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国父母这样教孩子自信 » 英国父母这样教孩子自信全文在线阅读

《英国父母这样教孩子自信》第六章 交往法则: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享受主动带来的优势

关灯直达底部

1.找朋友,需要有相似的爱好

英国著名小说家盖斯凯尔夫人在《玛丽·巴顿》一书中提到:“如果你有一个朋友,能把困难的问题分析得很清楚,知道怎样去应付,又能确定哪一个办法最聪明、最恰当。一切的困难,到头来都迎刃而解,那真是再愉快不过的事情。”

人生如果没有友谊,如同菜里没有加盐,可谓单调、乏味。英国人认为,真正的友谊是一种心照不宣、相互信赖的关系。如果我们身边有很多朋友,而且与他们保持着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些朋友的力量来解决一些难题。任何人都不可能拒绝朋友而独自过着孤寂的生活。

孩子更是如此。大多数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渴望拥有更多的友情,高兴时有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和喜悦,烦恼时有人给出谋划策、分担忧愁。

前不久,在英国的一些育儿亲子网站上,掀起了一股给孩子“找对象”的风潮,英国那些年轻的潮爸潮妈们在网站上注册登记,晒出孩子的年龄、性别、照片,以及“择偶”要求,像模像样地选起了“小女婿”“小媳妇”。说是给孩子找对象,其实不过是一个噱头,这些年轻父母的真正意图是给孩子找一个兴趣、爱好差不多的玩伴。

英国父母普遍认为,孩子只有跟自己兴趣、爱好相似的朋友在一起,才会感到快乐,也更有益于他日后的成长。比如,如果孩子的性格比较安静,有着琴棋书画这样的爱好,那么他就很难融入到那些喜欢追追打打、上蹿下跳的孩子中间,因为这样会使其产生焦虑的情绪。因此,引导孩子找与自己有相似爱好的朋友很重要。

约翰从满月以后,史密斯夫妇就会经常带着他在小区里面遛弯,由此也结交了很多新朋友,包括父母和孩子。史密斯夫妇往往会找那些与自己孩子年龄差不多的父母在一起交谈,交流育儿经验。

虽然这些孩子那时还不会说话,但史密斯夫妇会用自己的语言来引导约翰与志趣相投的孩子接触,比如他们会说:“宝贝,这是琳达姐姐,她和你一样也喜欢迈克的歌,你们以后一定能成为好朋友。”“这是盖尔弟弟,他也喜欢《伦敦大桥垮下来》这首儿歌,你们以后可以互相朗读哦!”……

从约翰开始会自己走路、开始牙牙学语的时候,史密斯夫妇会经常带着他来到正在进行着某项约翰同样有兴趣的活动的小朋友中间,鼓励他参与进去。比如,小朋友们正在用笔在纸上涂鸦,史密斯夫妇就会对他说:“宝贝,你看他们在画什么,你在家里不是也很喜欢画画吗?你可以试着问问他们是否愿意和你一起玩。”通过父母的鼓励,约翰通常也很愿意尝试加入自己喜欢的活动中,他诚恳的请求也往往会受到小朋友们的欢迎。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父母的引导下,约翰逐渐学会了找那些和自己爱好相同的伙伴一起玩,自然也很容易和那些伙伴成为要好的朋友。而且由于志趣相投,他们会有共同的话题,可以互相帮助,诚心以待,这样的友谊也会更长久、更牢固。

不仅如此,约翰还学会通过寻找共同的兴趣爱好而在陌生的环境中结交新朋友。

进入初中大门以后,里面的教学楼差不多有小学的好几倍多,楼里的一切都让约翰感到巨大无比。教室门就像高塔一样矗立在约翰面前,连新同学都显得非常高大。一张张陌生的面孔让他感到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里没有他熟悉的事物。他想交新朋友,但又担心自己和新同学没有相同的爱好。

这时,他想起了之前父母经常对他说的话:“来到一个新环境的时候,不要惧怕,要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同学中间,相信自己的社交能力。他们中间总会有和你志趣相投的人。加油!”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约翰向周围看了看,想找一些看以来比较友好的同学。看到几个男孩子在一起嬉笑着吃饭,他勇敢地走过去,诚恳地问道:“你们好,我可以坐在这里吃饭吗?”

“当然可以。”一位叫阿曼达的胖男孩热情地说道:“我们正在讨论最近正在热播的一部电影——《舞动人生》,那个小比利真的很值得佩服,能够在重重压力下选择自己的人生,很值得我们学习呢!”

约翰对阿曼达的话深表赞同,他也这么觉得。然后问道:“你们看过这本书吗?”

“我看过,我觉得还是书写得比较好,书中的很多情节都在电影中被删减了。”特佛雷接道。

没想到还有和自己一样喜欢这本书的人,约翰真是高兴极了。

“放学后,我们一起去图书馆借这本书来看吧!”约翰兴奋地说道,“当然,这个电影我还没看过,有谁愿意和我一起去看吗?”

“我也没看过,我们周末一起去吧。”旁边一直只顾着吃的伊桑听到这个建议赶紧应允道。

就这样,约翰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顺利地结交了好朋友。除了这部电影,约翰还发现,阿曼达和自己一样喜欢滑旱冰,别看他比较胖,但在旱冰场上可一点也不逊色,甚至可以用“身手矫健”来形容;而特佛雷和自己一样喜欢弹钢琴,只要有空他们就会在一起切磋琴技,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们的钢琴居然双双达到了八级的水准,还一起代表学校出去参演呢!

至于那个伊桑,看他“吊儿郎当”的样子,其实他是街舞高手呢!约翰也一直对这个很感兴趣,只是还没得空找人学呢,这不就是现成的小老师吗?没想到自己刚上初中,就结交了三个和自己有着相似爱好的好朋友,约翰真是比得了100分还高兴。

从此以后,他们三个经常到对方的家里做客、聚会,彼此间有更多的共同话题,从而也培养了更多共同的兴趣。

史密斯夫妇发现,约翰变得越来越有主见,越来越勇敢,碰到一些困难或挫折的时候,往往能够勇敢面对,并积极克服。后来他们才知道,这都是志趣相同的朋友在起作用。约翰结交的这些朋友不仅和他有着相同的爱好,而且都胸怀大志,面对生活有着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经常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本来就开朗乐观的约翰自然也就变得越来越豁达,越来越有自信。

有着相似爱好的两个人,可以迅速拉近彼此距离,让人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对于处在需要玩伴时期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而史密斯夫妇深知这个道理,因此便侧重从兴趣、爱好着手,引导孩子如何交朋友。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会话能力、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还可以让孩子从好朋友那里学到自己身上所欠缺的东西。

英国父母认为,因为是同龄人,所以在不开心的时候能够相互吐露心声,并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帮助,这对孩子的身心都是很健康的。

但是很多中国父母往往会考虑不到这一点,往往会把成绩好作为孩子交朋友的标准,这是带有一定偏差的。学习好的孩子并不代表他的素质就一定高,他的品德就一定好,如果孩子结交了学习成绩好,但与自己兴趣爱好却截然相反,并且瞧不起自己的人,他会感到很不自在,会产生自卑感。同时彼此之间没有共同话题,也就聊不到一块,友谊自然不会长久。

因此,父母们要记住,友谊是以相同爱好为基础的,只有让孩子与那些志趣相投、积极进取的人交朋友,这份友谊才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质。

智慧锦囊

对孩子来说,童年时光不仅需要父母的陪伴,更需要同龄的好朋友。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才会体会到更多的乐趣,才会身心放松,感到快乐和愉悦,这也更符合他们的天性。因此,英国父母会鼓励并帮助孩子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以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英国父母认为孩子与跟自己有相同爱好、品行优良的人交朋友,会在课外时间有共同的话题,对彼此有更大的影响力,心情不好的时候还可以互相开导,不用什么事情都依赖父母,或是自己一个人闷在心里。

相同的兴趣和价值观会让他们更加珍惜这份友情,彼此激励,增强信心,对孩子长大后的择友标准也是很好的积累。

2.观点是自己的,不能强加于他人

在中国某城市的一个小区里面,晶晶和亮亮每人手里拿着一个不同口味的棒棒糖。这时晶晶对亮亮说:“这个牛奶味的棒棒糖好香啊!”

“不对,是草莓味的,很甜的。”亮亮反驳道。

“我说是牛奶味的就是牛奶味的。”晶晶不甘示弱。

“明明就是草莓味的,你舌头出问题了。”亮亮继续坚持自己的观点。

……

就这样两个人争执不休。

其实,这种说话方式在中国的孩子中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他们都愿意让别人听从自己的观点。不论是在择友还是参加某项活动上,通常会把自己定位在“领导”的位置,喜欢指挥别人,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图去做事。孩子的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离不开父母在家中的影响和教育。

中国父母往往会对孩子过分呵护、百依百顺,由此而形成了孩子专横跋扈的性格,除了知道以自己为中心以外,全然不顾别人的感受,总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他人身上。

还有一些中国父母会将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长此以往,会在孩子的心理形成一种“投射效应”,也就是习惯将自己的态度和观点投射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和自己有着相同的想法,这对孩子的社交是非常不利的。

英国父母则截然不同,他们从小就非常尊重孩子,不会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当然也会注重扭转孩子的“自我中心性”。他们会告诉孩子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不尽相同,大家有着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行为习惯、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目标和追求,只要在道德允许范围内,都是被社会接受的,所以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和评判别人,更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否则就难以被他人喜欢和接受。

别看妮可拉今年才8岁,但她却不像这个年纪的中国孩子那样,有着自我意识过强、专横霸道、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情。相反,她非常懂得尊重和宽容别人,当与别的小朋友在交流中有不同的观点时,总是能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和想法,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但是,妮可拉今天的这些良好表现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与父母的家庭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妮可拉3岁的时候,有一次和妈妈坐在一起吃饭,忽然她说妈妈拿叉子的手不对。

“怎么不对了?”妈妈问道。

“应该是这只手拿叉子才对。”妮可拉指了指自己的左手。

“哦,你觉得妈妈拿错了吗?那我们换一下座位看看怎么样?”可是换完座位后,妮可拉还是不明白,说:“真是奇怪,妈妈怎么又拿错了呢?”

这时,妈妈走到孩子的背后,两只胳膊与妮可拉的两只小胳膊相重合,说:“你看,妈妈刚才没有换手,为什么现在我们就是同一只手拿着刀叉呢?”

妮可拉歪着脑袋想了想,似乎有些不明白。

“刚才你看到妈妈拿着叉子的手不正确,是因为我们是面对面坐着的。你是做在自己的位置上看妈妈,所以就以为妈妈拿的不对。现在我们站在同一位置,你是在妈妈的角度看,所以可以看见我们都是用左手拿叉子的。”妈妈耐心地解释道。

虽然当时妮可拉还不太明白妈妈说的话,但她有了站在别人角度看事情的意识。

还有一次,妈妈做了炸鱼排,家里所有的人都说新鲜可口。只有5岁的妮可拉说:“妈妈,这个鱼排是臭的。”如果换成是中国父母,此时肯定认为是孩子在胡闹,故意找事,并盲目地对其进行狠批。可是妮可拉的妈妈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将妮可拉的鱼排拿过来,咬一口尝了尝,果然不怎么新鲜,然后对妮可拉说:“你尝尝妈妈的这块鱼排,看看是不是臭的。”

“妈妈的这块很好吃呢,一点也不臭。”妮可拉吃惊地说。

“对啊,因为这些鱼排并不是同一条鱼身上的,可能有些鱼是放了很多天的,而有的鱼是刚捞出来的。所以说我们刚才所尝到的味道都没有错,如果妈妈刚才把自己尝到鱼排味道的意识强加给你,硬说你的也是新鲜的,是不是对你很不公平啊?”妈妈总是能够在妮可拉亲身感受后,抓住机会,告诉她一些不争的事实。

“妈妈,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我不会强行让别人同意自己观点的。”妮可拉郑重其事地说。

妮可拉能够说出这样的话,并不是在“照葫芦画瓢”,通过父母在这方面对她长期的熏陶,她能够懂得尊重别人的想法,而不是把自己的意愿“投射”在别人身上。

有一次,在幼儿园里,妮可拉突然听到身后有一个小朋友喊道:“老师,这个小汽车是坏的。”可是这时老师不在,于是“爱管闲事”的妮可拉便走过来说:“不对啊,我刚才玩的时候还是好的呢,怎么可能坏呢?”

“可我现在玩它,它不动了,不就是坏了吗?”那个小朋友振振有词地说道。

听完这句话,妮可拉并没有反驳他,让他听从于自己的观点,而是接过那辆小汽车,自己检查了起来,翻过来一看,才发现小汽车“肚子”下面的开关没有打开,所以它才不动,便被那个小朋友误认为是坏了。

于是,妮可拉将小汽车“肚子下面”的奥秘告诉了那个小朋友后,那个小朋友非常高兴,还有点崇拜她,连小汽车都会修呢。从此以后,他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这样的事情在妮可拉的成长过程中发生过很多,而每当妮可拉想与对方“据理力争”的时候,都会想到“刀叉”和“鱼排”的事情,那两件事情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她明白把自己的意图强加给别人,不但会让对方感到很不舒服,还不利于事件的解决。而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宽容和理解对待别人,不仅能够很好地处理问题,还会让别人觉得她很友好,很大度,从而都愿意和她交朋友。

英国的一位儿童心理学专家指出,3岁左右的孩子便有了自我意识的萌芽,就会以自我为中心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物,这时候是培养孩子如何与周围世界相处,引导孩子走出“自我心理定势”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时缺乏正确的引导,孩子的自我意识会进一步强化,从而愈演愈烈。

因此,英国父母会在孩子自我意识萌芽阶段,在日常的生活小事中,逐渐引导孩子认识到以自我为中心的弊端,让他慢慢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只有学会宽容和尊重别人,也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友好相待。而妮可拉就是一个在父母的引导下而走出“自我心理定势”的良好例子。

由此可见,要想孩子不那么的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考虑别人的想法,父母就要尽早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样也是使其能够与其他伙伴融洽相处,提高社交能力的有效途径。

智慧锦囊

孩子形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他人,通常与父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有关。很多自我意识严重并任性的孩子,在家中都是“小霸王”,不懂得关心长辈,从来不做家务劳动,好吃好玩的东西都要归为己有,并且总是会强行让人接受自己的想法。相信这些现状在中国家庭并不少见。

英国父母认为,以自我为中心会严重影响孩子对自己和对别人的认识,影响他与其他孩子的友好关系。因为孩子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会逐渐认识到自己不能一直心想事成,别人不会永远听从自己的意愿,如果突然让他接触到这样的事实,会使其心理不平衡,从而不利于他的心理健康。

因此,为了杜绝这种不良现象的发生,在孩子自我意识萌芽时期,父母不妨对其进行“同心理”教育,遇到事情让孩子多想想:“如果别人也这样对你,你会有什么感受?”让孩子学会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久而久之,就会克服这种“把自己观点强加于人”的思维习惯。

3.来自同伴的压力,必须坦然面对

英国的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项这样的试验:研究人员将10个孩子带到一间教室,在黑板上画出了3条直线,然后让这些孩子找出其中最长的一条。研究人员指向的第一条直线显然没有另外两条长,但当他说道“认为这条直线是最长的请举手”时,有9个孩子都将手举了起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原来这9个孩子是研究人员事先挑好的“托”,试验之前已经告诉他们要选第二条直线,而试验的真正对象只有剩下的那一个孩子。当这个孩子看到那举起手的9个孩子后,脸上闪出了一丝怀疑的神情,但是他最后还是和同伴做出了一样的选择。这就是所谓的“同伴压力”。

英国父母认为,从孩子进入幼儿园,就是他社会化重要过程的开始。在这段新的人生旅途中,陪伴在孩子身边的除了父母和老师以外,更重要的还有同伴。因为在以后的日子,孩子将在同伴的陪伴下,度过一个漫长的生活与学习时光。所以,同伴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孩子不仅能感受到很多快乐,同样也面临着压力。即便是一名2岁的孩子,也能够感受到这样的压力。比如在一群同龄的孩子中,一名2岁的孩子看到他的大多数同伴都在水坑里踩踏,那么他就会选择模仿这种行为。这就说明孩子很容易受到来自同伴的压力。

英国父母觉得“同伴压力”犹如一把双刃剑,既能给孩子带来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会存在一些消极的影响。所以,英国父母会采取一些适当的策略,引导孩子学会坦然面对来自同伴的负面压力。

在波文还不到2岁的时候,父母就发现他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开始受到周围同龄小朋友的影响。当别的小朋友在地上翻滚的时候,他也会慢慢地躺在地上,试图模仿这一动作;当别的小朋友在大声歌唱的时候,他也会跟着小声哼哼;当别的小朋友在大口吃饭的时候,不管这个菜他平时是否爱吃,波文都会凑上前去张开自己的小嘴,想要品尝……

当发现孩子的这一特征时,波文的父母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来自同伴的积极的压力可以带动波文前行,激发他的潜力,从而使其变得更强大;担心的是那些来自同伴的消极的压力则会阻碍波文的成长,使他染上不良的习惯和嗜好。

于是,波文的父母针对孩子这一问题特意请教了心理专家。心理专家告诉他们,同伴之间的影响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而逐渐超过父母的影响。所以,父母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言行,注意利用积极的同伴的压力来做孩子的榜样,而面对那些不良的同伴的压力时,要教孩子学会独立思考,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能做,从而学会坦然面对。

听完心理学家的一番话,波文的父母心中大致已经有数,经过商量后,他们决定对波文的日常生活中的“同伴压力”给予引导和教育。

在平时的生活中,不管波文犯了什么样的错误,他的父母都不会像中国父母那样对他盲目地斥责或打骂,也不会对波文有过高的要求和过多的约束,因为他们知道这些言行都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认为父母不关爱自己,从而受同伴压力的影响更加严重。因此,波文家的教养方式以民主为主,多给他鼓励和引导,帮助他解决问题。这样的家庭教育,不仅使父母与波文建立起健康、积极的亲子关系,也帮波文建立了自信,发展了应对同伴压力的积极策略。

邻居家的小姐姐汉娜比波文大2岁,按理说,两个孩子是玩不到一起的,但是波文就像一个小跟屁虫一样跟随着汉娜进进出出,汉娜也欣然承担起姐姐的角色。于是,波文的父母经常看到当汉娜进屋后换拖鞋的时候,波文也会不由自主地找出自己的小拖鞋换上,而不需要父母的反复催促;当汉娜在餐桌上大口吃着绿叶蔬菜时,波文也开始对那些他平时看都不看一眼的“绿色植物”产生了兴趣;当汉娜自己坐在小马桶上小便或大便的时候,波文也学着姐姐的样子,主动地找出了自己的小马桶开始练习……

这一切都让波文的父母感到很欣慰,知道这是同伴压力带来的积极效果。当波文跟随着做的时候,父母会对其鼓励和赞扬。而波文也会在父母的称赞声中做得更好。但凡事有利就有弊。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汉娜也不例外。

有一次,波文的父母看到波文在抽屉里乱翻,便问他在干什么。刚上幼儿园不久的波文说在找钱。

“你找钱干什么?”波文的父母惊讶地问道。

“今天放学的时候,我看见汉娜姐姐和几个哥哥在商店门口买冰激凌吃,而且他们每个人都买两盒呢。他们说如果我想和他们做朋友就也应该这样。我很想成为他们的朋友。”波文用祈求的眼光看着爸爸妈妈。

听孩子这么一说,波文的父母意识到同伴压力的负面效果不可避免地来了,他们决定利用这个机会让孩子学会捍卫自己的权益,不能为了“合群”就事事顺从伙伴。于是,波文的妈妈说:“你上次吃了两盒冰激凌的后果还记得吗?”

“嗯,肚子疼了一个晚上。”波文似乎还心有余悸。

“冰激凌本来就不是健康的食品,这些书里已经讲得很明白了。更何况是一次吃这么多,对你的肠胃更是没有好处。妈妈承认,汉娜姐姐的身上有很多值得你学习的优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她身上就没有缺点和问题,她乱花钱买冰激凌吃就是个很不好的习惯,而且她还‘怂恿’比自己年龄小的你和她一样做这种不好的事情,就更不对了。”妈妈耐心地解释道。

波文此时似乎也觉得妈妈说得很有道理。

“真正的朋友需要彼此真诚相待,而不是一味地迁就、委曲求全。朋友之间也会有分歧和不同的意见,就像我们一家三口一样,平时不是也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吗?此时,我们就要把各自的看法和感受表达出来,而不是违心地去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我想这些你们的老师也说过吧,这就是做人应有的原则。”爸爸接着说道。

听完爸爸妈妈的建议和开导,小波文有些开窍了。第二天,当他再次看到汉娜和她那几个朋友在商店门口大口大口地吃冰激凌,并邀请他加入的时候,他态度友善地给予了拒绝,并告诉他们吃冰激凌和乱花钱都是不好的行为习惯,并号召他们用这些零用钱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买些有用的书籍或捐给有困难的同学。

其实,上一次汉娜吃了过多的冰激凌也有了肚子疼的症状,但因为不是很严重,再加上其他朋友的怂恿,就忘记了上次的教训。这回听到波文这么说,她也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决定改掉自己的这个坏毛病。波文没想到自己的话可以起作用,于是更增强了他坦然面对同伴压力的信心,也明白了在交朋友的时候要有自己的立场和主张。

从此以后,波文在面对同伴那些不好的压力的时候,总是能勇敢地说“不”,而不是碍于面子就随声附和。即便是对方因为他的拒绝而将其“孤立”,他也能坦然面对,因为他已经有了自己的道德行为标准,知道朋友之间是可以存在分歧和不同意见的,同伴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往更好的方向前进,改掉那些不良嗜好,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朋友。

在孩子强大的同伴压力面前,父母对其义正言辞地批评所起的作用不大,倒不如让孩子认清事实的真相,让他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哪个孩子也不傻,他自然也就会得出自己的判断。波文的父母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

相比之下,中国父母就很少能做到这一点,他们往往会在自己的孩子模仿其他小朋友不良的行为动作时,说出这样的话语来刺激孩子:“你就看见人家买新玩具了,你怎么没看见人家考试得了第一名呢?”“人家买名牌鞋你就要啊,你怎么没看见人家父母挣多少钱呢?”……

殊不知,这样的话语会让孩子产生误解,认为父母没有满足自己的要求是因为自己没考第一,是因为家里的钱没有人家的多,这样不仅不会让孩子认清真正的道德标准,还会使其对父母心生埋怨,而无法从根本上划清是非对错的界线。

而英国父母在这方面就掌控得很好,对于同伴给孩子造成的积极压力,他们会对其进行肯定,并鼓励他继续这种良好的行为;而对于同伴给孩子带来的消极压力,他们会引导孩子走出这样误区,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能够坦然面对“同伴压力”。

智慧锦囊

英国父母经常告诫孩子:“不要成为没有思想的人,不要成为别人意志的奴隶,要做你自己。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你可以尊重自己内心的想法,而不是委屈自己对他人随声附和,这才是你社交能力的最高境界。”

的确,父母应该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行为标准,让他们懂得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提升孩子的自我认同感,帮助他们学会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建立起成熟的自我概念,这有助于孩子应对“同伴压力”。

当你的孩子不再过分依赖同伴,当他们十分了解自身,特别是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信心满满,能够自我肯定,并具备了自主定向的能力时,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不会在他人与自我之间迷失、徘徊,也就自然而然地会坦然面对来自同伴的压力了。

4.待人接物,越小练习越好

一位中国研究生要出国进修,专业知识等方面的考察都已经通过,于是他兴致勃勃地来到大使馆办签证。在使馆人员与他进行交谈的时候,发现他一边说话,口里还嚼着口香糖,同时还在乱翻人家办公桌上的物品,除此之外,还时不时地随便打断对方的讲话。他的这些行为让使馆的工作人员感到非常不舒服。

最后,这位研究生因为缺乏最基本的学者风度和待人接物的礼貌,而被拒绝出境。

这位研究生的不良言行并不是一天形成的,经过调查得知,他的父母从小只注重对其文化知识的培养,认为待人接物那些都是“小事”,不必“委屈”孩子必须具备这种能力。所以,当遇到同事或朋友时,父母对他的不打招呼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家里来客人时,也不会教育他给客人斟茶倒水;在公共场所,也不会禁止他的大声喧哗……

时间长了,由于父母的纵容,这位研究生虽然学习成绩突出,但却几乎没有朋友,更得不到同学和老师的喜欢,最后沦落到因为这样的“小事”而办不了签证,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在中国,父母大多都很宠爱孩子,认为学习成绩可以代替一切,而不注重对孩子基本礼貌行为的引导和教育,殊不知在这种家庭中走出来的孩子,社交能力很差,长大后很难融入社会,其随性的思维非常不利于在社会中立足。

而英国父母却与中国父母截然相反,他们不是很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反而非常关心孩子是否会待人接物,待人是否热情有礼貌。他们认为人际沟通能力在社会交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让孩子早点学会接人待物,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他日后更加从容地面对社会上的各种压力。

梅莉虽然是个刚满6岁的小姑娘,但她却能像父母那样,言行举止处处显得懂事礼貌,知道尊老爱幼;在大人讲话的时候不随便插嘴;遇到父母的朋友或同事,总是亲切地称呼 “叔叔好”“阿姨好”;家里来了客人,她也会主动热情地前去迎接,并给客人倒水问好……

梅莉身上所具备的良好的接人待物能力,与父母对其在这方面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梅莉在刚会说话的时候,除了“爸爸”“妈妈”以外,说得最多的就是“谢谢”“再见”了。每次有亲戚朋友和邻居给她买吃的、用的,或给予她一些帮助的时候,梅莉都会甜甜地说一声“谢谢”;与别人告别的时候,也会主动地与对方再见。

梅莉的父母认为,要想让孩子具备良好的待人接物能力,就需要从小练习,让她的这种礼貌意识在脑子中根深蒂固,从而习惯成自然,这比长大后刻意往回扳要好得多。

梅莉在刚开始的时候,在家人和熟人面前都表现得很有礼貌、大方得体,只是一遇到生人就有些发憷,不知道怎么做了。发现这一点后,梅莉的父母便会带着她参加亲朋好友的聚会,给她创造接近生人的机会,让她亲身感受大人世界的交往方式。

在梅莉3岁的时候,有一次,妈妈要参加一个同学聚会,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可以让梅莉接触接待生人的场景。于是她走到梅莉的房间门口,然后敲了敲门,说:“宝贝,妈妈有事找你,我可以进来吗?”

“进来吧,我亲爱的妈妈。”对于这种礼貌用语,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梅莉已经习以为常。

“妈妈明天要参加一个同学聚会,你要和我一起参加吗?”妈妈试探性地问道。

“可是我谁也不认识啊,我怕……”梅莉对于陌生人还是有些恐惧感。

“没关系,一回生,二回熟嘛。再说了,明天的聚会也有你这么大的小朋友,你有个多认识小伙伴的机会,多好啊。你不用害怕,那些都是妈妈的老同学,就像家里的叔叔、阿姨一样,非常热情的,而且他们也都有孩子,一样会喜欢乖巧懂事的梅莉的。”妈妈对其开导道。

“是吗,那我和你去吧。”梅莉的紧张心理似乎有些放松。

“明天你要穿戴整洁,见到那些叔叔、阿姨以后,你就像平时一样和他们打招呼,在吃饭的时候也像在家一样,不要乱翻餐盘里的食物,也不要把汤汁溅到别人的身上,吃完饭,礼貌地说声‘请大家慢用’再离开。最后,临走时和大家再见就好了。”妈妈在聚餐前给梅莉进行了一次“预习”。

“就是和平时一样就好了。”梅莉平时就是这样做的。

“对啊,你从小就是这样做的,所以对你来说并不难。妈妈对你有信心。”说完,用手摸了摸梅莉的小脑袋。

在第二天的聚会上,刚开始梅莉还显得有些局促、紧张,但是在妈妈的带领下,她很好地展示了自己得体的言行,在整个聚会过程中,都表现得彬彬有礼,将待人接物的“功底”体现得淋漓尽致,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梅莉妈妈的同学还让自己的孩子向她学习呢,而梅莉也从中收获了很多友谊。

这次聚会后,梅莉对自己待人接物方面的能力更增强了信心,也不再惧怕陌生人的面孔,此后,每当父母有什么样的聚会或活动,都会带着梅莉一同前往,梅莉也总是表现得大方得体,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最后发展到每次有聚会的时候,父母的同事或朋友都会对他们说:“把你们家的小梅莉也带来吧,我们很喜欢她。”

当然,对于梅莉的良好表现,父母会当众给予肯定和鼓励,而回到家后,父母也会对梅莉的表现作出评价,好的地方给予肯定和赞扬,而不足之处会提醒她注意。

除此之外,梅莉的父母还会鼓励她参加更多的社会活动,熟悉现实中待人接物的方式,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使她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学会互相商量、谦让和与人分享。当梅莉与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时,父母会引导她说:“如果你是他,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让梅莉尝试体会对方的感受,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从而采取更合适的表达方式。

父母对梅莉接人待物方面的培养,使梅莉具备了良好的“气质”,也就是语言、行为和心灵都很美,让人赏心悦目。这样一个在大人口中都赞不绝口的孩子,在同龄人中的社交能力自然也不差,不管是学校里的,还是小区里的,亦或是刚认识的同伴,都能在和她接触不久后便喜欢上她,彼此成为好朋友。

“待人接物,越小练习越好”,这是英国父母所崇尚的“至理名言”。梅莉的父母之所以非常注重对她待人接物方面能力的培养,就是因为他们深知待人接物是孩子发展社会性的一条重要途径,孩子只有在与同龄人或大人的互动交往中,才能学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才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并形成积极的情感,为将来顺利地步入社会,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父母们要谨记,良好的礼仪习惯不仅能够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快乐,还能够帮助他走向成功。从小培养孩子的待人接物能力,并让这种能力成为一种习惯,你会发现你的孩子更快乐,因为他的朋友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自信了。

智慧锦囊

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说过:“要想知道一个孩子日后的生存能力如何,不是看他目前的学习成绩怎样,也不是看他是否听父母的话,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看他能不能与同伴合得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那些社交能力强的孩子,往往有很强的自主能力,而他们通常也很懂得待人接物。也就是说,待人接物是孩子的社交能力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父母要想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就要重视对孩子待人接物礼仪的教育。因为一个谈吐优雅、举止得体的人会受到更多人的欢迎和喜欢。

5.谁在欺负人?勇敢去制止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英国人的家庭教育以培养“绅士”和“淑女”为主。尽管如此,英国父母对孩子成长的要求还是非常全面的。他们认为优秀的孩子既要有崇高的理想,又要有高尚的品德,其中,英国父母尤其注重培养孩子的勇敢品质,他们觉得勇气是一个人主动进取的动力。因此,对孩子勇气的开发和培养,已经成为英国家庭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如今,在英国流传着这样的价值观:勇敢和坚韧受人尊重,懦弱和胆小被人看不起。

一位英国大学生讲述了自己的这样的一个经历:“在我5岁的时候,有一次,我和同伴们一起做游戏,同伴不小心用玩具车将我的手指划破了,疼得我龇牙咧嘴,眼泪就要掉下来了,但是我最终还是忍住了,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和同伴们继续玩耍。因为我知道如果我掉眼泪了,就会被同伴看不起,他们以后就不和我一起玩了。英国就是这样一个国家,不同情懦弱的人。”

生活不会同情懦弱的人。英国父母深深地理解了这个道理,所以十分注重培养和锻炼孩子的意志和勇敢的精神。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英国孩子大多比较开朗直率、做事果断刚毅,能够与人正常交往,没有心理障碍,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敢于发表自己的言论和观点。而且他们意志坚强,能克服困难、勇于进取,最重要的是当正义与邪恶相斗争时,他们能够挺身而出,伸张正义;当看到同伴受欺负的时候,能够见义勇为,勇敢走上前去制止,表现出崇高的道德情感。

当然,英国孩子的勇敢并不等同于鲁莽、野蛮和出风头,而是会表现得机智、灵活、沉着、冷静,通常会以智取胜。

丽萨今年刚上小学,但是她的胆子却很大,她不怕天黑,不怕一个人出门,不怕山高水深,更不怕昆虫野兽。别看丽萨年龄不大,而且还是个小女孩,但她非常有主见,敢想敢做,尤其是面对那些不公平的、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事情,她总是能勇敢地挺身而出,表现出大无畏的气概。这与父母对她从小的家庭教育不无关系。

丽萨的父母认为,对孩子过于娇宠是在害她,所以在丽萨刚有行为意识的时候,父母就会放手让她尝试去做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比如自己吃饭、自己穿衣叠被、自己整理房间等。当丽萨3岁的时候,父母就开始让她接受勇敢锻炼。

有一次,丽萨的爸爸带着她到10公里以外的乡下看望爷爷奶奶。没想到,回来的时候,错过了回城的最后一班车,如果在乡下住一晚上,第二天回城也是可以的,但是丽萨的爸爸却带着她步行回城。他让丽萨自己走一段,然后再背着她走一段,爷俩就这样摸黑回到了家。丽萨的爸爸后来解释道:“为了让女儿从小熟悉黑暗并能吃苦,这样就是在培养她成为一个勇敢的人。”经过这件事后,丽萨真的不像别的孩子那样怕黑,晚上独自一人在家也能够自得其乐。

丽萨的父母在节假日会带着丽萨到山区旅游。每当遇到河流,他们会叫丽萨观察水势,寻找最浅、水流平缓的地方,然后由父母决定是否能够行走。如果丽萨选择不正确,父母就会对其讲明道理,并教她怎样识别水流的深浅和流速。在下水的时候,还会鼓励丽萨亲自体验。

丽萨的父母从来不会带着她坐缆车上山,而将选择登山路线的权力交给她,途中如果遇到陡峭的山路,便让丽萨自己判断是否有危险,是否可以继续攀登,并教给丽萨怎样登山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经过多次跋山涉水的体验,丽萨自然也就不再害怕高山水流,勇气也随之增加。

除了让丽萨经受以上的各种锻炼,让她在实践中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外,父母还会言传身教地告诉她,勇敢的孩子会敢于制止不正当的言行,敢于挺身而出支持正义的一方,用自己的沉着、冷静和智慧拯救别人,同时保护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勇敢。

一个周末,丽萨的妈妈带着她坐地铁去公园玩,由于人多,相互挤碰是不可避免的。这时听到一个男人的声音:“你怎么回事啊,眼睛瞎了吗?踩着我脚没看见啊!”原来是旁边一个姑娘踩到了他的脚。

“对不起,大哥,我确实没看见,我给你擦擦吧。”说完这个姑娘便掏出纸巾准备给他擦。

“对不起就没事了吗?擦就能擦干净了?我这双鞋可是刚买不久的名牌,500英镑呢,上面都被你踩出污渍了。你得给我赔。”那个男人不依不饶。

其实那个男人的鞋子只是上面被沾上了一点灰尘,根本不用擦,弹弹就下去了,可是他却如此蛮横,非要人家原价赔偿。

看到这种情景,丽萨的妈妈再也看不下去了,走过去对那个男人说:“这位先生,地铁里人本来就很多,而且今天还是周末,相互拥挤和摩擦是难以避免的。再说,她也诚心诚意地给你道歉了,还要给你擦拭干净,你要再这样强横地让人赔偿,就有点欺负人了吧。”

“有你什么事,真是多管闲事,看好你的孩子吧。”男人带着威胁的口气说道。

“我不想多管闲事,那我们就叫警察过来评评理吧。”这时,地铁里的人们也站在丽萨妈妈这边,对这个男人大加指责。

看到自己捞不到什么好处,那个男人赶紧给自己解围:“算了,算了,算我倒霉吧。”接着,灰溜溜地在下一站下车了。

那位在旁边被吓得大气也不敢出的姑娘对丽萨的妈妈千恩万谢,原来她是一名大二的学生,没想到周末去奶奶家的途中会发生这样的事。之后,她与丽萨一家成为了好朋友,还经常到丽萨的家里给丽萨指导功课。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以身作则的、伸张正义的勇敢行为,给丽萨极大的鼓舞和动力。在学校里,如果遇到以强凌弱的事情,她总是能够表明自己正义的立场,制止对方欺负人的行为。当然她不会与对方硬碰硬,而是通过文明的、理智的方式去感化、改变对方的不良行径。

有一次,丽萨的班级来了一个中国小朋友,初到异国他乡,谁都不认识,所以便显得很胆小、怯懦。而他同桌的迈克尔却是个十足的“小霸王”,他不仅学习不用功,而且经常在学校惹是生非,经常欺负那个中国小朋友。当看见迈克尔欺负中国小朋友的时候,丽萨便会上前制止:“虽然他和我们不是同一个国家的人,但是我们的国际友人,应该友好相处才对。”

除此以外,丽萨还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帮助迈克尔温习功课,号召大家多带着迈克尔玩,多帮助他,慢慢地,迈克尔的心扉被打开了,学习成绩提高了,对同伴也变得友好了。同时,丽萨还会告诉中国小朋友面对这种被人欺负的局面时,不能忍气吞声,要勇敢“反击”,想办法解决。

从此以后,丽萨、中国小朋友和迈克尔成为了三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丽萨父母从小对女儿勇气的培养,让她知道在希望与失望的角逐中,如果拿出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去面对挑战,那么胜利必然属于前者。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丽萨虽然是个小女孩,但却敢于向“恶势力”反击,当看见有人欺负弱小的时候,能够勇敢地站出来进行制止,其勇气实在令人赞叹。当然,她的制止并不是不自量力的出风头,而是敢于打破常规,用自己的智慧化解争斗,用自己的真挚感化他人,从而赢得更多的友谊,这也是孩子社交能力的一种体现。

智慧锦囊

伟大的思想家歌德曾经说过:“你若失去了勇敢,你就失去了全部。”英国父母非常重视对孩子勇敢自信品质的培养。他们认为娇宠对孩子的人生毫无意义,而勇气才是一个人成功所必需的素质,是孩子积极主动进取的动力,是孩子成长的活水源泉。要想培养出勇敢的孩子,就要激发出他内心的勇气。

现在中国孩子的性格基本呈弱化走势,只要离开父母就会变得很胆小怕事,更不用说去勇敢制止别人的不良行为,这与中国父母的教育是不无关系的。在中国,听到最多的“教子箴言”便是:“管好你自己得了,少管闲事!”“学好习比什么都强,其他的都只当没看见。”试想,经常听到这样话的孩子还会有勇气可言吗?这样的孩子往往会遇事焦虑紧张、畏首畏尾,不敢一个人做事,社交能力也很差。

因此,中国的父母应该像英国父母那样,将孩子勇气品质的培养提上日程来,这对于塑造他们强健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对于他们日后在面对人生之路上的荆棘挫折能够百折不挠,最终信心满满地登上人生巅峰,都至关重要!

6.积极参与到有互助作用的“小团体”中

在英国西部的一座城市里,每年都会举办冬瓜品种的大赛。一位农场主的成绩非常优秀,每年都会拔得头筹,而且每次夺冠后,他都会将获奖的那些种子分送给周围邻居。

邻居们都对他的举动感到疑惑不解:“你的冠军也不是轻而易举得来的,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体力去改良品种,为什么要白白送给我们呢?难道你不怕我们种的冬瓜超过你吗?”

这位农场主笑了笑说:“我把种子送给大家,表面上看是在帮助你们,实际上我自己也受益匪浅。”

听完这句话,邻居们更不明白了,于是农场主对他们解释道:“我们居住的这个城镇是典型的农业形态,每家每户的田地都是挨着的。我把这些种子分送给你们,你们就能改良自己冬瓜的品种,同时可以避免蜜蜂在传播花粉的时候,将邻近的较差的品种污染到我的冬瓜上,我才能够专心致力于品种的改良。

“相反,如果我不把这些种子分给你们的话,你们在冬瓜品种的改良上势必跟不上,蜜蜂就会将那些较差品种污染到我所种的冬瓜上,我就得在防范外来花粉的侵袭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经历,这不是得不偿失吗?”

这个小故事经常会被英国父母拿来教育孩子要有团结互助的精神,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众人的力量才是无穷的。从表面上看,这位农场主把自己辛苦得奖的种子送给别人是“很傻”的行为,殊不知,他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并不以能人自居,而是在依靠个人力量的同时,也依靠大家的力量,这样一来,双方都受益,事情也会做得更好。

英国的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调查研究,研究对象为学术智商非常高的科学家,他们中有的人卓尔不群,而有的人却成绩平平。研究结果显示,出现这一差距的原因就在于,那些能取得卓越成就的人都有很强的交际能力,具备广大的交际网,因此可以随时从各方面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而那些成绩平平的人则不善交际,因而也就得不到互助的力量。

英国父母认为任何人的生存与发展都是在与别人交往中实现的。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除了需要自身努力外,更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支持。那么怎样才能赢得外部环境的支持呢?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际关系智能的高低、与人合作以及赢得他人合作的能力高低决定的。所以,英国父母认为,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非常重要。

鲍伯从懂事开始,父母就有意识地培养他与别人合作的精神和能力。

在鲍伯2岁的时候,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就有意识地让他参与到他们这个有互助作用的“小团体”中,比如,吃饭的时候,父母会让他帮忙拿碗筷;晾衣服的时候,父母会让他帮忙拿衣架;打扫房间的时候,父母会让他帮忙倒垃圾……而每当鲍伯做好一件事的时候,父母都会对其称赞道:“鲍伯真厉害,都能帮爸爸妈妈做事了。”

在这些家务劳动中,鲍伯会在潜意识里觉得几个人一起做事才会更快更好,父母的赞扬和鼓励也会让他感到很开心,以后也就更愿意和父母合作完成一些家务。

除此之外,父母还会和他做一些互动的小游戏,比如妈妈与鲍伯一起玩滚球的游戏:妈妈与鲍伯保持适当的距离,然后妈妈将皮球滚到鲍伯身边,再让鲍伯将皮球滚回到妈妈那里。在这种亲子合作协调的游戏中,鲍伯体会到了一个人游戏所不能体验到的快乐和愉悦。

当然,鲍伯的父母经常会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培养他的合作意识。有一次,鲍伯的妈妈带他到户外散步,看见很多蚂蚁在运粮食,于是,妈妈据此引导鲍伯思考:“宝贝,你说为什么要这么多的蚂蚁来搬这粒粮食呢?”

2岁多的孩子当然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但他却很感兴趣,等待妈妈给自己解答这个问题。

“这是因为它们排成排,一个递一个,便能很快地将更多的粮食运到洞里,它们也就能很快吃到食物了。但如果是一个蚂蚁在运的话,你想想什么时候才能运完呢?”虽然鲍伯还不是十分理解妈妈的话,但他明白了“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随着孩子年龄慢慢长大,鲍伯的父母便会经常带着他去社区玩耍,因为在那里,鲍伯有更多的机会和小朋友交往与合作。父母会鼓励鲍伯主动结交朋友,并邀请朋友到自己家里来做客,为鲍伯创造与他人交往与合作的机会。在家里,父母会鼓励鲍伯与小朋友一起合作完成一件事,比如玩“你拍一、我拍一”的游戏,或者是一起完成一幅画,或者是玩完玩具后一起收拾等,这些事情都给鲍伯带来了合作的乐趣,因而也就更愿意和他人合作了。

进入幼儿园以后,鲍伯接触的同伴就更多了,互助合作的机会也随之增加。此时,父母会鼓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让他慢慢适应人际交往的环境。

有一次,鲍伯的幼儿园要挑选20个小朋友组成一个合唱团,在父母的鼓励下,鲍伯积极地报名参加了,因为他比较有音乐天赋,唱歌很好听,于是很快便被选中了。虽然他唱歌好听,但与这么多人一起唱出来好听并不是件简单的事,这要求他们之间能够互相配合,不能关顾自己的声音和感受,该低就得低,该高就得高。

通过一个月的练习,在市里的歌唱比赛中,鲍伯所在幼儿园的合唱团居然夺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鲍伯也获得了“优秀合作奖”的奖状。这次合唱比赛让鲍伯深刻地感受到团结互助的重要性,这份殊荣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是得不来的,是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互相配合而取得的。

从此以后,鲍伯的集体观念增强了,在做事情的时候,在倾尽自己所能以外,还不忘借助他人的力量,在他这种团结协作意识的积极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小朋友积极加入到他组织的有互助作用的“小团体”中,他也因此赢得了更多的友谊。

鲍伯的父母认为,与他人团结互助,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因此从鲍伯懂事开始,便灌输给他与人合作的意识,培养他与人合作的能力。在鲍伯进入幼儿园以后,便鼓励他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通过一次合唱比赛的亲身体验,鲍伯深切感受到团结互助的巨大力量,从而调动起他与人协作的积极性。

而中国的父母却往往会忽视这一点,看看国内的那些“小皇帝”“小公主”,我们就可以得知由于他们在家庭中处于中心地位,“6+1”的生活模式助长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总是希望所有好吃的、好玩的都归自己所有,从来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这些缺乏集体观念的表现,对孩子形成合作意识是极为不利的。

反观英国父母,他们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培养他们的爱心、责任心以及合群意识,因为他们知道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除了需要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外,还要有与人沟通协作的本领,这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智慧锦囊

合作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结成的互惠互利的双赢关系。英国父母认为,一个人要想在工作、生活中与他人合作愉快,就需要学会合作互助。所以,当孩子还是幼儿的时候,他们就让孩子试着了解合作与交流的价值,尝试与同伴们进行合作与交流。对于做得好的地方,给予肯定和鼓励,从而促使孩子树立自信心,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

英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分析家指出,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学会合作之道,那么他必将走向孤僻之路,并会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对他一生的发展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为了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中国父母们,从现在开始,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