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四诊正法] 脉论
按脉者血之府。精气之源神之。用水谷为宗。盖脉不自行随五脏元真变化于经隧之间。
显见于气口。阴阳之蕴也。自轩岐以下。难经仲景。始约言其要。迨晋王叔和以脉鸣时。撰有脉经。可谓周备详切。惜乎以大小肠诊之两寸。部位错乱。瑕瑜莫掩而后之妄男子高阳生。复创七表八里九道之名。集为脉诀。妄立图形。夫脉从心解。其可以形得耶。庸俚纰缪。大乖经旨。俗医习诵。以为权舆。迨臻颁白。脉理竟昧。讹承惑。至今罔觉。于是脉诀行而脉经隐。至内经胗候。越人难经。仲景脉法。则益沦没不彰矣。宋庞安常始得经旨。而有人迎气口之分。西山戴同父复着刊误。亦辟其非。崔紫虚之四言脉法。滑伯仁之诊家枢要。李言闻之四诊发明。立论玄奥。李濒湖之脉学奇经。解释精详。皆有功于后学。允为当世之指南者也。医而知此。何病不瘳。故脉不明则无以别症。症不别则无以施治。脉其可以不辨乎。
夫曰浮。曰沉。曰迟。曰数。曰滑。曰涩。曰虚。曰实。曰长。曰短。曰洪。曰细。曰弦。
曰紧。曰芤。曰濡。曰微。曰弱。曰伏。曰动。曰促。
曰结。曰牢。曰革。曰缓。曰散。曰代。此二十七脉者乃脉之大纲也。逐节解悟。固无难悉。而滑伯仁谓提纲之要。不出浮沉迟数滑涩似乎太简。而实未足以尽脉。尤须察其阴阳乘伏。五行生克者。上下去来至止者。有部位不容颠倒者。有至数不容混淆者。有彼此相类者。
有疑似难别者。有真假相混者。有有胃气无胃气胃气少之殊者。有从四时。反四时者。有与证相反相合者。有一病而兼见数脉者。有一脉而兼病数症者。有杂投舛剂。致藏气不定。脉随变幻者。有确守良药。症无进退。脉不转移者。有人病而脉不病。脉病而人不病者。有脉不转移。而良剂稍辍。便见虚陷者。有老少衰旺之不同者。有新病久病之宜忌者。有寿夭吉凶之预定者。有纯阴纯阳之偏禀者。有形体之相反相应者。有合闻问望而兼诊者。有僧尼寡妇室女童男之异常人者。有贫富贵贱正人奸人六气七情之各殊者又有真藏脉。有奇经脉。有太素脉。有天和脉。有人迎脉。有关格脉。有妊娠脉。有五逆脉。有六绝脉。有七独脉。皆应详辨精确。服膺弗失。一遇诊按。生死吉凶。子了指下矣。庶神而明乎。愚按先哲有云:余念古良医治疾。未有不先诊脉。自轩岐已然。辨人鬼。别男女。特其粗尔。微茫呼吸之间。
而生死系焉。如济北才人。颜色不变。而在死法中。其脉病也。吁、是固神于脉矣。然脉特四诊之一也。独恨近代传授匪真。偏遵脉诀。致令治疾乖讹。而倡明斯道。实乏其人。即有明良辈出。不免调高寡和。行高谤多。故刖璞怀光。鲜有识之者。嗟此生人。虽幸生偏安之宇。不死于盗贼水火。乃阴阳为患。甘枉没于时师之手。是时师本代天以降殃。固劫运所应尔。亦生人之。自取是真可为。痛哭流涕者矣。切以为医不明脉固无以别病而不明真假疑似之脉又无以别脉不明真假疑似脉之脉又无以别元气之虚实。而洞明生死吉凶之大要也脉其仅治疾云乎哉。夫浮沉迟数二十七种。
此为大纲。固无难识即其中有兼见者不过诵记之繁。有相类者而只比拟之殊。亦易易晓也。
然独此真假疑似之脉。如坡公所云: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脉之难辨。为医之难。职此故耳。若夫二十七脉。与前论所云:或阴阳乘伏。或息数部位。或胃气有无。或时症相应相反。一切诊法。悉宜遵根据内经难经。仲景叔和脉经。伯仁机要。濒湖脉学。是皆宗传正印。
炳如日星。无庸赘矣。至于真假疑似关头。此处差池。生死反掌虽先圣前哲。屡亦有言。但未悉阐其义。致使后学不察。往往混治杀人。余故不揣庸鄙。逐种详辨。虽未诸精奥室。但虚实犁然。一诊而明生死。未病而图预防。存神指下。识气兆先。庶几轩岐微蕴之彰而非时师拘挛之见矣。上士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今特举其脉之疑。似者列后。此而不力。为救正则。终无复明之日矣。
[卷之二:四诊正法] 如数脉
数脉息数辐辏按举有力主阳盛燔灼侵剥真阴之实病。浮为在表沉为在里发表攻里。脉症相符。不难治也。而独有如数之脉。疑似真假之间便有生死。霄壤之殊。人多不知也。夫数按不鼓则为虚寒相搏之。脉数大而虚则为精血销竭之脉细疾。若数阴燥似阳之候也。沉弦细数虚痨垂死之期也。又有快脉即疾脉。快疾即如数脉。非真数也。若假热之病。误服凉剂。脉亦见数也。每见举世医流。诊得息数急疾。竟不知新病久病有力无力鼓与不鼓之异。一概混投苦寒。遽绝胃气。安得不速人于死乎。徐东皋云:数候多凶。匀健略可。惟宜伤寒妊疟小儿。濒湖脉学云:数脉为阳热可知。只将君相火来医。实宜凉泻虚温补。肺病秋深却畏之。据此亦尝有温补之者矣。若仅言只将君相火来医。则犹见之。未扩也夫独不有阳虚阴盛之重恙。反得洪数有力之实脉。急温桂附。旋即痊可者乎。余谨再引内经色脉篇论。以正其谬。以救其枉。为时师下一痛针法。经言冬脉曰:其气来如弹石者。此为太过。病在外。其去如数者。此为不及。
病在中。释云:来如弹石者其至坚强。营之太过也。去如数者动止疾促。营之不及也。盖数本属热而此真阴亏损之。脉亦必急数然。愈数则愈虚。愈虚则愈数。而非阳强实热之。数故不曰。数而曰如数则辨柝之。意深矣。此而一瘥。生死反掌。愚以为何独数脉有相似者。即浮沉迟缓滑涩虚实弦紧诸脉。亦皆有相似也。又非唯脉然也。至症若如疟如痰如喘如风如淋等病。设非素娴审辨。临事最撼心目。故庸浅者只知现下。精妙者疑似独明为医之难。政此关头矣。
[卷之二:四诊正法] 如浮脉
浮主于表。行从肉上。如循榆荚。如水漂木。体法天。属阳藏。司肺。时属秋。运主金也。
浮紧伤寒。浮缓伤风。浮迟中风。浮数伤热。浮洪热极。浮洪而实。热结经络。浮弦头痛。
浮滑风痰。浮虚伤暑。浮濡汗泄。浮微气虚。浮散劳极。此则大概主于浮脉。而尚有兼诊之殊者也。至若浮芤失血。浮革亡血。内伤感冒。而见虚浮无力痨瘵阴虚。而见浮大兼疾。火衰阳虚。而见浮缓不鼓。久病将倾。而见浑浑革至。浮大有力。叔和亦云:脉浮而无根者死。然亦可以浮诊而用治表之剂乎。夫曰。浮多主表症曰。如浮悉属内病表里。不明生死系之矣。
[卷之二:四诊正法] 如沉脉
沉主于里。动乎筋骨之间。如石沉水。必极其底。外柔内刚。愈按愈实。体同地。属阴藏。司肾。时属冬。运主水也。两尺若得沉实有神。此为根深蒂固。修龄广嗣之征。如病沉紧内寒。沉数内热。沉弦内痛。沉缓为湿。沉牢冷痛。沉滑痰食。沉弱气弱兼汗。沉伏闭痛。此则大率主于沉脉。而尚有兼诊之殊也。至于沉而散。沉而绝。沉而代。沉而短。沉不鼓。久病与阳病得此垂亡之候也。若沉而芤。沉而濡。沉而涩。沉而细。沉而结。主亡血伤精六极之脉诸如此类。不得概以沉属寒。属痛而混投。温散之剂也。更有如沉之脉。每见表邪初感之际。风寒外束。经络壅盛。脉必先见沉紧。或伏或止。是又不得以阳证阴脉为惑。惟亟投以清表之剂。则应手汗泄而解矣。此沉脉之疑似。不可不辨也。
[卷之二:四诊正法] 如缓脉
缓为脾脉。主乎中。应乎肌肉。阳寸阴尺。上下同等。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徐不疾。不微不弱。和缓有力。鼓指有神。如丝在经。不卷其轴。又如微风轻柳梢。蔡西山曰意思忻忻。难以名状。四时五脏得此为有胃气。其体属地天之交。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藏司脾。
时应长夏。运主季土也。不分男女老弱。心身得此。志和神畅。百病得此。不治自愈。然缓有二。此乃有胃气雍容和缓之缓也。又有缓弛之缓。缓纵之缓。缓弱之缓。缓弛者伤湿也。
缓纵者风热也。缓弱者气虚也。缓而兼涩者血虚也。浮缓者风伤经络。沉缓者湿伤脏腑。洪缓湿热。细缓寒湿。是皆有病之脉。而非真缓脉也。尚有阴虚浮洪无力而缓。阳虚沉细无力而缓是。仅肖缓之。体而非得缓之。神者也。若弦居土位。缓临水宫。盖克脉也。看此缓脉。要察胃气多少鼓击高下去来迟速便得真确。悟从心解。未可一诊了事也。
[卷之二:四诊正法] 如滑脉
滑脉平匀。乃得胃气之脉也。故经云。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又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按之指下鼓击有力有神。如珠圆滑。替替不绝。男得此无病。女得此有胎。乃真滑脉也。若病则属痰饮。浮滑风痰。沉滑食痰。滑数痰火。滑短宿食。寸滑呕吐。关滑蓄血。尺滑淋遗泄。亦脉证相应之脉也。而特有如滑之脉。骤诊亦得平和。不大不小。不见歇止。不见克胜息数如常。只是平动不鼓。牒牒而去。稍按即无此为元气已脱。仅存余气留连脏腑。经脉之中未尽断耳。先于死期旬日内便见此脉。乃绝脉也。虽有卢扁。亦难复苏。每见医者尚于此际。执以为痰。化气消痞。攻剂任投。只速其亡耳。抑何昧于生死之顿殊乎。
[卷之二:四诊正法] 涩脉不同
涩脉状如轻刀刮竹。如雨沾沙。如病蚕食叶。主参伍不调。伤精亡血之病。为血痹。为寒湿入营。为心痛。为胁痛为解。为反胃为亡阳。为肠结。为不月。为胎病。为溲淋。亦为气滞。经曰脉弱以涩。是谓久病。然亦有不同者。或人赋禀经脉不利。或七情伤怀莫解。或过服补剂。以致血气壅盛。或饮食过度。不即运化。或痰多而见独涩。或久卧久坐。体拘不运此。又非专主于伤精亡血之病也。至于虚劳细数而涩。或兼结代。死期可卜。凡诊此脉。须察病机。庶无谬治。
[卷之二:四诊正法] 如迟脉
迟与数为阴阳对待之体。数六至。迟三至。息数甚悬。而缓与迟又依稀相似。但迟只三至。
缓得四至。虽略相似。主病则异。至离经之脉。则仅二至。内经谓之少气。然迟主藏病。多属寒。浮迟表寒。沉迟里寒。有力冷痛。无力虚寒。或主不月。或见阴疝。或血脉凝泣。或瘕沉痼。皆主阳虚阴盛之病也。而独有如迟之脉。凡人伤寒初解。遗热未清。经脉未充。
胃气未复。必脉见迟滑。或见迟缓。亦可投以温中而益助余邪乎。此虚实之不容不辨也。
[卷之二:四诊正法] 如紧脉
紧脉形如转索无常。又如切绳。乃热为寒束之脉。故似急数而不甚鼓。暴症见之为腹痛身疼。
寒客太阳。或主风痉痫症。在尺阴冷脉疝。在关心腹沉痛。在左紧盛伤寒。在右紧盛伤食。
若中恶浮紧。咳嗽沉紧。皆主死。此证与脉反也。又有如紧之脉。乃伤寒阴症绝阳七日九日之间。得此脉。
仲景云:脉见转索者即日死。盖紧本属病脉而非死。脉但以新久之。异便有生死之分不可不察。
[卷之二:四诊正法] 如洪脉
洪脉指下极大。来盛去衰。来大去长。体为阳藏。司心。时属夏。运主火也。为阳盛阴虚之病。若逢炎夏。诊有胃气。乃应时之脉也。若泄痢失血。久嗽。及痞满反胃。见之增剧难瘥。或沉兼洪弦涩。主痰红火炽之症。若形瘦脉大多气虚死。又曰脉大则病进。若春秋冬月见之。治主升阳散火。若洪而有力。乃实脉非洪脉须投寒凉此相类。宜细别耳。又有如洪之脉。乃阴虚假热阳虚暴症。脉虽洪大。按而无力。此又不得投以凉剂。致败胃气又人临死。从阳散而绝者。脉必先见洪大滑盛。乃真气尽脱于外也。不可不察。
[卷之二:四诊正法] 如细脉
细脉似微而常有。细直而。若丝线之应指。宜于秋冬老弱。为血气两衰之病。或伤精泄汗。或湿气下侵。或泄利脱阴。或丹田虚冷。或胃虚腹胀。或目眩筋痿。脉经云细为血少气衰。有此症则顺。否则逆。故吐衄脉沉细者生。忧劳过度者脉亦细。治须温补。至有如细之脉。或因暴受寒冷。痛极壅塞经络。致脉沉细。不得宣达。是细不得概言。虚而可误施。滋补固结邪气也。又有痨怯困殆。脉见弦细而数。盖弦主气衰。细主血少。数主虚火煎熬。奄奄待毙。医于此时尚欲清之平之良可慨已。
[卷之二:四诊正法] 如伏脉
伏脉深于沉。诊须推筋着骨。细寻方见。主寒凝经络脏腑。或霍乱吐泻。腹疼沉困。或宿食沉蓄。或老痰胶固。或厥逆重阴。散寒温里。急宜着力。伤寒太阳初症。得此最为吉兆。故濒湖曰:伤寒一手脉伏曰单伏。两手脉伏曰双伏。不可以阳症见阴为诊。乃火邪内郁。不得发越。阳极似阴。故脉伏。必有大汗而解。政如久旱将雨。六合阴晦。雨后庶物皆苏之义。
又有夹阴伤寒。先有伏阴在内。外复感寒。阴盛阳衰。四肢厥逆。六脉沉伏。须投姜附。及灸关元。脉乃复出也。若太溪冲阳皆无脉者必死。以上皆正伏脉也。又有如伏之脉。乃病久阴阳两亏。脉见断续沉陷。或隐或现。真气随亡。岂初病消散之。比乎。此乃脉脱非脉伏也。至有暴惊暴怒暴厥。亦见沉伏。少待经尽气复。不治当自愈。若人年过四十以上。元气素虚。忽然昏。不省人事。此为类中风。而非真中风也。喉声曳锯。六脉沉伏。惟急治以三生饮。加人参一两。亦有得生者。如遗尿汗泄。口开目合。便不救矣。凡诊此伏脉与如伏脉。当兼察病因。庶免枉治。
[卷之二:四诊正法] 如实脉
实脉浮沉皆得大而且长。应指然不虚。经云。血实脉实。曰脉实者水谷为病。曰气来实强。是谓太过。盖实主火热有余之病。或发狂谵语。或阳毒便结。或咽舌强。或脾热中满。或腰肠壅痛。或平人实大。主有痢疾。宜先下之。或疮疽脉实。急下之。以邪气在里故也。俱宜通肠发汗。亟解繁苛之火。不待再计矣。又有如实之脉。久病得此孤阳外脱。脉必先见弦数滑实。故书云久病脉实者凶。其可疗以消伐之剂乎。更有沉寒内痼。脉道壅滞。而坚牢如实。此又不得概用寒剂。但温以姜附之属可也。又有真阴大亏燎原。日炽脉见关格洪弦若实法几穷矣。尚可清凉乎以上三症皆如实脉。非正实脉也。
[卷之二:四诊正法] 如长脉
长脉不大不小。迢迢自若。如循长竿末稍为平。如引绳。如循长竿为病。长有三部之长。一部之长。心脉长。神强气壮。肾脉长。蒂固根深。经云长则气治。短则气病长。主于肝短主于肺。皆平脉也。反此则为有余之。病非阳毒癫痫。则阳明热深。若长而缓者百病皆愈。大概虽主乎病。亦属轻浅之症。其有如长之脉。或鳏寡思色不遂。心肝两部则洪长而溢鱼际。
是皆七情为患。而非有病之脉也。或疝而左尺偏长。是又宿疾留经。而非无病之脉也。或寒入经腑。六部细长不鼓。
此非投以辛热不能蠲除也。若细长而鼓。又须清解。灵变在人耳。看得长脉多有兼见。不得偏执为悉无病。但病得此。终非死脉。老人两尺脉沉长滑实。寿可期颐。且征瓜瓞之盛。若短脉不及本位。应指而回。不能满部。主病为内虚。为喘满气促。为胃气弱。为头腹疼。诸病见短难治。
为真气不足。是又与长为霄壤之判。
[卷之二:四诊正法] 如弦脉
弦脉其状端直以长。若筝弦从中直过。挺然指下。体为阳中阴。藏司肝。时属春。运王木也。经云轻虚以滑者平。实滑如循长竿者病。劲急如新张弓弦者死。戴同父曰:弦而软者其病轻。弦而硬者其病重。纯弦为负死脉也。弦缓平脉也。弦临土位。克脉也。弦见于秋。反克脉也。春病无弦。失主脉也。其病主诸疟支饮悬饮头痛鬲痰寒热瘕尺中阴疝两足拘挛。右关见弦胃寒腹疼。若不食者脉本克土必难治。此则大概脉与病符也。又有如弦之脉。本非真弦。
而或兼见而或相类。弦固类细而细。则如丝线之应。指又类紧而紧。则如转索之不绝为。体既异。主病亦殊但紧则为诸痛依稀若弦之。无力耳。弦兼洪为火炽。弦兼滑为内热。弦兼迟为痼冷。弦不鼓为藏寒。弦兼涩秋逢为老疟。弦兼细数。主阴火煎熬。精髓血液日竭。痨瘵垂亡之候也。若诸失血而见弦大为病进。见弦小为阴销。痰清见弦为脾。土已败。真津上溢。非痰也。又有似疟。阴阳两亏。寒热往来。脉亦见弦。急扶真元。亦有生者。若误作疟治如近岁闽司理王讳猷公所以枉没于见病治病之舛剂也。大要弦脉而病属经者。易治属腑者。难治属藏者。不治指下细别吉凶胤列矣。
[卷之二:四诊正法] 濡弱微细四种相类
濡脉极软。如水面浮绵。轻诊则得。重按无有。弱脉极软。重按乃得。轻诊无有。脉学云浮细如绵曰濡。沉细如绵曰弱。浮而极细如绝曰微。沉而极细不断曰细。又云轻诊即见重按如欲绝者微也。往来如线而常有者细也。仲景曰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萦萦如蚕丝细者阴气衰。此四脉者虽形体不一。大较皆阴阳两亏。病从内得。或失精亡血。或泄汗伤湿。或气促心惊。或虚胀消瘅。或筋骨痿痹。老弱久病见之顺。少年春夏见之逆。治法皆宜调营益气。填精补髓。固脾健胃急施拯救。方得全生。凡诊此脉。须察胃气多少。预示吉凶。庶不召谤。
[卷之二:四诊正法] 革牢不同
革脉如按鼓皮。主病为亡血遗精半产崩漏胀满中风感湿诸症。牢脉似沉似伏。大而长。
微弦。扁鹊曰:牢而长者肝也。仲景曰:寒则坚牢。有牢固之象。徐东皋云沉而有力。动而不移。牢之体也。主病为心腹疼痛疝颓瘕。为气短息促。为皮肤着肿。是革牢二脉。固判若天渊也。仲景曰:弦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曰革。男子主亡血失精。女人主半产漏下。脉经曰:三部脉革。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濒湖曰:此即芤弦二脉相合。故均主失血之候。诸家脉书皆以为牢脉故或有革无牢。有牢无革。混淆不辨。不知革浮牢沉。革虚牢实。形症皆异也。又牢为元气将绝者凶。牢忌见阴虚失血之病为虚病见实脉也。不可不辨。
[卷之二:四诊正法] 牢实相类
牢脉沉而有力动而不移。明主阴寒凝固之象也。若实脉则浮沉皆得。大而且长。指下鼓击。
息数往来。动而能移。乃主阳盛实热之病。脉体固依稀相似而主病则已悬甚均一动也。只争移与不移此徐东皋独得牢脉之。
神识超千古矣。及阅方书谓洁古实脉而投姜附此。必非实脉。乃牢脉也。不容不细别之。
[卷之二:四诊正法] 芤革不同
芤形大如慈葱。两傍有中央空。同父曰:营行脉中。脉以血为形芤脉中。空脱血之象也。革脉则形按如鼓皮。虽体不同。大抵主病则皆失血亡阴之证。
[卷之二:四诊正法] 芤虚散不同
虚脉迟大而软。按之无有。隐指豁豁然空。崔紫虚云:形大力薄。其虚可知。主伤暑怔忡自汗惊悸发热阴虚腹胀痿痹遗精便泄诸症。经曰血虚脉虚。又曰气来虚微为不及。病在内又曰久病脉虚者死。若芤脉则大如慈葱与虚脉豁豁然。空不同也。所谓散脉者其形如杨花散漫。去来无定。息数难齐。无统纪。无约束。涣散不收。稍按便四散不聚。主病为溢饮。为血耗。为怔忡。为脱汗。为肿。产妇得之生。妊妇得之坠。平人见之死。难经曰散脉独见者危。柳氏曰:散为血气。俱虚根本脱离之脉。若两尺见之魂断归冥。心脉洪大微散。肺脉浮涩微散。独此不妨耳。此散与虚异。而虚又与芤异也。
[卷之二:四诊正法] 结代不同
结脉缓而一止。止无常数。代脉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止有常数。脉学云数而时止名为促。缓止须将结脉呼。止不能回方是代。结生代死自殊涂。然代为气衰。固云死脉。
而又宜于风家痛极。孕妇霍乱。是代亦有生者。至结脉虽为阴凝痰结积聚痈肿瘕疝诸病。每见脱血逢此终不免于死者。是又不拘于常数。总之结脉多生代脉多死耳。濒湖曰:脉一息五至肺心脾肝肾五脏之气皆足。五十动而一息。合大衍之数。谓之平脉。反此则止乃见焉。肾气不能至则四十动一息。肝气不能至。则三十动一息。盖一藏之气衰而代藏之。气代至也。滑伯仁曰:若无病羸瘦而脉代者危脉也。有病而气血乍损。气不能续者。只为病脉。伤寒心悸脉代者复脉汤主之。妊娠脉代者其胎百日。代之生死不可不辨。
[卷之二:四诊正法] 代脉有二
代为气衰。固止有常数。此死脉也。经又云黄脉代。此盖指脾脉而应于四时。遇春得胃气而兼见微弦。遇夏得胃气而兼见微洪。遇秋得胃气而兼见微浮。遇冬得胃气而兼见微石。此乃四时更代之代。而非死脉之代。此代之义。又不可不知。
[卷之二:四诊正法] 如促脉
促脉乃数而一止。此为阳极亡阴。主痰壅阳经。积留胃府。或主三焦郁火炎盛。或发狂班。
或生毒疽。五积停中。脉因为沮。最不宜于病后。若势进不已。则为可危。五积者血气痰饮食也。若此得之新病。元气未败。不必深虑。但有如促之脉。或渐见于虚痨垂危之顷。死期可卜。或暴作于惊遑造次之候。气复自愈脱阴见促终非吉兆。肿胀见促不交之。否促脉则亦有死者矣。
[卷之二:四诊正法] 动脉有三
动乃数脉见于关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忽忽动摇。仲景曰: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此三焦伤也。主病为痛为惊为泄痢为亡精为失血。虚者倾摇。胜者自安。此皆病脉也。又有平人而动者。太素云:三部宽长是上贤。更于胆脉带长弦。豁然应指如龙动。翊赞明君万万年。又云:肾部忽然动滑时。为官必定有迁移。更看三部宽洪应。
用意消详仔细推。素问曰: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孕子也。是皆吉兆之脉也。
[卷之二:四诊正法] 真藏脉
肝绝之脉。循刀贲贲。心绝之脉。转豆躁疾。脾则雀啄。如屋之漏。如水之流。如杯之覆。肺绝如毛。无根萧索。麻子动摇。浮波之合。肾脉将绝。至如省客。来如弹石。去如解索。
命脉将绝。游鱼翔。至如涌泉。绝在膀胱。真脉既形。胃已无气。参察色证。断之以意。
[卷之二:四诊正法] 七情脉
七情之脉。内伤五志。喜则脉缓。悲短忧涩。思结恐沉。惊动怒急。七脉宜先。审而处治。
[卷之二:四诊正法] 妊娠脉
妇人之脉。以血为本。血旺易胎。气旺难孕。少阴动甚。谓之有子。尺脉滑利。妊娠可喜。
滑疾不散。胎必三月。但疾不散。五月可别。左疾为男。右疾为女。女腹如箕。男腹如斧。
欲产之脉。其至离经。水下乃产。未下勿惊。新产之脉。缓滑为吉。实大弦牢。有证则逆。
[卷之二:四诊正法] 脉病逆顺
岐伯曰:凡人形瘦脉大。胸中多气死。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气相得者生。
三五不调者病。人有强弱盛衰之不一。而脉实应焉。脉有阴阳虚实之不同。而病实应焉。脉病形证相应而不相反。每万举而万全少有乖张良工不能施其巧矣。故脉之于病。有宜有不宜。为医不可以不辨也。左有病而右痛。右有病而左痛。上病下痛。下病上痛。此为逆。死不可治。腹胀脉浮大生。沉小死。壮热脉浮大有力生。无力及沉微小死。癫痫脉亦然。谵语洪大生。厥逆微小死。暴忤脉实大生。虚弱伏细死。中毒洪大紧急生。微细不齐危。
头痛浮大安。短涩危。吐血发热洪大生。细微死。不发热细少生。洪大危。伤寒发热后脉沉静者生。洪躁危。自汗脉虚细安。躁盛危。厥逆沉涩生浮大危。诸失血小弱生。洪大危。久病脉细软生。洪大危。泻利微细弱生。浮大危。滞下洪大数或缓生。微小弱危。产后微小生。洪大数危。胎前忌微小涩。咳嗽浮大缓生。沉弦小危。细疾结代死。中风口噤浮迟身静者生。洪数搏指气粗者死。上气喘急。面目俱浮脉浮滑手足温者生。脉涩小肢厥者死。疮疽洪大生。沉细危。既溃脉静安。溃后洪大危。阳病得阴脉。阴病得阳脉。皆死。消渴诸疽数大生。虚细死。霍乱浮洪生。虚细死。诸水浮缓生。数疾死。沉迟小死。痿痹紧急或中病脉坚。外病脉涩。汗出脉盛。虚劳心数。风家脾缓。人瘦脉大而喘。形盛脉微短气。更有伤寒厥利而脉不至。脉微厥冷烦躁。脉迟而反消食。与夫人短脉长。人长脉短。人滑脉涩。人涩脉滑。皆死脉也。
[卷之二:四诊正法] 脉色逆顺
玉机真藏篇曰: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乃死。此气之逆行也。故死。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乃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
气舍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所以占生死之早暮也。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期一月死。真藏见。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KT。真藏见。十日之内死。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肉消。动作益衰。真藏未见。期一岁死。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心中不便。肩项身热破KT。肉脱目眶陷。真藏见。目不见人立死。其见人者。至其所不胜之时则死。急虚身中卒至。五脏绝闭。脉道不通。气不往来。譬于堕不可为期。其脉绝不来。若人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脱。真藏虽不见。犹死也。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上下左右之脉。相失不可数者死。中部之候虽独调。众藏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减者死。目眶内陷者死。肉脱身不去者死。乍数乍疏者死。真脏见形者胜死。形气相得者生。三五不调者病。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脉。无胃曰逆。逆则死。肝见庚辛死。心见壬癸死。肺见丙丁死。肾见戊己死。脾见甲乙死。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悬绝者死。脉忽去忽来。暂止复来者死。脉中侈者死。脉分绝者死。三部脉如釜中汤沸。朝得暮死。半夜得。日中死。日中得。夜半死。九候之脉皆沉细悬绝者为阴。主冬。故以夜半死盛躁喘数者为阳。主夏。故以日中死。寒热病者以平旦死。热中及热病者以日中死。风病者以日夕死。病水者以夜半死。其脉乍数乍疏。乍迟乍疾。日乘四季者死。脉浮而滑。身汗如油。喘息不休。水浆不入。身体不仁。乍静乍喘者死。汗出发润。喘不休。肺气绝也死。阳病独留。体如烟熏。直视摇头。口不能言。心先绝也。唇吻青。四肢汗出。肝先绝也环口黧黑。虚汗发黄。脾先绝也。身热喘粗。见阴多躁。或目眶深陷。瞳不转移。戴阳上视。肾绝也。皆死。头目痛。卒视无见者死。三部脉紧盛。大汗出不解者死。阴阳尺寸俱虚者死。温病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温病禳禳大热。脉细小者死。咳而形脱发热。脉坚急者死。皮肉着骨者死。发直如麻者死。口臭不可近者死。舌卷卵缩者死。目不回直视。一日死。阴结阳绝。目精脱恍惚者死。面无光。齿龈黑者死。热病七八日当汗。不得汗。脉绝者死。遗尿不知者死。口如鱼口。不能闭。而气出多不入者死。肛门如竹筒。大便不禁。及不知者死。病患卧有边不宁者死。吐痰如蟹沫者死。面肿色苍黑者死。表里俱病者死。在伤寒则为两感。病已汗。身体不凉。加喘泻者死。病久妄言。及不能言者不治。热病者可治。病患阴阳俱绝。撮空摸衣者死。汗出不流。舌卷黑者死。发与肩冲起者死。病患爪甲青者死。病患爪甲白者不治。病患脉绝口张足肿者。五日死。病患足跗上肿。两膝大如斗者十日死。病患阴囊及茎肿者死。病患爪甲及肉黑者。八日死。病患卧难着枕。气升如喘者死。病患每日夜小便十数次而滴沥者死。病患形气俱虚。安谷者过期而死。不安谷者不及期而死。
[卷之二:四诊正法] 六绝脉
冲阳绝。死不治。足阳明胃经脉在足大指。彼陷中有动脉应指是也。尺泽绝。死不治。
手太阴肺经脉在手臂曲纹。陷中有动应指是也。天府绝。死不治。手太阴肺经脉在手臂内肩下。有动脉应指是也。太冲脉绝。死不治。足厥阴肝经脉。足内大指后二寸动脉应指是也。
神门绝。死不治。手少阴心经脉在掌内侧。有动脉应指是也。太溪绝。死不治。足少阴肾经脉在足内踝骨下。有动脉应指是也。
[卷之二:四诊正法] 七独脉
愚按经云: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此为七独脉而即七诊之义。谓脉失其常候。非吉兆也。经又云七诊虽见。九候皆从者不死。所言不死者。风气之病。及经月之病。似七诊之义而非也。故言不死。释谓风者阳病。故偶感于风。而阳分之脉或大或疾经者常期也。或适值去。血而阴分之脉或小或迟或见陷下此皆似七诊之脉。而实非也。皆不可以言。死但非此而得七诊之脉。则凶经又云若有七诊之病其脉候亦败者。死矣。必发哕噫。此经又言脉息证候之败。而非七诊之比。然其死也。必发哕噫。盖哕出于胃。土气败也。噫出于心。阴邪胜也。可见脉证须要相应。而有胃气。虽属近死之病而亦不死。若其脉证俱败。即非七诊之病。而又不免于死也。
[卷之二:四诊正法] 无脉候
无脉之候。所因不一。久病无脉。气绝者死。暴病无脉。气郁可治。伤寒痛风痰积经闭。忧惊折伤。关格吐利。气运不应斯皆勿忌。
[卷之二:四诊正法] 胜负扶抑脉
概论不胜春弦。涩欺涩弦气少。病作秋时。无弦。春病无气死推更有兼其所胜。春弦而缓相持。气多为平。气少长夏为病。无弦春病无气可知死期。春弦钩扶易愈。
春弦滑抑退迟。胜负扶抑。例举可知。
[卷之二:四诊正法] 脉证似反
脉证似反非反。因之而变。无伤。极实而有羸状。寒湿。脉沉细。极虚而有盛候。脉虚大而无常。病虚脉细。因服寒凉而搏指。阴虚出汗。误服参而脉强。伤寒粪秘脉迟胃实宜下。痛风兼秘何妨。
[卷之二:四诊正法] 滑伯仁脉诊三要
诊脉之要有三。曰举曰按曰寻。轻手得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
初持脉轻手候之。脉见皮毛之间者阳也。府也。亦心肺之应也。重手按之。脉伏于肉下者阴也。藏也。亦肝肾之应也。不轻不重而取之。其脉应乎血肉之间者。阴阳相适。中和之应。
脾胃之候也。若浮中沉之不见。则委曲而求之。若隐若现。则阴阳伏隐之脉也。六部皆然。
[卷之二:四诊正法] 又察脉六法
上下来去至止六字。为脉之。神机也。不明六字则虚实阴阳不别也。上者为阳。来者为阳。
至者为阳。下者为阴。去者为阴。止者为阴。上者自尺部上于寸口阳。生于阴也。下者自寸口下于尺部。阴生于阳也。来者自骨肉之分。而出于皮毛之际气之升也。去者自皮肤之际。
而还于骨肉之分。气之降也。应曰至。息曰止。
[卷之二:四诊正法] 又明脉表里虚实
表里虚实四字。脉之纲也。表阳也。府也。凡六淫之邪袭于经络。而未入于胃府及脏者皆表也。里阴也。藏也。凡七情之气郁于心肺之间。不能越散饮食。五味之伤。留于脏腑之间。
不能消泄。皆属于里也。虚者元气之自虚。精神耗散。气力衰竭也。
实者贼邪之气实。繇正气之本虚。邪得乘之。非元气之自实也。故虚者补正气。实者泻邪气。内经所谓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此大法也。
[卷之二:四诊正法] 脉有阴阳乘伏
难经云:脉有伏匿然。谓阴阳更相乘。更相伏也。脉居阴部。而反阳脉见者。为阳乘阴也。
脉虽时沉涩而短。此谓阳中伏阴也。脉居阳部而反阴脉见者。为阴乘阳也。脉虽时浮滑而长。此谓阴中伏阳也。
[卷之二:四诊正法] 天和脉
(参后六十年运气延医)天和脉只论三阴。南天高兮北泉深。太阴专主右尺寸。厥阴尺寸左边沉。少阴尺寸两不应。
相交相反死相临。天和乃平脉也。诸阳为浮。诸阴为沉。故不言三阳司天在泉。南政以天道言。甲己二岁。论脉则寸在南而尺在北。三阴司天。则两寸不应。太阴司天。右寸不应。少阴司天。两寸不应。厥阴司天。左寸不应。三阴在泉。则两尺不应。太阴在泉。右尺不应。
少阴在泉。两尺不应。厥阴在泉。左尺不应。北政以地道言乙丙丁戊寅辛壬癸之岁。论脉则寸。在北而尺在南三阴司天。则两尺不应。太阴司天。右尺不应。少阴司天两尺不应。厥阴司天。左尺不应。三阴在泉则两寸不应。太阴在泉。右寸不应。少阴在泉。两寸不应。厥阴在泉。左寸不应。不应者皆为沉脉也。绀珠经曰:五行君火不用事。故南政少阴司天。君火在上。则两寸不应。司泉君火在下。则两尺不应。厥阴司天。君火在左。故左寸不应。司泉则左尺不应。太阴司天。君火在右。故右寸不应。司泉则右尺不应。北政少阴司天。君火在上。则两尺不应。司泉君火在下。则两寸不应。厥阴司天。君火在左。故左尺不应。司泉则左寸不应。太阴司天。君火在右。故右尺不应。司泉则右寸不应。凡不应者。谓脉沉而细不应于手也。反之。则沉为浮细为大也。岁当君火在寸。而沉反见于尺。岁当君火在尺。而沉响应于寸。经曰:尺寸反者死。岁当君火在左。而沉反见于右。岁当君火在右。而沉反见于左。经曰阴阳交者死。又曰学诊之士。必先岁气。良有以哉。李南丰云:此与仲景丹溪所说不同。然所论深得素问君火以退之旨。故从之。
[卷之二:四诊正法] 素问六十年运气病治之纪
(水)(土)壬辰壬戌岁上太阳(司天)中木运(太)下太阴(在泉)其化上苦温。中酸和。下甘温。药食宜也。主病眩掉瞑。
戊辰戊戌岁上太阳(司天)中火运(太)下太阴(在泉)其化上苦温。中甘和。下甘温。
药食宜也。主病热郁。
甲辰甲戌岁上太阳(司天)中土运(太)下太阴(在泉)其化上苦热。中苦温。下苦温。药食宜也。主病湿下重。
庚辰庚戌岁上太阳(司天)中金运(太)下太阴(在泉)其化上苦热。中辛温。下甘热。
药食宜也。主病燥闷满。
丙辰丙戌岁上太阳(司天)中水运(太)下太阴(在泉)其化上苦热。中咸温。下甘热。
药食宜也。主病大寒。
凡此太阳司天之政气化营运先天。此下总结辰戌年太阳司天。六气之化也。凡子寅辰午申戌六阳年。皆为太过。丑亥酉未巳卯六阴年。皆为不及。太过之气。常先天时而至。故其所生长收藏气化营运皆早不及之气。常后天时而至故。其气化营运皆迟。如交变大论曰:太过者先天。不及者后天。本篇后文曰:运太过则其至先。运不及则其至后。皆此义也。
(金)(火)丁卯丁酉岁上阳明(司天)中木运(少)下少阴(在泉)其化上苦小温。中辛和。下咸寒。药食宜也。主灾三宫。
癸卯癸酉岁上阳明(司天)中火运(少)下少阴(在泉)其化上苦小温。中咸温。下咸寒。药食宜也。主灾九宫。
巳卯巳酉岁上阳明(司天)中土运(少)下少阴(在泉)其化上苦小温。中甘和。下咸寒。药食宜也。主灾五宫。
乙卯乙酉岁上阳明(司天)中金运(少)下少阴(在泉)其化上苦小温。中苦和。下咸寒。药食宜也主灾七宫。
辛卯辛酉岁上阳明(司天)中水运(少)下少阴(在泉)其化上苦小温。中苦和。下咸寒。药食宜也。主灾一宫。
凡此阳明司天之政气化营运后天。此总言卯酉年阳明司天六气之化也。凡此卯酉十年岁气不足。故气化营运后天。
(相火)(木)壬寅壬申岁上少阳(司天)中木运(太)下厥阴(在泉)其化上咸寒。中酸和。下辛凉。
药食宜也。病掉眩支胁惊骇。
戊寅戊申岁上少阳(司天)中火运(太)下厥阴(在泉)其化上咸寒。中甘和。下辛凉。
药食宜也。病上热郁血溢泄心痛。
甲寅甲申岁上少阳(司天)中土运(太)下厥阴(在泉)其化上咸寒。中咸和。下辛凉。
药食宜也。病体重肿痞饮。
庚寅庚申岁上少阳(司天)中金运(太)下厥阴(在泉)其化上咸寒。中辛温。下辛凉。
药食宜也。病肩背胸中。
丙寅丙申岁上少阳(司天)中水运(太)下厥阴(在泉)其化上咸寒。中咸温。下辛温。
药食宜也。病寒浮肿。
凡此少阳司天之政气化营运先天。
(土)(水)丁丑丁未岁上太阴(司天)中木运(少)下太阳(在泉)其化上苦温。中辛温。下甘热。
药食宜也。主灾三宫。
癸丑癸未岁上太阴(司天)中火运(少)下太阳(在泉)其化上苦温。中咸温。下甘热。
药食宜也。主灾九宫。
巳丑巳未岁上太阴(司天)中土运(少)下太阳(在泉)其化上苦热。中甘和。下甘热。
药食宜也。主灾五宫。
乙丑乙未岁上太阴(司天)中金运(少)下太阳(在泉)其化上苦热。中酸和。下甘热。
药食宜也。主灾七宫。
辛丑辛未岁上太阴(司天)中水运(少)下太阳(在泉)其化上苦热。中苦和。下苦热。
药食宜也。主灾一宫。
凡此太阴司天之政气化营运后天。
(火)(金)壬子壬午岁上少阴(司天)中木运(太)下阳明(在泉)其化上咸寒。中酸凉。下酸温。
药食宜也。主病支满。
戊子戊午岁上少阴(司天)中火运(太)下阳明(在泉)其化上咸寒。中甘寒。下酸温。
药食宜也。主病血溢上热。
甲子甲午岁上少阴(司天)中土运(太)下阳明(在泉)其化上咸寒。中苦热。下酸热。
药食宜也。病中满身重。
庚子庚午岁上少阴(司天)中金运(太)下阳明(在泉)其化上咸寒。中辛温。下咸温。
药食宜也。主病下清。
丙子丙午岁上少阴(司天)中水运(太)下阳明(在泉)其化上咸寒。中咸热。下酸温。
药食宜也。主病寒下。
凡此少阴司天之政气化营运先天。
(水)(火)丁巳丁亥岁上厥阴(司天)中木运(少)下少阳(在泉)其化上辛凉。中辛和。下咸寒。
药食宜也。主灾三宫。
癸巳癸亥岁上厥阴(司天)中火运(少)下少阳(在泉)其化上辛凉。中咸和。下咸寒。
药食宜也。主灾九宫。
巳巳巳亥岁上厥阴(司天)中土运(少)下少阳(在泉)其化上辛凉。中甘和。下咸寒。
药食宜也。主灾五宫。
乙己乙亥岁上厥阴(司天)中金运(少)下少阳(在泉)其化上辛凉。中酸和。下咸寒。
药食宜也。主灾七宫。
辛巳辛亥岁上厥阴(司天)中水运(少)下少阳(在泉)其化上辛凉。中苦和。下咸寒。
药食宜也。主灾一宫。
凡此厥阴司天之政气化营运后天。
愚按人秉天地之气以生天人一理也。五运六气阴阳之变胜复之。作而人身应之。经曰随其气所在期于左右。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迭移其位者病。失守其位者危。寸尺反者死。
阴阳交者死。又曰先立其年以知其气。而主病之。阴阳虚实逆从生死。母外此以为气诊矣。
[卷之二:四诊正法] 奇经八脉
李濒湖曰:凡人一身有经脉络脉。直行曰经。旁行曰。络经凡十二。手之三阴三阳。足之三阴三阳是也。络凡十五。乃十二经各有一别络而脾又有一大络。并任督二络为十五也。共二十七气。相随上下。如泉之流。如日月之行。不得休息。故阴脉营于五脏。阳脉营于六腑。
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入于奇经。转相灌溉。内温脏腑。外濡腠理。奇经凡八脉。不拘制于十二正经。无表里配合。故谓之奇。盖正经犹乎沟渠。
奇经犹夫湖泽。正经之脉隆盛。则溢于奇经。故越人比之天雨降下。沟渠溢满。滂霈妄行。
流于湖泽。此发灵素未发之秘者也。八脉载在群书。略而不悉。医不知此。罔探病机。仙不知此。难安炉鼎云。奇经八脉者阴维也。阳维也。阴跷也。阳跷也。冲也。任也。督也。带也。阳维起于诸阳之会。繇外踝而上行于卫分。阴维起于诸阴之交。繇内踝而上行于营分。所以为一身之纲维也。阳跷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于身之左右。阴跷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于身之左右。所以使机关之捷跷也。督脉起于会阴。循背而行于身之后。为阳脉之总督。故曰阳脉之海。任脉起于会阴。循腹而行于身之前。为阴脉之承任。故曰阴脉之海。冲脉起于会阴。夹脐而行。直冲于上为诸脉之冲要。故曰十二经脉之海。带脉则横围于腰。状如束带。
所以总约诸脉者也。是故阳维主一身之表阴维主一身之里。以乾坤言也。阳跷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跷主一身左右之。阴以东西言也。督主身后之阳任冲主身前之阴以南北言也。带脉横束诸脉以六合言也。是故医而知乎八脉。则十二经十五络之大旨得矣。仙而知乎八脉。则龙虎升降玄牝幽微之妙窍得矣。两手脉浮之俱有阳。沉之俱有阴。阴阳皆实盛者。此为冲督之脉也。冲督之脉者十二经之道路也。冲督用事。则十二经不复朝于寸口。其人皆恍惚狐疑不省必当犹豫而两心也。两手阳脉浮而细微。绵绵不可知。俱有阴脉。亦复细绵绵。此为阴跷阳跷之脉也。此人曾有病鬼魅风死。若恍惚亡人为祸也。尺寸脉俱浮。直上直下。此为督脉。
腰背强直。不得俯仰。大人癫病。小儿风痫疾。尺寸脉俱牢。直上直下。此为冲脉胸中有病寒疝也。难经曰:奇经为病何如。然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相维。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冲脉为病。逆气而里急。督脉为病。脊强而厥。任脉之为病。其内若结。男子为七疝。女子为瘕聚。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此奇经脉之为病也。
[卷之二:四诊正法] 举脉诀悖经之非
愚按宋妄男子高阳生者胃窃叔和。伪创脉诀。庸鄙差谬。大乖经旨。俗医习诵。遵为法程。终日哔。益增聋聩。虽阅多病。历多寿。虚实不识。生死无如。脉理竟昧。误世非浅。独奈相承胶固难拔。若肯回心翻悟。弃邪归正。根据凭内经脉经正法特究虚实洞明。生死病必识脉治。必求本轩岐微蕴再彰。今日天下之幸。万世之庆也。今举其非者于后。脉经以浮脉谓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脉诀乃谓寻之如太过。据此乃浮兼洪紧实之。象岂浮之体乎。谬一也。又脉经以沉脉谓重按至筋骨乃得。脉诀乃谓缓度三关。状如烂绵。岂知沉尚兼迟数洪细而误。指烂绵之弱脉为沉之。体谬二也。又脉经以迟脉谓一息三至。去来极慢。脉诀乃谓重手乃得。又曰隐隐曰状且难。是又混迟而为沉。为涩矣。岂迟之体乎谬三也。又脉经以数为纲领正脉。脉诀妄立七表八里。名目而遗数脉只歌于九道。谬四也。又脉经以滑脉往来流利。如珠应指。脉诀乃云按之即伏。三关如珠。不进不退。是不分浮滑沉滑尺寸之滑也。曰不进不退此。政内经所云。皮肤着脉不往来者死。是岂滑之体乎。谬四也。又脉经以涩脉为往来难细迟短散。脉诀乃云指下寻之似有。举之全无。悖经甚矣。谬五也。又脉经以虚脉为迟大而软。按之无力。隐指豁豁然空。脉诀乃谓寻之不足。举之有余。此为浮脉。岂虚之体乎。谬六也。又脉经以实脉为浮沉皆得。应指。脉诀乃言如绳应指来。又言证为小便不禁。是认脉为紧脉而证为虚寒之证妄甚矣。谬七也。又脉经以洪脉为指下极大。宜于夏。脉诀乃云季夏宜之。秋季冬季。发汗通肠。俱非所宜。独不闻有舍时从症乎。谬八也。又脉经以紧脉为数如切绳。脉诀乃云寥寥入尺来。是令脉将倒行耳。谬九也。又脉经以芤脉中央空。两边实。病主失血。脉诀乃谓两头有。中间无是脉从中而断截矣。又言主淋沥气入小肠。与血症何反误世不小谬十也。又脉经以缓脉主营弱风虚湿脾之病。脉诀乃云为脾热口臭反胃齿痛梦鬼之症。支离枉诞谬十一也。又脉经以弦脉如张弓弦。脉诀乃云脉紧状绳牵。时时带数。
此又混紧数为弦大失。弦体矣。谬十二也。又脉经以牢脉似沉似伏。实大而长。微弦。脉诀乃云寻之则无。按之则有。又云脉入皮肤辨息难。又以牢为死脉。皆舛妄害理。谬十三也。
又脉经以濡脉极软而浮细如绵。按之无有。脉诀乃云按之似有。举还无是。又以微脉为濡。
谬十四也。又脉经以弱脉为极软而沉细。按之乃得。举之无有。脉诀乃言轻手乃得。是又以濡为弱。谬十五也。又脉经以细脉小于微而常有。细直而软。脉诀乃谓往来极微。与经大乖谬。十六也。又脉经以伏脉为重按着骨。指下才动。而脉诀乃云寻之似有。定息全无。谬十七也。又脉经以动脉为见于关上下。厥厥动摇。脉诀乃言寻之似有。举之还无。不离其处。
不往不来。三关沉沉。含糊谵妄。谬十八也。又脉经以促脉为来去数时。一止复来。脉诀乃云并居寸口。不言时止。谬十九也。又脉经以结脉为往来缓时。一止复来。脉诀乃云或来或去。聚而却还。此与结何干。谬二十也。又脉经与仲景以动为阳。脉诀之九道。则以动为阴。谬二十一也。又仲景以弦为阴。脉诀之七表。则以弦为阳。谬二十二也。又内经难经仲景脉经。皆以脉从阴阳对待而言。而脉诀则妄创七表八里九道之诡名夫以表言之。则实脉非表也。以里言之则迟。脉非里也。而道更不知为何道也。谬二十三也。以上二十三谬。举世习熟。无有觉其非者。兹特以经为案。以悖经为断。切有赖于同志之士焉。谨再考证诸书以悉其谬。晦庵朱夫子曰:古人察脉非一道。今世惟守寸关尺之法。俗传脉诀。辞最鄙浅。非叔和本书。东阳柳贯曰:王叔和撰脉经十卷。为医家一经。今脉诀熟在人口。直谓叔和所作。不知叔和西晋时尚。未有歌括。此乃宋之中世人伪托以便习肄尔。河东王世相曰:诊候之法。
不易精也。轩岐微蕴。越人叔和撰难经脉经。犹未尽泄其奥。五代高阳生着脉诀。假叔和之名。语多牾。辞语鄙俚。又被俗学妄注。世医家传户诵。茫然无所下手。不过藉此求食而已。于诊视何益哉。云间钱溥曰:晋太医令王叔和着脉经。其言可守而不可变。及托叔和脉诀行。而医经之理遂微。盖叔和为世所信重。故假其名而得行耳。然医道之日浅。未必不繇此而误之也。撄宁滑寿曰:脉之阴阳表里。以对待而为名象也。高阳生七表八里九道。益凿凿也。求脉之明。为脉之晦。金陵戴起宗曰:脉不可以表里定名也。轩岐越人叔和。皆不言表里。脉诀窃叔和之名。而立七表八里九道。为世大惑。脉之变化从阴阳生。但可以阴阳对待而言。各从其类。岂可以一浮二芤为定序。而分七八九之名乎。大抵因浮而见者皆为表。
因沉而见者皆为里。何拘于七八九哉。庐山刘立之以浮沉迟数为纲。以教学人。虽似快捷方式。然必繇博反约。然后能入脉妙。若以此自足亦画矣。朱丹溪曰气口者脉之要会。故能知人命之死生。世之俗医。诵高阳生之妄作。欲以治病。其不杀人也几希。
[卷之二:四诊正法] 望色
素问曰: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灵枢脏腑病形篇曰色青者其脉弦赤者其脉钩。黄者其脉代。白者其脉毛。黑者其脉石。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也。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又曰先定其五色五脉之应。其病乃可别也。又曰赤色出两颊。大如拇指者。病虽小愈必卒死。黑色见于天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又曰青黑为痛。黄赤为风。黄而膏润为脓。赤甚为血。白为寒。是为五色也。
又曰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色脉。可以万全。赤脉之至。喘而坚。诊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白脉之至。喘而浮。上虚下实。兼有积气在胸。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青脉之至。长而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支。名曰肝痹。得之寒湿。与疝同法。腰痛足清。头脉紧。黄脉之至大而虚。有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支汗出当风。黑脉之至上紧而大。有积气在小腹与阴。名曰肾痹。得之浴清水而卧。
又曰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帛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监。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五色精微象见矣。寿不久也。夫五色者身之强也。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
行则偻附。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得强者生。失强者死。
五脏之气败色见形。青如草滋。黄如枳实。黑如烟煤。赤如血。白如枯骨。皆死也。
青如翠羽。赤如鸡冠。黄如蟹腹。白如豚膏。黑如乌羽。此皆生也。
青色见于太阴太阳及鱼尾正面口角。如大青蓝叶怪恶之状者。肝气绝死。若如翠羽柏皮者。
只是肝邪。有惊风风病目病之属。红色见如唇口。及三阴三阳上下。如马肝之色。死血之状者。心气绝死。若如橘红。马尾色者。只是心病。有怔忡及惊悸。夜卧不宁。白色见于鼻准及正面。如枯骨。及擦残汗粉者。为肺绝。丙丁日死。若如腻粉梅花白绵者。只是肺邪。咳嗽之病。有孝服之忧。黄色见于鼻。干燥若土偶之形。为脾气绝死。若如桂花杂以黑晕。只是脾病。饮食不快四支倦怠妻外家之累。
黑色见于耳。或轮廓内外。命门悬壁。若污水烟煤之状。为肾绝则死。若如蜘蛛网眼乌羽之泽者。只是肾虚火邪乘水之病。
凡望五色以知其病。如面青肝病。面赤心病。面黄脾病。面白肺病。面黑肾病。此知病之属也。
凡相五色之奇脉。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者。皆不死。面青目青。
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凡望病患目睛不了了。鼻中呼不出吸不出。气短促而冷者阴病也。病患目睛了了。鼻中呼吸出入。能往能来。口鼻息长而皆长者阳病也。
病患及健人黑色。若白色起入目及口鼻。三日中死。久病患耳目及颧骨赤者。五日死。病患目无精光。若土色。不受饮食。四日死。望病患两目有黄色起者将愈。病患面目俱黄者不死。
病患面唇青黑者皆死。望健人及病患面如马肝色望之如青。近之如黑者死。
[卷之二:四诊正法] 闻声
闻其五音。以别其病。经云言而微。终日乃复言。此夺气也。中盛藏满。声如从室中言。此中气之湿也。困于暑汗。烦渴而喘静则多言。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病患五脏已夺。神明不守。声嘶者死。病患循衣缝谵语者不治。内伤饮食劳倦症。
不欲言。纵欲言之。声必怯弱低微。乃不足之验。外伤风寒证。言语必前轻而后重。其言高。
其声壮厉有力。乃有余之验也。
凡声嗄。其言响如从瓮中出。前轻而后重。高揭而有力。皆伤风气壅之验也。痰火咳嗽。久而声嘶哑有渐至不出声者。必死也。闻病患言语无力。甚不欲言。气难布息者内伤也。病患言语有力。动言不厌者。外伤也。病患阴阳俱绝。失错不能言者三日死。病患妄言错乱。及不能言不治。热病者可治。伤寒有狂言谵语。独语。郑声。及不能言不欲言。或狂谵不休。
皆有虚实之别。
愚按凡病将死之顷。必气促似喘。喉中曳锯。若有痰声。仅呼吸于人迎数寸之间。盖真阴绝于下孤阳脱于上而为魂飘魄坠。阴阳睽离之候。乃气短之极也。原夫气主命门。绾于右肾绝则繇肾及肝。繇肝及脾。繇脾及心。繇心及肺。至肺为宗气诸气之会。元气止此诸气冲合势盛作响。亦犹水风相激而成浪涌之声。水必风恬而浪始息。形因气散而响方绝。故人之生死。繇气之聚散理必然也。往往医于此际。误为火盛痰升。活络牛黄。促人快觅。攻痰定喘。无药不投。只速其死。良可慨已。又有当未死之先。或诊色脉之亏。治施救本。药投参附。至其不愈。垂亡作喘。遂归咎医师谓误服补气。致病家抱终身之恨。而医师蒙不白之冤。谁有明其为元气上脱。似喘非喘似痰非痰之绝症者乎。每见病中频服耗剂。临死而亦作喘。将归咎何物耶。岂知参附正纳气之要药。至病已入死法而不即死。留连旬月者。皆此药之力。人多不知也。又有无病而头目晕眩。喉声似喘。此为气虚暴症。必脉沉伏。
或细如缕。惟急投以大剂参附。亦有生者。若其六脉上脱。数滑洪大。或弦硬搏指。兼以眼合口开。手散遗尿。汗泄息粗。面赤如妆。有呼无吸。肉眼顿陷。肢体厥冷。则不治矣。又有暴厥不省人事。喉息无声者少待气复自苏。切勿扰动此为劳极或因盛怒中气不升所致非元气绝候也。又有肺伤风寒。痰壅作喘。或牙关紧闭。倘脉症相合。惟投以开关散苏合牛黄丸疏痰顺气之属。多有得愈者。又有真气久虚。无病暴死。其喉息无声者。此盖非邪。乃气尽自绝也。如此闻声之诊。不可不详辨也。
[卷之二:四诊正法] 问证
经曰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然后各切循其脉。又曰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作医。工诊之不在脏腑。不变形躯。诊之而疑。不知病名。身体日减。气虚无精。病深无气。漉漉然时警病深者以其外耗于卫。内夺于营。良工所失。不知病情。
又曰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侯王。
又曰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患问所。便慎之至也。又云凡诊病者必问饮食起居。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真气。又云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诊寸口。何病能中。
凡百病问其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气有余。乃气病而血不病也。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乃血病而气不病也。
问其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入阴中也。名曰热入血室。昼则发热烦躁。夜亦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也。当亟泻其阳。峻补其阴。
问其昼则恶寒。夜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分也。夜则恶寒。昼亦恶寒。是重阴无阳也。当亟泻其阴。峻补其阳。
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病名阴阳交变。阴阳交变者死矣。闭户塞牖。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甲乙经云所问病者问所思何也。所惧何也。所欲何也。所疑何也。问之要察阴阳之虚实。辨脏腑之寒热。疾病所生。不离阴阳脏腑寒热虚实。辨之分明。治无误矣。
难经云问病欲得寒。欲见人者病在腑也。病欲得温。不欲见人者病在脏也。
东垣内外伤辨问其发热恶寒。寒热间作。蒸蒸燥热。发于肌肉之间者内伤也。发热恶寒。寒热并作。怫怫发热皮毛之上者外感也。问其口不知味。饮食不下。手足不和。两胁俱热者内伤证也。问其饮食知味。腹中和。二便如常。筋骨疼痛。不能动摇。非扶不起。外感证也。
问其恶风居露地。大漫风起。却不知恶。惟恶窗隙些小贼风。是内伤证也。问其鼻流清涕。
头痛自汗。间而有之。鼻中气短少气不足以息。怯不欲言。乃内伤证也。问其小便频数而不渴。初以劳役得之。食少小便黄赤。大便尝难。或涩或结。或虚。坐常有些少如痢非痢。或泻黄糜。或溏泄。或结而不通。皆内伤证也。问其心下痞。或胸中闭塞。如刀割之痛。二者亦互作而不并出。有时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痛。四肢不收。无力以动。而懒倦嗜卧。皆内伤证也。问其脐下相火之气。直上冲胸而不可遏。其气无息。甚则高喘。皆内伤证也。问其头痛。常常有之而不间者外伤也。问其痛积不移者血痛。走痛不常者气病也。问其痛处按之而已者虚病。按之而痛愈甚者实病。问其走注则为风。拘挛则为寒。烦渴则为暑。重涩则为湿。或好于善淫。或触于惊恐。或伤于饮食。或深居简出而受暑。皆为受病之因。所以贵于问也。
女科产后先问坐草难易。恶露多少。饮食迟早。生子存亡。有形伤血伤之不同。补气补血之各异。饮食不节宜调中。生子不存宜开郁。问其所欲。以知其病。如欲热者知为寒。欲冷者知为热。如好静恶动者知其为虚。烦躁不宁者知其为实。恶食知伤食。恶风知伤风。好食甘为脾虚。好食辛为肺病。好食酸为肝病。好食咸为肾弱。嗜食苦为心病。此皆顺应而易治。
若乃心病爱咸。肺伤欲苦。脾弱喜酸。肝病好辣。肾衰嗜甘。此为逆候。病轻必危。危者必死。治得其法。服药预防可回生。
昔有人病喉痛。诸医不效。一医问其平日好食斑鸠。乃知鸠食半夏苗而贻毒。治以生姜愈。
唐汝正治小儿风热。通身俱愈。惟头顶不痊。问其因乳母好热酒。知其贻毒本方。倍用葛根黄连而愈。
[卷之二:四诊正法] 治法大要
愚按张通一先生曰:治有逆从者以病有微甚。病有微甚者以证有真假也。寒热有真假。
治法亦有真假。真者正治。治之无难。假者反治。乃为难耳。如寒热之有真假者。真寒则脉沉而细。或沉而迟。为厥逆。为呕吐。为腹痛。为餐泄下利。为小便清频。即有发热。必欲得衣此浮热在外而沉寒。在内也。真热则脉有力而数。滑大而实。为烦躁喘满。为音声壮厉。或大便秘结。或小利赤涩。或发热掀衣或胀疼热渴。此皆真病真寒者。宜温其寒真热者。直解其热是。皆正治者也。假寒者。阳证似阴火极似水也。外虽寒而内则热。脉数而有力。或沉而鼓击。或身寒恶衣。或便热秘结。或烦渴引饮。或肠垢臭秽。此则恶寒非寒明是热证所谓热极反兼寒化亦曰阳盛隔阴也。假热者阴证似阳水极似火也。外虽热而内则寒。脉微而弱。
或数而虚。或浮大无根。或弦芤断续。身虽炽热而神则静。语虽谵妄而声则微。或虚狂起倒。
而禁之即止。或蚊迹发斑。浅红细碎。或喜冷水而所用不多。或舌苔面赤。而衣被不撤。或小水多利。或大便不结。此则恶热非热明是寒证所谓寒极反兼热化亦曰阴盛隔阳也。此皆假病假寒者清其内热内清则浮热退舍矣。假热者温其真阳中温则虚火归原矣。是当从治也。又如虚实之治。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此不易之法也。然至虚有盛候则为假实矣。大实有羸状则为假虚矣。总之虚者正气虚也。为色惨神疲。为神衰气怯。或自汗不收。或二便失禁。或梦寐精滑。或呕吐隔塞。或病久攻多。或气短如喘。或劳伤过度。或暴困失志。虽外证似实。而脉弱无神者。皆虚证之。当补也。实者邪气实也。或外闭于经络。或内结于脏腑。或气壅而不行。或血流而凝滞。必脉病俱盛者。乃实证之当攻也。然而虚实之间最多疑似有不可不辨其真耳。如通评虚实论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此虚实之大法也。设有人焉正已夺而邪方盛者将顾其正而补之乎。抑先其邪而攻之乎。见有不的。生死系之。此所以宜慎也。夫正者本也。邪者标也。若正气既虚。则邪气虽盛。亦不可攻。盖恐邪未去。而正先脱呼吸虚生。则措手无及。故治虚邪者当先顾正气正气存则不致于害且补中自有攻意。盖补阴即所以攻热。补阳即所以攻寒。世未有正气复而邪不退者。亦未有正气竭而命不倾者。如必不得已。亦当酌量缓急。暂从权宜。从多从少。寓战于守。斯可矣。此治虚之道也。若正气无损者邪气虽微。自不宜补。盖补之则正无预而邪反盛。适足以藉寇兵而资盗粮。故治实证者当直去其邪。邪去则身安。但法贵专精。便臻速效。此治实之道也。要之能胜攻者方是实证。实者可攻。何虑之有。不能胜攻者便是虚证气去不返。可不寒心。此邪正之本末有不可不知也。惟是假虚之证不多见。而假实之证最多也。假寒之证不难治。而假热之治多。误也然实者多热。虚者多寒。如丹溪曰气有余便是火。故实能受寒。而余续之曰。气不足便是寒故虚能受热。世有不明真假标本。而曰知医者余则未敢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