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变坏 » 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变坏全文在线阅读

《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变坏》阅读提醒经典阅读,读你千遍也不厌倦(上)

关灯直达底部

“老师,诸葛亮算聪明的人吗?他为了阿斗这种人,让自己变成Loser,不值得!”孩子的提问,语气充满愤懑不平。

你的眼睛总是含着笑意,只有聊书时,许多情感才会激昂而出,才能看到迥然不同的身影。

你的态度总是内敛有礼,只有在聊书时,真情款款的情绪流泻,才能窥见多愁善感的性灵。

你总是喜欢问我为什么,只有在聊书时,我才知道你在等待一份志同道合的默契。

阅读是我们共同的语言,只有在跟你们一起安静阅读的时候,我才能感觉到时光流转的美好。只有在和你们分享书的时候,我才能够知道,我们有一个心有灵犀的共识,就是向知识的殿堂,昂首阔步。

那日,你倚着窗扉,目光望向正在聊《出师表》的我。你抿着嘴唇,不发一语,仿佛有些话想告诉我。

我停下课文的讲述,想打破课室沉闷的读讲气氛,于是我问了你们:“有谁曾好好地阅读过《三国演义》,并有所体会的同学可以举手聊聊……”

你突然举手问:“老师,诸葛亮算聪明的人吗?为何要接受刘备的请托?扶不起的阿斗如果真的扶不起,就放弃他。为了阿斗这种人,让自己变成Loser,不值得!”你的语气愤懑不平,或许是对诸葛亮惺惺相惜的心疼吧!

明白学生的心意后,我接着说:“年轻时读《三国演义》,也曾替诸葛亮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生命结局掩卷叹息。甚至,也会觉得诸葛亮是不是聪明一世,煳涂一时?他应该要有拒绝刘备临终托孤的勇气,因为他是神机妙算的军师,怎会算不出辅佐阿斗是个必输无疑的赌注……”孩子的脸上露出喜悦,频频向我点头,仿佛认同了我的想法。

“不过,当了老师之后,曾在讲述《空城计》这一刻时,再次翻读《三国演义》。那天夜晚,我一边备课,一边圈点原典,读着读着,突然有种恍然大悟的清明。”我故意停顿下来,将眼神望向那个孩子。

“难道老师在阅读同一本书时,会因为年纪不同,而有不同的想法吗?”男孩充满疑惑地提问。

“如果要真实呈现重读经典的心情,很像是张潮在《幽梦影》所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重读经典对我而言,似乎为生命带来不同的冲击与启发。”我试着把自己的阅读经验如实地分享。

“我不明白老师重读经典的想法。”孩子第三次举手发问。

“年轻时,读到孔明借用东风火烧曹军的连环船,只觉得他好神,也佩服他用实力向周瑜证明自己的聪慧。尤其是草船借箭的章节,让我大呼过瘾、真心佩服。只是,我仍读不懂罗贯中为何不根据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史观来书写三国,他到底想颠覆什么?想证明什么?陈寿《三国志》的正统是曹魏,连孙吴的国力都比蜀汉强大多了。罗贯中选中蜀汉人物为书写主调,刻意神话诸葛亮的初衷是什么?”我再次停顿下来,望向孩子们,期待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老师,我猜猜看喔!罗贯中有点想证明自己即使考不上科举,当不了官,一样可以靠着一支笔,一个虚构却颠倒胜败的历史小说,为自己的人生找一个扬名立万的解释。”女孩很镇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很棒呀!这是老师读《三国演义》没想过的思考点耶!超级棒呀!你的想法让我想到了,你正在实践着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真理!”我骄傲地为她鼓了掌。

调皮又聪明的男孩举手说:“下次我在虚拟游戏中,也要和罗贯中一样,把主将的名字全改成孔明、张飞、关羽,让诸葛亮继续在2015年的虚拟世界一战成名,继续叱咤风云……”

同学听完这段话都笑了。男孩的谬解,仿佛为课室带来诙谐的气息。

“阅读经典不但可以能跨越时空与作家对话,也能随着年岁增长一读再读,体会也会不同。举例来说,小时候会觉得诸葛亮那么厉害,为何不能有勇气揭竿起义,自立为王,替蜀汉的人民,甚至天下的黎民,创造一个丰衣足食的天下?你们的感觉呢?”我再次望向孩子们。

“但是现在,我却不这样觉得。我可以体会诸葛亮那种成功不必在我的心情。我知道诸葛亮不只感激刘备的三顾茅庐之情,也把刘禅当成自己的孩子教导。

“不管阿斗扶不扶得起,就是自己的亲人,没什么好计较的。当他遇上可以回报刘备知遇之恩的机会,他怎会轻易放弃?他怎会背弃自己的信仰和初衷?再大的利益,即便是一整个天下都给他,我猜,他也不会动心的。这是重读《三国演义》得来的启发,也是当了老师之后,才读懂诸葛亮。”我有感而发地分享着。

男孩露出笑容地举手了:“老师的意思是诸葛亮在刘备死后,最大的期待是看到刘禅能青出于蓝,更胜于蓝,甚至成为一代明主。诸葛亮因有强大的信念,即使燃尽自己生命的光热,也不会怨、不会痛苦,是吗?”

这个常问为什么的孩子,也在不断提问后,替自己找到答案了。

“杜甫读懂了《出师表》,所以替诸葛亮留下八阵图的诗作;罗贯中明白诸葛亮的生命情韵,用《三国演义》颠覆三国鼎立魏强蜀弱的想象,也让诸葛亮蜀相的地位屹立不摇。你们愿不愿意也花点时间来读读经典?甚至,和大家一起聊聊经典阅读……”我试探地问。

“举个例子,和大家分享,就是过去读的时候,没有感觉,但此刻突然一翻开书后,却读懂了,也恍然大悟其中的奥妙,甚至会有种拍案叫绝的快乐。”我试着说出读经典的那种畅快感。

“老师,我可以聊一下。不过,也不知道自己举的例子,算不算是读你千遍也不厌倦的心情。我在阅读《三国演义》时,好像在训练自己察言观色的能力。例如,我会边读边思考:如果我是黄盖,真的可以忍住被打N大板的苦吗?要我去执行苦肉计,会不会骗不了曹操?还会被捉来问斩,坏了大家的好事?”女孩心虚又可爱地说。

“还有,一念之间,不是失去一个城池,就是得到了一个城池,成败一瞬间。这似乎考验着人的判断力与临机应变的能力。这种尔虞我诈的人生,不适合我这种直线思考的人。虽然,单纯、善良的人容易吃亏,不过,我不想为了成功而失去自己纯真的性格,为别人付出,也可以获得很多的温暖……”女孩贴心地补充自己的感想。

孩子阅读经典后的触发,似乎也能提供给我们不一样的生命选择。

或许,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定律,在重读经典后,也会让人有不同的价值位移与人生的不同抉择吧!