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代会要[标点本] » 五代会要[标点本]全文在线阅读

《五代会要[标点本]》卷十六

关灯直达底部

后唐长兴二年八月敕:“御史台每月支钱三百千,充曹司人力纸笔粮课。其大理元支二百千,刑部一同,未曾支给,宜于两班罚钱及三京诸道赃罚钱内,每月支钱一百千,赐大理寺、刑部两司。其刑部官吏不多,兼使纸笔校少,宜于所赐钱内,三分支与一分。”其月二十九日敕:“刑部、大理寺宜各置法直官两人,仍召晓法令者充。”

四年四月敕:“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奏:‘三司官每推断案牍时,特与免朝,恐滞推覆。’法官推覆时,不得私行人事。公事毕日,朝参如常。”

晋天福三年三月,详定院奏:“前守晋州洪洞县主簿卢粲进策:‘伏以刑狱至重,朝廷所难,尚书省分职六司,天下谓之会府。诸道决狱,若关人命,即刑部不合不知。’欲请诸州府,凡断大辟罪人讫,逐季具有无申报刑部,仍具录案款事节,并本判官、马步都虞候、司法参军、法直官、马步司判官名衔申闻。或有案内情曲不圆,刑部请行覆勘。”从之。

梁开平三年十月敕:“过所先是司门郎中、员外郎出给,今寇盗未平,恐漏奸诈,宜令宰臣赵光逢专判。凡出给过所,先具状经中书点检,判下,即本司郎中据状出给。”

晋天福三年六月敕:“应管关令丞等,宜准唐天成四年四月敕,本司不得差补,祗委关镇使钤辖。今日已前差补者,宜令画时勒停讫奏闻。”

汉乾祐元年七月六日敕:“左司员外郎卢振奏请:‘应有经过关津州府诸色人等,并须于司门请给公验,令所在辨认,方可放过。’宜依所陈,颁示天下,仍令司门准向来旧规,合施行事件,子细条举奏闻。”

后唐天成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尚书礼部员外郎和凝奏:

臣当司补奏斋郎,今重起请如后。

一、应请补斋郎等,旧制,当司衹凭都省发到状,便给补牒。旋团甲申奏:“伏缘当司已前久无正官,多是诸司权判,或有投状多时并不团奏,或有才投文状即先团奏,遂致积聚人数不少。自同光二年二月后至今年十月已前,共计二百一十人未曾团奏。”今臣点检,除有碍格条、一官并补两人三人,并使祖荫者落下外,犹有一百七十馀人。人数既多,虚谬不少。若取年深者团奏,终成积滞。今欲限一月内,并须正身将已前所受补牒,到当司磨勘后,委是正身及是嫡子,年颜人材不谬者,团甲引过中书门下引验后,一齐申奏。

一、合使䕃官,请自今后若遇改官,须是转品,即许更补一人。明言是长子、次子,仍须不得过三人。其所补斋郎,五品已上荫太庙斋郎,六品荫郊社斋郎,仍须是嫡子。以侄继院者,即初补时状内,言某无子,今以侄某继院为子使荫。

一、应补斋郎等,祇凭都省发状,便给补牒。请自今后,须得正身斋状到当司比试呈验。除三省官外,并引验告敕,及取保任官状,委是亲子,即给补牒。每年旋于八月上旬,具状解送赴南曹。仍团奏时,别具子细三代乡贯、使官荫状,赍赴中书门下引验,候无差谬,即得团甲申奏。仍每年祇限团甲奏,一年一甲三十人,以为常式。

一、按六典,所补斋郎,并两试小经,取粗通文义者充。奏补之后,非久为官,若不达经书,则难通吏理。请自今后,斋郎所投文字状,并须亲书,仍须念得十卷书者,即得补奏。

一、使父皇任官荫者,并须将前任告敕呈验,仍取在朝三员清资官充保,及移牒所曾任官、台、省、寺、监,勘有此官及年月日同否,委无虚谬,即得补奏。仍准千牛、进马例,不得过十年。其所使祖皇任官荫者,年月深远,难知子细,今后请不许补奏。

从之。

长兴二年十月敕:“应千牛、进马、斋郎,遇有员缺,据资荫合得,先受官者先与收补,后受官者据月日次第施行。如或徇私,公然越次,本人及官吏当行责罚,仍令御史台常加察访。”

周广顺元年八月,吏部南曹先为去年冬集选人年满,室长季溥、张宗义为奏补不依年限驳放后,便值兵火,失坠补牒,优牒申中书门下取裁。欲判依选人失坠文书例,出给公凭。奉敕:“宜令所司各出给失坠文书公凭,候参选日磨勘理本官选限外,仍各殿两选。应乾祐元年已来及自今,如有斋郎奏补后,年限满,合定冬集及改补室长时,有违格条不依年限者,违一年,殿两选;违二年,殿三选;二年已上,不在施行之限。”

后唐长兴二年七月敕:“天下州府,应有载祀典神祠破损者,仰给公使钱添修。”

周显德二年五月六日敕:“两京诸州府,每年造僧帐两本,一本申奏,一本申祠部。逐年四月十五日后,勒诸县取索管界寺院僧尼数目申州,州司攅帐,委录事参军本判官点检,至五月终已前,文帐到京。如出限不到及漏略僧尼、寺舍,申奏卤莽,其本判录事参军、州县官典,并等第科断。今后僧尼籍帐内无名者,并勒还俗。如有身死、还俗、逃亡者,旋申报逐处州县,次年帐内开脱,其馀巡礼行脚,出入往来,一切取便。”〈其年,诸州供到僧帐,见存寺院二千六百九十四所,废寺院凡三万三十六,见在僧四万二千四百四十四,尼一万八千七百五十六。〉至五年七月敕:“今后僧帐,每三年一造,其程限准元敕施行。”

三年十一月诏:“废天下淫祠,仍禁擅兴祠宇。如有功绩灼然,合建置庙貌者,奏听敕裁。”

后唐长兴元年十月,国子尚书博士田敏奏:“请依春秋藏冰颁冰之义,以消阴阳愆伏之沴。”敕:“藏冰之制,载在前经;献庙之义,废于近代。既朝臣之特举,按典礼以宜行。田敏所奏祭司寒献羔事,宜依。其桃弧棘矢,事久不行,理难备创;其诸侯亦宜准往制藏冰。”

周显德五年闰七月,秘书省奏:“奉今年七月七日敕节文,删集见行公事,送中书门下者。当省逐季准祠部牒到,画日,预先牒著作局修撰祝文,兼牒太常礼院详定神名首尾。及准太常寺牒到逐季五岳四渎,牒著作郎修撰祝文,牒太常礼院详定神名。候太常、宗正两寺供到祝版及献官名衔,省司帖着楷书修写。”

汉乾祐三年八月,殿中省奏:“当司仪仗,车驾都洛京时所差,至今管系,逐年分番祇候,执擎仪仗。昨京兆府奏,依平户例差使。伏恐忽有大礼,无人供应。”敕:“殿中省执擎仪仗,关西道色役人员,地理遐遥,分番劳扰。宜据姓名,并还州县。今后执擎人缺,别奏取裁。”

后唐同光元年十一月,以左监门卫将军判内侍省李绍宏兼内句。〈绍宏在庄宗皇帝潜龙日,为中门使。及即位,命潞州监军张居翰与郭崇韬为枢密使,以绍宏为宣徽使,心常不足。崇韬知之,乃置内句之名,凡天下钱谷簿书,悉委裁决。州县供帐烦费,议者非之。〉

天成元年四月,中书门下奏:“请废诸道监军使,并内句司。”从之。

后唐长兴三年正月,太常卿刘岳奏:“先奉敕删定郑馀庆书仪者。臣与太子宾客马缟,太常博士段颙、田敏、路航、李居浣,太常丞陈观等,同共详定,其书送纳中书门下。奉敕:‘宜差左散骑常侍任赞、右散骑常侍杨凝式、兵部尚书梁文矩、工部尚书崔居俭、太子宾客裴高、尚书左丞王权、尚书吏部侍郎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