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中风一
【歌】腑中风邪显六经,面加五色表之形。若还中脏多便阻,绝证临之命必倾。半身不遂 斜口,此是风邪中在经。有表汗之须续命,六经加减认教真。须知在里溲便秘,实者尤当三化行。原无表里秦艽治,大要清心静养神。
【论】经云:风为百病之长也,善行而数变。或为寒中,或为热中,或为寒热,或为偏枯,或为疠风,皆为风也,其变莫测。然八方之风邪中人,则有中腑、中脏、中经脉之分,所以别其邪之浅深也。中腑者,有表证,面加五色,脉浮弦而恶风寒,拘急不仁,现六经形证,治宜汗之,亦不可过汗,损其卫气。中脏者,内闭九窍,故唇缓失音,鼻塞,耳聋,眼瞀,大小便秘,故可下之,亦不可过下,损其荣血。中经脉者,外无六经形证,内无便溺阻隔,故治之在经,无表里证,不可汗下,宜静胜其燥,是养血也,大秦艽汤。其有痿痹、瘫痪偏枯、痛痒、顽麻、中痰、中气,似风而非风也,故另立类中风条以别之。
【脉】中风浮吉,滑兼痰气。其或沉滑,勿以风治。或浮或沉,而微而虚,扶元治痰,风未可疏。浮迟者吉,急疾者殂。
中腑
中腑者,废肢节,审其六经形证,用加减续命汤。国中先须理气,乌药顺气散、对星香散。若兼中脏,大便秘,三化汤。失音舌强,大秦艽汤。痰涎盛者,稀涎散、竹沥汤、荆沥汤。
加减续命汤麻黄(去节) 人参(去芦) 黄芩(去腐) 川芎 芍药(酒炒) 甘草(炙) 杏仁(去皮尖,麸炒)
防己(去皮) 桂枝(净炒) 防风(去芦,各一钱) 附子(炮,去皮脐,五分)
上 咀,生姜三片,水二盏,煎至一盏,通口服。
达按:古人以此方混治中风,未详其证。盖麻黄、杏仁,麻黄汤也,仲景以之治太阳证之伤寒。桂枝、芍药,桂枝汤也,仲景以之治太阳证之中风。如此言之,则中风而有头痛、身热、脊强者,皆在所必用也。人参、甘草,四君子之二也,局方用之以补气。芍药、川芎,四物汤之二也,局方用之以养血。如此言之,则中风而有气虚、血虚者,皆在所必用也。风淫末疾,故佐以防风。湿淫腹疾,故佐以防己。阴淫寒疾,故佐以附子。
阳淫热疾,故佐以黄芩。盖疾不单来,杂揉而致,故其用药亦兼赅也。如治中风不审六经形证加减,虽治,与不治无异也。宜以此汤随证加减,治之如下。
如中风无汗恶寒,麻黄续命汤主之。
根据本方,麻黄、杏仁、防风各加一倍。
宜针至阴出血,(穴在足小指外侧爪甲角,针二分。)昆仑举跷。(穴在足外踝后跟骨,针透太溪。)
如中风有汗恶风,桂枝续命汤主之。
根据本方,桂枝、芍药、杏仁各加一倍。
宜针风府。(穴在项后入发一寸,针入三分,禁灸。)
以上二证,皆太阳经中风也。
如中风有汗,身热不恶寒,白虎续命汤主之。
根据本方,加石膏、知母各二钱,甘草再加一倍。
如中风有汗,身热不恶风,葛根续命汤主之。
根据本方,加葛根,桂枝、黄芩再加一倍。
宜针陷谷。(穴在足大指次指本节后陷中,针入五分。)去阳明之贼,兼刺厉兑,(穴在足。)泻阳明之实。
以上二证,皆阳明经中风也。
如中风无汗身凉,附子续命汤主之。
根据本方,附子加一倍,干姜加二倍,甘草加二倍。
宜针隐白。(穴在足大指内爪甲角。去太阴之贼。)
此太阴经中风也。
如中风有汗无热,桂附续命汤主之。
根据本方:桂枝、附子、甘草各加一倍。
宜针太溪。(穴在足内踝后,跟骨上陷中,针透昆仑。)
此少阴经中风也。
如中风六经混淆,系之于少阳、厥阴。或肢节挛痛,或麻木不仁,羌活连翘续命汤主之。
根据本方,加羌活、连翘也。
少阳之经绝骨,(穴在外踝上三寸,灸五壮。)灸以引其热;厥阴之井大敦,(穴在足大指甲聚毛间。)
刺以通其经。
乌药顺气散乌药 陈皮(各二钱) 麻黄(去节) 川芎 枳壳(去穣,麸炒) 白芷 桔梗(各钱) 僵蚕(炒去丝)
干姜(炮,五分) 甘草(炙,二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温服。
达按:本方以“顺气”名者,盖遍身麻痹,表气不顺也,故治以麻黄、川芎。语言謇涩,里气不顺也,故治以乌药、陈皮、枳壳。口眼歪斜,面部之气不顺也,故治以白芷、僵蚕。喉中气急,甘草可缓。肺气上逆,桔梗可下。痰之为物,寒则凝滞,热则流通,佐以干姜,行其滞也。此治标之剂也,然必邪实初病之人方可用。
中风一身俱麻,加人参、白术、当归、川芎、麦门冬。久患左瘫右痪,去麻黄,加天麻、防风、羌活、半夏、南星、木香、当归。口眼 斜加生姜。虚汗去麻黄,加黄 。中风面目、十指俱麻,乃气虚也,补中益气汤加木香、香附、羌活、防风、乌药。
对星香散治中风体肥痰盛,口不渴者,此方主之。
牛胆 南星(八钱) 木香(一钱)
上 咀,每服四钱,生姜十片,水一大盏,煎七分,温服。
达按:本方用南星,燥痰之品也。曰体肥,曰痰甚,曰不渴,则宜燥也可知矣,故以南星主之。而必入牛胆者,制其燥也。佐以木香,利痰气也。
中脏
中脏无别病,大便秘者,用三化汤。老弱之人,以滋润汤代之。若口开眼合,撒手遗尿,汗出如油,摇头直视,面赤如妆,声如鼾睡,脉急大实者,皆不可治。不省人事,用通顶散,或半夏末吹鼻中取嚏,如无嚏者死。痰涎盛,用稀涎散,或虾汁吐之。痰多有热,荆沥汤。
三化汤治中脏者,以此通其滞,调以十全、四物。
大黄 枳实 浓朴 羌活上 咀,等分,每服一两,水煎服。
滋润汤治风中在脏,大便秘结。
当归 生地黄 枳壳(去穣) 浓朴(去皮) 槟榔 大黄 火麻仁 杏仁(去皮,各一钱) 羌活(七分) 红花(一钱三分)
上锉,水煎,空腹温服。
通顶散治病患国中风,昏愦不省人事,口噤不能开者,急用之。
藜芦 甘草(生) 川芎 细辛 人参(各一钱) 石膏(五分)
上为末,吹鼻中一字,就提起头顶心发,立苏。有嚏者可治,无嚏者不可治。
稀涎散治中风忽然如醉,形体昏闷,四肢不收,涎潮搐搦,用以吐出痰涎便醒。
明矾(一两,半生半枯) 皂角(四条,去黑皮,炙)
每服三钱,温水调灌,风痰自出。
达按:本方治中风暴仆,痰涎壅塞者,盖浊邪在上,风盛气壅而然也。经曰: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
先治其标,后治其本。故不与疏风、补虚,而先吐其涎。白矾之味咸苦,咸能软坚,苦能去湿。皂角之味辛咸,辛能利窍,咸能去污。名之曰“稀涎”,固夺门之兵也。师曰:凡吐中风之痰,使咽喉疏通,能进汤液便止。
若攻尽其痰,则无液以养筋,反令人挛急、偏枯,此大戒也。
荆沥汤(方见类中风内。)
中经脉无表里证,口眼 斜,半身不遂,宜静胜其燥,是养血也,大秦艽汤。汗、吐、下后,初证既定,宜静药养之,牛黄清心丸。痰涎盛,竹沥汤。口眼 斜,瓜蒂散或虾汁吐之。血虚,四物汤吞活络丹。
大秦艽汤治中风手足不能运动,舌强不能言,风邪散见,不拘一经者,此方主之。
秦艽(去芦) 石膏(各三两,生用) 甘草 川芎 当归(酒炒) 羌活(去芦) 独活 防风 黄芩(酒炒) 白芍药(酒炒) 吴白芷 白术 生地黄(酒洗) 熟地黄 白茯苓(去皮,各二两) 细辛(五钱)
每服一两,水煎。
阴雨湿胜时加生姜七片。春、夏加知母七分,心下痞加枳实一钱,煎服。
按:中风,虚邪也。许学士云:留而不去,其病则实。故用驱风养血之剂。以秦艽为君者,攻一身之风也。
以石膏为臣者,去胸中之火也。羌活散太阳百节之风疼。防风为诸风药中之军卒。三阳数变之风邪,责之细辛。
三阴内淫之风湿,责之苓、术。去厥阴经之风,则有川芎。去阳明经之风,则有白芷。风热干乎气,清以黄芩。
风热干乎血,凉以生地。独活疗风湿在足少阴。甘草缓风邪上逆于肺。用归、芍、熟地者,所以养血于疏风之后,一以济风药之燥;一使手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步也。
牛黄清心丸(方见痫证。)
竹沥汤(方见类中风条下。)
瓜蒂散(方见痰证。)
四物汤(方见血证。)
活络丹治中风口眼 斜,半身不遂及诸风痹手足拳挛,筋脉不舒,皆风邪湿毒流滞经络,浑身走注疼痛,脚心钓痛,腿、臂间忽一、两点痛,并宜服之。
南星(炮) 川乌(炮) 草乌(炮) 地龙(各六两) 乳香 没药(另研,各三两三钱)
上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酒下,荆芥汤亦可。
增补省风汤治中风口眼 僻,痰涎壅盛者主之。
半夏(一钱,姜制) 防风(一钱) 全蝎(二钱,去翅、足) 胆星 甘草(炙) 生白附 生川乌 木香(各五分,不见火)
以“省风”名者,省减其风之谓也。盖风壅其痰,干于面部,则口眼 僻。塞于胸中,则痰涎壅盛。是方也,防风、白附、全蝎、川乌可以活经络之风痰而正口眼。胆星、半夏、甘草、木香可以疗胸次之风痰而开壅塞者焉。
总按(补):《医学指迷》云:夫木必先枯也,而后风摧之;人必先虚也,而后风入之。气虚之人,腠理不密,故外风易袭;血虚之人,肝木不平,故内风易作。盖虚之所在,邪必凑之,腑虚则中腑,脏虚则中脏,血脉虚则中血脉。中脏多滞九窍,故口噤不开,目瞑无视,失音不语,大小便不通。中腑多着四肢,故半身不遂,手足不随,痰涎壅盛,喘声如雷,然目犹能视,口犹能言,大小便不闭,以此为别耳。若口眼 斜,沉沉欲睡者,中血脉也,此为最轻。中腑者易治,中脏者难治。中腑者宜汗,从乎阳也;中脏者宜下,从乎阴也。
中腑后幸而得愈,若不戒酒色,不避风寒,必复中。中必在脏,虽神仙亦莫能治,盖由浅以及深也。
卷二
类中风二
【歌】卒倒原从气分虚,湿痰能中右边肢。左边死血并无血,不语涎多吐最宜。口噤筋挛风热甚,四肢不举属于脾。更兼痿 与麻痹,休作风邪真中医。
【论】河间云:风病多因热盛。俗云风者,言末而忘其本也。有风者,亦非外中之风,良由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肾虚不能制,则阴虚阳实,热气怫郁,心神昏冒,故卒倒无知。亦由喜、怒、悲、忧、恐五者过极而卒中,皆为热。微则僵仆,气血流通,筋脉不挛,发过如故。
甚则热气太盛,郁滞不通,阴气暴绝,阳气后竭而死。故痰涎者,偏枯者,口噤者,筋急者,筋反纵者,皆为燥热之证,故主乎火也。西北气寒,为风所中诚有之。东南气温多湿,有病风者,非风也,皆由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经所谓:亢则害,承乃制也。古方以风、痿混同论治,故多以治风药通治痿疾。殊不知痿因肺热叶焦,传入五脏,散为诸痿,如四肢不举,舌本强,足痿不收,痰涎有声,悉属于土,为湿热,以风治之非也,故主乎湿。东垣云:言中风者,皆由元气不足,则邪凑之,益气则风自除。故卒倒僵仆皆由气虚,故主乎气。
许学士云: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忧愁不已,气多厥逆,往往得此疾,便觉涎潮昏塞,牙关紧急,脉伏身寒,此名中气。若中风,则身温为异耳。然诸家之说,皆非外中之风,故曰类中风。
气虚
附血虚。
僵仆卒倒,气虚也,六君子汤加黄 、竹沥、姜汁,或浓煎人参汤,加竹沥、姜汁。
血虚,八珍汤,地黄须用姜汁炒则不泥膈。
六君子汤八珍汤(二方并见气虚证。)
四君子加竹沥姜汁方人参(三钱) 白术(一钱) 茯苓(二钱) 甘草(五分) 竹沥(半盏) 姜汁(五匙)
按:丹溪曰:半身不遂,在右者,属气虚,以此方主之。气虚者,宜补之以甘,故用参、术、茯、甘四件。称其为君子者,谓其甘平有冲和之德,而无克伐之性也。
其加竹沥,为能行痰。其加姜汁,所以行竹沥之滞,而共成伐痰之功耳。
四物加桃仁红花竹沥姜汁方当归(酒洗) 川芎(酒洗,去芦) 白芍(酒炒) 熟地(酒蒸) 桃仁(去皮尖) 红花(各等分)
竹沥(半盏) 姜汁(五匙)
按:丹溪曰:半身不遂,在左者,属瘀血,以此方主之。用芎、归、芍、地,生血药也,新血生,则瘀血滑而易去。用桃仁、红花,消瘀药也,瘀血消,则新血清而易生。然亦加夫竹沥、姜汁者,以痰之物靡所不之,无分左、右而为患也。
中气
痰气,若厥逆身冷,脉沉伏,勿作中风。治以苏合香丸灌醒,然后调治,续用乌药顺气散、八味顺气散。
苏合香丸治男、妇中风、中气,牙关紧闭,口眼 斜,不省人事,并传尸骨蒸劳瘵,卒暴心疼,鬼魅瘴疟,小儿急、慢惊搐,妇人产后中风,赤白痢疾,一切气暴之证,最能顺气化痰。
沉香 木香 丁香 白檀香 麝香(另研) 香附 白术 安息香(酒熬膏) 诃子肉 荜茇 朱砂(水飞)
乌犀角(镑,各一两) 乳香 片脑 苏合香油(入安息香内酒熬,各五钱)
上为末,研匀,用安息香膏并炼白蜜和剂。每服旋丸如桐子大,取井花水,温冷任意,下四丸,老人、小儿服一丸,温酒化下。
按:病患国中风,喉中痰塞,水壅难通,非香窜不能开窍,故集诸香以利窍。非辛热不能通塞,故用诸辛为佐使。犀角虽凉,凉而不滞。诃梨虽涩,涩而生津。世人用此方于国中之时,每每取效。丹溪谓辛香走散真气,又谓麝、脑能引风入骨,如油入面,莫可解也,医者但当用之以救急,慎勿令人多服也。
乌药顺气散(方见前真中条。)
八味顺气散治中风正气虚,痰壅盛者,此方主之。
白术(土炒) 茯苓 青皮(炒) 陈皮(去白) 乌药 白芷 人参(各一钱) 甘草(五分)
按: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用四君子以补气。治痰之法,利气为先,故用青皮、陈皮、台乌、白芷以顺气,气顺则痰行,而无壅塞之患矣。此标本兼施之法也。
痰火
痰涎盛,偏枯口噤,筋急拘挛,筋反纵,脉数,燥火为病,牛黄清心丸主之。在表,防风通圣散。在上,凉膈散。昏冒发热,不恶寒,不安卧,此风热烦躁,泻青丸。痰火炽盛,烦渴便秘,脉数大,三黄枳实汤、滚痰丸。
牛黄清心丸(方见痫证。)
防风通圣散治中风,一切风热,大便秘结,小便赤涩,头面生疮,眼目赤痛;或热生风,舌强口噤;或鼻生紫赤风刺、瘾疹,而为肺风;或成风疠,而世俗呼为大风;或肠风而为痔漏;或肠郁而为诸热谵妄惊狂,并皆治之。
防风 川芎 当归 赤芍药(酒炒) 连翘 薄荷 麻黄(各四分) 石膏( ) 桔梗 黄芩(各八分)
白术 山栀子(酒炒黑) 荆芥(各三分) 滑石(二钱四分) 大黄 芒硝(各四分) 甘草(一钱)
上,姜、葱、豆豉同煎。
自汗去麻黄,自利去大黄、芒硝。
按:本方有防风、麻黄,解表药也,风热之在皮肤者,得之由汗而泄。荆芥、薄荷,清上药也,风热之在巅顶者,得之由鼻而泄。大黄、芒硝,通利药也,风热之在肠胃者,得之由后而泄。滑石、栀子,水道药也,风热之在决渎者,得之由溺而泄。风淫于膈,肺肤受邪,石膏、桔梗,清肺肤也。而连翘、黄芩,又所以祛诸经之游火。风之为患,肝木主之,芎、归、芍药,和肝血也。而甘草、白术,又所以和胃气而健脾焉。
凉膈散
泻青丸(二方并见火证条下。)
三黄枳实汤黄芩 黄连 大黄(煨,各一钱) 浓朴 甘草(各五分) 枳实(二钱)
上,水煎热服,不拘时。
礞石滚痰丸(方见痰饮条下。)
湿痰
口眼 斜,半身不遂,涎多不语。中于右,属痰,稀涎散吐之。痰盛胸满,导痰汤。肥人痰厥,口眼 斜,手麻木,化痰丸。四肢不收,心神恍惚,不知人事,六君子汤加竹沥、姜汁。热多,荆沥汤,或加二陈汤,或青州白丸子。痰火甚,滚痰丸。
稀涎散(方见前真中风条。)
导痰汤即二陈加南星、枳壳。
六君子汤(方见脾胃。)
二陈汤(方见痰饮。)
竹沥汤治中风四肢不收,心神恍惚,不知人,不能言。
竹沥(二升) 生葛汁(一升) 生姜汁(三合)
相合,作三服。
荆沥汤治中风有痰多热,宜常服此。
荆沥(二升) 竹沥(二升) 生姜汁(二合)
相合温服。
青州白丸子治小儿惊风,大人诸风,牙关紧急,或痰喘体麻。
生半夏(七两) 生白附(二两) 生川乌(去皮,五钱) 生南星(二两)
上为细末,盛绢袋中,以井水中摆出末,更将手时揉之令出。如有渣,再为末,再入绢袋中,再摆揉,以尽为度。放瓷盆中,日晒夜露,每朝晨要换新鲜水,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去水晒干如玉片,研细,以大米粉熬粥饮,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五丸,薄荷汤下,风瘫温酒下,服不拘时。
达按:前证若少壮之人,气血未虚,真水未竭,适因怒,动肝火,火畏水,不能上升,所以身凉无痰涎然。
须臾便醒者,水旺足以制火也,此名中气。老衰之人,气血俱虚,真水已竭,适因怒,动肝火,火寡于畏,得以上升,所以身温有痰涎然。多不能治者,水竭无以降火也,此名中痰。虽然少壮之人亦有不治者,男子乃色欲过多,下元水亏,不能治火;女人乃经后、产后,去血过多,不能配气。适因忿怒动火,而阳气无所根据附,则随火而发越矣。阴也,血也,岂不为阳气之根本乎?
卷二
中寒三
【歌】胃虚肤豁中寒深,厥逆身凉脉细沉。要辨内伤并外感,理中姜附倍加参。
【论】有卒中天地之寒气者,属外因;有口食寒物而得者,属内因。然胃气太虚,肤腠疏豁,故寒邪直入于中。其病即发,手足厥冷,脉息细微,身蜷不热,或有微热而不渴,倦言动者是也。当急温之,迟则不救,非若伤寒之邪,循经传里之缓也。东垣云:内伤极多,外伤间有之。西北极寒,多外感;东南温和,多内伤。
外感者,五积、理中,姜、附、麻黄、细辛之类;内伤者,从补中益气汤,加温散之剂。
【脉】中寒紧涩,阴阳俱盛。法当无汗,有汗伤命。
外因
若平素怯弱之人,外中寒邪而得者,盖虚人腠理疏豁,气血内损,故寒邪直中于中。不作热,手足厥冷,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五积散。房劳而中寒厥逆者,四逆汤、三建汤主之,外用温脐法。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少阴始得之病,反发热脉沉者,此方主之。
麻黄 细辛(各四钱) 附子(炮,二钱半)
按:病发于阴者,当无热。今少阴病,始得之,何以反发热也?盖其病本由太阳传来者,肾虚则真寒直入而脉沉,表有余邪,因发热。故用麻黄以发太阳之汗,用辛、附以温少阴之经。
五积散桔梗(十二两) 苍术(米泔浸,去粗皮,二十四两) 陈皮(去白) 麻黄(去节) 枳壳(去穣,麸炒,各六两) 浓朴(姜制) 干姜(各四两) 白芷 川芎 甘草(炙) 茯苓 肉桂芍药 当归 半夏(汤泡七次,各三两)
按:本方治寒客经络,内伤生冷,头身俱痛,呕吐腹疼,恶寒拘急者主之。
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葱白二根,煎七分,热服。
挟气,加吴茱萸。
四逆汤甘草(炙,二两) 干姜(两半) 附子(去皮、脐,半两)
按:右方治寒中太阴,受病即发,脉微不渴,四肢厥冷者主之。以生附配干姜,补中有发之意也。
每服五钱,水一盏,煎七分,温服,不拘时。
三建汤大川乌 附子 天雄(并泡,等分)
每服四钱,加生姜十片,煎服。
温脐法用麝香、半夏、皂荚各一字为末,填脐中,用生姜切薄片贴之,放大艾火于姜片上,蒸灸三七壮。灸关元、气海二十壮。热气通于内,寒气逼于外,阴自退而阳自复矣。
内因
虚弱人,口食生冷寒凉之物,手足厥冷,脐腹绞痛,脉脱或迟,人参理中汤、姜附汤。因房劳内伤元气,重中于寒,脉脱者,三建汤。因劳役内伤元气,复感于寒者,补中益气汤加姜、附主之。
人参理中汤治太阴自病即发,自利不渴,寒多而呕,腹痛鸭溏,蛔厥,霍乱等证。
人参 干姜(炮) 甘草(炙) 白术(各二钱半)
上锉,作一剂,水煎温服。
如吐多,去白术加生姜。下多,倍白术、人参。寒多,加干姜一钱半。有动气,去白术,加肉桂二钱。脉沉微而迟者,加炮附子二钱,名附子理中汤。
姜附汤治中寒昏不知人,身体强直,口噤不语,四肢厥冷,脐腹冷痛,霍乱转筋,一切虚寒,并皆治之。
干姜(一两) 附子(生,去皮脐,细切,一枚)
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七分,食前温服。
挟气不仁,加防风。挟湿,加白术。筋脉拘急,加木瓜。肢节痛,加桂二钱。
补中益气汤(方见劳役内伤条。)
达按:经云:夫寒,阴气也。寒中阳经,阳犹能抗阴,其病易愈。寒中阴经,两阴相遇,胶固难愈。故病太阴、少阴者,必重且危。病厥阴者多死。有等亡命之徒,既跌扑斗殴,内伤于血,复轻生投水,外着于寒。
血得寒而凝结,寒得血而深入,未有能生者也。
卷二
暑证四
【歌】暑伤气分汗如倾,身热头疼躁不宁。所感必须分动静,阴阳二证自然明。
【论】东垣云:静而得之曰伤暑,动而得之曰中热。富贵人避暑于凉亭广厦,为房室阴寒所遏,暑火不伸,故曰静而得之。辛苦人负重作劳,勤耕力役,大暑行途者,此动而得之。王安道以静得者即是阴证,非暑也。
然大暑炎热流行,无所不至,虽外以风扇寒凉抑之,终非凛冽之寒邪。但外寒遏,暑火不伸,此寒为标,热为本,故先以辛温治其标寒,继以清凉治其本热,无不愈者。若便作阴证名之,用辛热剂可乎?学人宜临时参究脉证可也。
【脉】暑伤于气,所以脉虚。弦细芤豁,体状无余。
动而得之
冒暑作劳,身热头疼,自汗烦渴,面垢唇焦,或身如针刺,此热伤分肉也,人参白虎汤主之。素有痰火,复冒暑气而恶心,眩晕吐呕者,黄连香薷饮主之,有痰加胆星、半夏,虚加人参。内外挟火相灼,卒倒不知人事者,名曰暑风,此暑气入而鼓激痰火,塞碍心窍故也,治宜吐之。
人参白虎汤治伏暑发渴,舌燥生芒刺,身热,脉虚,自汗等证。
人参(一钱半) 知母(二钱) 石膏(五钱) 甘草(炙,一钱)
上方入粳米一撮,水一钟,煎八分,不拘时服。
若腹痛吐泻饱闷者,石膏切不可用。热极,小便遗尿不止,加炒黄柏。烦躁加辰砂末、酸枣仁。
黄连香薷饮治伏暑引饮,口燥咽干,或吐或泻。
黄连(姜炒,四两) 浓朴(姜炒,六两) 扁豆(微炒,半斤) 香薷(去土,一斤)
每服三钱,水一钟,酒少许,煎七分,沉冷,不拘时服。
若卒中昏冒僵仆,角弓反张,不省人事,手足或发搐搦,此为暑风,不可作风治,本方加羌活主之。泻利加白术、茯苓。脉虚弱加人参、五味、麦冬。虚汗不止加黄 、白术。心烦加栀子、辰砂末。渴加干葛、天花粉。胸满加枳壳、桔梗。小便不利加赤茯苓、滑石。呕吐加藿香、陈皮、姜汁。
十味香薷饮消暑气,和脾胃。
香薷(一两) 人参 陈皮(炒) 白术(土炒) 黄 (蜜炙) 扁豆(炒,去壳) 甘草(炙) 浓朴(姜炒) 木瓜 白茯(去皮,各半两) 脉虚,加麦冬、五味上为末,每服二钱,热汤、冷水任调下。
静而得之
避暑于深堂大厦,为阴寒所遏,暑不得越,手足厥逆者,大顺散。霍乱者,六和汤、桂苓甘露饮。
大顺散干姜(一钱,炒) 甘草(八分,蜜炒) 肉桂(去皮) 杏仁(去皮尖,各六分)
上为粗末,水煎温服,如烦躁,井花水调下。
按:本方治夏月引饮过多,脾胃受湿,清浊相干,阴阳气逆,霍乱吐泻,腹痛脉迟者主之。用干姜、肉桂,温胃而建中。甘草、杏仁,调脾而利气。非治暑之药,乃治饮冷受伤之剂也,若非饮冷,切勿执方。
六和汤桂苓甘露饮(二方并见霍乱。)
达按:暑与热,同义而异名。中暑,即中热也,何分之有?历代医家,乃有中暑、中热之分,吾不知其所谓。假如道中行人,酷日趱程;野中农夫,暄天劳力,津竭汗尽,咽喉如烧,饥未得食,渴未得饮,劳未得息,卒然昏冒,不省人事,身体发热,名为中热,虽谓之中暑,亦可也。至于素享富贵之人,其性不耐寒暄,每至暑月,即池亭水阁以安其身,浮瓜沉李以供其口,环冰挥扇,以祛其热,藤箪竹床以取其凉,炎蒸不来,清风满座,内有伏阴,外受凉气,汗不流而肌理密,阴愈侵而阳不发,卒然昏眩,寒热交作,呕吐腹痛,乃为夏月感寒,非中暑也。法当温以理其中,辛以散其表,不可执中暑之说,而用治暑之剂也。宜以生姜、葱白、木香、陈皮、羌活、紫苏之类。
卷二
湿证五
【歌】东南土薄湿多生,风雨山蒸属外因。西北地高湿疾少,乳醪湿面内因成。腰如石坠头如裹,声壅如同瓮里鸣。肢节痛兮兼痿痹,四肢缓纵不能行。脉来沉缓无疑惑,疸肿虚浮泄利频。上下分消施汗泄,若然湿郁取风升。
【论】夫湿有自外入者,有自内出者,必须审其方土。东南地土卑下多阴雨,湿气必从外入,多自下起,故重腿脚气者多,治当汗散,久则渗泄。西北地高无湿,人多食湿面、潼乳、酒醪,以饮多快食为尚,或酒后寒气怫郁,湿不得越,病从内生。故多腹皮胀满,水臌浮肿,按之如泥之病,治须通利二便,甚则逐水驱之,责其根在内也。然南北方土,其内外所因感,亦互有之,但有多少之殊耳,不宜执一见也。
【脉】湿则濡缓,或兼涩小。入里缓沉,浮缓在表。若缓而弦,风湿相搅。
外因
湿从外受,在上,羌活胜湿汤、升阳除湿汤;在下,四苓散、平胃散;风湿胜,脉浮汗出身重,防己黄汤调之;在下,气实、大小便不通者,导水丸。
羌活胜湿汤治脊痛项强,腰似折,项似拔,上冲头痛,及足太阳经不行。
羌活 独活(各钱) 本 防风 甘草 川芎(各五分) 蔓荆子(三分)
水煎温服。
如身重,腰沉沉然,乃经中有湿也,加苍术二钱,黄柏一钱,附子五分。
按:经曰:风能胜湿。故用羌、防等诸风药,如卑湿之地,风行其上,不终日而湿去矣。又曰:无窍不入,惟风为能。故凡关节之病,非风药不可。用甘草为佐者,以风药悍燥,用以调之,此之谓有制之兵也。
升阳除湿汤治脾虚不能运化,湿胜濡泻主之。
升麻(中) 柴胡(中) 防风(中) 苍术(上) 泽泻(中) 猪苓(中) 陈皮(下) 神曲(中)
麦芽(中) 甘草(下)
水煎,食前服。
按:经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故先用升麻、柴胡以提清气。又曰:湿胜则濡泄,故用苍术、防风以发汗,猪苓、泽泻以利水,此上下分消之法也。夫泻虽生于湿,必从饮食而得者,故用曲、麦、陈、甘以消食健脾,脾能健运,则湿自除而泻自止矣。
防己黄 汤治风湿相搏,客在皮肤,四肢少力,关节烦疼,脉浮身重,汗出恶风。
防己(一两) 甘草(炙,五钱) 白术(七钱半) 黄 (一两二钱)
上 咀,每服一两,枣一枚,姜三片,煎服。
内因
饮食入,湿从内生,二陈汤加苍术、白术,平胃散。饮食内伤停湿,胸满肿胀,发黄,茵陈五苓散,实者舟车丸。
若饮酒动湿,升而汗之,解酲汤。
二陈汤(方见痰饮。)
四苓散治内伤饮食有湿,小便赤少,大便溏泄。
白术 茯苓 猪苓 泽泻按:经曰:湿胜则濡泄,故湿生于内者,令人水泄。湿并于膀胱,故小便不利。白术性燥,燥则健脾。茯苓本淡,淡能渗湿。猪苓有渗而无补。泽泻润下而兼渗。丹溪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故以此方主之。
加桂名五苓散,加茵陈名茵陈五苓散。
平胃散治脾胃不和,土湿太过,腹胀不食者主之。
苍术(君,米泔浸) 浓朴(臣,姜汁炒) 陈皮(臣) 甘草(佐,炒)
按:经曰:谷气通于脾。今山岚瘴气,谷气也,令人不服水土而腹胀,是土湿太过也,故用苍术燥湿为君。
浓朴、陈皮宽中泄气为臣。甘草和诸药为佐。湿气去,则胃气平矣。
上为末,每服五钱,姜、枣煎服。
葛花解酲汤(方见内伤条。)
导水丸主泻湿热,通利二便。必高燥之地,黑瘦之人,膏粱之家,热燥之病,服之切当。若下湿之地,肥白之人,淡食之家,寒湿之病,犹未当也。
大黄 黄芩(各一两) 牵牛 滑石(各四两)
上为细末,水丸,如绿豆大,温水下二十丸,日三服。
舟车丸治湿胜气实。
大黄(二两) 甘遂 大戟 芫花 青皮 陈皮(各一两) 牵牛(头末四两) 木香(五钱)
上为细末,水丸,白汤送下,随病加减。
卷二
燥证六
【歌】燥甚津衰血不充,大肠干涩故难通。若然皴揭并干劲,盖是阳明燥气钟。
【论】经云: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河间云:风、热、火,同阳也;燥、湿、寒,同阴也。
又,燥、湿,小异也。然燥金虽属秋阴,而异于寒、湿,反同其风、热。故火胜金而风生,则风能胜湿,热能耗液而反寒,阳实阴虚,则风热胜于水湿而为燥也。热燥在里,耗其津液,故大便秘结,消渴生焉。夫风劲清肃,燥气在表,钟于皮肤,则皮毛燥涩,皴揭干疥,爪枯之病生焉。东垣云:饥饱劳役,损伤胃气。及食辛辣浓味之物,而助火邪,伏于血中,耗散真阴,津液亏少,故大便结燥。然燥结亦有风燥、热燥、阴结、阳结之类。治法:以辛润之,以苦泻之,则结散燥除也。
风燥
血弱不能养筋,筋燥,手足不能动,指爪枯槁,大秦艽汤。大肠风闭燥结者,搜风顺气丸。
大秦艽汤(方见真中风条。)
搜风顺气丸治腰、脚疼痛,四肢无力,恶疮下注,风气、脚气。常服润三焦,和五脏,润肠,除风湿。
大黄(五两,半生半熟用) 麻仁(微炒,去壳另研) 山茱萸(去核) 山药(各三两) 槟榔 郁李仁(另研) 菟丝子(酒蒸) 牛膝(酒浸,二两) 车前子(一两) 枳壳(麸炒) 川独活(各两) 防风(一两半)
上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茶、酒任下。
火燥
脾胃伏火,大便秘结,润肠丸、脾约麻仁丸。五内火炽盛,烧灼津液,烦渴燥甚,白虎汤。燥热结者,清凉饮子。
润肠丸桃仁(去皮尖,另研) 麻仁(炒去壳,各一两) 大黄(煨) 羌活 当归梢(各五钱)
如风湿,加皂角、秦艽。如脉涩气滞,加郁李仁。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白汤下。
脾约麻仁丸治肠胃热燥,大便秘结。
浓朴(姜制) 枳实(麸炒) 芍药(各八分) 大黄(一两六钱,酒蒸,焙干) 杏仁(去皮尖,炒) 麻仁(炒,去壳另研,各五钱)
上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临卧温水下。
润麻丸能润血燥,大便不通。
麻仁 当归 桃仁 生地 枳壳(各一两)
上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白汤下。
白虎汤(方见火证。)
清凉饮子大黄 当归 赤芍 甘草上各等分,水煎服。
虚燥
阴虚火盛,下焦燥热,小便涩数者,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虚秘者,蜜导法、胆导法。血虚干涸脏结者,元戎四物汤、通幽汤或蜜导法。
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二方见虚损。)
元戎四物汤治脏结闭涩。
四物加煨大黄、桃仁,等分煎服。
通幽汤治幽门不通,上冲吸门,吸门不开,则为噎塞。治在幽门,以辛润之。
生地 熟地(各五分) 甘草(炙) 红花(各三分) 升麻(五分) 当归身 桃仁泥(各一钱)
上锉,水煎,调槟榔末五分,稍热服。
蜜导法以蜜炼如饴,捻成指大,长二寸许,纳谷道中。
卷二
火证七
【歌】五行各一火惟二,君相之火心肾是。或因喜怒忧恐悲,扰乱妄动名五志。肾经一水奚能胜,七火奔腾何可制?因而阳盛阴常亏,所以丹溪把阴济。治火之法非一端,补虚泻实发郁滞。更有阳火阴火名,故立正治与从治。河门推展火之机,泄漏轩岐千古秘。
【论】夫五行各一其性,惟火有二,君、相是也,此二火出于天成。又有五志过极,扰乱妄动,五脏之火随起,名曰五志之火,出于人为。丹溪所谓一水不能胜七火,所以火之为病甚多。《内经》病机十九条,而属火者五。河间又推展其说,火之致病甚悉。如:喘嗽呕吐,暴注下迫,转筋,小便混浊,腹胀大,鼓之如鼓,痈疽疡疹,瘿瘤结核,吐下霍乱,瞀郁肿胀,鼻窒鼽衄,血溢血泄,淋闭,身热,恶寒战栗,惊惑,悲笑谵妄,衄蔑血污之病,皆手少阴君火之为病也。如:瞀螈暴喑,冒昧,躁扰狂越,骂詈惊骇, 肿酸疼,气逆冲上,禁栗如丧神守,嚏呕,疮疡喉痹,耳鸣及聋,呕涌溢,食不下,目昧不明,暴注 ,暴病暴死,此皆属手少阳相火之为病也。然火病既非一端,治法难拘一理,当审其虚实之候,究其受病之由,随其阴阳之性,委曲调治,则火易伏。否则,激薄其性,反致燔灼,莫能御也。
【脉】虚火浮数,实火沉大,随其所见,细数为害。
君火
君火者,心火也,可以湿伏,可以水灭,可以直折,黄连解毒汤、三黄丸、栀子金花丸。实者可以硝、黄、冰水正治。君火炽甚,用寒药直折其火,其火转甚者,须用姜汁或酒制炒,则火自伏,此寒因热用之法也。又云:心为君主,自焚则死,故多暴死之证。
黄连解毒汤治三焦实火,内外皆热,烦渴溲赤,口舌生疮,便秘脉数者主之。
黄连(炒) 黄芩(炒) 黄柏(炒) 山栀(炒等分)
上,水煎,热服。水泛为丸,名栀子金花丸,茶汤吞下。
三黄丸又名三补丸,即前方减去山栀是也。
按:经曰:壮火食气,少火生气。盖少火之火,无物不生,壮火之火,无物不耗,故少火宜升,壮火宜降。
故以黄芩清上,黄连清中,黄柏清下,则三焦之壮火自伏,而气得其生,血得其养矣,故曰“三补”。虽然,火有虚实,是方但可以治实火,若虚者用之,则火反盛,谓降多亡阴也。
相火
相火者,龙火也。不可以直折,惟黄柏可以治之,随其性而伏也。若以冰水寒凉正治,立死,宜大补阴丸、坎离丸。气从下而冲上者,内挟相火,肾水虚不能制之,宜生地、丹皮、玄参、知母之类以壮水。
大补阴丸(方见虚损。)
坎离丸一名滋肾丸,治肾火起于涌泉之下。
黄柏(十两,酒浸) 知母(六两,酒浸) 肉桂(五钱)
水丸,空心淡盐汤送下。
按:是方知母、黄柏性味苦寒,水之属也,故能滋益肾水。肉桂辛热,火之属也,故能假之反佐,正所谓坎离交,而为既济也。
郁火
郁火可发,当看何经。四肢发热,肌痹热,骨髓中发热如燎,扪之烙手,此血虚而得之也。或胃虚多食冷物,抑遏阳气于脾土,升阳散火汤。手心热,属热郁,用火郁汤,或用栀子、香附、白芷、半夏、川芎,曲糊丸服。若因醇酒浓味,膏粱积热者,清胃散主之。
升阳散火汤治过食冷物,抑遏少阳之火,郁于脾部者。
升麻 干葛 独活 羌活(各五钱) 防风(二钱半) 柴胡(三钱) 人参 白芍药(五钱) 甘草(半生半炙,六分)
每服五钱,水煎,热服。
按:前方升、柴、羌、独、干葛、防风,皆辛温上行之物也,用之以升少阳之气。清阳既出上窍,浊阴自归下窍,而食物传化,自无抑遏之患。芍药味酸,能泻土中之木。人参味甘,能补中州之气。生甘草能泻郁火于脾,从而炙之,则健胃而和中矣。
火郁汤即升阳散火汤去独活,加葱白是也。
清胃散治醇酒浓味,致唇齿作痛,或齿龈溃烂,或连头面、颈项作痛。
升麻(二钱) 生地 丹皮 当归(各一钱) 黄连(炒,一钱半)
上,水煎服。加犀角、连翘、甘草,名加味清胃散。
五志之火
诸气 郁,属于肺火之升也。又,悲哀动中,则火起于肺。经云: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黄芩、葶苈、苦酒之类是也,泻白散、清金丸主之。
诸风掉眩,属于肝火之升也。又,大怒,火起于肝。柴胡、黄连、龙胆草泻之,或回令丸。
诸湿肿满,属于脾火之动也。醉饱火起于脾,宜芍药、黄芩、石膏泻之。
诸痛痒疮疡,属于心火之动也。又,怵惕思虑,则火起于心。泻心汤、导赤散泻之。
诸逆冲上,属于肾火之升也。又,房劳则火起于肾。惟黄柏、知母顺其性而伏之。
泻白散治肺火为患,喘满气急者主之。
桑白皮(一两) 地骨皮(一两) 甘草(五钱)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六分,食前温服。
清金丸治肺火。
黄芩不拘多少,炒,为末,水丸如绿豆,每服一钱。
泻青丸治肝经风热实火。
羌活 防风 山栀(酒炒) 龙胆草(酒拌,蒸,晒) 当归 川芎 大黄(酒拌,蒸,晒)
上等分,为末,蜜丸如弹子大,竹叶汤入砂糖调服。
回令丸一名左金丸,治肝火。
黄连(六两) 吴茱萸(一两,汤煮少时)
上为末,粥丸,白术、陈皮汤下,每服一钱。
泻心汤治心热。
黄连为末,水调服。
三黄泻心汤即前方加大黄、黄芩,等分,煎服。
导赤散治小肠实热。
生地 木通 甘草(等分)
入竹叶煎,温服。
虚火
虚火可补。若饮食劳倦,内伤元气,火与元气不两立,为阳虚之病,宜补中益气汤甘温之剂除之,经云:温能除大热是也。若阴微阳强,相火炽甚,以乘阴位,日渐煎熬,为血虚之病,以甘寒之剂降之,宜四物汤加黄柏、知母,用药须稍加姜汁制之,此从治之法也。若房劳内伤,真阴失守,无根之火泛上,气从足上而起,为阴虚之病,或从足底心起者,又虚之极也,难治,须大补气血,兼温散药,宜丹溪大补阴丸、大补丸。以附子末贴涌泉穴,引火伏下。
补中益气汤(方见内伤条。)
四物汤(方见血虚。)
大补丸治阴火。
黄柏炒褐色,为末,粥丸(一法水丸)。
实火
实火可泻。若脏腑积热,为阳强之病。如口舌生疮,痰实不利,烦躁多渴,肠胃秘涩,便溺不利等证,凉膈散。人壮气实,火盛癫狂,大便秘结者,黑奴丸。阳明火炽甚,烦渴热燥者,白虎汤。火盛者,寒凉药稍加温剂,或酒炒,则邪易伏。
凉膈散治火郁上焦,大热面赤者主之。
大黄 朴硝 甘草(各二两) 连翘(四两) 栀子 黄芩 薄荷(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加竹叶七片,蜜些少,煎服。
按: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故以芒硝为君,大黄为臣,黄芩、栀子、连翘、薄荷、甘草为佐。不作汤液而作散者,取其泥膈而成功于上也。
黑奴丸治阳毒发斑,烦躁,大渴倍常。时行热病,六、七日未得汗,脉洪大或数,面赤目胀,身痛大热,烦躁,狂言欲走,渴甚。又五、六日以上不解,热在胸中,口噤不能言,为坏伤寒,医所不治,弃为死人,精魂已竭,心下才暖,拨开其口,灌药下咽即活。
黄芩 釜底煤 芒硝 麻黄 灶突墨 梁上尘 小麦奴(各一两) 大黄(一两二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新汲水化下。饮水尽,足当发寒,寒已,汗出乃瘥。若时倾不汗,再服一丸,须见微利。若不大渴,不可与此药。
白虎汤石膏(四钱, ,研) 知母(一钱半) 甘草(炙,一钱) 粳米(一撮)
上,水煎,温服,不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