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豉汤
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 者。
栀子(十四枚 生用。擘。) 香豉(四合 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歌曰 山栀香豉治何为。烦恼难眠胸窒宜。十四枚栀四合豉。先栀后豉法煎奇。
男元犀按。此汤旧本有得吐止后服等字。故相传为涌吐之方。高明如柯韵伯。亦因其说。惟张隐庵、张令韶极辨其讹。曰。瓜蒂散二条。本经必曰吐之。栀子汤六节。并不言一吐字。且吐下后虚烦。岂有复吐之理乎。此因瓜蒂散内。用香豉二合而误传之也。愚每用此方。服之不吐者多。亦或有时而吐。要之吐与不吐。皆药力胜病之效也。其不吐者。所过者化。即雨露之用也。一服即吐者。战则必胜。即雷霆之用也。方非吐剂。而病间有因吐而愈者。所以为方之神妙。栀子色赤象心。味苦属火。性寒导火热之下行。豆形象肾。色黑入肾。
制造为豉。轻浮引水液之上升。阴阳和。水火济。而烦热懊 结痛等证俱解矣。原本列于太阳。主解烦。非吐剂。而有时亦能涌吐也。韵伯移入阳明。只知为吐剂泄阳明之烦热。即此为仁者见仁。知者见知也。
栀子甘草豉汤
治栀豉汤证中若少气者主之。
栀子(十四枚) 甘草(二两 内台。止用半两) 香豉(四合)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升半。去滓。分温二服。
(从
栀子生姜豉汤
治栀子豉汤证中若加呕者。此方主之。
栀子(十四枚) 生姜(五两 内台。止用一两)香豉(四合)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取二升半。内豉。煮取升半。去滓。分温二服。
歌曰 栀豉原方效可夸。气羸二两炙甘加。若加五两生姜入。专取生姜治呕家。
蔚按。栀豉解见上。汗吐下后。中气虚不能交通上下。故加甘草以补中。呕者汗吐下后胃阳
栀子浓朴汤
治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此方主之。
栀子(十四枚) 浓朴(四两) 枳实(四枚 水浸去穣。炒。)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二服。(本张氏重订。)
歌曰 朴须四两枳四枚。十四山栀亦妙哉。下后心烦还腹满。止烦泄满效兼该。
柯韵伯曰。心烦则难卧。腹满则难起。起卧不安是心移热于胃。与反复颠倒之虚烦不同。
栀
栀子干姜汤
治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主之。
栀子(十四枚) 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从张氏。删去二句。)
歌曰 十四山栀二两姜。以丸误下救偏方。微烦身热君须记。辛苦相需尽所长。
张令韶曰。栀子导阳热以下行。干姜温中土以上达。上下交而烦热止矣。
附录家严新案
嘉庆戊辰。吏部谢芝田先生令亲。患头项强痛。身疼。心下满。小便不利。服表药。无汗。
形之太阳也。但使有形之太阳小便一利。则所有病气俱随无形之经气而汗解矣。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一服遂瘥。惟夜间不寐。特告曰。此名虚烦。因辛热遗害。若用枣仁、远志、茯神等药。反招集其所遗而为孽。病必复作矣。用栀子豉汤。即愈。
嘉庆己巳季春。曹扶谷明府。患头痛项强恶寒等证。自差次回垣后。更增出寒热往来。
欲呕胸满等证。家严诊其脉数中见小。按之虚不应指。骇谓之曰。阳证见阴脉。法在不治。
所幸者大小便如常。神识颇清。正虽虚而尚未溃。察其胸满欲呕寒热往来之证。俱是病气欲从枢转之象。当乘机而利导之。遂令一日服小柴胡两剂。柴胡每剂八钱。次日再诊。以上诸证虽退。而心胸懊 不安。语言错乱无次。实觉可忧。又诊其脉略缓。遂为之喜曰。邪从枢转而出。故寒热等证俱平。正为邪热所伤。故烦昏等证并见。此时须当救正。但救正二字。
不读伤寒、金匮。便以人参误事。立主用栀子豉汤从离坎交媾处拨动神机。服后停药。静候三日。值阳明主气之期。申酉为阳明正旺之时。戊癸相合自愈。果如言应期而效。
真武汤
治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 动。振振欲擗地者。
此方主之。又治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
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 炮。)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歌曰 生姜芍茯数皆三。二两白术一附探。便短咳频兼腹痛。驱寒镇水与君谈。
加减歌曰 咳加五味要半升。干姜细辛一两具。(一本。去生姜。)小便若利恐耗津。须去茯张令韶曰。虚者不可汗。汗后病不解而变证也。真武者。镇水之神也。水性动。今动极不安上循于旁者也。
罗东逸曰。小青龙汤治表不解有水气。中外皆寒实之病也。真武汤治表已解有水气。中外皆者脾也。主水者肾也。肾为胃关。聚水而从其类。倘肾中无阳。则脾之枢机虽运。而肾之关门不开。水即欲行。以无主制。故泛溢妄行而有是证也。用附子之辛热。壮肾之元阳。则水有所主矣。白术之温燥。创建中土。则水有所制矣。生姜之辛散。佐附子以补阳。于补水中寓散水之意。茯苓之淡渗。佐白术以健土。于制水中寓利水之道焉。而尤重在芍药之苦降。
其旨甚微。盖人身阳根于阴。若徒以辛热补阳。不少佐以苦降之品。恐真阳飞越矣。芍药为春花之殿。交夏而枯。用之以亟收散漫之阳气而归根。下利减芍药者。以其苦降涌泄也。加干姜者。以其温中胜寒也。水寒伤肺则咳。加细辛、干姜者。胜水寒也。加五味子者。收肺气也。小便利者去茯苓。恐其过利伤肾也。呕者去附子加生姜。以其病非下焦。水停于胃。
所以不须温肾以行水。只当温胃以散水。且生姜功能止呕也。
小柴胡汤
治少阳经发热。口苦耳聋。其脉弦者。又治太阳阳明二经发热不退。寒热往来。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 生姜(三两) 半夏(半升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烦而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取微汗愈。
若歌曰 柴胡八两少阳凭。枣十二枚夏半升。三两姜参芩与草。去渣重煎有奇能。
中而达外。生姜所以发散宣通者也。此从内达外之方也。愚按原本列于太阳。以无论伤寒中之气从枢以外出。非解少阳也。各家俱移入少阳篇。到底是后人识见浅处。
加减歌曰 胸烦不呕除夏参。蒌实一枚应加煮。若渴除夏加人参。合前四两五钱与。蒌根清蛎四两应生杵。心下若悸尿不长。除芩加茯四两侣。外有微热除人参。加桂三两汗休阻。咳除参枣并生姜。加入干姜二两许。五味半升法宜加。温肺散寒力莫御。
张令韶曰。太阳之气。不能从胸出入。逆于胸胁之间。虽不干动在内有形之脏真。而亦干动君主。故去半夏之燥。不呕者。中胃和而不虚。故去人参之补。加栝蒌实之苦寒导火热以下降也。渴者。阳明燥金气盛。故去半夏之辛。倍人参以生津。加栝蒌根引阴液以上升也。腹中痛者。邪干中土能破肝之牝脏。其味咸能软坚。兼除胁下之痞。去大枣之甘缓。欲其行之捷也。心下悸小便不利者。肾气上乘而积水在下。故去黄芩。恐苦寒以伤君火。加茯苓保心气以制水邪也。不渴外有微热者。其病仍在太阳。故不必生液之人参。宜加解外之桂枝覆取微汗也。咳者。形寒伤肺。肺气上逆。故加干姜之热以温肺。五味之敛以降逆。凡咳皆去人参。长沙之秘旨。
既有干姜之温。不用生姜之散。既用五味之敛。不用大枣之缓也。
小建中汤
治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以此方主之。又伤寒二三日。心中悸此方主之。
芍药(六两) 桂枝(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胶饴(一升) 大枣(十二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歌曰 建中即是桂枝汤。倍芍加饴绝妙方。饴取一升六两芍。悸烦腹痛有奇长。
程扶生曰。伤寒二三日。邪尚在表。未及传里之时。悸则阳虚。烦则阴虚。故以芍药之苦以而姜、桂等又能托邪外出。此为阴阳两虚之人而立一养正驱邪法也。
张令韶曰。经隧之血脉。流行不息。今寒气入而稽迟之。入阳络则阳脉涩。入阴络则阴脉弦枢机利则经隧之血脉通矣。通则不痛也。
蔚考。金匮黄 建中汤有加减法。小建中汤无加减法。今查内台方议亦有加减。未知为年久者。
胡、地骨皮。
大柴胡汤
治太阳病未解便传入阳明。大便不通。热实心烦。或寒热往来。其脉沉实者。以之。
柴胡(半斤) 半夏(半升) 芍药(三两) 黄芩(三两) 生姜(五两) 枳实(四枚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用大黄二两。
歌曰 八柴四枳五生姜。芩芍三分二大黄。半夏半升十二枣。少阳实证下之良。
蔚按。凡太阳之气逆而内干。必藉少阳之枢转而外出者。仲景名为柴胡证。但小柴胡证心烦郁微烦。曰心下痞硬。以此为别。小柴胡证曰喜呕。曰或胸中烦而不呕。而大柴胡证不独不呕。而且呕吐。不独喜呕。而且呕不止。又以此为别。所以然者。太阳之气不从枢外出。反从枢内入于君主之分。视小柴胡证颇深也。方用芍药、黄芩、枳实、大黄者。以病势内入。
必取苦泄之品以解在内之烦急也。又用柴胡、半夏以启一阴一阳之气。生姜、大枣以宣发中焦之气。盖病势虽已内入。而病情仍欲外达。故制此汤。还藉少阳之枢而外出。非若承气之上承热气也。汪 庵谓加减小柴胡、小承气而为一方。未免以庸俗见测之也。
柴胡加芒硝汤
治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
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小柴胡以解外。
柴胡(二两十六铢) 半夏(二十铢) 黄芩(一两) 甘草(一两) 生姜(一两) 人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去二升。去滓。内芒硝。更煮微沸。分温再服。(此药剂之最轻者。
歌曰 小柴分两照原方。二两芒硝后入良。误下热来日晡所。补兼荡涤有奇长。(此歌照内蔚按。小柴胡汤使太阳之气从枢外出。解见原方。兹云十三日。经尽一周。既来复于太阳。
满而呕者。阳明之阖不得少阳之枢以外出也。日晡所者。申酉戌之际也。阳明旺于申酉戌。
故应其时而发潮热。热已微利者。阳明之气虽实。其奈为丸药所攻而下陷。陷者举之。用小柴胡汤以解外。解寓升发之义。即所以举其陷而止其利也。又加芒硝者。取芒硝之咸寒以直通地道其义深矣。
桃仁承气汤
治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
当先解外。外已解。但小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此方主之。
桃仁(五十个) 大黄(四两) 甘草(二两 生。) 桂枝(二两) 芒硝(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
日歌曰 五十桃仁四两黄。桂硝二两草同行。膀胱热结如狂证。外解方攻用此汤。
蔚按。张令韶谓太阳有气有经。其气从胸而出入。其经挟脊入循膂而内络膀胱。如病邪从则为桃仁承气汤证。太阳之腑曰膀胱。在小腹之间。为血海之所。膀胱有津液而无血。
而与当其仁微苦而涌泄。为行血之缓药。得大黄以推陈致新。得芒硝以清热消瘀。得甘草以主持于中。俾诸药遂其左宜右有之势。桂枝用至二两者。注家以为兼解外邪。而不知辛能行气。气行而血乃行也。(男蔚按。内经曰。血在上喜忘。血在下如狂。)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治伤寒八九日下之。胸胁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言。一身尽重不可转柴胡(一两半) 龙骨(一两半) 黄芩(一两半) 生姜(一两半) 人参(一两半)
茯苓(一两半) 铅丹(一两半) 牡蛎(一两半) 桂枝(一两半) 半夏(一两半) 大枣(六枚)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更煮一二沸。去滓。温服一升。(此分两照宋本歌曰 参芩龙牡桂丹铅。苓夏柴黄姜枣全。枣六余皆一两半。大黄二两后同煎。
内台方议云。伤寒八九日。邪气错杂。表里未分。而误下之。则虚其里而伤其表。胸满而烦胃而除胸胁满。
以人参、半夏为臣。辅之。加生姜、大枣而通其津液。加龙骨、牡蛎、铅丹收敛神气而镇惊错杂之邪。共为使。以此十一味之剂。共救伤寒坏逆之法也。伤寒论共十二味。一本无黄芩。
止十一味也。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治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桂枝(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生姜(三两) 牡蛎(熬。五两) 龙骨上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一本歌曰 桂枝去芍已名汤。蜀漆还加龙牡藏。五牡四龙三两漆。能疗火劫病惊狂。
张令韶曰。伤寒脉浮。病在阳也。太阳与君火相合而主神。心为阳中之太阳。医以火迫劫亡枝色赤入心。取之以保心气。佐以龙、牡者。取水族之物以制火邪。取重镇之品以治浮越也。
芍用甘草、大枣、生姜。以资助中焦之气也。病在阳复以火劫。此为逆也。故曰救逆。
桂枝加桂汤
治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小腹上冲心。灸其核与此方主之。
桂枝(五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按本论云。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
歌曰 气从脐逆号奔豚。汗为烧针启病源。只取桂枝汤本味。再加二两桂枝论。
蔚按。少阴上火而下水。太阳病以烧针令其汗。汗多伤心。火衰而水乘之。故发奔豚。
用桂核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治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此汤主之。
桂枝(一两) 甘草(二两) 龙骨(二两) 牡蛎(二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歌曰 二甘一桂不雷同。龙牡均行二两通。火逆下之烦躁起。交通上下取诸中。
蔚按。太阳病因烧针而为火逆者多。今人不用烧针而每有火逆之证者。炮姜、桂、附、荆、遇阴而烦。阴陷于下。不得遇阳而躁。故取龙、牡水族之物。抑亢阳以下交于阴。取桂枝辛温之品。启阴气以上交于阳。最妙在甘草之多。资助中焦。使上下阴阳之气交通于中土。而烦躁自平也。
抵当汤
治太阳病热在下焦。小腹硬满。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
主之。
虻虫(三十个 去足翅。熬。) 水蛭(三十个 熬。) 大黄(三两 酒洗。) 桃仁(三十个上四味。锉如麻豆。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再服。
歌曰 大黄三两抵当汤。里指任冲不指胱。虻蛭桃仁各三十。攻其血下定其狂。
张令韶曰。太阳有经与气之分。亦有外与表之别。桃仁承气证热结膀胱。乃太阳肌腠之邪从阳肤表之邪从胸中而下结于小腹。表气通于胸。故曰。表证仍在。反不结胸。皮毛为表也。
盖太阳之气。从胸而出入太阳之经。循背膂而下络膀胱。经病外邪从背而入结于膀胱者。详于桃仁承气汤方注。而气病表邪从胸而入。不涉于膀胱。故不曰热结膀胱。而曰反不结胸。
热在下亦居小腹。故前章曰小腹急结。此章曰小腹硬满。急结者急欲下通之象。不必攻之。故曰下者愈。只用桃仁承气足矣。此曰硬满。全无下通之势。故不曰血自下。而曰下血乃愈。言必攻而始下也。非抵当不可。二证之分别如此。又曰。太阳病六七日。正当太阳主气之期。表证仍在。脉当浮。今微而沉者。气随经络沉而内薄也。内薄于胸当结胸。今反不结胸者。知表邪从胸而下入于阴分。阴不胜阳故发狂。热在下焦故小腹硬满。硬满而小便自利。便知其不在无形之气分而在有形之血分也。方用虻虫、水蛭。一飞一潜。吮血之物也。在上之热随经而入。
拒大敌。四
抵当丸
治伤寒有热。小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
虻虫(二十个 去翅足。熬) 水蛭(二十个 熬。) 桃仁(三十五个) 大黄(三两)
上四味捣。分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不可余药。 时当下血。若不下者。
歌曰 卅五桃仁三两黄。虻虫水蛭廿枚详。捣丸四个煎宜一。有热尿长腹满尝。
陈修园曰。抵当之脉。浮取微而沉取结。按曰微而沉。非沉微也。故又以沉结申之。抵当之小便自利。非膀胱之气不化。为下焦之瘀不行。以此方之难用。又不可不用。不得不重申其义也。然此为抵当汤、丸二证公共之辨法也。师又立抵当丸方法者。着眼在有热二字。以热瘀于里而仍蒸于外。小腹又满。小便应不利而反自利。其证较重。而治之不可急遽。故变汤为丸。以和洽其气味。令其缓达病所。曰不可余药者。谓连滓服下。不可留余。庶少许胜多许。俟 时下血。病去而正亦无伤也。
大陷胸丸
治结胸证。项亦强。如柔 状。下之则和。此方主之。
大黄(半斤) 葶苈子(半升 熬。) 杏仁(半升 去皮尖。炒黑。) 芒硝(半升)
上四味。捣筛二味。次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如药法。
歌曰 大陷胸丸法最超。半升葶苈杏硝调。项强如 君须记。八两大黄取急消。
蔚按。太阳之脉。上循头项。太阳之气。内出于胸膈。外达于皮毛。其治法宜从汗解。
今应以结。
丸而又纳蜜奈何。欲峻药不急于下行。亦欲毒药不伤其肠胃也。
大陷胸汤
治大结胸证。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
大黄(六两) 芒硝(一升) 甘遂(一钱匕)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
歌曰 一钱甘遂一升硝六两大黄力颇饶。日晡热潮腹痛满。胸前结聚此方消。
蔚按。大黄、芒硝。苦咸之品。借甘遂之毒。直达胸间之饮邪。不专荡胃中之邪秽也。
汤与味之过而以遮上下也。膈能拒邪。则邪但留于胸中。膈不能拒邪。则邪留胸而及于胃。胸胃俱病。乃成结胸。如胸有邪而胃未受邪。则为胸胁满之半表半里证。如胃受邪而胸不留。则为胃家实之阳明病。皆非结胸也。故必详辨分明。庶无差误。
小陷胸汤
治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主之。又治心下结痛。气喘闷者。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 洗。) 栝蒌实(大者一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煎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歌曰 按而始痛病犹轻。(与手不可近大结胸证迥别。)脉络凝邪心下成。(曰正在心下。
上张令韶曰。气分无形之邪结于胸膈之间。以无形而化有形。故痛不可按而为大结胸证。
结于方脉络之结热从下而降也。若大结胸证亦用此汤。药不及病。多死。又曰。气无形者也。经。
有形者也。以无形之邪结于胸膈之内。故用大黄、甘遂辈从有形之肠胃而解。结于脉络之间。
又用黄连、半夏辈从无形之气分而散。此经气互相贯通之理。
徐灵胎曰。大承气所下者燥屎。大陷胸所下者蓄水。此所下者为黄涎。涎者轻于蓄水而未成水者也。审证之精。用药之切如此。
文蛤散
治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 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瘥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文蛤(五两)
上一味为散。以沸汤和一方寸匕服。汤用五合。
歌曰 水 原逾汗法门。(太阳宜汗而以水 之。)肉中粟起(水在皮肤。)更增烦。(热郁而男元犀按。太阳病不发汗而以水 之。致在表之阳。反退却于内而不得去。师取文蛤为散。
伯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审证用方。则彼用散而此则用汤为宜。附文蛤汤。文蛤五两。麻黄、甘草、生姜各三两。石膏五两。杏仁五十枚。大枣十二枚。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汗出即愈。
张令韶曰。前论内因之水结于胸胁而为大陷胸汤证。此论外因之水入于皮肤而肉中粟起。
或解其热。或用辛热以散外寒。随时制宜。无不可也。
白散
桔梗(三分) 贝母(三分) 巴豆(一分 去皮心。熬黑。研如脂。)
上二味为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余于浅注全录之。此照内台方及张氏本节之。)
歌曰 巴豆熬来研似脂。只须一分(去声)守成规。更加桔贝均三分。(去声)寒实结胸细辨医蔚按。巴豆辛热。能散寒实而破水饮。贝母开胸结。桔梗开肺气。不作汤而作散。
取散以散之之义也。进热粥者。助巴豆之热势以行之也。进冷粥者。制巴豆之热势以止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