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全文在线阅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五

关灯直达底部

  瘰证治

  夫九漏形疹皆瘰 ,于项腋之间,发作寒热,其根在脏腑。《千金》所叙,虽名九漏,《别录》方证,其名更多。野狼漏根于肝,得之忧怒;鼠漏根于胃,得之食鼠毒;蝼蛄漏根于大肠,得之食果;蜂漏根于脾,得之饮流水有蜂毒;蚍蜉漏根于肾,得之食中有蚍蜉毒;蛴螬漏根于心,得之喜怒哭泣;浮蛆漏根于胆,得之思虑;瘰 漏根于肾,得之新沐发;转脉漏根在小肠,得之惊卧失枕。此等因证,文义不明,未知所始。若以理例较之,怒根在肝,鼠毒在胃,食瓜果在大肠,蜂水在脾,姑且通俗易晓。如转脉因惊,根当在胆,却云在小肠;浮蛆因思虑,根当在脾,却云在胆;瘰 因沐发,亦不当在肾,名义不通,似难考据。

  又况哭泣得蛴螬之名,思虑则浮蛆之名,此尤不可晓也。其外更有风漏、冷漏、蝎漏、蚁漏、蜣螂漏、蚯蚓漏、虾蟆漏等,名状不一,谅皆出于土俗随象命名耳,难以考据。治之法,观其未着于肌肉,而外为脓血者,从本引末,可使衰去,针之灸之,敷之角之,从其所因,宣通本脏,皆有成法。《千金》又有决死生,反其目,视其中,有赤脉从上下贯瞳子,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二脉,二岁死;三脉,三岁死,赤脉不下贯瞳子可治。虽有是说,验之病者,少有是证,亦难考据。此往往是三阳传诸阴经方有之,若本脏发,未必有是,学人知之。

   瘰证治

  必胜丸

  治瘰 ,不以年深日近,及脑后两边,有小结连复数个;兼劳瘵腹内有块。

  鲫鱼(一个,去肠肚并子,入雄黄一粒鸡子大, 砂一钱在腹内,仰安鱼于炭火上烧烟尽,取出,以全蜈蚣一条、蓬术半两、栀子五个、皂角二挺,并烧蓖麻子五个,去皮,灯上烧,更用黄明胶三文,皂角二挺去皮酥炙)上为末,别用皂角二挺去皮捶碎,以水三碗揉汁,去滓,煮精羊肉四两,烂软,入轻粉五匣、男子乳汁半两,同研成膏,和药末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温酒侵晨下十丸,日一服,至晚,下肉疙瘩子。若项有五个,则以五服药取之;视其所生多少,以为服数,既可更进数服。如热毒疮疖未有头脑者,一服亦须消散。

   瘰证治

  白花蛇散

  治九漏瘰 ,发于项腋之间,憎寒发热,或痛或不痛。

  白花蛇(酒浸软,去皮骨,焙干秤,二两) 生犀(镑,半钱) 黑牵牛(半两,半生半炒) 青皮(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腻粉半钱研匀,五更糯米饮调下,巳时利下恶物,乃疮之根也。更候十余日,再进一服。忌发风壅热物。如已成疮,一月可效,用之神验。

   瘰证治

  四圣散

  治瘰 。用花蛇散取转后,须用此补之,永去根本。

  海藻(洗) 石决明( ) 羌活 瞿麦穗(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米汤调下,日三服,下清水尽为妙。

   瘰证治

  蜗牛散

  治瘰 ,溃与未溃,皆可贴。

  蜗牛(不拘多少,以竹索串,瓦上晒干,烧存性)上为末,入轻粉少许,猪骨髓调,用纸花量病大小贴之。一法,以带壳蜗牛七个,生取肉,入丁香七枚于七壳内,烧存性,与肉同研成膏,用纸花贴之。

   瘰证治

  旱莲子丸

  治少长脏气不平,忧怒惊恐,诸气抑郁,结聚瘰 ,滞留项腋;及外伤风寒燥湿,饮食百毒,结成诸漏,发作寒热,遍于项腋,无问久近,悉主之。

  旱莲子 连翘子 威灵仙 何首乌 蔓荆子 三棱(醋浸湿,纸裹煨) 赤芍药(各一两)

  木香(二两) 大皂角(三挺,刮去皮,酥炙;无酥,用羊脂炙)上为末,糊丸,梧子大。建茶清下三十丸至五十丸,日三服;小儿量与之,食后服。

  

  瘿瘤证治

  夫血气凝滞,结瘿瘤者,虽与痈疽不同,所因一也。瘿多着于肩项,瘤则随气凝结。此等皆年数深远,浸大浸长。坚硬不可移者,名曰石瘿;皮色不变,即名肉瘿;筋脉露结者,名筋瘿;赤脉交络者,名血瘿;随忧愁消长者,名气瘿。五瘿皆不可妄决破,决破则脓血崩溃,多致夭枉。瘤则有六:骨瘤、脂瘤、肉瘤、脓瘤、血瘤,亦不可决溃,肉瘤尤不可治,治则杀人;唯脂瘤,破而去其脂粉,则愈。

   瘿瘤证治

  破结散

  治石瘿、气瘿、劳瘿、土瘿、忧瘿等证。

  海藻(洗) 龙胆 海蛤 通草 昆布(洗) 矾石(枯) 松罗(各三分) 麦曲(四分) 半夏上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忌鲫鱼、猪肉、五辛、生菜、诸杂毒物。十日知,二十日愈。

   瘿瘤证治

  白膏

  治一切风热毒肿,及脏气郁结,丹石发动,结为痈疽瘰 。诸疮肿未破,即令消散;九漏浸氵㸒,脓汁淋漓,诸治不瘥者,悉主之。

  白蔹 白薇 白芨 白芷 薤白(各半两,锉洗,以清油一斤煎至半斤,滤去滓入) 黄甘松 藿香 零陵香 防风 当归(各半两,再入前油煎十上火,绵滤去滓入) 定粉(二两)

  黄蜡(三两) 寒水石( ,水飞过,二两,研细)上再煎,滴水成珠为度,瓷器盛之。以脑子少许糁其上。煎时忌铁器,以柳枝搅。

  

  附骨疽证治

  附骨疽与白虎飞尸、 节风皆相类。 节,则走注不定;白虎飞尸痛浅,按之则便;附骨疽痛深,按之无益。又一说,白虎飞尸亦能作脓,着骨而生,及其腐溃,碎骨出尽方愈。如是,则附骨疽与白虎飞尸是一病,但深浅不同耳。白虎飞尸,又俗名风煞。然病附骨疽少有骨出者,宣拔毒热,不可一向泥五香连翘、漏芦之属,当先温肾,如灵宝膏乃神药,唯在针烙浅深,刺拔其毒根则易愈;不尔,则顺脉流走,遍体洪肿,卒致不救。

   附骨疽证治

  蟾蜍膏

  治附骨疽久不瘥,脓汁败坏;或骨从疮孔出。

  大虾蟆(一枚) 乱发(一块,鸡子大) 猪脂油(一斤)

  上同煎二物略尽,滤去滓,凝如膏,贴之。凡欲贴疮,须先以桑白皮、乌豆煎汤,淋洗拭干,以龙骨 为粉,糁疮四边令易收,然后方用贴药。

   附骨疽证治

  黑鲫膏

  治附骨疽肿热,未破已破,或脓出不愈。

  黑色鲫鱼(一个,去肠肚入白盐令满,线缝定)上铜石器中,煮一盏水尽,鱼干焦,为末。脂油调敷;已破,则干糁,少痛勿怪。

   附骨疽证治

  赤术丸

  治附骨疽,脓出淋漓,久久不瘥,已破未破,皆可服。

  赤术(一斤,米泔浸三宿,取出洗净晒干,再以大麻腐汁浸术上,余二寸许,入川椒二十一粒、葱白七根,煮黑油出,洗净焙干秤) 破故纸(炒) 川楝(锉炒) 茯苓 舶上茴香(炒)杜茴香 白芷 桃仁(去皮尖炒,各半斤)上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盐汤任下。

   附骨疽证治

  又方二

  一方 用槲树皮烧灰为末,饮方寸匕。

  一方 用蜜陀僧为末,以猪脊骨髓调敷之。兼治痔漏不愈。

  

  疔肿证治

  世医谓伤寒在诸风之上,痈疽冠杂病之先,言此二病,重大急切。然方论,疔肿又在痈疽之前,其意谓急切甚矣。但江左少见此病,医者不以为事,病源既有,不可不知,且根据《千金》类例,具列于后,既不能究其源,亦不敢妄有改作。一曰麻子疔,肉上起头如黍米,色稍黑,四边微赤,多痒,忌食麻子,及麻衣,并入麻田中行。二曰石疔,皮肉相连,色乌黑如黑豆,甚硬,刺之不入肉,阴阴微疼,忌瓦砾砖石之属。三曰雄疔, 头黑 ,四畔仰,疮 浆起,有水出,色黄,大如钱孔,忌房事。四曰雌疔,疮头稍黄,向里亦似灸疮,四畔 浆起,如钱孔,心凹,色赤,忌房事。五曰火疔,状如汤火烧灼,疮头黑 ,四边有 浆起,如赤粟米,忌火灸烁。六曰烂疔,色稍黑,有白斑,疮中溃,溃有脓水流出,疮形大小如匙面,忌沸热食、烂帛物。七曰三十六疔,头黑浮起,形如黑豆,四畔起大赤色,今日生一,明日生二,三日生三,若满三十六,药所不治,俗名黑 ,忌嗔怒,蓄积愁恨。八曰蛇眼疔,疮头黑,皮上浮生,形如小豆,状似蛇眼,大体硬,忌恶眼看之,并嫉妒人见,及毒药。九曰盐肤疔,状如匙面,四边皆赤,有黑粟粒起,忌咸食。十曰水洗疔,形如钱,或如钱孔大,疮头白,里黑 ,汁出,中硬,忌饮浆水,水洗,渡河。十一曰刀镰疔,疮阔狭如薤叶大,长一寸,左侧肉黑如烧烁,忌刺,及刀镰切割,铁刃所伤,可以药治。十二曰浮沤疔,疮体曲圆,少许不合,长而狭,如薤叶大,内黄外黑,黑处刺不痛,内黄处刺之则痛。十三曰牛拘疔,肉 起,掐不破。此十三证初发,必先痒后痛,先寒后热,热定则寒,四肢沉重,头痛心惊,眼花;大重者呕逆,呕逆则难治。麻子疔始末唯痒。所录忌者不得犯,犯即难治。浮呕疔、牛拘疔无忌,纵不治,亦不杀人。欲知犯触,但脊强,疮痛极,甚不可忍者,是犯之状也。

   疔肿证治

  治十三种疔

  皆以此方治之。

  以绯帛一片裹药,取匝为限,乱发鸡子大,摊布帛上,牛黄如梧子大、反钩棘针二十一枚、赤小豆七粒为末并布发上,卷绯帛作团,外以发作绳,十字缚之,熨斗中急火烧灰,研筛细,以枸杞或子、或根皮枝叶随得为末,用枸杞末二匕,绯帛灰一匕,共成三匕,研匀,分二服,空腹酒调下。

   疔肿证治

  苍耳散

  治一切疔肿神良方。

  苍耳(根茎苗子,但取一色便可用)上烧为灰。醋泔淀和如泥涂上,干即易之,不过十度,即拔根出。

  

  肠痈证治

  痈疽初无定处,随其所发即命名,在外则为发背、发脑;在内则为肠痈、内痈、心痈、肾痈、肺痈、脐痈等。治得其法则生,失法则死。外证易识,内证难明,不可不备述也。肠痈为病,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聚积,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脓,久积阴冷所成也,故《金匮》用附子温之。小腹肿痞,按之痛如淋,小便自调,发热,身无汗,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此以内结热所成也,故《金匮》用大黄利之。甚者,腹胀大,转侧闻水声,或绕脐生疮,或脓从脐出,或大便出脓血,不治必死。其如五内生疮,亦止分阴阳利而已,不比外痈,须根据四节八事之次第也。《千金》引官羽林妇病,医诊之,其脉滑数,滑则为实,数则为热,滑则为荣,数则为卫,卫数下降,荣滑上升,荣卫相干,血为败浊,少腹痞坚,小便或涩,或复汗出,或复恶寒,脓为已成,设脉迟紧,即为瘀血,血下即愈。更《内经》所载,有 积病。比见有得之二三年,遍身微肿,续乃大肠与脐连日出脓,遂致不救,此亦肠痈之类也,不可不审。

   肠痈证治

  薏苡仁附子败酱散

  治脉数,身无热,腹无积聚,按之濡,此为肠痈。

  薏苡仁(二两半) 附子(炮,半两) 败酱(一两一分)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空心服,小便利为效。

   肠痈证治

  大黄牡丹汤

  治肠痈,小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

  大黄(半两,蒸) 牡丹皮(一钱一字) 桃仁(半两,去皮尖) 瓜子(三分) 芒硝(二钱)

  上为锉散,作一服。以水三盏,煎取八分盏,去滓,入芒硝,再煎沸,顿服,不以时。

   肠痈证治

  薏苡仁汤

  治肠痈,腹中 痛,烦热不安;或胀满不食,小便涩。妇人产后虚热,多有此病,纵非痈,但疑是,便可服,就有差互,亦无害。

  薏苡仁(五两) 牡丹皮 桃仁(各三两) 瓜瓣仁(四两)

  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不以时。

  

  五痔证治

  《经》云:肠癖为痔。如大泽中有小山突出为峙,入于九窍中。凡有小肉突出者,皆曰痔,不特于肛门边生,亦有鼻痔、眼痔、牙痔等。肛门中证状不一,方书分出五种,曰牡,曰牝,曰脉,曰肠,曰气。牡痔者,肛边肿痛,突出一枚,五六日后,溃出脓血自愈。牝痔者,肛边发 数个,如鼠乳状。脉痔者,无头,脉中迸小窍,注下清血。肠痔者,生在肠内,更衣时,非挪搦不入。气痔者,遇忧怒则发,肛门肿疼,气散则愈。治之之法,切勿用生砒,毒瓦斯入腹,反至奄忽。近见贵人遭此,痛不忍言,因书以戒后学。

   五痔证治

  五灰散

  治五痔,不问内外、牡牝、寒温劳湿,悉主之。

  鳖甲(治牡痔) 皮(治牝痔) 猪左足悬蹄甲(治肠痔) 蜂房(治脉痔) 蛇蜕(治气痔,各等分)

  上烧存性,随证倍一分为末。井花水调二钱,空心临卧时一服。

   五痔证治

  熏法

  皮(方三指大,切) 熏黄(枣大研) 熟艾(鸡子大)

  上为末。用瓶器以灰实一半,如烧香法,安长桶内,坐其上熏之,烟气从口出为佳。凡三度熏永瘥。勿犯风冷,忌鸡肉毒物。

   五痔证治

  洗法

  海桐皮(锉) 蛇床子(各一两) 香南藤(锉) 葱白(切,各三两)上用水一斗,入药五两,煎减半,去滓,候温,着手轻轻洗,以绢拭干。一法,止用槐白皮煎汤淋渫,最佳。

   五痔证治

  贴药

  蜀葵子(半两) 蝉蜕(五个) 槟榔(一个,并为末)上用枣三枚,取肉研细,搜和药末,如觉硬,滴少蜜,研成膏。量大小贴于病处。

  

  辨肠风论

  夫有五痔人,奏圊则下血,或点滴,或 箭,或清或浊,面黄唇白,心忪脚弱,头目眩晕,此因饱食坐久,肠癖所为。亦有饮酒、房室过度所致。世医多指此为肠风脏毒。然肠风脏毒,自属滞下门。脏毒,即是脏中积毒;肠风,即是邪入脏,纯下清血,谓之风利。

  今五痔下血,乃是酒痔脉痔,其血自肛门边别有一窍,如针孔大,滴淋而下,与泄物不共道,不可不知。

   辨肠风论

  乌连汤

  治脉痔下血不止,量冷热加减法。

  黄连(去须) 乌头(炮去皮尖,各等分)上为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空心服。热则加黄连,冷则加乌头。

   辨肠风论

  酒连丸

  治酒痔下血,伏暑久治不效。

  黄连(不以多少,燎去须,酒浸银器中,重汤煮,漉出晒干,添酒煮七次止)上为末,以余酒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下。

   辨肠风论

  加味四君子汤

  治五痔下血,面色萎黄,心忪耳鸣,脚弱气乏,口淡食不知味。

  人参 茯苓 白术 甘草(炙) 黄 白扁豆(蒸,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二钱匕,汤点服。此方人未之信,服者颇效,所谓看不上手面,自有奇功。

   辨肠风论

  荆芥散

  治脉痔下血。

  荆芥穗 槐花(炒焦,各一两) 石菖蒲(一两半)

  上为末。米饮调下二钱,食前服,日二服。

   辨肠风论

  白玉丹

  治久年肠痔下血,服百药不效者。

  凝水石(不以多少, 红,研细水飞,再入 窝中 )上糯米糊丸,如梧子大。陈米饮下五十丸,只一服愈。

  

  疮疡证治

  疮疥虽不至害人,浸氵㸒不已,亦有数年不愈者。多因心肾不宁,伤神失志,或饮食不节,积滞肠胃,致气血凝留,发于肌肉皮膜之间,色目极异,所谓马疥、恶露、反花、疮,种状不同,或痒或痛,汁水淋漓,愈而复发,诸治不瘥。要当调养心肾,去肠间苑,理无不愈。

   疮疡证治

  升麻和气饮

  治疮疥发于四肢臀髀,痛痒不常,甚致憎寒发热,攻刺疼痛,浸氵㸒浮肿;及癞风入脏,阴下湿痒,耳鸣眼痛者。

  苍术(二两,米泔浸三宿) 桔梗 升麻 干葛(各一两) 陈皮(六钱) 甘草 芍药(各三分) 半夏(汤,七次) 当归 白芷 茯苓(各二钱) 枳壳 浓朴(姜制炒) 干姜(各半钱) 大黄(蒸,半两)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三片,灯芯十五茎,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疮疡证治

  天麻煎

  治风毒入胃及心肾经络,攻注百节疼痛,头目虚肿,痰涎不利,下注腰脚,缓弱生疮;妇人血风,男子 风,及风湿香港脚,攻注皮肤,瘙痒瘾疹,偏正头风。

  川乌头(洗净,灰炒裂,去皮尖) 草乌头(水浸三日,洗去皮,各四两) 荆芥穗(半斤) 干薄荷(五两) 杜当归(水浸三日,晒干,一斤,切)上为末,醋糊丸,梧子大。茶清下三十丸。此方与瘾疹门加味乌荆丸相类,但此方入草乌,并制过不同尔。

   疮疡证治

  杀疥药

  羊蹄根(生切,一两) 姜(一分) 矾(半钱) 硫黄(一钱) 草乌头(一个)

  上以米泔淹一宿,研极细,入酽醋和匀。入浴时,抓破疮敷之,迟顷,以温汤洗去,绝妙。

   疮疡证治

  百草膏

  治一切恶疮,不问干湿痛痒,日近年深,百药不瘥。

  羊屎(不拘多少)

  上一味,上下以瓦盛盖,柴木烧令烟尽,末之,麻油调敷。痒者,入轻粉少许;痛者,入麝香少许神效。一法,用杏仁、轻粉,最杀虫。

  

  风证治

  男子精血不调,外为风冷所袭,致阴下湿痒,搔之不已,流注于脚,悉生疮疡,名曰 风。世谓肾脏风者,乃认 为肾也。 属宗筋,系于肝,胃阳明养之,阳明主肌肉,循经流入四肢,故使四肢生疮,正谓之 风,非肾脏风也。

   风证治

  四生散

  治 风上攻下注,耳鸣目痒,鼻赤齿浮;或作口疮,下注阴湿,四肢搔痒,遍体生疮;及妇人血风。

  白附子 沙苑蒺藜 黄 羌活(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盐酒调下。有人将猪肾破开,入盐糁药于其间煨服亦佳。 属宗筋,胃阳明养之,故有是证。

   风证治

  乌头煮盐丸

  治元脏气虚, 风入胃,上攻头疼眼赤,眵泪昏涩,口干咽燥;下注四肢疼痛, 节重着,阴下湿痒,足胫腰膝,遍生疮疡,及风水浮肿。

  川乌头(洗净,大者破开,小者全用) 苍术 吴茱萸(各四两) 京三棱(半两) 白盐(十二两,用水煮四味,候乌头透,控干洗净盐)上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腹温酒、盐汤任下。凡水病必忌盐,此药用盐无所忌。

  升麻和气饮

   治如前。(方见疮疡门)

  天麻煎

   治如前。(方见疮疡门)

  

  癣证治

  凡癣种类亦多,所谓苔癣、瓦癣、荷叶癣,虽以皮肤气血凝滞所为,或有风湿搏成者,或为人传染得之者,种状不同。治之各有方。

   癣证治

  昨叶荷草散

  治一切癣,无问风湿气血,与夫相染而生者。

  昨叶荷草(即瓦松,晒干,一两) 枯矾(一钱) 雄黄(半钱)上为末。以羊蹄菜根先蘸醋揩癣上,令痒破,即以药末乘湿涂敷,不过三两次即愈。

  

  妒精疮证治

  夫逻欲人多患妒精疮者,以妇人阴中先有宿精,男子与之交接,虚热即成。初发在阴头如粟,拂之则痛甚矣,两日出清脓,作臼孔,蚀之大痛。妇人亦有此病,生在玉门内,正似疳蚀疮,不痛为异耳。

   妒精疮证治

  麝香散

  治妒精疮。

  麝香 黄矾 青矾(各等分)上为末。小便后敷之。

   妒精疮证治

  白散子

  治妒精疮,痒不可忍者;及皮肤诸疮,手抓疽疮。

  晋矾(不拘多少, ) 轻粉(每服入少许)上研匀。掺疮上立瘥;如治漏疮,每挑一钱,入黄柏末一钱、轻粉半钱。

   妒精疮证治

  津调散

  治妒精疮脓汁淋漓臭烂。

  黄连 款冬花(各等分)上为末。以地骨皮、蛇床子煎汤洗,用软帛挹干,以津调药敷之。最忌不得用生汤洗,诸疮皆然。

   妒精疮证治

  蒲黄散

  治阴蚀疮。

  蒲黄(三两) 水银(一两)上研匀,先以猪肉汤浸洗,挹干,以药掺之。一方,治男女阴疮,以硫黄末敷之。

  

  大风叙论

  《经》所载疠风者,即方论中所谓大风恶疾癞是也。虽名曰风,未必皆因风,大率多是嗜欲劳动气血,热发汗泄,不避邪风冷湿,使氵㸒气与卫气相干,致肌肉贲 ,气有所凝,则肌肉不仁,荣气泣浊,则 热不利,故色败,皮肤疡溃,鼻梁塌坏,《千金》所谓自作不仁极猥之业,虽有悔言,而无悔心,良得其情。然亦有传染者,又非自致,此则不谨之故。气血相传,岂宿业缘会之所为也,原其所因,皆不内外涉外所因而成也。证候多端,并见诸后。

  

  大风治法

  凡治大风,须推其所因,凡因风寒湿热,劳逸饮食,与夫传染,不可混滥。散寒湿风湿,清热,调和气血,颖然不同,若例以泻风药治之,则失其机要矣。昔见一僧得病,状如白癞,卒不成疮,但每旦起白皮一升许如蛇蜕,医者谓多啖炙爆所致,与《局方》解毒雄黄丸三四服而愈,岂非得其因邪治之。

   大风治法

  第一浴法

  麻黄根 地骨皮 草乌头(各二两)上为锉散,研朴硝二两匀和。每用药二两,水一桶、椒一合、葱三十茎、艾叶一两,同煎十沸,入米醋一中盏打匀,去滓,坐温室中,且用手巾搭四肢,候汤可浴即浴,令汗透面上如珠流,更坐室中,或睡片时尤佳。候汗解方着衣,避风而出,五日再浴,如此两上浴,便服换骨丹。

   大风治法

  换骨丹

  九肋鳖甲(去裙) 海蜈蚣(细锉,各半两)上以盐泥固济,候干,火 存二分性,为末,巴豆半两去皮膜,顺手研,青州枣七个去核,入巴豆膏在枣中,火烧令焦,存巴豆五分性,将枣巴豆烂研如泥,入前二味末同研匀,以醋煮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七丸,虚者四五丸,用温荠汁下,候利恶物如脓血烂鱼肠即住,即此三两服;未利,更加一二丸。次服遇仙丹。

   大风治法

  遇仙丹

  人参 紫参(各一两) 苦参 白僵蚕(去觜,各二两)上为末,白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盐汤吞下,食前,日二。次服疏风散。

   大风治法

  疏风散

  山栀子仁(一两半) 大黄 白滑石 熟地黄 悬豆(酥炙焦黄,各二两)上为末,入朴硝半两令匀。每服一钱,食后淡茶清调下。次以佛手膏去疮。

   大风治法

  佛手膏

  去黑紫疮核。

  斑蝥(七个,去翅足) 巴豆(七粒,去皮) 杏仁(二七粒,去皮尖) 红娘子(二七个,去翅足)砒霜(一钱,别研) 盆硝(一钱) 黄蜡(半两) 韶粉(半两) 沥青(研,半两) 硫黄 黄丹(各三钱) 腻粉(炒,十钱) 绿豆(一合) 槐角(三条) 麻油(四两) 乱发(鸡子大,一两)上用油煎令发化,次下红娘子,次下巴豆、槐角等,逐味下,焦者漉出,方下硫黄、盆硝及丹粉等,以 子不住手搅令匀,滴水成珠为度。用时,先将针轻手刺疮核,用药一粟米大放针处,次日挤疮,有黑臭脓血出,三两日,血渐少。次服去毒丹。

   大风治法

  去毒丹

  赤芍药 甘草 滑石(各半两) 巴豆(去皮炒,别研后入) 黑牵牛(一两,半生半炒) 朴硝大黄(各一分)

  上为末,面糊丸,绿豆大。临卧时服十五丸,金银薄荷汤下,加至二十丸。次服甘草散。

   大风治法

  甘草散

  甘草 滑石(各半两) 山豆根(一两,生) 大黄(一分,生)上为末。每服一钱,蜜熟水调下,日二服。次服解毒丸。

   大风治法

  解毒丸

  栝蒌根(三两) 甘草(半两,炒) 大黄(一分,生) 朴硝(一分,别研)上为末,面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白汤下。次服福神丹。

   大风治法

  福神丹

  诃子(四个,炮) 巴戟(炒) 黑牵牛(生,各半两) 甘草(三钱,生) 赤小豆(四十九粒,生)上为末,面糊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薄荷汤下。次用水膏药。

   大风治法

  水膏药

  敷贴破处及面脚上疮令生肉。

  陈皮(去灰土,半斤,炒紫色) 陈麦米(半升,炒紫) 藿香 马蹄香(各一两) 麝香(一钱,别研)上同为末,入麝香。用冷水调,扫敷疮上有脓处;如损破,即煎槐枝汤洗,再上药。此十方乃倪处士秘传,曾用有验,大要病患须能如法将息理会,敬而信之。

   大风治法

  通天再造散

  治大风恶疾。

  郁金(半两,生) 大黄(一两,炮) 白牵牛(六钱,半生半炒) 皂角刺(一两,炮,经年黑大者)上为末。每服五钱,日未出面东以无灰酒下,尽量为度。晚利黑头小虫;病稍轻者,止利如鱼肠臭秽物。忌毒半月,但食稠粥软饭,渐生眉毛,皮肤如常。甚者,不过三两次。须将理,不可妄有劳动,及终身不得食牛、马、骡、驴等肉,犯者死不救。

  三济丸

   治如前。

  当归 熟地黄 川芎 荆芥穗(各二两) 防风 细辛(各一两) 桂心(一分)

  上为锉散,先以醋一升浸一宿,漉出焙干,再以生地黄一斤捣汁,浸一宿焙干,酒一升浸一宿焙干,旋入乳香半两,以余酒醋地黄汁释蒸饼为丸,如梧子大。用好川乌头一个炮裂锉、荆芥穗半两,浸酒三升,旋温下药五十丸。

   大风治法

  八叶汤

  淋渫大风疮。

  桑叶 荷叶 地黄叶 皂角叶 叶 苍耳叶 菖蒲叶 何首乌叶上等分,晒干,烧存性,为末,如面药。洗手面身体。

  料简

  大风恶疾,疮痍荼毒,脓汁淋漓,眉鬓堕落,手足指脱,顽痹痛痒,颜色枯瘁,鼻塌眼烂,齿豁唇揭,病证之恶,无越于斯。负此病者,百无一生,犹且爱恋妻孥,复著名利,不仁之行,仍欲更作,死而无悔,深可悲伤。凡遇此疾,切须断盐,及一切口味,公私世务,悉宜屏置,能不交俗事,绝庆吊,幽隐林下,根据法治疗,非但愈疾,亦能因是而致神仙,所谓因祸而得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