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宋诗醇 » 唐宋诗醇全文在线阅读

《唐宋诗醇》卷三十一

关灯直达底部

卷三十一

昌黎韩愈诗五三十五首

短灯檠歌

长檠八尺空自长。短檠二尺便且光。黄帘绿幕朱户闭。风露气入秋堂凉。

裁衣寄远泪眼暗。搔头频挑移近床。太学儒生东鲁客。二十辞家来射策。

夜书细字缀语言。两目眵昏头雪白。此时提携当案前。看书到晓哪能眠。

一朝富贵还自恣。长檠高张照珠翠。吁嗟世事无不然。墙角君看短檠弃。

原选者评。贫贱糟糠。讽喻深切。

病鸱

屋东恶水沟。有鸱堕鸣悲。青泥掩两翅。拍拍不得离。群童叫相召。瓦砾争先之。

计校生平事。杀却理亦宜。夺攘不愧耻。饱满盘天嬉。晴日占光景。高风送追随。

遂凌紫凤群。肯顾鸿鹄卑。今者运命穷。遭逢巧丸儿。中汝要害处。汝能不得施。

於吾乃何有。不肯乘其危。丐汝将死命。浴以清水池。朝餐辍鱼肉。暝宿防狐狸。

自知无以致。蒙德久犹疑。饱入深竹丛。饥来傍阶基。亮无责报心。固以听所为。

昨日有气力。飞跳弄藩篱。今晨忽径去。曾不报我知。侥幸非汝福。天衢汝休窥。

京城事弹射。竖子岂易欺。勿讳泥坑辱。泥坑乃良规。

原选者评。顾嗣立曰。此诗每虚顿一二语。用深一步法。如。计校生平事。杀却理亦宜。

。亮无责报心。固以听所为。是也。通首是比。分明为负心人写照。与老杜。义鹘行。正是相反。

华山女

街东街西讲佛经。撞钟吹螺闹宫庭。广张罪福资诱胁。听众狎恰排浮萍。

黄衣道士亦讲说。座下寥落如明星。华山女儿家奉道。欲驱异教归仙灵。

洗妆拭面著冠帔。白咽红颊长眉青。遂来升座演真诀。观门不许人开扃。

不知谁人暗相报。訇然振动如雷霆。扫除众寺人迹绝。骅骝塞路连辎车并。

观中人满坐观外。后至无地无由听。抽钗脱钏解环珮。堆金叠玉光青荧。

天门贵人传诏召。六宫愿识师颜形。玉皇颔首许归去。乘龙驾鹤来青冥。

豪家少年岂知道。来绕百市脚不停。云窗雾阁事恍惚。重重翠幔深金屏。

仙梯难攀俗缘重。浪凭青鸟通丁宁。

原选者评。渔隐丛话。曰。类苑。云。退之。见神仙亦不伏。云。我能屈曲自世间。安能从汝巢神山。赋。谢自然。则曰。童马矣无所识。作。谁氏子。则曰。不从而诛未晚耳。惟。华山女。诗颇假借。不知何以得此。

朱子曰。或怪公排斥佛老不遗余力。而於。华山女。独假借如此。非也。此正讥其炫姿色。

假仙灵以惑众。又讥时君不察。使失行妇人得入宫禁耳。观其卒章。豪家少年。云窗雾阁。翠幔金屏。青鸟丁宁等语。亵慢甚矣。岂真以神仙处之哉。

。彦周诗话。曰。诗人写人物态度至不可移易。元微之。李娃行。云。髻鬟峨峨高一尺。门前立地看春风。此定为娼妇。退之。华山女。诗云。洗妆拭面著冠帔。白咽红颊长眉青。此定是女道士。东坡作。芙蓉城。诗亦用。长眉青。三字。云。中有一人长眉青。炯如微云淡疏星。

便有神仙风度。

泷吏

南行逾六旬。始下昌乐泷。险恶不可状。船石相舂撞。往问泷头吏。潮州尚几里。

行当何时到。土风复何似。泷吏垂手笑。官何问之愚。譬官居京邑。何由知东吴。

东吴游宦乡。官知自有由。潮州底处所。有罪乃窜流。侬幸无负犯。何由到而知。

官今行自到。那遽妄问为。不虞卒见困。汗出愧且骇。吏曰聊戏官。侬尝使往罢。

岭南大抵同。官去道苦辽。下此三千里。有州始名潮。恶溪瘴毒聚。雷电常汹汹。

鳄鱼大於船。牙眼怖杀侬。州南数十里。有海无天地。飓风有时作。掀簸真差事。

圣人於天下。於物无不容。比闻此州囚。亦有生还侬。官无嫌此州。固罪人所徙。

官当明时来。事不待说委。官不自谨慎。宜即引分往。胡为此水边。神色久傥慌。

亢瓦大瓶罂小。所任自有宜。官何不自量。满溢以取斯。工农虽小人。事业各有守。

不知官在朝。有益国家不。得无虱其间。不武亦不文。仁义饰其躬。巧奸败群伦。

叩头谢吏言。始惭今更羞。历官二十余。国恩并未酬。凡吏之所诃。嗟实颇有之。

不即金木诛。敢不识恩私。潮州虽云远。虽恶不可过。於身实已多。敢不持自贺。

原选者评。欲写贬地远恶。却设为问答。又借吴音俚语以致真切之意。助荒陋之态。格调全祖古乐府来。君子以恐惧修省。泷吏。篇之谓也。莫道英雄气短。

沈德潜曰。音节气味。得之汉人乐府。韩诗中推为别调。借吏言以规讽。主意在此。

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盆城去鄂渚。风便一日耳。不枉故人书。无因帆江水。故人辞礼闱。旌节镇江圻。

而我窜逐者。龙锺初得归。别来已三岁。望望长迢递。咫尺不相闻。平生那可计。

我齿落且尽。君鬓白几何。年皆过半百。来日苦无多。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譬如亲骨肉。宁免相可不。我昔实愚蠢。不能降色辞。子犯亦有言。臣犹自知之。

公其务贳过。我亦请改事。桑榆傥可收。愿寄相思字。

原选者评。情致缠绵。词气逊顺。使人之意也消。

南山有高树行赠李宗闵

南山有高树。花叶何蓑蓑。上有凤凰巢。凤凰乳且栖。四旁多长枝。群鸟所托依。

黄鹄据其高。众鸟接其卑。不知何山鸟。羽毛有光辉。飞飞择所处。正得众所希。

上承凤凰恩。自期永不衰。中与黄鹄群。不自隐其私。下视众鸟群。汝徒竟何为。

不知挟丸子。心默有所规。弹汝枝叶间。汝翅不觉摧。或言由黄鹄。黄鹄岂有之。

慎勿猜众鸟。众鸟不足猜。无人语凤凰。汝屈安得知。黄鹄得汝去。婆娑弄毛衣。

前汝下视鸟。各议汝瑕疵。汝岂无朋匹。有口莫肯开。汝落蒿艾间。几时复能飞。

哀哀故山友。中夜思汝悲。路远翅翎短。不得持汝归。

原选者评。韩醇曰。据诗意。凤凰谓裴度。挟丸子谓李德裕。李绅。元稹也。新书。李宗闵传。云。裴度伐蔡。引为彰义观察判官。蔡平。知制诰。长庆初。钱徽典贡举。宗闵托所亲於徽。李德裕。李绅。元稹共白徽取士不以实。宗闵坐贬剑州刺史。俄复为中书舍人。由是嫌怨显结。缙绅之祸四十余年不解。又云。宗闵初为裴度引用。及度荐李德裕可为宰相。宗闵遂与为怨。韩愈为作。南山。猛虎行。规之。按。度荐德裕在公没后五年。新书。误矣。

。渔隐丛话。曰。退之。宗闵俱裴晋公征淮西时幕客也。退之作。南山有高树。及。猛虎行。赠宗闵。皆略尽其终身所为。然退之无恙时。宗闵才为中书舍人。其所为尚未暴。自钱徽贬后。牛。李之憾始结。至其为相。则退之死久矣。遂有封川之行。所谓。前汝下视鸟。各议汝瑕疵。乌鹊从噪之。虎不知所归。者。何其明验也。

方崧卿曰。心默有所规。规。图也。东坡。五禽。言。去年麦不熟。挟弹规我肉。本公语也。

猛虎行

猛虎虽云恶。亦各有匹侪。群行深谷间。百兽望风低。身食黄熊父。子食赤豹麛。

择肉於熊豹。肯视兔与狸。正昼当谷眠。眼有百步威。自矜无当对。气性纵以乖。

朝怒杀其子。暮还食其妃。匹侪四散走。猛虎还孤栖。狐鸣门两旁。乌鹊从噪之。

出逐猴入居。虎不知所归。谁云猛虎恶。中路正悲啼。豹来衔其尾。熊来攫其颐。

猛虎死不辞。但惭前所为。虎坐无助死。况如汝细微。故当结以信。亲当结以私。

亲故且不保。人谁信汝为。

原选者评。二诗皆哀矜涕泣而道。宵。雅。之遗则也。

方崧卿曰。蜀本总题。误以上题。赠李宗闵。四字缀。猛虎行。之上。后人因之。其实后诗不为宗闵作。猛虎行。乐府旧题。非前诗类也。新书。又谓裴度荐李德裕。宗闵怨之。为作。此诗。荐事在太和三年。公没久矣。不可据。

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

蓝田十月雪塞关。我兴南望愁群山。攒天嵬嵬冻相映。君乃寄命於其间。

秩卑俸薄食口众。岂有酒食开容颜。殿前群公赐食罢。骅骝蹋路骄且闲。

称多量少鉴裁密。岂念幽桂遗榛菅。几欲犯严出荐口。气象硉兀未可攀。

归来殒涕掩关卧。心之纷乱谁能删。诗翁憔悴斸荒棘。清玉刻佩联玦环。

脑脂遮眼卧壮士。大弨挂壁无由弯。乾坤惠施万物遂。独於数子怀偏悭。

朝欷暮唶不可解。我心安得如石顽。

原选者评。起调激越。极似。同谷歌。

某氏曰。斯立是时为蓝田县丞。其曰。蓝田十月。元和十年十月也。孟郊已死。张籍病眼。故有。诗翁。壮士。之句。有怀立之且念朋友之不振也。

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

行见寄并呈上钱七兄阁老张十八助教

曲江千顷秋波净。平铺红云盖明镜。大明宫中给事归。走马来看立不正。

遗我明珠九十六。寒光映骨睡骊目。我今官闲得婆娑。问言何处芙蓉多。

撑舟昆明度云锦。脚敲两舷叫吴歌。太白山高三百里。负雪嵬嵬插花里。

玉山前脚不复来。曲江汀滢水平杯。我时相思不觉一回首。天门九扇相当开。

上界真人足官府。岂如散仙鞭笞鸾凤终日相追陪。

原选者评。红云明镜中。特有雪山倒影。便写得异样精采。结似洒脱。正恐不能忘情。

樊汝霖曰。公时自中书舍人降太子右庶子。

记梦

夜梦神官与我言。罗缕道妙角与根。挈携陬维口澜翻。百二十刻须臾间。

我听其言未云足。舍我先度横山腹。我徒三人共追之。一人前度安不危。

我亦平行蹋乔亢虚亢。神完骨脚不掉。侧身上视溪谷盲。杖撞玉版声彭觥。

神官见我开颜笑。前对一人壮非少。石坛坡陀可坐卧。我手承颏肘拄座。

隆楼杰阁磊嵬高。天风飘飘吹我过。壮非少者哦七言。六字常语一字难。

我以指撮白玉丹。行且咀噍行诘盘。口前截断第二句。绰虐顾我颜不欢。

乃知仙人未贤圣。护短凭愚邀我敬。我能屈曲自世间。安能从女巢神山。

原选者评。只是寓言。勿真谓与鬼争义。

黄庭坚曰。六字常语一字难。只前句中。哦。字便是所难。此乃为诗之法也。樊汝霖曰。苏内翰尝曰。太白诗云。遗我鸟迹书。读之了不闲。太白尚气。乃自招不识字。不如退之倔强曰。我能屈曲自世间。安能随女巢神山。又曰。退之性气。虽出世间人亦不能容也。

某氏曰。此诗盖有托讽。意公忤执政。左迁为右庶子时作。前。酬卢公荷花诗。末云。岂如散仙鞭笞鸾凤终日相追陪。而此诗末亦云。我能屈曲自世间。安能从女巢神山。皆有不能俯仰随人之意。可知其为左迁之时也。

顾嗣立曰。按金居敬云。罗缕道妙。三句。意皆本。参同契。角根陬维。谓青龙处房六。

白虎在昴七。朱雀在张二。皆朝於玄武。虚危之位也。迎一阳之气以进火。妙用始於虚危。在一日言。正当子半。故曰须臾间。又曰。百二十刻须臾间。如。参同契。以十二卦十二律配十二时。阳火阴符之候。然一日之间有之。一刻之间亦有之也。公盖深得金丹之旨。乃倔强世间耶。

南内朝贺归呈同官

薄云蔽秋曦。清雨不成泥。罢贺南内衙。归凉晓凄凄。绿槐十二街。涣散驰轮蹄。

余惟戆书生。孤身无所赍。三黜竟不去。致官九列齐。岂惟一身荣。珮玉冠簪犀。

滉荡天门高。著籍朝厥妻。文才不如人。行又无町畦。问之朝廷事。略不知东西。

况於经籍深。岂究端与倪。君恩太山重。不见酬稗稊。所职事无多。又不自提撕。

明庭集孔鸾。曷取於凫睮。树以松与柏。不宜间蒿藜。婉娈自媚好。几时不见挤。

贪食以忘躯。鲜不调盐醯。法吏多少年。磨淬出角圭。将举汝愆尤。以为己阶梯。

收身归关东。期不到死迷。

原选者评。戒心法吏。始拟收身。则已有为而为矣。中间省躬引分。乃足为朝士座右铭。

。雍录。曰。唐都城有三大内。太极宫在西。故名西内。大明宫在东。故名东内。别有兴庆宫号南内也。

洪兴祖曰。中朝事迹。云。天街两畔树槐。俗号为槐街。白乐天。乐游园。诗云。下视十二街。绿槐间红尘。即此也。

读东方朔杂事

严严王母宫。下维万仙家。噫欠为飘风。濯手大雨沱。方朔乃竖子。骄不加禁诃。

偷入雷电室。车訇羉掉狂车。王母闻以笑。卫官助呀呀。不知万万人。生身埋泥沙。

簸顿五山踣。流漂八维蹉。曰吾儿可憎。奈此狡狯何。方朔闻不喜。褫身络蛟蛇。

瞻相北斗柄。两手自相挼。群仙急乃言。百犯庸不科。向观睥睨处。事在不可赦。

欲不布露言。外口实喧哗。王母不得已。颜口频口赍嗟。颔头可其奏。送以紫玉珂。

方朔不惩创。挟恩更矜夸。诋欺刘天子。正昼溺殿衙。一旦不辞诀。摄身凌苍霞。

原选者评。俞皐曰。此诗洪兴祖以为讥弄权者。观结语云云。殊不然也。意亦指文人播弄造化。如。双鸟诗。云尔。不然何独取方朔而拟之权幸耶。顾嗣立曰。按。汉书。东方朔传赞。曰。朔之诙谐。逢占射覆其事。浮浅行於众庶。童儿牧竖莫不炫耀。而后世好事者。因取奇言怪语附著之。公诗皆本经史。而此作独专取。内传。

亦偶然戏笔。故题之曰。杂事。也。

。汉武帝内传。曰。帝好长生。七夕。西王母降其宫。有顷。索桃七枚。以四枚与帝。自食三枚。曰。此桃三千年一实。时东方朔从殿东厢朱鸟牖中窥母。母谓帝曰。此窥牖儿尝三来偷吾此桃。昔为太山上仙官。令到方丈。擅弄雷电。激波扬风。风雨失时。阴阳错迕。致令蛟鲸陆行。

崩山坏境。海水暴竭。黄鸟宿渊。於是九潦丈人乃言於太上。遂谪人间。其后朔一旦乘云龙飞去。不知所在。

庭楸

庭楸止五株。共生十步间。各有藤绕之。上各相钩联。下叶各垂地。树颠各云连。

朝日出其东。我常坐西偏。夕日在其西。我常坐东边。当昼日在上。我在中央间。

仰视何青青。上不见纤穿。朝暮无日时。我且八九旋。濯濯晨露香。明珠何联联。

夜月来照之。茜茜自生烟。我已自顽钝。重遭五楸牵。客来尚不见。肯到权门前。

权门众所趋。有客动百千。九牛亡一毛。未在多少间。往既无可顾。不往自可怜。

原选者评。历叙东西朝暮。繁而不杀。弥有古意。

南溪始泛三首

榜舟南山下。上上不得返。幽事随去多。孰能量近远。阴沈过连树。藏昂抵横坂。

石粗肆磨砺。波恶厌牵挽。或倚偏岸渔。竟就平洲饭。点点暮雨飘。梢梢新月偃。

余年懔无几。休日怆已晚。自是病使然。非由取高蹇。

南溪亦清驶。而无檝与舟。山农惊见之。随我观不休。不惟儿童辈。或有杖白头。

馈我笼中瓜。劝我此淹留。我云以病归。此已颇自由。幸有用余俸。置居在西畴。

囷仓米谷满。未有旦夕忧。上去无得得。下来亦悠悠。但恐烦里闾。时有缓急投。

愿为同社人。鸡豚燕春秋。

足弱不能步。自宜收朝迹。羸形可舆致。佳观安可掷。即此南坂下。久闻有水石。

拕舟入其间。溪流正清激。随波吾未能。峻濑乍可刺。鹭起若导吾。前飞数十尺。

亭亭柳带沙。团团松冠壁。归时还尽夜。谁谓非事役。

原选者评。三首神似陶公。所谓。奸穷变怪得。往往造平淡。者。

。蔡宽夫诗话。曰。退之诗豪健雄放。自成一家。世特恨其深婉不足。南溪始泛。三篇。乃末年所作。独为闲远。有渊明风气。

。王直方诗话。曰。洪龟父言。山谷於退之诗。少所许可。最爱。南溪始泛。以为有诗人句律之深意。隐居诗话。曰。南溪始泛。诗。将死病中作也。句有。足弱不能步。自宜收朝迹。又云。余年懔无几。休日怆已晚。张籍。哭退之。诗略曰。去夏公请告。养病城南庄。籍时官休罢。

两月同游翔。移船入南溪。东西纵篙撑。公作游溪诗。咏唱多慨慷。又曰。偶有贾秀才。来兹亦同并。秀才谓贾岛也。

题楚昭王庙

丘坟满目衣冠尽。城阙连云草树荒。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间茅屋祭昭王。

原选者评。顾嗣立曰。按公。外集。有。记宜城驿。云。驿东北有井。传是昭王井。井东北数十步。有楚昭王庙。高木万株。旧庙屋极宏盛。今惟草屋一区。然问左侧人。尚云每岁十月。

民相率聚祭其前。元和十四年二月二日题。盖与此诗同作也。

答张十一功曹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原选者评。任子渊曰。斗觉。诗中健语也。前辈多使。退之诗有此句。东坡诗。黄昏斗觉罗裳薄。后山诗。斗觉文字生清新。

题木居士

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

原选者评。道破世情。

张芸叟。木居士诗序。云。耒阳县北沿流二三十里鳌口寺。即退之所题木居士在焉。元丰初。以祷旱不应。为邑令析而薪之。今存者。乃僧道符更刻。

和归工部送僧约

早知皆是自拘囚。不学因循到白头。汝既出家还扰扰。何人更得死前休。

原选者评。振威一喝。三日耳聋。

入关咏马

岁老岂能充上驷。力微当自慎前程。不知何故翻骧首。牵过关门妄一鸣。木芙蓉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

原选者评。朱子曰。此诗言荷花与木芙蓉生不同处。而色皆美。名又同。故以采江搴木二事相对言其生处。而。九歌。者。祭神之辞。故曰古祠也。

奉和库部卢四兄曹长元日朝回

天仗宵严建羽旄。春云送色晓鸡号。金炉香动螭头暗。玉佩声来雉尾高。

戎服上趋承北极。儒冠列侍映东曹。太平时节难身遇。郎署何须叹二毛。

原选者评。沈德潜曰。入贾岑倡和作中。可以伯仲。

奉和裴相公东征途经女几山下作

旗穿晓日云霞杂。山倚秋空剑戟明。敢语相公平贼后。暂携诸吏上峥嵘。

原选者评。洪兴祖曰。以我之旗。况彼云霞。以彼之山。况我剑戟。诗家谓回鸾舞凤格。

。蔡宽夫诗话。曰。退之。和裴晋公征淮西时过女几山。诗云云。而晋公之诗无见。惟。白乐天集。载其一联云。待平贼垒报天子。莫指仙山示老夫。方时意气自信不疑如此。岂容令狐楚辈沮挠乎。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原选者评。沈德潜曰。没石饮羽之技。不必以寻常绝句法求之。

晋公破贼回重拜台司以诗示幕中宾客愈奉和

南伐旋师太华东。天书夜到册元功。将军旧压三司贵。相国新兼五等崇。

鹓鹭欲归仙仗里。熊罴还入禁营中。长惭典午非材职。得就闲官即至公。

原选者评。严重苍浑。直逼杜陵。

。石林诗话。曰。七言难於气象雄浑。句中有力。而纡徐不失言外之意。自老杜。锦江春色

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与。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等句之后。常恨无复继者。韩退之笔力最为杰出。然每苦意与语俱尽。和裴晋公破蔡州回。诗。所谓。将军旧压三司贵。

相国新兼五等崇。非不壮也。然意亦尽於此矣。不若刘禹锡。贺晋公留守东都。云。天子旌旗分一半。八方风雨会中州。语远而体大也。

沈德潜曰。庄重得体。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原选者评。李光地曰。佛骨一表。孤映千古。而此诗配之。尤妙在许大题目。而以。除弊事。三字了却。

晚次宣溪辱韶州张端公使君惠书叙别酬以绝句二章

韶州南去接宣溪。云水苍茫日向西。客泪数行元自落。鹧鸪休傍耳边啼。

兼金那足比清文。百首相随愧使君。俱是岭南巡管内。莫欺荒僻断知闻。

量移袁州张韶州端公以诗相贺因酬之

明时远逐事何如。遇赦移官罪未除。北望讵令随塞雁。南迁才免葬江鱼。

将经贵郡烦留客。先惠高文谢起予。暂欲系船韶石下。上宾虞舜整冠裾。

原选者评。李光地曰。末句取诸。离骚。所谓。跪敷衽以陈阝辞。者。有蒙难正志气象。

奉和兵部张侍郎酬郓州马尚书

只召途中见寄开缄之日马帅已再领郓州之作

来朝当路日。承诏改辕时。再领须句国。仍迁少昊司。暖风抽宿麦。清雨卷归旗。

赖寄新珠玉。长吟慰我思。

原选者评。石林诗话。曰。蔡天启言。尝与张文潜论韩。柳五言警句。文潜举退之。暖风抽宿麦。清风卷归旗。子厚。壁空残月曙。门掩候虫秋。皆为集中第一。

奉酬天平马十二仆射暇日言怀见寄之作

天平篇什外。政事亦无双。威令加徐土。儒风被鲁邦。清为公论重。宽得士心降。

岁晏偏相忆。长谣坐北窗。奉使镇州行次承天行营奉酬裴司空

窜逐三年海上归。逢公复此著征衣。旋吟佳句还鞭马。恨不身先去鸟飞。

原选者评。诏许迟留。而奋迅如此。仁者之勇。庶无愧焉。

。新书。诏愈宣抚。既行。众皆危之。元稹言韩愈可惜。穆宗亦悔。诏愈度事从宜。无必入。愈曰。安有受君命而滞留自顾。遂疾驱入。

奉和仆射裴相公感恩言志

文武成功后。居为百辟师。林园穷胜事。钟鼓乐清时。摆落遗高论。雕镌出小诗。

自然无不可。范蠡尔其谁。

原选者评。按。诗话云。庆历中。西师未解。晏元献为枢密使。会大雪。置酒西园。欧阳永叔赋诗云。须怜铁甲冷彻骨。四十余万屯边兵。晏曰。昔韩愈亦能作言语。赴裴度会。但云。林园穷胜事。钟鼓乐清时。不曾如此作闹。夫裴度之优游绿野。乃不得已而与世浮沉。故愈诗云云。晏殊所处不同。闻永叔讽厉。正应改容谢之。顾犹怫然於中耶。

和仆射相公朝回见寄

尽瘁年将久。公今始暂闲。事随忧共减。诗与酒俱还。放意机衡外。收身矢石间。

秋台风日迥。正好看前山。

原选者评。退之与中立雅契。同涉艰危。树功业。其於当时朝局。元老苦心。有知之最深者。二诗能曲传之。讽咏殊有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