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三十七年大明萬曆三十二年
春正月
1月1日
○朔壬子,上在貞陵洞行宮。
○上不豫。
○朝,王世子問安。
○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問安。
○辰時,日暈。巳時午時,日有交暈兩珥,暈上有冠,下有履。白虹貫日。未時,日暈,暈上有背,色內赤外靑。
史臣曰:「上天示警,無非可懼,無不有應,而淫虹貫日之變,乃國家敗亡之象,不可逭之災也。前歲元月六日,有此變,今年正月元日,又如之。一之謂甚,而況再乎?當此之時,雖使國家如金甌無缺,海晏河平,邊徼無虞,食富兵强,事力可恃,然變異至此,亦將有存亡危急之憂。矧今邊備蕩然,四境空虛,齊民失業,愁怨滿腹,南賊北寇,磨牙皷吻於外;王子諸宮,奪攘殘殺於內。言路杜塞,三司戒金口之緘;上下不孚,大臣懷首尾之畏。阿諛苟容者,承寵而日進;鯁直敢諫者,蒙譴而日退,以至朝臣相戒,諱言乘輿,諱言宮家,則今日之氣象,果何如耶?恤乎湫乎,危亡立至,而上未有側身修行,以改前日之爲;下未聞忘身循國,自任興衰之責,天怒安得不赫然,而震動之哉?嗚呼。其亦慘矣。」
1月2日
○癸丑,政院啓曰:「伏見日官所啓,昨日午時,白虹貫日。日者,衆陽之宗也;正月元日者,一歲之首也,午者,陽旺之時也。此正陽道光華,萬物咸覩之辰也,而陰慝之氣,卒然侵犯,至於白虹橫貫,觀瞻洶懼,氣像凶慘。天心固是仁愛,示警奚遽至此?上穹玄遠,不敢指爲某事之應,姑以目前一二言之,時事極艱危也,人心極不淑也。南夷觀釁,北虜累動,飢荒荐臻,賦役煩苛,環域內數千里,無一夫不呼冤者。大官悠悠,小官泄泄,直言不至,防備愈踈,未聞有一弊改弦,一事轉移,則將何毫髮可恃,而爲國哉?只見奄奄而盡,如日之暮,宜乎天心震怒也。天災物怪,可駭可愕之變,間出於傳記者,皆萃於近日。其於應災之道,恐有未盡修擧者,示警益急者,仁愛益至也。唯願聖明,另加警動,詢及大臣,極講消弭之方,不勝幸甚。臣等仰戴聖明,見遇慘變,不勝區區憂悶之至,惶恐敢啓。」〈尹暾所草。〉答曰:「近來之變疊現,而元日白虹貫大陽,不勝驚慘。良由寡昧不辟之致,徒切兢惕。當更加修省。」〈批答翌日始下。〉
1月3日
○甲寅,以阿多介一坐、櫜鞬六部,下于政院曰:「前日都承旨,進先王御筆。卽欲以某物表之,疑其或反不安,未果。然先王御蹟,萬世之寶。時時奉覽,感發之懷,不容已。今以方物所進阿多介一坐賜之,宜諒予意,幸勿以賞視之,勿謝。此櫜鞬,乃諸道方物,新爲封進者。六承旨,各一部,偶爾賜之,勿謝。」
○左議政尹承勳啓曰:「臣伏見本月初一日,有白虹貫日之變。不勝驚駭隕越之至。夫日者,衆陽之宗,人君之象,而陰邪侵犯,乃發於正月元日。此尤變之大者也。上年歲首,旣有此變,而今又如是。其所以警告者,有若提耳而面命。豈無所自而然歟?上天下臨,日監在玆。人事失於下,則變必應於上。天人感應之理,不可誣也。伏念自上,遇此非常之變,豈但恐懼修省而已?必得賢才,置公輔之任,上下交修,共濟國事,然後天心可回,而變異可弭。臣等俱以無似,冒居鼎軸,上不能參贊聖謨,以伸後讎之義,下不能規畫措置,以振旣衰之勢,備員充位,毫無所補。當此危亡,有臣如此,天豈無怒於聖明哉?伏願亟賜斥退,改卜賢德,以答天譴,不勝幸甚。」答曰:「天變慘酷,豈非不辟忝冒之致?兢惶實深。大臣宜勿辭,更加勉輔,共濟艱難。」
○憲府啓曰:「自上玉候未寧,久欠平和,群下憂悶之情,日甚一日。雖設廳侍藥,猶有所未至。況於議藥劑進,安敢一毫怠忽,一刻遲緩乎?頃日加減涼膈散,加入材料,旣經稟議,卽當改劑以入,而內醫院茫不省覺,使及時進御之藥,至於經宿始進,其不謹甚矣。請提調推考,當該官員拿鞫。政院,居喉舌之地,出納之際,所當十分致察,俾無踈緩,而前月雪守招辭書啓事,傳敎後過六日,始爲分付該曹,至於邊報時急狀啓,亦當卽下備邊司,以圖規畫,而頃日南兵使烽火狀啓判付,翌日緩緩招給郞廳。政院之怠慢不職如此,其何以督察諸司乎?各其色承旨,請命推考。」答曰:「藥非偶然事,不可如是。承旨推考,依啓。」
○備忘記:「濟州饑饉太甚云。海外孤島之民,恐不能保。依前傳敎,救荒御史發遣,盡心救荒,兼爲摘姦,使官吏,有所畏憚,且問民間疾苦。」
1月4日
○乙卯,上不豫。
○憲府啓請藥房提調推考,當該官員拿鞫,〈前啓。〉答曰:不可。
○以李廷馨爲戶曹參判,姜籀爲副校理,蔡慶先爲副修撰,安大進爲軍資監正,趙挺爲安邊府使,尹說爲吉州牧使,李弘冑爲江西縣令,金之誨爲聞慶縣監,金昌一爲高敞縣監,趙浩爲軍威縣監。
1月5日
○丙辰,弘文館副提學臣韓浚謙、副應敎臣李德泂、校理臣李廷馦、副校理臣權盼、副修撰臣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