂立志学医,八世纪初他曾任职于弘文馆(唐代国家藏书处)长达二十余载,在此期间,他博览古代医学文献数千卷。凡所览阅之书,均遂条采摘记录,积累了大量资料。天宝年间(742年~755年)他因故被贬至房陵(今属湖北),后出守大宁。正值当地疾病流行,王氏取所录经方,亲施方药,疾者多获救治,遂立志编撰一部医方大全。于天宝十一年(752年)著成《外台秘要》四十卷传世。他的另一部著作《名台要略》十卷,为《外台秘要》之简本,惜已亡佚无存。

鉴 真

  鉴真,俗姓淳于,唐代佛学大师,生于唐垂拱四年(688年),卒于广德二年(764年)。

  鉴真原籍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幼时家境清贫,长安元年(701年)14岁时,随父在扬州大云寺(后改名去兴寺)出家,唐中宗神龙元年(705)他从道岸禅师受菩萨戒。景龙初年(708年)随师到洛阳、长安,屡从名师受教。开元元年(713年)回到扬州时,他已成为对佛学具有较深造诣的高僧,任扬州大明寺主持。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日本遣僧人荣睿、普照随遣唐使来我国留学,并邀请高僧赴日弘法授戒。天宝元年(742年)鉴真接受日本接连人邀请。天宝二年(743年)鉴真和他的弟子祥彦、道兴等开始东渡。十年之内五次泛海,历尽艰险,均未成功。第五次东渡失败后,62岁的鉴真大师双目失明,他的大弟子祥彦圆寂,邀请他的日本僧人也病故了,但他东渡宏愿始终不移。唐天宝十二年(753年)十一月十五日,他率弟子40余人第六次启程渡海,同年在日本萨秋妻屋浦(今九州南部鹿儿岛大字秋月浦)登岸,经太宰府、大阪等地,于次年入日本首都平城京(今日本奈良),受到日本朝野僧俗的盛大欢迎。

  鉴真是我国第一位到日本开创佛教律宗的大师。当时日本天气皇、皇后、皇太子和其它高级官员都接受了鉴真的三师七证授戒法,皈依佛门弟子,唐乾元二年(759年,即日本天平宝字三年,鉴真在奈良效区创建招提寺,并著有《戒律三部经》刻印流传,是日本印板之开端。

  鉴真通晓医学,精通本草,他把我国中药鉴别、炮制、配方、收藏、应用等技术带到了日本,并传授医学,热忱为患者治病,至德元年(756年,日本天平胜宝八年),鉴真及弟子法荣治愈圣武天皇病,当时鉴真虽已双目失明,但他以口尝、鼻嗅、手摸来鉴别药物真伪,辨之无误,因此他在日本医药界享有崇高的地威望,人称为汉方医药始祖,日本之神农。日本医史学家富士川游在《日本医学史》中指出:“日本古代名医虽多,得祀像者,仅鉴真与田代三喜二人而已”(富士川游,《日本医学史》)。

  鉴真于唐广德二年(764年,即日本天平宝字七年)五月六日圆寂。葬于日本下野药师寺,立塔立方形,正面题鉴真大和尚五字。《日本国见在书目》中,著录有“鉴上人秘方一卷”,又作《鉴真秘方》,其书久佚,佚文可以《医心方》中考见。

王 冰

王冰,号启玄子,又作启元子。约生于唐景云元年(710年),卒于贞元二十年(805年),里居籍贯不详,唐宝应中(762~763)为太仆令,故称为王太仆。

  王氏少时笃好易老之学,讲求摄生,究心于医学,尤嗜《黄帝内经》,曾“于先生郭于斋堂,受得先师张公秘本”。自天宝九年(750)至宝应元年(762),历时十二年之久,注成《素问》24卷,合81篇,王氏对运气学说很有研究,其理论见解记述于补入的七篇大论的注释中,为后世运气学说之本。他对辨证论治理论也有所发挥,如治疗元阳之虚,主张“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而治疗真阴之竭,则提出“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这是迄今临床治则的名言。

  王氏另有《玄珠》一书,宋代己佚。世传还有《玄珠密语》十卷,《昭明隐旨》三卷、《天元玉册》三十卷,《元和纪用经》一卷等,皆后人托名之作。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及医学家。生于唐大历七年(772年),卒于会昌二年(842)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因担任过太子宾客,故称为刘宾客。

  禹锡自幼体弱多病,经常廷医服药。对医药颇有研究。三十年持之以恒,遂成良医。治病用药,讲求实效,不固守古法,提出“弭病于将然之先,而以攻治为后”的预防思想,治病善用单方、验方,并重视收集整理民间医药经验。他曾奉诏参加编撰本草和经方,著有《传信方》二卷,此书包括他在连州时,薛景晦送他的十通方及民间经验效方共五十余首,因每方皆有所据,故以传从为名。其内容涉及临床各科,兼载急救内容,用药具有简、便、廉之特色。

昝 殷

  昝殷,唐代蜀地成都(今四川成都)人,约主于唐贞元十三年(797年),卒于大中十三年(859年),昝氏精医理,擅长产科,通晓药物学,唐大中年间(847年~852年),他将前人有关经、带、胎、产及产后诸症的经验效方及自己临症验方共378首,编成《经效产宝》一书,共三卷。

  此外昝氏对摄生、食疗也颇有研究。他的食治医方多具取材容易、价廉效验之特点,著有《道养方》、《食医心监》各三卷,今亦存。

秦鸣鹤

  秦鸣鹤,里籍不详,生活于公元七世纪,曾与张文仲同为唐高宗侍医,医术精湛,针灸技术娴熟。时高宗苦风眩,头重目眩不能视,秦氏诊查后认为是风气上逆所致,砭刺头部微出血,即可愈之。则天皇后闻而大怒,说天子头上,岂可放血?此罪当斩,高宗李治认为医生诊病论疾,不可加罪,且头重目眩,不堪忍受,出血未必不佳。秦氏刺其百会及脑刻穴,微放血而愈。则天皇后于帘内拜谢,并赐物奖之见(旧唐书·高宗纪下第五,中华书局1955年第一版)。

甘伯宗

  甘伯宗唐代人,生平里籍未详,曾编撰《名医传》七卷。此书集自三皇至唐代名医一百二十人传记,是我国最早之医学人物传记专著,后人称之为《名医大传》或《名医录》。宋代许慎斋将此书人物增至五代时,名为《历代名医探原报本之图》,是一部有传、有图、有赞的医家史传,惜原书早已亡佚,其部分内容散见于宋代《历代名医蒙求》之中。

韩保升

  韩保升五代后蜀(今四川)人,约生活于公元十世纪,生平籍贯史书无载。后蜀主孟昶在位时(934~965),他任翰林学士,曾奉诏主修《本草》。他与诸医详察药品形态,精究药物功效,以《新修本草》为蓝本,参考了多种本草文献,进行参校、增补、注释、修订工作,编成《蜀雹广英公本草》,简称《蜀本草》,共二十卷,附有《图经》,由孟昶作序,刊行于世。

  《蜀本草》内容较苏敬的《新修本草》更为详尽。惜原书己亡佚,其文多为宋唐慎微的《证类本草》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所采录,在历史上有一定影响。

李时珍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号濒湖山人,湖北蕲(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明朝著名中医大家,。他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李言闻,字子郁,号月池,是当地名医,曾封太医院吏目,著有《四诊发明》、《奇经八脉考》、《蕲艾传》、《人参传》、《痘疹证治》等。兄名果珍。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那些空洞乏味的八股文,怎么也学不进去。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九年,三次到武昌考举人,都落第了。于是,他放弃了科举作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求父亲说:“我今年二十三岁了,老是考不上,您还是让我学医吧!”并且表示了这样的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同意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他。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 很有名望的医生。李氏承家学,阅读医书,教授生徒,为贫民治病,多不取值。后来因治愈富顾王朱厚焜之子,被武昌的楚王聘为王府的“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只任职一年,李便辞职回乡。

  1552年,李氏开始搜集材料,为编著《本草纲目》作准备。李氏编著《本草纲目》,以宋代唐慎微《证类本草》为蓝本,集唐、宋诸家本草之精萃,益金、元、明各家药藉之不足、继承我国本草研究的传统,独辟蹊径,把本草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李氏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很有特色,达到一个新水平。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自己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改善了古代科学方法,积累了科学研究的新经验。李氏成功地运用了观察和实验、比较和分类、分析和综合、批判继承和历史考证方法。

  观察和试验是本草药研究的基本方法。李时珍对药物采用亲自采集、仔细观察,以得其真的方法,获得很大成功。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分类使药物研究体系化,关键还是如何确立分类的标准。李时珍打破本草学沿用已久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建立了三界十六部分类法,使分类体系更为科学化。

  除三界十六部分类法,他还在陶弘景主治药分类法基础上,建立了更完善的百病主治药分类法,创立了药物归经分类法。

  李时珍为弄清每味药物,提出释名、集解、辨疑、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八项任务,这八项不是每味药全有,有的五项、六项不等。实际上是对每味药既作出系统分析,又进行了全面综合,而在分析基础上,又作了高度概括和综合。

  批判继承和调查研究是李时珍研究的重要方法。他研究每味药,总是先参考诸家本草,考核诸家异同,用自己观察试验结果,加以参证:《本草经》中只载枸杞之名,未言明药用部位;《名医别录》指出根大寒,子微寒;《药性论》谓枸杞甘平、子、叶皆同,《本草衍义》说枸杞是梗皮,李时珍说:“窃谓枸杞:苗、叶,味苦甘而气凉;根,味淡气寒;子,味甘气平,气味既殊,则功用当别。此后人发前人未到之处也”。李氏经过研究,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发前人未到之处”,这种精神,贯穿于他的全部研究活动中。

  李氏躬亲实践,广泛向劳动人民学习,注意调查研究,是他又一重要研究方法。莶一药,众说纷坛,有谓似酸浆,有说为苍耳,有曰即地菘;李氏经过广泛征询,聚诸草谛视,得出莶即猪膏母之确论,他从京师还,见车夫用旋复花治跌打损伤,遂肯定其益气续筋,补劳损之功。邻家小儿食积,偶取羊食之,归而大吐愈,李氏因此首载此品种入本草。他从猎户口中知虎骨强志壮神之功能;从菜农处明确芸苔即油菜,从工人处学得防止采矿中毒之法,山人、渔翁、农夫、皮匠、猎户,都是他的老师,使他从调查研究中获益非浅。

  历史考证方法是李氏常用的科学方法。通过文献考柬,《本草纲目》中记载了来自天竺、大食、南洋、胡人、蕃人及由梵文、佛经中得到的医药知识。经过历史考证,指出“按《本经》胡麻亦名巨胜,《抱朴子》云,巨胜一名胡麻,以黄麻于及大藜子伪为胡麻,误而又误矣,不可不辨”。

  李氏主张人定胜天,通过以上研究方法取得的成果,使他更加坚定了这一信念,认为药性不是固定的,可用人工方法改造其自然性能。药性下沉者,用酒引之使其升;升浮者以咸寒药引之使降,李氏昭示迷信神仙说之误,批判服食飞升举之谬,服金银,为赖水谷血肉之躯所不堪,“求仙而丧生,可谓愚也矣”。居住水中,步履水上,是邪说;服食成仙“误食之罪,通乎天下”,药物“治病可也,服食不可也”。

  李氏治学严谨,对未知事物,常用“未审然否”?“亦无所询征,妨附于子,以俟博识”,作为结语。

  1578年,《本草纲目》撰成。1580年,李氏赴太仓访王世贞求序。李氏殁后,方得刊行。书印行后,节译成全译成日、朝、拉丁、德、英、法、俄诸种文字,流行全世界。英·李约瑟说:“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濒湖脉学》1卷,撰于1564年。李氏强调四诊合参,反对单以脉诊决病。至于论脉,将24脉分为七表、八里、九道,把浮、大、数、动、滑划为阳,沉、短、涩、弱、微划为阴。

  《奇经八脉考》,约撰于1577年,1卷。本书考证历代文献,对奇经循行和主病,详加说明,且附已见。

  李氏临证,推崇张元素,重辨病证,立法严谨,用药得当。治疗时,或化裁古方,或自组新方,或用民间单验方,多有良效。

  李氏提出命门在两肾之间,为赵献可所发挥;指出“脑为元神之府”,肯定脑为全身中枢的功能。尚著有《命门考》、《集简方》、《白花蛇传》、《脉诀考证》等,已佚。《纲目》一书,乃父乃子及弟子庞鹿门均参与编写,次子建元为书绘图,可谓以李时珍为主的集体著作。

 

 

中国古代名医生卒年月主要成就贡献一览表

 

 

● 秦越人(扁鹊) 公元前407~310

中国传统医药奠基人,针刺疗法发明人,萌发移植器官的初步想法 黄帝内经受其启发

● 华 佗(元化) 110~207东汉外科学家

创五禽戏,麻沸散,脏腑辨证八纲,华佗夹脊穴。弟子吴普、樊阿、李当之

● 张 机(仲景) 151~219

临床医学奠基人 著《伤寒杂病论》,创常变观、整体观、恒动观、体质观、辨证思想

● 皇甫谧 215~282

针灸学家 著《针灸甲乙经》

● 葛 洪(稚川) 282~343

晋代道家医药养生家 著《肘后急备救卒方》 炼丹、药物、养生、急救

● 刘涓子 约4~5

世纪晋末外科学家 著《刘涓子鬼遗方》 辨脓、灸法、薄贴、软膏

● 褚 澄 456~483

著《褚氏遗书》属中医基础理论 精血为核心,重视阴阳提倡精液

● 陶弘景 65~536

南北朝齐梁间医药学家 著《神农本草经集注》《补阙肘后百一方》简便实用民间疗法

● 巢元方 550~630

著《诸病源候论》 病因学、急症、寄生虫病、养生等

● 孙思邈 581~682

(药王、孙真人)唐代医学泰斗 著《备急千金药方》《千金翼方》 预防思想、养生、食疗

● 雷 敩 南北朝刘宋时代人

著《雷公炮炙论》 炮炙17法影响后世

● 王 焘 7世纪末~8世纪中唐中叶

医学文献家 著《外台秘要》 研究唐代医籍书目的素材

● 王 冰 710~804唐代医学家

著《黄帝内经素问注》 整理素问第一人

● 蔺道人 750~850唐代骨伤学家

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对后世伤科影响很大

● 苏 颂 1020~1101宋代医药学家

著《本草图经》 统一药名、图文并茂

● 钱 乙 1032~1113宋代儿科学家

著《小儿药证直决》 儿科奠基人

● 庞安时(安常) 1042~1099北宋医学家

著《伤寒总病论》 对后世温病学发展产生影响

● 成无已 约1044~1052或1144金伤寒学家

著《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 承前启后作用

● 朱 肱 1050~1125宋代医学家

著《伤寒类证活人书》 首创伤寒理论研究法

● 窦 材 1070~1156南宋医学家

著《扁鹊心书》 擅灸法、灼烧第一

● 许叔微(知可) 1080~1154宋代医学家

著《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等 倡三纲鼎立学说

● 寇宗奭 11~12世纪宋代药学家

著《本草衍义》 对药学有创新

● 刘完素(守真) 1118~1200金元四大家之一

著《宣明论方》《素问玄机原病式》 温病学派奠基人

● 陈 言(无择) 1131~1189宋代医学家

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重视理论研究

● 张 杲 1149~1227南宋医学家

著《医说》 医学笔记书

● 张元素(洁古) 1151~1234

金代著名医家易水派创始人 著《医学启原》《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等 发惶脏腑辨证和归经用药

● 张从正(子和) 1156~1228金元四大家之一

著《儒门事亲》 主攻邪,心理疗法,食

● 李 杲(东垣) 1180~1251金元四大家之一

著《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等 倡导脾胃论、内伤当补中益气,甘温除大热

● 宋 慈 1186~1249南宋法医学家

著《洗冤集录》 尸检实践、病理和解剖

● 陈自明 1190~1270

南宋妇产科、外科学家 著《妇人大全良方》《外科精要》 初具优生思想

● 严用和 1199~1267南宋医学家

著《济生方》 查索方便,实效卓著

● 王好古(海藏) 1200~1264

金元医学家易水派传人 著《阴证略例》《汤液本草》等 阴证学说、本草研究

● 罗天益(谦甫) 1220~1290

元代著名医家 著《卫生宝鉴》 继承李杲脾胃学说创三焦寒热辨治

● 危亦林 1277~1347

元代骨伤科医学 著《世医得效方》 骨伤科整复、麻醉、手术用药

● 倪维德 1303~1377

元末明初眼科学家 著《原机启微》 重视脾胃、治眼十法

● 朱震亨(丹溪) 1281~1358金元四大家之一

著《格致余论》《局方发挥》等 滋阴派创始人心理疗法

● 滑 寿(伯仁) 1314~1386元代著名医家

著《十四经发挥》等 针灸注重开合流注,方圆补泻

● 戴思恭(原礼) 1324~1405明代著名医家

著《金匮钩元》等 倡气血盛衰论

● 王 履(安道) 1332~1390元末明初医学家

著《医经溯洄集》 尊经不泥古明理致用,温病学理论奠基人

● 楼 英(全善) 1332~1400明代医家

著《医学纲目》 系统罗列证治纲领

● 兰 茂 1397~1476明代医药学家

著《滇南本草》 云南各族人民防病治病的中草药临床手册

● 虞 搏(天民) 1438~1517

明代医家 著《正学正传》 发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首创郁证。

● 薛 已(立斋) 1487~1559

明代医家 著《外科发挥》等 调理脾胃,滋补命门

● 汪 机(石山) 1436~1539

明代医家 著《针灸问对》等 针灸外科内药皆有所成

● 王 纶(节斋) 15~16世纪

明代医家 著《本草集要》等 主张攻四子之书

● 李时珍(濒湖) 1518~1593明代医药学家

著《本草纲目》等 所著本草纲目承前启后集古今本草之大成

● 徐春甫 1520~1596明代医学家

著《古今医统大全》 内伤宗东垣,杂病宗丹溪

● 孙一奎 1522~1619明代医家

著《赤水玄珠》 主张医易同源,倡命门动气说

● 王肯堂(宇泰) 1549~1613

明代医家 著《古今医统正脉全书》 集前人这大成

● 武之望 1552~1629明代医学理论家

著《济阴纲目》 集妇科之大成

● 李 梴 16世纪

明代医学家 著《医学入门》 为医学启蒙教育开拓了新途径

● 陈实功 1555~1636

明代外科学家 著《外科正宗》 内外并治,刀针与药物结合

● 张介宾(景岳) 1563~1640明代医学家

著《类经》《景岳全书》等 阴阳一体思想,大宝论,温补派

● 赵献可(养葵) 1573~1644

明代医家 著《医贯》 发挥命门学说

● 吴有性(又可) 约1580~1660

明代医家 著《瘟疫论》 创戾气学说

● 喻 昌(嘉言) 1585~1664 清初三大名医之一

著《寓意草》《医门法律》《尚论篇》等医著。其医术医德广为后人赞誉。

● 李中梓(士材、念莪) 1588~1655

明末清初医学家 著《医宗必读》《内经知要》等 私淑李杲

● 傅 山(青主) 1607~1684明末清初医学家

著《傅青主女科》等与《辨证录》有血缘关系

● 张志聪(隐庵) 1610~1674明末清初医学家

著《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等 与张卿子受卢之颐影响,侣山堂讲学

● 张 璐(路玉) 1617~1700明末清初医学家

著《张氏医通》等 吸取李东垣、张景岳诸家之长

● 陈士铎 1627~1698

清初医家 著《辨证录》等 自学成长与傅青主有血缘关系

● 戴天章(麟郊) 1644~1722

清代医家 著《广瘟疫论》 尊吴有性

● 柯 琴(韵伯) 1662~1735

清代伤寒学派医家 著《伤寒来苏集》等 与叶桂同时

● 程国彭(钟龄) 康雍年间清代医家 著《医学心悟》,

立医门八法 刻苦自学,精思心悟

● 叶 桂(天士香岩) 约1668~1746清代中叶医家

著《温热论》等,温病学家奠基人拜师17人,察舌、验齿、久病入络观

● 尤 怡(在泾) 约1679~1749

清代医学家 著《伤寒贯珠集》等师事马元仪

● 薛 雪(一瓢) 1681~1770

清代温病四大家之一 著《医经原旨》等 与叶天士齐名

● 陈复正(飞霞) 1690~1751

清代儿科学家 著《幼幼集成》等 指纹、优生学、惊风等

● 徐大椿(洄溪) 1693~1771

清代医家 著《医学源流论》等 自学成长,创办兰台药局

● 汪绮石 生于17世纪治虚劳病的医家

著《理虚无鉴》等 虚劳的病因、病机、审证论治、预防、养护

● 黄元御(坤载) 1705~1758

清代医家 著《四圣心源》等 气化论思想

● 郑宏纲(梅涧) 1727~1787

清代医家 著《重楼玉钥》等 白喉忌表,喉风36症

● 俞根初 1734~1799

清代伤寒学家 著《通俗伤寒论》 重腹诊、瘥后调理

● 赵学敏 约1736~1808

清代医药学家 著《本草纲目拾遗》等 生物进化论、遗传变性论

● 陈念祖(修园) 1753~1823

清代医学家 著《陈修园医书16种》语言通俗、浅显易懂,切于实用

● 高秉钧(锦庭) 1755~1827

清代外科学家 著《痬医心得集》 阐发汪机学说外科必本于内

● 吴 塘 (鞠通) 1758~1836

清代温病学家 著《温病条辨》等 倡三焦论,温病护津

● 王清任 1768~1831

清代医学家 著《医林改错》 主张活血化瘀

● 王泰林(旭高) 1798~1862

清代医家 著《西溪书屋夜话录》等 治肝30法

● 王士雄(孟英) 1808~1865

清代温病学家 著《温热经纬》等 自学成才重伏邪,霍乱论

● 费伯雄 1800~1879

清代医家 著《医方论》等 尚有食疗专著

● 吴尚先(师机) 1806~1886晚清医学家,外治法大师

著《理瀹骈文》又名《外治医说》膏可统治百病,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

● 石寿棠(芾南) 19世纪

清代医学家 著《医原》等 吸收泰西医学,首创燥湿诊法体系

● 唐宗海(容川) 1846~1897晚清医学家,中西汇通派早期代表人物著《血证论》等 参西不背中,汇通中西,集血证之大成

● 张锡纯 1860~1933

中西汇通派医家 著《医学衷中参西录》 临床实践家,医学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