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国父母这样教孩子自信 » 英国父母这样教孩子自信全文在线阅读

《英国父母这样教孩子自信》第二章 品德教育:培养孩子的优良品格,“温暖”靠自己争取

关灯直达底部

1.推翻“白纸论”,享受彩色童年

“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懂。”在中国,大多数的父母都有着这样的想法。但是,英国人早就推翻了“白纸论”,他们通过科学研究证明,孩子自从来到这个世上,就已经开始了思考,有了自己的思维、思想以及“知识库”。

即便是刚出生的婴儿也并不是一张白纸,他的身上已经附着了很多独特的气质,有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并不像很多中国父母所认为的“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在他们对成人日常品德行为的观察中,以及学校老师的教诲下,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有时甚至比大人懂得还多一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品德方面知识的获取欲望会愈发强烈。

不知道中国的父母是否留意过,很多孩子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会看一眼身边的父母,那是因为他们还不确定这件事是否应该做,也就是说他需要父母此时给他正确的品德指导。比如,一个小孩用纸擦完鼻涕后,会看一眼父母,说明他不知道这个纸是不是应该扔在地上,这时身边的父母就应该引导他将鼻涕纸扔进垃圾桶,然后对他说“不能随地乱扔垃圾”,此后他就记住了这个道德规范。

英国父母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他们从来不把孩子当成一张白纸,而是积极配合孩子的思维方式,从而使其享有应有的品德教育。

唐文娜虽然是一个中国孩子,但是由于她是个孤儿,所以还不满一岁就被一对英国夫妇领养,自然也就接受着英国式的教育。英国人虽然对孩子在学习上比较宽松,但是他们不会忽视对孩子品德方面的培养和教育。因为他们觉得健全的人格比突出的学习成绩重要得多。

自从上幼儿园开始,唐文娜就开始有意无意地表现出对道德品德方面知识的获取欲望,而她的英国父母并没有忽视她的这一表现,相反,总是想尽办法地满足她对道德知识的渴望。

有一次,英国父母带着唐文娜去游乐园玩,那天天气很热,而且时间有点仓促,所以他们决定打车去。因为那天是周末,所以打车的人比较多,他们开始在人群中排队,慢慢挪动前行的步伐。

就在马上就要轮到他们坐车的时候,突然唐文娜发现身后有个阿姨抱着一个熟睡的婴儿,于是和这位英国妈妈说:“妈妈,这个阿姨抱着小宝贝应该很累吧?我们是不是应该让她们先打车啊?”

“亲爱的宝贝,你说得太对了,我们就是应该帮助有困难的人。现在就把这个权利交给你了。”英国妈妈鼓励她说。

听完妈妈的话,唐文娜就跑到了那位阿姨身边,怯怯地说:“阿姨,你这么累,先去上车吧。”那位抱小孩的阿姨赶忙微笑着和她道谢。

从这以后,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幼儿园,她会以帮助别人为乐趣,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和她在一起玩,她也因此赢得了很好的人缘,当然,老师也让同学们将其当成榜样,让大家向她学习。

其实,唐文娜这种极其想获得道德知识的欲望经常会在生活中表现出来。比如,在吃饭的时候,妈妈不小心将菜掉在了饭桌上,她会说:“妈妈,掉在桌子上的菜还要不要吃?”有时候,爸爸下班回家很累,会将衣服随手扔在沙发上,她会说:“爸爸,老师说了,要将脱下来的衣服叠好放在衣柜里。”

每当遭到唐文娜的疑问或“教导”,这对英国父母都会积极配合,赶紧将饭菜捡起来,立刻将衣服叠整齐,并对其夸赞一番。而父母对唐文娜一些不好的言行也会及时给予制止和正确的引导。

现在的唐文娜,正在用心涂着正确的人生轨迹,起码已经将自己的“品格火车”驶入了正轨,这些都离不开这对英国父母积极的配合和正确的指导。

唐文娜是幸运的,因为她碰到了一对懂她的父母,没有将其当成一张什么都不懂的“白纸”,而是让她在自由的天空翱翔,并及时地给予配合和指导,由此才使她掌握了足够的道德知识,并很好地运用到生活中。

而大多数中国父母将孩子视为一张“白纸”的观念根深蒂固,总是觉得孩子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总是理所当然地忽视孩子对道德知识的渴望和需求,甚至按照自己的行为标准,肆意给孩子灌输错误的道德知识。其实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班里有个同学丢了一支钢笔,刚好在小明的抽屉里找到了,于是这个同学便在教室中大声囔囔:“他是小偷,真不要脸,偷了我的钢笔!”小明怎么解释,这个同学都不予理会,其他同学也对他指指点点。

后来,老师知道了这件事,经过详细地调查发现,原来小明是在楼梯口捡到了这支钢笔,刚巧当时上课的铃声响了,于是小明就将这支钢笔放在了自己的抽屉里,准备下课后交给老师处理,没想到被同学看到后,产生了这样的误会。后来,那个同学也向小明道了歉。

回到家以后,小明将白天在学校里发生的事讲给妈妈听。然后对妈妈说:“我觉得自己是在做好事,虽然我被同学误会了,但起码他的钢笔没真的丢掉。”上小学六年的小明已经有了明确的道德观。

“什么?你傻啊。告诉你以后不要做这种好事,管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妈妈对其训斥道。

“可是,对别人的事情,能帮忙就应该帮帮忙吧……”小明的脸上写满了疑惑。

“你小孩子懂什么!告诉你怎么做你怎么做就是了,哪来那么多可是!”妈妈对儿子的反驳极为恼火。

“哦……”小明虽然十分不解,但没敢继续问下去。

可能一次这样的说教并不会对小明以后的行为产生多大的影响,但是,如果每当小明做完这样的好事都会遭来妈妈的一顿训斥,相信他以后再也没有信心做这样的事了,因为没有人愿意做永远得不到肯定,反而会遭到斥责的事情,何况还是一个孩子。

在这一点上,英国父母的确值得所有中国父母学习。英国父母极其推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的观念,他们认为,父母在孩子面前不仅仅是权威的象征,更是孩子正确品格的提供者。当孩子在某方面的行为标准上出现模糊不清的意识时,父母就要当他的引路人,让他知道什么样的言行才是正确的。这样,孩子才能够养成正确的优良品格,成为一个真正的“绅士”。

智慧锦囊

帮助孩子成长是每对父母都要面临的艰巨而重要的任务。所谓帮助,既不是“圈养”,也不是“放养”,而是要对其引导和指正。比如一个年纪很小的孩子在家中表现出“孔融让梨”的举动,并且将“梨”让给别人后,向你投去期许的目光,此时你是应该给予肯定、引导还是生气、斥责,其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会大相径庭。

所以,中国的父母应该醒悟了,不要把孩子当成“傻瓜”,认为他是没有思想的“白纸”,在道德教育方面,更应该采取积极配合的手段,给予正确的指导,否则,你就会用自己的“爱心”将其教育成自私自利、胆小怕事、目无尊长的孩子,相信没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这样。所以,父母要从现在开始积极配合、培养孩子的道德观,杜绝不良言行在自己身上发生,并给孩子灌输正确的道德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感染”教育,在日常行为中学习品德

一位英国教育家说过:“父母不要以为你们只有在同孩子谈话、训斥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其实,你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时时刻刻,即使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是在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教育。你们如何穿戴,如何与别人交往,如何对待老人和儿童……这一切对孩子来说,都有着难以估量的重大意义。”

的确,家庭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是教育孩子形成良好品德的重要阵地。孩子从小就受到父母的影响和教育,父母的处事态度、思想作风、行为习惯,都直接或间接地传递给孩子。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这句话是不无道理的。

在英国,中小学的“品德教育”被称为“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或“社会化过程”,目的是让孩子懂得做人的道理,如何自律才能融入社会,在社会中良好的生存。而这一切良好品德的形成,英国人认为不是通过课本或者上课教导出来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熏陶出来的,尤其是父母的“感染”教育。

威廉的妈妈艾玛是英国一座小城的小学教师,她非常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而且她非常提倡“感染”教育,也就是父母要以身作则。她相信,这样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父母的熏染,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品德。

艾玛有着非常好的人缘,不管是在亲戚朋友面前,还是在邻居同事面前,或者在陌生人面前,都会给人很舒服的感觉,让人愿意与她接近,愿意与她交朋友。究其原因,就是她从不与人斤斤计较,而是以一种宽广的胸怀对待周围所有的人。

有一次,威廉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艾玛买了一瓶洗发水,已经在柜台前结完账了。可是在超市的出口她突然找不到那张结完账的账单了,而旁边的收银员用轻蔑地口气说道:“想不付钱就走吗?真是笑话。”艾玛对他解释说:“不好意思,我不是不想付钱,我是在里面付过钱了,而现在找不到那张账单了,请允许我再找找好吗?”

可是那个收银员仍然不依不饶地冷嘲热讽,意思就是说她的行为等于在偷东西。最后,是在威廉的口袋里找到了,原来艾玛掉在地上后,威廉捡到放到自己的口袋里,忘记给妈妈了。掏出那张账单后,收银员羞得满脸通红,但艾玛只是说了一句:“真是对不起,让你等那么久。”就带着儿子离开了。威廉看到的是周围人对妈妈投来的赞许目光。

这件事给威廉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威廉在初二的时候遇到过这样一件麻烦事:一次课间休息时,同学们都在操场上尽情玩耍。一个男同学踢足球踢热了,就将身上的外套脱下来,让旁边的威廉照看一下。威廉接过外套就顺手将其挂在树枝上,自己在旁边看着。

这时,上课铃声忽然响了起来,那个男生对着威廉大喊:“我的外套!”威廉赶紧拉下外套,扔给了那个男生。但是树枝将外套下摆刮开了大约两寸长的口子。男生立刻气势汹汹地要求威廉给他赔,因为这是一件新买的名牌衣服,价钱不便宜呢。威廉平静地答应了他。

周末时,他将那个男生的外套带回了家,告诉妈妈:“你把这个缝缝我来穿吧,我用自己的零用钱和压岁钱给他买件新的。”

艾玛听到儿子这么说,就故意说道:“那你就好几个月没有零用钱花了哦!”

“只要保证我必要的开销,其他的我可以暂时不用。我也希望像妈妈那样,有一个广阔的胸襟,妈妈是女人都能做到,我是个男子汉,就更应该大度一点了。”

儿子的话让艾玛很欣慰。其实她知道是那个男生有点过分,这么小的口子又在衣服的下面,好好缝上根本就看不出来,如果给他缝上再赔些钱是很不错的处理方式了,没有必要非要赔件新的。而且威廉是帮着那个男生照看衣服的,怎么说也是在做好事啊。

但是,艾玛并没有把这些话说给威廉听,因为她知道,威廉能够这样做,就说明他真的体会到了宽容的意义。

一个孩子具有宽容的品质,就说明他不会事事以自我为中心,懂得替别人着想。而艾玛以身作则的“感染”教育,才是威廉形成这种良好品德的根源所在。

试想,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中国父母与孩子的身上会怎么样呢?不管孩子怎么处理,相信很多中国父母都会出于偏爱自己的孩子,而替自己的孩子打抱不平,不会心甘情愿地赔给对方一件价格不菲的崭新外套,即便是孩子有这种想法,父母也会用“你傻啊,凭什么赔给他一件新的啊……”这样的语言给予反驳。

在父母这类言行举止的影响下,孩子自然会变得越来越自私,不容许别人侵犯自己的利益,久而久之,就会很难与人相处。

孩子就像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可以从孩子的身上反映出来。很多中国父母对教育孩子的问题很头疼,平时没少对孩子进行管教,可孩子就是“油盐不进”,依然我行我素。其实,很多中国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好品德是在受感染、受熏陶中逐渐形成的,而非枯燥、粗暴的说教所能培养的。

周日到了,豆豆一家三口高高兴兴地去公园赏花。爸爸买完门票,领着豆豆正准备进入的时候,豆豆指着远处一个流浪者说:“爸爸,我们给他点钱吧,他应该很饿,老师说应该助人为乐。”

“这些人看着穿的破破烂烂的,其实都是装出来的,别上当了,没准他们比咱还有钱呢。我们赶快走吧。”说着,就拉着豆豆进了公园。

从此以后,豆豆每次碰见行乞的人,都绕道而走,还会对身边的同学说:“这些人都是骗子,我们可别上当了。”

父母是孩子世界观的领路人。成年人碰到这样的事往往会三思而后行,是成熟的表现。但是孩子不会想那么多,他只知道给乞丐钱是助人为乐的表现,如果用一两元钱就能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世界观,换回他灿烂美好的童年,又何乐而不为呢?要让孩子知道,毕竟世界上还是好人多。

孩子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与父母的培养和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教育孩子在日常行为中学习良好的品德,关键是父母要以身示范,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激励孩子,因为这样要比说教孩子有用得多。

智慧锦囊

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首先是通过父母的“过滤”再传递给孩子。父母的言行举止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孩子时时刻刻都在模仿父母的行为。中国父母容易犯的毛病是“说一套,做一套”,总是教导孩子要尊老爱幼,可自己坐车的时候却从不给老人让座;教导孩子拾金不昧,却在捡到钱的时候急忙揣进自己的腰包;教导孩子诚实守信,却经常自己谎话连篇……

这些言行怎么能够培养出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孩子呢?所以说,中国的父母要经常反思自身的所作所为,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其实他正用自己那双纯洁的眼睛关注着你的言行。也许他现在还不会对你不良的品德进行指责,但在他纯洁的内心已经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会不加分析地将父母的行为看成是“理所当然”,从而进行无意识的模仿。

这是多么可怕的结果啊!相信没有哪对父母愿意孩子到了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会说出“当年你都不赡养我奶奶,有什么资格教育我呢?”的话吧。

3.拿出勇气,敢于与陌生人问好

当今社会,很多不法分子会抓住孩子缺乏辨别能力的弱点而对其进行拐骗,这种社会现状令很过父母担忧不已。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大多数中国父母都不让孩子和陌生人说话。久而久之,孩子与人交往的意识就会逐渐淡薄,不愿意与陌生人打招呼,甚至出现了胆小、懦弱等缺乏勇气的不良表现。

萌萌就是这样一个小女孩。

萌萌今年4岁了,乖巧懂事,性格也很活泼,总是能和幼儿园的小朋友“打成一片”。对亲戚朋友等熟人也非常有礼貌,能够主动向人问好,但就是一见到陌生人就显得很害羞,有时候还会一头扎到妈妈怀里,直到陌生人走了才肯出来。

有一次,妈妈将萌萌从幼儿园接回来,然后突然想起单位还有些事需要做,就带着她一同回到单位,当时,单位里还有两个同事在加班,于是妈妈就对萌萌说:“这是张阿姨,这是李阿姨,快向阿姨问好。”

可是,萌萌只是对那两位阿姨露出了羞涩的笑容,然后就躲到了妈妈的背后。妈妈赶紧将其拉出来说:“躲什么啊?赶快给阿姨问好啊!”

萌萌一声不吭的表现让妈妈感到很没面子,于是大声训斥道:“这个孩子怎么这么没礼貌啊,在家里挺能说的,一到外面就不吱声,真是没出息。”

妈妈这么一说,萌萌觉得委屈极了,放声哭了起来。

其实,在萌萌2岁的时候并不惧怕陌生人,每次出去都会用她那稚嫩的声音叫“叔叔”、“阿姨”……可是回到家后,妈妈就会经常和她讲外面的坏人很多,一不留神就把她带走了,以后她就再也看不见妈妈了,教她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样一来,在她的潜意识里就有这样的观念:“陌生人都是坏人。”自然也就不敢说话了。

可是,妈妈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口中的陌生人和萌萌脑中的陌生人并不是一回事,因为这个年纪的孩子还没有明确的判断和辨别能力,所以她觉得所有的陌生人都是坏人,就都不予理睬了。

这是很多中国父母的通病,保护孩子的意识过于强烈,总是担心孩子受到伤害,便采取吓唬的手段,孩子做什么父母都说“危险”。特别是在对待陌生人的问题上,中国父母总是表现得很矛盾,一方面警告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一方面又要求孩子主动向陌生人问好。父母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主动与陌生人问好是在培养他开朗外向的性格,以便日后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而不和陌生人说话是为了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但关键在于,中国父母并没能将二者很好地区分开,以至于孩子将这两个概念混淆在一起,不知道如何区分。久而久之,孩子就总结出了这样一条经验:最可靠的办法就是什么也不干,什么也不说。从而变得胆小、怯懦,不敢和陌生人说话。

在这一点上,英国父母就做得很好,他们会告诉孩子与陌生人说话并没有危险,但会和他讲清楚,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以及和陌生人走才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这两种行为是坚决不允许做的。

同时,他们也会让孩子知道与人打招呼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不管是亲戚还是朋友,只要是孩子第一次见到的,只要是孩子眼中的“陌生人”,英国父母都会用引导和鼓励的方式,让孩子向他们问好。

每次带安妮出去,爸爸妈妈总会引导她和陌生人打招呼。比如,在小区里散步,只要遇到向他们微笑的人,安妮的父母就会说:“宝贝,那位阿姨看着你笑呢,说明她很喜欢你哦,快说阿姨好!”“那位奶奶和你外婆一样慈祥,你要不要问声好?”

这样可以让安妮先熟悉一下第一次见面的氛围,即便是第一次她不开口也没关系,如果在下一次见面的时候,父母就会对她说:“宝贝,你要说什么呢?”如果5岁的安妮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父母就会一再提醒她,通常情况下,她都会主动问好,而且往往会得到对方的赞扬,这无疑给了安妮继续打招呼的信心。

在公交车站等车的时候,只要旁边有人注视着安妮,父母就会引导她向人打招呼,而且会引导她说:“叔叔,你去哪里啊?”“奶奶,你怎么买这么多东西啊!”……

去超市买东西时,父母都会将钱交给安妮,让她自己去结账。而售货员也总是高兴地接过钱,并把东西递给她,还会夸奖她很能干。每当这时,安妮就觉得很满足,也就更愿意主动和陌生人说话了。

当然,父母也不会忘记经常给她灌输安全意识:“宝贝,有父母或亲人在的时候,你可以与陌生人问好,但是如果是你自己就要尽量少的和陌生人讲话,尤其是不能吃陌生人给的东西,更不能和陌生人走。”

有一次,妈妈带着安妮坐出租车,妈妈在和女司机聊天,突然,坐在旁边的安妮大声问道:“阿姨,你有孩子吗?”女司机一愣:“你是在问我吗?”安妮点了点头,女司机兴奋地回答道,“阿姨当然有孩子了,而且已经上小学五年级了呢,他是个小哥哥哦。”

之后,女司机对妈妈感叹道:“你的孩子可真厉害,才这么大就能主动和大人问话了。”

而安妮像个小大人似的说:“如果妈妈不在,我不会随便和陌生人讲话的。”她的回答更是让那位女司机惊讶不已。

妈妈欣慰地看着安妮,并对其竖起了大拇指。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安妮的父母并没有逼着她去和陌生人打招呼,而是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小小年纪的她感受到向人问好的快乐,因为她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回报——赞许、夸奖,这些给了她继续这种行为的信心和勇气。

英国的心理学家指出,3岁以上的孩子已经有了自我意识和自尊心,如果在他们不想向人问好的时候,父母强迫孩子这样做,他们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产生逆反心理,从而用沉默表示反抗。

除此之外,英国人往往会先一本正经地把孩子介绍给“陌生人”,把他当成一个大人看待,让孩子产生自信,觉得受到了重视,这样,孩子就会大大方方地向陌生人问好。即便是孩子采取了沉默的态度,英国父母也不会像中国父母那样对孩子进行一番数落,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而是让其顺其自然,也许在第二次、第三次见到这个“陌生人”的时候,孩子就会主动向其问好。

由此可见,培养孩子主动向陌生人问好,并不是件多么难的事,关键在于方式方法。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而只有父母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只要拿出你的细心和耐心,学会欣赏孩子、尊重孩子,并对其加以巧妙的引导,相信你也可以向英国父母那样教出勇敢的孩子。

智慧锦囊

当孩子不愿意向陌生人问好的时候,父母要先找出其中的原因,是因为他天性使然,本来性格就很内向拘谨,还是因为在陌生人面前没有安全感,又或是父母的言行上给孩子造成了伤害,让他不愿意开口问好?

不管是什么原因,父母都应该积极地给孩子创造与陌生人交流的机会,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碍,引导孩子鼓起勇气与陌生人说话。当孩子拿出勇气,像文中的安妮一样敢于与陌生人说话的时候,孩子就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信!

4.播种友好,收获真诚的友谊

友谊,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伟大的哲学家爱因斯坦说过:“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尤其是在孩子的青少年时期,拥有几个挚友,不仅有利于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更对他们身心健康的成长有莫大的好处。

如今,“人际关系”技能已被英国列为孩子的基本智商范围内,正像英国的一位教育专家所言:“一个缺乏社交能力的孩子比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孩子具有更大的缺陷。”

所以,英国父母非常注重对孩子的社交培养。

汉克是英国爱丁堡城市里一所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天,他气冲冲地推开家门,也没有向妈妈打招呼,就直接冲进自己的房间。因为他平时是个很懂礼貌的孩子,所以,妈妈觉得很奇怪,便走进去问他发生了什么事。

汉克显得很生气,对妈妈说:“昨天晚上本来是贾斯汀值日,可是他说有事,就让我替他,但今天老师表扬了他,还说打扫得很干净。贾斯汀居然默然接受了,这明显是在盗用我的劳动成果嘛,我明天一定找他理论清楚。”

听完汉克的话,妈妈笑着说:“孩子,你别着急,先听妈妈给你讲个故事吧。”

“从前有一片茂密的大森林,里面住着一个猎人叫穆罕,他经常在森林中安装一些捕兽的套子。因为他在这片森林中居住多年,所以十分熟悉野兽出没的线路,自然每天都有收获。

“有一天,他去收取自己装的套子,却发现野兽已经被人拿走了,套子上只留下动物的些许毛发。穆罕很生气,于是掏出了一张纸,在上面画了一个生气的脸,挂在套子上。第二天他去看的时候,发现套子上多了一片大树叶,树叶上画着一个圈,圈里面画着一座小房子和一只很凶的狗。穆罕不明白这幅画的意思,心想:为什么他取走了我的猎物还画幅这样的图呢?觉得有必要和这个人见面理论一番。于是,他就画了一个高高挂起的太阳,然后还画了两个人站在捕兽套的旁边。

“第三天中午,穆罕重新来到这里,看到一个浑身插满鸡毛的印第安人站在那里。他们之间语言不通,因此只能通过手势沟通。印第安人对穆罕做了个手势,意思是说,这里是他的地盘,穆罕不可以在这里下套。穆罕也打手势对他说:这是我装的套,你不能拿走我的猎物。两个人的神情看起来都很奇怪,彼此看着看着‘扑哧’笑出了声。

“这时,穆罕想:与其树立个敌人,还不如多结交个朋友。于是,就干脆地将那个用来捕兽的套子送给了对方,表达自己的友好。

“不久后,有一次,穆罕在打猎的时候,遭到了狼群的围追,不得已从悬崖上跳了下去。等他苏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一个帐篷里,旁边给他上药的正是之前取走他猎物的那个印第安人。从此以后,穆罕收获了一份诚挚的友谊,他们一起打猎、共同生活,成了生死与共的患难知己。”

讲完这个故事,妈妈对汉克说:“你觉得穆罕做得对吗?”“他做得很对,这样他就多了一个很好的朋友呀。”汉克坚定地回答。

“没错,孩子,你要想收获真诚的友谊,就要先展示自己的友善,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朋友越来越多。否则走入社会以后,也会处处树敌,怎么能取得成功呢?我想不用妈妈说你应该知道怎么处理这件事了吧?”汉克点了点头。

第二天,汉克不但没有向老师告发贾斯汀,反而还对他说:“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找我,谁让我们是朋友呢!”贾斯汀为此很感动,主动找老师说出了事情的真相,而且与汉克成为了十分要好的朋友,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上,彼此都互相帮助。

汉克的妈妈用讲故事的方式告诉他善待别人的好处,让他明白,只有对人友善,才能得到一份真挚的友谊。而在之后的生活中,他也确实体会到了多一个朋友的好处。

俗话说,付出才会有回报。英国人经常将这句话运用到孩子交朋友的事情上,他们认为,孩子首先要赢得同学或伙伴的认可、信任,才能获取真诚的友谊。而认可和信任的基础就是要表现出自己的友好态度,主动关心别人、宽容别人,学会以诚待人,这样别人才能将你视为知心朋友,对你“投桃报李”,这才是真诚的友谊。

然而,目前中国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中国父母的溺爱和疏于管教,很容易导致孩子“唯我独尊”或依赖父母的性格,这种性格的孩子大多不会主动与同龄的小朋友接触。即使与小朋友相处,一旦对方稍不顺他心意,他就会产生攻击的行为,表现得很不友好,这样就很难获得真正的友谊。而很多中国父母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吃亏”,就限制孩子与同伴在一起,这样更阻碍了孩子的正常交友活动。

大宝是家里的独生子,而且父母有他的时候年纪也不小了,所以非常疼爱这个来之不易的“宝贝”。从小就对他倍加宠爱,他喜欢吃的东西,父母一口都不动;他喜欢的玩具,父母哪怕是花掉半个月的工资也要尽量满足。久而久之,养成了他自私霸道的性格,小朋友的玩具,他说抢就抢,而他自己的玩具,却从来不给别人碰。

有一次,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大宝,一进家门就给父母告状:“班级里有个叫平平的男同学,拿了铅笔却不还给我。还有其他的小朋友都不愿意和我玩。”

“什么,还有这种事?明天妈妈就去找你们老师。”儿子哪里受过这样的委屈,大宝的妈妈显得很激动。

第二天,妈妈送大宝上学的时候,和老师说了这件事。经过老师的调查和班里其他同学的反映,原来是大宝看平平的文具盒很漂亮,说借来看看,可是一拿到手就不还给人家了。平平无奈之下就拿了他一支铅笔,想以此交换。就这样引发了大宝回家告状的那个场景。

其他同学也反映大宝在班里极其霸道,对同学非常不友好,总是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不还,而且还显得理所当然,自然就没有人愿意与其相处,更别说获得真诚的友谊了。

通过老师的开导和劝解,大宝的妈妈知道了自己太过溺爱孩子,在教育方式上也欠妥,希望可以通过老师的帮助,使大宝的性格有所转变。之后,老师也号召同学们多帮助大宝。一段时间后,大宝懂得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也会主动关心、团结同学,从而结交了不少要好的朋友。

在对大宝的教育上,他的父母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太过纵容孩子,从而使其养成了唯我独尊的霸道性格,不懂得谦让和付出。

现在,中国家庭的孩子大多都很娇惯,父母“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摔着”,事事都让着他,但是别人家的孩子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怎么可能凡事都忍让你的孩子呢?

而唯一、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主动向别人示好,以诚待人,中国父母应该向英国父母那样指导孩子主动示好、学会谦让,诚心实意地关爱同学和伙伴,这样才能收获更多的友谊。

相信中国的父母很清楚,当今社会中,无时无处不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协作,只有拥有更多真诚的友谊,拥有更多的知心朋友,孩子的人生之路才会更加平坦。

智慧锦囊

在中国,很多孩子都成了“独行侠”,上学、放学或中午吃饭都是形单影只,这样的孩子内心无疑是非常痛苦的,不仅容易情绪抑郁,而且还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如果你的孩子是这样的情况,那么身为父母,你就应该引起重视了,有必要引导孩子学会正确与人交往。

英国人经常强调,没有比友谊更珍贵的东西。因为在他们看来,看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他待人是否友好,而与其他的诸如职业、收入、性别都无关。

所以,父母要鼓励孩子待人友善,这样才能收获真挚的友谊。当然,父母应该先给孩子做个榜样,比如多关心帮助他人,时不时地给邻里送点“温暖”等,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懂得“播种友好,收获真诚友谊”的道理。

5.比赛重过程,输赢皆“浮云”

现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中国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其灌输了“只能赢不能输”的观念,但是他们却从没想过,如果孩子一味注重比赛的结果,就会在心里留下“欺软怕硬”的烙印。人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如果孩子遇到了挫折,他应该怎样面对呢?

孩子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说明他有上进心,不甘落后,这是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所需要的一种品质。但是如果父母不能正确地加以引导,不管什么事情,都任由孩子“只能赢,不能输”的心态发展,那么他就可能因为太想赢而“欺软怕硬”,赢了弱者便目空一切、不可一世,一旦碰到比自己强的人,就不敢迎接挑战。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缺乏直面挫折的勇气,意志消沉,逃避退缩。

而英国的父母却从不强调比赛的结果,他们比较注重比赛的过程。英国人认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应该学会如何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玩得开心又益智,这些远远胜过为孩子树立输赢的观念。

当孩子处于幼儿时期,英国父母就会关注孩子在输赢方面的表现,并采取正确合理的方式方法对其进行引导,让孩子做到既敢于创造条件争取胜利,又能在失败面前保持一颗平常心,重拾勇往直前的信心和勇气。

克莱拉这个出生在英国本布里奇的小姑娘,刚1岁半的时候,妈妈凯丝就发现她性格比较内向,而且自尊心很强,常常因为惧怕失败而不愿、不敢参加竞争性的游戏。

有一次,某奶粉厂家为了宣传自己的品牌而举办了一次亲子运动会,凯丝为了让克莱拉能够接触更多的小朋友,也参加了这次运动会。主办方将这些孩子分为几个组别,相同年龄阶层的在一个组里比赛。而克莱拉进入的是1岁到2岁的组别,他们主要是比在一大堆彩色积木里挑出相同颜色的积木,并分别放好,看谁挑得又快又多。结果在这一组的三个小朋友里,克莱拉是挑得最慢的,虽然挑得还比较准,但还是落在了其他两个小朋友的后面。

得到冠军的小朋友得到主办方奖励的奶粉,克莱拉也很想要,但是因为她输了,所以只得到一张鼓励的奖状,这让她很不高兴,还当场发脾气,又哭又闹。

经历了这件事后,凯丝开始有意识地在这方面给她灌输正确的输赢观念。随着年纪的慢慢增长,克莱拉喜欢上了扔沙袋的游戏,凯丝加入了女儿的这个游戏。凯丝在地上画一个同心圆,然后在距离圆圈几米的地方画一条线,她们要站在线上往圈里扔沙袋,然后根据沙袋是否能准确的落到同心圆里来计分。

刚开始,凯丝告诉女儿:“你可以离得近一些往圆圈里扔,并不是因为你小,而是由于你现在还不熟悉这个游戏,等你慢慢熟悉了,我们就站在同一条线上比赛,好不好?”克莱拉高兴地点了点头。

凯丝这样做的目的是想鼓励女儿不要怕输,要敢于竞争,要在比赛的过程中学会对方是怎么将沙袋准确地扔进了圆圈里的,从而克服自己的不足,这样就会一天天地取得进步,最后超越对手。

凯丝不露声色地让了女儿几个回合,克莱拉开始表现出骄傲的情绪,洋洋自得地说:“妈妈,我都赢你好几回了,你看我是不是很厉害啊!”

凯丝笑着说:“虽然你赢了,但也不能骄傲自大,而且你赢妈妈也是暂时的,并不保证妈妈经过努力不会再次超过你啊。况且比妈妈强的人还数不胜数,你和他们比还能取胜吗?如果你一胜利就骄傲,就洋洋得意,不再努力,后面的人很快就会追上你。就像那只骄傲的小白兔一样,自以为小乌龟不如自己,所以骄傲地睡了一觉,结果输给了一直努力向前爬的乌龟。你想做那只骄傲的小白兔吗?”

“当然不想,我要做那只勇敢的小乌龟。”克莱拉大声说道。从此,她牢牢地记住了“骄傲”的害处,即便是在学校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也会对凯丝说:“妈妈,你放心,我不会骄傲的。”

慢慢地,凯丝和女儿站在同样的位置扔沙袋,克莱拉输的次数多了。输得惨时,她就会急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有时干脆就不比了。每到这时,凯丝会任由女儿发泄自己的小脾气,等她情绪平稳以后,再心平气和地对她说:“赢了不能骄傲,输了也不能气馁,所有的比赛和竞争总会有赢有输,一次的输赢代表不了永远。在你和妈妈比赛的过程中,只要你尽力了就可以了。也许经过努力以后,过几天你又能赢妈妈呢。如果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别人一输就不玩了,你会喜欢这样的人吗?”

“不会。妈妈我明白应该怎么做了。”克莱拉坚定地说道。

从此以后,一有机会,凯丝就让克莱拉和小朋友比赛做游戏,女儿逐渐地不再那么在意输赢的结果了,而是非常享受比赛中的快乐和获得的知识,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和她一起玩,她对竞争类的游戏也更加有信心,能够以一颗平常心应对。

凯丝对女儿的观察很细致,在她很小的时候,凯丝就看出了女儿在输赢观念上的偏差,由此开始引导她走出这方面的“歧途”,让她知道比赛的关键不在输赢,没有人会是“常胜将军”,有输就会有赢,培养她“胜不骄,败不馁”的心理素质。只有具备这种心理素质,才能在这种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更好地生存。

而中国父母本身就很看重输赢的结果,孩子在班级没考好,父母就会说“你看人家都能考第一名,你怎么就比人家差那么多呢?”;孩子在英语比赛中得了第一,父母会说“还是我儿子厉害,你看和你一起参加比赛的小红口语可是比你差远了”……这样一来,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就会与日俱增,承受不起失败的打击,不敢面对失败和挫折。

但是中国的父母要知道,拥有好胜的心态是没错,关键是要培养孩子走向胜利的平常心,逐渐淡化他一定要赢的心理,毕竟“输不起”的孩子是无法在这个社会立足的。当然,取得了成绩也不能让孩子沾沾自喜,因为“人外有人”,如果孩子不努力,一样会落在别人后面。

小刚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从一年级开始,他就是班里的三好学生、学生干部,父母也为有这样一个儿子感到非常骄傲。别的父母都是对自家成绩不好的孩子说:“你看隔壁的谁谁谁挤进了全班的前三名,你看你,什么时候才能争口气啊!”而小刚的父母完全相反,他们会说:“还是我儿子聪明,看我们隔壁的小胖,脑子就是笨,每天很努力的样子,也才得了一次三好生,和你比差远了。”

父母经常用这样的语言“赞赏”小刚,这使他一直陶醉在自己的成功中,认为自己脑子聪明,不用怎么学,也会比别人成绩好。但是,自从他上了初中后,课程就逐渐加深,竞争对手也越来越多,从而接二连三地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很多中国父母都有小刚父母这种“偏袒”之心,过分地夸大孩子的胜利和成绩,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好成绩是因为自己脑子好而得来的,从而产生了骄傲的情绪,觉得自己不努力也可以获得好成绩。其实,再聪明的脑子如果不用也会生锈的,如果孩子取得一点成绩后便自鸣得意,而不再继续努力,那么他便会输得很惨。

英国心理学家认为,输和赢只是促进孩子前进的一种方式。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处处都充斥着输赢,但是父母要引导孩子,让输赢成为自己的伴侣。赢,是为了激励别人;输,是为了提醒别人。

比赛是生命蓬勃发展的象征,只要孩子敢于挑战,就已经迈出了胜利的第一步。虽然有的孩子明明知道自己会输,但是他挑战了,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坚持到了终点,那么,父母就应该送给他热烈的掌声!

智慧锦囊

孩子事事争强好胜是好事。但经不起挫折和逆境,承受不了失败的打击,过于注重输赢就不是好事了。在竞争中,总是有着输与赢的较量,如何看待输赢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竞争行为,因此竞争也可以说是意志力的较量。

所以说,孩子经受的考验越多,承受的挫折和压力越大,他的意志力就会被磨练得越坚强,也就不会那么在意输赢的结果了。这在克莱拉的身上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证明。

因此,中国父母要让孩子知道,在每次比赛中,有人赢,就必定会有人输,能对输赢保持一颗平常心才是真正的成功者。

6.如若说谎,后果自负

英国父母认为,小孩子说谎并不可怕,每个人小的时候都或多或少说过一些谎话,但他们也不会放任其发展。当发现孩子说谎的时候,英国父母不是盲目地责罚和打骂,而是先了解孩子为什么说谎,再对症下药,让孩子“后果自负”,从而对孩子做出正确的引导。

孩子说谎的种类也有很多,但大体可以分为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两种。

就拿5岁以下的孩子来说,由于他们此时还分不清现实与想象,所以会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出现“无意撒谎”的行为。比如晚上孩子不肯上床,会说被窝里有独角兽。对此,中国父母可能会严厉地批评孩子,警告他不准胡说,但英国父母就会耐心地对其讲清道理,这样,孩子的这种说谎现象大多都会很快消失。不过,如果孩子仍然继续自己的谎言,父母就会让他自己承担说谎的后果。

阿曼达就是这样的妈妈。

有一次,4岁的女儿说肚子疼,不能上幼儿园了,于是阿曼达试探着说:“那我们去游乐园玩好不好?”女儿以为妈妈真的想带自己去游乐园玩,于是兴奋地喊道:“太好了,太好了!”这么一喊自然漏了馅,暴露了自己说谎的行为。

看到女儿并不是真的肚子疼,阿曼达并没有对女儿进行批评和责骂,而是告诉她幼儿园里有很多小朋友和快乐的事在等着她,但是女儿依然不听,坚持说自己肚子疼。

于是,阿曼达做出了最后的警告:“宝贝,你真的不上幼儿园吗?那么你可以留在家里,但是生病了就不能玩任何东西,也不能吃好吃的,就只能老老实实地躺在床上喽!”

女儿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就痛快地回答:“好的,妈妈。”

女儿躺在床上还不到半个小时就憋不住了,想起来玩玩具。这时,阿曼达走过来,对女儿说:“我们已经说好了,你现在生病是不能玩玩具的,快回到床上去。”

看着妈妈严肃的面孔,女儿“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没有肚子疼,我说谎了,我要玩玩具,我要上幼儿园。”

“不行,妈妈最后对你说过不去幼儿园就只能在床上躺着,你也已经答应妈妈了,什么都不许玩,什么都不许吃,明天你才可以上幼儿园。我们要说话算话。”阿曼达一点也不心软。

就这样,女儿就真的在床上躺了一天,第二天一大早,她第一个起床叫妈妈送她上幼儿园。从此以后,这种说谎的情况再也没有发生过。

阿曼达女儿的谎言是属于无意的,她还不能完全区分事实与所期望的有什么区别,说出这样的小谎言也只是想赖在家里贪玩而已。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阿曼达便采取了这样的冷处理,让女儿知道赖在家里的后果,下次也自然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同样,对于“有意说谎”,英国父母也非常重视,比如孩子做了某件错事,怕老师批评、怕父母责骂、怕同学嘲笑,而对自己的错误加以隐瞒,从而说谎,英国父母就一定会找出孩子说谎的根源,同样让孩子自己承担说谎的“后果”,对其加以纠正和指导,为孩子播撒诚实的种子。

安迪在英国某城市的一所中学读书,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是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学习成绩也还不错。可是不知为什么,从初中二年级的下学期开始,他经常隔三差五地变着法向父母要零花钱。

因为学校离家比较远,所以中午的时候,安迪的妈妈就将他送到了学校附近的一家午托机构,伙食费父母都是一个月一付的。但是父母每周会给他10英镑当零花钱,可以买点水或糖果吃。

这学期的前一个月,安迪的花费还是很正常的,偶尔每周的零花钱还会有些结余。但是最近两周,还没到周四的时候,他就说没钱买水喝了,并缠着父母给零花钱。前一周,安迪对父母说是自己不小心弄丢了5英镑,父母便信以为真,又给了他5英镑。这一周他又说老师让买一本参考书,所以之前的零用钱就没有了。

安迪的父母这一次提高了警惕,并没有轻易给他钱。通过对他班里同学的打探才知道,安迪的钱并没有丢,老师也没要求他们买参考书,而是他用这些钱给班里的一个同学买了生日礼物。

了解实情的父母并没有直接揭穿安迪的谎言,而是和颜悦色地对安迪说:“宝贝,老师让你们买了一本参考书,这是真的吗?”

“是的,没错。”安迪没有发现父母的异样,依然十分镇定地说。

“那好,既然这样,我们就给你们的老师打个电话确认一下吧!”

听到这里,安迪有些坐不住了,赶紧抓住妈妈那即将拿起电话的手,央求道:“妈妈,别打了,我承认说谎了,其实那个钱是给同学买礼物了,我知道错了。”

“你怎么不早说呢!我们并不会限制你给同学买礼物,但是说谎就涉及一个人的道德品质问题,如果同学和老师知道的话,也会看不起你的。”爸爸严肃地说道,“所以,你得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一定代价。你愿意承担自己说话的后果吗?”

“我愿意承担。”安迪此时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低着头答应了。

“这个月的零用钱全部取消,如果你实在需要钱用的话,就要靠给家人服务来换取。”

“我同意,这是我的不对,受到惩罚也是应该的。”安迪坚定地说道。

在之后的一个月里,父母真的没有给安迪一分零用钱。有一次,学校真的要买参考书的时候,安迪便给父母洗了5件衣服换取了参考书的5英镑。

这之后,安迪吸取教训,真的没有再撒过谎。

每个人做错事都要受到惩罚,而孩子说谎的行为更是不容忽视,需要让他承担一定的后果,他才能记住自己的错误。所以,安迪的父母知道真相后并没有像中国父母那样急于戳穿孩子的谎言,然后再来一顿责骂或痛打,因为他们知道这样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让孩子为了逃避父母的打骂而形成继续说谎的恶性循环。而是让安迪知道说谎的行为是不对的,并给他承认错误的机会,让他知道说谎后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这样他就会记住自己说谎行为的错误性和严重性,以后便不会再轻易说谎。

英国父母认为,发现孩子说谎后,重要的是对其进行教育,帮助他认识说谎的危害,在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表示会改正时,父母一定要对其表示信任,这样孩子才能受到鼓舞,彻底改掉这种不当行为。当然,为了让他吸取教训,往往会让他承担一定的“后果”。

中国父母往往在知道孩子说谎后,会不分青红皂白地对其进行打骂,认为这样可以制止孩子说谎的行为。其实这样做很容易让孩子对父母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在下次做错事的时候继续撒谎,导致恶性循环。

英国父母的做法是非常聪明的,他们不会对说谎的孩子进行体罚或强烈地斥责,而是切合实际,就事论事,并让其承担应有的后果。这样,他才会明白诚实的重要性,从而改掉撒谎的恶习。

智慧锦囊

英国人认为,诚信教育贯穿人的一生,英国父母经常教育孩子“不许说谎”,在学校里,耳闻目睹的是“诚实”二字,可见他们对诚信的教育是多么重视。

要想孩子不养成说谎的恶习,就要让他承担说谎的后果。当然,所谓的后果并不是盲目地加以斥责,或进行非常严厉的惩罚,因为这样会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如果下次犯错会为了逃避惩罚而继续说谎。

总而言之,说谎属于一种恶习,一个从小不说谎的孩子,长大后说谎的几率会很低;反之,长大后很难让他不说谎。

当遇到孩子说谎的问题时,父母不能对其迁就,任其发展,当然也不能随便责骂,更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走出说谎的误区才是明智之举。

7.多找朋友聊聊天,减少抱怨

抱怨是一种包含着多种负面情绪的代偿,它就像人身上的毒瘤,所以,父母要帮助孩子克服这种坏习惯。

英国的教育界认为,社会上一切不合理、负面的事物,也是这个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一生不可能时时处处都顺心如意。然而,抱怨连连不但解决不了孩子所面临的问题,反而会产生更糟糕的负面效应。因为一旦抱怨的情绪占上风,那么积极解决问题的念头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变为零。

英国父母就非常注重教育孩子抱怨的问题,他们认为一个喜欢抱怨的孩子是没有未来的。中国留学生小马就深有体会。

史密斯夫妇是英国同一所大学的老师,只不过他们所教的课程不同。一个是教语言学的,一个是教心理学的。而小马就是他们的学生,因为小马非常勤奋好学,所以史密斯夫妇也比较偏爱他,一来二去他们就成了很好的朋友。当然,身为老师,史密斯夫妇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自然不会松懈,尤其是在品德方面。

有一次,史密斯夫妇邀请小马去家里共进晚餐。在吃饭的时候,史密斯10岁的儿子在与7岁大的妹妹争抢一块烧牛肉时,不小心将自己面前的一杯饮料打翻了,于是他怒气冲冲地说:“都怪妹妹,害得我打翻了饮料。”

儿子的话音刚落,史密斯就把手伸到他面前说:“把这周的零花钱都交出来吧。”孩子一声不吭地起身离开,一会儿就将5英镑交到了父亲的手里。这一段场景将旁边的小马弄得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难道是儿子说错了话,父亲在惩罚他吗?

看到小马一脸诧异的样子,史密斯对他解释说:“我们家有一条‘家规’——任何人都不能在家里进行抱怨,说些负面、消极的话。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每违反一次就罚款5英镑,这些罚款都被放进家里的一个专门储蓄罐中,作为全家每年的旅游基金用。”

史密斯说自己和妻子也经常被“罚”,比如自己有时在家不经意地抱怨学校里某位同事的不是,妻子有时会抱怨某种食物的物价又涨了,邻居家的小狗又在乱叫了……每当这时,两个孩子就会兴高采烈地伸出小手向他们收“罚款”。

当然,罚款并不是目的,关键还是要减少抱怨这种不良情绪。所以每当自己在家里或外面遇到不顺心的事,想抱怨的时候,史密斯夫妇总是会给朋友打个电话,约朋友聊聊天,倾吐一下心中的不快。人们常说“旁观者清”,当自己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时,总是会把责任推卸到对方的身上,但在和朋友说完后,他会站在客观的角度上为自己分析这件事,从而让自己明白这点小事其实并不值得自己这么大动干戈、抱怨连连。

所以,他们也将这种减少抱怨的方法传授给自己的孩子。晚饭后,史密斯找到儿子,告诉他当自己遇到不顺心的事,产生不良情绪时,可以找朋友聊聊天,发泄一下心中的不满,然后让你的朋友客观地帮你分析这件事情,到底有没有必要抱怨。如果他觉得这是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没有必要这样大动肝火,你也就把这件事忘了吧。因为人无完人,当你再抱怨别人的时候,对方也可能在抱怨你。

最后,史密斯对儿子说:“如果你经常抱怨,长此以往就会产生消极的心态和习惯,这样对你以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爸爸妈妈也是你的朋友,如果有不开心的事,我们也可以帮你分析哦。”

“爸爸,我明白了。希望以后我们家的那个储蓄罐空空的才好。”儿子信誓旦旦地说。

在英国,几乎每对父母都是“史密斯夫妇”。他们认为孩子经常抱怨并不是件可以忽略不计的小事,因为这样对他良好品格的形成是非常不利的。如果一个孩子碰到一点小事就抱怨,或自怨自艾,那么就不会有大的发展和进步。

英国的教育界认为,抱怨是会传染的。比如,班里如果某一个同学抱怨某节课非常枯燥乏味,自己不感兴趣,那么本来那些学得很好的同学,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大家就都产生了厌学的情绪。所以,英国人很注重培养孩子不抱怨、乐观积极的心态。

但是在中国,大多数父母会纵容孩子抱怨的行为,甚至有时候还会和孩子一起抱怨。比如,一个孩子下了幼儿园后,对妈妈说:“今天的晚饭真难吃,都没有我喜欢吃的肉。”“是吗,都没有肉?真是抠门的学校。下次就不要吃了,回家妈妈给你做好吃的。”这样一来,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抱怨是有效果的,是对的,因为得到了妈妈的认可。

这位妈妈没有意识到孩子的抱怨到底是为什么,是饭菜真的不好吃,还是孩子挑食呢?而是一味附和孩子的抱怨,久而久之,他就会越来越挑剔,产生越来越多的抱怨和不良情绪。这显然对他的成长是不利的。

但是,英国父母却从来不这样。在英国的学校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有一半的天才都是被‘抱怨’给扼杀了。”只有拔掉孩子身上那根叫“抱怨”的芒刺,然后在原地种上一株芳香的玫瑰,人生之路才会更加精彩。

绮莉也是个喜欢抱怨的英国小姑娘,刚上小学五年级,每天回家都开始抱怨这抱怨那,似乎她没有一天是开心的。

比如,一坐在写字台前,她就会说,烦死了,老师每天都留这么多作业,压得我们喘不过气,老师真是不把我们当人看。

在饭桌上,她会说,学校的饭菜简直不是人吃的,好多同学都自己去外面买吃的。

看电视时,她会说,这些编剧怎么这么弱智,能编出这么烂的剧情,糊弄三岁小孩呢吧?

有一次,她又在抱怨班里的一个同学喜欢显摆自己,成绩考好了就告诉这个,告诉那个,让她很不舒服。于是妈妈走过来对她说:“你喜欢吃米饭吗?”

绮莉有些愕然,但仍回答道:“不喜欢,我喜欢吃面包。”

“那有没有人喜欢吃米饭呢?”妈妈继续问道。

“当然有。”

“那你不喜欢吃米饭是米饭的错吗?”

“不是啊,妈妈怎么会这么问。”绮莉有点不耐烦。

“那你不喜欢那个同学是他的错吗?”

绮莉这时才明白妈妈的意思,是在暗示她的抱怨是不对的。看着绮莉低下了头,便继续对她说:“你和凯莉不是很好的朋友吗?你们可以就这个问题沟通一下,看看她是怎样的想法,也可以将你的想法说给她听。如果她觉得那个同学很不好,那就说明那个同学真的有问题。如果凯莉,或者你其他朋友都觉得那个同学没什么大问题,就是有点喜欢炫耀而已,那你可能就是有点小题大做了。”

第二天,绮莉真的按照妈妈的话做了,她不仅就这个问题和凯莉聊了很长时间,还和其他朋友进行了交流,结果,别人都没有她这么深的抱怨。她由此才发觉问题出现在自己身上,是自己对那个同学有偏见,因为他每次都考在绮莉的前一名,所以让绮莉觉得心里很不平衡。

经过朋友的疏导和安慰,绮莉才认识到是自己太挑剔了,还把自己的心情弄得很不好,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样。

从此之后,绮莉只要心中有不满,想要抱怨的时候,就会找好朋友聊天,她的抱怨也越来越少,人也变得积极乐观了很多,自信心也增强了很多,学习成绩也随之提高了,在期末考试的时候还超过了那个她之前一直抱怨的同学呢!

当孩子进行抱怨的时候,绮莉的妈妈没有顺着她的情绪走,但也没有对她进行斥责,而是用巧妙的方式,引导她去与朋友聊天,让朋友来开导她并给她安慰。

现在有很多孩子听不进父母的话,认为父母总是和自己对着干。而朋友就不一样了,和自己年纪相仿的朋友往往能理解自己的心情,所以朋友的劝说往往会起到很好的疗效。

所以,这位英国妈妈是非常聪明的,不但将绮莉从抱怨的不良情绪中带了出来,而且还让她更有信心,学习成绩也大大提高了。

其实,有时候,父母也需要以身作则,就像上文中的史密斯夫妇采取民主的手段,将“家规”严格执行,父母也不例外,给孩子做个良好的榜样,在这种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孩子自然就“近朱者赤”,养成积极向上的优良品格了。

智慧锦囊

遇到事情只会抱怨的孩子,就会产生消极、负面的情绪,碰到不顺心的事或挫折时不懂得反思,不会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久而久之,就会变得消极懈怠,认为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慢慢流失,这会对他的成长带来严重的影响。

所以,父母们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就是减少孩子的抱怨。其实,只要父母们自己学会少抱怨、不抱怨,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让他在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中成长,孩子就自然而然会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当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可以学习英国父母的巧妙方式,让他多和朋友沟通,以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从而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要想使孩子的身上永远保持积极向上的正面能量,就从他的朋友入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