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痢,暑湿病也。大抵痢之病根,皆由湿蒸热壅,以至气血凝滞,渐至肠胃之病。惟由湿热,故多偏于燥,里急后重,小便赤涩,皆其证也。惟由气血郁滞,故血主于心,而热郁伤血者,心亦由是而病。气生于肺而凝滞伤气者,肺亦由是而病。至心之表为小肠,肺之表为大肠,二经出纳水谷,转输糟粕,而胃又为二经之总司,故心移病小肠,则血凝而成赤痢,肺移病大肠,则气结而成白痢,而血与气之凝结,必挟饮食痰涎,始成积滞。其饮食痰涎,皆贮于胃,故痢之病,不离乎胃,此病起心肺而及于胃者也。亦有胃家本经湿热,传染于大小肠者,则以大小肠为出纳转输之官,而胃家饮食痰涎之积滞,必由大小肠出,故病又从胃而及二经,其所痢又必兼黄,盖以黄为土色也。则就所痢之色,其或是赤,可知病因于血,即病根于心;其或是白,可知病因于气,即病根于肺;其或是黄,可知病因于饮食痰涎,即病根于胃。从其根而治之,各投以引经之药为向导(心,黄连、细辛;肺,桔梗、升麻、白芷、葱白;胃,白芷、升麻、葛根、大黄),岂可概从肠胃之说乎哉?特所谓从根而治者,伤气分则调气益气(宜导气汤、异功散、四七汤、木香化滞汤),伤血分则和血补血(宜阿胶四物汤、四物地榆汤加山栀、槐花等),伤胃分则安胃养胃(宜胃苓汤、香砂枳术丸、保和丸),固各有所主矣。而要法则必先祛暑邪兼渗湿(宜茹苓汤、胜湿汤),虽病在气血,亦必兼理脾胃为主,经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此之谓也。至于痢久则伤肾,则以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病既或由心肺而及胃,以注于二经,或专由胃以及大小肠而注于二经,总未有不伤肾者,故治必当补肾(宜熟地炭、丹皮、沉香、山药、远志、黄柏),使命门之火旺,有以生土,将饮食自进,垢滞自化矣。此各经致痢之原,不可不别而治也。若但拘痢无止法一言,概行攻伐,必愈损血耗气,或又拘初则行、久则涩之语,每至固涩之后,壅滞气血,变为肿胀喘急(宜木香调气汤、苏子降气汤),非不审其经以治其根而及其流之过哉。总之,痢之由于气者,必疏通之。由于血者,必调和之。由于饮食痰涎者必推荡之。以至由气血而伤及脾胃,必培补中宫(宜归脾汤、六君子汤)。由气血与脾胃而伤肾,必峻补元阳(如附、桂、五味、补骨脂、赤石脂、禹余粮等,俱可选用)。此治痢之大凡也。然而病之由来不一,更变无穷,固不得不求其详也。试条举之:或发痢冒暑而成,自汗发热面垢,呕渴,腹痛,小便不通,此暑湿积滞皆有之(宜香薷饮、五苓散,藿香正气散中加木香、黄连、香薷)。或初发时即里急后重,所下无多,才起腹又痛,此湿热凝滞之故(宜藿香正气散加木香、黄连、枳壳,或檀香、乳香、冰片、麝香)。或里急,登圊反不出,则由于气滞(宜苏子降气汤、木香化滞汤,重者承气汤)。或里急而频见汗衣,则为气脱(宜理中汤,补中益气汤去当归加肉果)。或后重而至圊稍减,则为火迫(宜治痢方中加黄连为主)。或后重而至圊不减,则为虚滑(宜真人养脏汤)。或后重而至圊转甚,则为下陷(宜治痢方中加升麻举之,甘草缓之)。或腹中疼痛不止,则由肺邪郁在大肠(宜桔梗、苏子为君,白芍、甘草、陈皮、木香、当归以佐之;恶寒加干姜,恶热加黄连,虚弱用建中汤。一方,枳壳、黄连等分,槐花一两拌炒,去槐花,用二味,煎好入乳香、没药各八分,为治腹痛神妙之品)。或大孔痛,宜分寒热为治(热治于下,宜芩、连、槐花、木香、槟榔;挟寒,理中汤,外以炒盐熨之)。或痢已止,但虚坐努责不得解,则由血虚(宜四物汤去川芎,加红花、陈皮、甘草)。或老人深秋患痢呃逆,最宜小心(宜黄柏末,米饮丸,参、苓、米汤下)。或胎前作痢,不可轻用伤胎药(宜芩、连、白芍、炙草、橘红、枳壳、红曲、莲肉,略用升麻亦可,未满七月,勿用滑石)。或产后作痢,积滞虽多,腹痛虽极,不可轻用荡涤药(如大黄、芒硝之类),恐伤胃气,致不可救(宜人参、白术、当归、红曲、升麻、炙甘草、滑石、益母草)。恶露未尽者兼治之(宜加乳香、没药、砂仁)。血虚者稍清理之(宜加阿胶)。以上总言治痢之法也。
而赤白之分,亦有宜别者。赤则如下脓血,由脾经受湿也(宜苍术地榆汤)。下血不止,热毒凝滞也(宜郁金散)。纯下血而色鲜红,心家伏热也(宜犀角丸)。赤痢久而百法不效,脉沉弦而左为甚,秽物甚少,但有紫黑血水,此瘀血也(宜乳香、没药、归尾、桃仁、木香、槟榔,甚者加大黄)。白则如鼻涕,如冻胶,此由气分致病,亦名冷痢(宜先用沉香、木香、蔻仁、砂仁,次用理中汤加木香)。甚有不能食者(宜肉果、陈米)。赤白痢则赤白各半,此由冷热不调也(宜小驻车丸)。又有水谷痢,由脾胃气虚,不能消化水谷,糟粕不聚,变而为水谷痢也。飧泄亦曰水谷痢,当参看(宜保和丸)。又有脓血痢,凡脓血稠粘,里急后重,皆属于火,故《内经》曰:溲涩而便脓血。言病因也。又曰:知气行而血止。言治法也。故易老云: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重剂则以大黄汤下之,轻剂则以芍药汤和之。然而所便脓血,自有三部:如脉沉恶寒,或腰痛脐下痛,此中部血也,非黄芩不能治。如烦躁,先便脓后见血,此上部血也,非黄连不能治。如脉沉恶寒,先见血,后便脓,此下部血也,非地榆不能治。但此便脓血,与前赤痢下如脓血者不同,以前则湿病,此则火病也。又有风痢,恶风,鼻塞身重,色青或纯下清水(宜苍术防风汤)。或所下似痢非痢,似血非血(宜苍廪汤)。或纯下清血(宜露风汤)。又有寒痢,所下白如鸭溏,肠鸣,痛坠不甚(宜理中汤、诃子肉汤)。日久则宜补肠(宜黄连补肠汤)。又有湿痢,腹胀甚,身重,下如黑豆汁,或赤黑混浊,此危证也(宜加味除湿汤)。又有热痢与暑痢,似同而异,背寒,齿干面垢,烦冤,燥渴引饮,皆暑证,不宜轻用热药。其冷热蕴积肠胃间,滑泄垢腻者,名肠垢,即为热痢(宜芩连芍药汤)。又有气痢,状如蟹渤,拘急独甚(宜气痢丸)。又有疫痢,一方一家之内,上下大小传染相似,是疫毒痢也,当察运气之相胜以治之(宜人参败毒散加芍药)。至噤口一证,食不得入,到口即吐,尤为危急,以胃气绝,或毒气上冲心肺,证兼头疼心烦,手足温热,不易治也(宜仓廪汤)。而其致噤之故,又各有异。有因宿食未化噎而不下者(宜加山楂、麦芽、神曲、枳实)。有因邪留胃中,脾气因滞涩者(宜加黄连、枳壳、厚朴)。有因水饮痰涎积聚者(宜加二术、二苓、半夏,重者加甘遂)。有因火炎气冲者(宜加芩、连、枳壳、茯苓、桔梗、橘红、菖蒲等)。有因胃家虚冷呕逆者(宜加桂、姜、苓、术)。有因积腻太多,恶气熏蒸者(宜加香、连、枳、朴、大黄等)。有因肝邪乘脾而呕吐者(宜加香、连、白芍、吴萸、青皮、陈皮)。各以所因治之。仲景用参、连、石菖、粳米煎汤细呷,大妙。又有休息痢,所谓屡止屡发久而不愈者。或因补涩太早,积滞未清(宜香连丸加茯苓、枳实)。或因饮食不节(宜香连丸加白术、枳壳、神曲、山楂)。或因房欲不戒(宜补中益气汤加木香、肉果)。或因虚滑太甚,却无积滞(宜粟壳、椿白皮、人参、白术、木香、粳米)。亦各以所因治之。又有五色痢,所下五色俱有,乃脾胃食积及四气相并,或湿毒甚盛故也,当先通利(宜秘方养脏汤)。又有毒痢,或痧毒内陷,致有脓血,各药不效,此险证也(宜忍冬藤为君,地榆、丹砂、犀角汁佐之)。至如下后痢已减,但久而不能全愈,此由虚也,然不可骤用涩药,恐因涩而肠胃不利,反作痛(宜白芍、茯苓、木香、甘草、升麻、陈皮,或应用涩药,须倍加砂仁、陈皮和之,香参丸亦可)。久痢已成坏病,变态百出,当勿拘脉证,概用补益以治之(宜参、附、香、砂、芪、术,亦或得生)。久痢变成痛风,皆调摄失宜之故(宜补中益气汤加羌、独、虎骨、松节、乳香、黄柏、苍术、桃仁)。总之,痢之为患,艰涩难出者,急与疏通,滑润易出者,酌为兜涩。然或疏通而误用巴豆、牵牛等味,以致洞泄肠开而毙,或兜涩而误投诃子、粟壳、亚芙蓉、肉豆蔻等味,以致便闭腹胀,或湿热上攻,肢节肿胀,拘挛作痛而死,罪皆由医者之妄耳,可不慎乎哉!
〔脉法〕 仲景曰:下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愈,虽发热不死,下痢脉大者为未止,下痢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脉经》曰:肠澼下脓血,脉沉小留连者生,数疾且大有热者死。《脉诀》曰:下痢微小却为生,脉大而浮洪,却无差日。又曰:无积不痢,脉宜滑大,浮弦急死,沉细无害。丹溪曰:凡痢,身凉脉细者生,身热脉大者死。
〔辨便色〕 《入门》曰:热痢紫黑色,寒痢白如鸭溏,湿痢下如黑豆汁,风痢纯下清水,气痢状如蟹沫,积痢色黄或如鱼脑,虚痢白如鼻涕、冻胶,蛊疰痢黑如鸡肝。又曰:血寒则凝,痢色必紫黑成块,或杂脓血。盖脓为陈积,血为新积也。
〔痢疾原委〕 《医鉴》曰:滞下之证,《内经》所载有血溢、血泄、血便、泄下,古方则有消脓血及泄下,近世并呼为痢疾,名虽不同,其实一也。
〔痢疾宜从六淫例治〕 缪仲淳曰:滞下者,俗呼为痢疾,皆由暑湿与饮食之积滞,胶固而成,其证类多里急后重,数登圊而不便,或发热,或口渴,或恶心不思食,何莫非暑之标证也,必用六一散,黄连、芍药为主,而后随其所苦为之增损,伤气分则调气益气,伤血分则行血和血,然未有不先治暑而可获效者矣。治病必求其本,其斯之谓欤。
〔痢疾四大忌〕 倪涵初曰:痢为险恶之证,生死所关,不惟时医治之失宜,而古今治法千家,多不得其道,是以不能速收全效。今立方何以为奇(倪氏三方附后),不泥成法,故奇也。立论何以为妙(即此四大忌论),不胶成说,故妙也。然其药品,又不外乎常用之味,有识者切不可更张,勿为庸医所误,遵而用之,百试百效者也。又曰:古今治痢,皆云热则清之,寒则温之,初起盛热则下之,有表证则汗之,小便赤涩则分利之,此五者举世信用,如规矩准绳之不可易。予谓惟清热一法无忌,余则犯四大忌,不可用也。何谓四大忌?一曰忌温补,痢之为病,由于湿热蕴积,胶滞于肠胃中而发,宜清邪热,导滞气,行瘀血,而其病即去,若用参、术等温补之药,则热愈盛,气愈滞,而血亦凝,久之,正气虚,邪气盛,不可疗矣,此投温补之剂为祸最烈也。二曰忌大下,痢因邪热胶滞肠胃而成,与沟渠壅塞相似,惟用磨刮疏通则愈,若用承气汤大下之,譬如欲清壅塞之渠,而注狂澜之水,壅塞必不能清,无不岸崩堤塌矣,治痢而大下之,胶滞必不可去,徒伤胃气,损元气而已,正气伤损,邪气不可除,壮者犹可,弱者危矣。(鳌按:此条之论,应为凡治痢而必用大下者戒,固不可不遵。若邪积滞,壅遏太甚,三焦不能宣通,饮食不能容纳,并有气闭不得升降者,痢下虽多,终不能一时通,而正气为邪气遏塞日久,亦不免伤残,如此等证,非用大黄等推荡之,亦未易奏效,总在临时酌剂,不可固执耳。但即用下药,亦惟大黄一味为无弊,不得已佐以元明粉亦可,其余如牵牛、巴豆等,慎勿轻投也。)三曰忌发汗,痢有头痛目眩,身发寒热者,此非外感,乃内毒熏蒸,自内达外,虽有表证,实非表邪也,若发汗,则正气已耗,邪气益肆,且风剂燥热,愈助热邪,表虚于外,邪炽于内,鲜不毙矣。四曰忌分利,利小便者,治水泻之良法也,以之治痢,则大乖矣。痢因邪热胶滞,津液枯涩而成,若用五苓等剂,分利其水,则津液愈枯而滞涩更甚,遂至缠绵不已,则分利之为害也。若清热导滞,则痢自愈,而小便自清,又安用分利为哉?(鳌按:此诚百试百效之良法。)余于此一证,素畏其险恶,用心调治,经今二十余年,百试百验,既而身自患之,试验益精,然后能破诸家之迷障,而为奇妙之方论,是用述其颠末,以拯人之疾苦,而悉登诸寿域也。
〔八痢危证〕 《入门》曰:一冷痢白积;二热痢赤积;三冷热不调,积下赤白;四疳痢黄白积,或见五色;五惊痢青积,不臭;六休息痢,屎黑如鱼肠;七脓痢,腹胀肛痛便臭;八蛊疰痢,下紫黑血如猪肝。总以小驻车丸、真人养脏汤治之。
〔白痢变证〕 《直指》曰:凡泄利无已,变作白脓,点滴而下,用温脾药不愈,法当温肾。盖肾主骨髓,白脓者,骨髓之异名也,其证面色微黑,骨力羸弱,的见肾虚,当为用破故纸、当归、木香、肉桂、干姜之属。
〔治痢用药大法〕 《入门》曰:色黑大黄,色紫地榆,色红黄芩,色淡生姜,色白肉桂,色黄山楂,痛甚木香、山栀。(鳌按:生姜、肉桂二味,虽痢色淡白,亦当斟酌用之,未可遽定为金针也。)
〔痢疾吉凶辨〕 《脉经》曰:下痢有发热而渴,脉弱者,自愈。下痢脉数,有微热,汗出,今日愈。《内经》曰:下痢如鱼脑髓者,半生半死。身热脉大者,半生半死。下痢如尘腐色者死。下纯血者死。仲景曰:下痢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灸之不温,脉不还,反微喘者死。下痢脉绝,手足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入门》曰:下痢谵语直视,及厥躁不得眠,汗不止,无脉者死。《得效》曰:下痢身凉能食,小便通,易愈。身热多汗,渴甚,小便不利,手足厥冷,灸不温,兼微喘,不食者死。《永类钤方》曰:痢不治证,脉大身热,鸭屎,发渴,咳逆,五色,红水,噤口,唇红,手足冷,气喘,皆是也。痢后烦渴欲饮为心绝,小便绝不通为胃绝。又曰:下痢小便不通,或绝无者,此毒气并归一脏,胃干者必死。省翁曰:小儿之痢,重伤胃气,全不饮食,名曰噤口。肛门宽大,深黑可畏,腹肚疼痛,里急后重,鲜血点滴,名曰刮肠。日夜频并,饮食直过,名曰滑肠。皆为恶候。又曰:小儿痢,谷道不闭,黄汁长流者,不治。
【治痢方四十二】
导气汤 〈调气益气〉
大黄 黄连 木香 江枳壳 槟榔 黄芩 当归 白芍
异功散 〈又〉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陈皮
四七汤 〈又〉
茯苓 半夏 厚朴 苏叶 姜
木香化滞汤 〈又〉
当归 柴胡 木香 陈皮 草蔻仁 香附 甘草 红花 半夏
胸满加枳壳、桔梗,腹胀加厚朴、枳实,小腹痛甚加青皮、槟榔,热加山栀,气痛加乌药,怒倍柴胡。
阿胶四物汤 〈和血补血〉
阿胶 川芎 当归 白芍药 地黄
四物地榆汤 〈又〉
川芎 当归 白芍 地榆
胃苓汤 〈又〉
苍术 厚朴 陈皮 甘草 白茯苓 猪苓 白术 泽泻 肉桂
香砂枳术丸 〈又〉
木香 砂仁 枳壳 白术
保和丸 〈又〉
山楂 神曲 半夏 陈皮 莱菔子 麦芽 黄连 茯苓 连翘
小驻车丸 〈赤白痢〉
黄连(三两) 阿胶(一两半) 当归(一两) 干姜(五钱)
醋糊丸,米汤下四五十丸。
大承气汤 〈气滞〉
大黄 芒硝 厚朴 枳实
小承气汤 〈又〉
生大黄 厚朴 枳实
茹苓汤 〈祛暑〉
香薷 黄连 厚朴 扁豆 茯苓 猪苓 白术 泽泻 甘草
胜湿汤 〈除湿〉
苍术 羌活 防风 甘草 黄柏 黄连 猪苓 泽泻
苏子降气汤 〈气滞〉
苏子 半夏 前胡 炙草 陈皮 当归 沉香
木香调气汤 〈胀喘〉
木香 藿香 砂仁 蔻仁 甘草
归脾汤 〈补中〉
人参 黄芪 当归 白术 茯神 枣仁 炙草 桂圆 远志 木香 姜 枣
六君子汤 〈又〉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广橘皮 半夏
香薷饮 〈暑湿〉
香薷 厚朴 扁豆 甘草
五苓散 〈又〉
茯苓 猪苓 泽泻 白术 肉桂
藿香正气散 〈又〉
藿香 紫苏 白芷 茯苓 大腹皮 厚朴 白术 半夏 陈皮 桔梗 甘草
理中汤 〈气脱虚寒房欲〉
人参 白术 炮姜 甘草
补中益气汤 〈又〉
人参 黄芪 白术 归身 炙甘草 陈皮 升麻 柴胡
真人养脏汤 〈虚滑〉
人参 诃子 白术 白芍 当归 木香 肉桂 甘草 肉果 粟壳
建中汤 〈肺郁〉
白芍 桂枝 甘草 饴糖 姜 枣
苍术地榆汤 〈脾湿〉
苍术 地榆
郁金散 〈热毒〉
郁金 槐花 甘草
食前,豉汤下。
犀角丸 〈心热〉
犀角 朱砂(各二钱) 牛黄 人参(各三钱)
丸如麻子大,灯心、龙眼汤下二钱。
仓廪汤 〈噤口风痢〉
人参 枳壳 茯苓 炙甘草 前胡 川芎 羌活 独活 桂枝 柴胡
加姜、陈米。
香连丸 〈总治〉
黄连(吴萸炒,去吴萸) 木香(等分)
醋糊丸。
香参丸 〈久痢〉
木香(四两) 苦参(酒炒,六两) 甘草(一斤)
熬膏丸,每服三钱。白痢姜汤下,赤痢甘草汤下,噤口痢砂仁、莲肉汤下,水泻猪苓、泽泻汤下。此方必痢久方可用,早服不得。
大黄汤 〈脓血痢〉
大黄一两切,好酒二盏,浸半日,煎一盏半,去渣,分二次顿服,以利为度。此方用酒煎者,欲上至颠顶,外彻皮毛也。
芍药汤 〈又〉
白芍(二钱) 黄连 黄芩 归尾(各一钱) 大黄(七分) 木香 槟榔 甘草(各五分) 桃仁(五粒,去皮、尖)
行血则便脓愈,调气则后重除,此方是也。
苍术防风汤 〈风痢〉
苍术 防风 麻黄 生姜
露风汤 〈又〉
杏仁(七粒) 樗根皮(掌大一块) 乌梅(一个) 草果(一个) 石榴皮(半个) 青皮(二个) 甘草(一寸) 姜(三片)
煎好去渣,露一宿,次早空心温服。
黄连补肠汤 〈寒痢〉
黄连(四钱) 赤苓 川芎(各三钱) 石榴皮 地榆(各五钱) 伏龙肝(二钱)
锉作末,每服八钱,煎服自效。
加味除湿汤 〈湿痢〉
半夏 厚朴 苍术(各一钱二分) 广藿香 陈皮 赤苓(各七分) 木香 肉桂 甘草(各五分)
加姜三、枣二。
芩连芍药汤 〈热痢〉
白芍(二钱) 黄芩 黄连 广木香 枳壳(各一钱半) 陈皮(一钱) 炙甘草(三分)
气痢丸 〈气痢〉
诃子皮 陈皮 厚朴(各五钱)
蜜丸,米汤下三十丸。
羚羊角丸 〈蛊疰痢〉
黄连(二两) 羚羊角 黄柏(各一两五钱) 茯苓(一两)
蜜丸,茶下。
茜根丸 〈又〉
茜根 犀角 丹皮 当归 黑地榆 黄连 枳壳 白芍(等分)
醋糊丸。
秘方养脏汤 〈五色痢〉
粟壳(一钱半) 陈皮 枳壳 黄连 木香 乌梅 厚朴 杏仁 炙草 枣(二枚) 黑豆(三十粒)
【附载:倪涵初治痢三方】
初起第一方
川连(一钱二分) 黄芩 白芍 楂肉(各一钱二分) 枳壳 厚朴 槟榔 青皮(各八分) 当归 地榆 甘草(各五分) 红花(酒炒,三分) 桃仁(一钱,去皮、尖,研如粉) 木香(二分)
水二碗,煎一碗,空心服,渣再煎服。
此方不拘红白噤口,里急后重,身热头痛皆可服。如单白者,去地榆、桃仁,加橘红四分,木香三分。滞涩甚者,加酒炒大黄二钱,服一二剂,仍去之。若用一剂滞涩已去,不必用第二剂。用大黄于壮盛之人,亦不可拘二钱之数。此方用之于痢起三五日,神效,用之于旬日亦效,惟十日半月外,则当加减矣,另详于下。
加减第二方
川连(酒炒,六分,生用四分) 黄芩(酒炒,六分,生用四分) 白芍(酒炒,六分,生用四分) 山楂(一钱) 桃仁(六分) 当归(五分) 广橘红 青皮 槟榔 地榆(各四分) 甘草(炙,三分,生用二分) 红花(三分) 木香(二分)
煎服法照前。如延至月余,脾胃弱而虚滑者,法当补理,其方另具于下。
补理第三方
川连 黄芩(各酒炒,六分) 白芍(酒炒,四分) 广皮(六分) 白术(土炒) 当归 人参 炙甘草(各五分)
煎服法照前。以上三方,如妇人有孕,去桃仁、红花、槟榔。以上三方,随用随效,其有不效者,必初时服参术补剂太早,补塞邪气在内,久而正气已虚,邪气益盛,缠延不止,欲补而涩之则助邪,欲清而疏之则愈滑,遂至不可救药,虽有奇方,无如之何,则初起即投温补杀之也。
【附载:缪仲淳治痢诸法及诸药要品】
腹痛宜和(黄连四钱,白芍三钱,炙甘草一钱半,黄柏一钱,升麻七分,煎服)。
胃弱宜和(前方去黄柏,加人参三钱,橘红二钱,莲子四十粒)。
里急宜解(前方加当归二钱)。
后重宜除(前方加枳壳、槟榔各一钱半,木香汁七匙)。
口渴小便赤涩短少或不利宜利(前方加枳壳、槟榔、滑石各一钱半)。
身重宜除湿(茯苓、泽泻)。
脉弦宜去风(秦艽、防风)。
风邪内闭宜汗(麻黄、白芷、葛根)。
身冷自汗宜温(附子、干姜)。
赤多宜清(山楂、红曲、乌梅)。
脓血稠黏宜重药竭之(大黄、芒硝)。
白多宜温(吴茱萸)。
鹜溏为利宜温(木香、肉桂)。
恶心饮呕即噤口痢宜清胃(人参、扁豆、白芍,以绿色升麻六七分佐之)。
久痢不止宜敛(人参三钱,茯苓二钱,砂仁一钱五分,肉果煨一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