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纲目 » 医学纲目全文在线阅读

《医学纲目》卷之十九

关灯直达底部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

痈疽所发部分名状不同

〔《灵》〕五脏,身有五部,伏兔一;腓二,腓者,也;背三;五脏之四;项五。此五部有痈疽者死。(寒热病篇王海藏云:脑须鬓颐四处亦为痈疽必死之处。)〔涓〕不可患痈疽者七处:眼后虚处,颐接骨处,阴根根上毛间胯与尻骨接处,耳门前后车骨接处,诸因小腹风水所成痈疽,颔骨下近耳后虚处,鼻骨中,并能害人。但以诸法疗之,或有得瘥,唯眼后虚处最险。正脑上一处起,为脑痈及脑疽、脑铄,并在大椎骨上。入发际生脑痈,皮起易得破穴,急破急出脓,不害。脑疽皮浓难得破穴,须急发内毒,使破穴方可。

脑铄一处,初起如横木掘,上起顶门,下止大椎。发肿如火烧,其色青黑如靴皮,大硬不见脓,即损外皮,如犬咬去肉之迹,难愈。(铄,式约切。)左右鬓两处痈疽疖,初起如虫咬,瘾疹痛肿,不赤红,难见脓汁,是为鬓发,此亦危笃之患,既损破多为漏疮。

左右发际起如粟米,头白肉赤,热痛如锥刺,此疾妇人患多,丈夫患少,始因风湿上攻发际,亦宜出脓无伤。

左额右额发赤疽,不拘大小,状如桃李,急宜药贴破,见脓无害。右额角一处,发毒疽及恶疖,为近太阳穴,如肿满太阳,即成虚损,为近穴而难消,不可破。如破后,伤外风水,即能害人,亦宜用药溃脓,后速敛合疮口。如经冬月,即成冷疮,缘此处近太阳穴,上至额角,都为险处。

左右太阳穴或发疽疖及痈,五七日不溃,毒瓦斯流入眼眶攻眼,眼舍不开,用药贴破。

破后慎外风水,所入即损其睛,疰损眼睑而成大疾。

左右眉棱两处发为发眉,不拘在头尾,宜虑未穴已前攻击。在眉头,即攻入眼损睛。在眉后,即攻入太阳。并宜戒慎。

鼻下一处,人中两处,为发髭。此多因摘髭外入风而结,攻作不常,寒热相并,此亦害人。

下颐一处,发为发颐,肥人多有,此疾恐手搔伤而发肿。

左右牙叉骨接处,发痈疽处肿胀,攻骨及牙关,张口不得,因诸风热上攻,或多食烧炙之物所为,或因患牙痈,即从牙缝中破出脓血,切忌外风水触犯。

垂臂两处发接骨下,臂肘上,起如鸡鸭卵大,皆由荣卫不调所为也。喜患实处而不透内,亦宜急消,或发穴早疗。

两臂肘起,在接骨下引手至小骨之上,发痈疖。此处虽实,奈连大小筋骨,举动不便,垂手多堕疼,如脓深沉彻骨,即伤筋脉,拳缩不舒,搐撮宜急,以缓慢筋脉药饵治之。

两手背发痈疽,初生如水刺无头脑,顽然满手背肿满,后聚毒成疮,深入至骨,而为发手背,此属五种,皆发毒之类也。

两肋起疽,名为发肋。初肿盛,至十数日不穴攻,即肿大如杯碗,高如背,痛彻内肠绞刺,左边患应右边痛,右边患应左边痛。唯有此处多是内毒,却入攻而死者多。人有斯患,急以针刺出脓血,则免内攻伤内矣。

三里两处起痈疽,初发如牛眼睛青黑,便五七日破穴出黑血汁脓,肿攻膀肚连腿里,拘急冷疼,此因伤筋气劳力所成,宜用汤药注射,去其外毒,自平息矣。

两脚接骨近上膀肚下一处,起丹疽如胡桃大,硬如物打之状,不苦疼,但肿急胀。虑其损筋,亦须早出脓毒,可保平安矣。

两脚心发彻骨者,不治。如脚心微皮破,不至深发,脓不多者,可治。痈发虽重,不至损人,但世人不晓医治,自至危殆耳。

上焦发痈为阳,是壅塞实候,宜解利温凉汤药,去其积热上攻,外即贴消毒逼肿药。如已结定,即用发穴药,候穴破出其脓毒,肿平方贴生肉等药,然后敛合疮口。亦虑外伤风水,勿食发风热酱面毒物等,忌房事。

中焦发痈,至腰上一节前后心不定所在,皆是涩滞候,亦乘虚而作。不拘大小,前起心鸠尾者,最要紧,近两腋是虚处,两胁肋下至脐上及脐下两傍一二寸发痈,填气伏硬难溃脓,为此等处偏难发穴,穴后难合疮口,并须先用暖内药服后用热药贴令软和,慢慢破穴,不得急破,急破即朝夕出脓不住,缓慢破穴即一顿出脓,易为将息。后心者,唯有十一椎脾俞下,十四椎上为肾俞,肾俞下为腰俞,两处起痈者,防毒瓦斯内攻,为此处皆是至虚处,凡有痈起,先须补内气令实,方可放破。内气实,则不内攻,且易得溃。唯腰俞两处,多成漏疾,预防节欲,则免矣。

下焦发为流注虚损候。前阴股两处起如鸡卵大,长横折内,初起肿核结块,后四畔浮肿,相并伏硬,色青黑。先用和平内药,服三五日,后用发穴散,及罨药令软即穴。穴后其疮口即随折子内作长疮,疮口破,宜急用抽毒膏出脓,脓尽,便贴合疮口药。为此处无肉可坏,更不须长肉也。

腿两处起为便毒。胯下两臀尖下,大道前(谷道)小道后(水道)成悬痈,皆是虚极人患此。痈近谷道左右亦名痔痈。宜急补脾脏,及发处贴药,即用发穴散,破后用抽脓膏,脓尽用合疮口散合之,慎勿过冬,即成冷漏难治。

垂珠左右两处起痈,为骗马坠。初起大小不定,此处微实,皮肉薄,纹紧,口亦难合。

疮初起宜以消散药,贴令内消。此处亦易成漏疮,唯宜消散之,硬即恐缓慢难为功矣。又云:交HT一处,近棱在线,亦为骗马坠,防漏。(骗,匹扇切,俗名跨马痈是也。)两曲膀肚下,内外两踝前有廉刃,两边为里外廉,上结痈肿。此处近骨,难瘥。宜用收毒散外贴四畔,中心即用活血肉药贴,无害。

下至两脚心发痈疖,沉深不治。如微似皮薄易破者,犹可也。凡有痈肿,皆属六腑有疾。

〔《灵》〕痈发于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死。其化为脓者,泻则合豕膏,冷食,三日而已。发于颈者,名曰夭疽。其痈大而赤黑,不急治,则热气下入渊腋,前伤任脉,内熏肝肺,熏肝肺十余日而死矣。(俱出痈疽篇,下同。)〔涓〕百脉疽,肿起环颈项疼痛,身体大热,不敢动止,不能食。此有大畏恐骇,上气咳嗽,其发引耳,不可以肿。十五日可刺导引,不刺导引见血八十日必死。土龙疽发背,起胃俞及肾俞,大发寒热十数日,大汗展颈,引身尽热如沸。不穴,二十日死。九日可刺,不刺其上下亦黑,若脓青黑者死,血脓者不死。

〔《灵》〕阳气大发,消脑留项,名曰脑烁。其色不乐,项痛而如刺以针。烦心者,死不可治。

〔涓〕赤色疽,发头额以脑前并手掌中,十日不穴者死。七日可刺,出赤血。七日未有脓不可治。(不穴者,不作穴而东攻西击也。)杼疽发鬓须及两耳,不穴十五日死。可刺。其脓色黑如豆豉,或见血者死。黑疽发大椎骨上,连两夹脊上。七日可刺导引,为痈疽出脓,不可止吐碎骨。

身痒后痛者,此故伤寒气入脏腑,发为食疽也。九日可刺导引之。不刺不导引,十一日死。

〔《灵》〕发于肩及,名曰疵痈。其状赤黑,急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脏,痈发四五日,逆。之。(痈疽篇此当入痈。)〔涓〕丁疽发两肩,恶血留结内外,荣卫不通,发成疔疽。五日肿大,令人口噤寒战,十二日可刺,不治,二十日死。陈干疽,肿发起两肩及两大臂连胛骨,二七日痛不息,亦不可动,五十日身热不赤,六十日可刺,刺之无血者死。

〔《灵》〕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疏砭之,涂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其痈坚而不溃者,为马刀挟瘿,急治之。

〔涓〕内疚疽发两腋下及臂,并两手掌中,振寒热而嗌干,饮多即呕,烦心,脉盛。六七八日诊如此,可汗,不汗死。

〔《灵》〕发于胸名曰井疽,其状如大豆,三四日起,不早治,下入腹,不治,七日死矣。

发于膺,名曰甘疽,色青,其状如谷实栝蒌,常苦寒热,急治之,去其寒热,不急治,十岁死,死后出脓。发于胁,名曰败疵,败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病大痈脓。治之,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锉菱翘草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为取三升,则强饮浓衣,坐于釜上,令汗出至足已。(疵,疾HT盗切。《甲乙经》于赤少豆下作治之锉菱草、赤松根各一升。)〔涓〕使荧疽肿起,发肋及两肩肘头,二十日不穴死。九日可刺,发赤白相间,脓多可治,全无赤白者不治。蜂疽发髀背,起心俞及心包络俞。若肩髁二十日,不穴死。十日可刺,其色赤黑,脓清者不治。特疽发肺俞及肝俞,不穴,二十日死。八日可刺,其色红赤,内隐起如椒子者死。阴阳二气疽,广阔满背,或大或小不常,肿热胀大。十日,可刺导引出脓,不拘深浅多少,发渴体倦。

十日外不见脓,不治。筋疽发夹脊两边大筋上,其色苍。八日,可刺。有痈在肥肠中,九十日死。

冲疽发小腹疼痛而振寒热,四日,五日变色,可刺。不刺即导引出脓毒。不治,五十余日死。

〔《灵》〕发于尻,名曰锐疽。其状赤坚大,急治之。不治,三十日死矣。(治见经虚条。)〔涓〕涌泉疽,肿起发太阴,如伏鼠。二十日不穴死。十日,可刺,发清脓,赤黑者死,白者可治。(太阴,尻尾前是也。)〔《灵》〕发于股胫,名曰股胫疽。其状不甚变色,痈肿内薄于骨。不急治,三十日死矣。

(股胫,刘涓子作股阳。)发于股阴,名曰赤施。不急治,六十日死。在两股之内不治,十日死。

〔涓〕阴疽,发腿髀及阴股。始发腰强,数饮不能多,七日发坚肿胀恶疼,心烦躁,死不治。

〔《灵》〕发于膝,名曰疵疽。其状大,痈色不变,寒热而坚。勿石,石之者死。须其柔,乃石之者生。(坚如石者,用生樟陆根擦之则效。)诸痈疽之发于节而相应者,不可治也。发于阳者,百日死。发于阴者,三十日死。(阳谓诸节之背,阴谓诸节之间。刘涓子云:应者,内发透外也。)发于胫,名曰兔啮。其状如赤豆,至骨,急治之,不急治,害人也。

发于内踝,名曰走缓。其状痈色不变。数石其输而止其寒热,不死。发于足上下,名曰四淫。

其状大痈,不急治之,百日死。发于足傍,名曰厉痈。其状不大,初从小指发,急治去之。其状黑者不可消,辄益。不治,百日死。发于足指,名曰脱痈。其状赤黑者,死不治。不赤黑者不死。

治之不衰,急斩之,否则死矣。

〔涓〕敦疽发两足指,五日不穴,死。四日可刺,其色发黑痈者不堪,未过节者可治。阳疽起足跗及足下,二十日不穴死。十日可刺,发赤白脓血不多,其疮上痒及赤黑者死。禽疽,始发者如疹数十处,如拳打之状,发寒齿噤。如此者,十四日死。十日可刺,导引脓出即愈。衡疽发如肿,或时复往来,可要其所刺之,导引脓出即愈。

〔丹〕

琥珀膏

归须川芎黄梢蜂房细辛皂角升麻甘草梢蓖麻子木鳖子芍药白蔹独活川椒本防风梢枸杞子菖蒲降真香官桂栝蒌苏木白芷杏仁黄连槐枝(以上各一两)琥珀沉香木香丁香藿香零陵香云母石乳香雄黄朱砂安息香甘松(以上各二钱半)轻粉麝香(各一钱)发灰(五钱)白矾(枯,一两,以上十六味为极细末)羊肾脂(四两)蟾酥(二两)香油(四斤)黄丹上先以前二十六味锉,槌碎,用水五升,文武火熬至二升半,去渣。再用水五升,又熬至二升半,去渣,与前汁一处慢火煎,用槐枝不住手搅成膏,用瓷器盛,顿起。将后琥珀等十六味研为极细末,用纸包起,于前膏内,下净羊脂四两,真酥二两,同膏入香油内搅令匀,以文武火熬膏内水尽,用纸捻点油烧不爆为度渐入黄丹,以二两五钱重为一次,仍用槐枝不住手搅,滴水中不散,软硬得所。如软添黄丹,如硬添油,再上火熬。却入前药细末五两,微煎数沸,用瓷器盛贮。如用,于纸上摊之,量疮口大小。专治五发恶疮、疔肿、瘰,远年冷疳、痔漏、一切无名恶疮、蛇伤、蝎啮、犬咬,并皆治之。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痈疽所发部分名状不同

疔疮

疔疮皆生四肢,发黄,中或紫黑,必先痒后痛,先寒后热也。

〔罗〕丙午岁,予居城,人多患疔疮。县尹董公谓予曰:今岁患疔疮者极多,贫民无力医治,近于史侯处得数方,用之者无不效,官给药钱,君当舍手治之。遂诺其语。董公榜示通衢,命予施药,如此一年,全活甚众。其用保生锭子、千金托里散、神圣膏药、破棺丹,凡四方。

保生锭子

治疔疮,背疽,瘰,一切恶疮。

金脚信(二钱)雄黄(三钱)轻粉(二钱)砂(三钱)麝香(一钱半)巴豆(四十九粒,另研,文武火炮,生用尤妙)加蟾酥(一钱)上为细末,用黄蜡五钱溶开,将药和成锭子,冷水浸少时,取出旋丸,捏作饼子,如钱眼大。

将疮头拨开,每用一饼,次用神圣膏,后用托里散。若疮气入腹危者,服破棺丹。(世传疔疮必有一条红线可针,红线所至之处出毒血,然后敷药。)

神圣膏药

治一切恶疮。

当归本(各半两)没药乳香(各二钱)白芨琥珀(各二钱半)黄丹(二两)白胶香(三两)黄蜡(二两)粉霜(一钱)木鳖子(五十个,去皮)巴豆(十五粒,去油)清油槐柳枝(各一百二十支)胆矾(一钱)上件一处,先将槐柳枝下在油内,熬焦取出,复下余药熬,勿至焦,滤出,却将油澄清,下黄丹,再熬成膏,用绯帛摊之,立有神效。

〔《千》〕

托里散

治一切发背疔疮。

黄(一两半)浓朴川芎防风桔梗(各二两)白芷(一两)连翘(二两二钱)芍药官桂甘草节人参(各一两)木香没药乳香当归(各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酒一大盏,煎二三沸,和渣温服。

破棺丹

治疮肿,一切风热。

大黄(二两,半生半熟)甘草芒硝(各一两)上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每服半丸,食后温酒化下。或童溺半盏研化之。忌冷水。

〔《济》〕

金砂散

取疔疮。

道人头(微炒存性,一两,即苍耳子)砂(三钱半)雄黄(三钱)蟾酥(以多为妙)上将疮四围刺破,以少油调药末,置于疮内,绯帛封之,数日疔自出。如疮入腹呕逆者,将苍耳捣汁饮之。(一方但用砂、雄黄等分,研细,用蜜调,先破疮头去血,入药豆大,在疮口内,纸花贴之,亦效。)〔无〕

苍耳散

治一切疔肿神效。

用苍耳草根茎苗子,但取一色便可用。烧灰存性研细,用好米醋、米泔澄淀和如泥,随疮大小涂上,浓二分,干即易之,不过十度,即拔根出。须针破涂之。(更加雄黄尤妙。)〔世〕苍耳与白梅研烂,贴疔上拔去根。

〔《济》〕

蟾酥丹

治疔疮。

取蟾酥,以白面、黄丹搜作剂,丸如麦粒状。针破患处,以一粒纳之。(取蟾酥法,用癞,破眉棱上,以手捻出酥于油纸或桑叶上,用竹篦刮下,然后插在背阴处自干,用之。)〔《衍》〕苦苣捣汁,敷疔疮殊验。青苗阴干,以备冬月为末水调敷。(本草云:取苦苣茎中白汁,敷疔肿,出根。又,取汁滴痈上立溃。)〔丹〕治疔用磁石为末,苦酒和敷封之,根出立瘥。(《秘要》)疔疮用白蔹为末,水调敷之。(《圣惠方》)〔世〕治疔疮。用麻内蛀虫一条,研敷疮上,却用膏药粘贴,一饭时去膏药,其疔自出。

治疔疮最有功效。用蝉蜕、僵蚕为末,酸醋调涂四围,留疮口,俟根出稍长,然后拔去,再用药涂疮。海藏方,单用僵蚕为末,津调涂亦佳。

〔《保》〕治疔疮,

夺命散

乌头尖附子底蝎梢雌黄雄黄(各一钱)蜈蚣(一两)砂粉霜轻粉(各五分)砒(二钱半)脑子(少许)麝香(少许)上为细末,先破疮,出恶血,以草杖头用纸带药末插入于内,以深为度。

〔丹〕日本三藏敷疔疮方。江子肉十粒,半夏一大颗研末,附子半枚,蜣螂一枚,各为末,四味,臭(麝香也)相和,看疮大小,以纸绳子围疮口,以药泥上,又用绢帛贴敷,时换新药,以可为度,此方活人甚多。

〔《圣》〕治疔疮甚者,用附子末,醋和涂之,干即再涂。(《千金方》同)〔丹〕琥珀膏(方见痈疽下杂方条。)又方用针刀旋破疔头,以蟾酥敷之,后用野菊花、莎草根、红菜头叶擂细,以无灰酒尽量调服之,酒醒,疔化水,即痛定。如热除,不必去疔,亦自愈也。

〔世〕治疔疮。

独脚茅防风细辛甘草节白僵蚕青皮黄连羌活独活蝉蜕赤芍药(各等分)上咀,每服五钱,先将一服,加泽兰叶少许,姜一两同擂烂,热酒和服,然后酒水各半盏,姜三片煎服,此方神效。

〔无〕治十三种疔,皆以此法治之。

以绯帛一片,裹药取匝为限,先用乱发鸡子大,摊布帛上,牛黄如桐子大,又以棘刺针二十一枚,赤小豆七粒为末,并布发上,卷绯绵作团,外以发作绳,十字缚之,置熨斗中,急火烧灰研细,以枸杞或子或根皮枝叶随得为末,用枸杞末二匕,绯帛灰一匕,共成三匕,研匀分二服,空心温酒调下。

〔世〕

夺命丹

治疔疮发恶心,及诸恶疮。

蟾酥(半钱)朱砂(水飞,三分)轻粉枯矾寒水石(水飞。各一钱)铜绿(一字麝香(一字)海羊(二十个,研,即蜗牛也)上件为细末,将海羊另研为泥,和药一处,丸如绿豆大,如丸不就,加好酒成之。病轻者一丸二丸,重者三丸,未效再服。服时嚼葱白一大口极烂,置手心,放药丸于葱内裹合,以热酒送下,暖处卧,取汗出为效。忌冰水。

〔《瑞》〕

返魂丹

治十三种疔。

朱砂胆矾(各一两半)血竭铜绿蜗牛(生用。各一两)雄黄枯白矾(各一两)轻粉没药蟾酥(各半两)麝香(少许)上将蜗牛蟾酥研烂,余药为细末,同研和丸,如鸡头大。每服一丸。令病患先嚼葱白三寸放在手心,将药丸裹在葱白内,用热酒一盏吞下。如重车行五里许,有汗出即瘥。如不能嚼,葱研烂裹下极效。

治疔疮毒瓦斯入腹,多呕吐欲死者,即服内托香粉散。滴乳半两,另研真绿豆粉一两,为细末,煎生甘草汤调三钱,时时饮之,常令灌润胸膈。(一方,用雄黄、绿豆粉、乳香等分为末,水调服。)〔世〕疔疮入腹呕者,煎道人头浓汁饮之。

治疔疮毒瓦斯入腹,昏闷不食。

紫花地丁蝉蜕贯仲(各一两)丁香乳香(各二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温酒下。(紫花地丁,麦熟时有之,开紫花,质甚脆,如蒲公英状,但蒲公英开黄花,地丁开紫花。)〔《瑞》〕治疔危笃者,二服即愈,轻者一服立效。

土蜂房(一小窠全。本草云:土蜂房有毒,利大小便)蛇蜕(一条,全)上作一处,器皿中盛,用黄泥封固,火存性,研为细末,每服一钱,空心好酒调服。少顷腹中大痛,痛止,其疮已化黄水矣。仍服

五圣散

大黄(一两)生姜(二两)栝蒌(一个)皂角针(二两)甘草(一两)金银花(二两)上咀,用好酒二升,同煎至八分,去渣,不拘时服。

〔罗〕

破棺丹

(一方有当归、赤芍、连翘、牡蛎、金银花、紫花地丁,宜选用之。)山栀牵牛末大黄(各一两)甘草京三棱(炮。各七钱)上炼蜜丸,如弹子大。酒化服之。

〔世〕治疔疮最验。用苍耳、臭牡丹各一大握,捣烂,新汲水或顺流水调服一碗,泻下黑水即愈。

〔丹〕

追毒丸

海浮石(烧赤,醋七次,半两)乳香没药(各一钱)巴豆(四十九粒)川乌(一两)上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若患二三日服十丸,五六日服十四丸,随病上下服之。先吃冷酒半盏或一盏,又用冷酒吞下。如呕,吞之不妨出药,根据上服之。病患大便不动,再用三丸。如疔看得端的,爪破,用头垢留患处,后服药。

〔海〕《肘后》犯疔肿垂死。菊花叶一握,捣绞汁一升,入口即活,此神验。亦用其根。(丹溪云:根茎叶花皆可。紫梗者佳。)〔孟〕疔肿困重。生捣苍耳根叶,和小儿尿绞汁,冷服一升,日三服,甚验。

〔世〕疔疮于所属经络各泻之。疔疮者,必发于手足之间,生黄,其中或紫黑色,有一条如红线直上,仓卒之际,急宜以针于红线所至处刺出毒血,然后以蟾酥乳香膏等药于正疮上涂之。针时以病者知痛出血为好,否则红线入腹攻心,必致危困矣。

〔《百一》〕治疔肿。以针刺四畔,用石榴皮末着疮上,调面围四畔,灸痛为度,调末敷上,急裹经宿,连根自出。

〔禹锡〕患疔肿,中风疼痛者,HT驴马粪熨疮满五十遍,极效。

〔无〕一曰麻子疔,其状肉上起,头大如黍米,色稍黑,四边微赤多痒。忌食麻子及衣布,并入麻田中行。二曰石疔,其状皮肉相连,色如黑豆甚硬,刺之不入肉内,阴阴微痛。忌瓦烁砖石之属。三曰雄疔,其状头黑,四畔仰,浆起有水出色黄,大如钱孔形。忌房事。

四曰雌疔,其状疮头稍黄向里,亦似灸疮,四面浆起,心凹,色赤大如钱孔。忌房事。五曰火疔,其状如汤火烧灼,疮头黑,四边有浆起如赤粟米。忌火灸烁。六曰烂疔,其状色稍黑,有白瘢,疮中溃,溃有浓水流出,疮形大小如匙面。忌沸热食烂帛物。七曰三十六疔,其状头黑,浮起形如黑豆,四畔起大赤色,今日生一,明日二,后日三,乃至十,若满三十六,药所不能治,俗名黑,忌嗔怒蓄积愁恨。八曰蛇眼疔,其状疮头黑,皮上浮生,形如小豆状,似蛇眼大,体硬。忌恶眼看,并嫉妒人见之及毒药。九曰盐肤疔,其状大如匙面,四畔皆赤,有黑粟粒起。大忌食咸物。十曰水洗疔,其状大如钱形,或如钱孔,疮头白,里黑,汁出,中硬。忌饮浆水、水洗、渡河。十一曰刀镰疔,其状阔狭如薤叶大,长一寸,左侧肉黑如烧烁。忌刺及刀镰切割铁刃所伤,可以药治,不可乱攻。十二曰浮沤疔,其状疮体圆曲,少许不合,长而狭如薤叶大,内黄外黑,黑处刺不痛,黄处刺则痛。十三曰牛拘疔,其状肉起,掐不破。

此十三种,初发必先痒后痛,先寒后热,热定则寒,多四肢沉重,头痛心惊眼花,若大重者则呕逆,呕逆者难治。其麻子疔一种,始末唯痒,所最忌者,不得触犯,犯即难治。其浮沤疔、牛拘疔两种无忌,纵不治,亦不杀人。欲知犯触,但看脊强疮痛极甚不可忍者,是犯禁也。(,步孝切。)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痈疽所发部分名状不同

石痈

〔丹〕治石痈如石,不治。肿者,生商陆根捣擦之,燥则易之,取软为度。(张文仲。)痈未溃,以苦苣白汁滴之,立溃。本草云:亦出疔根。

〔《保》〕木香散治疮难消,不能作脓,痛不止,酒调下三钱。(方见痘痈。)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痈疽所发部分名状不同

诸肿

〔丹〕卒肿起大痛,芫青根大者杵之,和苦酒如泥煮三沸,帛上包之。(葛氏)风毒肿三年,苦酒浓煎葱白,以布包熨肿上。(《外台秘要》)治一切热毒肿,商陆根和盐少许敷之,日再易。

(《孙真人食忌》)治一切毒肿,疼痛不可忍者,捣蓖麻仁,敷之立瘥。(《肘后方》)治肿。蒺藜子一升,炒黄杵细,以香油和如泥,再炒令焦,以旧布如肿之大小摊之贴肿上,勿开头上。(《外台秘要》)治恶刺及狐狸刺毒肿。

取蒲公英草根白汁敷之,多涂立瘥。余七月十五日夜,左手中指背揩着庭木,痛不可忍,十日后疮日深,渐高硕,痛欲死,用此而安。(孙方)〔《经》〕患热肿,水研山豆根浓汁涂,干再涂。

〔《衍》〕腊月中,以新瓦罐满注热水,用朴硝二升投汤中,搅散,挂北檐下,俟硝渗出罐外,却收之,以人乳汁调半盏。扫一切风热毒瓦斯攻注目睑,及发头面四肢肿痛,应手神效。

〔《山》〕肿毒或疼痛处,以赤小豆为末,水调敷,频换。或用香白芷水调敷,尤妙。又方,白芙蓉叶晒干,同皂角为末,水调敷。

〔丹〕治诸处皮里面痛。何首乌末,姜汁调膏,以帛裹于痛处,用火炙皮鞋底熨之妙。(《经验方》)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痈疽所发部分名状不同

瘰马刀

结核连续者,为瘰。形长如蛤者,为马刀。

〔罗〕曲阳县刘禅师,善治疮疡瘰,其效更捷,授予四方,太乙膏、玉烛散、克效散、翠玉膏,用之每每见效。

太乙膏

治子疮神效。

没药(四钱)清油(一斤)黄丹(五两)脑子(研,一钱)麝香(三钱)轻粉乳香(各二钱)上以清油黄丹熬成膏,用柳枝搅,又用憨葱七枝旋旋加下,葱尽为度,下火不住手搅,至滴水不散,却入没、乳、脑、麝、轻粉等味搅匀,瓷器内盛用。

克效散

斑蝥(四十九个,不去翅足,炒)官桂(半钱)粳米(四十九粒)赤小豆(四十九粒)砂(半钱)上五味,研为细末,初服一字,次服半钱,次服三字,又次服四字,煎樟柳根汤送下,空心服。以小便淋沥,并作涩为效。恶心呕吐黄水无妨,其瘰日日自消矣。

玉烛散

治瘰自消,和血通经。

当归芍药大黄甘草熟地芒硝黄芩川芎(各等分)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渣温服,日进一服,七八日效。

翠玉膏(方见疮。)〔《杨氏家藏》〕治瘰方。

荆芥白僵蚕黑牵牛(各二钱)斑蝥(二十八个,去头翅足,用大米炒)上为末,临卧时先将滑石末一钱用米饮调服,半夜时又一服,五更初却用温酒调药一钱或二三钱,量强弱用。服讫,如小便无恶物行,次日早再进一服。又不行,第三日五更初,先进白糯米稀粥汤,再进前药一服,更以灯心汤下,调琥珀末一钱,重服。以小便内利去恶毒为愈。如小便痛,用青黛一钱,以甘草汤调送下即止。

〔严〕

三圣丸

治瘰。

丁香(五十粒)斑蝥(十个)麝香(另研,一钱)上为末,用盐豉五十粒,汤浸研烂如泥,和前药令匀,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七丸,食前温酒送下,日进三服。五七日外觉小便淋沥,是药之效,或便下如青筋膜之状,是病之根也。忌湿面毒食。

〔《保》〕

连翘汤

连翘(一斤)瞿麦(一斤)大黄(三两)甘草(二两)上锉,每服一两,水二碗,煎至一盏半,早食后巳时服。在项两边属足少阳经,服药十余日后,可于临泣穴灸二七壮,服药不可住,至五六十日方效。一方,加大黄、木通、贝母(一作知母。)各五两,雄黄七分,槟榔半两,减甘草不用,同前药为细末,熟水调下三五钱。

〔无〕

必胜丸

治瘰不以年深月近,及脑后两边有小结块,连复数个,兼痨瘵腹内有块。

鲫鱼(一个,去肠并子)雄黄(一粒,鸡子大)砂(一钱。以上二味并入在鲫鱼腹内仰安,鱼于炭火烧,烟尽取出)蜈蚣(全者,一条)蓬术(半两)栀子(五个)皂角(二挺。

以上四味并烧存性)蓖麻子(五个,去皮,灯上烧)黄明胶(三文)上为末,另用皂角二挺,去皮捶碎,以水三碗,揉去滓,煮精羊肉四两烂软,入轻粉五匣。

男子,乳汁半两,同研成膏,和药末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温酒浸,晨下十丸,一服。至晚看肉疙瘩子,若项有五个,则以五服药取之,视其所生多少,以为服数,既可,更进数服。

白花蛇散

治久漏瘰,发于顶腋间,憎寒发热,或痛或不痛。

白花蛇(酒浸,软去皮骨,焙干,二两)犀角(镑,半两)黑牵牛(半两,半生半炒)青皮(半两)上为末,每服二钱,加腻粉半钱,研匀,五更糯米饮调下。巳时利下恶物,乃疮之根也。更候十余日,再进一服。忌发风壅热物。如已成疮,一月可效,神验。

〔世〕

小犀角丸

常服除去根本,截其源流,应效如神,诸并宜服之。

犀角青皮陈皮(各一两)黑牵牛(一两,半生半炒)连翘(半两)上为细末,用皂角二条,去皮弦子,炮捶以布绞取汁一碗许,又用新薄荷二斤,研取汁,同熬成膏,以前药末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连翘煎汤食后服,间以薄荷茶汤服。

〔子和〕一妇人病瘰,延及胸臆,皆成大疮,相连无好皮肉,求戴人疗之。戴人曰:火淫所胜,治以咸寒。命以沧盐吐之,即一吐而着痂。次用凉膈散、解毒汤等剂,皮肉反复如初。

〔世〕治瘰未破者如神,百药不应者累效。

杏树叶(阴干,为末,五分)万年霜(火,为末,二分半。即人中白)蝙蝠(火焙干,为末,二分半)白花蛇蜕(烧为灰存性,为末,二分半)蜜蜂(七个,焙为末)上将杏树叶末,用清水调,却入前四件药末,调匀敷患处。却将皮纸一片,用针刺孔,贴药上,如干,用清水就纸上刷之。每一昼夜换药一次。如面上发热,服清凉饮子数帖,其热自退。

败散瘰方

神效。

白胶香海螵蛸降真香(用心,无土气者)上等分为末,掺患处,外以水纸掩之,一夕而退。已破者。

蜜蜂(二十一个)蛇蜕(七分半)蜈蚣(二条,端午前收者)上用香油四两,将前三药,入油内用文武火熬成,入光粉二两,用桑枝七条如箸大者,急搅候冷,出火气,七昼夜方可用,纸摊作膏贴患处。(以上二方得之于义门郑氏,累验不须服药,粘贴五七日便消。)〔丹〕贴瘰方。

用大乌头五个火炮,五个生用,并去皮脐。大皂荚二条半,以好米醋二钟刷,炙醋干为度,一半焙干,并去黑皮,又用炒糯米一百六十粒,同研末,以好米醋于火上略顿微暖,敷贴患处。

入蜜少许尤佳。不问有头无头,大五枚,日干细研,酥调如面,日两度贴之。(出《圣惠方》,一作蜘蛛。)或破或不破,项以下至胸前者,皆治之。用九真藤如鸡卵大洗,生嚼,常服之。

取叶捣覆疮上,数服即止。(出《斗门方》,九真藤即何首乌也。)〔无〕

蜗牛散

治瘰溃与未溃,皆可治。

蜗牛(不拘多少,以竹签穿,瓦上晒干,烧存性)上为末,入轻粉少许,猪骨髓调,用纸花量疮大小贴之。一法,以带壳蜗牛七个,生用取去肉,入丁香七枚于七壳内,烧存性,与肉同研成膏,用纸花贴之。

〔海〕项后侧少阳经中疙瘩,不辨肉色,不问大小,及月日深远,或有赤硬肿痛用。

生山药(一块,去皮)蓖麻子(一个)上研匀摊贴之如神。(丹溪云:山药补阳气,生者能消肿硬。经曰虚之所在,邪必凑之,留而不去,其病为实,非肿硬之谓乎。故其气则留滞,自不容不行。)〔世〕

粉金散

黄柏草乌(等分)为末,蜜调敷之。

清凉散饼

山慈姑(生用)良姜(等分)上俱捣为饼,去汁罨之,能散去寒热。或以山慈菰磨,调酒服,大妙。

此药大能散如神。

〔东〕

龙泉散

涂。

瓦粉龙泉粉(炒,即磨刀石上粉也)昆布(去上)广术京三棱(各半两。酒浸炒干)上件同为极细末,煎热水调涂之,用此去疾尤速。

〔世〕治,用鲫鱼、芫花,烧灰存性,水调敷。治鼠。小嫩鼠末出毛者焙干,蝙蝠粪小麦炒,鬼箭根焙干,各为末,和匀油调敷,干再敷之。

〔《本》〕治鼠瘰。刺皮瓦上炒,上一味研为末,加水银粉干敷。

〔《广》〕治瘰经年不瘥者。生玄参捣碎敷上,日一易之。

〔《外》〕治瘰,烧野狼屎灰敷上。

〔《本》〕治诸疾。

朱砂砒霜砂马牙硝(各等分)上乳钵内研细,面糊搜如香附子状。相疮口大小作之,尽送入疮口中。恐肿时用薄荷研细涂之。待收口,却将大柏皮、白丁香并为末,尽入孔中。如边不干,却用江子去壳,不拘多少,用麻油煎令赤,去火气后,去江子入蜡合如膏,看疮口大小涂之,及将白芨末水调涂上,立效。

治漏。用蛇菰子不拘多少,瓦上晒干为末,用纸捻蘸药入疮口,立效。(蛇菰子未详,恐即慈菰子。)〔丹〕又方用大田螺肉烧存性,为末,麝香少许,湿则干掺,干则油调敷。

〔《脉》〕人年五六十,其脉浮大者,痹侠背行,苦肠鸣,马刀挟瘿者,皆为劳得之。

又治瘰。

人参白术当归陈皮芍药(酒浸。各一钱)川芎香附茯苓半夏(各五分)甘草(少)上作一服,姜二片,以金银藤煎汤一钟半,煎前药,食后就吞绛宫丸五十粒。

又方

绛宫丸

大黄(酒蒸,二两)山楂连翘川芎当归(酒洗)麦芽桃仁芦荟甘草芸苔子(一两)黄连(酒浸)南星(酒浸)海藻(酒洗,一两半)升麻羌活桔梗防风(半两)白术(二两)黄芩(酒炒)上用神曲糊为丸。已破,加人参一两作膏,用甘草节、僵蚕同煎。

治颈上块动者。夏枯草末(六钱)甘草末(一钱)上和匀,每服一钱至二钱,茶清调下,食后。

〔《本》〕言夏枯草大治瘰,散结气,有补养厥阴血脉之功,而经不言。观其能退寒热,虚者尽可倚仗。若实者,以行散之药佐之,外施艾灸,亦渐取效。此草三四月开花,夏至边便枯,盖禀纯阳之气,得阴则枯耳。世人不知,故表而出之。内泻病本之法,并见前表里条。

〔东〕

连翘散坚汤

治耳下至缺盆,或至肩上生疮,坚硬如石,动之无根者,名马刀,疮从手足少阳经中来也,或生两胁,或已流脓作疮,或未破,并皆治之。

当归(酒洗,半两)黄芩(生,半两)土瓜根(酒炒,一两)芍药(一钱)柴胡根(一两二钱)连翘(半两)苍术(三钱)草龙胆(酒洗,一两)黄芩(酒炒,七钱)甘草(炙,六钱)黄连(酒炒,三钱)广术(酒炒,半两)京三棱(细锉,半两,同广术酒洗一次,微炒干)上以一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一百丸,或一百五十丸。一半咀,每服半两。

水一盏八分,先浸半日煎去渣,热服,临卧头低脚高,去枕而卧,每口作十次咽,留一口送下丸子,服毕如常安卧。

升阳调经汤

治绕项下或至颊车生瘰,此症出足阳明胃经中来也。若其疮深远隐曲,肉低,是足少阴肾中来也,是戊传癸水,夫传妻,俱作块子,坚硬大小不等,并皆治之,或作丸服亦得。

升麻(八钱)连翘(半两)葛根(五钱)草龙胆(酒炒,半两)桔梗(半两)细黄芩(酒炒,六钱)黄柏(酒炒二次,去皮,七钱)知母(酒洗,炒,一两)广术(酒洗,炒,一两)甘草(炙,半两)京三棱(酒洗,微同广术炒,五钱)黄连(去须,酒洗,五钱)上秤一半作丸,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一百丸,或一百五十丸。一半咀,每服半两。

若能食,大便硬,可旋加至七八钱止,水二盏,先浸半日,煎至一盏,去渣热服。卧身脚在高处,去枕头,噙一口,作十次咽之,留一口在后送下丸子,服药毕,卧如常,此治法也。

散肿溃坚汤

治马刀疮,结硬如石,在耳下至缺盆,或至肩上,或至胁下,皆手足少阳经中;及瘰遍下颏,或至颊车,坚而不溃,在足阳明经中所出。或二疮已破,及流脓水,并皆治之。

服药多少,临病斟酌。量病患饮食多少,大便硬软,以意消息之。

柴胡梢(四钱)升麻(六钱)桔梗(半两)草龙胆(酒炒,半两)黄芩梢(酒洗,炒,八钱,一半生)连翘(三钱)甘草根(炙,三钱)当归(三钱)白芍药(二钱)栝蒌根(酒洗,半两)黄柏(去皮,酒炒,半两)知母(炒,半两)葛根(二钱)黄连(二钱)京三棱(酒炒,三钱)广术(酒洗,炒三钱)昆布(去土,半两)上咀,每服六钱或七钱,水二盏,先浸半日,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于卧处伸脚在高处,头微低,每噙一口,作十次咽,至服毕,根据常安卧,取药在胸中停留故也。另攒半料,作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一百丸,此汤留一口送下,更加海藻半两炒,食后量虚实加减多少服,皆仿此例。

救苦胜灵丹汤

治马刀挟瘿者,从耳下或耳后下颈至肩上,或入缺盆中者,乃手足少阳经之分野。其瘰在于颏下,或至颊车者,乃足阳明经之分野,受心脾之邪而作也。今将二证合治之。

黄(一钱,护皮毛,实腠理,及活血气,又实表,补元气,乃疮家之圣药也)人参(三分,补肺气,如气短及不调而喘者加之)真漏芦(半钱,勿以白头翁代之)升麻(一钱)葛根(半钱。

此三味俱足阳明本经药)甘草(半钱,能调中和诸药,泻火益胃)连翘(一钱,此一味乃十二经疮中之药不可无者,能散血结气聚,此疮家之神药也)牡丹皮(三分,去肠胃中留滞宿血)当归身(三分)生地黄(三分)熟地黄(三分,此三味,诸经中和血生血凉血药也)白芍药(三分,如夏月倍之,其味酸,其气寒,能补中益气治腹痛,如冬月寒症勿用)肉桂(二分,大辛热,能散结聚,如阴症疮疡少用之,此寒因热用之意,又为阴寒覆盖其疮,用大辛热去之,烦躁者勿用)柴胡(功同连翘,如疮不在少阳经勿用)黍粘子(三分,无肿不用)昆布(二分,味咸,若疮坚硬甚者用之,咸能软坚也)京三棱(炮,二分)广术(三分。此二味疮坚硬甚者用之,不硬者勿用)羌活独活防风(各一钱,以上三味,必关手足太阳症脊痛项强不可回顾腰似折项似拔,防风辛温,如疮在膈上虽无手足太阳经症,亦当用之,为能散结去上部风邪故也)益智仁(二分,如唾多者胃不和也,或吐沫吐食胃中寒者,加之,无则勿用)麦芽(一钱,消食健脾)神曲(炒,二分,食不消化者用之)黄连(炒,三分,治烦闷)浓朴(姜制,一钱二分,如腹胀加之)黄柏(炒,三分,如有热或腿脚无力加之,如烦躁欲去衣者,此肾中伏火也,更宜加用)上共为细末,汤浸蒸饼,捏作饼子,晒干捣如米粒大。每服三钱,白汤下。如气不顺,加橘红,甚者加木香少许,量病患虚实消息之,毋令药多,妨其饮食,此治之大法也。如止在阳明分者,去柴胡、黍粘子二味,余皆用之。如在少阳分,为马刀挟瘦,去独活、漏芦、升麻、葛根,加瞿麦三分。如本人气素弱,其病势来时气盛,而不短促者,不可考其平素,宜作气盛而从病变治之权也,加黄芩、黄连、黄柏、知母、防己,视邪气在上中下而用之。假令在上焦加黄芩,(半酒洗,半生用。)在中焦加黄连,(半酒,半生。)在下焦加酒制黄柏、知母、防己之类,选而用之。如大便不通而滋其邪盛者,加酒制大黄以利之。如血燥而大便干燥者,加桃仁泥、大黄。如风结燥不行者,加麻仁、大黄以润之。如风涩而大便不行,加煨皂角仁、大黄、秦艽以利之。如脉涩,觉身亦气涩,而大便不通者,加郁李仁、大黄,以除风燥。如阴寒症,为寒结秘,而大便不通者,以局方半硫丸,或加炮附子、干姜煎,候冰冷服之。大抵用药之法,不惟疮疡一家,凡诸疾病气素怯弱者,当去苦寒之剂,多加人参、黄、甘草之类,以泻火而补元气,余皆仿此。

〔《本》〕治鼠瘰。

土附子(一个)食盐(三升)小便(五升)上三味,同浸半月日取出,将附子去黑皮,阴干为末,用黑豆烂煮研为膏,丸附子末,如桐子大。每服十丸酒吞下,早晚二服。

〔丹〕初发头项硬未破者,其效如神。牡蛎四两,甘草二两,为末,每服一大钱,食后腊茶同点,日二服,半月除根。(初虞世方丹溪治世义大官疮用此方。)一切丈夫妇人,瘰经效。牡蛎用炭一称通赤,取出于湿地上,用纸衬出火毒一宿,取四两,玄参三两,并捣罗为末,以面糊丸,如桐子大。早晚食后临卧,各三十丸,酒下,药将尽,亦除根。(出《经验方》)〔《肘》〕治颔下瘰如梅李大,宜速消之。海藻一斤,酒一升,渍数日,稍稍饮之。

〔《衍》〕取蓼子微炒,研为细末,薄荷酒调二三钱服。治瘰,久则效。

〔世〕治瘰。用夜合草,遇夜则其叶闭合,本草名合明,俗名连钱母,出禾田中,贴水面生,取其叶捣自然汁服之,渣患处效。

〔《保》〕

文武膏

治瘰。

用桑椹黑熟者二斗,以布袋绞取汁,石器中熬成膏子,白汤化下一匙,日三服,红者晒干为末,汤调服。

〔《圣》〕治瘰,肿硬疼痛,年深时久不瘥。用狸头蹄骨酥炙黄,捣罗为散,每日空心粥饮调下一钱匕。

〔《灵》〕黄帝曰:寒热瘰在于颈腋者,皆何气使生?岐伯曰:此皆鼠寒热之毒瓦斯也,留于脉而不去者也。鼠之本,皆在于藏,其末上出于颈腋之间,其浮于脉中,而未内着于肌肉,而外为脓血者易去也。黄帝曰:去之奈何?岐伯曰:诸从其本引其末,可使衰去,而绝其寒热。审按其道以予之,徐往徐来以去之,其小如麦者,一刺知,三刺而已。(寒热篇)上经一章,皆从经脉,取脏腑之本,以治瘰之末也。其末出于耳下或耳后下颈至肩上,或入缺盆中者,当于手足少阳经取之,或针或灸,如后穴。

〔扁〕瘰:天井肩井。

〔《撮》〕瘰:天井(半寸,灸七壮,泻之)〔东〕腋下肿,马刀挟瘿,善自啮舌颊,天牖中肿,寒热:临泣丘墟(各一分,灸五壮)太冲(一分,灸三壮)腋下颈项肿:天池(顺皮三分,灸七壮。)如颔肿,加后溪(二分,灸五壮。)腋下肿马刀挟瘿喉痹:阳辅(五分,灸二七壮)申脉(一分,灸三壮立愈)〔《甲》〕胸中满,腋下肿,马刀,善自啮舌颊,天牖中肿,淫泺胫酸,头眩,枕骨颔腮痛,目涩身痹,洒淅振寒,季胁支满,寒热,胁腰腹膝外廉痛,临泣主之。马刀肿,渊液、章门、支沟主之。出于颏下,或至颊车者,当于手足阳明经取之,或针或灸,如后穴:三里(足阳明)合谷(手阳明)〔丹〕捣生商陆根作饼子,置于瘰上,艾炷灸饼子上,干即易之,灸三四饼。(出《外台秘要》)〔世〕当上贴肉灸十四壮,神效。

〔东〕瘰马刀,将先出一疮,用四楞铁环定住,不令出移,破作口子,以油纸捻之,勿令合了,以绝其疮之源,其效至速。如疮不破,或病患不肯破,更以药涂之,三日一易之。以龙泉散主之。(方见表里条。)〔世〕瘰多生肩项,或赤或白,或沉或浮,初生如豆,久似核,年月浸久,其大如梅,或如鸡卵,排行成列,或生二三,或生六七,俗名蟠蛇是也。用性努力,思虑过久,则疾痛赤肿继之,早治为上。流注,妇人多有之,其性躁急,其气怫郁,其心执着,初生在项,破后脓注四肢,遍体结毒,如梅李状,不疗自破,孔窍相穿,寒热疼痛,或流脓汁,是名流注也,又名千岁疮。宜服

托里救苦神应丸

川乌附(去皮脐,生用,一两)乌头(五两)当归(酒浸,一宿)没药白芷陈皮甘草节(各一两)蝉蜕(水洗,半两)大皂角(七锭,去皮弦子)姜黄(一两半)上用皂角敲碎,水四大碗,煎至二大碗,滤去渣,用汁一同煮乌头、川乌,候乌头烂为度,擂如泥。其余诸药,却另为末,和乌头泥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六十丸,饥饱皆用薄荷汤下。

若疮既破,穿凿孔穴,其处必生肿肉如指大,或黑或白,乃风与气搏,宜驱风行经散气之剂,以化气调经汤主之。

化气调经汤

与神应丸间服,治流注。

香附末(酒浸一宿,晒干,一两)橘皮(二两)羌活(一两)白芷(一两)甘草(半两)牡蛎(,半两)天花粉皂角刺(各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用清汤不拘时候调下,日三次。

如脉有力者,先用

追毒神异汤

下之,却服救苦神应丸。

辰砂血竭(各一钱)麝香(一字。共为细末)大黄(半两)大甘草节(半两)上为咀,作一帖,河水一钟,煎半钟,调前末子,临卧服之。

单窠者,生一个也,发于颈项,最难治。但宜如前药服之,日久自消。或发于囟骨,亦难治。用毒药疗之,勿令浸渍日久。

莲子,一胞裹十数枚,生于项之左右,以手触则能转动,尚可用药治疗,如坚硬挨不动者,乃不可生。憎寒发热,燥渴,凡遇此症,至难治,虽神圣亦无如之何也已。

重台,生于项颈,或左或右,初则单窠结在上,或在下,重叠见之,是名重台。此症药不可疗,不可针灸,若是毒行,甚肿痛,发渴生痰,万死一生,害人极速。初觉有之,急用小犀角丸,粉金散治之。

燕窠,形似燕窠,不可治。

肺脉微涩,为鼠,在颈支腋之间,下不胜其上,其应善酸。(全文见治虚实法。色白,脉主涩。)〔《灵》〕黄帝曰:决其生死奈何?岐伯曰:反其目视之,其中有赤脉,上下贯瞳子,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见二脉,二岁死。见二脉半,二岁半死。见三脉,三岁而死。

见赤脉不下贯瞳子,可治也。(寒热篇)〔丹〕夫瘰初发,必起于少阳经。不守禁戒,必延及阳明经。大抵食味之浓,郁气之积,曰毒,曰风,曰热,皆此三端,招引变换,须分虚实。彼实者固易治,自非痛断浓味与发气之物,虽易亦难,殊为可虑。以其属胆经,主决断,有相火,而且气多血少,妇人见此,若月经行,不作寒热,可生。稍久转为潮热,其症危矣。自非断欲绝虑食淡,虽神圣不可治也。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痈疽所发部分名状不同

结核

独形而小核者,为结核。

〔河〕结核,火气热甚则郁结坚硬,如果中核也,不须溃发,但热气散则自消。

〔丹〕结核,或在项、在颈、在臂、在身,如肿毒者,多在皮里膜外,多是痰注作核不散,问其平日好食何物?吐下后,用药散核。结核在颈项方。

僵蚕(炒)大黄(酒浸)青黛胆星(各等分)上为末,蜜丸噙。

结核在下颏。二陈汤加酒炒大黄、连翘、桔梗、柴胡。结核在臂。二陈汤加连翘、防风、川芎、酒芩、苍术、皂角刺、僵蚕、麝香,行太阴、厥阴之积痰,使结核自消,甚捷。

〔《济》〕治颏下结核不消,《经效》用大肚蜘蛛,不拘几个,以好酒浸之,研烂,同浸酌酒,去渣,温热,临卧服之。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痈疽所发部分名状不同

瘿瘤

〔《灵》〕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着,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内伤骨为骨蚀,有所疾前筋,(“疾前”二字,衍文也,筋当作“结”。)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为筋溜。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为肠溜。久者数岁乃成,以手按之柔,已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日以易甚,连以聚居,为昔瘤。以手按之坚,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骨与气并,日以益大,则为骨疽。有所结,中于肉,宗气居之,邪留而不去,有热则化而为脓,无热则为肉疽。凡此数气者,其发无常处,而有常名也。(刺节真邪篇此皆虚邪中人为病弗去而久留着,故积岁累月而成疽瘤也。)〔子和〕新寨一妇人,年四十余,有瘤三瓣,戴人令以咸吐之。三涌、三汗、三下,瘿已消半。

次服化瘿之药,遂大消去。夫病在上者,皆宜吐,亦自有消息之法耳。

〔河〕瘤气赤瘤丹,热胜气也,火之色也。

〔丹〕瘿气先须断浓味。

海藻(洗,一两)黄连(二两)上为末,以少许置掌中,时时舐之,津咽下。如消三分之二,须止后服。一方,用黄柏二两,海藻一两,不用黄连亦佳。

治瘿气结核,累累肿硬。以昆布一两,洗去咸,捣为末,每用一钱。绵裹于好醋中浸过,含之咽津,药味尽,再噙之。

〔《肘》〕治颈下卒结囊,欲成瘿。海藻一斤,洗去咸,酒浸饮之。

〔无〕

破结散

海藻(洗)草龙胆海蛤通草昆布矾石(枯)松萝(各三分)麦面(四分)半夏贝母(各二分)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忌鲫鱼、猪肉、五辛、生菜、诸杂毒物。十日知,二十日愈。

〔《济》〕

玉壶散

治三种瘿。

海藻(洗)海带(洗)昆布雷丸(各一两)青盐广术(各半两)上等分为细末,陈米饮丸,如榛子大,噙化。以炼蜜丸,亦好。

〔子和〕

人参化瘿丹

海带(洗)海藻(洗)海蛤昆布(以上四味皆焙)泽泻(炒)连翘(以上各等分)猪靥羊靥(各十枚,猪羊靥即猪羊外肾,乃囊中之卵也)上为末,蜜丸,如鸡头大。临卧噙化一二丸,忌油腻物。

〔罗〕

宝金散

偏医瘿气无不瘥。

猪羊靥(十对。暖水洗去脂膜后晒干,杵为细末)海藻(洗)海带(各二两。洗)丁香木香琥珀(研)麝香(研,各一分)真朱(研,半两)上件,先将丁香、木香、海藻、海带杵为细末,入下项药味,合和再研细,重罗过,每服一钱,热酒一盏调服,夜卧服,垂头而睡。若在室男女,十服必效。如男子、妇人患者,一月见效,有胎不可服。

海带丸

治瘿气,久不消。

海藻(洗)贝母青皮陈皮上件,各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食后噙化一丸,大效。

〔罗〕枯瘤方名

一井散

砂粉霜雄黄(以上各二钱)轻粉没药乳香(以上各一钱)土黄(三钱,做土黄法:砒黄另末二两,木鳖子半两去壳,巴豆半两去油,砂另为末二钱,上以砒黄一处为末,用木鳖子同石脑油成一块,油纸裹定,埋于地坑内四十九日,取出于瓷器盛,掰作小块研细,少许。

砒黄即雌黄)上为细末,以津调涂瘤顶,外边歇一韭叶,先以花纸贴之,上用小黄膏贴之。

小黄膏

黄柏黄芩大黄(各等分)上为细末,以水调为糊,比前药大一遭,三日一易,至八九日不取,直候可取。一方,单用黄柏末亦佳。

〔丹〕小儿丹瘤。蓖麻子五个,去皮,研入面一匙,水调涂之,甚妙。(出小儿门。)〔罗〕

生肌青龙散

诃子皮高茶龙骨上件各等分为细末,干掺上。

枯瘤方

砒砂黄丹雄黄轻粉(以上各一钱)斑蝥(生用,三十个)朱砂乳香没药(各一钱)上研为末,糯米粥为丸,捏作棋子样,爆干。先灸破瘤顶三炷,以药饼盖上,用黄柏末以水调贴之,数日,自然枯干落下。

一方以铜绿为末,草刺瘤破,掺上以膏药涂之。

〔世〕

点瘤方

神验。

桑柴灰枣树灰黄荆灰桐壳灰(各二升半)荞麦灰(少)上以沸汤淋汁五碗许,澄清,入斑蝥四十个,穿山甲五片,乳香、脑子不拘多少,约五碗煎作二碗,用瓷器盛之。乳香、脑子,候冷入之。后临用时,入新锻石调成膏,神妙。敷瘤上,干以清水润之,其效如神。

〔罗〕

枯瘤方

桑柴灰(三碗)锻石(三碗)朽木(三两)干桑耳(三两)草乌(半斤)川乌(四两)上朽木等四味,一处烧灰,令存性,同前二灰研匀,用水一桶,淋汁,如法熬成膏用之。

〔东〕诸瘿恶气:肩(男左灸十八壮,右十七壮。女右灸十八壮,左十七壮。)又法:天府(七七壮)冲阳(随年壮。)〔《甲》〕瘿,天窗(一作天容,《千金》作天府)及会主之。瘿瘤,气舍主之。

〔子和〕在西华,众人皆讪以为吐泻而已。一日,魏寿之与戴人入食肆中,见一夫病一瘤,正当目上网内,色如灰李,下垂覆目睛,不能视物。戴人谓寿之曰:吾不待食熟,立取此瘤。

魏未之信也。戴人曰:吾与尔取此瘤何如?其人曰:人皆不敢割。戴人曰:吾非用刀割,别有一术。其人从之。乃引入一小室中,令俯卧一床,以绳束其,刺委中大出血,先令以手揉其目瘤上,亦刺出雀粪,立平出户。寿之大惊。戴人曰:人之有技,可尽窥乎。郜城,戴人之乡也。

一女子未嫁,年十八,两手背皆有瘤,一类鸡距,一类羊角,腕不能钏,向明望之,如桃胶然。

夫家欲弃之,戴人见之曰:在手背者,为胶瘤,在面者,为粉瘤,此胶瘤也。以针十字刺破,按出黄胶脓三二匙,立平。瘤核更不再作,婚事复成。非素明者,不敢用此法耳。

〔《本》〕治果报面生瘤。方用艾丸灸十壮,即用醋磨硫黄,涂纸上,剪如螺蛳掩子大,贴所灸处。更用膏药重贴,二日一换,候痒挤出脓,如绿豆粉即愈。硫黄,罗谦甫作雄黄。

〔无〕瘿多着于肩项,瘤则随气凝结,此等皆年数深远,浸大浸长。坚硬不可移者,名曰石瘿。

皮色不变者,名曰肉瘿。筋脉露结者,名曰筋瘿。赤脉交结者,名曰血瘿。随忧愁消长者,名曰气瘿。五瘿皆不可妄决破,决破则脓血崩溃,多致夭枉。瘤则有五,骨瘤、脂瘤、肉瘤、脓瘤、血瘤,亦不可决溃,肉瘤尤不可治,治则杀人。唯脂瘤,破而去其脂粉则愈。

〔丹〕服瘿瘤药,先须断浓味。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痈疽所发部分名状不同

目疡

(即俗谓之偷针也。)运气目方有二:一曰热。经云:少阴司天之政,三之气,大火行,寒气时至,民病目赤疡,治以寒剂也。

二曰燥。经云:岁金太过,民病目赤肿疡。又云:阳明司天,燥淫所胜,民病目眯疡,治以温剂也。

〔世〕治偷针眼方。

南星(生为末,三钱)生地黄(不拘多少)上一处,研成膏,贴太阳两边,肿自消。

又方治偷针眼,生姜捣细之,泪出即愈。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痈疽所发部分名状不同

天蛇头、代指

〔丹〕蒲公英草,清明时节如荠菜状,中开一朵花如菊花者取干,与苍耳草二味等为末,以好醋浓煎,浸洗即愈。

蒲公英忍冬酒治天蛇头,极效累验。(方见乳痈门。)〔世〕治天蛇头。蒲公英捣细,水和调,去渣,服之。又捣渣患处,屡效。治天蛇头,用野落苏(即兼丝子)金银花藤天荞麦上切细,用好米醋浓煎,先熏后洗。

又方用人粪杂黄泥捣之,裹在患处即愈。

〔丹〕治手指忽肿痛,名为代指。以乌梅入醋研,浸患处,立瘥。治手指肿,酸浆水,入少盐热浸之,冷即易。(孙真人方)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痈疽所发部分名状不同

甲疽嵌甲

(嵌,丘衔反)〔《精》〕治甲疽,因剔甲伤肌,或因甲长侵肉,遂成疮肿痛,复缘穿窄靴趼损四边,肿黄水出,浸淫相染,五指俱烂,渐渐引上脚缺,泡浆四边起,如火烧疮,日夜倍增,医方所不能疗者。

用绿矾五两,形色似朴硝而绿色,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溶金汁者是真也,候沸定汁尽,去火待冷,取出研为细末,色似黄丹,收之。先以盐汤洗疮,帛裹干,用此末敷之愈。

〔《灵苑》〕治甲疽肉裹甲,脓血疼痛不瘥。凡此疾,须剔去肉中甲,不治亦愈。或已成疮不瘥,用乳香末、胆矾烧研等分,敷之内消愈。

〔《精》〕

胜金方

治甲疽,肉脓血疼痛不瘥。

用牡蛎头浓处,生研为末,每服二钱,研靛花酒调下。如痈盛已溃者,以此末敷之,更服煎药,一日三服。

〔丹〕嵌甲、陷甲、割甲成疮,久年不瘥者。用乌头尖、黄柏等分末之,洗净贴之。

〔《精》〕华佗治嵌甲累效方。

砂乳香(并研。各一钱)腻粉(半钱)橄榄核(烧存性,用三个)黄丹(一字)上为末,以生麻油调,先以盐汤洗净挹干,敷之二次效。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痈疽所发部分名状不同

乳痈乳岩

〔丹〕乳硬论乳房阳明所经,ru头厥阴所属。乳子之母,不知调养,怒忿所逆,郁闷所遏,浓味所酿,以致厥阴之气不行,故窍不通,而汁不得出;阳明之血沸腾,故热甚而化脓。亦有所乳之子,膈有滞痰,口气热,含乳而睡,热气所吹,遂生结核。于初起时,便须忍痛,揉令稍软,吮令汁透,自可消散。失此不治,必成痈疖。治法,疏厥阴之滞,以青皮;清阳明之热,细研石膏;行污浊之血,以生甘草节;消肿导毒,以栝蒌子;或加没药、青橘叶、皂角刺、金银花、当归头,或汤或散,加减随意消息,然须以少酒佐之。若加以艾火两三壮于肿处,其效尤捷。彼村工喜于自,便妄用针刀,引惹拙病,良可哀悯。若夫不得于夫,不得于舅姑,忧怒郁遏,时日累积,脾气消沮,肝气横逆,遂成隐核,如鳖棋子,不痛不痒,十数年后,方为疮陷,名曰乳岩。

以其疮形嵌凹似岩穴也,不可治矣。若于始生之际,便能消释病根,使心清神安,然后施之治法,亦有可安之理。予族侄妇年十八岁时,曾得此,察其形脉稍实,但性躁急,伉俪自谐,所难者后姑耳。遂以单方青皮汤,间以加减四物汤行经络之剂,两月而安。此病多因浓味湿热之痰,停蓄膈间,与滞乳相搏而成。又有滞乳,因儿口气吹嘘而成。又有拗怒气激滞而生者,石膏、烧桦皮、栝蒌子、甘草节、青皮,皆神效药也。妇人此病,若早治之,便可立消。有月经时,悉是轻病,五六十后,无月经时,不可作轻易看也。乳痈青皮栝蒌橘叶连翘桃仁(留尖)皂角刺甘草节破多,加参、。

〔《精》〕

神效栝蒌散

治乳痈乳岩,神效。丹溪亦云:妙捷。恐贫贱之家,未能办集者,用后蒲公英草尤妙。

栝蒌(一个,去皮焙为末,子多者有力)甘草(生)当归(酒浸,焙。各半两)乳香(另研)没药(另研。各二钱半)上为末,用无灰酒三升,于银石器内慢火熬取一升,清汁分作三服,食后良久服。如有奶岩,便服此药,可杜绝病根。如毒瓦斯已成,能化脓为黄水。毒未成,即于大小便中通利。如疾甚,再合服,以退为度。

立效散与前方间服神妙,但于栝蒌散方,减去当归,加紫色皂角刺一两六钱是也。

〔《本》〕蒲公英草,味甘平无毒,主妇人乳痈肿,水煮汁,饮之及封之,立消。用酒煎更妙,渣敷患处。

〔丹〕蒲公英在处田间路侧有之,三四月开黄花似菊,味甘,解毒散滞,意其可入阳明太阴经,洗净细研,以忍冬藤浓煎汤,入少酒佐之,随手便欲睡,睡觉已失之矣。

〔云〕

张氏橘皮汤

治乳痈未结即散,已结即溃,极痛不可忍者,神效。因小儿吹乳变成斯疾者,并皆治之。用陈皮一味,汤浸去白,晒干,面炒微黄,为细末,麝香研酒调二钱。初发觉赤肿疼痛,一服见效。

〔丹〕乳痈初发肿硬,一服瘥。真桦皮末,酒服方寸匕,睡省已失。(出《灵苑》)〔罗〕

胜金丹

治妇人吹乳,极有神效。

用百齿霜(即木梳上发垢)上一味,不拘多少,有无根水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丸,倒流水送下,食后,令病左乳者左卧,右乳者右卧,于温处汗出愈。用新水倾于房上接之,乃倒流水也。

〔《图》〕治妇人奶疼,痛不可忍。用穿山甲炙黄,木通各一两,自然铜半两生用,三味捣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简》〕妇人吹乳,

独胜散

白丁香半两。捣罗为末,每服一钱匕,温酒调服无时。

〔云〕治妇人吹乳,

皂角散

歌曰:妇人吹乳意如何?皂角烧灰蛤粉和,热酒一杯调一字,顷间揉散笑呵呵。

又方乳香(研,一钱)栝蒌根末(一两)上研令匀,温酒调服二钱。

〔丹〕杨孺人乳肿痛。

青皮石膏()连翘皂角刺(炒)黄药子当归头木通(各一钱)甘草(生,三分)作一帖,入好酒些少,同煎饮之。又有别药洗肿处。

义二孺人,平时乳内有结核,不为痛,忽乳边又有一肿核,颇却有些痛。

黄芩川芎木通陈皮(各四钱)人参(二钱)芍药(一钱)大腹皮(三钱)炙甘草生甘草(各一钱)当归头(一钱)分二帖煎服。

〔丹〕二孺人,但经将行而乳肿,先两日发口干而不渴,食少减,脉左弦带数,右却平。治用四物汤加陈皮、白术、茯苓,带热下。与点丸三十粒。

产后乳膨,调麦芽饮,自消。

〔云〕

连翘汤

治产后妒乳并痈。

连翘升麻芒硝(各一两)玄参芍药白蔹防己射干(各八钱)大黄(二钱)甘草(六钱)杏仁(四十个,去皮尖)上咀,以水六升,煮二升,下大黄,次芒硝,分三服。

〔丹〕一妇人年六十,浓味郁气而形实多妒,夏无汗而性急,忽左乳结一小核大如棋子,不痛,自觉神思不佳,不知食,味绝半月。以人参汤调青皮、甘草末,入生姜汁,细细呷,一日夜五六次,至五七日消矣。此乃乳岩之始。不早治,隐至五年十年以后发,不痛不痒,必于乳下溃一窍,如岩穴出脓,又或五七年十年,虽饮食如故,洞见五内,乃死。惟不得于夫者有之,妇人以夫为天,失于所天,乃能生此。谓之岩者,以其如穴之嵌岈,空洞而外无所见,故名曰岩。患此者,必经久淹延。惟此妇治之早,正消患于未形,余者皆死,凡十余人。又治一初嫁之妇,只以青皮、甘草与之安。

〔丹〕用蒲公英草捣烂,患处神妙。

〔云〕用天南星末,以温酒调涂之。

〔《圣》〕治妇人乳痛成痈。以益母草为末,水调涂乳上,一宿自瘥。生捣烂用之亦得。

〔《山》〕妇人吹乳。用桑树蛀屑,饭捣成膏贴之。

〔丹〕ru头裂破。丁香末敷之。(《梅师方》)〔《怪穴》〕乳痈:乳中穴(在乳下中,针入一分,沿皮向后一寸半,灸,泻。)〔《甲》〕乳痈,寒热短气,卧不安,膺窗主之。乳痈,凄素寒热,痛不可按,乳根主之。

大惊乳痛,梁丘主之。乳痈有热,三里主之。(乳痈诸药不能止痛者,三里针入五分,立止。)女子乳痈惊,巨虚下廉主之。(《千金》云:臂肿重,足蹈不收,跟痛。)乳痈,太冲及复溜主之。妒乳,太渊主之。妇人乳余疾,肓门主之。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痈疽所发部分名状不同

囊痈阴头痈

〔丹〕《外科精要》云:痈疽入囊者死。囊为厥阴,今以死言之,将以为属少阴肾经邪?予亲见入囊者七八人,悉以湿热入肝经施治,而用补阴药佐之,虽脓溃皮脱,睾丸悬挂可畏者,皆不死。但未知下虚年老者如何耳?〔《千》〕治丈夫阴头痈,师所不能医。用鳖甲一枚,烧末,以鸡子白和敷之良。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痈疽所发部分名状不同

便毒

〔《精》〕治谷道前后生痈,谓之悬痈。用横纹甘草一两,四寸截断,以长流水一碗,文武火慢慢蘸水炙,自早至午,炙令水尽,甘草中心见水润为透,细锉。却用无灰好酒二小杯,入甘草煎至一杯,温服之,二三服便可保无虞。此病初发,如松子大,渐如莲子。数十日后,始觉赤肿如桃子,即破。若破,难治。此药虽不能消,过二十日后,必尽消矣。投两服,亦无害。林判院尝患此痈已破,服此药两服,疮即合,甚妙。

〔丹〕骑马痈。用大粉草带节四两,长流水一碗,以淬浸水尽,为末,入皂角灰少许,作四服,汤调,顿服立效。

〔垣〕

青皮汤

治便毒。

青皮防风当归身甘草梢(生。各等分)上咀,分作四服,水一小碗,煎至八分,去渣,大温服。空心,日进三服。

〔丹〕毒肿或着阴卵,或偏着一边痛,牵引小腹,痛不可忍。(方见痈疽杂病痛牵引小腹条。)〔子和〕玉烛散(即四物汤、调胃承气汤各半服之也。)〔世〕又方刘寄奴王不留行大黄金银花木鳖子上等分,酒水煎,露一宿,五更服。

〔丹〕便毒初起。

射干(二寸)生姜(如指大捣细)上取顺流水,煎微沸,服之,以泻为度。又用牛皮胶,醋煮涂患处。

已结成脓者。

大黄(半两)枳实(三分)浓朴(三钱)甘草节(一钱)连翘(半钱)桃仁泥(二十一枚)生姜(三片)上作一帖,煎服之,又,便毒。

青皮白芷柴胡赤芍药槟榔朴硝乌药木瓜大黄连翘栝蒌生地黄甘草节三棱蓬术黄芩犀角皂角刺上咀,水三碗,煎至一碗,大饥服,以泻为度。

〔《山》〕便毒。取大蜘蛛一个,研细,热酒下。

〔丹〕又方用甘草节、白芷、黄连各等分。如破者,龙骨、白枯矾、赤石脂,并用

铁围散

痈疽肿毒亦治,用之效。

乳香没药(各半两)大黄黄连黄柏南星半夏防风羌活皂角刺木鳖子栝蒌甘草节草乌尖阿胶(另研)上为细末,醋调成膏,以石器内,火熬黑色,鹅翎敷之。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痈疽所发部分名状不同

贴骨痈

〔《保》〕诸疮大痛,不辨肉色,漫肿光色,名附骨痈,

如神三生散

露蜂房蛇蜕头发(洗净,等分)上烧灰存性,研细,酒下三钱。

〔丹〕附骨痈,热在血分之极。初发时,以青皮、甘草治之,破后当养血。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痈疽所发部分名状不同

内痈有三

〔《素》〕肝满、肾满、肺满,皆实,即为肿。(王注云:满谓脉气满实,肿谓痈肿。)肺之痈,喘而两满。(仲景云:肺痈吐脓如米粥,咽燥振寒。)肝痈,两满,卧则惊,不得小便。肾痈,脚下至少腹满。(大奇论林亿云:脚下当作下。《千金》云:肠痈之为病,小腹肿强,按则痛,便数似淋。仲景云:肠痈小腹痞坚,盖小腹痛而痞坚者,肾痈也。小便数而似淋者,肠痈也。

即肺痈肝痈之属。)胃脘痈,人迎脉逆而盛。(全文见后胃脘痈条。)

卷之十九心小肠部痈疽所发部分名状不同

肺痈肠痈胃脘痈

〔丹〕痈疽发于内者,肺痈、肝痈、肾痈、肠痈、囊内痈、附骨痈,惟肺痈须先解表,令表而出之。

〔《千》〕咳唾脓血,其脉数实者,为肺痈。若口中咳即胸中隐痛,脉反滑数,此肺痈也。

问曰:病者咳逆,何以知其肺痈?当有脓血,吐之则死,其脉何如?曰:寸脉微而数。微为风,数为热,微则汗出,数则恶寒,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逼于荣,吸气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风舍于卫,其人则咳,口干喘满,咽燥不渴,多吐浊沫,时时振寒。热之所过,血为凝滞,蓄结痈脓,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脓成则死。问曰:振寒发热,寸脉滑数,其人饮食起居如故,此为痈肿。医反不知,以伤寒治之,不应,何以知有脓?脓之所在,何以别知其处?师曰:假令脓在胸中者,为肺痈,其脉数,咳吐有脓血。设脓未成,其脉自紧数,紧去但数,为脓已成也。

〔《要》〕小青龙汤(方见伤寒条。)〔《要》〕

葶苈大枣泻肺汤

治肺痈,喘不得卧。

葶苈(炒黄,研细,丸如弹大)大枣(十二枚)水三升,入枣,先煮取二升,去枣,入葶苈,又煮一升,顿服之。又曰:治肺痈胸满胀,一身并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知香臭酸辛,咳逆上气,喘鸣迫塞,用前方三日一剂,可至三四剂,须先与小青龙汤一剂,乃与之。

〔《要》〕

桔梗汤

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粥者,肺痈也。

桔梗甘草(炙。各一两)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分温再服,则吐脓血也。亦治喉痹。《三因》甘草倍之,每四钱,名四圣散。《千金》亦名桔梗汤,用桔梗三两,甘草二两,服后,必吐脓血。

〔《要》〕

苇茎汤

治肺痈。又云:一本治咳有微热,烦满,心胸甲错。

苇茎(三升,切)薏苡仁(半升)冬瓜仁(半升)桃仁(五十枚,去皮)水一斗,先煮苇茎得五升,去,入诸药,取二升,分温五服,当吐如粥。《千金》云:肺痈当吐脓血。(苇茎即汀洲间芦荻之粗种也。)治吐脓血,如肺痈状,口臭,他方不应者,宜消风散。入男子发灰,研细入和之,清米饮下,可除根,只两服。亦治吐血。(消风散方:荆芥、川芎、羌活、人参、茯苓、僵蚕、防风、蝉蜕、藿香各二钱,浓朴、陈皮各半两,为末是也。)〔韦宙〕独行方治心胸甲错,为肺痈,

黄昏汤

主之。

用夜合皮掌大一枚,水三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夜合树,按本草即乌农树。)上肺痈证治,《要略》以小青龙汤先与一剂,乃行气取脓之药,将以解表之风寒邪气,此治肿疡之例也。

后以韦宙方终之者,将以补里之阴气,此治溃疡之例也。(以上六方皆丹溪所集。)〔梅〕

如圣丸

治风热毒瓦斯上攻,咽喉痛痹,肿塞妨闷,及肺痈喘嗽,唾浓血,胸满振寒,咽干不渴,时出浊沫,气臭腥,久久咯脓,状如米粥。

樟脑(另研)牛黄(另研)桔梗甘草(生用。各一钱)上为细末,炼蜜丸,每两作二十丸。每用一丸,噙化。

〔丹〕

济生桔梗汤

治肺痈,心胸气塞,咳嗽脓血,心神烦闷,咽干多渴,两足肿满,小便赤黄,大便多涩。

桔梗、贝母、川归、栝蒌仁、枳壳、薏苡仁、桑白皮、防风,以上各一两,生甘草、杏仁、蒸百合各半两,黄一两半。

上修事咀,每服四钱,水一碗半,生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渣服。若大便秘,加大黄。

小便秘,加木通。

〔仲〕

桔梗白散

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

桔梗贝母(各三分)巴豆(一分,去皮,炒研如脂)上三味,为散,强人饮服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者,吐脓血。膈下者,泻出。若下多不止,饮冷水一碗则定。(此亦《要略》方,丹溪不删,采用之者,必有微意存焉。)〔丹〕肺痈。《医垒元戎》搜风汤吐之。(搜风汤未考。)〔《本》〕治肺痈,吐脓血,作臭气,胸乳皆痛,

升麻汤

川升麻桔梗薏苡仁地榆牡丹皮芍药(各半两)甘草(二分)上锉粗末,每一两,水一升半,姜五片,煎去渣,日三服。

〔丹〕

济生排脓汤

治肺痈得吐脓后,以此排脓补肺。

生绵二两,细末,每二钱,水一碗,煎一半服。

肺痈收敛疮口,止有合欢树皮,白蔹煎汤饮之。

肺痈已破,入风者不治。肠痈,《千金》谓妄治必杀人。肠痈为病,小腹重而强,按之则痛,便数似淋,时时汗出,复恶寒,身皮甲错,腹皮急,如肿状,其脉数者,小有脓也。巢云:洪数者,已有脓,脉若迟紧者,未有脓。甚者腹胀大,转侧有水声,或绕脐生疮,或脓自脐出,或大便出脓血。

〔《脉》〕问曰:羽林妇病,何以知肠有脓?师曰:脉滑而数,滑则为实,数则为热,滑则为荣,数则为卫,卫数下降,荣滑上升,荣卫相干,血为败浊,小腹痞坚,小便或涩,或自汗出,或复恶寒,脓为已成。设脉迟紧,则为瘀血,血下即安。

〔《要》〕

薏苡附子败酱散

治身甲错,腹皮急如腹胀,本无积聚,身热脉数者。

附子(炮,二分)败酱(五分)薏苡仁(一钱)上为末,每服方寸匕,以水二合煎,顿服,小盒饭下。《三因》薏苡仁、附子同前,败酱用一两一分,每四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渣空心服。

〔《千》〕

大黄牡丹汤

治肠痈,小腹痞坚,或偏在膀胱左右,其色白坚大如掌热,小便自调,时自汗出。脉迟坚者,未成脓,可下之,当有血。脉数脓成,不复可下。

大黄(四两)牡丹皮(三两)芒硝(二两)冬瓜仁(一升)桃仁(五十个)上咀,水五升煮一升,顿服,当下脓血。《删繁》用芒硝半合,瓜子五合。刘涓子用硝石三合,《肘后》同,名瓜子汤。《三因》用大黄、桃仁各二分,瓜子三分,牡丹皮一钱,硝二钱,锉散作一帖,水三盏,煎至八分,去渣,入硝再煎沸,顿服无时。

〔无〕

薏苡汤

治肠痈,腹中痛,烦躁不安,或胀满不食,小便涩。妇人产后虚热,多有此病,纵非痈,但疑是者,便可与。或有差,亦无妨。

薏苡仁五两,牡丹皮、桃仁各三两,瓜子仁四两。

锉散,每四大钱,水盏半,煎七分服。姚氏去桃仁,用杏仁。崔氏加芒硝二两。《千金》方同。

医案曰:女子腹痛,百方不治,脉滑数,时作热,腹微急。孙诊曰:腹痛脉当沉细,今脉滑数,此肠痈也。以云母膏一两,作丸如桐子大。以牛皮胶烊,温酒调胶水,下丸子药。晌时服尽膏,下脓血一盆而安。

〔《千》〕灸法,屈两肘正肘头锐骨是穴,灸百壮,下脓血而安。

王氏《余话》有妇人肠中痛不可忍,大便自小便出。李生诊之曰:芤脉见于阳部,此肠痈也。

乃出云母膏,作百十丸,煎黄汤吞下,利脓血数升而安。李曰:寸芤积血在胸,关芤为肠生痈也。

李乃杨吉老之婿,弃举业习医,官取医博士。内疽者,皆因饮食之火,挟七情之火,相郁而发。

饮食者阴受之,七情者脏腑受之,宜其发在腔子而向里,非干肠胃肓膜也。谓之内者,以其视之不见故名焉。

上肠痈五方,丹溪先生所集也。前三方内,其《要略》一方,元本虽云内有痈脓,然先生不言之,而又连《千金》、《三因》二方置于篇首者,盖亦肿疡泻利例也。后二方用胶烊黄煎汤。吞药者,盖亦溃疡补例也。

〔《素》〕帝曰:人病胃脘痈者,诊当何如?岐伯曰:诊此者,当候胃脉,其脉当沉细,沉细者气逆,(《甲乙经》“沉细”作“沉涩”。)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则热。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中而不行,故胃脘为痈也。(病能篇)〔河〕

射干汤

治胃脘痈,人迎脉逆而盛,嗽脓血,荣卫不流,热聚胃口成痈。

射干(去毛)栀仁赤茯苓(去皮)升麻(各一两)赤芍药(一两半)白术(半两)上为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入地黄汁一合,蜜半合,再煎温服,不计时候。

〔《要》〕

复元通气散

治诸气涩,耳聋,腹痈,便痈,疮疽无头,止痛消肿。

青皮陈皮(各四两)甘草(三寸,生熟各半)穿山甲(炮)栝蒌根(各二两)金银花(一两)连翘(一两)上为细末,热酒调下。

〔丹〕肠痈,大肠有热积,死血流注,桃仁承气汤加连翘、秦艽。近肛门破,入风者,难治,用防风之类。大凡破伤风,在头面则以白芷为君,防风头佐之,盖去头面皮肤之风故也。在身体及四肢则以防风为君,随身梢用,下部则以独活佐之。肺痈吐脓后,其脉短而涩者,自痊;浮大者,难治。其面色白而反赤者,此火之克金,皆不可治。

《金匮方论》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何从得之?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

按此言肺痿属热,如咳久肺伤,声哑声嘶咯血,此属阴虚火热甚是也。本论治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用炙甘草、干姜,此属寒也。肺痿吐涎多,心中温液者,用炙廿草汤,此补虚劳也。亦与补阴虚火热不同,是皆宜分治之。故肺痿又有寒热之异也。

〔《精》〕劳伤血气,腠理虚而风邪乘之,内盛于肺也。则汗出恶风,咳嗽短气,鼻塞项强,胸胁胀满,久久不瘥,已成肺痿也。

〔《保》〕肺痈者,由食啖辛热炙爆,或酣饮热酒,燥热伤肺所致,治之宜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