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出中东:全球民主浪潮的见证与省思 » 走出中东:全球民主浪潮的见证与省思全文在线阅读

《走出中东:全球民主浪潮的见证与省思》检查站

关灯直达底部

一,二,三,四,五,六……

每次数到20左右,我就忘记了。在巴格达,数一数每天经过多少个检查站、多少次被盘查,雄心很容易被疲惫和厌倦取代。

数不清的检查站和临时增加的关卡,把交通变成一场噩梦。汽油又是那么便宜,一升约合人民币两元。日本车,韩国车,中国的奇瑞、长城、吉利,还有阿拉伯人最爱的烧油大户美国越野车,常常蜿蜒成串,在地面升腾的蒸汽中喘息。

巴格达交通遭遇的最大诅咒,是绿区(Green Zone)的设立。在市中心稍稍偏南的位置,横向撕裂出一片7平方公里的禁行区。里面集中了伊拉克政府机构、西方代表处,以及跟伊拉克政府沾亲带故的有钱人。车辆进出绿区需要特别牌照,人员也要申请许可证,否则一概莫入——这大概相当于在北京封闭了二环。2009年采访总统塔拉巴尼(Jalal Talabani)的时候,我住在绿区。5年后重临,里面的外国人已撤走,日渐萧条,大路朝天,汽车可以任意加速。在外面憋坏了的司机,一有机会开进绿区,就报复性撒野,把车开到飘起来。虽然武装人员有时拿火箭筒守候在防爆墙背后,但比起外面,绿区终究安全得多。

问题是,美国没有能力把巴格达全城变成绿区,更不用说整个伊拉克了。

于是,伊拉克人默默修建自己的绿区。一些什叶派、逊尼派混居的区域,各自用防爆墙圈起来,防止汽车炸弹冲击。我们的司机穆拉德常常边开车边嚷嚷:“怎么这里又围起来了?前两天还没有!”

为了安全,源自恐惧,在伊拉克,每个人都为自己修一座监狱。社区防爆墙也是隔离墙,限制与人交往。民选总理马利基(Nouri Maliki)很少离开绿区到首都其他地方活动。2014年2月,我在巴格达的时候,当地正举办“阿拉伯文化首都”活动,邀请几十个国家的文化人士到场。巴格达大学文学专业毕业的马利基,一手促成了这项活动在伊拉克的举办,还答应了要来闭幕式。可最终,他只给绿区外的闭幕会场送来了“总理关怀”的大横幅。

有钱人大多移民了,离开了伊拉克这个大监狱。留下来的,不管平民还是高官,都在坐牢,不知道刑期多少年。

街头,比商业广告更多的,是反恐宣传画。画上有全副武装的伊拉克士兵单人像,也有士兵站中间,各族各派群众分列两厢。最多见的,是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总理马利基周围。马利基的长脸看上去有些疲累。捍卫什么,就是什么快不行了。

什叶派杀逊尼派,什叶派杀什叶派,逊尼派杀什叶派,基地组织杀西方外国人,外国基地杀伊拉克人,已经说不清楚每一次爆炸都是为了什么。有一阵,医生律师是主要目标。过一阵,聚在一起踢足球的小孩又成了目标。为什么?去问谁?据“伊拉克点尸网站”(Iraq Body Count)统计,包括2003年阵亡的士兵在内,开战10年来,伊拉克因暴力失去了18万6千条人命。

没有安全保障,伊拉克特色的民主选举是这样的:不搞拉票,没有大范围公开讲演,候选人在军警保护之下,能够活到投票日已经大吉大利。2013年省级议会选举前,20个候选人横死。

安全缺失,一切无从谈起。在我所来处,在中国,人们谈论伊拉克往往一叹一笑,感叹暴力猖獗,命如草芥,然后又嘲笑这一切源于美国人一声炮响,给伊拉克送来了民主。约翰·邓恩(John Dunn)在《民主的历程》(Democracy:The Unfinished Journe)序言中提到:“俯瞰民主2500年的历史,非常之有戏剧性,它时而使人鼓舞,时而让人寒心。”那么,在战后伊拉克,民主干脆被描绘成杀人犯。

为什么“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挡不住那些爆炸?在巴格达一星期,每天都要穿行密密麻麻的检查站,可我越来越怀疑它们的有效性。

检查站水泥防护墙下,通常站着四五个人,穿着不同制服。美军迷彩给了军警,一身黑衣戴夜视仪的是反恐警察,蓝色制服是内政部派来的。武器大多是老式苏制或中国制造,绿区才多见美式装备。检查没有标准程序,有时挥挥手就让过了,有时停下来查护照,有时问你去哪里,有时只查司机驾照。关键是,他们并不在乎答案。

一天,中国公司职员小张开车接送我们。他讲非常地道的伊拉克阿拉伯语。

“去哪儿?”检查站一个军人问。

“中国大使馆。”

对方带着笑容挥挥手放行。

“不是去你们公司吗?”车再次发动,我问小张。

“他才不管我去哪儿、这条路对不对呢。这里所有中国人被拦下来,都说是去使馆。”

接下来一个检查站,被问到为哪家公司工作,小张也是随口报了一个。警察不怀好意地笑笑,探头进来。我想,这下大概起疑心了。警察问:“你听什么CD呢?”

小张向新来的中国人传授经验:“别搭话,越说越多,伊拉克军警就爱找人聊天。”检查站的工作紧张苦闷,常常看到军警们在水泥墙缝隙里插上塑料花,或者在执勤时抽烟。

有些岗哨地上装了一盏灯和摄像头,可以拍到车盘底下有没有炸弹。但是,连接摄像头的监视器前,却常常没有人值守。一次,手检人员接过我的背包,拉开第一层是空的,第二层鼓鼓囊囊还没打开,他竟说:“可以了,走吧。”

可能因为对象是外国人,伊拉克守卫才特别放松。但就算是专门针对外国人的检查,也并非那么严密。我们的行李中有大量摄影器材,事先请伊拉克驻北京使馆开具通关证明。证明总共3页纸,巴格达机场4个检查人员,一人拿一页,最后一个脑袋凑过来与人合看,翻来倒去足足研究了10多分钟,最后跟我们握手放行。

我冷汗都快下来了。因为证明上摄影师的护照号码完全错误,没有一个数字或字母是对的。当时在北京已经发现证明有误,但因为赶飞机,没来得及改,所以我准备好了在机场好好争辩一番。

长期专制统治下的人们,不那么偏爱思考,不善独立处理问题,做事最稳妥的办法是“走程序”和“请示长官”。看完器材清单后,机场抵达出口的一个检查人员说,摄影机要拉到专门查货物的地方再做安检。拖着行李走出大厅,他突然回过身问我:“你有车吗?”

“没有。我刚飞到巴格达,怎么会有?”

“那我们怎么过去呢?”

“多远?”

“不远。”

“走过去?”

“走过去又太远。”

“机场没有车吗?你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吗?”

“也不是。”

开出租的凑上来问要不要车。检查员在原地想了想,决定返回找领导。回大厅要穿过四五道安检。我们如此往返了两次,又押着我去银行兑换伊拉克第纳尔[1],预付出租车费。大概我满脸乌云伤害了他的善意,一番折腾之后,检查员强调:“这不是我的错,这是机场的错。”这下我不生气了,只感到熟悉亲切。

新华社驻巴格达首席记者梁有昶告诉我,他曾经问一个熟悉的军警“发现车上有炸药怎么处理”,对方回答:“赶紧让他通过啊!”这些军警大多来自巴格达郊区农村或外省,每月800美元工资,不算低,却也没有高过他们对自己性命的估价。关键是他们的家庭大多不在巴格达,他们也分什叶、逊尼。每个人都可能自我安慰:也许是去炸另一边的呢,我何苦当炮灰。

巴格达绿区内,仍保留着根据萨达姆手臂放大的持剑雕塑。

社区防爆墙,也是隔离墙,限制与人交往。为了安全,源自恐惧,在伊拉克每个人都在为自己修一座监狱。

跟许多阿拉伯国家相似,伊拉克人首先忠诚于信仰派别和部落宗族,“国家”的概念仍在发展中。美国推翻萨达姆之后,“国家”更成了支离破碎的虚名——尽管马利基政府在官方典礼上首先奏响的是国歌,然后才是宗教祝祷。

当然,正如发展中国家遇到的所有问题一样,伊拉克的安全黑洞最终可以归咎于“外来势力作乱”。几年前,英国媒体经科学家试验后揭露,一家英国公司卖给伊拉克的ADE–651型炸弹探测器,根本查不出爆炸物,其中的芯片只有超市防盗功能。伊拉克政府可是花了8500万美元引进的设备,如获至宝地分发到各检查站。《纽约时报》跟进调查,找人开车载两支AK–47步枪和一些炸药,结果顺利通过9个检查站。另一个机构再做试验,车载火箭和导弹通过23个配备ADE–651探测器的检查站,没有受到阻拦。调查报告指出,ADE–651探测器“未能阻止伊拉克境内炸弹袭击,应该为平民丧生负责”。

1920年,英国人取得对伊拉克的委任统治,预见到统治成本太高,只要了10年委任期(美军或许早该料到自己的驻扎期限)。英国人临走前划定伊拉克、科威特边境,以各自的椰枣林终点为界。结果当天夜里,伊拉克、科威特两边都开始疯狂补种椰枣树。边界争议,正是萨达姆后来入侵科威特的理据。

2013年,制造伊拉克人一切苦难的英国黑心商人被判入狱10年,伊拉克安全部门官员则因涉嫌收受75%的回扣遭逮捕,却没了下文。

更无法解释的是,直到现在,ADE–651仍然在巴格达检查站广泛使用。每天回到曼苏尔酒店,保安都一本正经举起这种手持探测器,绕汽车一周,然后信心满满地为我们打开铁门。问他知不知道这玩意儿不管用,他说记得新闻报道过,还曾经有个住酒店的英国人指着探测器上的“Made in UK”告诉他是假货,但保安自己说不好这是真是假,也没有人通知不能用,那就这样吧。另一个保安悄悄爆料:伊拉克内政部曾经下文“必须继续使用”。

我也只能依赖他们的检查。每次看着保安用探测器庄重绕车一周,铁门吱吱嘎嘎打开,我不知道应该放声大笑还是使劲痛哭。十几米外,就是原安全部大楼,多次被炸,焦黑一团,好像蔡国强在那里做了永久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