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科释谜 » 幼科释谜全文在线阅读

《幼科释谜》卷四

关灯直达底部

感冒

感者触也。冒其罩乎。触则必犯。犯则内趋。罩则必蒙。蒙则里瘀。当其感冒。浅在肌肤。表之则散。发之则祛。

病斯痊矣。宁至盘纡。若不早治。由外内徂。侵经及络。脏腑壅沮。潜骨沦髓。邪毒固储。变成大病。难以骤驱。而至于危。而至于殂。伊芳谁之过。能无憾欤。感冒之邪。惟风最初。风行迅速。飘忽吹嘘。当风行止。便入身驱。由风挟寒。

风寒是区。乃风之寒。非风寒俱。故异伤寒。六经遍逾。脉兼浮紧。其候吁喁。由风挟热。风热是呼。乃风及热。非风热殊。故异中热。暑喝猝 。脉兼浮数。其候 。感冒之原。由卫气虚。元府不闭。腠理常疏。虚邪贼风。卫阳受摅。

惟肺主气。首先犯诸。心火相合。肝风并 。以渐而入。因风疾驰。避风避箭。载在方书。正风且然。况戾风刳。感冒之症。未可尽拘。头疼身热。轻则或无。必恶风寒。肢体不舒。鼻流清涕。堵塞气粗。咳喘声重。涎沫有余。咽干口闭。

自汗沾襦。此外因也。当用表除。素有痰热。窠囊若墟。太阳阳明。二经是居。风邪易入。招引而孚。风乘火势。火煽风枢。互相鼓动。病盛膈 。此内因也。当用爬梳。感冒之治。四时难诬。春夏辛凉。升麻柴胡。荆防羌葛。取效须臾。

秋冬辛温。桂枳参苏。二胡二活。其要也夫。内治甘苦。升散同符。冲和通圣。二方是图。临时消息。以意 畲。庶几疾。如草加锄。所触斯解。所罩亦纾。

 感冒

四时感冒症治

钱乙曰。贪睡。口中气热。呵欠。烦闷者。伤风症也。头目疼痛。而畏人畏寒者。伤寒症也。

张元素曰。小儿外感风寒。拘急。呵欠。皮毛涩。口中气热者。当发散。秋冬用温热。春夏用凉寒。

谭殊圣曰。小儿头疼体痛。鼻塞流涕。咳嗽喷嚏。颊赤眼涩。山根青色。皆伤风寒也。宜大青膏。

初虞世曰。感冒风寒。通用人参羌活汤、惺惺散、参苏饮。

万全曰。有风热兼伤者。或先伤风而后受热。或先受热而后伤风。一时齐发。贵审轻重而治之。宜桔梗汤、热郁汤。

若久不愈。此儿必虚。不得仍用表散。

李 曰。伤风则涕流鼻塞声重。伤风症。属肺者多。宜辛温辛凉散之。戴氏曰。新咳嗽鼻塞声重是也。有汗而恶风。

此真感风症也。

 感冒

春温风温夏热秋燥冬寒症治

王履曰。小儿春日温病。未满三日。先用惺惺散二帖。后四五日不解。烦渴呕吐。白术散。自汗口燥。用制白虎汤。

六七日。大便燥结。四顺饮子下之。心腹大实大满。牛黄通肠丸下之。初起。疑是疮疹。只用葛根升麻汤解肌。

叶桂曰。春温。伏气症也。昔人以冬寒内伏。藏于少阴。入春发于少阳。以春木内应肝胆也。寒邪深伏。已经化热。

昔人以黄芩汤为主方。苦寒直清里热。热伏于阴。苦味坚阴。乃正治也。知温邪忌散。不与暴感门同法。若因外邪先受。

引动在里伏热。必先辛凉以解新邪。继进苦寒。以清里热。况热乃无形之气。幼医用消滞攻治有形。胃汁先涸。阴液劫尽者多矣。拟春温备用方。黄芩汤、凉膈散、清心凉膈散。若新邪引动伏邪。葱豉汤。春温。为冬季伏邪。幼科亦有之。

治从大方。然暴感为多。如头痛恶寒发热。喘促鼻塞。身重。脉浮无汗。原可表散。春令温舒。辛温宜少用。阳经表药。

最忌混乱。至若身热咳嗽。有痰之症。只宜肺药辛解。泻白散加前胡、牛蒡、薄荷之属。消食药。只宜一二味。风温。

乃肺先受邪。遂逆传心包。治在上焦。不与清胃攻下同法。幼科不明手经之病。多致危殆。若寒痰阻闭。亦有喘急胸高。

不可与前法。用三白吐之。春季温暖。风温极多。温变热最速。若发散风寒消食。劫伤津液。变症尤速。拟风温备用方。

凉膈散、清心凉膈散、泻白散、白虎汤、至宝丹、清心牛黄丸、喻氏清燥救肺汤。先夏至为病温。后夏至为病热。热者。

暑热也。暑必兼湿。暑伤气分。湿亦伤气。汗则耗气伤阳。胃汁大受劫烁。病变由此甚多。张凤逵云。暑病首用辛凉。

继用甘寒。再用酸泄收敛。不必用下。可称要言不烦。夏令受热。昏迷若惊。此为暑厥。即热气闭塞孔窍所致。其邪入络与中络同法。牛黄丸、至宝丹。芳香利窍。可效。苏后用清凉血分。如连翘心、竹叶心、元参、细生地、鲜生地、二冬之属。此症初起。大忌风药。初病暑热伤气。竹叶石膏汤。或清肺轻剂。大凡热深厥深。四肢逆冷。但看面垢齿燥。

二便不通。或泻不爽为是。大忌误认伤寒。秋深初凉。稚年发热咳嗽。与春月风温相似。而温自上受。燥自上伤。理亦相等。均是肺气受病。世人误认暴感风寒。混投三阳发散津劫燥甚。喘急告危。若果暴凉外束。身热痰嗽。

只宜葱豉汤。或苏梗、前胡、杏仁、枳桔之属。仅一二帖亦可。更有粗工。亦知热病与泻白散加芩连之属。不知愈苦助燥。

必增他变。当以辛凉甘润之方。气燥自平而愈。慎勿用苦燥劫烁胃液。秋燥一症。气分先受。治肺为急。若延数十日。

病必入血分。又非轻浮肺药可治。须审体症端。深秋入冬。暴冷折阳。外感发热。头疼身痛。呕恶。必从太阳。若渴能饮水者。里热见症。即非纯以表散。伤寒每以风伤卫用桂枝法。寒伤营用麻黄法。小儿肌疏易汗。难任麻桂。辛温表邪。

太阳治法。轻则紫苏、防风一二味。身痛用羌活。然不过一剂。伤风症亦肺病为多。前、杏、枳、桔之属。辛胜即是汗药。葱豉汤乃通用要方。若肢冷寒战。呕吐自利。或身无热。即从中寒里症。三阴须分。但小儿太阴中寒最多。厥阴间有。若冬令应寒。气候温暖。当藏反泄。即能病。名曰冬温。温为欲热之渐。非寒症得汗即解。若涉表邪一二。里热必兼七八。是瘾疹丹痧。非徒风寒。或外受之邪。与里邪相搏。亦令郁于经络。或饮醇浓味。里热炽烈。而卫气不与营气相和。或不正直入内侵。即有腹痛下痢诸症。其治法必以里症为主。稍兼清散。设用辛温。祸不旋踵。至于痧痘时疠。

须分四气也。

痰涎

大人痰饮。小儿涎痰。痰由涎结。涎乃脾泔。脾运胃液。肢体皆咸。脾气不足。风热相兼。壅遏中脘。口沫淹淹。

乃生壮热。

惊搐渐添。脾热乘心。涎亦中含。心忡心悸。胸膈常 。涎流口角。痰自喉探。或喘或嗽。皆痰之嫌。鸡声锯声。皆痰之占。凡属惊痫。痰必深潜。凡属痞积。痰又牢坚。疟必有痰。寒热难堪。眩亦多痰。痰火上炎。凡诸痰病。涎亦均沾。

然痰与涎。津液所涵。实为元气。相附如缄。不图其本。痰涎是 。元虚而脱。难免 。钱氏遗法。白术散拈。涎痰之治。此其大凡。勿求小效。心存二三。

 痰涎

痰涎原由症治

钱乙曰。余治朱监簿子。五岁。夜发热。晓如故。医以铁粉丸下涎。病益甚。至五日大引饮。余取白术散一两煎三升。任意饮。朱疑其泻。余曰。纵泻勿怪。但不可下耳。止泻治痰。清神退热。皆此药也。又煎三升。服稍尽。愈。三日。又服三升。不渴无涎。投阿胶散二服。安。

圣惠方曰。小儿多涎者。风热壅脾。积聚成涎。即乳食不下。涎沫结实。而生壮热。小儿多涎。亦由脾气不足。不能四布津液而成。若不治其本。补益中气。而徒去其痰涎。痰涎虽病液。亦元气所附。去之不已。遂成虚脱。每见惊搐壮热等症。医以下痰小见功效。屡下之而致夭亡者多矣。姑备方。半夏丸、牛蒡子散、谭氏金珠丸、白附丸。

 痰涎

五脏传变皆痰

李 曰。五脏传变。皆痰为患。盖痰乃风苗。火静则伏于脾。风动则壅于肺。痰火交作。则为急惊。或成嗽痹。痰火结滞。则为痫钓。或为咳嗽。痰火来去。则为泻青。皆由脾湿而成。所以惊风忌纯用风药。当以养血药为使。古方保元汤加白芍。为慢惊美剂也。

脾肺母子也。二脏俱虚。则生 涎。 涎者。脾肺所出也。涎则流溢在于咽喉。如水鸡之声。喘嗽烦闷。宜抱龙丸、夺命散。

咳嗽哮喘

咳嗽哮喘。肺脏所招。为虚为实。有本有标。析而治之。理无或淆。咳则无痰。其声必高。嗽则无声。其痰若胶。

声痰俱有。咳嗽名昭。大抵咳嗽。由伤肺杓。或风乘肺。头痛汗饶。或寒乘肺。肢冷酸 。或热乘肺。面赤热潮。或火乘肺。涕唾血条。或燥乘肺。毛发如烧。惟嗽之痰。脾湿未消。更详时令。四序分 。秋冬多实。春夏虚劳。更分久暂。

莫任 。初时感冒。邪舍皮毛。淫淫习习。喉痒难搔。嗽久液耗。华盖难浇。声连气促。涎沫盈瓢。更参脏腑。仔细推敲。呕苦属胆。胁痛肝挠。小肠失气。喉梗心苗。长虫胃呕。吐乳脾嘈。大肠遗粪。喘息肺摇。膀胱遗溺。肾痛背腰。

腹满面肿。此属三焦。须明种种。咳嗽堪标。哮喘相近。细核实遥。哮专主痰。与气相撩。或嗜咸醋。膈腕煎熬。口开呷吸。口闭呀嗷。呀呷二音。乃合成哮。喘气促急。专主热燎。痰声喝喝。肚撷胸尧。抬肩张口。鼻扇气 。俱为恶候。

非可易调。故知肺病。不自一朝。金为火克。热被寒包。根因不一。辨析厘毫。整肃娇脏。永令坚牢。

 咳嗽哮喘

咳嗽原由症治

钱乙曰。夫嗽者。肺感微寒。八九月肺气大旺。病嗽者必实。非久病也。其症面赤痰盛。或身热。宜葶苈丸下之。

久者不可下也。十一二月嗽者。乃伤风嗽也。风从背脊第三椎肺俞穴入也。宜麻黄汤汗之。有热症面赤饮水涎热。咽喉不利者。宜兼甘桔汤。若五七日间身热痰盛唾粘者。褊银丸下之。有肺盛者。咳而后喘。面肿欲饮水。有不饮水者。其身即热。泻白散。若伤风嗽。五七日无热症而但嗽者。亦可用葶苈丸。后用下痰药。有肺虚者。咳而哽气。时时常出气。

喉中有声。此久病也。阿胶散补之。痰盛者。先实脾。后以褊银丸微下之。痰退。即补肺如上法。盖久嗽者。肺亡津液。

故必用阿胶散。治嗽大法。盛则下之。久即补之。更量虚实。以意为增损。

圣惠方曰。小儿嗽而呀呷作声者。由胸膈痰多嗽动。其痰上搏于咽喉之间。痰与气相击。随嗽动息。呀呷有声。其咳嗽本体虽同。而于治疗则加消痰破饮之药。以此为异耳。宜圣惠射干散。

罗谦甫曰。小儿 症。本由暑热所侵。未经发散。邪传心肺。变而为热。热生风。风生痰。痰实不化。因循日久。

结为顽块。圆如豆粒。遂成痰母。推本其原。或啼哭未休。遽与乳食。或饲以酸咸。气郁不利。致令生痰。或风寒暑湿侵袭。或堕水中。水入口鼻。传之于肺。故痰母发动而风随之。风痰潮紧。气促而喘。乃成痼痰。急宜去风化痰。先以五苓散同宽气饮、宽热饮。稍用姜汁和匀。沸汤调服。次进知母汤、半夏丸治之。

张元素曰。嗽而两胁痛者。属肝经。小柴胡汤。嗽而呕苦者。属胆经。黄芩半夏生姜汤。嗽而喉中如梗者。属心经。

甘桔汤。嗽而失气者。属小肠。芍药甘草汤。嗽而右胁痛者。属脾经。升麻汤。咳而呕长虫者。属胃经。乌梅丸。嗽而喘息吐血者。属肺经。麻黄汤。咳而遗尿者。属大肠。赤石脂汤。咳而腰背痛。甚则咳涎者。属肾经。麻黄附子细辛汤。

咳而遗溺者。属膀胱。茯苓甘草汤。咳而腹满。不欲食。面肿。气虚者。属三焦。异功散。

曾氏曰。脾虚亦能作嗽。当投补剂。醒脾散、茯苓浓朴汤。令脾气实。然后间与清肺饮。疏解肺经风寒。及藿香饮助脾养胃。亦救子益母之法也。有一症。咳嗽至极时。顿呕吐。乳食与痰俱出尽。方少定。此名风痰壅盛。肝木克脾土。用白附饮治之。

薛己曰。咳嗽流涕。外邪伤肺也。参苏饮。咳嗽面赤。心火刑肺也。人参平肺散。嗽而吐青绿水。肝木乘脾也。异功散加柴胡。嗽而吐痰乳。脾肺气伤也。六君加桔梗。嗽而吐脓痰。热蕴于肺而成肺痈也。桔梗汤。凡风邪外伤。法当表散而实腠理。其用下药。非邪传于内。及胃有实热者。不宜轻用。面色白。脉短涩者。肺之本症也。易治。面色赤。

脉洪数者。火刑金也。难治。

 咳嗽哮喘

百日内嗽

曾氏曰。百日内婴儿。咳嗽痰壅。睡中不宁。亦因产后感风而得。不可过用表散。宜惺惺散、贝母汤。

王肯堂曰。此名乳嗽。实难调理。亦恶症也。当审虚实。实者散之。虚者补之。其症气粗痰盛。口疮眼热。发散后。

可微利之。比金丸等主之。散其实也。其症呕吐惊悸。困倦自汗者。宜补肺散、益黄散、天麻散。补其虚也。大抵治惊嗽。琥珀散、天麻丸。乃要药也。用天麻、蝉蜕、僵蚕、人参、川芎、甘草、硼砂、胆星、天竺黄、白附子、雄黄、金箔末之。蜜丸芡子大。金箔为衣。薄荷汤下。此治百日内嗽不止。远胜诸药。

 咳嗽哮喘

哮喘原由症治

张兼善曰。哮喘遇冬则发者。有二症。一由内外皆寒。须用东垣参苏温肺汤。一由寒包热。用越婢汤加半夏。

虞抟曰。喘促喉中如水鸡声者。曰哮。气促而连续不能以息者。谓之喘。

李 曰。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

鳌按。哮症。古人专主痰。后人谓寒包热。治须表散。窃思之。大都幼稚多吃咸酸。渗透气脘。一遇风寒。

便窒塞道路。气息喘促。故多发于冬初。必须淡饮食。行气化痰为主。禁凉剂。恐风邪难解也。禁热剂。恐痰火易升也。苏子、枳壳、青皮、桑皮、桔梗、半夏、前胡、杏仁、山栀。皆治哮必用之药。李士材谓先于八九月未寒时。用大承气下其热。至冬寒无热可包。此法颇好。曾试之。亦效。而又有食哮。宜清金丹。有水哮。宜水哮方。有风痰哮。

宜千 导痰汤。有年久哮。宜皂角丸。或青皮散。

钱乙曰。喘症有由肺盛。复有风冷者。胸满短气。气急喘嗽。上气。当先散肺。后发散风冷。散肺泻白散。风冷大青膏。有由肺脏怯弱者。其唇白色。当补肺。阿胶散。若闷乱气粗。喘促哽气者。难治。肺虚损故也。脾肺病久。则虚而唇白。脾者肺之母也。母子皆虚。不能相营。故曰怯。肺主唇。唇白而泽者吉。白如枯骨者死。

阎孝忠曰。小儿喘病。甚于咳嗽。然有虚实冷热之分。实热者。清肺饮加五和汤加姜、葱。及泻肺汤。经云。喘息皆因气有余。盖肺主气也。虚冷者。补肺散。坎离汤。此肺虚感风。气不升降。致有是症。及用定喘饮常验。不拘冷热皆可服。痰涎失音。二圣散。

娄全善曰。喘急之症。有因暴惊触心者。有因寒邪壅盛者。有因风邪外客者。有因多食咸酸痰滞者。有因膏粱积热。

熏灼清道者。然喘与气急。有轻重之别。喘则欲言不能。隘于胸臆。气急。但息短。心神迷闷耳。治法。因惊者。化痰定喘丸。寒伤肺气者。小青龙汤。风邪伤肺者。三拗汤加减。咸酸伤肺者。食生豆腐。热伤肺者。清肺饮。喉声如锯者。

半夏丸。前症多因脾肺气虚。腠理不密。外邪所乘。真气虚而邪气实者为多。若已发则散邪为主。未发则补脾为主。设概攻其邪。则损真气。迳补其肺。则益其邪。

 咳嗽哮喘

马脾风

初虞世曰。马脾风者。暴喘而兼胀满也。大小便硬。宜急下之。用牛黄夺命散。后用白虎汤平之。马脾风。若患在百日内者。不治。

吴绶曰。有马脾风者。因寒邪入肺。寒郁为热。痰喘上气。肺胀 。若不速治。立见危亡。宜用辰砂二钱半。甘遂一钱半。轻粉五分。共为末。每取一字。以温浆水少许。上滴香油一点。挑药在油花上。待沉下却去浆水。灌之。即名马脾风散。此方甚妙也。

啼哭

泪为肝液。哭乃肺声。风袭肝脏。内外风并。惟风煽热。乘于心经。火热逞风。刑铄肺金。金木相击。悲哭声惊。

或日或夜。阴阳互争。亦因母怒。乳哺热生。热移肝脏。肝火莫平。乃多惊哭。其用弗宁。亦因母欲。孕时过淫。淫火炎炽。致令毒停。既生之后。有触哭应。亦因母冷。孕时寒凝。邪气入胞。儿与之迎。生后邪郁。儿腹膨 。正气相搏。

张啼倾。亦因父气。肾弱亏精。儿禀之产。肾阴不荣。虚火炎上。忽作啼鸣。丹溪论此。必致归冥。然则啼哭。病因匪轻。或寒或热。或吓或撄。或胸腹痛。或触神灵。务观其势。各究其情。勿云常事。任彼涕淋。

 啼哭

啼哭原由症治

巢元方曰。小儿有 啼者。在胎时其母伤于风冷。邪气入胞。伤于脏腑。故儿生之后。邪犹在儿腹内。邪动与正气搏则腹痛。故儿 张蹙气而啼也。钩藤膏。

钱乙曰。小儿惊啼者。谓睡梦中忽然啼而惊觉。邪热乘心也。安神丸。寒夜啼者。脾脏寒冷。当夜阴盛之时相感。

故痛而啼也。钱氏当归丸。热夜啼者。腹热痛。夜啼面赤。唇焦便赤。用人参汤下三黄丸。

张涣曰。婴儿在胎之时。其母将养一切不如法。及取凉饮冷食过度。冷气入儿肠胃。使胎气不强。致生下羸弱多病。

俯仰多啼。名曰 啼。宜养脏汤。

王履曰。小儿夜啼有四症。一曰寒。二曰热。三曰口疮重舌。四曰客忤。寒则腹痛而啼。面青白。口有冷气。手足腹俱冷。曲腰而啼。宜六神散、益黄散。热则心躁而啼。面赤。小便赤。口中热。腹暖。或有汗。仰身而啼。或上半夜仰身有汗而啼。面赤身热者。必痰热也。到晓方息。宜导赤散加黄芩。口疮重舌。则吮乳不待。口到乳上即啼。身额皆微热。急取灯照之。根据口疮重舌为治。客忤者。或见非常之物。与未识之人。或经神庙佛寺。与鬼神气相忤而啼。有日啼惊。夜必黄昏前后尤甚者。钱氏安神丸。

庞安常曰。小儿夜啼。作心经有热有虚治之。灯心散、黄连饮、蝉花散。月内夜啼惊搐者。乃胎中受惊所致。镇惊散。有痰者。抱龙丸。

李 曰。初生月内多啼者。凡胎热、胎毒、胎惊。皆从此而散。且无奇疾。

鳌按。李氏此说。甚是。故凡儿啼。只宜轻手扶抱。任其自哭自止。切不可勉强按住。或令吮乳止之。若无他病。亦不必服药。以上诸家方治。亦为有他病者备用。非谓夜啼必服药也。

汗为心液。心阳固留。在内为血。发外汗流。伤于客感。 汗浮。发汗而汗。邪随汗休。必以汗愈。去病之由。

汗而为病。

病从汗搜。自汗盗汗。二者是求。阴虚阳凑。发热汗稠。阳虚阴乘。发厥汗 。心肾俱弱。自汗堪忧。腠疏肤嫩。邪热内仇。热搏心主。液不内兜。睡中汗出。其醒则否。或伤冷热。阴阳相勾。津液走泄。肌体遍周。此皆盗汗。惟虚是谋。

饮食饥饱。胃汗外投。惊而夺精。心汗浏浏。持重远行。肾汗悠悠。疾走恐惧。肝胆汗游。力作劳苦。脾汗飕 。经言脏腑。各不相侔。总之汗病。日久体柔。骨蒸疳瘵。惊痫筋抽。黄瘦疲弱。汗冷如揉。凡诸变症。悉皆可愁。他如阳脱。

其汗在头。心空之汗。当心逗遛。命绝之汗。如珠如油。各从病决。医法方优。

 汗

自汗症治

钱乙曰。六阳虚汗。上至顶。不过胸也。不须治之。

曾氏曰。小儿脾虚。自汗。多出额上。沾黏人手。速救胃气。沉香饮。脾虚泻自汗。遍身冷而出有时。遇泻则无。

泻过即有此候。大虚急当补脾。益黄散、参苓白术散。肺虚自汗。右脸色多 白。肺脉按之无力。盖久因咳嗽连声不已。

痰滞不活。乃肺经虚气上壅。致令汗出。宜补肺散。及以藿香饮调脾。此又益母救子之义也。慢惊自汗。遍体俱有。其冷如冰。此症已危,金液丹、固真汤。实症自汗。外因感冒风邪发热。无问昏醒。浸淫汗出。当急救表解肌。百解散。胃怯汗。上至顶。下至脐。此胃虚。当补胃。益黄散。

 汗

盗汗症治

钱乙曰。小儿睡而自汗出者。肌肉虚也。止汗散。遍身汗出者。香瓜丸。

薛己曰。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盖阳为卫气。阴为营血。血之所主。心也。所藏。肝也。热搏于心。故液不能内敛。而外泄于皮肤。人卧则静而为阴。觉则动而为阳。故曰自汗属阳。盗汗属阴也。多因心肾不交。水火不能既济。

肾虚则闭藏之令失守。故有是症。因血虚内热。当归六黄汤。心经有热。导赤散。肝经虚热。六味丸。血脱盗汗。当归补血汤。肝胆风热。柴胡清肝汤。

耳目鼻口舌齿咽喉

人身九窍。取象于泰。眼耳与鼻。各两窍对。阴数为偶。三偶坤外。口及二便。各一窍系。阳数为奇。三奇干内。

外坤内干。是为泰卦。天地生人。精微广大。然皆中正。非为诞怪。按卦核形。病从兹逮。耳窍属肾。其病聋聩。或火或虚。肝邪同害。目为肝窍。病最难制。多半属火。兼由风戾。亦或内虚。间因寒滞。肿痛为轻。甚则障翳。泪出羞明。

隐涩多蔽。鼻之发窍。 主于肺。肺金受邪。鼻塞而闷。清涕常流。时或发嚏。鼻衄鼻疮。肺热莫泄。(叶去声)鼻渊鼻。

病兼脑治。唇口属脾。热甚则碎。口疮口糜。相连为害。齿本骨余。病来则 。疳溃烂龈。肾脾肝惫。舌乃心苗。掉弄舌碍。湿食胎生。火热黑缀。重舌木舌。皆属危殆。至若咽喉。呼吸气会。喉癣喉痹。喉鹅喉闭。种种恶症。最宜审谛。

伤人性命。瞬息之际。泻火逐痰。乃其要剂。或渴或燥。肿痛相继。犹为轻候。清之便解。诸症在上。汇为一派。凡有病者。急治无怠。分经析症。勿俾败坏。若前后阴。下部是隶。别为疏论。聿分疆界。

 耳目鼻口舌齿咽喉

耳病原由症治

巢元方曰。耳者。宗脉之所聚。肾气之所通。小儿肾脏盛而有热者。热气上冲于耳。津液壅结。即生脓汁。亦有因沐浴水入耳内。水湿停积。搏于血气。蕴结成热。亦令脓汁出。皆谓之 耳。日久不瘥。即变成聋也。红蓝花散。

刘完素曰。耳者心肾之窍。肝胆之经也。心肾主内症。若其人精血不足也。肝胆主外症。若其人风热有余也。或聋聩。细辛膏。或虚鸣者。通鸣散。禀赋虚也。总治六味地黄丸。或胀痛。菖附散。或脓痒者。菖乌散。邪气客也。总治柴胡清肝汤。若因肾肝疳热。六味丸、芦荟丸、并用。若因热积内热。四味肥儿丸。若因脾经郁热。加味归脾汤。若因肝经怒火。加味逍遥散。若因乳食膏粱积热。加味清胃散。其药皆令乳母小儿同服。不可 于治外。不惟闭塞耳窍。

且恐变生他症。延留日久。遂成终身聋聩。盖外治方。只可治腑症之轻者。若系肝经风热血燥元虚等症。必根据前方论内。

服各宜之药。或外治以收脓湿亦可。

 耳目鼻口舌齿咽喉

目病原由症治

薛己曰。目者。白睛属肺。黑睛属肝。瞳人属肾。上下胞属脾。两 属心。内 又属膀胱。五脏五色。各有所司。

心主赤。赤甚。心实热也。导赤散。赤微。心虚热也。生犀散。肝主青。青甚。肝热也。泻青丸。淡青。肝虚也。地黄丸。脾主黄。黄甚。脾热也。泻黄散。淡黄。脾虚也。异功散。目无精光。及白睛多。黑睛少者。肝肾俱不足也。地黄丸加鹿茸。

昼明夜暗者。阳气衰弱也。冲和养胃汤。凡赤脉翳膜从上而下者。属足太阳。东垣选奇汤。从下而上者。属足阳明。局方流气饮。盖翳膜者。风热内蕴也。邪气未定。谓之热翳。邪气已定。谓之冰翳。而沉于内。邪气既升。谓之陷翳。宜用升发。佐以退翳药。上眼皮下出黑白翳者。属太阳寒水。从外至内者。属少阳风热。从下至上绿色者。属足阳明及肺肾合病也。疳眼者。因肝火湿热上冲。脾气有亏。不能上升清气。故生白翳。睫闭不开。眵泪如糊。久而脓流。遂至损目。宜益气聪明汤、茯苓泻湿汤、及四味肥儿丸。目闭不开者。因乳食失节。或过服寒凉。使阳气下陷。不能升举也。

柴胡复生汤。若胃气亏损。眼睛少力而不能开。补中益气汤。暴赤肿痛。肝火炽盛也。龙胆泻肝汤。多泪羞明。心肝积热也。生犀散。风沿烂眼者。肠有积热也。清胃散。时时作痒者。脓溃生虫也。用点药紫苏膏。眼睫连札者。肝经风热也。柴胡清肝汤。若生下目黄壮热。二便秘。不乳。面赤眼闭。在胎时。感母热毒也。儿服泻黄散。母服地黄丸。若肢体面目爪甲皆黄。小便如屋尘色者。难治。又有痘疹后余毒未尽。上侵于目者。肾肝虚也。滋阴肾气丸。前症皆当审治于母。兼调其儿。其外障。宜保命羚羊角散、龙胆饮子。其内障。宜泻肝黄连汤、局方菊睛丸。雀盲。宜复明散。通睛。

宜汤氏牛黄丸。眼白多。宜山茱萸丸。

 耳目鼻口舌齿咽喉

鼻病原由症治

圣惠方曰。肺气通于鼻。若肺为风冷所伤。冷随气乘于鼻。故流清涕。宜圣惠菊花散。盖津液涕唾。得热则干燥。得冷则流溢也。

张兼善曰。小儿肺脏雍滞。有积热上攻于脑。则全脑热。犀角升麻散。肺脏有热。津液干燥。

亦令无涕。木通散。其鼻中 肉。宜千金方。

张涣曰。肺气通于鼻。气为阳。若气受风寒。停滞鼻间。则成鼻塞。气寒。津液不收。则多涕。

若冷气久不散。脓涕结聚。使鼻不闻香臭。则成 鼻。清肺膏。若挟热。则鼻干。皆能妨害乳食。

薛己曰。风邪客肺。鼻塞不利。宜消风散、辛夷膏。因惊。仆气散。血无所羁而鼻衄。异功散。

杨氏地黄散加柴、栀。鼻色赤。脾胃实热也。泻黄散。微赤。脾经虚热也。异功散加升、柴。

 耳目鼻口舌齿咽喉

口病原由症治

史演山曰。小儿口内白烂于舌上。口外糜溃于唇弦。疮少而大。不甚痛。常流清水。此脾胃虚热上蒸。内已先发而后形于外也。百解散以疏表。当归散以和胃气。理虚热。次投牛蒡汤或天竺黄散、地黄膏。外涂黄金散。有无故口鼻糜溃而不成疮。或服凉剂。或涂末药而不效者。此名元焦。故脉诀云。阴数脾热并口臭。是脾有虚热。上攻于口也。回阳散。儿大者。黑锡丹、参苓白术散、调元散。外以黄金散干掺溃处。先用蒸蜜水调点舌上。令自咽下。忌毒物。若疮生口角。是脾有积热。再有外风吹着。便觉折裂。微有清血。名燕窝疮。治法同前。总之口疮一症。形与名不同。

故治法亦异。有发于未病前。有发于已病后。有不病而自发。大抵此疾。不拘肥瘦。血气盛。又将养过温。或心脾有热。或客热在胃。熏逼上焦而成。此为实症。宜宣热拔毒。使无炎炽。则自愈也。

小儿偏风口噤。总由肝胆二经之症居多。盖噤者。筋急也。由风木太甚。乘脾以胜水逆。故筋燥而收敛劲切。或左或右。其因一也。若胃气虚。风邪所乘。其筋脉偏急者。属外因。若肝经风热乘脾。筋脉偏急者。属内因。若脾肺虚。外邪乘于腠理。或服金石药。耗损肝血。或吐泻液亡。不能养肝。致口眼歪斜。或半身不遂。诸症皆属肝血不足。肝火生风。宜滋肾水。六味丸。养肝血。六味丸。壮脾土。异功散加柴胡、钩藤。

 耳目鼻口舌齿咽喉

舌病原由症治

初虞世曰。脾家微热。冷舌。络微紧。时时舒舌。微露即收。名弄舌。宜泻黄散。其欲饮水。脾胃液少也。勿用冷药。反下舌肿硬。渐粗大满口。名木舌。由风热盛也。不急治。即塞杀人。宜当归散、泻黄散、玉露饮。以消黄散擦舌上。有小舌附舌下近舌根处。名重舌。用苦竹沥浸黄柏末点舌上。

不效。真蒲黄敷之。不过三次愈。内服当归连翘汤。外点绿袍散亦可。盖舌者心之苗。心热则生疮破裂。肝壅则血出如涌。脾闭则白苔如雪。总宜凉散上焦及心肝脾三经邪热。疏风化痰为主。

 耳目鼻口舌齿咽喉

齿病原由症治

王汉东曰。肾主骨。齿者。骨之余也。小儿初生。肾气不足。则齿生迟缓。若肾经有热。上蒸于齿。亦能令齿肿。以肾为胃关。故肾热易移于胃也。其由脾胃实火。作渴。口舌生疮。齿龈溃烂。

痛连头面。或恶寒发热。宜清胃散。若因脾胃气虚。寒凉克伐。或虚热上行。口舌生疮。弄舌发热。

或呕吐困倦。大便不实。流涎龈烂者。五味异功散。

 耳目鼻口舌齿咽喉

咽喉病原由症治

谭殊圣曰。咽喉者。一身之总要。与胃气相接。呼吸之所从出也。凡小儿热毒蕴积于胸膈之间。壅滞不散。发为咽喉之病。如单蛾、双蛾、重舌、木舌、 腮、悬痈。皆其属也。(宜参杂病源流中咽喉症法治之)大法先洗去口中舌上白苔。其次扫去风痰。然后根据所见症治之。

薛己曰。小儿喉痹。因膏粱积热。或禀赋有热。或乳母七情之火。饮食之毒。当分其邪蓄表里。与症之轻重经之所主而治之。若左腮色青赤。肝胆风热也。柴胡栀子散。右腮色赤。肺经热也。泻白散。额间色赤。心小肠热也。导赤散。兼青色。风热相搏也。加味逍遥散。鼻间色黄。脾胃热也。泻黄散。兼青。木乘土位也。加味逍遥散。兼赤。心传土位也。柴胡栀子散。颏间色赤。肾热也。地黄丸。凡此积热内蕴。二便不通。疏利之。风邪外客而发寒热。发散之。乳食膏粱积热。清胃散。阴虚。地黄丸。大概当用轻和之剂。以治其本。切不可用峻利之药。以伤真气。其或感风热。但肿痛咳嗽者。为轻症。宜甘桔汤、牛蒡汤、化毒汤、牛蒡子汤、拔萃桔梗汤。若至气塞不通。则非吹喉散、立效散不可。

大小二便

盖闻二便。均司于肾。元阳上蒸。肺脾符吻。脾腐水谷。大肠导引。大便通调。登圊勿窘。肺主化原。膀胱气酝。小便通调。无须坚忍。二便自利。惟肾无损。若夫闭涩。各有其本。伤暑伤寒。风热相等。惊痫客忤。疳积可悯。类皆烦热。燥渴引饮。二便秘结。乃其兼症。原其所由。哺乳失准。

酸咸凝滞。甘甜食并。肠胃风壅。心胸癖梗。水谷不行。气脉如捆。三焦热焚。脏腑毒蕴。治之之法。疏导为稳。至于癃淋。阴jing诸 。肠头痒痛。痈毒高坟。尿血肠红。一切宜审。二便病除。阴阳分畛。

 大小二便

大便不通原由症治

王肯堂曰。百问云。小儿大便秘。乃是肺家有热在里。流入大肠。以致秘结不通。乃实热也。

当以四顺清凉饮加柴胡。热甚者。加山栀、黄芩流利之。其表里俱热者。面黄颊赤。唇燥口干。小便赤涩。大便焦黄。无汗者。先解表。宜柴胡散汗之。解后大便秘。或肚疼者。以清凉饮、大柴胡汤、承气汤皆可下之。积热者。神芎丸尤妙。

 大小二便

小便不通有阴闭阳闭癃闭

曾氏曰。小便不通。有阴阳二症。阴闭者。为冷湿乘虚入里。因而不通。以白芍药汤加南木香。及用炒盐熨脐四围。阳闭者。因暴热所逼。涩而不通。又有癃闭。乃五内气虚。受热壅滞。宣化不行。非涩非痛。但闭不通。腹胀紧满。宜木通散、玉露饮。

薛己曰。东垣云。小便不利。有在气在血之分。在气分者。病居上焦。必渴。肺中有伏热。水不能生。绝小便之源也。法当淡渗。能泄肺中之热。而滋水之化源。在血分者。病居下焦而不渴。热蓄膀胱。是热涩其流。而溺不泄也。须用气味浓。阴中之阴药治之。

 大小二便

诸淋皆由肾虚

巢元方曰。诸淋症。皆肾虚所致。肾与膀胱为表里。至水下入小肠。通于胞。行于阴。而为溲。

肾气通于阴。下流之道也。淋有五。曰膏淋。小便有肥脂似膏。浮在上。此肾虚不能制其肥液而下行也。曰冷淋。先战栗而后小便。此亦肾虚而下焦受冷。冷气入胞。与正气交争。故小便涩而战栗。曰热淋。下焦有热。热气传于肾。流入于胞。其溺黄多而涩。间有鲜血。曰血淋。热之极也。心主血。外行经络。内行脏腑。热盛则失其常道。心与小肠表里。故下流入胞。为血淋。曰石淋。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肾为热所乘。遇小便则茎中痛。不得流利。痛引小腹。则沙石从小便出。甚至寒痛。令人昏闷。遍身有汗而后醒也。并以局方五淋散。下龙脑鸡苏丸。自愈。

 大小二便

遗尿有寒热异因

刘完素曰。遗尿不禁者。为冷。肾主水。膀胱为津液之腑。肾与膀胱俱虚。而冷气乘之。故不能拘制其水。出而不禁。谓之遗尿。睡中自出者。名尿床。此皆肾与膀胱俱虚。而挟冷所致也。以鸡肠散主之。亦有热客于肾部。干于足厥阴之经。廷孔郁结极甚。而气血不能宣通。则痿痹而神无所用。故液渗入膀胱。而旋溺遗失。不能收禁也。

 大小二便

尿白

薛己曰。小便如泔。或良久变白。亦有脾虚食积。湿热下注者。先用茯苓散五七服。次用四味肥儿丸。

王肯堂曰。小便初出微赤。良久白浊者。乃热疳之邪也。初出黄白。久白浊者。乃冷疳之候也。冷者益黄散。热者牛黄丸。冷热兼者芦荟丸。纯下白浊者。浓朴丸。

 大小二便

阴肿疝

巢元方曰。诸筋会于阴器。邪客于厥阴、少阴之经。与冷气相搏。则阴囊肿痛而引缩。经中虽分四症。曰肠 、气 、水 、卵 。然小儿患此。若治之不早。则成痼疾。如腰曲腹痛。冷汗自出。

而阴囊二子吊缩入腹。痛止方出。名曰内吊。用匀气散及金铃散。

曾氏曰。有阴jing全缩不见。有阴囊光肿不痛。此因肝肾气虚也。宜金铃散、匀气散。盖筋遇寒则引缩。遇热则弛张。故三因用法。以宽小肠气疏风为治。然小儿此症。多因坐阴冷之处。及感风湿而得。用当归散加槟榔、苍术。水姜煎服。有外肾无故而肤囊肿大。不燥不痛。光亮如吹。此气虚所致。宜三因家韭子丸、匀气散。一症外肾肤囊赤肿通明。及女儿阴hu肿胀。乃心热之所传。皆以木通散、导赤散为治。间有啼叫怒气闭系于下。结聚不散。加以水窦不行。以致阴肿核肿者。宜桃仁丸。小儿狐疝。气偏有大小。时时上下者。此名偏坠。以蜘蛛十四个炒焦。桂枝五钱。共为末。每服八分。日再。酒调下。蜜丸亦可。外敷黑散。

 大小二便

尿血

钱乙曰。溺血者盖心主血。与小肠相合。血之流行。周遍经络。循环脏腑。若热聚膀胱。血渗入脬。故小便血出也。

薛己曰。热入大肠。则大便下血。热入小肠。则小便出血。小儿多因胎中变热。或乳母六淫七情。浓味积热。或儿自食甘肥积热。或六淫外侵而成。小便出血者。实热。清心莲子饮。虚热。六味地黄丸。

脱肛肛痒

肺为华盖。表里大肠。大肠有户。肛门是张。肛即肠头。本属五内。其气通流。来往输将。肺如实热。肠结非常。肺如虚寒。肠出而长。虚寒实热。此其大纲。致脱之故。还宜细详。风木克土。脾胃是伤。暑湿风热。俱聚其方。清浊既混。洞泄莫当。久则肠虚。传送力 。风冷所袭。肛脱为殃。

他如久痢。努力是妨。禀赋怯弱。神气 。皆能致脱。病非孔臧。又有肛痒。甘肥过尝。致生湿热。壅滞非良。湿热成毒。虫生蚀肛。其肛作痒。肠吊心忙。便血发热。神志凄惶。肌体骨立。遍身生疮。清胃涤热。扶脾是襄。内外兼治。乃其要方。蚀肛透内。此子必殇。

 脱肛肛痒

肛病原由症治

巢元方曰。肺与大肠为表里。肛者。大肠之门。肺实热。则闭结不通。肺虚寒。则肠头出露。有因痢久里急后重。努力肛开。为外风所吹。或伏暑作泻。肠滑不禁。或禀气怯弱。易于感冷。亦致大肠虚脱。凡小儿所患泻痢。皆因暑湿风热。乘脾胃虚而得。治法宜补脾温胃。使金得受母之益而气实。宜藿香饮。次则内投固肠之剂。健脾饮、养脏汤。外以伏龙肝散敷之。令其自收。

陈藏器曰。小儿肛痒。或嗜甘肥。大肠湿热壅滞。或湿毒生虫而蚀肛门。若因湿热壅滞。宜四味肥儿丸。大便秘者。清凉饮。虫蚀肛门。先用化 丸。后用四味肥儿丸。外以雄黄散纳肛门。若因病不食。虫无所养。而食脏食肛者。其齿龈无色。舌上尽白。四肢倦怠。其上唇内有疮。吐血如粟。心中懊 。此虫在上食脏。若下唇有疮。此虫在下食肛。若食肛透内者不治。

丹毒

丹毒多般。病原则一。总由心火。风毒搏击。主血者心。血为火逼。阴滞于阳。血热郁逆。内而熏蒸。先蕴胸膈。外达皮肤。热而色赤。赤若丹涂。热若火炙。凡热有毒。毒则痛极。渐至坏烂。水流肌裂。入肾入腹。斯至于厄。亦有在胎。胎毒久积。迨至生后。感热发泄。亦有乳母。七情内迫。

酒醴燔炮。恣情而食。毒从乳流。与儿相贼。亦有食多。脾弱难克。热蕴于中。肌表红色。亦有孕时。母受惊吓。惊邪伤胎。递相传袭。形发于外。向夜啼泣。眼胞微肿。面带青黑。种种诸丹。不能尽悉。治法大要。清火涤热。顷刻丹消。肌肤一抹。

 丹毒

胎毒发丹

史演山曰。胎毒发丹者。因胎毒内伏。或频浴热汤。或着烘衣。或乳母饮食。七情内热。助邪为患。发于头面四肢。延及胸腹。色赤。游走不定。古人云。从四肢起入腹囊者。皆不治。当急令人随患处遍吮。毒血各聚一处。砭出之。急服活命饮。惟百日内忌砭。以其肌肉难任也。若发散太过。表虚热而赤不退者。用补中益气汤。加防风、白芷。寒凉过剂。胃气受伤。而热赤不退者。异功散加升、柴。或兼发搐等症。用四君加升、归、钩藤。若复用攻毒。必致不起。头额间患者。当砭之。

 丹毒

一切丹原由症治

巢元方曰。火丹候。往来如伤寒。赤着身而日渐大者是也。又云丹火候状。发赤。如火烧。须臾浆起。是也。

圣惠方曰。凡小儿一切丹。皆由风毒在于腠理。热毒搏于血。蒸发于外。其皮上热而赤。如丹涂状。故谓之丹。若又不歇。则肌肉坏烂。若毒瓦斯入腹。则杀人。合以一方同疗之。故号一切丹也。

用升麻散。赤丹者。由风毒之重。故使赤也。初发肿起。大如连钱。小者如麻豆。肉上生粟如鸡冠。故亦谓之茱萸丹也。宜升麻膏。又云。有天火丹者。肉中有如丹赤色者。大者如手。剧者遍身赤痒。故名天火丹也。又云。天火丹。从背起赤点。用桑白皮末羊脂调涂。千金治天火丹病。初从髀间起。小儿未满百日。犯行路灶君。若热流阴头。赤肿血出。方用伏龙肝末鸡子清调涂。又有鬼火丹者。发两臂。赤起如李子。戎盐散。有野火丹者。丹发赤斑。斑如梅子。满背腹。千金遍身皆赤者。名野火丹。雄黄戎盐各五钱为未。鸡子白调。频涂。以瘥为度。有家火丹者。初发着两颊两膀上。两腋下。古方治家火丹攻喉入腹。用硝石、凝水石。铜器内熬干。研服方寸匕。有殃火丹者。初发两胁。及腋下腿上。用朴硝研末。每服五分。竹沥调下。更量儿大小加减。有神火丹者。丹发两膀。不过一日。便赤黑。醋调栀子仁末涂。有荧火丹者。丹发如灼。在胁下。正赤。初从额起。或从耳起。而多痛。赤小豆一合。硝石五钱。寒水石一分。为末。冷水调五分。日三服。量儿大小加减。

冷水调涂。亦可。有朱田火丹者。先发于背。遍身一日一夜而成疮。蓝靛涂之。或未成疮。鸡子清调赤小豆末敷。已成疮。赤豆末掺之。有天灶火丹者。发两膀里。尻间正赤。流至阴头。赤肿血出者是也。用赤豆、伏龙肝等分为末。鸡子白调涂。车前子末水调涂亦可。有废灶火丹者。从足趺起。正赤者是也。赤小豆一两。牛角二两。烧灰共末。鸡子白调涂。有尿灶火丹者。丹发膝上。从两股起。及脐间。走入阴头者是也。李树根半斤烧灰。取田中流水调涂。有赤流者。小儿身上。或一片片赤色如胭脂。及渐引。此名丹毒。俗谓之流火。若因热而得者赤色。因风而得者白色。皆肿而壮热也。先砭其恶血。内服升麻汤。毒未入腹者。可疗也。有蛇缠丹者。此丹匝腰则死。捣莴苣烂涂。或研莴苣子涂之。有蜘蛛丹者。满身病。用白矾、皂荚烧灰、猪糟下泥和涂之。有赤白游肿者。

小儿肌肉虚。为风毒热气所乘。热毒搏于血气。则皮肤赤而肿起。其风随气行游不定。故名也。又云。游肿之状。为青黄赤白。无复定色。游走于皮肤之间。肉上微光是也。犀角散。凡丹入腹。生麻油涂之。服婴孺方。丹痛。捣竹茹汁及一升作一服。只一二服效。丹痒。捣韭菜汁入些盐与香油以手摩热。于丹上揩之。立愈。

曾氏曰。赤火丹瘤。皆心火内热而发。赤如丹砂。心主血而火性热。血热相搏。阴滞于阳。即发丹毒。心虚寒则痒。心实热则痛。自腹生出四肢者易治。自四肢生入腹者难疗。先用百解散表之。次以当归散。加连翘、荆芥水煎。与宣热拔毒。其次赤葛散。或初用化丹汤亦好。有身上发时。亦如前症。不甚燥痒。但见出浮遍体。神昏不悦。名阴湿毒症。婴孩生后。百日之内。半岁以上。忽两眼胞红晕微起。面青黯色。向夜烦啼。或脸如胭脂。此伏热在内。亦有脸不红者。始因居胎之时。母受重惊。惊邪伤胎。递相传袭。形发于外。初发时。散生满面。状如水豆。脚微红而不壮。出没休息无定。次到颈项。亦如朱砂。名曰惊丹。用四圣散。先洗其目。次百解散加五和汤同煎。与解惊热丹毒。当归散、牛蒡汤亦可。如惊丹发至胸乳间。微有痰喘作搐。急宜宣热拔毒。免至内流。为害不浅。五和汤加升麻、生地、灯心、生姜。则自消除。仍用前数药调治。不生他症。

吴绶曰。小儿丹毒。乃热毒之气极。与血相搏而风乘之。故赤肿。及游走遍身者。又名赤游风。入腹入肾。则杀人也。大抵丹毒。虽有多种。病源则一。有赤丹毒遍身痒者。或女子十五六而脉未通者。多发丹疹。皆由血有风毒乘之。宜防己散。

 丹毒

五色丹

圣惠方曰。夫小儿五色丹者。由丹发而改变无常。或青黄赤黑白。皆风毒之热。有盛有衰。或冷或热。故发为五色丹也。宜用小柴胡汤。如法煎服。以渣敷丹上良。

 丹毒

辨小儿欲发丹毒候

王肯堂曰。初生儿蓄伏胎热。欲发丹者。必先见于外。如在襁褓中。无故眼生浓眵。此丹毒欲发也。更微喘急。毒瓦斯已甚。上乘于肺也。才觉有此。急以水调龙脑饮子。或蓝根、犀角等。潜消其毒。如浑身已有赤处。即更以芸苔等外挫其锋。消息而次第治之。

凡儿病诸丹肿。其势虽盛。切不可遽用大黄、芒硝辈大下之。恐毒乘虚入里也。但用性平解毒托里药。小儿丹发。若预度其势。必展引至咽颈腹心阴尻诸虚处。可先涂药以护之。仍砭其引头所向。微出恶血以泄其毒。丹毒。宜食海蜇鲫鱼。然不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