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德国父母这样教孩子严谨 » 德国父母这样教孩子严谨全文在线阅读

《德国父母这样教孩子严谨》第一章 规则意识:严格管理与督促,让孩子保持严谨的生活习惯

关灯直达底部

1.忍耐点儿,一会儿再换尿布

刚满7岁的苗苗第一次迈进小学校门就表现出和其他孩子不同的特质,一节40分钟的课,不少孩子往往坐不住,要么中途嚷着上厕所,要么就是东张西望,什么都学不进去,只盼着马上下课。苗苗却不仅能端端正正地坐40分钟,并且能认真听讲,老师提问的问题她都会。

这让其他孩子的家长十分羡慕,纷纷请教苗苗妈妈是如何教育孩子的,苗苗妈妈笑着告诉他们:“这是因为我从小就培养苗苗的忍耐力,让她很小就学会了等待。”她给大家讲了自己的经历:

我们家隔壁是一个德国家庭,在我们还没有孩子前,隔壁家的小男孩雷奥就出生了。

有一次,我听到隔壁家传来雷奥不停的哭声,担心会有事,于是跑去看个究竟,结果发现小雷奥的妈妈从容地坐在门口修剪花木,我问她孩子为什么大哭,她微笑着说:“没什么,可能该换尿布了。”

我很奇怪,她为什么不赶紧去给孩子换尿布,还有工夫跟我谈笑风生。这时雷奥的哭声渐渐弱了下来,她一边过去换尿布,一边告诉我:“我要让他忍耐一下。”

雷奥3岁多的时候,明显比同龄孩子成熟稳重许多。同龄的中国孩子做事情总没有什么耐性,手里的面包没吃完就会丢下嚷着要吃巧克力;玩积木时,看到别人有好玩的遥控汽车会马上丢下积木,和别人抢汽车;做一件事情,一旦感觉做不好马上放弃;遇到要求没有被及时满足,立刻会发脾气,甚至情绪失控……

在雷奥身上,这些问题却都不曾出现,小小的雷奥在任何时候都表现出德国人特有的沉稳和耐心,出现什么事情也总会像小大人一样想办法解决,而不是拿哭闹或耍赖当武器。对此,我感慨颇多。

不久后,我家苗苗出生了,学着邻居家女主人的样子,我也尝试着让苗苗从小接受忍耐教育。但最初的时候,因为火候掌握不好,有段时间我和苗苗的关系变得很紧张,苗苗甚至不喜欢我了。

苗苗很小的时候,为了让她更有耐心,她每次哭闹我从来不管。后来她哭时总是叫奶奶,都不叫我,让我十分伤心。后来邻居家女主人耐心地告诉我,宝宝哭闹是寻求帮助的信号,虽然为了培养宝宝的忍耐力,不能听到哭就像救火员一样随叫随到,但也不能不闻不问,因为这样会让宝宝产生疑问,以为你不在乎她所以不管她,从而在其内心留下阴影。

在邻居的指导下,我渐渐找到了规律,刚开始的时候,在苗苗哭闹几声后我会满足她的需要,然后慢慢延长时间,让她一点点地习惯。不过我始终会刻意做到一点,无论反应快速还是缓慢,都会让她的正当需求得到满足,和她建立起彼此信任的关系,同时鼓励她下次等待更长时间。

其实苗苗等待的时间对我来说每一秒钟都是煎熬,但为了帮她养成良好的耐性,我一边努力强迫自己,一边跟她说话,分散她的注意力。她1岁多的时候,等待的时间明显延长了。

等苗苗可以用语言和我交流的时候,我也逐渐掌握了教育规律,比如她想吃东西,我会告诉她:“我知道你饿了,等我们看完这个故事,饭就做好了,就可以美餐一顿了。”再比如她很想把喜欢吃的糖果吃完,我会告诉她:“这里有6颗糖,一天吃一颗,吃完就到周末了,咱们可以去游乐场玩,如果你提前吃完,游乐场计划只能取消了。”用这种办法,苗苗慢慢学会了耐心等待,而不是靠发脾气来消磨时间。

听完苗苗妈妈的讲述,其他孩子的家长纷纷竖起了大拇指,表示回去后也按照这种办法指导孩子。

德国父母这种办法,很多早教专家也曾提出过。对孩子来说,忍耐力往往和年龄成反比,但“耐性”必须要从小培养。如果错过了婴儿期,那么在幼儿到小学阶段就必须及时培养孩子的忍耐力、耐性和坚毅的性格。

假如孩子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教育,缺乏忍耐力,那么长大后势必会吃这方面的亏。比如容易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稍不如意就觉得无法忍受,不能冷静地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能承受挫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而懂得忍耐的孩子,无论是儿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还是日后的工作和交际上都更容易获得成功。因此不管是运动还是游戏,让孩子学会忍耐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日常生活中,除了学习上文中的方式方法,我们还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忍耐力呢?德国教育专家建议:

首先,刻意给孩子等待的机会。

如今很多孩子没有耐性,动不动就发脾气,因为一点儿小事就和小伙伴打起来,遇到很小的困难马上就会放弃……这些其实都是因为从小没有过等待的经历。也许有的家长会说,生活中哪有机会让孩子等待呢?没有机会,要创造机会。

当孩子迫不及待地想得到某件东西时,你可以告诉他,他可以得到,但必须等一会儿。对已经可以听懂大人说话的孩子,要给他讲解“等待”的概念,为他讲一个小故事或唱个短小的歌谣,让他了解“等待”不过是段很短的时间。

在让孩子等待的时候,你可以用行为来引导他,比如妈妈接电话,让孩子安静2分钟,如果孩子能够做到,就告诉他:“宝贝你真有耐心,能在妈妈说话的时候自己玩,作为奖励,妈妈给你讲个故事!”如果孩子做不到,接下来的5分钟不要理他,并告诉他原因。

其次,不轻易满足孩子的要求。

从出生开始,孩子就有这样的本能,饿了马上想吃,渴了马上要喝,想要什么立刻就想抓在手里,一旦不如愿就会用哭泣以示不满。此时父母不要马上满足孩子的要求,可以有意延缓一段时间,以培养孩子的耐性。

当孩子想吃东西或想喝水时,如果你恰好有其他事情在做,此时最好的办法不是放下手上的活儿马上飞奔过来满足他,而是转移他的注意力,比如给他一个平时没有见过或不怎么让他玩的东西。当他弄明白这是什么时,你手上的工作就已经做完了,可以从容地满足他的需要了。

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这样的办法屡试不爽,如果是3~4岁的孩子,则应该鼓励他在等待的时间里自己找事情做,比如画张画或翻翻书,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忍耐力,还能让他学会充分利用时间。

再者,培养和孩子之间的默契。

当父母在路上遇到熟人要交谈几句时,孩子往往会因为渴望得到关注而不断捣乱,让大人无法顺利交流。想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事先训练孩子和父母之间的默契,比如让孩子将手放在自己手里,握住他的手,以此来告诉他:“我了解你的想法,我会尽快满足你。”等交谈告一段落时,可以给熟人介绍孩子,并适当称赞几句,让他获得满足感。

最后,做出正确的榜样。

不少孩子没有耐心,其实并不完全是他自己的问题,因为家长对孩子做事的要求往往也是虎头蛇尾。为了不做出错误的榜样,父母必须要保证不让孩子养成半途而废的坏习惯。在开始一项新活动之前,一定要让他将正在进行的活动先做个了结,比如让孩子洗澡,应该在开始烧水时就告诉孩子:“画完这张画,就要去洗澡。”然后在孩子洗澡前认真检查画完了没有。这不仅能让孩子学会忍耐和等待,还能培养孩子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

所有希望孩子拥有耐性的父母,自己首先必须要具备忍耐力,在为孩子营造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的同时,不仅要了解孩子的年龄、能力和脾气秉性,还要时刻注意在生活中的表现,做好典范。

想让孩子像德国人一样沉稳,有耐心,具备高度的忍耐力,作为父母,必须做到以上这些。

浓情智语

德国有这样一句谚语:“耐心是一株很苦的植物,但果实却十分甜美。”

严谨的德国人深知,在很多事情上,只有具备足够的耐心,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因此,他们不仅自己努力做到忍耐,还从小灌输给孩子这种意识,使其从出生就具备这种品质,这也让德国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由此可见,培养孩子的耐心,让孩子懂得忍耐和等待,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十分重要。唯有如此,才能为孩子此后成功的人生之路做好坚实的铺垫。

2.6岁不做家务,就违法了

袁熙在国内一家外企工作,工作3年后,获得了一次去德国出差的机会,便打算顺便去看看早年赴德留学,后在德国定居的弟弟。袁熙的弟弟已经结婚多年,与德国媳妇有了一个叫迪克的儿子。

风尘仆仆的袁熙下飞机后,来到弟弟家。在客厅里,她看到一个可爱的小男孩正吃力地站在小板凳上擦桌子。这就是弟弟的儿子迪克,今年6岁半。

小迪克很热情,见家里来了客人,放下抹布,与袁熙打招呼,还来了一个德式拥抱与亲吻。之后,小迪克又接着擦桌子,擦完后,居然又跑去厨房帮妈妈洗碗。

袁熙看到后,急忙进了厨房,从他手中拿过抹布,说道:“来,让姑妈帮你擦。”

谁知小迪克抢回了抹布,用德语说道:“谢谢,可我想自己来。”

晚饭后,袁熙还看到小迪克主动帮忙扫地和抹桌子,惊讶极了,不禁问他的爸爸:“你们平时是怎么教他的,他怎么这么勤快?”

爸爸笑了笑:“他做家务其实并不是我要求的,而是德国法律规定的。”

袁熙听后半信半疑,法律怎么会规定让小孩子做家务?这事也太稀罕了。迪克爸爸见袁熙满脸的疑惑,便解释了起来。

原来,德国法律条文中确实规定孩子必须做家务,内容包括:6岁以前,可以不必做家务;6~10岁,偶尔要帮助父母洗碗、扫地等;10~14岁,剪草坪、洗碗、擦鞋等;14~16岁,洗汽车、整理花园;16~18岁,每个星期都要清扫一下房间。如果孩子不想做家务的话,父母可向法院申诉,督促孩子履行法律义务。

袁熙听后啧啧叹道,德国的这项法律实在太“冷血”了,硬是强迫着孩子做家务。迪克的爸爸笑着说:“其实即便法律中不规定,我们家的‘家规’也有这么一条的。”袁熙很好奇:“这是为什么呢?你不觉得,这样对孩子来说太残忍了吗?他那么小,会做什么啊?”

迪克爸爸说:“通过做家务,孩子从小就能懂得自立自强的道理,而不是只会依靠家人;孩子在做家务过程中,既使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还锻炼了身体;另外,做额外的劳动还可以得到零花钱,这会让他从小就知道金钱来之不易。那么多的好处,为什么不呢?”

“迪克今晚会帮您铺床,准备好拖鞋、毛巾,他还会和您一起整理行李,这样他就可以挣到零花钱。”迪克爸爸笑道,“他正好需要一些钱买一支新钢笔。”

到了晚上,迪克趁着袁熙洗澡的时候,将袁熙的床铺好,把毛巾折叠整齐放在床上,将拖鞋放到卫生间门口,还在爸爸的帮助下,打开袁熙专门放衣服的行李箱,将衣服放在了衣柜里。袁熙洗完澡出来后看到这一切,不禁再次感叹,在德国生活的孩子还真就不一样啊!

当袁熙在迪克家住了两个礼拜,准备回国时,迪克的爸爸还对她说:“等迪克再大一点后,我准备让他去找个早晨送牛奶的工作,让他挣点买球鞋和球衣的钱。”

袁熙听后告诉弟弟:“你这套办法真不错,我回去也要把这一条制定到‘家规’里面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怎么管教孩子,孩子将来就成什么样。在许多国人眼里,德国的所谓“家务法”似乎不近人情,却恰恰给了父母与孩子“强迫”劳动的机会。将来孩子走向社会,不会成为生活“低能儿”。

也许有人会问,是不是中国法律中没有这一条,中国父母就不用对孩子有这个要求了呢?当然不是,因为德国父母对孩子做家务的要求,并非仅仅是因为法律规定了,而是他们认为这是锻炼孩子的最好机会,在他们看来,想让孩子健康成长,最主要的一点是看父母怎样教育孩子,如果能让孩子养成爱劳动、爱做家务的好习惯,那么即便学校没有对孩子进行这方面教育,他们将来也能具备较高的生存技能,不至于在社会上找不到立足之地。

在家务上锻炼孩子,始终是德国家长十分愿意去做的事情,这一方式让父母减轻家务压力的同时,还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在幼年就掌握了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了生存能力。

不仅如此,让孩子学做家务还能帮他们更全面、深入地了解父母的不容易,进而更好地理解父母的苦心,懂得父母行为的真正意义。既然让孩子做家务有这么多好处,那么作为中国父母,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做家务呢?

首先,要有明确目的。引导孩子做家务,分担父母的辛苦并不是最主要的目的,教会孩子单纯做某件事,比如怎样整理房间,如何打扫卫生等也不是关键所在,最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自尊心、自信心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千万不要把让孩子做家务看成可有可无,孩子有兴趣就干,没有兴趣就不干。你需要将一些家务活作为孩子经常性的“工作”固定下来,让孩子坚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废。

其次,要从小加以引导。孩子从出生开始就会有帮助妈妈的强烈愿望,2岁左右就能主动做一些杂事,不要觉得这样是对孩子不好,因为这是他心甘情愿的。因此从孩子2岁开始,就可以对其进行这方面的引导。

最初可以让孩子将打扫卫生作为一件娱乐活动,逐渐养成习惯。此时不要因为孩子干不好就阻止他或不让他参与,以免挫伤他刚开始萌芽的劳动积极性。有些家务活你可以跟孩子一起完成,并从中教他一些劳动的技巧和道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孩子做家务的要求也要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让他们做力不能及的事情,更不要在他做家务时指手画脚,即便因做家务损坏了东西,也不要横加指责,只要提醒他下次注意即可。

最后,正确奖励孩子的劳动。要知道,做家务应该是每个家庭成员分内的事情,也包括孩子,不要用钱来哄着孩子做家务,因为用财物哄骗的办法,只能奏效一时,却不会长久,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对于孩子的辛勤劳动,最好的报酬莫过于当着外人的面给予表扬,或表示感谢。当然,让他利用家务来赚取零用钱,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浓情智语

德国人从骨子里都透出一股严谨,他们工作起来有条不紊,严丝合缝,干什么事情都以认真二字著称,就连教育孩子也不例外。认真严谨的德国人制定了严格的“家务法”,强迫孩子与父母共同履行,可见对教育与做事态度的重视。

身在中国,虽然没有“家务法”这一硬性法律,但德国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很值得我们借鉴,如果每个家庭都能有一份包含着“家务法”的“家规”,相信我们的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中,必定会少走弯路,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效益,直到获得成功。

3.不想吃饭,那就不吃吧

一次,在德国留学的林薇去教授家做客,教授家有两个孩子,12岁的大女儿蕾丝莉,小儿子卢卡则刚满4岁。

用餐之前,蕾丝莉带着小卢卡去洗手,大家围坐一团,准备用餐。师母特意为女儿蕾丝莉和儿子卢卡准备了大小两个餐盘,单独把食物盛出来放在他们面前,然后温和地说:“宝贝儿们,今天爸爸妈妈要陪客人吃饭,你们自己乖乖地吃,如果没有吃完,那么餐后就没有任何甜点了。”蕾丝莉和小卢卡都认真地点了点头。

当晚的饭菜十分丰盛,美酒佳肴,林薇和教授夫妇畅谈甚欢,席间林薇发现小卢卡从饭厅溜走了,于是告诉师母,没想到师母说:“不用管他,餐前已经跟他约法三章,不好好吃饭是他自己的事情。”

大人们吃完饭时,蕾丝莉把自己餐盘里的饭菜吃得干干净净,小卢卡却只扒了几口,而其他食物却原封不动地摆在他的餐盘里。

晚餐结束后,师母端出了巧克力冰淇淋,小卢卡一见是他最喜欢的甜点,马上露出欣喜的目光,央求妈妈分给他一些。如果是国内的妈妈肯定会把刚刚的约定抛到脑后,马上给宝贝儿子盛一份过来了,但德国妈妈没有这样做,她丝毫不为所动,只顾照顾客人,还特意递给女儿一份,并温和地说:“宝贝儿,你吃饭的时候表现很好,这一份甜点是奖励你的!”

小卢卡的眼神渐渐暗了下去,默默地退回自己的房间,还关上了房门。林薇暗想:“不过是个4岁的孩子而已,何必这么一板一眼,严格以对呢?”但出于礼貌,她什么都没说,坐了一会儿便离开了。

一年后,修满学分的林薇到教授家道别,再度受邀一起用餐,小卢卡的改变着实令她大吃一惊。

用餐前,师母依然约法三章,小卢卡不仅没有中途开溜,而且很认真地吃完了餐盘中的食物,并在得到妈妈的赞成后,才离开餐桌到自己屋子里看图画书,餐后他还得到了最爱吃的甜点。

这件事让林薇对德国父母的教育感慨颇多,凑巧的是某天她和两个朋友在郊游踏青的时候偶遇一家德国人。当时他们野炊的地方跟这家德国人挨得很近,他们很快熟悉起来。

林薇看到德国妈妈准备了面包、乳酪和香肠当做午餐,随行的两个孩子因为换了新的环境十分兴奋,感觉不到饥饿,只顾嬉戏玩闹。

准备好午餐后,德国妈妈告诫孩子们,如果用餐时间不好好吃,直到下午回家都不会再有任何食物,两个孩子像是没有听到一样,依然自顾自地玩耍。

下午回去的时候,来接林薇一行人的车在路上抛锚,德国夫妇热情地邀请他们搭车回市区,因为天色渐晚,她们推辞一番后还是上了车。途中,德国夫妇的两个孩子哭闹着喊肚子饿,却没有人搭理他们。

林薇看着不忍心,从包里拿出两个面包想递给孩子们,却被德国妈妈阻止了:“谢谢你,不要给他们吃的,这是他们应该受到的惩罚。”

林薇很不解地问:“孩子哭着喊肚子饿,你不心疼吗?”

“当然会心疼,但只要想到如果是大人先违反了原则,那么教育孩子就会一次比一次难。”

“你不怕孩子会生气吗?”林薇的同伴有些疑惑,“或者长大后留下心理阴影?”

“肯定不会的,因为我们小时候父母也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当时也曾抱怨过父母,但长大后渐渐就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进而满怀感激。其实教养孩子并不难,难的是父母本身是否能够坚持原则不动摇,这也是对父母意志力的考验。”

听完德国妈妈的话,林薇和同伴陷入了沉思。

同样的场景发生在中国,很多父母也许会忍不住在孩子哭闹的时候一而再再而三地妥协。虽然父母们口口声声说这是心疼孩子,不舍得看他哭闹,不愿意让他为难,但这种不坚持原则的做法,其实并不是爱孩子,而是害孩子。

作为家长,如果不坚持定下的规则,就无法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久而久之,孩子会越来越难教育。那么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孩子不听话的情况,作为父母究竟应该如何去做呢?

第一,做好孩子的表率。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同时也是终生连任的老师,父母首要遵循的原则就是做好表率。每天,你心爱的孩子都会用最精细的眼神观察着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模仿、学习你的所有行为,在你还没有察觉的时候,你的言行举止已经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有其父必有其子”,想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家长的表率作用不可小觑,只要你以身作则,无论处理任何事情都认真、圆满,那么孩子的好习惯也能就此养成。

第二,对孩子从严要求。

孩子的坏习惯都是在父母的“帮助”下养成的,不想成为孩子坏习惯的推手,作为家长必须对孩子严格要求,敦促其养成良好习惯,摈弃不良习惯。有的家长心血来潮要求孩子完成某件事,最初还能坚持督促,一段时间后孩子不肯做又因心疼而迁就,这些行为都不可取。

第三,坚持原则不忘鼓励。

当孩子做事中途退缩或答应的事情不去做,不要唠叨个没完,或大声呵斥,更不要讽刺、挖苦,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的心底留下阴影。而应该细心观察,坚持原则的同时对他们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并对点滴进步及时鼓励和表扬,促使其产生愉悦感和自信心,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四,注重对孩子自控能力的培养。

所谓自控能力就是能够控制、支配自己的行为的能力,这既表现在能够促使自己去完成各项任务,又表现在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

在孩子年幼时,由于注意力不稳定、自控能力较差,做事往往有头无尾,因此作为家长必须从孩子的生活习惯入手,先提出小的要求,让其通过不太费劲的努力就能完成要求,久而久之养成控制、约束自己行为的习惯,完整地做好每件事,很好地驾驭自己的行为。

第五,让孩子学会负责任。

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天性,做事凭兴趣,不喜欢的事情常会半途而废,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可以特意将一些事情郑重地作为任务交给他,比如给家里的小猫喂食,帮大人到门口取报纸等,这样能让孩子觉得有了一定的责任,同时就会增加克服各种困难的勇气,并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事情做好,最终养成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

做到以上几点,家长不仅能够很好地坚持原则,还能帮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真正爱孩子的家长不是一味迁就,而是懂得对孩子说“不”,从身边的点滴小事抓起,给孩子幼小的心灵播撒美好品德的种子,坚持用有原则的爱来科学地管教他,只有这样,孩子的未来才会更有前途。

浓情智语

德国能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马上复兴,并迅速跻身于世界强国的行列,与他们强大的原则性密不可分。对这样一个强大且优秀的民族来说,孩子从小的教育丝毫不允许松懈,规则就是规则,不想吃饭就不要吃饭,而且要为你的行为付出代价。

也许有人觉得德国父母“心狠”,但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严格的教育,德国人的原则性才能从小就如此之强,德国人的素质也才会如此高。

4.环保不是口号,从生活中做起

暑假里,王希带着8岁的儿子乐乐去德国旅游,借住在定居德国多年的表弟家,表弟家也有个跟乐乐同龄的男孩,名叫菲格。一见面,乐乐和菲格就打成了一片,小菲格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和乐乐热情地交流。

到达德国的第二天,表弟带着王希一家游览了很多景点,晚上到家后兴奋的乐乐还一点也感觉不到疲倦,和菲格叽叽咕咕、手脚并用地聊天儿。

所有人用完晚餐,洗刷完毕,到了该休息的时候,两个孩子依然聊得没完没了,王希的弟妹看大人们都累了,而孩子们却这样有兴致,答应菲格可以和乐乐睡一张床,并交代他睡前不要忘记关灯,菲格很通快地答应了,于是弟妹安顿好王希和妻子,也去休息了。

第二天清晨,王希刚从卧室出来,就听到弟媳和菲格的交谈:

“妈妈,对不起,我昨天忘记关灯了,我愿意接受惩罚,这周的零花钱减半。”

“好的,宝贝儿,我很欣慰你能主动承认错误,我希望这种浪费行为以后不会再发生。”

王希很好奇,走过来问弟媳怎么回事,弟媳告诉他:“昨天菲格和乐乐光顾了聊天,说着说着话就睡着了,屋子里的灯亮了一个晚上。我们之前有过约定,只要有浪费行为,就要接受惩罚,忘记关灯的惩罚就是零花钱减半。”弟媳一边说一边看看菲格,菲格沮丧地点了点头。

乐乐在一边很奇怪地说:“晚上不关灯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家走廊的灯都是整晚亮着呀?”

菲格一板一眼地说:“乐乐,这样是不对的,白白浪费大量的电,是很不应该的,这样不利于环保。”

表弟从屋子里出来,赞许地摸摸儿子的头说:“菲格说得对,这里不比国内,德国的环保意识很强,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这种教育就必须开始了。”

看到王希一家疑惑的样子,表弟拿出一本日记递给他说:“这是菲格的环保日记,你看看就知道了。”

学过一些德语的王希翻开日记本,看到上面稚嫩的笔迹,认真地记录着菲格的环保记录:

“星期一:今天图画课因为画得不够好,我连撕了好几张白纸,真不应该,其实我完全可以画得再小心一些,不浪费这些纸的。老师告诉我们,造纸不仅要消耗大量木材,还要消耗大量的水,想到这些我觉得非常惭愧,以后不会再这样了。

星期二:今天我是家里的值日生,我发现昨天的垃圾没有分类,为了方便清洁工人更好地处理,我不顾脏臭,耐心地将垃圾分类之后丢入了垃圾箱,而且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表扬了我,说以后一定注意。

星期三:今天我做了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我为一种濒临灭绝的灰鹤捐了1马克的零用钱,受到了老师的赞扬!

……”

看到这里,王希感慨地说:“难怪说德国是世界上自然环境最好的国家之一,也是环保教育最完善的国家,这种从小养成的环保意识,确实让我开了眼界。”

表弟点点头说:“如今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水资源严重枯竭、沙漠化程度加深、沙尘暴频繁肆虐、温室效应日趋严重、臭氧层空洞扩大、旱涝灾害日益加剧等等问题已经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存,而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其实环保并不仅仅是个口号,必须要从生活的点滴做起,才能挽救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乐乐抢着说:“表叔,我们上课的时候老师也这样说过的。回到家,我也要写环保日记!”王希看着孩子认真的表情,觉得很是欣慰。

回国之后,王希夫妇反思了一下自己生活中的环保细节,觉得十分惭愧,不仅主动放弃了开车上班,低碳出行,还把家里的灯都改成了节能的,并每晚检查有没有长明灯。

在德国,并非只有菲格一家这样认真地执行环保计划,每个德国人无论大小,对于环保问题都十分重视,那么作为中国的家长,应该如何让孩子从小具有环保意识,让孩子从小养成环保的好习惯呢?

第一,引导孩子亲密接触大自然。

德国孩子之所以能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完全得益于父母热心的环保教育。因为在德国家长看来,儿时接触大自然的经历,会让孩子对美好的环境拥有更深刻地认识,提高环保意识。只有亲自去发现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并热爱大自然的人才会从内心去保护环境。

从孩子降生不久后,家长就可以多带孩子到户外看看,帮他从身边的生活环境中发现而后感受万物的存在和变化。培养孩子对动植物的保护,让孩子充分和大自然中神奇的生物接触,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引导他爱上大自然,愿意和大自然亲密接触,并愿意保护它。

第二,教授孩子环保技术知识。

等孩子稍微大一些时,可以多带他到动物园、植物园、科技馆等地方,耐心讲解如何保护动植物,怎样让自己的行为更环保等,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种子。

第三,写环保日记。

孩子上小学之后,引导孩子坚持记录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环保故事,把如何对待大自然,怎样在生活中注重环保的事情一点点地记录下来,赞扬和鼓励好的行为,反思和改正坏的行为,就像德国男孩菲格一样,用心记录下这些之后,环保意识就会在孩子的内心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第四,做好孩子的榜样。

作为家长,让孩子具有环保意识的同时,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比如去超市购物携带购物袋,出门尽量低碳出行,旅游自带水杯,不购买塑料瓶装的矿泉水,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给孩子做好表率,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行为举止。

相信只要为孩子营造这样的教育环境,尽管他年幼时并不会懂得太多环保技术方面的知识,但在他小小的心灵中却已播下热爱大自然的种子,这种信念和生活态度会让孩子终生不忘。

正因为如此,作为家长更需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环保,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和习惯。这不仅是家庭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家长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

浓情智语

每一个去过德国的人,都会对那里的环境赞不绝口。这并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而是日积月累,每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对德国人来说,环保意识不仅是一种规则,更是每个人必备的良好品质。

为了让良好的环境始终保持下去,德国人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中,环保教育都处于很重要的位置,这也是德国人严谨生活态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做好对孩子的环保教育,不但能对孩子的未来产生重要的影响,更是拯救我们美好家园的必经之路。

5.好好上学,不学坏

一天,小学三年级的狄克放学后沮丧地回到家,小声地跟爸爸说:“爸爸,你说我可不可以不上学呢?”

爸爸很奇怪,一直乐观积极的狄克对待学习的态度始终十分认真,也很喜欢去学校上学,他平时每天从学校回来都是开开心心的,一到家丢下书包就开始写作业,不写完作业从不会轻易出去玩儿,自制力非常强。这次是怎么回事呢?

爸爸和蔼地问他:“狄克,你为什么突然说出这样的话?你不是一直都很喜欢学校吗?”

在爸爸的鼓励下,狄克说出了原因:“我确实很喜欢学校,也很喜欢听老师讲课,但今天同桌跟我说,傻瓜才那么认真,他爸爸没有读过书,现在一样很有钱,他说他不用好好学习,将来也能生活得很好。爸爸,你说真的是这样吗?”

通过了解,爸爸得知狄克同桌的爸爸是个商人,只有小学学历,但因为很有经济头脑,年轻时挣到了很多钱,于是一家人移民到德国。爸爸还知道这个小男孩在学校是出了名的调皮捣蛋,不好好学习,还带坏了其他同学。

听完狄克的话,爸爸说:“孩子,你同桌的话是没有道理的,如果他爸爸真的认为读书没有用,就不会把孩子送到学校来接受教育了。况且不去学校,你们这个年纪,能做些什么呢?如果你现在就放弃上学,很有可能一生都生活在辛劳中。孩子,你愿意那样吗?”

“那如果家里很有钱,是不是不上学也可以呢?”

爸爸摇摇头:“当然不可以,也许你同桌的爸爸很有钱,甚至不用上学,不用工作都能管他一辈子,但世事无常,如果只依靠家里,一旦家里出现意外,自己没有任何能力,不掌握一技之长,就会寸步难行。”

“你知道吗,在咱们国家的法律中,有明确规定,如果你不去上学,而是在社会上游荡,那么警察会马上将你扣留,而且作为父母,我和妈妈还会受到罚款或者加税的处分。之所以有如此严苛的规定,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假如你不接受教育,就意味着将来社会上可能会多一个祸根,我相信,优秀的小狄克是不愿意成为社会上的祸根的,所以他一定会好好学习,开开心心地每天去学校上课,你说对吗?”爸爸接着说道。

小狄克若有所思地考虑着爸爸说的话,慢慢点了点头:“爸爸,你说得对,我以后再也不听信他的那一套了,我要好好学习,做最棒的学生,将来做个优秀的人!”

德国法律中确实有关于孩子上学方面的严格规定,学生一旦逃课被发现,不仅马上会被警察扣留,还会接受到严厉地教育和惩罚,同时作为监护人的父母也会一并受到处罚。

当然除了对上学要求严苛外,德国的教育并不枯燥,这也是为什么德国的孩子都很喜欢学习的原因之一。

曾有位德国学生在到中国旅游期间偶遇某中国学生,交谈中,德国学生问起中国学生每天的上课时间,中国学生说:“早上6点到晚上9点。”

德国学生毫不犹豫地说:“那你肯定不喜欢上学。”

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看看德国孩子是如何上学的:

因为父母都在德国工作,6岁的美美理所当然成了小小的德国籍华人。美美家隔壁是个纯粹的德国家庭,他们家有个名叫鲁克的小男孩刚上小学一年级。

一次,鲁克来美美家玩,美美妈妈问:“你喜欢新学校吗?”

鲁克点点头,跟美美一家人炫耀自己的学校:“我们学校有宽大的操场、崭新的足球场、明亮的钢琴房,还有乒乓球桌,我可喜欢打乒乓球了!”

看着鲁克兴奋的样子,美美妈妈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当时刚上小学的时候,她也是穿着新衣服、背着新书包,蹦蹦跳跳迫不及待地往学校跑,高兴得不得了,可是这种情况没持续几天,她就不愿意去学校了。鲁克会不会也这样呢?

一个多月过去了,美美妈妈这种担心并没有成为现实,因为她每天早上都能看到鲁克背着小书包高高兴兴地往门外走,看到她还热情地打招呼:“阿姨,我去学校了,下午见!”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这个学校真有那么好?”美美妈妈暗想,为了帮明年就要上学的美美先“刺探”一下学校情况,她决定去鲁克的小学走一趟。

通过了解,美美妈妈得知,德国小学是4年制教育,一二年级的学生每天只有上午在教室上4个小时的课,下午可以自由活动,晚上没有家庭作业,而且期中和期末都没有考试;三四年级每天的课时增加到5小时,家庭作业很少,一般半小时左右就能完成,每学期德育课考试只需写两篇作文,数学考试是开卷的。

“孩子在德国学习真是太幸福了!”美美妈妈情不自禁地对接待处的老师感叹道。

老师告诉她:“学校的目的是对孩子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要求高分数,如果我们片面地要求孩子考高分,他们学到的只能是死知识,而不是活学活用的能力。”

说起中国和德国教育的不同,这位教师直截了当地说:“中国的学校最注重成绩和分数,所以中国孩子很能学习,在德国学习成绩并不十分重要,我们学校每天在课时完成后会有些专题课,比如有园艺、生物、光学、烹调、缝纫、手工、钓鱼、野外生存等主题。”

了解到这些之后,美美妈妈终于明白为什么鲁克如此喜欢他的学校,这样的学校,谁都不会产生厌倦情绪的,又怎么会不想上学呢?

德国人的规则性特别强,在教育方面,他们同样严格遵循孩子必须要在学校待着的准则,但这种准则是建立在让孩子热爱学校的前提之下的,因此德国孩子没有或极少有不愿意上学或逃课的现象发生。

作为中国父母,也许我们无法改变目前的教育体制和教育规则,但可以把握这几个原则:

首先,让孩子明白,不上学就会学坏。社会是个大课堂,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但在进入社会之前,必须要有过硬的文化知识基础,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良莠不齐的社会现象面前做出正确抉择。

其次,关注孩子的文明修养和良好生活习惯。在德国的学校里,不仅能学到文化知识,还会着重培养孩子的文明修养,让孩子在行为举止上遵守规范,进而促进他们具备高雅趣味、高尚品德,为将来的成功打下坚固的基石,为全社会创造团结合作的良好人际关系。

再次,德国的学校还会帮孩子树立勤俭节约的观念意识,进行各种思想教育,让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些都值得国内的学校和家长学习、借鉴的。

第四,培养孩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在孩子比较小,不懂大道理的时候,可以从日常生活小事入手,多给他一些读书学习的动力。比如他羡慕其他孩子家里的小汽车,可以告诉他“我们的家庭条件有限,如果你想要汽车,就要努力上学,学到本领后自己挣钱买”;大人看书时,他也想看,但却很多字都不认识,可以告诉他“你认真学习,就能认识很多字,然后家里所有的书都能看懂了”。

最后,不要太注重成绩的好坏。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生活中,学习永远都很重要。依靠学习来改变命运,往往是必经之路。但并不能因为此,就对孩子的成绩过分苛求,孩子成绩不好,父母着急理所当然,只是如果将这种着急情绪表达为打骂或讽刺、挖苦,孩子只能越来越厌倦学习,越来越想逃离学校。

因此,如果孩子成绩不理想不要去责罚他,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理解他、尊重他,鼓励他,帮助他。只有这样,他才能高高兴兴上学校,认认真真读好书。

相信把握了以上原则,孩子不仅不会讨厌学校,而且会越来越愿意去学校,越来越喜欢读书学习。

浓情智语

对德国人来说,爱孩子就是要对他严格要求,这种严格表现在教育上,就是一定要让他坚持接受教育,好好上学,不学坏。对此,他们从国家到学校,再到家庭,有着一系列的执行策略。

想让孩子好好上学,不去学坏,中国家长同样可以学习德国人的做法,做到严中有爱,让孩子在快乐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学好知识。

6.少穿两件衣服,不会有事的

在德国父母眼中,孩子和大人一样,他们有着独立意识,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在设定适当规则的前提下,不必时时处处都以大人的感受和思维方式来左右孩子。

因为他们知道,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不仅会让孩子反感,而且还会剥夺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消减他的自我意识,最终导致他在成人后缺少自信和独立性。

在中国留学的德国人瑞拉因为喜欢中国文化,所以大学毕业后嫁给了一个优秀的中国小伙。为了更好地发展,两人结婚后不久后就双双去了德国,并在不久后生下儿子铭铭。时光飞逝,铭铭很快就成长为一个活泼快乐、聪明健康的6岁男孩。

一天,瑞拉接到在中国留学时结识的好友章敏的电话,说她和丈夫带着8岁的女儿蕊蕊到德国进修,就住在离瑞拉家不远的地方。得知这一消息,瑞拉赶忙邀请他们来家里做客,并约好了见面时间。

两家人见面那天,天气很冷,瑞拉带着铭铭在小区附近的街心花园一边做游戏,一边等待章敏一家的到来。不久后,章敏一家从计程车上下来,两人热情拥抱后,便开始介绍两个孩子认识。

章敏突然发现,瑞拉的儿子铭铭只穿了一件薄薄的内衣和小外套,脸红扑扑的,不时缩缩脖子抵御寒冷,于是关心地问:“宝贝,你冷吗?”

铭铭摇摇头,用生涩的中文说:“谢谢,我不冷。”

她不放心地握了握铭铭的手,发现他的小手冰凉,追问道:“你真的不冷吗?”

铭铭笑了笑,点点头。瑞拉走过来和蕊蕊握手,穿得像个小企鹅的蕊蕊,为了礼貌,赶紧把手从厚厚的手套中伸出来,手心里都是汗。

章敏问瑞拉:“为什么不给铭铭多加一件衣服,他穿得如此少,手冰凉,你不怕他感冒吗?”

“他不是小孩子了,我已经提醒过他,他说不冷。”瑞拉轻松地说。

“小孩子懂什么,他说不冷难道就不给他加衣服了?你看蕊蕊,她也说不冷,我还是给她加了一件厚衣服,感冒了多麻烦!”

瑞拉笑着说:“孩子又不傻,他说不冷就是不冷,我们为什么要替他们做主呢?少穿两件衣服,不会有事的,如果他真的冷并因此感冒的话,下次就不敢再这样穿了。”

听到瑞拉的话,章敏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两家人相约去郊外爬山,章敏事无巨细地帮蕊蕊准备好了所有需要带的东西,蕊蕊轻装上阵,什么都不拿。两家会面时,章敏发现,瑞拉和丈夫背着大大的登山包,铭铭也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行军包。

章敏好奇地问铭铭:“宝贝,你的包怎么那么沉,都带了些什么?”

铭铭小大人一样回答:“我们各自带了自己路上所需的所有用品!”

当大家登到山顶,坐下来休息时,所有人拿出了自己带来的食物和水,铭铭熟练地从包里拿出零食分给蕊蕊,然后小男子汉一样地递给蕊蕊一瓶水:“姐姐,这些是我特意为你带的!”

过了一会儿,铭铭拍拍瘪瘪的行囊,高兴地说:“这就轻松多了,蕊蕊姐姐,咱们去那边玩儿吧!”

在和瑞拉一家一起四处游览的过程中,章敏发现了一个细节,无论做任何事情之前,瑞拉和丈夫总会征求儿子的意见,而不是直接拍板。铭铭想做什么事情,无论对错,瑞拉都仅仅只是提醒他,从不替他做主。

看到这些,章敏突然想到,原来自己不知不觉之间,居然自以为是地替蕊蕊做了太多的主,如果不是及时意识到,这该有多么可怕!

有个船夫带着儿子出海打渔,天很冷,他在外面划船,把儿子放在船舱里。因为不断划船,他觉得热得厉害,于是脱掉外套,然后走进船舱给儿子脱了一件衣服。

过了一会儿,他又觉得热,干脆把上衣脱掉,又将儿子的上衣脱了下来。等返航回来的时候,他依然热得厉害,走进船舱却发现儿子已经冻僵了。

从上面的故事我们发现,几乎所有中国家长都会犯这样一个错误:习惯用自己的体验代替孩子的思考。也许很多父母觉得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让孩子多穿一点,是为了不让他感冒;让孩子多吃一点,是为了不让他饿着;为孩子多准备一些,多想一些事情,是为了不让他太累……然而事实上,这样的行为非但得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对孩子产生严重的后果。

第一,让孩子感觉父母很烦,而且父母要求什么,他就越讨厌什么。任何孩子儿时都会有反抗意识,越是让他做某些事情,他对这件事情就越是抵触,比如父母要求孩子每天到家马上写作业,不写完就不许看动画片,那么孩子只会越来越讨厌写作业,进而讨厌学习。

第二,让孩子丧失自我意识,没有主见,什么都只会问父母。父母用自己的想法来代替孩子的想法,不仅会让孩子厌烦,还会让孩子产生依赖性,比如不少孩子早上起床总会问:“妈妈,我今天要穿什么衣服”、“妈妈,我今天应该穿哪双鞋子”。晚上回到家,会问:“妈妈,我今天什么时候写作业”、“妈妈,我今天应该复习点什么”。

第三,让孩子失去判断能力,无法积累经验。一般来说,父母看到孩子穿得比较少,会马上判断:“他会冷,也许还会因此感冒。”却没有想到,孩子也有冷暖知觉,他知道自己的真实感受,究竟是冷还是热。

作为大人,判断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而作为孩子,他的判断则是切身感受。假如一味用自己的判断来代替孩子的判断,无异于把经验凌驾事实之上,这样一来,孩子的判断力就会逐渐丧失,进而对父母形成依赖,不再动脑子,不再主动感受,最终丧失独立性。

浓情智语

德国父母从不会强迫孩子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比如少穿两件衣服,出门穿什么鞋子,背什么样的书包,给自己的书房买一个什么样的橱柜等,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让孩子自己拿主意就好,完全不必操心,只要给他一点指导就可以,哪怕孩子因为经验缺乏判断失误,出点儿小问题也没什么大不了,让他多个“教训”,下次就能做出正确抉择。

当然,这一前提必须在规则允许的范围之内。假如只想玩游戏不想写作业,出门想去危险的地方玩,这样的事情应该严厉拒绝和阻止,德国父母丝毫不会手软。

7.睡觉时间到了,没得商量

在德国有这样一个规定,每天晚上7点之后,不再播放儿童节目。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晚上按时休息,因为德国人认为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在他们的教育中,早上床睡觉,是孩子们应尽的“义务”和健康的生活习惯,这一规定是必须要遵守的,没得商量。

瑞姆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爸爸是远近闻名的建筑设计师,妈妈则是一名幼儿教师。为了让瑞姆受到更好的照顾和教育,妈妈辞去了工作,专心在家照看他。年幼的瑞姆十分喜欢和妈妈在一起,因为妈妈很和蔼,从来不会严厉地批评他。

每天晚上,妈妈都会给瑞姆讲一个动听的睡前故事,然后搂着他进入甜美的梦乡。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到瑞姆3岁时。已经进入幼儿园的瑞姆已经不太需要妈妈全天候的照看,因此妈妈决定复习考证,出去工作。

这样一来,晚上妈妈就不能再陪着瑞姆一起睡觉了,瑞姆觉得很不习惯,每天晚上都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耍赖,不肯独自去睡。

一天晚上,妈妈帮瑞姆洗完澡,两人躺在床上,开始了每天例行的睡前故事,小瑞姆听着妈妈温和的声音,逐渐进入了睡眠状态,妈妈轻轻地从瑞姆的小脑袋下把手臂抽出来,刚要起身,瑞姆就醒了,忽闪着大眼睛问妈妈:“妈妈,你为什么不睡觉?”

妈妈告诉他:“再过一段时间就要考试了,我需要再看一会儿书,你先睡,我就在隔壁房间。”

“妈妈,我可不可以再玩儿一会儿,等你和我一起睡可以吗?”

“不行,孩子,你看现在已经7点了,咱们不是说好了,每天晚上7点你必须要睡觉吗?难道你忘了?”

“可是……可是我还不困呢?我再玩一小会儿,好吗?”

“你再这样耍赖,妈妈就不喜欢你了,定好的规矩就要执行,你是小男子汉,不能说话不算话!”

看着妈妈严厉的表情,瑞姆委屈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妈妈说:“你可以哭一下,但必须马上去睡觉!”

无奈的小瑞姆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老老实实地躺下了,妈妈看他委屈的小样子,静静地坐在一边,轻轻地拍着他说:“宝贝,睡吧,按时睡觉才能更聪明,长得更快,妈妈再给你讲个故事……”很快,小瑞姆就进入了梦乡。

这一点在中国父母这里几乎很难执行,不少孩子每天晚上不到9点,甚至10点,绝对不会上床休息,看不完心爱的动画片,就不肯离开客厅。这里自然也有电视台的责任,因为不少儿童频道晚上直到凌晨都在不间断地播放动画片,但更多原因还在于父母。

毛毛从很小就喜欢看动画片,1岁左右的时候就会咿咿呀呀地哼唱《喜羊羊和灰太狼》的主题曲,还会模仿灰太狼的经典台词:“我还会再回来的!”

在毛毛2岁的时候,由于家庭生活压力大,毛毛妈妈决定出去工作,于是从乡下接来了爷爷奶奶,这个漂亮聪明的孙子自然成了爷爷奶奶的宝贝疙瘩,不仅对他呵护备至,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尽数买给他,而且对他百依百顺。

毛毛最喜欢看动画片频道,因为这个台每天从下午5点一直到晚上11点都在播《喜羊羊和灰太狼》,而毛毛每天都会眼睛一眨不眨地看到最后,才肯上床睡觉。

其实毛毛的爸爸妈妈都知道,小孩子晚上睡得晚会影响发育,但因为觉得毛毛每天看动画片如此着迷,不忍心硬拉着他去睡觉,总想着等他年龄稍微大一点再立规矩也不晚。

然而当毛毛过完6岁生日,爸爸妈妈想给他立规矩的时候,却遇到了强大的阻力。每天晚上一让毛毛睡觉,毛毛就会哭得撕心裂肺。看见孙子哭得如此伤心,爷爷奶奶就会说:“没关系,让孩子看吧,早上多睡会就好,你瞧他哭得那样不心疼?”无奈的父母只好听之任之。对于儿童晚上休息的时间,德国有个“法定限制”:晚上7点,14岁以下的孩子必须上床睡觉,最晚也不得超过晚上8点。到时家长必须要熄灭孩子房间的灯,为他营造睡眠氛围。

不仅如此,德国的儿童电视台每天晚上6点之后的节目,大多是安静型的,目的就是为了有助于孩子作息,7点之后电视台就不再播放节目了。

在德国,对早上起床的时间也有“法定限制”:早上6点,最晚不得超过7点。此时孩子必须要像闹钟一样准时起床,然后爬到父母的床上叫醒他们。

在严谨的德国人眼中,规则是件十分重要的事情,睡觉时间到了就是到了,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因为这件事和父母讲条件的孩子,都将受到严厉地教训,也许是父母口头的斥责,也许是“家规”中的某个惩罚,也许因此下周的零用钱会被取消……这些都促使着孩子们不敢违背这一规则。

也许这在很多中国父母看来过于严苛了,但这并不是狠心,而是对孩子好,因为睡觉对于任何一个成长期的孩子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充足的睡眠不仅有助于孩子长高,还有利于大脑发育。

德国联邦健康中心的专家曾说:“德国人十分重视睡眠质量,生病时可以不吃饭,但一定要睡觉,这样免疫力就能得到迅速增强,尤其是儿童时期,充足的睡眠时间不但能促进大脑发育、提高免疫力,还有利于孩子生长。”

不少父母也许会问,要如何才能培养孩子早睡的习惯呢?我们来看看德国父母是如何去做的:

为了让孩子养成早睡习惯,德国幼儿园下足了工夫,他们要求家长将孩子每次睡觉的时间当成“家庭作业”,必须每次记录并且上交;不仅如此,在幼儿园还有“如何睡得更香甜”的课程,比如抱着布娃娃躺在柔软的枕头上听妈妈讲故事等。

德国的很多公共场合都有帮助孩子早睡的服务,比如晚上父母去电影院看电影,如果带着孩子,到7点时可以将孩子放在电影院专门为孩子们准备的休息房,这里不仅设备完善,而且还有专门的护理人员看管孩子,直到父母看完电影将孩子抱走。

相对于德国完善的“睡眠要求”和“睡眠设施”,中国显然做得不够,这就需要父母要更有耐心,有意识。不少中国父母总喜欢由着性子宠爱孩子,孩子想玩多久就玩多久,想睡多晚就睡多晚,这不仅会导致孩子生长迟缓,还会让孩子养成了晚睡的坏习惯,以及不遵守规则的坏毛病,这些对孩子未来的人生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对中国父母来说,除了要学习德国父母对孩子睡眠时间的要求之外,还要让孩子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睡觉的时间到了,没得商量;写作业的时间到了,同样没商量。该做什么的时候就要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拥有严谨的生活习惯,为将来的成功奠定良好基础。

浓情智语

德国人认为,时间是一种固有模式,与它所形成的散乱关系反映出的是自身杂乱无序的状态,因此德国人很早就会锻炼孩子过有计划的生活,让他从小了解时间的概念,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严格要求他按时起床、按时休息、按时吃饭、按时学习,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德国孩子之所以有强烈的规则意识,和他们所受到的教育密不可分,而帮助孩子养成这种品质的,正是他们严谨的父母。作为中国家长,同样需要如此。

8.做事要条理细致,有计划才有未来

有个商人做了十多年生意后,突然破产了,有位债主来跟他讨债时,他正在思考失败的原因,见有人来便茫然地问:“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是我对顾客不热情,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呢?”

债主说:“你可以试着从头做起!”

商人很疑惑,债主接着说:“你可以将目前经营的状况列在一张资产负债表上,好好清算一下,然后重新做起。”

最初商人很不理解,债主走后,他认真思考了一整晚,决定按照债主说的去做。在他晚年的时候,他的生意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没有计划、没有条理的人,无论做什么都不会成功,这不仅是商人生意失败的重要原因,还是很多人终生无法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不管是对大人,还是对尚未长大的孩子来说,做事条理细致都是非常重要的。

不少孩子都有这样的毛病,早上起床找不到袜子,出门上学不知道书包丢到哪儿去了,从学校回来找不到笔记本……这些都是做事缺乏计划和条理性的坏毛病,在德国,这样的事情却很少发生,因为德国父母从小就会培养孩子做事有条理,有计划的能力。

珍妮的爸爸是一位收藏爱好家,他发现女儿做事很没有条理,经常乱放东西,用的时候又翻箱倒柜地找,弄得一团糟。为了让女儿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爸爸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一天,女儿又一次好奇地看着爸爸饬那些小物件,爸爸说:“一个爱好收藏的人,任何时候都会感到快乐的。”

珍妮马上好奇地问:“爸爸,你说的是真的吗?我也想收藏!”

爸爸笑着说:“当然可以。”

“可是,我应该收藏些什么呢?”珍妮像小大人一样叹了口气,“唉,我什么都不懂呀!”

爸爸说:“什么都可以啊,比如你喜欢画画,就可以收藏一些美术作品,比如小贴画啊,好看的图片等等。”

珍妮马上高兴地说:“那很容易,我会收集到好多好多画片的!”

没想到爸爸却浇了她一头冷水:“‘收’容易,但是‘藏’就难了,你不要说大话哦!”

珍妮赶忙说:“这有什么难的?不是放在一起就可以了吗?”

“可没那么简单,‘藏’就是要分门别类,得有条理性。你这个小马大哈,能有这个耐心吗?”爸爸故意使用了“激将法”。

果然,珍妮马上就说:“你只要教给我,我就能学会。”

爸爸看他的办法果真奏效,马上趁热打铁,开始教珍妮如何分类。

爸爸说:“那我就教你国际上最常用的藏书条理化分类办法——资料十进分类法。这个办法是将所有资料从粗到细分成类、纲、项、目4个层次,每一层次以0到9为记号分成10等份。这样所有的资料就可以分成10类、100纲、1000项、10000目。”

珍妮还是不太明白,她追问道:“什么是类、纲、项、目呢?”

爸爸告诉她,“类”代表知识体系,“纲”代表专门知识,“项”代表专业,“目”代表形式。比如可以把知识分成10类:一是哲学,二是历史,三是社会科学,四是自然科学……

在爸爸的指导下,珍妮将自己的图分门别类地整理了一番,这下看上去有条理多了。学会了这个办法,珍妮开始了自己的收藏生涯。

半年后,她不仅有了两本厚厚的条理清晰、井然有序的画册,而且还养成了分门别类的好习惯,做其他事情也变得更有条理了。

做事没有条理性,不懂计划是所有孩子的普遍缺点,如果父母不注意引导,孩子们就会养成不良习惯,并对以后的成长不利。德国父母深知这一点,他们一直认为对孩子来说做事的计划性十分重要,有计划才能有未来。

本着这一原则,德国父母总结出一系列培养孩子做事情有计划的方法:

第一条,让孩子学会有条理地做事情。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让孩子力争有条有理,比如房间的摆设必须井井有条,用过的东西一定要放回原处,以免需要的时候找不到;晚上休息之前,必须整理好书包,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等。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做好这一切,孩子就能逐渐养成有条理的好习惯。

在这里,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想要让孩子做事情有条理,父母必须有条理和计划。比如将家中整理得井井有条,东西不乱放,看完的书放回原处,衣柜里的衣服分类摆放等,用细小的行为潜移默化地给孩子做好榜样。

当然,作为家长你还要明白一点,孩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耐心和恒心,同时善于抓住教育契机进行适时引导。

第二条,引导孩子寻找良好榜样。不少孩子做事没有条理,父母提出来的时候孩子往往无法接受,或不知应该如何去做,此时需要父母给孩子寻找良好榜样,带动孩子好习惯的养成。

假如孩子周围的同学、朋友有做事非常有条理的,可以鼓励孩子和他们一起学习和玩耍,在相处过程中学习别人按部就班的行为举止,进而学会有条理的良好习惯。比如当孩子看到好朋友用完一个东西放回原处,写完作业本整理好放回书包,那么他也会跟着去做。

第三条,教会孩子如何做计划。想让孩子做事有计划,可以教会孩子制订计划的方法,或者向孩子示范自己的计划。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将自己的计划告诉孩子,并征求他的意见,让孩子帮助完善。

平时周末的早上,可以鼓励孩子安排一家人一天的活动内容,当然最初的时候你可以给他一些示范,比如告诉他:“今天吃完早饭,我们去公园看花展,然后回来吃午饭,午饭后休息1个小时,1点去少年宫学画画,3点我带你去科技馆,回来后休息一下你开始写周记,你觉得这样安排如何?”这种示范几次之后,你就可以让他来安排和计划了。

这样做不仅能够帮助孩子理解计划的重要性,还能让他学会自己安排要做的事情。如果孩子安排的合理,可以按照孩子的安排去做;如果安排得不够合理,或有欠缺,需要跟孩子讲清为什么。这种实践性的锻炼对于培养孩子做事要有计划的好习惯十分重要。

第四条,告诉孩子做好计划就必须执行。当孩子学会如何做计划之后,父母必须向孩子强调执行计划的重要性。有些孩子在指定计划的时候信心满满,但执行的时候却推三阻四,这让计划变成了一纸空文,没有任何实际效用。

想让计划有效,必须要让孩子按计划办事,不能半途而废,比如幼儿园孩子玩完玩具后必须自己收拾好,小学生看书、做作业时要认真细致,做完后才能去玩,中学生必须做事有责任心,把握好进度。

第五条,教会孩子按规律做事。这也是条理性的一种,旨在引导孩子周密计划,学会有条理、有理智地生活。只有凡事都遵循客观规律,不冲动蛮干,才算是真正学会了有条理、有计划的好习惯。

第六条,让孩子事前制定好计划。计划不是什么时候制订都可以,必须要事先定好。处事严谨的德国人教育子女时,十分注重引导孩子做事的计划性。当孩子告诉父母想做一件什么事情时,父母首先不是回答“好”或“不好”,而是会问他:“你做好计划了吗?”

正因为如此,德国孩子做事一般比较严谨,往往在事前就会拿出周密的计划,作为中国父母,当孩子提出某项要求时,也不妨问问孩子:“你的计划呢?”当孩子逐步习惯了行动之前做计划,他就能养成先计划后办事的好习惯。你可以耐心地和他讨论计划,使其趋于可行,让孩子慢慢地养成良好的习惯。

浓情智语

德国父母将做事有条理、有计划作为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重点内容,他们认为让孩子遵守规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先有规则,规则即计划,只有制订了计划才能去按部就班地实施。

正因为如此,德国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会有意识地教孩子做事有条理,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制订计划,执行计划,进而拥有严谨的生活习惯。这一点,很值得中国父母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