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人帮”兴亡 » “四人帮”兴亡全文在线阅读

《“四人帮”兴亡》出任《解放日报》编委

关灯直达底部

1961年底,《解放》半月刊决定停刊了。

姚文元在《解放》半月刊结束工作之后,于1962年春,调往解放日报社工作。

姚文元又搬了一次家。

这一回迁入的新居,对于姚文元来说,那是熟门熟路:香山路9号《解放日报》宿舍!

那儿是姚文元当年常常去吃粽子糖的地方。竟是那样的凑巧:姚文元搬入的房间,正好在当年张春桥家楼下!

当年,姚文元作为《解放日报》的一名通讯员,他走进这幢花园洋房时,不敢咳嗽一声,惟恐不恭;如今,他大摇大摆,迈着八字脚,瞪着金鱼眼,跨进了大门。他,已成了取张春桥而代之的新主人。

姚文元是张春桥建议、柯庆施点名,调往解放日报社的。

“要不要让他当副总编?”柯庆施征询张春桥的意见。

“我看,让姚文元当个编委为好,让他超脱一些。”张春桥富有“战略眼光”,说出了自己的意见,“不要让他看稿子、管版面,不要让他陷进具体事务。应当发挥他的特长,多写些文章。作为我们的喉舌。”

“你说得对。”柯庆施很少当面表扬别人,这一回夸奖了张春桥。

“以后开市党代表大会,可以安排他当个市委委员。”

张春桥又补充了一句。

“行,就这么定。”柯庆施说道。

很快,《解放日报》总编魏克明、副总编王维接到了来自上面的通知:姚文元担任《解放日报》编委兼文艺部主任,但文艺部具体工作可由副主任李家健负责。

从此,姚文元成为文坛上的一位“巡察使”。他被视为有“来头”的“文艺批评家”,他的文章被视为有“来头”的文章——虽然他的文章未必都是体现“上头”来的意旨,他也乐于狐假虎威,仗势欺人。

他,再不是当年他自己在《论“知音”》中所宣称的:“批评家应当成为作家的知音!他不是高高在上给作家打分数的教师,他应当成为懂得作家的心的挚友和诤友。”

他,已成为高踞于作家头上以鸣鞭为职业的总管!

“姚文元=棍子”,不仅许许多多作家如是说,而且千千万万的读者也如是看。

半是讽刺,半是愤懑,人们称姚文元为“摇棍子”!

在报纸上出头露面的是姚文元,在当时很少有人知道幕后指挥是张春桥。

偶然,有一回姚文元泄露了天机。

姚文元到《解放日报》上任之后,在“朝花”副刊版上开辟“文坛漫步”专栏。积极的投稿者之一,便是徐景贤。

徐景贤接连在“文坛漫步”专栏里发表了《冷酷的观众》和《摇头派》两文。石铮则写了《何惧于摇头》,对徐景贤的文章表示了不同的意见。

姚文元见到石铮,用近乎恫吓的口气说道:“‘文坛漫步’有个作者座谈会,景贤也参加的。春桥同志经常给我们指示,对我们很有帮助。景贤写的短文,春桥同志是看过的。”

姚文元的话,明明白白地把后台老板说了出来:张春桥不仅给他们“指示”,而且还审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