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松说——历史上的今天》来到了2月1日。今天是两位大作家的忌日,分别是中国伟大的曹雪芹和英国的玛丽·雪莱。还是一位优秀的演员克拉克·盖博的生日。
| 曹雪芹去世 |
红学界对于曹雪芹到底什么时候去世是有争论的,因为他最后穷困潦倒、孤苦伶仃。所以有各种传说,有一个说法是说在1764年2月1日,曹雪芹病逝了。
曹雪芹一辈子就写了《红楼梦》这一本书,之后才有了“红学”。因为一本书而产生了一门学科,这个现象恐怕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红楼梦》这本书是集文学、历史、生活、诗歌等各种各样的东西于一身的集大成者。《红楼梦》我从小就看,最近没事拿手机版还看一看,每个不同的年龄段看《红楼梦》都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我都到这个岁数了,才真正地感受到它的语言特别有意思。
小时候看《红楼梦》主要是看谈恋爱,后来有一阵子看《红楼梦》主要是看人家怎么过日子,穿什么衣服、用什么东西,因为人在一定年龄的时候有了一定的物欲。曹雪芹如果不是生在大富大贵之家,他绝不可能写出这样的小说,你不但得见过猪跑,还得吃过猪肉,要不然你绝对写不了每个人怎么吃饭,每顿饭上什么菜,屋里摆什么东西,穿什么衣服。
唯一可惜的就是后边的四十回没了,但是一定是写过的,因为有人看过,至少脂砚斋看过的。脂砚斋到底是跟曹雪芹什么关系?我个人觉得就是一生的爱侣。当然红学界有很多很多解释,但我个人就是这么认为的。所以脂砚斋批《红楼梦》的时候其中多次写到了说这是一个伏笔,草蛇灰线,伏延千里,其实后面怎么怎么样,说明她已经看过后面,但是不幸找不着了。但是我觉得伟大的作品就得这样,伟大的人性得这样,就得残缺,不残缺它就没这么伟大。
《红楼梦》现在通行的这个版本,高鹗还是很聪明地看到了一些地方,非常有才华。高鹗续写《红楼梦》用的时间特别短,实际上是路过这个地方,然后没盘缠了,把这书续了就给点钱,他就看了一下前八十回,写了后四十回,挣点钱走了。那时候写小说并不是一个高贵的事情,不像现在还能获诺贝尔文学奖,那时候考功名才是高贵的。当然,很多人批评高鹗续得不好,我个人觉得至少有几个地方还是挺有意思的。
曹雪芹是我非常热爱的一个人,而且我觉得,一个人能有这样的人生经历,而且将自己人生的起起落落,付出的各种代价,以非常辽阔平静的口吻写成这样是非常不易的事情。曹雪芹的才学肯定毋庸置疑,看他的文章就知道,可贵的是他的这个心态,就是虽然他没落了,但他不是以丧家子弟的态度来写《红楼梦》,而是以一个平和客观的角度、以一种超脱的态度写这些起起落落、荣辱兴衰。一个人只有完全活明白了,在这个世界上已经完全遗世独立了,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红楼梦》之后再也没有这么伟大的作品出现了。
我个人认为《金瓶梅》还是写得挺好的,虽然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写的,《金瓶梅》的一大成就就是,从这一类小说你会看到中国过去非常包容,你从这些作品里看到过去同性恋是非常开放的,完全不受歧视。这跟西方是反的,西方过去同性恋严重受到歧视,因为西方是宗教社会,同性恋还得判刑,但是过去中国其实非常开放。
《红楼梦》里面也有双性恋,到现在反而保守了,大家开始歧视同性恋。人家研究红学,我也研究,因为我不太理解的就是他一个月才给那些大小姐二两银子用钱,你说大富二代怎么才能拿二两银子呢?所以我就想办法拿当时的生活和现在比对,从别的地方、别的资料里比对,然后我估摸着二两银子相当于现在五千元钱左右,要么怎么够那些小姐少爷花,而且还得养俩丫鬟。当然有好多历史学家比如吴思先生用米价比对得出二两银子值不了几百块人民币,但我觉得那时米的重要性和现在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光比对米价不完全合理。
感谢曹雪芹写了这个伟大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同时陪伴了我们孤寂的青春。
| 玛丽·雪莱去世 |
玛丽·雪莱,也是另类大作家。一个作家创造了一个人物,这个人物成为这一类型的代言,很少有人能做到。玛丽·雪莱创造了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Frankenstein”在英文里代表了一大类型文学戏剧电影,就是科学怪人,科学怪人要毁灭世界、毁灭人类,这个类型的名字就叫“Frankenstein”。从前这个名字就相当于坏的犹太人,那个时候大家一写到科学怪人就是犹太人,犹太人要毁灭世界,因为犹太人出了很多科学家,像爱因斯坦等等,当然爱因斯坦肯定不是为了毁灭世界的。
玛丽·雪莱是小三出身,等来等去终于等到了雪莱的前妻去世了,才跟雪莱在一起。她嫁给雪莱,她妹妹跟了拜伦,于是才有了《弗兰肯斯坦》的诞生。雪莱、玛丽·雪莱以及她妹妹,和拜伦、拜伦的私人医生,他们一起在一个湖边待了好长时间,在一起吟诗作对。《红楼梦》里头,最影响我们家的就是里面的联诗作句,从小就是“一夜北风紧”开始联句,然后每次联到我爸那儿就联不下去了,我爸文学底子不够。他们几个不光一块联诗,而且大家一块写小说,大家闲得没事干,夜里讲恐怖故事吓唬人玩,他们就一起写恐怖故事。结果当时最不著名的人成功了,那两位大作家雪莱和拜伦写得倒一般,倒是玛丽·雪莱跟那个医生都写了特别有意思的恐怖小说,其中玛丽·雪莱写的就是这个“Frankenstein”,流传百年到今天,成为一大类型。
后来雪莱在海上翻船死了,雪莱死后,全靠玛丽·雪莱一个人写小说持家,那个时候完全不像今天,版权还没有那么被重视,小说家很辛苦很辛苦。她就靠写小说养自己还有孩子,还得了一种非常严重的病,晚年比较痛苦,但是有过绽放美丽的青春,和雪莱这样的大才子在一起,我觉得还是美好的一生。
| 克拉克·盖博出生 |
下面说说1901年出生的一位大帅哥克拉克·盖博。他演的那些好莱坞电影,今天看还是特好看,比如前一阵我重新看《飘》,从剧作到摄影、美术、演员的表演等,各方面简直好得不行,现在的电影大部分明显赶不上那会儿的经典。
我重看《飘》的时候非常感慨,因为我小时候看的是中文版配音,后来看的是带字幕版的,但那时候英文不够好,就没仔细听那英文是怎么说的。这回我又看了遍《飘》,哎哟,给我笑死了。在美国生活之后,听得懂口音,就发现一帮特别高贵的演员,结果在电影里说特别浓重的南部佐治亚州口音,也不是痞,就是有点“村儿”,不上档次的那种。就像看《阿甘正传》里头,那阿甘说一口特别有趣的亚拉巴马州的口音。所以演员真的是非常厉害,他们明显是对电影里的人物仔细研究过的,包括讲台词时应该体现出来的口音问题都仔细研究过,而且说得特别自然。费雯·丽这种说纯正英国口音的演员,结果说一口南部口音,特别有意思。
那个年代的电影明星,风采卓然,只要往银幕上一站,他不管演什么,你盯着他仔细看,他往那儿一站,就一切都有了,故事怎么编都对,他干什么都有意思。克拉克·盖博就属于那一代男演员里最有气质的一位,那种气质到今天已经都没有了。今天我们流行“演技派”或者“偶像派”,但那个年代好莱坞的大明星没有演技派偶像派之分,男的帅,女的漂亮,而且都演得特别好。那个年代的明星是真正的Movie star(电影明星),今天都是些Celebrity(名人)。怀念黄金年代的好莱坞,怀念那些黄金年代的大明星。克拉克·盖博最后和玛丽莲·梦露演了一部电影《格格不入的人》,但是这部电影没拍完他就去世了,导致我就对这部电影念念不忘,因为非常想看这两个人在一起。玛丽莲·梦露那么风情万种的一个女人,现在也再没有这样的女明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