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诊
原脉体用
(见后附余)
脉取寸口之义
《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生死。
《营卫生会篇》云:人食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难经》云: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
慎庵按:人之脏腑、气血、经脉、骨髓,皆有所会,名曰八会,而脉之大会,在于太渊,即手太阴动脉,在掌后陷中。
吴草庐曰:寸关尺,辄云心脉、肺脉、肝脉、脾脉、肾脉者,非也。此手太阴肺经之动脉,分其部以候他脏之气耳(李时珍曰:非五脏六腑所居之处也)。脉行始于肺,终于肝,而复会于肺。肺为气所出入之门户,故名曰气口,而为脉之大会,以占一身焉。
释寸口气口脉口
张景岳曰:愚按寸口、气口、脉口之义,历考经文,乃统两手而言,非独指两寸为寸口,右手为气口也。肺主诸气,气之盛衰见于此,故曰气口;脉朝百脉,脉之大会聚于此,故曰脉口;脉出太渊,其长一寸九分,故曰寸口。是名虽三,而实则手太阴肺经一脉也。王叔和未详经旨,突谓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左手寸口,人迎以前;右手寸口,气口以前等说,以致后人,俱指两寸为寸口,右关为气口,而不复知统两手而言矣。自晋及今,以讹传讹,莫可解救也。
慎庵按: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所言寸口,皆统三部而言,亦未尝专指寸脉而言也。张说为是。
析寸关尺
《二难》曰: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内,阳之所治也。然则关之前曰寸,关之后曰尺,而所谓关者,乃间于尺寸之间,而为阴阳之界限,正当掌后高骨处是也。
滑伯仁曰:手太阴之脉,由中焦出行,一路直至两手大指之端,其鱼际后一寸九分,通谓之寸口;于一寸九分之中,曰寸,曰尺;而关在其中矣。其所以云尺寸者,以内外本末,对待为言,而分其名也。
蔡氏云:自肘中至鱼际,得同身寸之一尺一寸。自肘前一尺,为阴之位,鱼际后一寸,为阳之位。太阴动脉,前不及鱼际横纹一分,后不及肘中横纹九寸,故古人于寸内,取九分为寸;尺内,取一寸为尺,以契阳九阴十之数。《脉经》曰:阳出阴入,以关为界。阳出三分,阴入三分,故曰三阴三阳。阳生于尺,动于寸;阴生于寸,动于尺。寸主射上焦,头及皮毛竟手;关主射中焦,腹及腰;尺主射下焦,少腹至足。
三部九候
《三部九候论》云: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调虚实,而除邪疾。上部天,两额之动脉(当颔厌之分,足少阳脉气所行也);上部地,两颊之动脉(即地仓大迎之分,足阳明脉气所行也);上部人,耳前之动脉(即和 之分,手少阳脉所行也)。中部天,手太阴也(掌后寸口动脉,经渠之次,肺经脉气所行也);中部地,手阳明也(手大指次指后锐骨下动脉,神门之次,心经脉气所行也)。下部天,足厥阴也(气冲下三寸动脉,五里之分,肝经脉气所行也,卧而取之,女子取太冲,在足大指本节后二寸陷中是也);下部地,足少阴也(内踝后跟骨旁动脉,太溪之分,肾经脉气所行也);下部人,足太阴也(鱼际上越筋间动脉,直五里下箕门之分,沉取乃得,脾经脉气所行也,若胃气欲候者,当取足跗上之冲阳)。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中部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上部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神脏五,形脏四,合为九脏。(神脏五,以五脏藏神故曰神脏;形脏四,即头角、耳目、口齿、胸中,共为九脏。)
按:此上古三部九候诊法,以人身上中下三停分三部,三而三之,合为九候也。
《十八难》曰:脉有三部九候,然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下至脐之有疾也;尺为下部,法而应乎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审而刺之者也。
按:此越人专以寸口寸关尺为三部,三部俱有浮中沉之三候,三而三之,合成九也。今人之所遵守者,以其简捷不复知有古法矣。
附十二经动脉
手太阴肺脉,动中府、云门、天府、侠白。
手阳明大肠脉,动合谷、阳溪。
足阳明胃脉,动冲阳。(在足大趾次趾陷中,为内庭,上内庭五寸,是即仲景所谓足太阴脾脉,动箕门、冲门。(在期门下尺五寸。)
手少阴心脉,动极泉。(臂内腋下筋间。)
手太阳小肠脉,动天窗。(在颈侧大筋间,曲颊下。)
足太阳膀胱脉,动委中。(在膝后。)
足少阴肾脉,动太溪。(在踝后跟骨上。)
手厥阴心包络,动劳宫。(在掌中屈中指尽处。)
手少阳三焦脉,动禾 。(在耳前。)
足少阳胆脉,动听会。(在耳前陷中。)
足厥阴肝脉,动太冲、五里、阴廉。
六部脏腑分属定位
《脉要精微论》云: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言附尺之上而居中者,即关脉也),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言上而又上,即寸脉也),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即心包络);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李士材曰:《内经》出胸腹膈三字,配寸关尺,腑不及胆者,寄于肝也;不及大肠小肠膀胱者,统于腹中也。
张路玉曰:寸关分左右,尺独不分者,一皆主乎肾也,肾为先天一气之始,故首言也。
徐春甫曰:内外每部,有前后半部之分也,脉之上至,应前半部为外;脉之下至,应后半部为内(一指前后分内外)。概而言之,脏腑近背之阳位者,以前半部候之;近腹之阴位者,以后半部候之。
张景岳曰:观易卦六爻,凡画卦者,自下而上,上三爻为外卦,下三爻为内卦,则其上下内外之义明矣。又有以浮取为外,沉取为内,于义亦通。
滑伯仁曰:左尺主小肠、膀胱、前阴之病,右尺主大肠、后阴之病。
《灵枢》曰:宗气出于上焦,营气出于中焦,卫气出于下焦。上焦在于膻中,中焦在于中脘,下焦在于脐下阴交。故寸主上焦,以候胸中;关主中焦,以候膈中;尺主下焦,以候腹中。
此定诊也。(此三焦分诊于寸关尺也。)
慎庵按:以上诊法,五脏定位,出于《素问》。三焦包罗乎五脏六腑之外,是一大腑,故《经》名孤腑,当依上中下,分诊于寸关尺,是从《灵枢》也。膻中即心包络。《经》云:诸邪之命门在十四椎之下,下至上,在七椎之上,介乎两肾之中,正当上下左右之中,其位象极,名为丹田,是先天真阳之窟宅,而为肾经之 穴,故候右尺之元阳,即所以候命门也。至于六腑经文,首揭胃腑,余俱略而不言,但以胸膈腹三字该之者,以胃为十二经脉之化原,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顾胃腑于诸经,岂不重而且大乎?此皆本之于《内经》,为诊家之定法,历万世而不移易者也。余大小肠、胆与膀胱四经部位,未经《内经》指明,致启后世之疑,议者纷纷不一。以胆属木,而附于肝,分属左关同诊。膀胱与肾俱属水,分诊于左尺。至大小肠二腑,或从两寸,或从两尺,未有定诊。余着《存疑》一则,附见于后,就有道者正焉。
存疑
(见后附余)
下指法
卢子由曰:诊法多端,全凭指法捷取。盖人之中指,上两节长;无名食指,上两节短,参差不齐。若按尺,排指疏,则逾越一寸九分之定位;排指密,又不及寸关尺之界分。齐截三指,斯中指翘出,而节节相对,节无不转,转无不活,此别左右,分表里,推内外,悉五层,候浮中沉,此三指法也。以中指并齐食指,去无名指;以中指并齐无名指,去食指,亦节无不转,此衡寸口,权尺中,齐上下,推下上,推上下,均前后,两指法也。至若左人迎,右气口,候十二脏腑定位,如以右食指,切左寸脏心,腑小肠;右中指,切左关脏肝,腑胆;右无名指,切左尺脏肾,腑膀胱;如以左食指,切右寸脏肺,腑大肠;左中指,切右关脏脾,腑胃;左无名指,切右尺脏命门,腑三焦,(此遵古诊,惟此右尺不可依此,当遵前条经文。)咸用指端举按,别脏别腑,此单指法也。虽可三指并齐,及其定位,专指举按,固得其真,不若独指之无牵带,别有低昂也。第惟食指肉薄而灵,中指则浓,无名指更浓且木,是必指端棱起如线者,名曰指目,以按脉中之脊,无论洪大弦革,即小细丝微,咸有脊焉,真如目之视物,妍丑毕具,故古人称诊脉,曰看脉,可想见其取用矣。每见惜指甲之修长,用指浓肉分,或指节之下,以凭诊视者,真不啻目生颈腋胸胁间矣。
下指有轻重
《五难》曰:脉有轻重何谓也?然初持脉,如三菽(豆也)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者,肾部也。故曰轻重也。
滑伯仁曰:取脉之要有三:曰举、曰按、曰寻。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初持脉,轻手按之,脉见皮肤之间者,阳也,腑也,亦心肺之应也。重手按之,附于肉下,近于筋骨间,阴也,脏也,亦肾肝之应也。不轻不重,中而候之,其脉得于肌肉间者,阴阳相通,中和之象,脾胃之应也。若浮中沉之不见,则委曲而求之,所谓寻也。若隐若见,则阴阳伏匿之脉也,三部皆然。(一云:举必先按之,按则必先举之,
诊视大法
《脉要精微论》云: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脉不得中,而有过失也。)
凡诊先以三指齐按,所以察其大纲,如阴阳表里(统体而言),上下来去,长短溢脉覆脉之类是也。后以逐指单按,所以察其部分。每部下指,先定经脉频率,以审胃气,分表里寒热虚实,辨气分血分,阴阳盛衰,脏腑所属。浮候中候沉候,以消息之断病,何部异于众脉,便属此部有病;候其盛衰之极者,以决之,在上上病,在下下病,左曰左病,右曰右病。
《平人气象论》云:持脉有道,虚静为保。以脉之理微,非静心神,忘外虑,均呼吸,不能得也。故人之息未定,不可以诊;己之息未定,亦不可以诊。夫意逐物移,念随事乱,谓能察认隐微,有是理乎?故必虚其心,静其志,纤微无间,而诊道斯为全矣,保不失也。
七诊
《三部九候论》云: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张注云:谓其或在上,或在下,或在表,或在里之不同也),独陷下者病。(沉伏不起也。)
《举要》云:脉有七诊,曰浮中沉,上下左右,消息求寻。(浮以候表,沉以候里,中以候胃气。上下,即寸与尺,此概两手六部而言也;左右,左手右手也,一说上下左右,即
《脉要精微论》所云,左外以候心,右外以候肺。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此节与前诊视大法参看。)
脉审上下来去
《脉要精微论》云:上盛(寸部)则气高(邪壅于上为厥巅疾(厥阳巅顶之疾);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去声)风也。故中恶风者,阳气受也。(上下皆指寸尺而言,恶字入声。)
张仲景曰:初持法,来疾去迟,此由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名曰内实外虚也。滑伯仁曰:脉有上下来去至止,不明此六字,则阴阳虚实不别也。
上者为阳,来者为阳,至者为阳;下者为阴,去者为阴,止者为阴。上者,自尺部上于寸口,阳生于阴也;下者,自寸口下于尺部,阴生于阳也。来者,自骨肉之分,而出于皮肤之际,气之升也;去者,自皮肤之际,而还于骨肉之分,气之降也。应曰至,息曰止也。
吴鹤皋曰:脉有上下,是阴阳相生,病虽重不死;脉有来去,是表里交泰,病虽重必起;脉无上下来去,死无日矣。汪子良曰:来以候外,去以候内。来实去虚,主病在外;来小去大,主病在内。
推求上下内外察病法
《脉要精微论》云: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有心腹积也。
张注云:推音吹,诸释作推展之推者,非也。此言察病之法,当推求于脉,以决其疑似也。
凡病若在表,而欲求之于外矣,然脉则沉迟不浮,是在内而非外,故知其心腹之有积也。
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身有热也。
张云:凡病若在里,而欲推求于内矣。然脉则浮数不沉,是在外而非内矣,故知其身之有热也。
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
张云:凡推求于上部,然脉止见于上,而下部则弱,此以有升无降,上实下虚,故腰足为之清冷也。
推而下之,下而不上,头项痛也。
张云:凡推求于下部,然脉止见于下,而上部则亏,此以有降无升,清扬不能上达,故为头项痛也。或以阳虚而阴凑之,亦为头项痛。
按之至骨,脉气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
张云:按之至骨,沉,阴胜也。脉气少者,气血衰也。阳气衰而阴气盛,故为是病。
因形气以定诊
《汇辨》云:人之形体,各有不同,则脉之来去,因之亦异,不可执一说,以概病情也。何则?肥盛之人,气居于表,六脉常带浮洪;瘦小之人,气敛于中,六脉常带沉数;性急之人,五至方为平脉;性缓之人,四至便作热医。(此句未妥,亦须合症而诊。)
身长之人,下指宜疏;身短之人,下指宜密。北方之人,每见实强;南方之人,恒多软弱。
少壮之人,脉多大;老年之人,脉多虚。醉后之脉常数,饮后之脉常洪。室女尼姑多濡滞,婴儿之脉常七至。故《经》曰:形气相得者生,三五不调者死。更有说焉,肥盛人虽曰浮洪是其常,使肌肉过于坚浓,则其脉来,势不能直达于皮肤,反欲重按乃见,徒守浮洪之说,以轻手取之,则模糊细小,竟不能测;瘦小之人,虽曰沉数是其常,使肌肉过于浅薄,则其脉来,即呈于皮肤,反可浮取而知。性急之人,脉数是其常,当从容无事,亦近舒徐;性缓之人,脉迟是其常,值倥偬多冗,亦随急数。北人脉强是其常,或累世膏粱,或母系南产,亦未必无软弱之形;南人脉弱是其常,或先天禀足,或习耐劳苦,亦间有实强之状,少壮脉大是其常,夭促者多见虚细;老年脉虚是其常,期颐者更为沉实。室女尼姑,濡弱者是其常,或境遇优游,襟怀恬淡,脉来亦定冲和。婴儿气禀纯阳,急数者是其常;或质弱带寒,脉来亦多迟慢。以此类推,则人固有一定之形气,形气之中,又必随地转移,方能尽言外之妙也。
脉审阴阳顺逆
《平人气象论》有云: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
约注云:春夏洪大为顺,沉细为逆;秋冬沉细为顺,洪大为逆。男子左大为顺,女子右大为顺。凡外感症,阳病见阳脉为顺,阳病见阴脉为逆,阴病见阳脉亦为顺。内伤症,阳病见阳脉为顺,阳病见阴脉为逆,阴病见阴脉为顺,阴病见阳脉为逆也。
《灵枢?动输篇》云:阳病而阳脉,小者为逆;阴病而阴脉,大者为逆。
约注云:阳症脉宜浮大,小为阳症见阴脉;阴症脉宜沉细,大为阴症见阳脉。
张路玉曰:阴阳,死生之大端,不出浮大数动滑为阳,沉涩弱弦微为阴之总纲。仲景言伤寒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可以推卒病之逆顺,亦可广诸病之死生。
孙对薇曰:阴根于阳,阳根于阴。表属阳,以活动为性体,而有静顺之阴在内;里属阴,以静顺为性体,而有活动之阳在中,乃相依倚也。若表脉惟散尖洪大,里脉惟蹇迟细小,乃阴阳不相和。各盛于本位,当收敛表阳,使根于内;温和里阴,使根于外。有表涩下,而里冲上者,在外为阳气不升,在内为阴火冲发;有表蹇涩,而里洪数者,此阴乘阳,阳乘阴也。又云:尖数在下,而不见平阔之体,此阳极也,当下之;平阔在上,而不见尖数之体,此阴胜也,当升之。
脉有五逆
《灵枢?玉版篇》云:诸病皆有逆顺。腹胀身热脉大,是一逆也。腹鸣而满,四肢清冷泄,其脉大,是二逆也。衄而不止脉大,是三逆也(皆为阴症见阳脉)。咳且溲(小便)血,脱形,其脉小劲(小不宜劲),是四逆也。咳脱形,身热,脉小以疾(小不宜疾),是谓五逆也。如是者,不过十五日而死矣。其腹大胀,四末清,脱形泄甚,是一逆也。腹胀便血,其脉大时绝,是二逆也。咳上溲血(下),形肉脱(外),脉抟(内),是三逆也。呕血,胸满引背,脉小而疾(虚而火盛),是四逆也。咳呕,上腹胀(中),且餐泄(下),其脉绝,
《灵枢?五禁篇》曰:何谓五逆?热病脉静(阳症见阴脉),汗已出,脉盛躁(病不为汗衰),是一逆也。病泄,脉洪大,是二逆也。着痹不移(凝血),血
四塞脉
《至真要大论》曰:春不沉,夏不弦,冬不涩,秋不数,是谓四塞。
吴注云:言脉虽待时而至,若春至而全无冬脉,夏至而全无春脉,己虽专王,而早绝其母气,是五脏不相贯通也。
又曰:参见曰病,复见曰病,未去而去曰病,去而不去曰病。
吴注云:一部而参见诸部,此乘侮交至也。既见于本部,复见于他部,此淫气太过也。未去而去,为本气不足,来气有余;去而不去,为本气有余,来气不足。王注:复见,谓再见已衰、已死之气也。
脉贵有神
李东垣曰:脉之不病,其神不言,当自有也;脉既病,当求其中神之有与无焉。
如六数七极,热也;脉中有力,即有神也。三迟二败,寒也;脉中有力,即有神也。热而有神,当泄其热,则神在焉;寒而有神,当去其寒,则神在矣。寒热之脉,无力无神,将何恃而泄热去寒乎?苟不知此,而遽泄之去之,将何依以生,所以十亡八九。故经曰:脉者血气之先,血气者人之神,可以不谨养乎?可不察其有无乎?按东垣此论,深达至理,但以有力二字言有神,恐不足尽有神之妙。王执中曰:有神者,有力中带光泽润滑也,于解进矣。萧子 歌云:轻清稳浓肌肉里,不离中部象自然,则又有进焉。
脉贵有根
《难经》曰: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胸腹有物填塞,故吐之则愈,若无物可吐,则阴绝于下也)。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能为害。所以然者,人之有尺,譬如草之有根,枝叶虽枯槁,根本将自生。木有根本,人有元气,故知不死。
《八难》曰:寸口脉平而死者,何谓也?然诸十二经脉,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言其能建中立本,育气固形,使诸邪不能伤其身,守其内而卫其外者也,故云)。故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寸口脉平而死者,生
脉无根有二说
《汇辨》云:一以尺中为根。叔和云:寸关虽无,尺犹不绝,如此之流,何忧殒灭?盖因其有根也。若肾脉独败,是无根矣,安望其发生乎?一以沉候为根。《经》曰,诸浮脉无根者皆死,是为有表无里,孤阳不生,盖阴阳互为其根,使阴既绝矣,孤阳岂能独存乎?尺为肾部,而沉候之六脉,皆肾也(滑氏曰:沉候亦肾肝之应,见前)。要知两尺之无根,与沉取之无根,总属肾水涸绝,而无资始之原,宜乎病之重困矣。
浮中沉候五脏说
王宗正曰:诊脉之法,当从心肺俱浮,肝肾俱沉,脾在中州,则与叔和之守寸关尺,寄位以候五脏六腑之脉者,不大相径庭乎?岂知宗正亦从经文诸浮脉无根者皆死之句悟入,遂谓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心肺居于至高之分,故应乎浮;肝肾处乎至阴之位,故应乎沉;脾胃在中,故以中候候之。然能与叔和之法,参而用之,正有相成之妙。
(冲阳、太溪、太冲三脉)
《汇辨》云:凡伤寒危迫,手脉难明,须察足脉。不知者竞相哗矣,予请陈其说焉。
《经》曰:治病必求于本。本之为言根也,源也。而本有先后天之辨,先天之本在肾,而太溪一穴,在足内踝后五分,跟骨上动脉陷中,此足少阴所注为 地也;后天之本在脾,而冲阳一穴,在足趺上五寸,高骨间动脉,去陷谷二寸,此足阳明所过,为原之地也。诊太溪以察肾气肝,在足指本节后二寸陷中。盖肝者,东方木也,生物之始,又妇人主血,而肝为血海,此脉不衰,则生生之机,犹可望也。
脉以胃气为本
《玉机真藏论》云:脉弱以滑,是有胃气。
《终始篇》云: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是皆胃气之谓。)
张景岳曰:大都脉代时宜,无太过,无不及,自有一种雍容和缓之状,便是胃气之脉。
《平人气象论》曰: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长夏胃微软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曰死,软弱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秋病至秋而病,以胃尚存;今病,即病也,无胃气故也,余仿此。)
《玉机真藏论》云:胃者五脏之本。脏气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致于手太阴也。(无胃者,非无胃也,邪夺之也,邪夺之,则胃不至,而真脏反至也)
凡脉缓而和匀,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疾不徐,不长不短,应手中和,意思欣欣,悠悠扬扬,难以名状者,此真胃气脉也。
盛启东曰:举按坚强,搏击有力,或微渺在骨,按不可得,胃气绝也。
朱改之曰:脉健旺者,按之柔和;微弱者,按之应指,便是胃气;合微弦微钩以观,自得之
五脏平脉
心脉浮大而散,心合血脉,心随血脉而行,持脉如六菽之重,按至血脉而得者为浮;稍稍加力,脉道粗者为大,又稍加力,脉道阔濡者为散。肺脉浮涩而短,肺合皮毛,肺加力,不及本位曰短。肝脉弦而长,肝合筋,肝脉循筋而行,持脉如十二菽之重,按至筋,脉道如筝弦为弦;次稍加力,脉道迢迢者为长。脾脉缓而大,脾合肌肉,脾脉循肌肉而行,持脉如九菽之重,按至肌肉,如轻风微扬柳梢为缓;稍稍加力,脉道敦实者为大。肾脉沉而软滑,肾合骨,肾脉循骨而行,按至骨而得者为沉;次重按之,脉道无力为软;举指来疾,流利者为滑。
滑伯仁曰:此五脏平脉,须要察之,久久成熟,一遇病脉,自然可晓。《经》曰:先识经脉,而后识病脉,此之谓也。
频率
《玉机真藏论》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其气来实而强,此为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善怒,忽忽眩冒而巅疾;不及则胸痛引背,下则两胁满(忽忽不爽也,眩目视如转也,,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其气来盛去亦盛,此为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为不及,病在中。太过则身热肤痛,为浸淫;不及则烦心,上见咳唾,下为气泄。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其气来毛而中央坚,两旁虚,此为太过,病在外;其气来毛而微,此为不及,病在中。太过则气逆而背痛;不及则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其气来沉而搏,故曰营,反此者病。其气如弹石者,此为太过,病在外;其去如数者,此为不及,病在中。太过则解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不及则心悬如病饥,眇中清,脊中痛,少腹满,小便变(眇音渺,季胁之下,挟脊两旁空软处肾外当眇,故眇中清冷也,解者,热不热,寒不寒,壮不壮,弱不弱,即倦怠无力不欲食是也)。
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者也,善者不可得见,恶者可见。其来如水之流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如鸟之喙者,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四肢不举,不及则九窍不通。
张三锡曰:频率者,谓春三月俱带弦,夏三月俱带洪,秋三月俱带浮,冬三月俱带沉。脏脉平,胃脉又应四时,乃无病者也,反此病矣。太过病在外,是外感邪气也;不及病在中,是张路玉曰:春脉弦,见于人迎,肝气自旺也。设反见于气口,又为土败木贼之兆,或左右关虽弦,而小弱不振,是土衰木萎,法当培土荣木。设用伐肝之剂,则脾土愈困矣。或肝病证,见于左寸,包络之火自旺也,或并见于右寸,火乘金位也。脾脉缓,诸部皆缓,而关部独盛,中宫湿热也;诸部皆缓,寸口独滑,膈上有痰也;诸部皆缓,两尺独显弦状,岂非肝肾虚寒,不能生土之候乎。肺脉毛,昔人以浮涩而短为平脉,意谓多气少血,脉不能滑,不知独受营血之先,营行脉中之第一关隘,若肺不伤燥,必无短涩之理,即感秋燥之气,亦肺病耳,非肺气之本燥也。若诸部皆毛,寸口独不毛者,阳虚浊阴用事,兼挟痰气于上也。诸部不毛,气口独毛者,胃虚不能纳食,及为泄泻之征也。肾脉石,若诸脉不石,左寸独石者,水气凌心之象,右关独石者,沉寒伤胃之象也。
脉逆四时
(此即克贼脉也)
《玉机真藏论》曰: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逆四时,为不可治。所谓逆四时者,春春夏,而脉沉涩,秋冬而脉浮大,名曰逆四时也。(王注:未有,谓未有藏脉之形状也。)
春脉弦,得洪脉,至夏死;得涩脉,至秋死;得石脉,至冬死。以真脏之气先泄也。
丹源子曰:然必曰悬绝沉涩者,正见此等脉,与常脉迥别。故不悬绝者,不可遽云死也,且其死,亦有期。按:仲景云:二月得毛脉,至秋当死,是必待所胜者旺而后死也。又按:《平人气象论》所云,春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等云云,是又以春与秋互对,夏与冬互对,与此稍不同,而皆不曰死,亦谓其不悬绝也。学人再取其病证参之,益了然矣。大抵春夏忌沉涩,秋冬忌浮大,此其要耳。
五脏平病死脉
(《平人气象论》)
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 ,曰心平(琅 音郎干,玉之有光似珠者,言盛满滑利也)。夏以胃气为本,病心脉来,喘喘连属(急促相仍),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脉来,前曲后居(轻取坚强不柔,重取牢平肺脉来,厌厌聂聂(众苗齐秀之貌),如落榆荚,曰肺平(浮薄而轻虚)。秋以胃气为本,病肺脉来,不上不下(往来涩滞),如循鸡羽,曰肺病;死肺脉来,如物之浮(空虚无根),如风吹毛(散乱无绪),曰肺死。
平肝脉来,软弱招招(犹迢迢也),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梢必柔软,即和缓弦长之义),春以胃气为本。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坚劲无梢之和缓);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平脾脉来,和柔相杂,如鸡践地,曰脾平,长夏以胃气为本。病脾脉来,实而盈数,如鸡举足,曰脾病(轻疾不缓);死脾脉来,锐坚如鸟之喙,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后二句,言点滴无伦,去而不返也。)
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曰肾平,冬以胃气为本。病肾脉来,如引葛(坚搏牵连),按之益坚,曰肾病;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音劈)如弹石,曰肾死。
按:《十五难》所载,平病死脉,与本经各有异同,学人当以本经为正。
脉有溢覆关格
(此阴阳相乘之脉)
《三难》曰:关之前,阳之动也,脉当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上减者法曰不及,遂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也,故曰覆溢,是其真脏之脉,人不庞安常曰:寸倍尺为溢脉,一名外关,关以上,外脉也,阴拒阳而出,名曰内格。自关以上,溢于鱼际,而关以后,脉伏行,阴壮乘阳,而阳竭则死,是寸口四倍于人迎。尺倍寸为覆脉,一名内关,关以下,内脉也,阳拒阴而入,名外格。自关以下,覆入尺泽,而关以前,脉伏行,阳亢乘阴,而阴竭亦死,是人迎四倍于寸口。
脉有伏匿
《二十难》曰:阴阳更相乘,更相伏也。脉居阴部,而反阳脉见者,为阳乘阴也。脉虽时沉涩而短,此谓阳中伏阴也。脉居阳部,而反阴脉见者,为阴乘阳也。脉虽时浮滑而长,此谓阴中伏阳也。
张注云:尺部而见阳脉,乃阳乘于阴。阳脉之中,虽时沉涩而短,此乃阳中伏阴。寸部而见阴脉,乃阴乘于阳也。阴脉之中,虽时浮滑而长,此乃阴中伏阳也。
禀赋脉
六阳脉,六部健旺;六阴脉,六部如丝。
仁斋曰:阳脉虽病寒常浮洪,阴脉虽病热常微细。
钱君颖曰:禀阳脏者便燥,能饮冷,恶辛辣,不受补剂,畏热喜凉;禀阴脏者便溏,喜饮热,饮冷即泻,喜辛辣,畏冷。
肥人脉沉瘦人脉浮
张三锡曰:人肥白,脉多沉弱而濡,或滑,以形盛气虚,多湿痰故耳。人黑瘦,脉多数疾,或弦,以阴水不足,火常盛故耳。
滑伯仁曰:男子尺脉常弱,女子尺脉常盛。
朱丹溪曰:男子寸盛而尺弱,女子尺盛而寸弱。(参黄子曰:男子以阳为主,女子吴鹤皋曰:神气充实,一手或两手脉上鱼际必寿,素无此脉,一旦见者,阴乘阳也,为逆
反关脉
《内经》曰:脾脉外鼓沉为肠 ,久自已。胃脉外鼓大为鬲,偏枯。
王启玄注云:外鼓,谓不当尺寸而鼓击于臂外。
邹丹源曰:此即反关脉,谓其不行于关上,而见于关外,故曰反关也。其部位取法,亦与正有只一手反者。《内经》此节,特脾胃一部之主法,若心肺肝肾,亦可以三隅反矣。然溯其所自,此先天之变也,或形生之后,因惊扑,因病药,而脉道外走者,此后天之失也。
附记:孙兆诊开宝寺僧,左手无脉,乃转左臂上得之,而息至如常。孙曰:意是年时,曾有惊扑,震动心神,故脉道外移,则不能复,今气血已定,自不复归,非有病也。
僧曰:然,某襁褓时,两受扑,皆几死,今宜脉之失道,非有疾也。闻公神于医,聊试耳。
反诊脉
《脉经》曰:寸口脉沉着骨,反仰其手,乃得之,此肾脉也,动苦少腹痛,腰体,癫疾。刺肾俞入七分,又刺阴维入五分。
慎庵按:此乃反诊之脉,非反关也。反仰其手,谓仰医者之手,非仰病患之手也。
古人诊病,必仰病患之手而诊,医者覆其手以候,惟反诊异是,覆其病患之手,医者乃仰手而取,则得其脉矣。此外惟南北二政之岁,三阴司天在泉,尺寸有不应者,反其诊则见矣。不应者脉极沉,不应诊也,覆病患手诊之,则脉见,非无脉也,舍此之外,无覆手之诊。
南北政司天在泉不应之诊
《汇辨》云:南北二政,其面不同,司天在泉,移位相从。甲己之岁,是为南政。三阴司天,则寸不应;三阴在泉,则尺不应。乙庚丙辛丁壬戊癸,斯八岁者,皆曰北政。三阴不应。北政之岁,厥阴在泉,则右不应;太阴在泉,则左不应;不应之位,皆少阴也。诸部不应,反诊较之。
不应之脉,皆在两寸两尺,一为手少阴心经,一为足少阴肾经也。凡南政之应在寸者,则北政应在尺;北政之应在寸者,则南政应在尺。值此不应之脉,乃岁运合宜,命曰天和之脉,不必求治,若误治之,反伐天和矣。
不应有尺寸反左右交
尺当不应,而反浮大;寸当浮大,而反沉细;寸当不应,而反浮大;尺当浮大,而反沉细,是为尺寸反者,死。
右当不应,而反浮大;左当浮大,而反沉细;左当不应,而反浮大;右当浮大,而反沉细,是谓左右交者,死。
外感辨风寒风热凭证略脉说
张路玉曰:肥人肌肉丰浓,胃气沉潜,纵受风寒,未得即见表脉,但须辨证。
设鼻塞声重,涕唾稠黏,风寒所伤也。
若鼻塞声重,而屡咳痰不即应,极力咯之,乃得一线黏痰,甚则咽肿者,乃风热也。以肥人实之故,不可以此胶执也。瘦人肌肉浅薄,胃气外泄,即发热头痛,脉浮数,多属于火;但以头之时痛时止,热之忽重忽轻,又为阴虚火扰之故也。惟发热头痛无间,昼夜不分轻重,人迎浮盛者,方是外感之病。亦有表邪挟内火,虽发热头痛,昼夜不分轻重,而烦躁口渴,卧寐不宁,皆邪火烁阴之候,惟宜辛凉发散,又当顾虑其阴。独形瘦气虚,颜白唇鲜,卫气不固者,最易伤风,却无内火之患矣。
脉有五邪
(虚实贼微邪是也。)
《难经》曰:从前来者为实邪,从后来者为虚邪,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从所胜来者为微邪,自病者为正邪。
春肝木王,其脉弦细而长,名曰肝脉也。反得浮涩而短者,是肺之乘肝,金之克木,为贼邪,大逆,十死不治。反得洪大而散者,是心之乘肝,子之扶母,为实邪。虽病自愈,反得沉凌木,为微邪,虽病即瘥。(余四脏俱依此而推,不必重录其文。)
按:我生,是将来,故在前而实;生我,是退气,故在后而虚。克我,则为贼;我克,则为
诊新病久病脉法
《内经》曰:脉小弱以涩者,谓之久病;脉浮滑而病者,谓之新病。(再以望诊中合色脉一条,参究得详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