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少阴心脉,起心中,出属心系,下鬲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上肺,下出胁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次注于手太阳小肠经。每日午时,周身气血俱注于心。手少阴心经少血多气。)
十二经皆听命于心,故为君,位南方,配夏令,属火,故为君火。十二经之气皆感而应心,十二经之精皆贡而养心,故为生之本,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盖神以气存,气以精宅,其理洵不诬也。惟心精常满,故能分神于四脏。惟心气常充,故能引精于六腑。此所以为心之大概也。心与肾连,经曰:心舍脉,其主肾经,不以其克而反以为主,故必肾水足而后心火融,肾水不足,必至心火上炎,而心与肾百病蜂起矣。故心当无病时,养之之法有二:一从本经以养其气,勿过思抑志,或事未至而迎,事已往而恋,使神明耗散。若过用其心,则伤其气,气伤,并伤其精,而神无以为守。试观孔子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孟子必有事焉,勿正、勿忘、勿助,养心之法,至孔孟为已极,孔孟并未尝言医,其所以养心,曷尝有外于是哉!一从肾经以养其精,勿纵情房欲,勿贪恋女色,致相火常炎,不能握固。若守肾无节,则伤其精,精伤遂伤其气,而水不能制火,阴不能为阳宅,而水气因以凌心矣。是以象川翁曰:精能生气,气能生神,荣卫一身,莫大于此,养生之士,先宝其精,精满则气旺,气旺则神旺,神旺则身健,身健则少病。朱丹溪曰:主闭藏者肾,司疏泄者肝,二脏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君火也,感则动,心动则相火亦动,而精自走。可知精之走泄,固由于肾累于肝伤于心,一病则俱病。象川、丹溪明揭其旨,固可为千古养心家炯戒也。然则心失所养而心病,肾失所养而心不亦病乎?且夫心主血,血即精也,心气原自有余,特精伤而失血,心便不足,故血盛则神明湛一,血衰则志气昏蒙。凡火之有余,皆由血之不足,而血之不足,又能使火益就衰也。然则心病之有余不足,讵得与运气司天之火淫火郁,徒属乎火者同视哉?亦惟握精以固其气,养阴以凝其神,以调剂其有余不足,使归于和而已。以上皆言心之所由致病,与养其心所以至于无病也,然而病不能已。试据经以观心之病,经曰: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肩背胛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痛大,胁下与腰相引痛。就经所言病,皆在血脉,而不在心,何也?以心为血脉之主,故其实其虚,皆不见本脏而在血脉,其在血脉,必先于在经络者病之也。若胸腹腰胁间,皆心与心包之所在,故先病于本经也。其虚而腹胸大,则缘脾胃不上纳气于心而然。虚而胁下与腰相引痛,又缘肝肾不上贡精于心而然。此其病非止于本经络,可由本经络而推者也。经又曰:若心经络病者,动则嗌干,心痛,渴而欲饮,以及所生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其皆为本经络病固已,而其病却能及心,盖支脉挟咽病,则通于心,故嗌干者心火必炎,故心痛火炎,则阴耗而心液干,故必渴。且心部在阳明,心痛而热及阳明,阳明亦必热,故渴而欲饮,目黄等证,皆心脉热逆之故,所谓经络病而及心者如此。经又曰:精气并于心,则喜惊而夺精,汗出于心。又曰:忧思则伤心。何谓欤?喜者,心之浮阳,心好胜,精气并于心,则心有余,故阳浮动而喜。惊者,肝胆虚怯之气,肝胆失利,不能卫心,故心气内空而夺精,神不守荣而汗出。思者,心之神明,思而弗遂则忧,忧思不已,心神明内扰,而往来憧憧,故伤心。凡诸心病,皆由于不能养精以驭气,而使神以气存,气以精宅也,欲求心无病者,可不于此加之意哉。
〔脉法〕 《脉诀》曰:心脉芤阳气作声,或时血痢吐交横,溢关骨痛心烦躁,更兼头面赤
骍骍,大热由来面赤风,燥痛面色与心同,微寒虚惕应寒热,急则肠中痛不通,实大相兼并有滑,舌滑心惊语话难,单滑心热别无病,涩无心力不多言,沉紧心中逆冷痛,弦时心急又心悬。又《脉诀》曰:五脏不同,各有本脉,左寸之心,浮大而散。仲景曰:心伤者其脉弦。
〔心病缘由证治〕 《灵枢》曰:邪在心,则病心痛,善悲,时仆眩。又曰: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素问》曰: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瘈。又曰: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也。又曰:大骨枯,大肉陷,胸中气满,喘不休,内痛引肩项,期一月死,真脏脉见,乃与之期日。又曰: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又曰: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注曰:苦缓,心气虚也。又曰: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又曰:心病禁温食热衣。《难经》曰:忧愁思虑则伤心。仲景曰:心家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又曰:心伤者劳倦,则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烦发热,脐上跳,其脉弦,此为心藏伤所致也。《难经》曰:外证面赤,口干善笑,内证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期病烦心,心痛,掌中热而啘,有是者心也,无是者非也。
〔手少阴无腧〕 《灵枢》曰:少阴者,心脉也,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其脏坚固,邪不能容,容则伤心,心伤则神去而死。故诸邪在于心者,皆在心包,心包者,心主之脉也,故少阴无腧。又曰:其外经病而脏不病,故独取其经于掌后锐骨之端,即神门也。
〔心绝候〕 《灵枢》曰: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壬日笃,癸日死。仲景曰:形体烟煤,直视摇头者,此为心绝。《脉经》曰:心绝一日死,何以知之,肩息回视,立死,一云二日死。
〔心气滞涩保养法〕 《保生秘要》曰:凡人气旺则血荣而润泽,气绝则血枯而灭形。故气虚弱滞涩而成病,如滞于心,心为一身之主,统领血海,故心血少则神不定,寝不安,百病集作。诸痛痒疮痍,皆属心火,当常呵以泄其火,吸以和其心,诸心切勿食,秽气触我灵,夏至夜半后,地气一阴生,大热勿食冷,受寒霍乱侵,并忌房中事,元气离命门,大抵当甚暑,人善于养心,则无秋患,时当饮六一灯心汤,豆蔻香薷水,醉饱勿顶风前卧,慎此则无患矣。
〔心脏修养〕 《养生书》曰:常以四月五月朔望清旦,面南端坐,叩金梁九,漱元泉三,静思注想吸离宫赤色气入口,三吞之,闭气三十息。
〔心脏导引〕 臞仙曰:可正坐,以两手作拳,用力左右互相筑各六度,又可正坐,以一手按脘上,一手向下托空如重石,又以两手相叉,以脚踏手中各五六度,能去心胸间风邪诸疾,闭气,为之良久,闭目,三咽津,三叩齿而已。
心之积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则令人烦心,身体胫股皆肿,环脐而痛,脉沉而芤,皆由心经气血两虚,以致邪留不去也,治宜活血凉血,散热通结(宜伏梁丸),斯得之矣。
〔伏梁有二证〕 《内经》曰:帝曰:病有小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为何病,可治否?岐伯曰:病名曰伏梁,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矣。帝曰:人有身体股胻皆肿,环脐而痛,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着于膏肓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不可动之,动之为尿涩之类。此二病,同名而实异也。
心痛 包络病,实不在心也。心为君主,不受邪,或君火衰盛,大寒触犯心君,亦或汗血冲心,素无心病,卒然大痛无声,咬牙切齿,舌青气冷,汗出不休,手足青过节,冷如冰,是为真心痛,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若不忍坐视,或使心经寒散,亦可死中求活(宜用猪心煎汤去渣,煎麻黄、肉桂、附子、干姜)。如但爬床搔席,面无青色,四肢不厥,痛亦不至无声,即非真心痛,由包络捧心,或寒或痰,或虫或食,上干包络,脂膜紧急作痛,宜各从其类,审脉用药(总治宜必应汤)。夫心主诸阳,又主阴血,故因邪而阳气郁者痛,阳虚而邪胜者亦痛,因邪而阴血凝注者痛,阴虚而邪胜者亦痛。其痛分九种:曰食,必饱闷,噫败卵气,由食生冷,或食物过多也(宜青皮丸)。曰饮,必恶心烦闷,时吐黄水,甚则摇身作水声,由伤水饮,痰涎积聚也(宜小胃丹、胃苓汤,热饮加黄连、甘遂,寒饮加肉桂、茯苓、苍术、半夏),水饮流注胸膈痛(宜三花神佑丸)。曰风,因伤风冷,或肝邪乘心,两胁引痛也(宜羌活、荆芥等)。曰寒,外受寒,当温散,内受寒,当温利,久则寒必郁,当疏解(总治宜术附汤),虚寒当温补(宜归脾汤加干姜、肉桂、菖蒲),肾寒乘心,痛则心悬如饥,泄利下重(宜五积散),寒气客背俞之脉,则血脉涩,血脉涩,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宜桂枝四七汤、神效散)。曰热,必身热,烦躁,掌热,口渴,便秘,面目赤黄,大热作痛,由积热攻心,或暑热入心也(宜金铃子散、剪红丸,甚者宜大承气汤),痛不止,热未清也(宜清中汤)。曰悸,劳役则头面赤而下重,自烦发热,脉弦,脐上跳,心中痛,由心伤也(宜辰砂妙香散、加味四七汤)。曰血,脉必涩,壮盛人宜下(宜代抵当汤),虚弱人须补而带行(宜四物汤加桃仁、穿山甲、肉桂心、蓬术、降香),饮下作呃,亦须行之(宜手拈散)。曰虫,必面色青黄有白斑,唇红,能食或食后即痛,或痛后即能食,或呕哕涎沫,或吐青水,凡吐水者虫痛,不吐水冷心痛也,虫心痛小儿多有之(上半月虫头向上,易治,先以鸡肉汁或蜜糖饮之,随服妙应丸或剪红丸)。曰疰,鬼疰也,必心痛,神昏卒倒,昏愦妄言,或口噤,由卒感恶也(宜苏合丸)。此所谓九种心疼也。顾经言心痛,未有不兼五脏者。经曰:厥心痛,与背相控,善瘈,如从后触其心。伛偻者,肾心痛也(宜神保元、神圣复气汤)。腹胀胸满,胃脘当心痛,上支两胁,咽膈不通,胃心痛也(宜草豆蔻丸、清热解郁汤)。如以锥针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宜诃子散、复元通气散)。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宜金铃子散)。内外邪犯心之包络,或他脏之邪犯心之支脉,故心亦痛,此厥心痛也。谓之厥者,诸痛皆肝肾二经气逆上冲,又痛极则发厥也。但分寒热二种,手足厥逆,冷汗尿清,不渴,气微力弱而心痛,则寒厥心痛也(宜术附汤),身热足冷烦躁,脉洪大而心痛甚,则热厥心痛也(宜金铃子散、清郁散)。经又曰:阳明有余,上归于心,滑则病心疝。心痛引少腹满,上下无定处,溲便难者,取足厥阴肝。心痛腹胀啬然,大便不利,取足太阴脾。心痛短气,不足以息,取手太阴肺;心痛引背,不得息,取足少阴肾。以上皆他脏之病干之而作痛者,非心本经自病也,治法当兼用各脏药。经又曰: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此则包络受邪,痛在腑不在脏者也。经又曰:手少阳三焦脉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此则别络受邪,痛在络不在经者也。二者之痛,皆因怵惕思虑,伤神涸血而然(宜补心汤)。而亦有卒心痛,脉洪数者(宜黄连一两,煎汤顿服)。如按之痛减则为虚,宜酸收,不应辛散(宜归脾汤加干姜、肉桂、菖蒲)。有心膈大痛,呕逆发厥,药不纳者,趁势以鹅毛探吐,痰尽而痛自愈,内服药(宜南星安中汤)。有蛔虫啮心者,痛有休止,或吐蛔,蛔动则恶心呕吐(宜乌梅丸、芜夷散)。心痛之不同如此。总之,七情之由作心痛,食积痰饮瘀血作胃痛,二语正是分明,曷言乎心痛由七情也?经云:喜则气散,怒则气上,忧则气沉,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除喜之气能散外,余皆足令心气郁结而为痛也。然心痛亦有虚实,按之痛止者,虚也(宜参术散);按之痛反甚者,实也(宜栀萸丸)。凡痛,多用温散之药,独不可用补气血药,以气旺不通则痛愈甚也。
〔脉法〕 《脉诀》曰:心腹痛脉沉细宜,浮大弦长命必殂。又曰:沉弦细动,皆是痛证,心痛在寸,腹痛在关,下部在尺,脉象显然。丹溪曰:心痛左手脉数,热多也,脉涩,有死血也。右手脉紧实,是痰积也,脉大,必是久病也。两手脉坚实不大,便可下之,痛甚者,脉必伏。《正传》曰:心脉微急为痛,微大为心痹,引背痛,短而数或涩者心痛。
〔心痛证治〕 《入门》曰:心痛引背,多属风冷。心痛呕泻,难以俯仰,多属热。丹溪曰:凡心胃痛,须分新久,若明知身受寒冷,口吃寒物而得者,于初得之时,当与温散,如桂枝四七汤之类,或温利之,如九痛元之类。若得之稍久,则成郁,郁久必生热,热久必生火,若温散温利,则助火添邪,由是方中多以山栀为热药之向导,则邪易除,正易复,痛易安。又曰:心胃痛,须用劫药,痛乃止。如仓卒散:山栀四十九枚连皮炒,附子一个炮去皮脐,共为粗末,每三钱,水一盏,酒半盏,煎七分,入盐少许服,加川芎一钱尤妙,能治气自腰腹间挛急疼痛,不可屈伸,痛不可忍,自汗如洗,手足冷而垂死者。又如愈痛散:五灵脂、延胡索、蓬术、良姜、当归等分,共为末,每二钱,醋汤调服,能治急心痛胃疼。又曰:心胃痛,用山栀劫药止之,又复发,前药必不效,可加元明粉一钱服之,即止矣。
〔饮食禁忌〕 丹溪曰:心胃痛,日数多,虽不吃饭,不死,若痛止便吃物,即复发,必须三五日服药,方可吃物。
〔导引〕 《保生秘要》曰:于足三里掐之九九,擦也九九,运行后功,痛气降而愈。
〔运功〕 《保生秘要》曰:行归元逐痛处,流行胃火,自然发散(此导引、运功二法,不但治心痛,兼治胃口痛)。
心痈 心热病也。经曰: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其发于他经者,且莫不由于心火,况本经积热,而即发于本经部位者乎。其所以致热之故,则必其平日好饮洒,或嗜食辛辣热物,以致日久凝聚,而生此证也(宜先用凉血饮,次服加味十奇散)。
〔心痈证治〕 《灵枢》曰:巨阙(穴名)隐隐而痛者,心疽。上肉微起者,心痈也。《入门》曰:心痈者于胸乳间生蜂窠痈发。《灵枢经》所谓一名井疽,状如豆大,三四日起,不早治则入于腹,七日死,急用疏导心火之药,宜用清心丸、清心散、内固清心散、泻心汤。《疡科选粹》曰:心痈发胸乳间者,名井疽。若在鸠尾者,最紧要,系心热极盛者,当导心火,缓则不救。小便涩者,清心散,或凉膈散去硝黄,加白芷、花粉、木通、瞿麦。大便秘者,内固清心散,凉膈散去硝加白芷、花粉、生地。发于膺,名甘疽,其色青,状如谷实、瓜蒌,常苦寒热,不急治,十日死,死后出脓。
【治心病诸药要品及方五】
心实宜降火清热
黄连 石膏 甘草 麦冬 牡丹皮 犀角 滑石 竹叶 灯心 童便
如大便结燥,须大黄、芒硝,发狂谵语亦如之。
心虚宜益气补血
人参 炙草 圆眼 茯神 金石斛 生黄 枣仁 丹参 远志 五味子 鹿茸 丹砂 炒盐 琥珀 柏子仁 龙齿 金箔 牛黄 麦冬 代赭石 桔梗 竹沥 贝母 郁金 陈胆星 钩钩 白芍 黄连 元参 北沙参 竹茹 当归 黄芪 枸杞子 黄芩 黄柏 牡蛎 天冬 紫石英
钱氏安神丸 〈补虚〉
水飞朱砂(一两) 麦冬 牙硝 寒水石 茯苓 山药 甘草(各五钱) 冰片(二分半)
蜜丸,每两作三十丸,每丸砂糖水化下。
醒心散 〈心虚热〉
人参 麦冬 远志
茯神 五味子 石菖蒲 生地(等分)
水煎。
泻心汤 〈泻心热〉
黄连不拘多少,为极细末,每服二分半,或五分,或一钱,温水调下。
导赤散 〈心热〉
生地 木通 甘草(各一钱) 竹叶(七片)
此虽治心热,实小肠之药也。
十味导赤散 〈实热〉
黄连 黄芩 麦冬 半夏 茯苓 赤芍 木通 生地 甘草 地骨皮(各用五分) 姜(五片)
此治心脏实热,一切口舌生疮、惊悸、烦渴诸证。
【附载:仲景大法及分别标本方药】
有余为热(气,牛黄、黄连、冰片、天竺黄;血,朱砂、生地、黄柏)
不足为寒(气,人参、茯苓、干姜、菖蒲;血,地黄、当归、肉桂)
心盛则生热(子能令母实,实则泻其子)
心虚热收内(母能令子虚,虚则补其母)
逆则多盛(大黄 川黄连)
大则病进(熟地黄 朱砂)
心悸(汗多,桂枝;少阴,柴胡;阴证,茯苓;杂病,朱砂)
痞闷(虚,半夏;寒,白术、干姜;湿,茯苓、泽泻;实,枳实;热,大黄、黄连;燥,木瓜、芍药)
痞(心下有水,枳实、泽泻、白术;心下无水,木瓜、芍药、旋覆花)
下之心下痞(杂病,半夏、芍药;伤寒,甘草泻心汤)
下之胁下痛(虚,芍药、柴胡;实,牡蛎、柴胡)
一法,火郁则发之,谓汗之令疏散也。
标(黄连,子能令母实,实则泻其子)
本(地黄,生者,自病丁与丙同治)
【治伏梁方二】
伏梁丸 〈总治〉
黄连(一两半) 人参 厚朴(各五钱) 黄芩 桂枝 丹参 茯苓(各一钱) 干姜 菖蒲 巴霜 川乌(各五分) 红豆蔻(二分)
蜜丸,服法详息贲证。
增损五积丸 〈通治〉
黄连 厚朴 川乌 干姜 人参 茯苓
药品分量加减、制法,俱详息贲证。
【治心痛方三十九】
必应汤 〈类心痛〉
延胡索 香附 艾灰 归身 砂仁 姜
青皮丸 〈食痛〉
青皮 山楂 神曲 麦芽 草果
小胃丹 〈饮痛〉
芫花 甘遂 大戟 大黄 黄柏 白术
煎膏丸菔子大,临卧汤下一钱。欲利,空心服之。
胃苓汤 〈又〉
苍术 厚朴 陈皮 甘草 白术 茯苓 猪苓 泽泻 肉桂 姜 枣
术附汤 〈寒痛〉
白术 附子 甘草
归脾汤 〈虚弱〉
人参 黄芪 当归 白术 茯神 枣仁 远志 桂圆 木香 甘草 姜 枣
金铃子散 〈热痛〉
金铃子 延胡索
痛止,当与香砂枳术丸。
剪红丸 〈又〉
蓬莪术 京三棱 雄黄
木香 尖槟榔 贯仲 干漆 陈皮 大黄
糊丸,每五十丸,米汤下。
清中汤 〈大热〉
黄连 山栀 陈皮 茯苓 半夏 甘草 草豆蔻 姜
加味归脾汤 〈悸痛〉
人参 黄芪 当归 白术 茯神 枣仁 远志 桂圆 木香 甘草 姜 枣
加菖蒲、肉桂。
代抵当汤 〈血痛〉
四物汤 〈虚弱〉
川芎 当归 白芍 生地
手拈散 〈呃痛〉
延胡索 五灵脂 草果 没药(等分)
为末,每三钱,热酒下。
妙应丸 〈虫痛〉
槟榔(一两二钱) 黑牵牛(头末,三钱) 大黄 雷丸 锡灰 芜夷 木香 使君子肉(各一钱)
葱白煎浓汤,露一宿,和丸粟米大,每四钱,五更葱汤下。如取寸白虫,以石榴根皮煎汤下,小儿服一钱或五分,天明取下虫物。此丸不损真气,有虫则下虫,有积即下积,有气即消气,一服见效。
苏合丸 〈疰痛〉
白术 犀角 诃子 朱砂 荜茇 香附 木香 檀香 沉香 丁香
麝香 安息香 薰陆香 苏合香油
补心汤 〈络痛〉
人参 当归 茯神 远志 地黄 甘草 柏子仁
南星安中汤 〈膈痛〉
乌梅丸 〈蛔痛〉
乌梅(十五个) 黄连(七钱半) 当归 川椒 细辛 附子 人参 肉桂 黄柏(各三钱)
醋浸乌梅取肉,打和为丸,米饮下一二十丸。
芜夷散 〈又〉
芜夷 雷丸(各五钱) 干漆(一钱)
共为末,温水调下二钱,小儿服五分。
三花神佑丸 〈因饮〉
五积散 〈因寒〉
桂枝四七汤 〈因寒〉
桂枝 半夏(各二钱)
酒白芍(一钱半) 茯苓 厚朴 枳壳(各七分) 人参 紫苏叶 炙甘草(各五分) 姜(三) 枣(二)
九痛丸 〈因冷〉
附子(三两) 吴萸 人参 干姜(炮) 巴霜(各一两) 狼毒(五钱)
蜜丸,梧子大,温酒下三五丸。
神效散 〈又〉
木香 青皮 陈皮 麦牙 枳壳 三棱 蓬术 神曲 肉桂 白芷 白芍 甘草 延胡索 补骨脂(各七分) 荜澄茄 丁香(各三分) 姜(三) 枣(二)
辰砂妙香散 〈悸痛〉
黄芪 山药 茯苓 茯神 姜远志(各一两) 人参 桔梗 甘草(各五钱) 辰砂(三钱) 木香(二钱半) 麝香(一钱)
每末二钱,莲肉汤下。
加味四七汤 〈又〉
半夏(二钱) 赤苓 厚朴(各钱二分) 茯神 苏叶(各八分) 姜远志 炙甘草(各五分) 姜(三) 枣(二) 石菖(半寸)
大承气汤 〈实热〉
神保丸 〈肾心痛〉
全蝎(七个) 巴霜(十粒)
木香 胡椒(各二钱半) 朱砂(钱半,为衣)
蒸饼丸,姜汤下五七丸。
神圣复气汤 〈又〉
先一日用酒柏、酒连、酒生地、枳壳,俱用新水浸,再用新水浸川芎、蔓荆子、细辛,以上七味各三分,又羌活、柴胡各一钱,藁本、甘草各八分,半夏、升麻各七分,当归六分,郁李仁、防风、人参各五分,附子、炮姜各三分,白葵花三朵去心碎,水五盏煎至二盏入黄芪、草蔻各一钱,橘红五分,煎至一盏,乃入前浸两药,连水倾入,煎至一盏,去渣热服。
参术散 〈因虚〉
人参 白术 炮姜 白豆蔻 缩砂仁 丁香 陈皮 甘草(各一钱) 姜(三片)
加炒蚌粉二钱,尤妙。
栀萸丸 〈气实〉
山栀(两半) 吴萸 香附(各二钱半)
蒸饼丸,生姜、生地煎汤下二三十丸。
草豆蔻丸 〈胃心痛〉
枳实(二两) 草蔻(煨)
白术(各一两) 麦芽 神曲 半夏(各五钱) 干姜 青皮 陈皮(各二钱) 炒盐(五分)
蒸饼丸,白汤下。
清热解郁汤 〈又〉
山栀(一钱半) 枳壳 川芎 香附(各一钱) 炒黄连 苍术(各七分) 陈皮 姜炭 炙草(各五分) 姜(三片)
煎服,戒饮食半日,一服即止。
诃子散 〈脾心痛〉
炮诃子 厚朴 炮姜 草果 陈皮 炒良姜 茯苓 神曲 麦芽
炙草(等分)
为末,每三钱,入盐少许,痛时煎服。
复元通气散 〈又〉
白丑(头末,二两) 穿山甲(炙) 炒茴香(各一两五钱) 去白陈皮 延胡索 炙草(各一两) 木香(五钱)
共为末,每二钱,姜汤下。
清郁散 〈厥心痛〉
半夏 陈皮 苍术
茯苓 香附 神曲 姜黄连 姜栀子(各一钱) 川芎(六分) 姜炭(五分) 炙草(三分) 姜(三片)
仓卒散 〈劫药〉
黑山栀(四十九个) 大附子(一个,炮)
为粗末,每三钱,水酒盐少许煎服。
愈痛散 〈又〉
五灵脂 延胡索 蓬术
炒良姜 当归(等分)
为末,每二钱,醋汤调服。
心头痛方 〈总治〉
歌曰:三个乌梅三个枣,七粒杏仁一处捣,麝香一粒用酒煎,永不心痛直到老。乌梅枣子俱去核,杏仁泡去皮尖,麝香如小绿豆许,共捣如泥,黄酒一杯,煎两沸,温服,正痛时服之,妇人尤神效,当时即止。
【治心痈方七】
凉血饮 〈总治〉
木通 瞿麦 荆芥 薄荷 白芷 花粉 赤芍 麦冬 生地 山栀 连翘 车前 甘草(各八分)
加灯心、竹叶。一名引兵先锋,能退潮止渴解热,令毒内消。
加味十奇散 〈又〉
人参 黄芪 当归 肉桂 川芎 白芷 防风 桔梗 厚朴 甘草 乳香 没药
共为末,每三钱温酒调服,不饮酒麦冬汤下。此即十宣散加乳香、没药也,一名固垒元帅,不论已成未成,服之内消。年衰气弱者尤宜。
清心丸 〈又〉
黄连(一两) 茯神 赤苓(各五钱)
蜜丸米汤下。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此药主之。
清心散 〈又〉
远志 赤苓 赤芍 生地 麦冬 知母 甘草(各一钱) 姜(三) 枣(二)
加黄连尤效。
泻心汤 〈又〉
大黄(钱半) 黄连 黄芩 山栀 漏芦 泽兰 连翘 苏木(各七分)
内固清心散 〈又〉
白豆蔻 人参 朱砂 赤苓 雄黄 绿豆 朴硝 甘草 皂角(各一钱) 冰片 麝香(各一分)
共为末,每一钱,蜜水调下。
凉膈散 〈又〉
连翘 山栀 大黄 薄荷 黄芩(各七分) 甘草(一钱八分) 朴硝(四分) 竹叶(十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