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淡定的智慧 » 淡定的智慧全文在线阅读

《淡定的智慧》淡定在舍得之间

关灯直达底部

舍得既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一门做人做事的艺术。舍与得就如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一样,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相生相、相辅相成,存于天地,存于人世。能体悟舍得便多了一份人生的淡定。

劳筋骨铭心志

有时候劳筋骨体现的是一种决心。人们常常借肉体上的痛苦,或断臂或断足来表达自己追求某一事业的决心。

弘一大师在闽南说佛时讲过这样一段故事:《涅槃经》上说,过去无量劫的时候,释迦牟尼佛是一个很穷困的人,当时有佛出世,他见人皆先供养佛然后求法,自己则贫穷无钱可供。他心生一计,愿以身卖钱来供佛,就到大街上去卖自己的身体。

当他在大街上喊卖身时,恰巧遇到一个病人,医生叫他每日吃三两人肉,那病人看见有人卖身,便十分欢喜,说:“你每日给我三两人肉吃,我可以给你五枚金钱。”释迦牟尼听了这话,与那病人商量说:“你先把五枚金钱拿来,我去买东西供养佛,求闻佛法,然后每日把我身上的肉割下给你吃。”当时这人应允。

释伽牟尼供佛闻法已毕,即天天以刀割身上的三两肉给病人吃,一个月,病人痊愈。当释伽牟尼每天割肉的时候,他常常念佛所说的偈,精神完全贯注在法的方面,竟好像没有痛苦,不久他的身体也就平复无恙了。释伽牟尼因求法之故,发心做难行的苦行,又如此勇猛。诸生现今在这院里求学,早晚皆得闻佛法,不但每日无须割去若干肉,而且有衣穿、有饭吃,这岂不是很难得的好机缘吗?

再讲一段故事,出于《贤愚经》。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有一次身为国王,因厌恶终其身居于国王位,没有什么好处,遂发心求闻佛法。当时来了一位婆罗门,对这国王说:“王要闻法,可能把身体挖一千个孔,点一千盏灯来供养佛门吗?若能如此,便可为你说法。”

那国王听了婆罗门这句话,便慨然对他说:“这有何难,为要闻法,情愿舍此身命。但我现有些国事未了,容我七天,把这国事交下着落,便就实行。”

到第七天,国事办完,王便欲在身上挖千个孔,点千盏灯。全国人民知道此事,都来劝阻。谓大王身为全国人民所依靠,今若这样牺牲,全国人民将何所赖呢?国王说:“现在你们依靠我,我为你们做依靠。不过是暂时,是靠不住的。我今求得佛法,将来成佛,当先度化你们,可为你们永远的依靠,岂不更好?请大家放心,切勿劝阻。”

国王马上就行动起来。呼左右将身上挖了一千孔,把油盛好,灯心安好,欣然对婆罗门说:“请先说法,然后点灯。”婆罗门答应就为他说法。国王听了,无限满足,便把身上的一千盏灯齐点起来。万众惊骇呼号。国王乃发大誓愿道:“我为求法,来舍身命,愿我闻法以后,早成佛道,以大智慧光普照一切众生。”

这声音一发,天地都震动了,灯光晃耀之下,诸天现前,即问国王:“你身体如此痛苦,你心里后悔吗?”国王答:“绝不后悔。”后来国王复向空中发誓言:“我这至诚求法之心,果能永久不悔,愿我此身体即刻回复原状。”话说未已,至诚所感,果然身上千个火孔,悉皆平复,并无些许创痕。

刚才所说,闻法有如此艰难,诸生现在闻法则十分容易,岂不是诸生有大幸福吗?自今以后,应该发勇猛精进心,勤加修习才是!

自省让人更淡定

我们总是习惯于将眼光投向远处,看向别人。有时候,这样反而迷蒙了双眼。如果你有一双慧眼,不但要向外看,还要向里看,这样才能更清醒。

弘一法师就是一位能够自省的大师,他在讲经说法时常常能够反观自我,让更多人体悟到他的行为修养之深厚淳朴。来看大师反省自身的一段演讲:

佛教养正院已办有四年了。诸位同学初来的时候,身体很小,经过四年之久,身体皆大起来了,有的和我也差不多。光阴很快,人生在世,自幼年至中年,自中年至老年,虽然经过几十年之光景,实与一会儿差不多。就我自己而论,我的年纪将到六十了,回想从小孩子的时候起到现在,种种经过如在眼前。我想我以往经过的情形,只有一句话可以对诸位说,就是“不堪回首”而已。

我常自己来想,啊!我是一个禽兽吗?好像不是,因为我还是一个人身。我的天良丧尽了吗?好像还没有,因为我尚有一线天良常常想念自己的过失。我从小孩子起一直到现在都埋头造恶吗?好像也不是,因为我小孩子的时候,常行袁了凡的功过,三十岁以后,我很注意修养,初出家时,也不是没有道心。

虽然如此,但出家以后,直到现在,也大不相同了:因为出家以后二十年之中,一天比一天堕落,身体虽然不是禽兽,而心则与禽兽差不多。天良虽然没有完全丧尽,但是糊涂的一天比一天利害,抑或与天良丧尽也差不多了。讲到埋头造恶的一句话,我自从出家以后,恶念一天比一天增加,善念一天比一天退失,一直到现在,可以说是醇乎其醇的一个埋头造恶的人,这个也无须客气也无须谦让了。

就以上所说看起来,我从出家后已经堕落到这种地步,真可令人惊叹。其中到闽南以后十年的功夫,尤其是堕落的堕落。去年春曾经在养正院讲过一次经,所讲的题目就是“南闽十年之梦影”,那一次所讲的,字字之中,都可以看到我的泪痕,诸位应当还记得吧。

可是到了今年,比去年更不像样子了。自从正月二十到泉州,这两个月之中,弄得不知所云。不只我自己看不过去,就是我的朋友也说我以前如闲云野鹤,独往独来,随意栖止,何以近来竟大改常态,到处演讲,常常见客,时时宴会,简直变成一个“应酬的和尚”了,这是我的朋友所讲的。啊!“应酬的和尚”,这五个字,我想我自己近来倒很有几分相像。

如是在泉州住了两个月以后,又到惠安到厦门到漳州,除了利养,还是名闻;除了名闻,还是利养。日常生活,总不在名闻利养之外。虽在瑞竹岩住了两个月,稍少闲静,但是不久,又到祈保亭冒充善知识,受了许多善男信女的礼拜供养,可以说是惭愧已极了。

九月又到安海,住了一个月,十分热闹。近来再到泉州,虽然时常起一种恐惧厌离的心,但是仍不免向这一条名闻利养的路上前进。可是近来也有一件可庆幸的事,因为我近来得到永春十五岁小孩子的一封信。他劝我以后不可常常宴会,要养静用功。信中还说起他近来的生活,如吟诗、赏月、看花、静坐等,洋洋千言的一封信。他是一个十五岁的小孩子,竟有如此高尚的思想,正当的见解。我看到他这一封信,真是惭愧万分了。我自从得到他的信以后,就以十分坚决的心,谢绝宴会,虽然得罪了别人,也不管它,这个也可算是近来一件可庆幸的事了。

虽然是如此,但我的过失也太多了,可以说是从头至足,没有一处无过失,岂只谢绝宴会,就算了结了吗?尤其是今年几个月之中,极力冒充善知识,实在是太为佛门丢脸。别人或者能够原谅我,但我对自己绝对不能够原谅,断不能如此马马虎虎过去。所以我近来对人讲话的时候,绝不顾惜情面,决定赶快料理没有了结的事情,将“法师”、“老法师”、“律师”等名目,一概取消,将学人侍者等一概辞谢,孑然一身,遂我初服,这个或者亦是我一生的大结束了。

大师功德盖世,居然不忘时时自省,人只有反观自己才能更加淡定从容。

从容面对生死

面对生死,弘一大师的心情是何等平静,态度何等从容。他凭借佛学的智慧,想明白了生死的道理。从容来自智慧的头脑,我们平常人也应该修一颗看淡生死的从容心。

让我们通过大师的演讲来感悟一下大师对生死的通透见解。古诗云:“我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人生最后一段大事岂可须臾忘耶。今为讲述,如下所列。

当病重时应将一切家事及自己身体皆悉放下,专意念佛,一心希冀往生西方。能如是者,如寿已尽,决定往生。如寿未尽,虽求往生而病反能速愈,因心至专诚,故能灭除宿世恶业也。倘不如是放下一切专意念佛者,如寿已尽,决定不能往生,因自己专求病愈不求往生,无由往生故。如寿未尽,因其一心希望病愈,妄生忧怖,不惟不能速愈,反更增加病苦耳。

病未重时,亦可服药,但仍须精进念佛,勿作服药愈病之想。病既重时,可以不服药也。余昔卧病石室,有劝延医服药者,说偈谢云:“阿弥陀佛,无上医王,舍此不求,是谓痴狂。一句弥陀,阿伽陀药,舍此不服,是谓大错。”因平日既信净土法门,谆谆为人讲说,今白患病何反舍此而求医药,可不谓为痴狂大错耶。若病重时痛苦甚剧者,切勿惊惶。因此病苦,乃宿世业障。或亦是转未来三途恶道之苦,于今生轻受,以速了偿也。

自己所有衣服诸物,宜于病重之时,即施他人。若依《地藏菩萨本愿经如来赞叹品》所言供养经像等,则弥善矣。

若病重时,神识犹清,应请善知识为之说法,尽力安慰。举病者今生所修善业,一一详言而赞叹之,令病者心生欢喜,无有疑虑。自知命终之后,承斯善业,决定生西。

人们既然能参透生死,也不必执着于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儿,人生在世,事事随行就可以了。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一位富人请仙崖禅师为家族兴旺写些祝语,以便作为传家之宝代代相传。

仙崖禅师展开纸,写道:“父死,子死,孙死。”

富人看了之后非常生气,说道:“大师,我敬重您,请您写些祝语,可是您为什么会写些诅咒的话呢?”

仙崖禅师解释道:“假如你的儿子先于你离开人世,你将十分悲痛;假如你的孙子在你儿子的面前死去,那你和你的儿子都将会悲痛欲绝;假如你的家人一代一代地照我所写的次序死去,那就叫享尽天年。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兴旺。”

禅师认为,不管能否察觉到,人类的存在是不能与自然偏离的。

人生在世,一切皆为自然。事事随行,何必苛求虚无的完美呢?人越是想强调自我,想达到一种不可能的完美,就越会偏离存在的中心。

舍一份虚荣,得一份真相

虚荣是指表面上的荣耀,虚假的荣名,是本身不存在的想象好的事物。只有舍弃虚荣才能够得到真相。

弘一法师在讲经说佛时教化世人不可有虚妄之心,当还事物本来面目。放下心中不可逾越的神圣,不必执着于虚荣表象,事情就会还原。有位禅师很喜欢用偈诗来概括事理,让弟子自己去领悟。

有一天,他来了雅兴,顺手写了两句话:“绵绵阴雨二人行,怎奈天不淋一人。”让弟子们参研。一个弟子自作聪明地抢先说:“其中没有淋到雨的人,肯定是穿了雨衣。”

禅师听了后不语,只是缓缓地摇了摇头。

接着另一个弟子说:“我想这应该是一次局部雨。这种现象虽然不多见,但还是有可能碰到的。没有淋到雨的人,走的正是没有下雨的这边。”说完这话,他满怀信心地看了看师父。

禅师笑了笑,仍然沉默不语。

第三个弟子见师父没有表态,于是说:“你们的解释太牵强了,其实道理很简单,那个没有淋到雨的人在屋檐下行走呢。”说完后,得意洋洋地瞟了两位师兄一眼,准备接受禅师的赞赏。

禅师朝弟子们笑了笑,缓缓地说道:“你们都非常聪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设想出种种不淋一人的条件或理由,但是你们钻入了牛角尖,错误地执著于不淋一人这一点上。事实上,如果你们换一个角度想一想,所谓的‘不淋一人’,不就是两个人都在淋雨吗?”

很多时候,我们都把思维限制在固定的模式中,死钻牛角尖,死死地拽住约定俗成的东西,认为那是不可更改的真理,循规蹈矩,无法解脱自我。事实上,如果你放下心中不可逾越的神圣,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你会发现,原来事情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

人们有时候不愿意舍弃原有的认识,所以才不会有新的开悟。虚荣是外相,只有懂得付出才能得到真的收获,有时候这收获就是给众生一路光明。

有一天,洞山良介禅师在晚上说法时没有点灯,有位能忍禅僧就问他:“为什么不点灯呢?”

洞山良介禅师听后,对侍者说:“你去拿三斤灯油送给这位能忍禅僧!”能忍当时并没有去想洞山禅师的话是否有其他的意思,但是经过一夜的参究,他若有所悟,于是拿出全部积蓄,举办斋会,供奉大众,并跟大众一起生活。

一晃三年过去了,他来向洞山禅师告辞,意欲他去。

这时雪峰禅师刚巧在洞山禅师身边,等能忍走后,他问洞山禅师:“这位禅僧走了以后,不知还会不会回来?”

洞山禅师回答道:“他知道他可以走,但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可以再回来。你不放心,可以去僧堂看看他。”

雪峰到了僧堂,岂知能忍回到僧堂以后,就坐在自己的席位上往生了。

雪峰禅师立刻跑去向洞山禅师报告此事。洞山禅师说道:“他虽然往生了,但是如果和我相比较,却比我慢了三十年。”

生活中的一些东西,该舍弃的一定不要留恋,一个人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不要被自己的贪念所累。只有放弃了该放弃的东西,才会有机会去争取更加有价值的东西。

菩提之心是一种灵悟

常体般若生智慧,开发菩提得灵悟,菩提之心是一种灵悟之心。人越不为外物所扰,悟性越高,也就越发聪慧。

弘一法师曾为僧众和善友们讲解“发菩提心”的佛法要义:“菩提”二字是印度的梵语,翻译为“觉”,也就是成佛的意思。发者,是发起,故发菩提心者,便是发起成佛的心。为什么要成佛呢?为利益一切众生。须如何修持乃能成佛呢?须广修一切善行。以上所说的,要广修一切善行,利益一切众生,但须如何才能够彻底呢?须不著我相。所以发菩提心的人,应发以下之三种心:

(一)大智心:不著我相。此心虽非凡所能发,亦应随分观察。

(二)大愿心:广修善行。

(三)大悲心:救众生苦。

又发菩提心者,须发以下所记之四弘誓愿:

(一)众生无边誓愿度:菩提心以大悲为体,所以先说度生。

(二)烦恼无尽誓愿断:愿一切众生,皆能断无尽之烦恼。

(三)法门无量誓愿学:愿一切众生,皆能学无量之法门。

(四)佛道无上誓愿成:愿一切众生,皆能成无上之佛道。

如何说誓愿一切众生?这里有两种解释:一就浅来说,我也是众生中的一人,现在所说的众生,我也在其内。再进一步言,真发菩提心的,必须彻悟法性平等,决不是我与众生有什么差别,如是才能够真实和菩提心相应。

菩提心要需懂得开悟,一个能够开悟的人,领悟能力高了,认知层次高了,他自己就与以前不同了。

一个一度迷茫的青年找到禅师问:“大师,有一件事使我整夜都睡不好,我感到很迷惘,希望您能帮我指出一条光明的道路。”

禅师听后,没有说话,青年继续说:“有人赞我是天才,将来肯定有所作为;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一辈子不会有多大出息。您怎么看呢?”禅师反问青年:“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青年不知道如何回答,因为他从没想过这个问题。

大师说:“譬如同样一斤米,用不同眼光去看,它的价值就大不一样了。在炊妇眼中,它只是能做两三碗米饭的粮食;在农民看来,它就值一元钱;在卖粽子的眼中,包成粽子后,它可卖三元钱;在制饼者看来,它能被加工成饼干,卖五元钱;在味精厂家眼中,它可提炼出味精,卖八元钱;在制酒商看来,它酿成了酒,可以卖到四十元钱。不过,米还是那斤米。”

大师顿了顿,接着说:“你就是你自己,无论别人把你抬得多高,你还是你;无论别人把你贬得多低,你也还是你。你究竟有多大出息,取决于你到底怎样看待自己。”青年听后,豁然开朗。佛家度化众生,就是要开启他们的灵悟之心。只有开启了一个人的灵悟之心,他才能诚心做事,不为结果所困扰。我们来看另外一个故事:

千利休是一休禅师的得意弟子,是日本茶道的鼻祖,社会地位尊贵。有一次,一个叫林竹庵的人邀请千利休参加茶会,千利休欣然答应了邀请,并带众弟子准时参加了茶会。千利休的到来让林竹庵既高兴,又紧张。

千利休和弟子们进入茶室后,林竹庵亲自为他们点茶。但是,由于过于紧张,他在点茶的时候手不停发抖,致使茶筅跌落,茶碗中的水溢出。

看到这不雅观的场面,千利休的弟子们在心里偷偷地笑他。可是,茶会结束后,千利休却站起来赞叹说:“今天的茶会实在太棒了,茶会主人的点茶技术真的很让人敬佩!”弟子们觉得师父有点口是心非,于是在回去的路上问:“师父为什么要撒谎呢?那样糟糕的点茶,你却赞不绝口。”千利休笑了笑回答道:“那是因为林竹庵想让我们喝到最好的茶,一心一意去点茶,没有留意是否会出现其他的情况,这种心意很难得。”

对于茶道来说,不管多么漂亮的点茶,多么高贵的茶具,如果没有诚心,就失去了意义。做人做事也是这个道理,只要认真做了,结果成败已经不重要。这是一种悟性,也是人生中应有的智慧,这种智慧会让人的生命更有价值。

天然无饰,便是本性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是人们追求的一种自然之美,这种美在生活中也被人们追捧,质朴的天性总是能让人感动。

弘一法师对修佛之人说:“佛法修习本性,去除虚妄不实之心。”没有了虚妄不实之心,人的天然本性便会自然呈现。

有一天,小和尚无意中打破了师父心爱的茶杯,害怕师父责备自己,想偷偷地扔掉。可是,恰在这时,他听见师父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于是,小和尚慌忙将打碎的茶杯藏在了身后。

师父进来之后,小和尚问:“师父,你说人为什么一定要死呢?”

师父望着小和尚,缓缓地说:“这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世间万物,皆有生死。”

小和尚一听,非常高兴,将背后那只打碎了的茶杯拿了出来,说:“师父,你的茶杯已经死了。”

佛学思想中有一个著名的偈语:“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天然无饰,便是本性。佛学中将生活看成是一种自然运动的状态。不要为生活中失去自己的心爱之物而悲伤和痛苦,不要为生活中的悲欢离合而喜怒无常,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轻松,才会越来越有滋味。

如果一个人隐瞒了自己的天性,借欺骗别人来显示自己,那他得到的结果也将是被人欺骗。

从前,北天竺有位木师,技艺非常高明。他用木头雕塑的女子,相貌端庄,穿上衣服,就和真的女子一样。木女能够走来走去,还可以给客人倒酒,和真人的唯一区别只是不能开口说话而已。

当时南天竺有一位技艺精湛的画师,作画栩栩如生。木师听说后,就准备了丰盛的酒食,请画师到家做客。

画师来到木师家里后,木师便让木女给客人倒酒夹菜,忙里忙外。画师以为木女是个很温顺的真女子,心里生了爱慕之意。饭后,木师极力挽留画师住下,并让木女站在画师旁边,侍候画师,而且对画师说:“这女子留在你屋里,好方便伺候你。”主人离开后,画师叫木女,可是木女没有一点反应。画师以为这是因为女子害羞的缘故,因此上前牵她,这才发现原来女子是木头做的。

画师心里非常的愧疚,也很生气,自言自语道:“竟然骗我,我也得好好报复他一下才行。”

于是画师就在墙上画了一幅自己的像,又画了一根绳子套在颈子上,还画上一些鸟,啄食自己的嘴巴。画完后,画师躲到了床下。第二天天亮后,木匠见画师迟迟没有起床,于是到屋里观看。这一看把他吓坏了,他看见画师竟然上吊死了,于是急忙跑到厨房拿来刀去砍绳子,事后发现原来是虚惊一场,心里觉得非常惭愧。

这时画师从床下钻了出来,说:“你骗了我,我也骗了你。我们俩人的情分也一笔勾销了。”

人与人之间,应该坦诚一些,用真心去换真心,才能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欺骗别人是对别人人格的侮辱,一个不尊重别人的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呢?在与人相处中,保持天然的本性才是一种无法比拟的美。

璞玉无暇靠打磨

人们生来便受很多诱惑,他们通达世俗人情,掩盖了自己的本性,如果要将璞玉一样的天然灵慧展现于人,需要我们重新塑造自己。

弘一法师对上根之人有如此评价:“上根之人,虽有终身专持一句圣号者,而决不应排斥教理。若在常人,持名之外,须于经律论等随力兼学,岂可废弃。且如灵芝疏主,虽撰义疏盛赞持名,然其自行亦复深研律藏,旁通天台法相等,其明证矣。”

大师的教诲让人们铭记于心。人不但要能够认知自己,还要懂得打磨自己。一所寺院的监院师父来参加法眼禅师的法会,法眼禅师问他:“你来参加我的法会有多长时间了?”

监院说:“我参加禅师的法会已有三年了。”

法眼问道:“那你为什么不到我的丈室来向我问佛法呢?”

监院答道:“不瞒禅师,我已从青峰禅师处领悟了佛法。”

法眼问道:“你是根据哪些话而领悟到的?”

监院答道:“我曾经问过清风禅师‘怎样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青峰禅师对我说‘丙丁童子来求火’。”

法眼问道:“说得很好,但是你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含意吗?”

监院答道:“这就是说凡事要反求诸已,因为丙丁属火,以火求火。”

法眼问道:“你果然是不了解,如果佛法是你了解的那样的话,它不会从佛陀传承到现在。”

监院听后,非常恼火,认为禅师看不起他,便拂袖气愤地离开了。但是在途中他有了悔意:“法眼禅师是个知识渊博的人,而且现在是五百人的大导师,他对我说的一定自有其道理。”

于是他又回到原处,向禅师忏悔,并再次问道:“禅师,请问学佛的人真正的自己是什么?”

法眼答道:“丙丁童子来求火。”

监院听完,终于有所领悟。

我们在看问题办事情的时候,不要死钻牛角尖,应该灵活和变通,对事物的认识应该随着事物的变化发展而改变。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才会以正确的方法处理问题。人们只有有意识地对自己进行打磨才能对眼前的事有所领悟,洞悉真相。

有些时候,人们是否像璞玉一样具有美好的本性,和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关。

从前,印度的国王饲养了一头力大无比的大象,专门让它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有时候国王也会命它去踩死犯人。

有一次皇宫发生了火灾,大象的住所被大火烧毁,国王只好把大象安排到了一个新的住处。

在大象的新住处附近有一座寺庙,所以大象常常都能够听到和尚们念经,时间一长,大象的性情逐渐变得温顺,甚至起了慈悲之心。

有一天,国王要处决一名罪大恶极的犯人,于是命人将大象牵了过来,没想到大象用鼻子轻轻地触动了犯人几下,就离开了。从那以后,凡是国王让大象执行踩死罪犯的任务时,大象都是以这种方式来处理。

国王看见这种情况,非常诧异,于是召集满朝文武大臣来想办法。一个大臣说:“大象的住所旁边有一所寺庙,想必是大象经常听和尚念经,心生慈悲,不愿意杀生。如果将大象迁往屠宰场,让他每天看屠杀的情景,过一段时间,大象就会恢复嗜杀的本性了。”

国王觉得非常有理,于是将大象牵到屠宰场,让它每天看着血淋淋的屠宰场面,没过多久,大象果然又变得性情残暴。

天下的苍生会因为环境的不同产生善或者是恶的行为,动物尚且如此,人类也不例外。

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我们要远离邪恶的环境。只有远离邪恶的环境,身处善境才能将自己原本的真性情展露出来。

舍弃繁杂见真谛

埋头于繁杂的事物,心里装着繁琐的小事儿,你将永远也无法拥有一颗清净豁达之心。舍弃心中的繁杂,那份清透便如天籁之水注入心田。

弘一法师曾以挂钟做比,暗示人们处处皆有佛缘,只是看你如何参佛,以一颗灵悟之心参佛,才能得见真谛。

凡座钟挂钟行动之时,若细听之,作叮当叮当之响(叮字响重,当字响轻)。即依此叮当叮当四字,设想作阿弥陀佛四字。或念六字佛者,以第一叮字为“南无”,第一当字为“阿弥”,第二叮字为“陀”,第二当字为“佛”。亦止用叮当叮当四字而成之也。又倘以其转太速,而欲迟缓者,可加一倍,用叮当叮当叮当叮当八字,假想作阿弥陀佛四字,即是每一叮当为一字也。或念六字佛者,以第一叮当为“南无”,第二叮当为“阿弥”,第三叮当为“陀”。

有时候,人们自己都不知道他们的行为是反着的,该看到的视而不见,不该看到的一眼望穿。

一次,佛陀拿着一颗摩尼珠问座下弟子:“你们仔细看看我手里的这颗摩尼珠是什么颜色的?”

弟子们看后,有的说是青色,有的说是黄色,有的说是赤色,还有的说是白色,各不相让,于是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佛陀看着弟子们微微一笑,并没有说谁对谁错,只是将手掌拳回,然后舒张开,再次问弟子们:“你们现在再看看这颗摩尼珠是什么颜色?”

弟子们不约而同地向佛祖的手中看去,可是什么也没有看到,于是不解地问道:“佛陀,你手里哪有什么摩尼珠啊?”

佛陀扫视了一下弟子后,说:“我拿出世俗的摩尼珠给你们看,你们都能辨认出它的颜色,但是当我把真正的宝珠拿给你们时,你们却视而不见,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啊!”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也会像故事中的弟子们一样,该看到的视而不见,不该看到的却偏偏可以一眼望穿,这也正是我们往往会错过一些美好事物的原因。也正是有了这种视而不见,这个世界才会有遗憾,人生大抵就是如此吧!

人的大脑就如同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如果想要吸收新的思想,就要将旧的思想从水杯中倒出来。来看这样一个杯水禅机的故事:

一天,一位信徒来向南隐禅师问禅,听了信徒的来意后,禅师什么也没说,示意他坐下,然后命弟子打来了开水。禅师拿起茶杯沏茶,杯子本来就是满的,可是禅师却直接往里面加水,任水不断地溢出来。

信徒不明白禅师的用意,于是不解地问:“大师,茶水已经满了,你为什么还不停手呢?”

禅师听后,极不情愿地将水壶放下,看了看信徒说:“你的脑子里现在装的东西就像这杯水,都是以往沉淀在脑海里的,我要想传授你新的东西,必须将它们都倒掉。”

杯子里装满了旧水就不能再装新水,人的脑子何尝不是如此?脑子里旧有的意识和经验会排挤外界新传递来的信息,新信息就很难被接受。一个人要想获得新的信息和知识,就必须铲除之前的妄想和先入为主的思想。

没有恐惧更淡定

恐惧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源于自己的内心。一个内心充满恐惧的人永远不会有从容的心态,没有恐惧才能更淡定。

不应死者,可消灾免难。

若定业不可转,应被难命终者,即可因此生西方。

以上法师之言,今略申说其意。

念佛(阿弥陀佛),常人惟知生西,但现生亦有利益。古德尝依经论之义,谓念佛有十大利益。念观世音名号,常人皆知现生获益,故念佛菩萨可避飞机炸弹大炮,亦决定无疑。

常人见飞机来,惟知惧。空怕,何益。入地洞上山亦无益,惟有诚心念佛菩萨。

于十分危险时,念佛菩萨必恳切,容易获感应。若欲免难,惟有勤念佛菩萨。

危险时须念,平日亦须念。因平日勤念,危险时更得力。

业有二种,以上且约不定业言。倘定业不可转,必须被难命终者,虽为弹炮所伤,亦决定生西。

常人惟知善终(即因病)乃生西,但为弹炮所伤亦可生。因念佛菩萨诚,佛菩萨必来接引,无痛苦生西。

生命中的苦痛是盐,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

从前,有一个老禅师的弟子非常爱抱怨,于是禅师决定帮他开悟。

一天,禅师让小和尚下山买些盐回来。小和尚回来,将盐交给了禅师后,禅师吩咐他:“去取一杯水来,然后抓一把盐放进去。”

小和尚照着做了。

等盐完全融化后,禅师对小和尚说:“喝一口,然后告诉我味道。”

小和尚虽然不知道师父的用意,但还是照着做了。

禅师问:“味道怎么样啊?”

“很苦,很涩!”小和尚答道。

禅师示意小和尚跟他到了寺院后面的湖边,然后再次命令小和尚:“抓一把盐放在湖水里。”

小和尚照着做了后,禅师又吩咐道:“尝尝水的味道。”

“很甘甜。”小和尚答道。

禅师微笑着说:“同样的盐放在杯子里又苦又涩,放在湖水里却是甘甜的,你明白了吗?”

小和尚顿悟。

生命中固然会碰到很多的烦恼和波折,但是只要我们能够敞开心胸,将一切困扰看淡,境遇就会改变。如同故事中禅师所讲的道理: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如果你想活得愉快,心胸就得宽广一些,学会善待自己和容忍别人。

若约通途教义言,应观我身、人身、山河大地等皆虚妄不实,飞机、炸弹、大炮等亦当然空无所有。如常人所诵之《心经》、《金刚经》等皆明此义。心经云: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思考才能得智慧

智慧来源于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思考,不断地自省。只有懂得思考才能有更快的提升。

在讲佛的时候,弘一法师对“学”和“自省”分别作了透彻地讲解:

学:须先多读佛书、儒书,详知善恶之区别及改过迁善之法。倘因佛儒诸书浩如烟海,无力遍读,而亦难于了解者,所以读书当在求索。

省:既已学矣,即须常常自己省察,所有一言一动,为善欤,为恶欤?若为恶者,即当痛改。除时时注意改过之外,又于每日临睡时,再将一日所行之事,详细思之。能每日写录日记,尤善。

尽信师不如无师,人的智慧是思考得来的。洞山良价禅师的剃度恩师是云岩昙晟禅师,虽然他后转到了南泉普愿禅师座下悟道,但是每逢云岩昙晟禅师忌日,他都会设斋上供。一次,当他为恩师忌日忙碌时,一个学僧问道:“禅师每年都会为云岩忙碌,是因为在他那里得了开示,所以才会如此尽心?”

洞山良价禅师答道:“虽曾在他座下受教,但不曾垂蒙指示。”

学僧不解地问:“既然是这样,为何要设斋供奉他?”

洞山说:“我怎敢违背他呢?”

学僧又说:“你现在在南泉普愿禅师处受教,完全可以不为云岩设斋!”

洞山平和地回答;“我虽然没有得到先师的道德佛法,但是只为他不为我说破这一点,就胜过父母。”

学僧接着又问:“禅师为云岩设斋,是因为肯定他的禅风吗?”

洞山答:“只能说一半肯定。”

学僧问:“为什么会是一半呢?”

洞山答:“如果我全部肯定恩师的禅风,那就是辜负了他。”

这些道理,洞山良价禅师是在恩师圆寂之后,见到水中自己的身影才开悟的,并做了一首悟道偈:“切忌随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所以他说感谢禅师没有点破。

参禅悟道如果完全依赖师父就会失去自我,但是如果没有师父的教导和指引,何能因见月?

岂止参禅悟道如此,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如果光靠他人的指点和帮助,就会失去自己的判断力,当然如果没有前人的指引,我们又会浪费很多没有必要的时间,这就是禅师所说肯定一半的道理。

人们除了要懂得思考,还有要懂得自省,对待生活要有自己的目标,并时时自省自己的行为是不是违背了这个目标。无德禅师为了给学僧多讲解佛法,经常会举行小寻时(应学僧的要求举办的座谈会或者开示)。在一次小寻时上,他问学僧:“你们在我这里参禅时日已经不短,不知你们可曾找到禅心没有?”

一个学僧回答道:“禅师,我觉得自己找到了禅心,在没有参禅之前,我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除了自己的事情,世间再没有什么值得我去关心和在意,可是现在我发觉世上的万事万物都要靠因缘才能成就,不再只妄想我与我所,并为之前的行为深深自责。”

无德禅师听后微微一笑,示意其他的学僧继续说。

另一个学僧说:“以前我评判事物的标准是: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但是现在我的目光开始放得长远,心胸开始变得开阔,我这样算是找到禅心了吗?”

无德禅师听后依旧保持微笑的表情。

第三个学僧说:“从前我做事情总是会有所保留,能走五十里路,一定只会走三十里,但自参禅后,我总感觉自己的生命有限,无法去证悟永恒的法身,甚至恨不得不眠不食地求索,我想这也许就是禅心吧!”

第四个学僧说:“我以前很自卑,大小事情都处理不好,但是参禅以后,我发觉自己肩负着弘扬佛法的重大责任,全身充满了力量,做事情也很自信了,我想这就是禅心。”

第五个学僧说:“我身材矮小,所以常常持有这样的心理‘天塌下来别人会顶着’,但自参禅以后感受到了烁迦罗心(坚固的意思)无动转的信念,觉得自己突然变得高大起来,我想这也许就是禅心吧!”

无德禅师听后,微笑着说:“看来你们都精进了不少,可是这些都只能是你们修行的法喜(自身在学佛过程中得到的快乐与自在的感受,是人性中流露出来的真实佛性的显现。),而非‘禅心’,真正的禅心在于明心见性,好好精进修持吧!”

学僧们听后,个个敛目内省,继续去寻找禅心。

参禅是为了修习清空安宁的心,而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学禅之人在参禅的过程中净化身心。

参禅是这样,做人亦是这样。人应该有自己的信仰和目标,要修炼和确立自己的价值观和处世准则。人生的好坏成败,关键在于自己如何定位和把握。人们要时时闭目自省,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聚沙能成塔,集腋能成裘。如果一个人反观自身,并信心十足地朝目标迈进,终究会获得成功。

智慧由心生

智慧不是滔滔不绝地自夸,不是贬低他人抬高自己,不是将别人的过失拿出来羞辱别人,不是掩饰自己的过失,智慧在人的心里,不在这些愚蠢的表面行为中。

听弘一法师讲佛法的信徒们问大师如何评定一个人的品行和智慧,大师直言:

寡言:此事最为紧要。孔子云:“驷不及舌”,可畏哉!古训甚多,今不详录。

不说人过:古人云:“时时检点自己且不暇,岂有功夫检点他人。”孔子亦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上数语,余常不敢忘。

不文己过: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我众须知文过乃是最可耻之事。

不覆己过:我等倘有得罪他人之处,即须发大惭愧,生大恐惧。发露陈谢,忏悔前愆。万不可顾惜体面,隐忍不言,自诳自欺。

人的聪慧在于人的头脑,而不在于舌头。元琏禅师最初拜在真觉禅师门下,负责厨房日常清理工作,但是他很用功,晚上经常会诵读一些经书。

一天,真觉禅师问他:“你晚上都在做些什么?”

元琏回答道:“诵读《维摩经》。”

真觉禅师又问道:“经在这里,维摩居士在哪里?”

元琏无从回答,于是反问道:“那您能不能告诉我,维摩在哪里?”

真觉回答道:“不论我是否知道,都不会告诉你!”

元琏听后知道师父是让他自己寻找答案,于是就辞别真觉禅师到处云游行脚,先后和五十余名禅师亲近过,但是仍然没有开悟。

一天,他云游到了河南,于是顺路去拜访首山省念禅师,问道:“学人亲到宝山,空手回去之时如何?”

首山省念禅师道:“拾取自定宝藏!”

元琏禅师顿悟,于是说道:“我不怀疑禅师们的舌头。”

首山省念禅师问道:“此言何意?”

元琏回答道:“我也有舌头。”

首山省念禅师听后高兴地说道:“你已经悟出了禅的心要了。”

舌头人人都有,但是有几个人能真正懂得舌头的妙用呢?不要忽视语言的能量。语言的能量是无限的,有时一言可以兴邦也可以丧邦。

人们喜欢与熟练掌握说话艺术的人交往,因为与这种人交谈,是一种惬意的享受。所以掌握说话的艺术,做一个“会说话”的人,无论在什么场合做什么事,都会应对自如。

智慧在人的内心,而不在文字,文字只是一种表达智慧的工具,真正的智慧在于自己的领悟、创造和实践。证悟禅师在与庵元禅师闲谈时提到了苏东坡的诗句“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并赞叹道:“我觉得这首诗的前两句很有气势,能写出这首诗的人应该在禅理上颇有造诣。”

庵元禅师摇摇头说:“禅师的见解贫僧并不同意,在我看来他只是个门外汉,装腔作势罢了!”

证悟禅师道:“我不明白禅师的意思,能否讲解一下?”

庵元禅师说:“他离道还很远呢!你还是在这待上一晚吧,也许可以明白其中的内涵。”说完之后,庵元禅师起身离去了。

证悟一夜未眠,辗转反侧,可是怎么也想不透庵元禅师的话,不知不觉天已亮了,于是他起身走到窗边希望新鲜的空气可以排解他心中的闷气。这时,远处传来了钟声,他恍然大悟道:“东坡居士太饶舌,声色关中欲透身;溪若是声山是色,无山无水好愁人?”

证悟禅师终于明白,很多事物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而是要用心去体会。如果有一点所得就用文字记录下来,只会把自己门外汉的身份暴露。

任何人的思想或者觉悟都有可能是片面或者错误的,所以不要相信别人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感悟,那也许只是拿来卖弄的工具,真正的道理是需要自己去领悟、创造和实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