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淡定的智慧 » 淡定的智慧全文在线阅读

《淡定的智慧》勇者从容,智者淡定

关灯直达底部

从容淡定看似简单,其实包含着无穷的勇气和智慧。静者成事,躁者败事。从容和淡定是经历了无尽的生活磨砺而修来的,无论遇到什么事情,能气定神闲,这是一种精神的强度、硬度和韧度。

从容是一种修炼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没有人生来就如此从容,那是修炼之后的一种境界,是人的心智升华后的一种结果。

弘一法师把从容看作一种定慧,他在讲经说法时说:“我们发愿要真实恳切,诸位如到大陆观光在乡下仍可看到大粪坑,如掉在粪坑里,还愿意多待一刻吗?必想急于出离。坐牢一切自由都失掉了,一心一意地急想出离,自己无能力出来,一定要求人帮忙。我们今天了解娑婆世界确是甚苦,但又无法摆脱。佛在经论中讲的理论很清楚,修持方法也很周详,叫我们断烦恼,修戒定慧。”

定慧永远靠自身,它是靠修炼而来的。古时候的波斯,有一个贤明国王,笃信佛法,广施善缘,深得百姓爱戴。他有个可爱的女儿叫善光,智慧过人,而且同样信奉佛法,因此皇宫上下的人都很喜欢她。

有一天,国王处理完国事后找善光公主聊天。他看着美丽的善光,心想:“善光身为我的女儿,拥有最优越的环境,王后和我又对她如此疼爱,她所拥有的一切没有人能够企及!”

于是国王对善光说道:“女儿啊!你今天能够有这么大的福报,能得到大家的尊敬,全是因为我是你父王的缘故。”

国王本以为善光公主一定会很感激他,想不到善光却回答道:“不是这样的,父王,并不是因为您的缘故!”

国王听后有些不高兴,于是,又郑重地将刚才的话说了一遍。结果善光还是回答:“不是这样的,父王,并不是因为您的缘故!这全是我的修为所感召,因果得报。”

这下国王真的很生气,他不明白一向乖巧的女儿到底怎么了?于是抑制住心中的怒火,又把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不料善光还是坚持己见。

终于,怒不可遏的国王对善光吼道:“今天我倒要看看你是否真是凭自己的修为,才有这样的福报?”

之后,国王命令左右侍从到城中找了一个年轻乞丐,将善光许配给他,并对善光说:“如果你是凭借修为得到的福报,与我无关,从今以后,便可证明。我倒要看看因果怎能拯救你的命运!”

善光不卑不亢地回答:“是女儿修为所感召,因果得报。您和因果争吵是没用的。”说完便带着乞丐离开了王宫。

出了王宫,善光问乞丐:“你还知道老家的位置在哪里吗?”乞丐回答道:“知道是知道,但是那里的房屋年久失修,早已倒塌,只剩下空地了。”

善光告诉他:“我想去看看,请你带路好吗?”于是乞丐便带着善光回到了旧宅。

不曾想,善光沿着早已破败的旧宅走了一圈之后,地面竟神奇地开始下陷,地下突然浮现出宝藏来。之后,两人便用这些珍宝修建了宏伟的住宅,请了用不清的佣人。

有一天,国王突然有点想念善光,于是便让属下去打探善光的情况。属下回答:“她现在住的地方,与王宫不相上下。”国王感叹地说:“佛曾经说过:‘自作善恶,自受其报,’果真一点也不错。”

修禅是一个过程,人生何尝不是一个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不要埋怨境遇,也不要安于现状,一步一个台阶,培养一种从容的定慧,则功到自然成。

心念不乱烦恼自断

万念起于内心,又消除于内心,一念生而烦恼自来。想要消除烦恼,必须任何时候都保持理智清醒。

弘一法师点化善友:“业识未消,三昧未成,纵谈理性,终成画饼。”

初机同修,尤其对于知识分子,这是当头一棒。学佛人粗心大意者多,心思细密者少。四弘誓愿谁都会念,不但教我们如何发心,连修学的程序都给我们说出来了。首先要发大愿,众生无边誓愿度,即与佛的心愿合一。烦恼无尽誓愿断,业识未消是烦恼未断,三昧未成是心不清净。此刻不能学法门,要等三昧成就再学法门。现代人前面两项不要了,先由法门无量誓愿学开始。如同盖楼房,一楼二楼都不要,只盖第三层,大错特错,光阴都虚耗了。我建议各位在这一生先修前二条,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再学后边两条,把时间精力都放在执持名号上,念到一心不乱,烦恼就没有了。

有一个愚笨之人,一直过着贫穷的日子。

一天,大雨淋塌了他家的院墙,在整理废墟时,他从墙里挖出了一罐金子,从此告别了贫苦的日子。生活境遇虽然改变了,可是他的愚笨却并没因此而得到改善,这使得他非常的苦闷,于是决定找当地的高僧帮忙。

愚笨之人来到寺院,问禅师:“我怎样做才能变得聪明呢?”

禅师回答道:“方法其实很简单,用你的钱去买别人的智慧就可以了。”

听了禅师的话后,愚笨之人来到了城里,希望可以碰到一个有智慧的人。恰巧有一个僧人从他身边经过,于是他叫住僧人说:“大师,你能把你的智慧卖给我吗?”

僧人答道:“当然可以,不过我的智慧很贵,一句话一千两银子。”

愚笨之人回答道:“只要能买到智慧,我愿意。”

于是僧人对他说:“其实得到智慧的方法很简单,只要你在遇到困难后,能够静下心来,向前走三步,然后再向后退三步,如此反复三次就可以了。”

愚笨之人用怀疑的口吻问:“智慧难道真的就这么简单吗?”

僧人微笑着说:“施主还是先回去吧,等到你觉得我的话不假时,再来找我付钱吧!”

愚笨之人回到家已经是深夜了。进门之后,他发现自己的妻子居然和另一个人睡在一起,于是怒从心生,到厨房拿起菜刀想将她们都杀死。

可是到了房间门口,他突然想起了僧人的话,于是向前走了三步,然后再向后退三步,如此反复了三次。他的走动惊醒了屋中沉睡的人,于是屋里有人问:“儿啊,你在干什么呢?深更半夜的!”

愚笨之人一听,原来是自己的母亲,他倒吸了一口凉气,暗自庆幸道:“若不是我白天听了僧人的话,今天就错杀母亲了!”

第二天,他早早地就将银子给僧人送了去。

人在遇事时要懂得遏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去处理,做事不三思,听凭失衡、失去对情绪的操控,只能让事情变得越来越糟糕。

让自信变得优雅

自信其实是建立在一定的才华和定力基础之上的。自信中也包含着一份做人的真诚。培植你的才华和真诚,让你的自信更优雅更长久。

弘一法师讲经云:“汝虽于净土法门,颇生信心;然犹有好高骛胜之念头,未能放下,而未肯以愚夫愚妇自命。”

前面谈过学愚,愚好,笨好,聪明伶俐不好,时间不会久。愚人含藏的深,能久能远,能光能大。浅识者见不到。祖师责备此人习气很重,好高骛远。不要同世间人比,要同往生人比,他为什么能成就,就是自己承认不如人,这与真诚恭敬相应。如认为自己这也行,那也行,样样都比人强,你来生还要经受六道轮回。

一个学僧问惟宽禅师:“狗有佛性吗?

惟宽禅师答道:“有。”

“马有佛性吗?”

惟宽禅师依旧答道:“有。”

学僧不解地问:“为什么这些动物都有佛性呢?”

惟宽禅师答道:“众生皆有佛性,它们都是众生,当然会有佛性了。”

“既然这样,那么你有佛性吗?”学僧问道。

“没有。”

“你不是说众生皆有佛性吗,为什么你没有?”

“因为我不是你所说的众生。”

“你不是众生,那么你是佛喽!”

“我也不是佛。”

“那你究竟是什么?”

“我不是‘什么’。”

“我有点糊涂了,那么佛性到底是什么呢?”

“什么也不是,即看不到也摸不着,只能靠悟。”

之后,惟宽禅师反问学僧:“你觉得如果荒田没有水,脊土没有肥,能耕吗?”

学僧答道:“不能。”

“那么,如果我们往荒田里注水,往脊土上施肥,然后再种,你觉得能行吗?”

“恐怕还是不能吧!”

惟宽禅师接着又问:“你觉得香里有佛吗?油里有佛吗?”

“没有。”

“那么,买香油能烧出佛吗?”

“当然不能!”

惟宽禅师最后说:“其实真正的佛,就是一种智慧,一种光明磊落的行为。”

佛不存在,存在的是人们的虔诚,所以到底有没有佛,人们并不会去争执。其实,我们对待生活也应该如此,只要无欲望、无争执,一切都可以放下或牺牲,这样才能活出自我、活出真我。

勇者回头自省

路是要一直往前走的,但走过一段时间,我们是需要回头看看的,回头看时,我们会看到自己成长的脚印,会看到自己走的冤枉路,也会从中发现很多我们一直求索的东西。人生之路,勇敢者应时刻记得回头自省。

弘一法师开示:“汝妄想之心遍天遍地,不知息心念佛,所谓向外驰求,不知返照回光。”

很多人都有这种毛病,妄想就是念头,妄想太多,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宗门所说的向外驰求。清净心中本来无一物,一个妄想都没有。神秀说的尘埃就是妄想,返照回光是息妄想的好方法。观世音菩萨说出自己的修持方法,“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我们不肯回头,佛家常说回头是岸,古圣先贤教我们回首如意。古人手上常常拿着如意,因如意是回头的,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尤其富贵人家都有此物,提醒自己要回头。世间人求功名富贵,也要知足。

勇敢者要用真心待人,真诚之处回头可见。一次,一位饥饿难耐的官员和一位很长时间没有吃饭的高僧一起用餐。当时桌子上有两碗面,一碗多一些,一碗少一些,官员为了表示谦让,将多一些的那碗面推到了高僧的面前。

高僧毫不客气地端起面,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吃完后,官员又将小碗的面递到高僧的面前,对他说:“大师如果没有吃饱,就将这碗面也吃了吧。”高僧二话不说,端起那碗小碗的面吃起来。

看着高僧将两碗面全部吃光后,官员厉声斥责道:“你是什么得道高僧,连起码的礼貌都不懂,我看不过是浪得虚名罢了。你很饿,难道我不饿吗?出家人以慈悲为怀,你就是这样普度众生的?”

高僧缓缓地说:“一开始,你将大碗的面推到我的面前,而我原本就想吃大碗的面,如果我再推到你的面前,那就不是出自我的本愿了,我为什么要那么做呢?之后你又将小碗的面让给我吃,而我原本也是想吃小碗的面。所以我也没有必要违背自己的意愿去推辞。我的两次不推脱是出于真心,施主的两次谦让是出自你的真心吗?”

听了高僧的话,官员茅塞顿开。

过于谦让不过是虚假的表现。压制自己的真心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表面上获得了别人的称赞,但是却违背了自己的意愿。

坦率真诚是做人的真谛,当你对别人谦让的时候,不要苛求对方回报。你只能告诉自己应该怎么做,但是不能要求别人也这样做。

境界滋养智慧

人的境界是一种修养,这修养让人清透。凡是有境界的人都有着理性的自控能力,这对人的智慧是一种滋养。

弘一法师面对众多出家之人曾发出感慨:“今见好心出家在家之众,多是好高骛远,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根浅薄。今生未遇通人。”

大师痛切感慨之言,发人警醒。发心学佛者都是好人。佛门有句老话:“学佛一年,佛在跟前;学佛二年,佛在西天;学佛三年,佛化云烟。”

智者修行不是走的形式,而是挖掘自身内在的潜力。一天,希运禅师刚刚踏入禅堂,云游的僧众就围了过来,希望可以得到开示。

希运禅师问:“你们想得到什么啊?还是赶紧离开吧!”说着,他用手中的禅杖往外轰众人。

但是慕名而来的众僧却不肯离开。

希运禅师只好坐下来,说:“你们这些人根本就不配让人开示。表面上看来,你们在行脚修行,看到有千人的禅院就蜂拥而至,听说某人已经开悟就赶过去希望得到开示。但是这种行为只能被人讥笑,你们根本就没有明白到底什么是参禅悟道。

当初我行脚时,如果在荒野里能够遇到人,也会跟他攀谈,看他是否有所领悟。你们如果真心向佛的话就要振作精神。”

看僧众们一脸茫然,禅师继续说道:“如果你们连自己的事情都没有搞明白,只知道一味学习别人的言语,然后将听到的东西大肆宣扬,说自己已经悟道。难道这是真的悟道了吗?”

你们不应该在我这里浪费时间,更不要轻率从事,空过了一生,要不然只会让人讥笑。如果你们明白我说的话,那就赶紧离开这里。”

智者之所以为智者,并不是因为他们能从外界获得更多的智慧和经验,而在于他们能够挖掘出自己的心智。

很多时候,我们通常看到的是自己的努力,盲目地去崇拜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看清自己。盲目地追寻不会让你前进,只有肤浅的人才会如此。人要看到别人的优点,正视自己的缺点,挖掘自身的潜力,才是诚信笃行。

淡定让你平心静气

平心静气就会心安,就不会有恐惧和担心。淡定能让你平静如水。不要太在意外界的东西,也不要在意外界的东西有什么隐含的意义,内心的那份淡定能让你战胜一切,直面一切。

有听弘一法师讲佛的人问大师如何消除恐惧,大师回答:“心跳恶梦,乃宿世恶业所现之兆。然现境虽有善恶,转变在乎自己。恶业现而专心念佛,则恶因缘为善因缘。”

心跳恶梦,这些现象是过去恶业种子在梦中现行,不必介意。《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梦中相是虚妄的,跟前的森罗万象也不是真实的。

恐惧和不安总是由心而生,那是因为人们太在意了。人们太在意外在的东西就容易产生恐惧,就容易被某个不好的念头纠缠。

从前,有一位禅师门下有五百弟子,其中一个弟子的名字叫“恶者”。弟子觉得这个名字不好,于是每天缠着师父给他改名字。禅师被缠烦了,于是随口应道:“你自己去外面找名字吧,如果有中意的,回来告诉我。”

小和尚听了师父的话后,高高兴兴地下山了。

小和尚走到第一个村落时,恰巧碰到了一对送葬的人,于是上前问道:“施主,能否告诉我死者的名字啊?”

一个送葬的人告诉他死者叫“有命”。小和尚听了后不住地摇头,自言自语道:“叫‘有命’却没了命,真是奇怪。”

送葬之人听到小和尚的话后,不禁笑着说:“名字只是一个符号而已,跟生死有何干系,你还是出家人呢,为何如此糊涂?”

小和尚边走边想送葬之人的话,不知不觉进了村庄。在经过一户富有人家时,他看到主人正在用鞭子抽打一个女仆,于是上前去解劝。主人说女仆借他家的钱没还,所以该打,不用解劝。

小和尚看女仆可怜,于是俯身问道:“施主叫什么名字啊?”

女仆怯生生地回答:“宝玉。”

小和尚觉得莫名其妙,说:“你叫‘宝玉’却没有钱还债,在这里挨打。”

女仆哭着说:“名字只是父母给的符号,并不代表什么,跟我的财富更是没有关系。”

小和尚似有所悟,于是打算回去了。

在回去的路上,他遇到了一个迷路的老者,于是好心为对方指明了方向,在临别前,他问老者:“老施主,你叫什么名字啊?”

老人回答道:“指南。”

小和尚摸着头说道:“叫‘有命’的没了命,叫‘宝玉’的却没有钱,叫‘指南’的不认识路,难道名字真的只是一个符号?”

老人听到他的自言自语后,说:“小师父说得对,名字只是一个符号而已,不必太在意。”

这一趟下山让小和尚放弃了自己对名字的执著,于是回到寺院后告诉师父不再改名字了。

名字只是一个符号而已,对你的人生没有丝毫的意义。身边的人能不能够认可你,不在于这些毫无意义的外在,而在于你自身的能力和品质。多一份能力和品质,你就多一份淡定与从容。

长存一颗吃苦心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存一颗吃苦心,体现了人的一种心理承受能力。一旦环境改变了,物是人非了,再多的抱怨也无法改变现实,还是要去适应环境。所以长存一颗吃苦心是生存的智慧。

劳苦总是给人以警醒,弘一法师曾教化那些迷醉于声色场上的人们:“具缚凡夫,若无贫穷疾病等苦,将日奔驰于声色名利之场而莫之能已。谁肯于得意垣赫之时,回首作未来沉溺之想乎?”

被烦恼束缚的凡夫,假如没有贫穷疾病,也不一定会顺畅一生。如果没有这样的苦,恐又要去吃喝玩乐造罪业。苦人没有时间金钱,自然可以避免许多罪过。谁肯在得意时想到将来会堕落,得意时难免损人利己。

大师曾指点听佛的善友们,吃苦心是一种生存能力,是一种能够承担悲喜的淡定。有两只老虎,一只被关在笼子里供人们观赏,另一只自由自在地在森林里奔跑。

一天,一只老虎对另一只老虎说:“我们换一换吧!”另一只老虎欣然答应了。于是,笼子里的老虎走进了鸟语花香的大自然,森林里的老虎则走进了狭窄的铁笼子。

从笼子里出来的老虎在森林感受到了无比的自由,尽情地奔跑着;走进笼子里的老虎也很快乐,因为它从此不再为食物而发愁。

出人意料的是,两只快乐的老虎很快就都死了。一只被活活饿死,另一只则是忧郁而死。很显然:从笼子里走出来的老虎得到了自由,却没有同时得到捕食的本领;走进笼子的老虎获得了安逸,却没有获得在狭小的空间生活的祥和心境。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很多时候,表面上虽然有所损失,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是坏事。当你成功时,不要得意忘形,因为说不定挫折就在下一刻等着你;当你失败时,不要怨天尤人,因为这或许就是成功前的黑暗。只要你坚定地朝前走,就一定能看到明媚的春天,“船到桥头自然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真智慧巧生活

智慧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人只有对人对事都看得清楚,才能增加处理事情的能力,从而生活得更从容、更简单。

弘一法师弘扬佛法云:“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内真诚则外恭敬,表里一如。佛法真实利益是消业障,业障一消,则烦恼、忧虑、牵挂、分别、妄想、乃至于身心疾病都没有了。增福慧,自己聪明伶俐,对人对事对物比过去看得清楚,一切作为很恰当,这是慧。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但必须把业障消掉,障碍排除才行。”

佛家修行讲究开示,明示只是表面的,只有人的内心开示了,领悟了,才是真的消除了业障,得到了智慧。

赵州禅师也不例外。有一天,几位僧人前来问禅,第一位学僧问道:“大师,弟子刚刚遁入空门,请求大师训诲!”

禅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你今天吃粥了吗?”

学僧恭恭敬敬地回答说:“吃了。”

赵州禅师指示道:“那你洗钵盂去!”

听了赵州禅师的话后,第一位学僧由此开悟。

第二位学僧也走上前来问道:“弟子也刚刚遁入空门,肯请大师不吝赐教!”

禅师不答反问道:“你来了多久了?”

第二位学僧回答道:“弟子今天刚刚到!”

赵州禅师再问道:“那你现在吃过茶了吗?”

第二位学僧回答:“吃过了!”

赵州禅师指示道:“那你就到客堂报到去!”

第二位学僧随即也开悟了。

有一位在禅师身边生活了十几年的学僧,一直无所获,于是也乘机上前问禅师:“弟子参学已经有十余年,但是没有得到老师的开示、指导,今天也想请禅师教诲!”

赵州禅师听后,装作大惊的样子说道:“你怎么可以这么冤枉我呢?自你来到这里,你每天拿茶来,我为你喝;你端饭来,我为你吃;你合掌,我低眉;你顶礼,我低头;我那里没有教导你呢?你怎么可以胡乱冤枉我呢!”

学僧听后,开始用心去领悟赵州禅师所说的话。

赵州禅师见状又说:“如果你刻意地去参悟佛理,那你的思维与真正的禅理会越来越远!”

学僧好像有所悟,问道:“那么到底该怎么做呢?”

禅师指示道:“用一颗平常的心去感悟,如果你能谦虚修行,生活就是佛。”

学僧顿悟。

修禅是为了获得心灵的宁静、思想的开阔,但是如果参禅悟道脱离了现实生活,也就失去了最本质的意义了。

生活中的所有事情和参禅的道理是相通的,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一定不要脱离了原汁原味的生活,只有这样,你所做的事情才会更有价值和意义。

有内涵更淡定

成熟饱满的谷子总是低着头,越是真正有内涵和能力的人,越是低调、沉着、淡定从容。我们需要学会淡定从容地面对这个世界,学会淡定从容地生活,用知足淡定从容的心去面对一切得失。

在听弘一法师讲佛的时候,一位居士问如何能平复心中的怒气。大师寥寥数语点化得恰到好处:“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持身弓类聪明睿知,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谦。”

大师的点化让居士深知,喜怒哀乐原来是由自己的心情而定的。快乐的门只为聪明的人打开,心中充满怒气和疑惑则永远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

有一位小和尚总是愤愤不平,为什么师父总是喜欢、偏袒其他师兄弟,而将我放在一边不管呢?天长日久,小和尚开始过得不快乐,而且做什么事情总是失衡,不是说这个不是,就是埋怨那个不好,师父知道之后找到了他,给他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叫不平衡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所有的人都有一个特性,就是丧失了平衡感,不仅走路不能平衡,而且心态也是失衡的,所以人与人相处时天平总是会倾斜,矛盾不断。

国王很苦恼,但是始终没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只得整天忙着去处理那些失衡的事件。

不平衡国的国王在选举时有一个传统,在大选之日,人们会在悬崖中间搭起钢索,只要能走过钢索的人都可以成为国王的候选人。每当赶上大选,国内的人都紧张得要命,因为按照规定每一个城市都要选出一个代表来参加大选。

当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想得到这个机会,有的人甚至害怕得要死,因为他们自身的不平衡性很可能让他们落入悬崖。

规定的日期快到了,其他城镇都按时派出了代表,但是有一个城却一直找不到适合的人选,人们根本不愿意为了王位冒险,万般无奈之下,城市的头领找到了一个叫“臼隋亦”的人。臼隋亦是一个极易被别人说服的人,所以头领才会找他,并找了各种让他参加的理由,臼隋亦果然同意了。

当名单确认之后,国家开始派出专门的人帮他们训练,并设置了各种保护措施。但是,臼隋亦却没有参加任何的训练或练习,反而照常过他本来的生活。大选的日子终于到了,但是在参赛前,很多人不是负伤就是摔死了,最后只剩下了三个人,其中就包括臼隋亦。

在决赛时,他们抽了顺序,臼隋亦最后一个上场。除了臼隋亦,其他两个人看起来很紧张,并在脸上流露了出来。

第一个上场的人显然比第二个人要自信得多,因为在参赛之前他经过了无数次的训练,他想这一次一定可以走过去。

但是第二个人却很担心,因为参赛前他曾无数次地从上面摔了下去,所以他深怕自己这次会送了命。而臼隋亦呢?

还和平时一样悠闲自得,而且还在赛场轻松地喝着热茶。同城的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纷纷问他:“你怎能这么悠闲?”

他说:“我知道得很清楚,我对走钢索一窍不通,即使努力练习也于事无补,肯定会死,既然这样,为什么不睡好一点?为什么不如往常一般地自在呢?”终于轮到他上场了,但是现场的人都看傻了眼,他走得非常好!没有人敢相信这是事实。臼隋亦走到对面后,自己也吓了一跳。就这样,臼隋亦成为了该国的新国王。事后,很多人向他讨教秘诀,他说:“其实随意就行了啊!当你向左边倾斜时就向右一点,向右倾斜时就向左,就是这么简单。”

小和尚听了故事之后顿悟。

其实生活和走钢丝一样,永远不要流于极端。当我们痛苦时就想想往日的美好;当我们付出没有得到回报时,就想想曾经自己也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当我们认为自己一无所有的时候,不要忘了还有一个高贵的灵魂。如果我们尝试着用这种方式来生活,很自然地,当我们走到某一扇门前,不用敲门,它自然就会自动打开。

留一份镇静在心中

真正的勇者,该前进时就决不退缩,该退后时也决不鲁莽;真正有胆有识的人,该出手时绝对不能退缩,不能有半点畏惧之心,他们总是那么镇静。

淡定和镇静不但为世人所追求,也是佛门修炼的一门心法,只是他们善用佛法表达。弘一法师就对世人说过:“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虽纷若乱丝,终当就绪。待人无半毫矫伪欺诈,纵狡如山鬼,亦自献诚。”

有一年的年景特别不好,有良知的人都在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救济穷苦之人,佛教界的人士也想做些善事,以感谢平日里乡亲们的相助,于是请了戏班,希望募捐一些钱。演出当日,他们还请了附近寺院里的僧人。

在这些僧众中,有一个学僧刚入道没有多久,他觉得僧人是不该看这些东西的,本不想去,但是住持要求所有人都得出席,他只能勉强跟着去了。在节目表演时,他紧闭着眼睛,正襟危坐,似乎周围的一切都根本不存在。

表演中途,佛教界的代表出来招呼观众募捐,这位学僧站出来反对说:“我进来后就一直闭着眼睛,根本不知道在演些什么,所以没有必要捐助。”

代表一听,乐呵呵地说:“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应该比别人多捐一倍才行。”

学僧不解地问:“这是为什么呢?”

代表解释说:“别以为你不看不闻就无事了,主要的是心动没有。你没有看表演,但是听到人们的嬉笑,你一定会猜测,所以你在心里看了、想了。”

能够骗人的不只是眼睛、耳朵、嘴巴,还有心,而且,眼睛、嘴巴、耳朵只能骗你一时,但是心却会骗你一辈子。所以,无论何时,我们都要诚实地面对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欺骗自己。无论何时何地,内心的镇静才是真正的淡定,一件事情是否流于形式,只有自己的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