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犹忆前尘立少时:俞平伯点评唐宋词 » 犹忆前尘立少时:俞平伯点评唐宋词全文在线阅读

《犹忆前尘立少时:俞平伯点评唐宋词》吴文英(七首)

关灯直达底部

吴文英(约在1200—1260间),字君特,号梦窗、觉翁,四明(今属浙江)人。本姓翁氏。绍定时,在苏州为提举常平仓司幕僚。景定时,为荣王府中门客。常往来于苏杭间。有《梦窗词》甲乙丙丁四稿。

齐天乐

烟波桃叶西陵路[1],十年断魂潮尾[2]。古柳重攀,轻鸥聚别,陈迹危亭独倚[3]。凉飔[4]乍起,渺烟碛[5]飞帆,暮山横翠。但有江花[6],共临秋镜照憔悴。华堂烛暗送客[7],眼波回盼处,芳艳流水[8]。素骨凝冰,柔葱蘸雪[9],犹忆分瓜深意[10]。清尊未洗,梦不湿行云,漫沾残泪[11]。可惜秋宵,乱蛩疏雨里[12]。

[1]《阳春白雪》本“路”作“渡”。此句错杂用典。一、桃叶渡,已见前辛弃疾《祝英台近》注[2]。二、“烟波”“西陵”,白居易《答微之西陵驿见寄》:“烟波尽处一点白,应是西陵古驿台。”三、兼用苏小小事。古乐府《苏小小歌》:“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李贺《苏小小墓》诗亦有“西陵下,风吹雨”之句。这里借用白诗字面,“桃叶”“苏小小”皆关合本事。西陵有二,如杭州之西泠桥,亦作西陵;这里当指浙江萧山县西,与杭州隔江之西兴。六朝唐时本称西陵,至唐中世已有西兴之名,见郎士元《送李遂之越》、施肩吾《钱塘渡口》诗中。谓为五代吴越时,以陵墓字面不佳,改名西兴,恐未确。

[2]此句总括旧事。

[3]三句绾合今昔。“聚别”与“重攀”对。杨铁夫《改正梦窗词选笺释》卷一曰:“聚别亦非平列,盖聚其别也。”

[4]《广雅》:“飔,风也。”潘岳《在怀县作》:“凉飔自远集”。一本“飔”作“飙”。

[5]“碛”,水中沙堆。

[6]梁简文帝《采莲曲》:“桂楫兰桡浮碧水,江花玉面两相似。”杜甫《哀江头》:“江草江花岂终极。”

[7]用《史记.滑稽列传》淳于髡语:“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陈洵《海绡说词》:“倚亭送客者,送妾也。”恐非。

[8]韩琮《春愁》诗:“水盼兰情别来久。”

[9]“素骨凝冰”,用孟昶词语,见苏轼《洞仙歌令》序。汉乐府《孔雀东南飞》:“指如削葱根。”白居易《筝》:“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方干《采莲》:“指剥春葱腕似雪。”

[10]瓜字六朝俗体可分为二八,借指女子二八年华,孙绰《情人碧玉歌》(一传宋汝南王作):“碧玉破瓜时。”这里当是回忆当年分瓜情事,故曰“深意”。段成式《戏高侍御》七首之三:“犹怜最小分瓜日,奈许迎春得藕时。”

[11]全篇疏快,这几句较晦。意亦平常,无非酒不能消愁,梦中不相遇这类的想法,用笔却极工细。“清尊未洗”是残酒,“不湿行云”是残梦,钩引出“漫沾残泪”来。陈洵曰:“行云句著一湿字,藏行雨在内,言朝来相思,至暮无梦也。”说颇伤穿凿。

[12]沈义父《乐府指迷》:“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下引周邦彦词为例。本篇亦是这类的写法。

浣溪沙

门隔花深梦旧游[1],夕阳无语燕归愁[2],玉纤香动小帘钩[3]。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4],春风临夜冷于秋[5]。

[1]“门隔花深”,即旧游之地,有“室迩人远”意。“梦旧游”,犹“忆旧游”,梦魂牵绕却比“忆”字更深一层。

[2]“夕阳”连“燕”,用刘禹锡“乌衣巷口夕阳斜”诗意。燕子归来,未必知愁;但人既含愁,觉燕亦然。且人有阻隔,而燕没遮拦,与上句连;就上片结构来说,又只似一句插笔。

[3]此句写人,初见时搴帘的神态,只轻轻一点,记旧游景况,接第一句。

[4]写春夜月色朦胧,杨花飞舞。柳絮无声地飘漾,好像春在堕泪;云彩移动,时时遮月,仿佛有影,好像月在含羞。因联想到美人,作此比喻,怀人之感即在言外。“行云”字面虽出《高唐赋》,这里既在写景,自可作一般的解释。

[5]东风料峭,入晚添寒是实情,但春天有秋天的感觉,且似乎比秋天还要冷些,这就带有情感移入的作用。仍以景结,而情自见。薛道衡《奉和月夜听军乐应诏》“月冷疑秋夜”,柳宗元《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春半如秋意转迷”,韩偓《惜春》“节过清明却似秋”,均可参看。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1]。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2]。有人添烛西窗[3],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4]。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5],柔香系幽素[6]。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7]。可怜千点吴霜[8],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9]。

[1]指插戴剪彩的花朵,应立春节令。赵彦昭《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彩花应制》:“剪彩迎初候,攀条写故真。花随红意发,叶就绿情新。”

[2]两句绾立春与除夕。

[3]李商隐诗,见前史达祖《绮罗香》注[13]。以下三句均写“守岁”,用“有人”领下,添烛无眠盖指那人,语笑喧哗盖指他人,包括中又有分疏,极浑成细腻。

[4]杜甫《伤春》五首之二:“莺入新年语。”上片点缀风华,泛咏本题。

[5]“旧尊俎”以下就自己说。黄柑可以酿酒,亦可就酒。如苏轼《元祐九年立春》:“腊酒寄黄柑”,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浑未办黄柑荐酒”。玉纤擘柑,意亦略同周邦彦《少年游》词:“纤手破新橙。”

[6]此句较晦涩。“柔香”承上分柑,“幽素”指自己幽郁的情怀。回忆当日春酒光景,有所系恋。李贺《伤心行》:“病骨伤幽素。”

[7]春归湖上,人却未归。如镜湖光,若梦里归来,自应迷路。

[8]仍应“归梦”,又用李贺诗作结。李贺《还自会稽吟》:“吴霜点归鬓。”

[9]白发星星,梅花瓣也是白的,故曰“相对”。李煜《清平乐》:“砌下落梅如雪乱。”

风入松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1]。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2]。料峭[3]春寒中酒[4],交加[5]晓梦啼莺[6]。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7]。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8]。惆怅双鸳[9]不到,幽阶一夜苔生[10]。

[1]借用庾信《瘗花铭》篇名,意只是懒得草写题咏落花的诗词而已。

[2]柳承“绿暗”,倒装。折柳赠别本通套语,句法却曲折。

[3]“料峭”,寒冷貌。

[4]“中酒”,病酒。见中卷张先《青门引》注[1]。

[5]“交加”见中卷秦观《望海潮》注[6]。

[6]上文“楼前”云云已出本题,此两句又遥接开首风雨清明光景,分作两层渲染。

[7]言“日日”,明其非一日。风雨过后,天气又晴和了,游人依然在玩赏园林,而西园殆即分手之地也。不泥定自己说,亦不必撇开自己,是推开一层写法。

[8]这两句前人多致赞美,如谭献评:“是痴语,是深语。”闲闲一语就兜转了。以天色晴和就有蜂蝶飞来。黄蜂时时碰着秋千索,原是偶然平常的事,却疑为被当时纤手的香气所吸引。如真在疑惑,亦未免过痴。连这幻想幻觉一并是虚的。作者另词《浪淘沙》结句曰:“燕子不知春事改,时立秋千。”上文有“往事一潸然,莫过西园”,盖与本篇同咏一题,句意相似,而写法各别,刻画便觉秾艳,浑成便觉淡远。

[9]鸳鸯成对,以比喻美人的鞋子,亦即是踪迹。未详所出,或即从后汉王乔之双凫化为履,晋鲍靓之双燕化为履等典故,而变化用之。赵师侠《菩萨蛮》:“娇花媚柳新妆靓,裙边微露双鸳并。”

[10]《汉书.外戚传》载班婕妤赋:“华殿尘兮玉阶菭,中庭萋兮绿草生。”庾肩吾《咏长信宫中草》:“全由履迹少,并欲上阶生。”《词综偶评》以为本词结句由古诗化出。李白《长干行》:“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亦与此词意近。其实人去已久,似乎才过一夜,苍苔已遮了行迹,与上“纤手香凝”,同一种秾艳气氛,虚幻笔墨。只就本句“一夜苔生”,亦善于形容春雨。《红楼梦》第五十九回,宝钗“见苑中土润苔青,原来五更时落了几点微雨”,也正是类似的情景。

八声甘州.陪庾幕[1]诸公游灵岩[2]

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3]。幻[4]苍厓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箭径酸风射眼[5],腻水染花腥[6]。时靸双鸳[7]响,廊叶秋声[8]。宫里吴王沉醉[9],倩五湖倦客[10],独钓醒醒[11]。问苍天无语[12],华发奈山青[13]。水涵空[14],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连呼酒上琴台[15]去,秋与云平[16]。

[1]作者另词《木兰花慢》题曰:“游虎丘。陪仓幕。……”“庾”,仓库。《十驾斋养新录》卷十:“提举常平司为仓司、庾司。”庾幕、仓幕,即提举常平仓司的幕僚。

[2]“灵岩”,《彊村丛书.梦窗词集小笺》引《吴郡志》:“灵岩山即古石鼓山,在吴县西三十里,上有吴馆娃宫,琴台,响屟廊。山前十里有采香径,斜横如卧箭云。”

[3]起笔幻想这灵岩仿佛从天外飞来,却用“长星”。长星,彗星也,非普通的落星。义盖兼本《周礼.春官.保章氏》:“以观妖祥。”彗星的出现和陨落,象征吴亡而越兴,原于历史无考。作者借了古代迷信的说法,抒写自己的幻想。“是何年”者,见不必真有其事,虚拟之词。

[4]“幻”字一领。领下三句,皆系幻现的境界。今灵岩山顶有秀峰寺,云即馆娃宫的故址。“名娃”,美女(吴楚间美色曰娃),即指西施。“残霸”,指吴王夫差。

[5]采香径的“径”字,后亦作“泾”。今自灵岩山下望,一水如矢,亦名“箭泾”。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东关酸风射眸子。”

[6]“花腥”之“花”字承上采香径来,“腥”字与“腻”连。“腻水”字面出杜牧《阿房宫赋》:“渭流涨腻,弃脂水也。”这里借说,仿佛有美人脂粉的气息。《绝妙好词》“腻”作“剑”。若作“剑水染花腥”,则有美人溅血意,义异。

[7]“靸”音飒。靸鞋即拖鞋。“靸”在这里作动词用。“双鸳”见前《风入松》词注[9],这里指响屟。“屟”音燮,中空的木屐;另一说妇女鞋中的木底,当是后起之义。

[8]“响屟廊”,旧说以楩梓铺地,西施步屟绕之有声,故名。听廊叶之秋声,仿佛当时屟响。以上罗列灵岩的许多古迹,却多用想象,夹叙夹议,化实为虚。

[9]李白《乌栖曲》:“吴王宫里醉西施。”此句总承上文。

[10]“五湖倦客”指范蠡。《国语.越语》:“反至五湖,范蠡辞于王曰:‘君王勉之,臣不复入越国矣。’”《周礼.职方氏》:“扬州,其浸五湖。”郑注:“五湖在吴南。”即今太湖。请人代为曰“倩”。这“倩”字却用得稍特别,仿佛说夫差把他的事业都委托给范蠡了。至于西施是否亦随范大夫而去,未尝明说。唐陆广微《吴地记》引《越绝书》逸文云:“西施亡吴国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学津讨原》本“嘉兴县”条)

[11]《楚辞.渔父》屈原说:“众人皆醉我独醒。”以泛舟五湖,故曰“独钓”。“醒醒”犹言清醒,极其清醒的状态,读平声。白居易《春听琵琶兼简长孙司户》“舌头胡语苦醒醒”,又《欢喜二偈》之二“唯余心口尚醒醒”。范蠡不但亡吴霸越,而且深知勾践之为人,故功成身退,渔钓烟波,是非常清醒的。杨铁夫曰:“沉醉可以亡国,独醒因以全身。”(《改正梦窗词选笺释》卷二)

[12]此处“问天”,远承起首“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句意。

[13]意谓“白发其奈山青何”,兼有身世之感。时作者不过中年。古人自有叹老的习惯,如潘岳《秋兴赋》序曰:“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二毛”即“华发”也。

[14]怀古之意,上文大致结束,以下转入写景,较比落平。温庭筠《春江花月夜》:“千里涵空澄水魄。”

[15]又点本山一古迹,“琴台”已见题注[2]。本在凭高,再上琴台去,有唐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

[16]置身峰顶,觉秋云似与眼界相平,却将“秋云”二字拆开来用。境界开阔,是登临佳句,不仅“平易中有句法”,如张炎所云。张评见《词源》卷下。王维诗“千里暮云平”,见前叶梦得《水调歌头》注[7]。

望江南[1]

三月暮,花落更情浓。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堤畔画船空。恹恹醉,长日小帘栊。宿燕夜归银烛外[2],流莺声在绿阴中,无处觅残红。

[1]本篇与欧阳修《采桑子》词极相似,写法却在同异之间,全录欧阳修此词,以供参校:“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2]苏轼《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银烛照红妆。”(这两句文字苏集各本稍有不同,此据陈思《海棠谱》卷上引吴兴沈氏注东坡诗。)作者《丁香结》咏秋日海棠:“香袅红霏,影高银烛,曾纵夜游浓醉。”直用苏诗,这里却是反用。残红已尽,无兴夜游,烛自在室内;既在室内,则燕子夜归觅宿,自在烛外了。“外”有燕子避光之意。温庭筠《七夕》:“银烛有光妨宿燕,画屏无睡待牵牛”,诗咏秋景,此亦借用。

唐多令[1]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2]。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3]。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4]。垂柳不萦裙带住,谩长是,系行舟[5]。

[1]张炎《词源》卷下举清空质实之说,并云:“此词疏快,却不质实,如是者集中尚有,惜不多耳。”但后来评词者多不同意这样看法,如陈廷焯认为“几于油腔滑调”(《白雨斋词话》卷二)似亦稍过。此与梦窗词一般多堆砌辞藻者不同,仍是用心之作。

[2]将“愁”字拆为“秋”“心”二字,虽似小巧,而秋之训愁,亦有所本。《礼记.乡饮酒义》:“秋之为言愁也。”郑注:“愁读为揪。揪,敛也。”此愁本不作忧愁解,但后来文人每多借用。如王勃《秋日宴季处士宅序》:“悲夫秋者愁也”,已是忧愁之义。“离人心上秋”,为本篇的主句。

[3]以上各句皆承“心上秋”而来,非缘秋景萧瑟。所以气清月明,人人说好,自己却怕登楼。

[4]曹丕《燕歌行》:“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梦窗有姬人名燕,见《绛都春》词序。此“燕”字可能双关,但亦不必拘泥,仍可释为泛词。

[5]这里方直说离怀。杨铁夫《梦窗词选笺释》卷二:“柳不系姬之裙带而使留,乃反系客之行舟而使住,何其颠倒耶?”语稍着实,大致不误。意盖仍本唐诗,如刘禹锡《杨柳枝》“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这里只是曲折言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