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钦定大清会典 » 钦定大清会典全文在线阅读

《钦定大清会典》目录

关灯直达底部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三

钦定大清会典目录    政书类一【通制之属】

卷一

宗人府

卷二

内阁

卷三

吏部

叙官

文选清吏司

官制一

官制二

卷四

官制三

官制四

卷五

铨政

卷六

考功清吏司

考察

致仕

告病

功过

期限

交代囘籍

稽勲清吏司

守制【终养附】

卷七

验封清吏司

世爵

功臣封爵表

封赠

廕叙

土官

书吏

卷八

户部

叙官

疆理

卷九

户口

卷十

田赋

卷十一

权量

卷十二

库藏

仓庾

积贮

卷十三

漕运

卷十四

钱法

卷十五

盐法

卷十六

关税

卷十七

杂赋

卷十八

俸饷

卷十九

蠲恤

卷二十

礼部

叙官

仪制清吏司

嘉礼

朝会一

卷二十一

朝会二

卷二十二

朝会三

卷二十三

登极

尊崇

卷二十四

册立

尊封

册封一

册封二

卷二十五

经筵

视学

巡幸

御新宫

卷二十六

耕耤

亲蚕

卷二十七

授时

颁诏

颁赏

卷二十八

进表

进书

铸印

卷二十九

婚礼一

婚礼二

卷三十

冠服

卷三十一

贡举

卷三十二

学校

风敎

乡饮酒礼

卷三十三

仪卫

卷三十四

相见仪

卷三十五

军礼

亲征

命将

献俘

受俘

卷三十六

祠祭清吏司

吉礼

祭统

卷三十七

大祀一

南郊

祈谷

雩祭

卷三十八

大祀二

北郊

卷三十九

升配

卷四十

大祀三

太庙

卷四十一

升祔【进玉册宝附】

卷四十二

陵寝

卷四十三

大祀四

社稷坛

卷四十四

中祀一

日坛

月坛

卷四十五

中祀二

帝王庙

先师庙

传心殿

卷四十六

中祀三

先农坛

先蚕坛

卷四十七

中祀四

天神坛

地只坛

太岁殿

卷四十八

羣祀一

羣祀二

卷四十九

羣祀三

卷五十

家祭

卷五十一

凶礼

丧礼一

丧礼二

卷五十二

丧礼三

卷五十三

丧礼四

卷五十四

丧礼五

恤典

卷五十五

护日【护月附】

方伎

卷五十六

主客清吏司

宾礼

朝贡

宾馆

马馆

卷五十七

精膳清吏司

燕礼

饩廪

牲牢

卷五十八

乐部

卷五十九

兵部

叙官

武选清吏司

官制

卷六十

职制上

职制中

职制下

卷六十一

守卫

大阅

大狩

出征

卷六十二

恩恤

土司

卷六十三

职方清吏司

营制

卷六十四

军政

军功

简阅

卷六十五

关禁

海禁

诘禁

巡防

公式

卷六十六

车驾清吏司

马政

邮政

卷六十七

武库清吏司

军器

兵籍

武科

发配

卷六十八

刑部

叙官

刑制

律纲

卷六十九

听断

秋朝审

钦恤

督捕

卷七十

工部

叙官

营缮清吏司

宫殿

卷七十一

坛庙

卷七十二

城垣

府第

公廨

仓廒

营房

物材

报销

卷七十三

虞衡清吏司

采捕

鼓铸

军器

杂料

卷七十四

都水清吏司

河工【水利附】

海塘【江防附】

桥道

船政

藏冰

卷七十五

器用

织造

关税

卷七十六

屯田清吏司

山陵

坟茔

薪炭

匠役

节愼库

卷七十七

制造库

卷七十八

盛京户部

盛京礼部

盛京兵部

盛京刑部

盛京工部

卷七十九

理藩院

叙官

旗籍清吏司

王会清吏司

卷八十

典属清吏司

柔远清吏司

徕远清吏司

理刑清吏司

银库

卷八十一

都察院

通政使司

大理寺

卷八十二

太常寺

卷八十三

太常寺

祝文

卷八十四

翰林院

起居注

詹事府

卷八十五

光禄寺

太仆寺

顺天府

奉天府

鸿胪寺

国子监

卷八十六

钦天监

太医院

卷八十七

内务府

叙官

广储司

会计司

卷八十八

掌仪司一

卷八十九

掌仪司二

卷九十

掌仪司三【官学药房附】

卷九十一

都虞司

愼刑司

营造司

庆丰司

卷九十二

上驷院

奉宸院【织染局附】

武备院

卷九十三

銮仪卫

卷九十四

领侍卫府

卷九十五

八旗都统

旗制

户口

田宅

卷九十六

兵制

卷九十七

训练

授官

袭爵

敎养

优恤

公式

卷九十八

前锋统领

护军统领

向导

卷九十九

步军统领

卷一百

火器营

圆明园八旗护军营

健鋭营

三旗虎枪营

【臣】等谨案

钦定大清会典一百卷乾隆二十九年奉

勅撰伏考

国朝会典初修於康熙三十三年续修於雍正五年至是凡三经厘定典章弥补条目弥详考昔成周之制百度分治以六官六官统彚於周礼圣人经世之枢要於是乎在虽越数千载时势异宜政令不能不增法制不能不改职守亦不能不分难复拘限以六官而其以官统事以事隶官则实万古之大经莫能易也故历代所传如唐六典元典章明会典逓有损益而宏纲巨目不甚相远然其书之善否则不尽繋编纂之工拙而繋乎政令之得失盖一朝之会典即记一朝之故事故事有不能删而不书故事之所无亦不能饰而虚载故事有善有不善亦不能有所点窜变易如唐六典先颁祥瑞之名目分为三等以代天下之奏报殆於上下相罔然当时有此制秉笔者不能不载也又如至正条格中偏驳不公之令经

御题指摘者人人咸喻其非然亦当时有此制秉笔者不能不载也国多粃政安怪书多驳文乎至於周礼一经朱子称其盛水不漏亦其时体国经野事事为万世开太平故其书亦传之万世尊为法守非周公有所涂饰於其间也我

国家

列圣相承

文谟武烈垂裕无疆

规画既皆尽善我

皇上执两用中随时损益又张弛皆衷於道增删悉合其宜则是书之体裁精密条理分明足以方驾周礼者实

圣主鸿猷上轶丰镐也夫岂历代规条所能望见

涯涘乎乾隆四十四年三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校官 【臣】陆费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