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极具先锋意识的女青年或许曾暗中想过,要是这个社会广泛存在一妻多夫制,应该是很好玩的事情,随便想一想都充满了诱惑:几个男人同时宠着一个女孩,都把她视为掌上明珠,争着为她购买衣服、鞋子、包包、蛋糕、巧克力,所有网站购物车每天定时无条件结清,外加做饭、洗衣、拖地、晒被子等琐事全被男人分担了,女人在家做起真正的女王,内心充满爱意与傲娇,每天晚上坐在暧昧的烛光下独家发布当夜的陪睡权,不时来个疯狂派对,似乎确实情色绵绵,极具浪漫小资情调,很容易为部分新锐女性所激赏和向往。
然而这一浮华表象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阴暗的事实:一妻多夫制从来都不是动物界的主流婚配制度,只在蚂蚁那样的社会性昆虫群体中获得了成功。而蚁后实际与雄性交配的机会极少,主要靠储存的精子来给卵子授精,大部分日子里都在蚁巢中央独守空房,虽有万千工蚁围着它供吃奉喝,却并没有像女王那样过着淫欲无度的美妙生活,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进食,是一个纯天然的吃货,然后永不停顿地产卵,直到死亡,那只肥胖的身躯从没享受过别的乐趣,没有逛过街,也没有进过美容院。
蚁后不需要以德服人,它强大的产卵能力就是最重要的资本或者代价,产卵至死也算得上相当惨烈了。任何想玩一妻多夫制的动物都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这就是大多数雌性都回避一妻多夫制的原因。除了一些社会性昆虫,此外还有少量鱼类和蛙类,才热衷于玩这种游戏,不过总体比例低于8%;鸟类实行一妻多夫制的比例更低,大致不到0.5%;哺乳动物则不到1%;灵长类也有实行一妻多夫制的例子,比如一种南美绒猴,但整体比例更低。可以看出,一妻多夫制从来都不是主流的婚配制度。
根据进化论原理,一种婚配制度得不到推广,肯定是受制于自然选择,就算有人喜欢也不行,新锐女青年给出的理由根本不是进化的理由。要想了解一妻多夫制的进化逻辑,有必要先看看典型的动物案例,因为这无疑有助于从根源上深刻认识这种奇特的婚配制度的优缺点。
这次我们不能再请黑猩猩出场,它们并不是一妻多夫制的代表,这次的嘉宾是来自非洲丛林的顶级杀手斑点鬣狗。当人们第一次见到这种举止猥琐的群居动物时,还以为它们与其他食肉动物一样,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因为斑点鬣狗首领身材高大,在部落里威风八面,说一不二,而且拖着长长的阴茎。但是后来人们发现,它们的首领居然可以生孩子,这才突然惊觉原来首领竟然是雌性,那个阴茎一样的东西只不过是受到高浓度雄性激素刺激而形成的夸张的阴蒂。
首领虽是雌性,却和雄性一样,身材高大,脾气暴躁,可以用暴力压制雄性,让它们俯首帖耳,不敢越雷池一步。雌性首领还用独裁手腕分配食物,每次打猎之后,雄性总是可怜巴巴地等着雌性吃饱之后才能进餐,那时基本已经没有什么好肉了。如果某只雄性独自捕获了一头猎物,就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大口吞食,好抢在首领到来之前填饱肚子,所以吃相非常难看。由此造成的结果是,雌性首领死去时仍然保持一口好牙,它们总是能吃到最好最软的肉;而等级低下的雄性则不得不花费巨大的力气啃吃残剩的骨头,牙齿往往被崩得七零八落。尽管如此,它们仍然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所以身材瘦小,举止猥琐,在首领面前更要低眉顺眼,小心行事。
雌性首领奇怪的阴蒂不但兼具产道和尿道功能,而且是交配的入口。斑点鬣狗在初次生育时,胎儿往往需要奋力通过这个狭窄的棒状出口,结果造成大量死亡悲剧。但如果只有缺点,这个奇特的器官早就该被自然选择所淘汰,所以巨大的阴蒂必然有着巨大的优点,甚至能抵消生育困难造成的麻烦。
原来,雌性斑点鬣狗首领在部落中享有绝对主动权,可以任意选择交配对象,而棒状的交配通道可以确保自己不会被强奸,强奸管子肯定要比强奸孔洞困难得多。相反,雌性首领还可以用这个管子去操控雄性的棍子,如果感觉这个棍子不是它想要的棍子,就会在交配之后把精子全部排空。管状交配通道幽深曲折,完全可以在精子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之前就用一泡尿冲洗得干干净净,让那个刚刚春风一度的雄性空欢喜一场,而且敢怒不敢言——打架根本不是人家对手。首领用这种独特的方法选择最优秀的雄性受精,这也正是它们采用一妻多夫制的前提——雌性有控制雄性的实力和措施。
问题是,雌斑点鬣狗为什么追求一妻多夫呢?那似乎根本无法改变一胎最多只能生3个幼崽的事实,难道雌性能通过这种途径获得更多的遗传回报吗?
这要从它们的后代说起。首领的幼崽继承了母亲的贵族地位,在子宫中就已受到高浓度的激素刺激,生长速度更快,脾气也更暴躁,刚生下来便开始享受竞争的残酷快感,在哺乳阶段就会因争夺乳头而攻击同胞,胜利者在部落中享受崇高的王储地位,甚至可以任意欺负成年雄性。但幼崽的缺点也很明显,它们的发育过程非常漫长,一般需要三到四年才能走向成熟,而与斑点鬣狗体型相差不大的野狼,在出生半年之后就可以自己捕猎了。
为什么幼年鬣狗需要如此漫长的生长期呢?因为它们需要长出一副强大有力的颌骨与锋利的牙齿,这样才能咬碎猎物的骨头。而颅骨和下颌无法在短时间内长好,否则就不能形成强大的咬合力,为此,鬣狗幼崽不得不放慢生长速度,直到所有武器装备完成才能脱离母亲的关爱。正因如此,鬣狗母亲不得不为后代准备更多的食物,而要想在捕猎成功后确保自己的孩子有充足的时间进食,它们必须更加强壮以驱赶其他雄性鬣狗甚至是狮子的干扰。而要想更加强壮,就必须分泌更多的雄性激素,这样才有可能超过雄性,并且在激素刺激下长出阴茎一样的大阴蒂,那只是身体强壮的副产品。这样的雌性确实可以保证自己后代的成活率,它们因此而得到了更高的遗传回报。
除斑点鬣狗以外,哺乳动物很少实行一妻多夫制,最简单的逻辑是,要想实行一妻多夫制,则雌性必须提供充足的卵子,产下更多的后代,但没有哪种哺乳动物能够一天产下一头幼崽,它们明显受到发情和怀孕周期的制约,根本无法做到高速排卵。既然如此,多余的雄性和多余的交配都是浪费——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甚至浪费感情,这正是一妻多夫的哺乳动物明显较少的根本原因。
另一个制约一妻多夫制的因素是实力,雌性应该有能力掌控雄性,光靠嘴说肯定不行,所以雌性的身材必须要比雄性高大,只有这样才能控制雄性之间的争风吃醋,并强迫它们完成抚育后代的任务。
现存一妻多夫制社会分布相当零散,却有着大致共同的特点:丈夫之间多为兄弟关系,这种形式的好处是,毕竟几个男人都是兄弟,彼此有一半基因相同,他们之间的雄性竞争冲动将被亲缘关系部分化解——就算后代不是自己的,也必然是自己兄弟的。所以,各个丈夫都会尽心抚养后代,对家庭尽到自己应有的责任。不负责任的家伙很难进入妻子的房间,毕竟人家床上不缺男人。
兄弟共妻对女性的挑战降到了最低。作为唯一的妻子,她不必依靠武力维持丈夫之间的和平,但并不意味着对女人没有要求。有人错误地以为,在一妻多夫制家庭,理想的女性形象应该是温柔和顺,服从所有丈夫的意愿,从不表露自己的欲望,从不引起夫妻争端。但那明显是脱离实际的一厢情愿,如果每个丈夫同时对妻子提出行房要求,则妻子必须做出选择。所以,一妻多夫制家庭的女人虽然不必像鬣狗那样粗暴蛮横,依靠高大的身材和强壮的体魄平息丈夫之间的矛盾,但至少也应该比较聪明强势,有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根据一些社会工作者的田野调查结果,那些女性往往也确实极具主见,她们勇于面对复杂局面,在几个丈夫之间纵横捭阖,恰到好处地拿捏各位男人的优缺点,因势利导、刚柔相济,把不必要的矛盾化解于无形。聪明的女人是维系多夫制家庭的重要核心,男人只是支柱。
尽管如此,一个妻子不可能平均躺在所有丈夫的床上,因为供不应求,家庭矛盾必然存在,此时就要有人做出妥协。比如在同房时,年长的丈夫会比较谦让,主动给年轻的弟弟提供更多的机会。这看似是道德问题,其实是自然问题,因为年纪越大,精力越有限,弹药储备不足,竞争能力也随之下降,谦让是必需的,而不是应该的。
大凡采用一妻多夫制的地区都比较偏远封闭,比如地处高原旷野或深山峡谷,那里自然环境恶劣,耕地零散而贫瘠,获取的生产资料往往仅够生存,所谓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男人的双手根本忙不过来。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男人除了相互斗争,最好的策略就是互相妥协。兄弟之间没有自相残杀的必要,因而也更容易达成妥协。纵然有的男人在雄性激素的刺激下冲冠一怒拍案而起,发奋图强要竞争更多的资源,却极有可能得不偿失,甚至血本无归。在偏僻的地区,可供选择的出路并不多,同时意味着得到女人的机会也不多,他们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如果得不到一个完整的女人,得到部分女人也是不错的选择。所以,他们接受了共妻的命运。
一妻多夫制为什么没有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推广呢?答案仍然是自然选择,限制一妻多夫制的最重要因素不是文化观念,而是后代数量不足。
客观而言,在恶劣的环境下减少生育数量本来是适应行为,共妻制正好可以达到这个目的。早在明朝时就有笔记指出,夷蛮之地的一妻多夫家庭养育不蕃,影响人口增长。现代科学调查再次证明了这一点,据坚赞才旦在《真曲河谷一妻多夫家庭组织探微》中的统计:一妻二夫制家庭每个男子的平均得子率是2.26;一妻三夫制的平均得子率是1.5;而女人平均得子率都是4.5。这正符合一般原理——女子多夫并不能提高后代生育率,男人多妻则可能增加后代数量,而共用一个妻子时,后代数量当然随之减少。总体而言,一妻多夫制确实有助于减轻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但人类社会不会因此而接受一妻多夫制,真正开放的一妻多夫制婚姻几乎不存在,否则所有丈夫都会推卸抚养后代的责任。除非这样的社会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比如指定某个特定的角色代为抚养,这个特定的角色往往是孩子的舅舅。当然,孩子舅舅的孩子也必须由孩子的舅舅抚养。这种复杂的代理关系中间环节太多,必然影响抚养效率,远没有父亲直接抚养更让人放心,所以并没推行到全世界,只在某些地区残存,比如泸沽湖畔的走婚制,舅舅会对所有姐妹的孩子负责。他自己的孩子则交由别人负责,当然他可能根本不知道谁是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